《醫學啟源》~
1. 卷之下
2. 十二、〔用藥備旨〕
3. (一)氣味厚薄寒熱陰陽升降之圖
〔注云〕:味為陰,味厚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氣為陽,氣厚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又曰:味厚則泄,味薄〔則〕通;氣厚則發熱,氣薄則發泄。又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通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升降者,天地之氣交〔也〕,茯苓淡,為天之陽,陽也,陽當上行,何謂利水而泄下?經云:氣之薄者,陽中之陰,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人手太陽也。麻黃苦,為地之陰,陰也,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曰:味之薄者,〔陰〕中之〔陽〕,所〔以〕麻黃髮汗而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太陰也。
附子,氣之厚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大黃,味之厚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竹)淡,為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也;茶苦,為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也。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
白話文:
【註釋說】:味道屬於陰,味道濃厚的屬於純陰,味道較淡的則是陰中的陽;氣味屬於陽,氣味濃厚的屬於純陽,氣味較淡的則是陽中的陰。再進一步解釋:味道濃厚的食物具有瀉下作用,味道較淡的有助於通暢;氣味濃厚的會產生熱感,氣味較淡的會促進排汗。還有一種說法:辛甘的味道能散發,屬於陽性;酸苦的味道會湧吐,屬於陰性;鹹味可以通利排泄,屬於陰性;淡味能滲透排汗,屬於陽性。
「升降」,指的是天地之氣的交換。例如茯苓味淡,屬天之陽,按理應向上行,但為什麼它有利尿、下泄的作用呢?經典裡提到:氣味淡薄的,屬於陽中的陰,因此茯苓雖然有利尿、下泄的效果,但其本質仍不脫離陽性,所以它主要影響的是人手太陽經脈。麻黃味苦,屬地之陰,按理應該向下沉,但為什麼它有發汗、上升的作用呢?經典裡說:味道淡薄的,屬於陰中的陽,因此麻黃雖能發汗、上升,但其本質仍不脫離陰性,所以它主要影響的是人手太陰經脈。
附子,氣味非常濃厚,是陽中的陽,所以經典裡說它能產生熱感;大黃,味道非常濃厚,是陰中的陰,所以經典裡說它有下瀉的作用。(竹)味淡,是陽中的陰,所以能利小便;茶味苦,是陰中的陽,所以能清頭目。清陽之氣可以發散到皮膚腠理,這是清中之清;清陽之氣充實四肢,這是清中之濁;濁陰之氣歸屬於六腑,這是濁中之濁;濁陰之氣運行在五臟,這是濁中之清。
4. (二)藥性要旨
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藥平降,甘寒瀉火,苦寒瀉濕熱,甘苦寒瀉血熱。
白話文:
【二】關於藥物的基本性質:
性味苦的藥材能夠平衡體內氣機上升,稍微帶有寒性的藥材也能平衡並促進氣機上行;而性味甘辛的藥材則能幫助氣機下降平衡。甘寒的藥材能清除身體的火氣,苦寒的藥材能排除濕熱,而具備甘、苦且寒性的藥材能調節過熱的血液。
5. (三)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
注云:肝膽之經,前後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心小腸: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
〔注云〕:三焦命門補瀉同。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熱補,寒涼瀉。
注云:〔溫涼寒熱〕,各從其宜;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咸瀉;氣寒補,熱瀉。
〔注云〕: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乃行,常有天命。
白話文:
【三】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對於肝膽系統:辛味的藥物有助於補益,而酸味的藥物則有助於瀉下;溫熱的藥氣能補,涼性的藥氣則能瀉。
說明:在肝膽的經絡上,前後的寒熱狀況會有所不同,治療時需要靈活應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療法。
對於心與小腸:鹹味的藥物有助於補益,甘味的藥物則有助於瀉下;熱性的藥氣能補,寒性的藥氣則能瀉。
補充說明:三焦和命門的補瀉原則相同。
對於脾胃:甘味的藥物有助於補益,苦味的藥物則有助於瀉下;溫熱的藥氣能補,寒涼的藥氣則能瀉。
說明:溫涼寒熱,需依病情選用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治療時應靈活變通,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療法。
對於肺和大腸:酸味的藥物有助於補益,辛味的藥物則有助於瀉下;涼性的藥氣能補,溫性的藥氣則能瀉。
對於腎和膀胱:苦味的藥物有助於補益,鹹味的藥物則有助於瀉下;寒性的藥氣能補,熱性的藥氣則能瀉。
補充說明:五臟之間相互制約,保持平衡。若某一臟器失衡,則需藉由制約它的臟器來調節,這就是所謂的平衡之道。因此,飲食均衡則身體健康,飲食失調則疾病纏身,水分不足則營養無法運送,食物消化不良則防禦力下降,營養與防禦力下降,精神便無所依託。張仲景曾說:水分進入血液,才能形成血液;食物進入胃中,血液才能正常循環。因此,血液必須得到滋養,防禦力必須得到維持,血液溫暖且防禦力和諧,營養與防禦力才能正常運作,如此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6. (四)〔臟氣法時補瀉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黃芩。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黃柏、知母。
