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素

《醫學啟源》~ 卷之中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5)

1.

注云: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有常准。經曰: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內凝(不流)而成瘕也。一云:腹內積病也。又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伏瘕,為沉。〔注〕曰:小腸熱以傳入大腸,兩熱相搏,則血溢而為〔虙〕瘕也。血澀不利,則月事沉滯而不行,故云為〔虙假〕、為沉〔虙〕。

乃或陽氣鬱結,〔怫熱壅滯〕而堅硬不消者,非寒瘕也,宜以脈〔證〕別之。瘕〔一為〕疝,傳寫之誤。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瘕」,也就是腹部裡的腫塊。它提到,雖然腹部感覺是硬的,但這些腫塊時聚時散,沒有固定的模式。根據古籍記載,這是因為血液流動受阻,遇冷凝固在體內形成的。另一種解釋是,這是腹部內長期累積的疾病所致。再者,當小腸的熱氣傳到大腸,會形成一種稱為「伏瘕」的病,使身體感到沉重。詳細來說,小腸的熱氣進入大腸後,兩股熱力交戰,導致血液溢出,形成「虙瘕」。當血液流動受阻,月經就會停滯,無法正常排出,因此又稱為「虙假」、「沉虙」。

然而,有時候是因為陽氣過度鬱結,導致熱氣壅塞,使得腹部的硬塊難以消除,這種情況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寒瘕」了,應該透過脈象來辨別。文中有提到「瘕」和「疝」可能被混淆,這可能是抄寫時的錯誤。

2. 㿗疝

注云:小腹連卵腫急絞痛也,寒主拘縮故也。寒極而土化制之,故腫滿也。經云丈夫㿗疝,謂陰器連小腹急痛也。經〔注〕曰:寒氣聚而為疝也。脈急者,寒之象也。然,寒則脈當短小而遲,今言急者,非急數而洪也,由緊脈主痛,急為病甚也。病寒縮急,亦短小也。所以有痛而脈緊急者,脈為心所養也。

凡氣為痛,則心神不寧而緊急,不得舒緩,故脈亦(從)之而見也。欲知何氣為其痛〔者〕,診其緊急相兼之脈可知矣。如緊急洪數,則為熱痛之類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㿗疝],也就是小腹部連同睪丸部位的腫脹和劇烈疼痛。這是因為寒冷使肌肉組織收縮所導致的。當寒氣達到極點,身體的自然調節機制會讓腹部產生腫脹以保護內臟。根據古籍記載,男性常見的㿗疝症狀是生殖器及小腹的劇烈疼痛,這是因為寒氣聚集在該部位所引起的。

脈搏緊急是寒冷的特徵。一般來說,寒冷會使脈搏變得短小且緩慢,但這裡所說的緊急並不是指脈搏快速且強大,而是緊脈代表疼痛,緊急表示病情嚴重。當人體受到寒冷侵襲而產生緊縮反應時,脈搏也會變得短小。所以,當人體感到疼痛且脈搏呈現緊急狀態,是因為脈搏是由心臟供應血液所維持的。

凡是因氣滯導致的疼痛,都會使心神不安,進而使脈搏變得緊急,無法放鬆,因此脈搏也會跟隨這種狀態。想要知道是哪種氣滯所導致的疼痛,可以透過診斷緊急與其他脈象的綜合表現來判斷。例如,如果脈搏呈現緊急、強大且快速,那可能是由熱氣所引發的疼痛。

3. 堅痞腹滿急痛

注云:寒主拘縮,故急痛也。寒極則血脈凝冱,而反兼土化制之,故堅痞而腹痛也。或熱鬱於內,而腹滿堅結痛〔者〕,不可言為寒也,當以脈別之。

白話文:

註解說明:寒氣會使肌肉緊縮,因此會產生劇烈的疼痛。當寒氣達到極點時,會使得血液循環凝滯,但同時又因為身體自我調節機制,會產生一些抑制寒氣的效果,所以會出現腹部堅硬、脹滿且疼痛的情況。有時候是因為熱氣在體內積聚,也會導致腹部脹滿、堅硬且疼痛,這種情況就不能誤認為是寒氣所引起的,我們應該透過診脈來判斷實際的病因。

