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12)
外集·卷五 (12)
1. 諸熱
諸病發熱辨其初,有發熱不歇,鼻塞聲重者,為外感表熱,屬三陽經;有潮熱者,似潮有信,為裡熱;屬胃;有壯熱者,遍身向熱不已,合睡咬牙,甚則發驚,屬心;有風熱者,身熱,口中氣熱,屬肝;有痰熱者,面赤或腫,身熱喘咳,胸膈不利,屬肺;有溫熱者,但溫而不甚熱,屬脾;有腎熱者,陰囊赤腫釣痛,大便閉澀,屬腎。
有驚熱者,時間發熱即退,來日依時發熱,或面青狂叫;有積熱者,五心發熱,肚熱,至夜則甚:有疳熱者,骨蒸盜汗,咳,瀉;有瘧熱者,寒熱一日一發,或二三日一發;有血熱者,晝靜夜熱;有變蒸熱者,上唇微腫如臥蠶,或有珠泡子;有麻痘熱者,耳、鼻、腳梢、中指冷,腮赤噴嚏,唇紅,肌膚繃緊。
白話文:
各種疾病發熱,要根據發病初期的情況來辨別。若發熱持續不退,鼻塞聲音沉重,屬於外感表熱,屬於太陽、少陽、陽明三條經絡;若出現潮熱,像潮水一樣有規律,屬於裡熱,屬於胃;若出現壯熱,全身發熱不止,睡覺時磨牙,嚴重者甚至發狂,屬於心;若出現風熱,身體發熱,口中氣息也熱,屬於肝;若出現痰熱,臉色發紅或腫脹,身體發熱咳嗽,胸膈不舒服,屬於肺;若出現溫熱,只是溫熱不很熱,屬於脾;若出現腎熱,陰囊發紅腫脹疼痛,大便不通暢,屬於腎。
若出現驚熱,發熱的時間短暫,熱退了之後,隔天會在相同時間發熱,或伴隨臉色發青,胡言亂語;若出現積熱,五心發熱,肚子發熱,到晚上更加嚴重;若出現疳熱,骨頭發熱盜汗,咳嗽,腹瀉;若出現瘧熱,寒熱交替,一天發作一次,或兩三天發作一次;若出現血熱,白天安靜,晚上發熱;若出現變蒸熱,上嘴唇微微腫脹,像蠶寶寶一樣,或者出現小水泡;若出現麻痘熱,耳朵、鼻子、腳趾、中指發冷,臉頰發紅打噴嚏,嘴唇發紅,皮膚緊繃。
發熱種種相類,初起當先詢問父母,已出痘未?如未患痘,仔細認證,蓋麻痘誤用下藥必變,且真傷寒證,亦必表證已罷,日晡潮熱方敢下之。
陽證為實陰證虛。
凡實熱面赤,氣粗口渴,唇腫便閉,暴啼掀揭露衣,似傷寒陽證,宜人參羌活散、參蘇飲、通心飲、導赤散、瀉白散、瀉黃散、涼肝丸、連翹飲,甘露飲、生犀散、四順清涼飲、八正散,隨宜選用。凡虛熱面色青白,神緩口冷,泄瀉多尿,夜出虛汗,似傷寒陰證,宜惺惺散。虛煩自汗者,保元湯去朮,加芍藥,浮小麥,薑棗煎服。
白話文:
發燒的症狀很多種,一開始要先問父母,孩子之前是否得過天花。如果沒得過天花,就要仔細辨證,因為麻疹誤用藥物,很容易變成天花。而且如果是真正的傷寒,也要等到表證消失,下午才敢用藥。
陽證是實證,陰證是虛證。
如果病人是實熱,表現為臉紅、呼吸粗重、口渴、嘴唇腫脹、便秘、突然大哭、掀開衣服,看起來像傷寒的陽證,可以用人參羌活散、參蘇飲、通心飲、導赤散、瀉白散、瀉黃散、涼肝丸、連翹飲、甘露飲、生犀散、四順清涼飲、八正散等藥物,根據情況選用。如果病人是虛熱,表現為臉色青白、精神萎靡、口涼、腹瀉、尿多、晚上出虛汗,看起來像傷寒的陰證,可以用惺惺散。如果是虛煩自汗,可以用保元湯去茯苓,加芍藥、浮小麥、薑棗煎服。
又有乍清乍溫證,上熱下冷不自如。
上熱驚惕怫鬱,不得自如;下冷泄瀉不常,敗毒散加當歸、木香。若升降陰陽,來復丹,薄菏煎湯化下三丸。
虛陽浮外熱不退,和胃元氣自歸歟。
凡發熱表裡已解,忽陽浮於外,煩熱大作者,當與和其胃氣,使陽氣斂而歸元,身體自涼,參苓白朮散、錢氏白朮散、太乙丸,選用。