注云:開腠理,致津液,通氣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白芍藥。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黃耆、甘草、人參。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酸補之,五味子。以辛瀉之,桑白皮。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軟、或堅,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白話文:
(四)【臟氣法時補瀉法】
肝臟如果運作得太過急躁,應趕快食用甘甜的食物來緩和它,例如甘草。
心臟如果運作得過於緩慢,應趕快食用酸性的食物來收斂它的功能,如五味子。
脾臟如果受潮濕影響,應趕快食用苦性的食物來去濕,例如白朮。
肺臟如果氣體運行上逆,應趕快食用苦性的食物來疏通它,如黃芩。
腎臟如果太過乾燥,應趕快食用辛辣的食物來滋潤它,如黃柏和知母。
註釋說明:這些方法能打開肌膚的毛孔,促進體內液體的循環,以及通暢血液氣息。
肝臟想要散發,應趕快食用辛辣的食物來助其散發,如川芎。用辛辣的食物來補充,如細辛。用酸性的食物來瀉肝火,如白芍藥。
心臟想要柔軟,應趕快食用鹹味的食物來使其軟化,如芒硝。用鹹味的食物來補充,如澤瀉。用甘甜的食物來瀉心火,如黃耆、甘草和人參。
脾臟想要緩和,應趕快食用甘甜的食物來助其緩和,如甘草。用甘甜的食物來補充,如人參。用苦性的食物來瀉脾火,如黃連。
肺臟想要收斂,應趕快食用酸性的食物來助其收斂,如白芍藥。用酸性的食物來補充,如五味子。用辛辣的食物來瀉肺火,如桑白皮。
腎臟想要堅固,應趕快食用苦性的食物來助其堅固,如知母。用苦性的食物來補充,如黃柏。用鹹味的食物來瀉腎火,如澤瀉。
註釋說明:這五種方法,涉及酸、辛、甘、苦、鹹五種味道,各自有各自的益處,有的可以散熱,有的可以收斂,有的可以緩和,有的可以使組織軟化,有的可以使組織堅固,對於四季中五臟的疾病,應該根據五味的適宜性來選擇治療方法。
7. (五)治法綱要
氣交變〔論云〕:五運太過不及。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長、化、收、藏之運,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
注云:失常之理,則天地四時之氣,無所運行。故動必有靜,勝必有復,乃天地陰陽之道也。以熱治熱法,經曰:病氣熱甚,而與寒藥交爭,〔則〕寒藥難下,故反熱服,順其病勢,熱勢既休,寒性乃發,病熱除愈,則〔如〕承氣湯寒藥,反熱〔服之〕者是也。病寒亦同法也。
凡治病,必求〔其〕所在,病在上者治上,在下者治下,故中外臟腑經絡皆然。病氣熱,則除其熱;病氣寒,則退其寒,六氣同法。瀉實補虛,除邪養正,平則守常,醫之道也。
大法曰:前人方法,即當時對證之藥也。後人用之,當體指下脈氣,從而加減,否則不效。余非鄙乎前人而自用也,蓋五行相制相兼,生化制〔承〕之體,一時之間,變亂無常,驗脈〔處〕方,亦前人之〔法〕也。厥後通乎理者,〔當〕以余言為〔然〕。
白話文:
[(五)治療原則]
根據「氣交變論」所述,五運的表現有過度或不足的情況。五運的治理,就像權衡一樣,對於過高的就要抑制,低的就該提升,對於轉化的要適應,變化的要恢復,這就是成長、化育、收斂、收藏的運作,是氣運的正常現象,如果失去這種常態,天地間的運行就會受到阻塞。
註釋說,一旦失去這種常態,天地四季的氣運,就無法正常運行。因此,動態後必然有靜態,強勢後必然有弱勢,這是天地陰陽的自然法則。以熱治熱的療法,經典提到:當病情非常炎熱,而使用寒藥去抗衡,寒藥可能會難以下嚥,所以選擇熱服,順應病勢,等到熱勢消退,寒藥的性質才會發揮,這樣才能根除病熱,例如承氣湯的寒藥,反向熱服就是這個道理。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治療寒病。
無論治療何種疾病,都必須找到疾病的根源,若病在上部,就從上部治療,若病在下部,就從下部治療,內外臟腑及經絡都是如此。若是病氣熱,就要消除熱氣;若是病氣寒,就要去除寒氣,六氣的治療原則都相同。實則需瀉,虛則需補,去除病邪,滋養正氣,保持平衡,這是醫學的根本原則。
總的原則是:前人的方法,就是當時針對症狀的藥物。後人在使用時,應該依據脈診的結果,進行加減調整,否則可能不會有效果。我並非貶低前人的理論,而是自有一套看法,因為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生化制承的關係,在短時間內可能變化莫測,根據脈診開方,也是前人的原則。之後能理解這其中道理的人,應該會認同我的觀點。
8. (六)用藥用方辨
如仲景治表虛,制桂枝湯方,桂枝味辛熱,發散、助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為君,芍藥、甘草佐之。〔如〕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制小建中〔湯〕方,芍藥為君,桂枝、甘草佐之。一則治其表虛,一則治其裡虛,是各言其主用也。後人之用古方者,觸類而長之,則知其本,而不致差誤矣。
白話文:
在這段文字中,主要談論的是中醫大師張仲景如何根據病情選擇藥物和方劑。比如他治療表虛(身體表面防禦力弱)時,會使用桂枝湯。其中,桂枝有辛熱的特性,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陽氣,因其性質向上,所以被作為主要藥物。而芍藥和甘草則輔助桂枝,共同發揮療效。
再比如,如果脈象顯示陽脈滯澀,陰脈緊繃,通常預示腹部可能出現劇烈疼痛,這種情況下,張仲景會開出小建中湯,此時,芍藥成為主要藥物,而桂枝和甘草則作為輔助。
這兩種方劑,一種針對表虛,一種對應裡虛,各自發揮主要作用。後世的醫學家在應用這些古方時,應當理解其核心原理,靈活運用,這樣就不會產生偏差和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