4. 下利清白

注云:寒則清淨明白故也。

白話文:

「註釋說:因為寒冷,所以排泄物呈現清淨而透明的白色。」這句話主要描述了一種因體內寒氣導致的腹瀉特徵,其排泄物清稀且色白。

5. 食已不飢

注云:胃熱則消穀善飢,故病寒〔則〕食雖已而不飢也。胃〔膈〕潤澤,而無燥熱故也。或邪熱不殺穀,而腹熱脹滿,雖數日而不食,亦不飢者,不可言為寒也。由陽熱太甚而鬱結,傳化失常,故雖不食。亦不飢也。二證以脈別之自見。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有人解釋說,如果胃部有熱氣,就會消化得快,讓人容易感到餓。所以當身體受寒時,就算已經吃過飯了,還是不會覺得餓。這是因為胃和膈肌保持濕潤,沒有乾燥的熱氣。然而,有時候是因為邪惡的熱氣不能正常消化食物,導致腹部熱且脹滿,就算好幾天不吃東西,也不會感到餓,這種情況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受寒。這是由於體內的陽熱過盛並且鬱結,導致消化系統運作失常,所以即使不吃東西,也不會感到餓。這兩種情況,我們可以透過診斷脈搏來區分。

6. 吐利腥穢

注云:腸胃寒而傳化失常,我子〔能〕制鬼賊,〔則己當自實〕,故寒勝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穢也。腥者,金之臭也,由是熱則吐利酸臭,而寒則吐利腥穢也。〔亦猶〕飯漿,熱則喜酸,寒則水腥也。

白話文:

有註釋說:當腸胃受寒,導致消化機能紊亂,如果身體能有效對抗病邪,那麼身體本應自行調節恢復。然而,寒氣過盛壓抑了體內的火氣,肺金功能卻相對旺盛,進而造成嘔吐和腹瀉物帶有腥味。腥味,是肺金的特徵氣味,因此,當身體過熱時,嘔吐和腹瀉物會有酸臭味;而當身體受寒時,嘔吐和腹瀉物就會帶有腥味。這就好比吃飯喝湯,身體熱的時候偏好酸味,而身體寒的時候則會感到水帶有腥味。

7.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

注云:陰水〔主〕於清淨,故病寒則四肢逆冷,而禁止堅固,舒捲不便〔利〕也。故冬脈沉(而)短以敦,病之象也,或病〔寒〕尚微,而未至於厥逆〔者〕,不可反以為熱;或熱〔甚〕而成陽厥者,不可反以為病寒也。然陰厥者〔之〕病脈候,皆為陰證,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未〔嘗〕見於陽證也。

其陽厥者〔之〕病脈證,皆為陽證,熱極而反厥,〔時〕復反溫,雖厥而煩渴譫妄,身熱而脈數也。若陽厥〔極〕深,而至身冷,反見陰脈,而欲絕者,止為熱極而欲死也。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陰陽以平為和,以偏為病,萬物皆負陰抱陽而生,故孤陰不〔長〕,獨陽不成;是以陽氣極甚,而陰氣極衰,則陽氣怫鬱,陰陽偏傾,而不能宣行,則陽氣蓄聚於內,而不能營運於四肢,則手足厥冷為陽厥。仲景曰:熱深則厥亦深,熱微則厥亦微。

又曰:厥當下之,下後厥愈。當以涼藥養陰退陽,涼膈散、調胃承氣湯下之是也。大凡治病者,必先明其標本,標者末,本者根源也。故經曰:先病為本,後病為標。又曰:標本相傳,先以治其急者。〔又〕言: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故病氣為本,受病經絡臟腑〔謂〕之標。

夫標本微甚,治以逆從,不可不通〔也〕。故經曰:知逆與從,正行無問;明知標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正此謂也。