白話文:
有些病人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上半身發熱,下半身發冷,身體不受控制。上半身發熱會導致驚悸、煩躁不安,無法自如;下半身發冷則容易腹瀉,排便不規律。這種情況可以服用敗毒散加當歸、木香。如果陰陽升降失調,則可以服用來復丹,用薄荷煎湯送服三丸。
如果虛陽浮於外,導致體熱不退,可以服用和胃元氣的藥物,使陽氣內斂歸元,身體自然降溫。參苓白朮散、錢氏白朮散、太乙丸都是適合的選擇。
骨蒸多因熱有餘,間有稟賦榮衛虛。
因大病後得者,榮衛虛弱,宜滋養血氣;或稟賦弱者,宜謹避風寒以護其外,調飲食以養其內,俱生犀散,或四君子湯加減。
食積痰熱濕火盛,因飲食得者,腹有積痞,面色淡黃,潮熱腹痛,宜磨積調脾,順理三焦,其熱自退,枳朮丸、肥兒丸;成疳者,蘆薈丸。因積生熱、生痰者,二陳湯加升麻、葛根、白芍、人參、五味子,姜煎服;或枳朮丸加陳皮、半夏、黃連、山楂、神麯,為丸服亦好。
白話文:
骨蒸通常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也有一些是因為先天體質虛弱導致的。
如果是因為大病之後導致的,體質虛弱,就應該要滋補氣血;如果是因為先天體質虛弱,就應該要小心避開風寒,保護身體外在,並調整飲食來滋養內在。可以服用「六君子湯」或根據個人情況加減藥物。
如果是因为飲食积滞、痰热濕火過盛引起的,會導致腹胀、面色淡黃、發熱腹痛,就應該要消食調脾、疏通三焦,熱氣自然會退去。可以使用「枳朮丸」、「肥兒丸」。如果已經發展成疳積,可以使用「蘆薈丸」。如果是因為积食生熱、生痰引起的,可以使用「二陳湯」加入升麻、葛根、白芍、人參、五味子,用薑湯煎服;或者在枳朮丸中加入陳皮、半夏、黃連、山楂、神麴,製成丸劑服用,效果也很好。
通用梨漿飲最宜。
梨漿飲:青蒿(童便浸一宿,曬乾)、柴胡、人參、黃芩、前胡、秦艽、甘草各一分,生梨或生藕各一片,薄荷二葉,地黃一寸。水煎服。治潮熱、積熱、瘧熱及脾積寒熱。青蒿飲亦妙。
白話文:
一般來說,服用梨漿飲最合適。梨漿飲的藥方包括青蒿(用童便浸泡一夜後曬乾)、柴胡、人參、黃芩、前胡、秦艽、甘草各一份,生梨或生藕各一片,薄荷兩葉,地黃一寸。水煎服用,可以治療潮熱、積熱、瘧熱以及脾積寒熱。青蒿飲也是不錯的選擇。
2. 痘
痘證不過氣血毒,毒乃胎家淫火食穢,停蓄臟腑,生後啼聲一發,悉歸命門。遇歲火運,時行傳染:或冬暖遇春夏而發;或因傷寒熱病失汗,下而變成:或因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而發;或因跌僕驚恐蓄血而發,發則命門火動,煎熬左腎,夾脊逆流自頭額而下克丙火,不聚於面,令散四肢,所稟氣血實則勝毒,為順;氣血虛則毒勝,為逆;氣血與毒相等則險。凡言順者,不必藥治;逆者,治之無效;險者,必用藥救。
首尾一十二日間。
除初熱三日不算,有熱發三五日,或十餘日故也。自報痘至收靨,首尾一十二日,中間有不守禁戒,以致淹纏。又有氣血和者,不及一十二日而愈。初不甚拘日數,以後分日,為初學較言耳。
白話文:
痘瘡的病症不過是氣血中的毒素作祟,而這些毒素來自於胎兒時期遺留的淫火,以及後天飲食的污穢之物,積存在臟腑之中。孩子出生後,一聲啼哭,這些毒素便全部歸於命門。
遇到歲運火旺的年份,就會流行傳染。例如冬日溫暖後遇到春夏季節,或者因傷寒熱病失汗,導致寒氣下沉而變成痘瘡;又或者因外感風寒,內傷生冷食物而發病;甚至因為跌倒、驚嚇而導致瘀血積聚,也能引發痘瘡。一旦發病,命門之火就會活躍,煎熬左腎,逆流至背脊,從頭頂往下,剋制丙火,導致毒素不集中於臉上,反而散佈到四肢。
如果體質強健,氣血充足,就能夠戰勝毒素,這是順利的病程;但如果氣血虛弱,則毒素就會佔據上風,這就是逆的病程;如果氣血與毒素勢均力敵,則病情就十分危險。
順利的病程,不必用藥治療;逆的病程,治療也無效;危險的病程,則必須用藥治療。
從開始發病到痘瘡痊癒,總共需要十二天。
其中前三天高燒不算,因為有些患者發燒的時間會持續三到五天,甚至十多天。從出現痘瘡到痘印消失,總共十二天,但如果在期間沒有遵循禁忌,就會拖延病程。還有一些氣血調和的患者,不到十二天就能痊癒。一開始不必拘泥於天數,之後才逐日計算,主要是為了方便初學者理解。
證有初證並雜證,陰陽常變類傷寒;任他壞證並瘥證,無非邪與毒相殘。
初熱三日,類傷寒初證;自初熱至報痘,類傷寒六經三陰三陽證;六日以後,謂之雜證;報痘次至收靨,常證也;異常,謂之變證;水痘、斑疹,謂之類證;不治,謂之壞證;餘毒,謂之瘥證。其間機軸儼似傷寒,但痘毒自里出表,非若傷寒自表入里,所以治法微異。至於痘中百病,皆外感內傷,邪穢與毒相搏。
大法痘未盡出,見三陽證,宜清肌解毒;痘已出齊,見三陽證,宜溫中托裡。太陽病惡寒身熱,氣急尿赤,出不快者,防風荊芥甘草湯:三味等分,水煎服。少陽病乍寒乍熱,出不快者,連翹防風甘草湯:三味等分,水煎服。陽明病身熱目赤,便秘,瘡遍肌肉,出不快者,升麻葛根湯加紫草;四肢出不快者,防風芍藥甘草湯:三味等分,水煎服。太陰病腹滿自利,四肢厥逆,已出者,附子理中湯、木香散、理中丸。
白話文:
患者的病症包含初期症状和伴隨出現的各種其他症状,如同伤寒一样,阴阳变化无常。无论患者的病症是恶化还是恢复,其本质都是邪气和毒素相互斗争的结果。
初次发热三天,类似伤寒的初期症状;从初次发热到出痘,类似伤寒六经三阴三阳的病证;六天以后,称为杂证;出痘后到痘印消失,为常证;如果出现异常,称为变证;水痘、斑疹等,称为类证;若不治,称为坏证;残留的毒素,称为瘥证。其中病症演变过程与伤寒相似,但痘毒是从体内发散到体表,不像伤寒是从体表进入体内,因此治疗方法略有不同。至于痘疹期间出现的各种疾病,都是外感内伤,邪气和毒素相互搏斗的结果。
治疗原则是在痘疹未完全出完,出现三阳证时,要清热解毒;痘疹已经全部出完,出现三阳证时,要温中托里。太阳病怕冷发热,呼吸急促,小便赤色,痘疹出得慢的,用防风荆芥甘草汤;少阳病忽冷忽热,痘疹出得慢的,用连翘防风甘草汤;阳明病发热眼睛红肿,便秘,疮遍布全身,痘疹出得慢的,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四肢痘疹出得慢的,用防风芍药甘草汤;太阴病腹胀腹泻,四肢厥逆,痘疹已经出来的,用附子理中汤、木香散、理中丸。
少陰病痘出黑陷,口舌腐爛,四物湯加紫草、紅花。厥陰病舌卷囊縮,糞青目青,時發厥逆,異功散、十全大補湯加附子。凡陽證見於春夏及天晴則順,陰證見於秋冬及陰雨則逆。
痘象豆形色豆色,惟有黑陷最驚人;