白話文:

註釋說明:陰水主要掌管身體的清淨,因此當受到寒氣侵襲時,就會出現四肢冰冷,且身體會變得僵硬,活動不便。冬天的脈象呈現出沉短敦實的情況,這正是疾病的象徵。有時候,寒氣還比較輕微,尚未發展到四肢冰冷的程度,我們不能誤判為是熱症;同樣地,若是熱氣過盛導致陽厥的狀況,也不能誤認為是寒症。然而,陰厥患者的病徵和脈象,都顯示出陰證的特徵,如身體涼冷、不口渴、脈搏遲緩細微,這些症狀並不會出現在陽證患者身上。

對於陽厥患者而言,其病徵和脈象都屬於陽證的範疇,因熱度極高而導致四肢冰冷,但偶爾會恢復溫暖。即便在四肢冰冷的狀態下,患者仍會感到煩躁口渴、精神錯亂,身體發熱且脈搏加速。如果陽厥情況非常嚴重,以致於全身冰冷,且脈象呈現出陰性反應,看似要停止跳動,這實際上是熱度達到極限,預示著患者生命垂危。經典說過:一陰一陽的平衡才稱得上是大道,過度偏向陰或陽則會引發疾病。陰陽平衡是健康的關鍵,一旦失衡就會生病。所有生物都同時含有陰性和陽性的力量,因此單純的陰或陽都不能長久存在;當陽氣過剩而陰氣極度衰弱,陽氣便會被抑制,陰陽失衡,無法正常運作,導致陽氣在體內積聚,無法順利流轉至四肢,從而造成手腳冰冷,即所謂的陽厥。張仲景曾說:熱度越高,四肢冰冷的程度就越深;反之,熱度較低,四肢冰冷的程度也會減輕。

他進一步指出:治療四肢冰冷的病症,應採用下法,即利用涼性藥物滋養陰氣,抑制陽氣,如涼膈散和調胃承氣湯就是適用的藥方。總的來說,在治療任何疾病之前,必須清楚辨別病因和病源,前者指的是表面症狀,後者則是根本原因。經典提到:最先出現的病狀為根本,隨後出現的則為標誌。另一種說法是:標本之間相互影響,應優先處理緊急的問題。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六氣是根本,而三陰三陽則是標誌,因此,疾病本身是根本,而受影響的經絡臟腑則是標誌。

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這一點非常重要。經典曾提到:只要能準確判斷病情的逆順,就能正確施治;明確掌握標本的區別,治療效果自然百發百中;反之,若無法分辨標本,則等同於盲目行事。這正是在強調辨別標本的重要性。

8. 十一、六氣方治

9. (一)風

〔防風通聖散〕:

治一切風熱鬱結,氣血蘊滯,筋脈拘攣,手足麻痹,肢體焦痿,頭痛昏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黏,腸胃燥〔熱結〕,便溺淋閉。

或腸胃蘊熱鬱結,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而為小便多出者;或濕熱內甚,而〔時〕有〔汗泄〕者;或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里,陽極似陰,而寒戰煩渴者;或熱甚變為瘧疾,久不已者;或風熱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腎水陰虛,心火陽熱暴甚〔而〕中風;或暴喑不語,及暗風癇〔者〕;或破傷中風,時發潮熱搐〔搦〕,並小兒熱甚驚風,或〔斑〕疹〔反〕出不快者;或熱極黑陷,將欲死者;或風熱瘡疥久不愈者;並〔解〕耽酒熱〔毒〕,及調理傷寒,發汗不解,頭項肢體疼痛,並宜服之。

防風(二錢半),川芎(五錢),石膏(一錢),滑石(二錢),當歸(一兩),赤芍(五錢),甘草(二錢半炙),大黃(五錢),荊芥穗(二錢半),薄荷〔葉〕(二兩),麻黃(五錢去根苗節),白朮(五錢),山梔〔子〕(二錢),連翹(五錢),黃芩(五錢),桔梗(五錢),牛蒡(酒浸五錢),人參(五錢),半夏(薑製,五錢),

以上共五錢,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日三服。病甚者五、七錢至一兩;極甚者,可下之,多服,〔二兩〕、三兩,得利後,卻當服三、五錢,以意加減。病愈,更宜常服,則無所損,不能再作。

靈砂丹:

治風熱鬱結,血氣蘊滯,頭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嗽痰實,腸胃燥澀,小便赤;或腎水陰虛,心火熾甚,及偏正頭風痛,發落齒痛,遍身麻木,疥癬瘡瘍,一切風熱,並皆治之。

獨活,羌活,細辛,石膏,防風,連翹,薄荷(各三兩),川芎,山梔,荊芥,芍藥,當歸,黃芩,大黃(生),桔梗(以上各一兩),全蠍(微炒半兩),滑石(四兩),菊花,人參,白朮(各半兩),寒水石(一兩生用),砂仁(一錢),甘草(三兩生),硃砂(一兩為衣)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硃砂為衣。每〔服〕茶清嚼一丸,食後服。

神仙換骨丹:

治氣血凝滯,榮衛鬱結,風熱濕氣相搏筋骨之間,內舍偏虛,發為不遂之病,氣感八風,血凝五痹,筋攣骨痛,癱瘓偏枯,一切風證,並宜治之。服之神妙,難以言宣。

槐角(炒黃熟),桑白皮(去皮),川芎,蒼朮(泔浸去皮),白芷,蔓荊子(去萼),人參,威靈仙,何首烏,防風(各二兩),苦參,五味子,香附(各一兩),麝(半兩別研),麻黃(十斤),硃砂(水飛一兩)

上將麻黃去根、苗、節,用河水三石三斗三升,小鬥七升是也,熬至六升,濾去麻黃,澄清再熬至二升半,入其餘藥末,每一兩三錢作十丸,硃砂為衣。每一丸,酒一盞,浸至晚,溶化,臨臥服。

不換金丹:

退風散熱。治風有二法,〔行〕經和血及開〔發〕腠理。經脈凝滯,非行經則血不順,是治於內也。皮膚鬱結,非開發則榮衛不和,是調理於外也。此亦發散之藥也。

荊芥穗,白殭蠶(炒),天麻,甘草(各一兩),羌活(去蘆),川芎,白附子(生),川烏頭(生),蠍梢(去毒炒),藿香葉(各半兩),薄荷(三兩),防風(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細〔嚼〕茶清下。如口喎向左,即右〔腮〕上塗之,即止。

花蛇續命湯:

治卒中風,牙關緊急,精神昏憒,口眼喎斜,不知人事,痰涎不利,喉中作聲。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乾),全蠍(炒),獨活(去土),天麻,附子,人參,防風,肉桂,白朮,藁本,白附子(炮),赤箭,川芎,細辛(去葉),甘草(炙),白殭蠶(去絲灰炒),半夏(湯浸切),白茯苓(去皮),麻黃(去節,水煮三沸去沫,細切,以上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

加減沖和湯:

治中府之病,宣外陽,補脾胃,瀉風木,實表裡,養榮衛。

柴胡(五分),升麻(三分),黃耆(五分),半夏(二分),黃芩,陳皮,人參,芍藥,甘草(各二分半),當歸,黃柏(酒浸,各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

如有自汗多者,加黃〔耆〕半〔錢〕;嗽者加五〔味〕子二十〔粒〕。

防風天麻〔散〕:

治風痹走注,肢節疼痛,中風偏枯,或暴喑不語,內外風熱壅滯,解昏眩。

防風,川芎,天麻,羌活,白芷,當歸,草烏頭,白附子,荊芥穗,甘草(炙,各半兩),滑石(二兩)

上為末,熱酒化蜜少許,調半錢,加至一錢,覺藥力運行微麻為度。或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熱酒化下。或半丸,細嚼,白湯下亦得。散鬱結,宣氣血。如甚者,服防風通聖散。

祛風丸:

治風偏,手足〔顫〕掉,語言謇澀,筋骨痛。

烏頭(炮),天南星,草烏頭(炮),半夏,綠豆粉(各一兩),甘草,川芎,白殭蠶,藿香,零零香,地龍,蠍梢(各三兩),川薑(半兩炮)

上末一兩,用綠豆粉一兩,白麵二兩,滴水丸梧桐子大。每三、五丸,細嚼,茶清下,或五、七丸亦得,食後服,初服三丸,漸加多。

大通聖白花蛇散:

中府之藥也。(大)治諸風,無問新久,手足軃曳,腰腳緩弱,行步不正,精神昏昧,口眼喎斜,語言謇澀,痰涎壅盛,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燥癢,骨節疼,目眩,下注腰腳,疼痛腿重,腫瘍生瘡;或痛無常〔處〕,遊〔走〕不定,及風氣上攻,面浮〔腫〕耳鳴,並宜服之。

天麻(去苗),赤箭,防風(去苗),藁本,木香,海桐皮,肉桂,杜仲(炒),乾山藥,當歸,威靈仙,白附子(炮),菊花,蔓荊子,羌活(去蘆),虎骨(酥炙),白芷,乾蠍,白花蛇(酒浸去皮,骨肉用),蓽薢,甘草(炙),牛膝(去苗),郁李仁(去皮研),厚朴(薑製,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溫酒調下,荊芥湯調下亦得,空心服之。常服祛風逐氣,通行榮衛,久病風人,尤宜常服。輕〔者〕中風,不過二十服,平安如故。

活命金丹:

治風中臟不語,半身不遂,肢節頑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飲食不下,牙關緊禁,及解一切藥毒,發熱腹脹,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滿,上實下虛,氣閉面赤,汗後餘熱不退,勞病諸〔證〕,無問老幼婦人,俱得服之。

川芎,甘草,板藍根,葛根(各一兩),龍腦(二錢研),麝香(二錢研),牛黃(研五分),生犀,桂(各三錢),珠子粉(半兩),川大黃(二兩半),甜硝(一兩),辰砂(四錢,一半為衣),青黛(三錢),薄荷(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同水浸蒸餅,糊為劑,每一兩作十丸,別入硃砂為衣,就濕,以真金箔四十葉為衣。〔葛〕月修合,瓷器內收貯,多年不壞。如風毒,茶清送下;解毒藥,新冷水化下;餘熱勞病,及小兒驚熱,薄荷湯化下。以上煎,量大小加減用之。

至寶丹:

治卒中風急不語,中惡氣〔絕〕,中諸物毒,暗風,〔中〕熱疫毒,陰陽〔二〕毒,〔山〕嵐瘴〔氣〕毒,中暑毒,產後血暈,口鼻血出,惡血上攻心,煩躁,心肺積熱,〔霍〕亂吐利,風注筋惕,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眠臥不安,唇口乾焦,傷寒狂語,小兒急驚,風熱卒中,客忤,不得眠〔睡〕,驚風搐搦,以上無不治者。

辰砂(五兩水飛),生犀(五兩),麝香(二兩半),玳瑁(五兩),牛黃(二兩),龍腦(五兩水飛),人參(五兩),銀箔(一百二十片,一半為衣,余入藥),琥珀(五兩),安息香(五兩,用酒半升熬膏),金箔(二百二十片,一半為衣,余入藥),雄黃(一兩半),南星(三兩,水煮軟,切片。一法:酒二升半,浸蒸七次,焙乾用。)

上為細末,(半)用安息香膏,次煉蜜,一處搜和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煎人參湯下之。小兒〔一丸〕至二丸,湯下之同上。

牛黃通膈湯:

治初病風證,覺一二日實,則急下之。

牛黃(二錢別研),大黃(一兩),甘草(一兩炙),朴硝(三錢別研)

上件為末,每服一兩,水二鍾,除牛黃、朴硝外,煎至一盞,去滓,入牛黃、朴硝一半調服,以利三、二行為度。未利,再量虛實加減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