痘者,豆也,大小不一無妨,惟欲圓滿硬實,不宜陷。有皮嫩易破,他如茱萸者險;如麻子、如蠶種、如浮萍,不分個數者逆。故曰:順其形則順,逆其形則逆。色者,五臟精華,紅、黃、綠者為佳。痘乃脾土及君相二火所主,黃綠乃脾胃正色,毒將出也;紅亦深色,桃紅三分,紅中一分白,毒始出也;鮮紅則為血熱。初起紫者,大熱;白者,氣虛毒未出也。
白話文:
少陰病患者出現黑色凹陷的痘疹,口舌腐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紫草和紅花治療。厥陰病患者舌頭捲縮,大便呈青色,眼睛也青,時常出現厥逆,可以用異功散和十全大補湯加上附子治療。一般來說,陽證在春夏和晴朗的天氣容易順利,陰證在秋冬和陰雨的天氣容易逆轉。
痘疹的形狀像豆子,顏色也像豆子,只有黑色凹陷的痘疹最令人擔憂。
痘疹是像豆子一樣的疹子,大小不一沒關係,只要圓滿堅實,不要凹陷就好。如果皮膚很薄,容易破裂,或者像茱萸一樣的痘疹,都很危險。像麻子、蠶豆、浮萍一樣的痘疹,不管數量多少都屬於逆證。所以說,痘疹的形狀順利就順利,形狀逆轉就逆轉。痘疹的顏色代表五臟的精華,紅色、黃色、綠色都比較好。痘疹是由脾土和君相二火所主,黃色和綠色是脾胃的正常顏色,說明毒素快要排出;紅色也是深色,像桃花的顏色,三分紅中帶有一分白,說明毒素開始排出;鮮紅色則代表血熱。痘疹剛開始時呈紫色,表示熱氣很盛;白色則表示氣虛,毒素還沒排出。
初起白者,大虛;灰白者,血衰而氣滯也;黑者,毒滯而血乾也;焦褐者,氣血結也。
形屬氣兮色屬血,形貴充頂色潤身;
頂形圓滿者,天之象也。氣,陽也,故形屬乎氣。暈色紅潤者,地之象也。血,陰也,故色屬乎血。頂尖圓滿而不皴陷,則氣體天而常親乎上;根窠紅潤而暈外明淨,則氣體地而常親乎下,極其順也。
形色得半要根活,根地圓暈顯有神;交會不明形色反,燈影周旋眼法新。
氣可盈而血不可盈,苟或形陷伏而不綻凸,則氣不足以收毒,而反親乎下;色泛溢而不凝斂,則血有餘而反親乎上。又有氣多血少者,痘雖凸而四圍無色;血多氣少者,痘雖陷而四圍紅紫;毒有餘而氣血不足者,其痘不發不紅,此氣血之辨也。根即圓暈,痘疱曰窠,疱圈圍暈曰根,圈暈外曰地皮,白無紅是為交會。
白話文:
痘疹初起,顏色發白代表身體虛弱;灰白色則代表血液衰竭,氣血流通不暢;黑色則代表毒素積聚,血液乾燥;焦褐色則代表氣血凝結。
人體形狀與氣息有關,顏色則與血液有關。形狀飽滿,頂部豐盈,代表氣息充沛;顏色紅潤光澤,代表血液充盈。
頭頂圓滿飽滿,代表天賦之相,氣屬陽,故形狀與氣息有關;臉色紅潤光澤,代表地氣之相,血屬陰,故顏色與血液有關。頭頂圓滿無皺無陷,說明氣息上達,與天相應;根部紅潤,外圈光亮,說明氣息下達,與地相應,這便是氣血通順的最佳狀態。
形狀與顏色兼具,還要根部活絡,根部圓滿,暈圈明顯,才能顯現神采。如果交會不明顯,形狀和顏色反而會出現問題,因此要運用燈影周旋的眼法,仔細觀察。
氣息可以盈滿,但血液不能盈滿,如果形狀凹陷,而沒有凸起,說明氣息不足,無法收斂毒素,反而向下沉降;顏色泛溢而沒有收斂,說明血液過剩,反而向上浮動。也有一些人氣息充足,但血液不足,痘疹雖然凸起,但周圍沒有顏色;還有一些人血液充足,但氣息不足,痘疹雖然凹陷,但周圍卻是紅紫色;如果毒素過剩,而氣血不足,痘疹就不會發出來,也不會變紅,這就是氣血辨證的道理。根指的是圓暈,痘疱叫窠,疱疹周圍的暈圈叫根,圈暈外圍叫地皮,白中帶紅就是交會。
明白圓暈乃氣血之會,形色之神也。蓋包血而成圓者,氣之形,然必氣與血會,而後圓形周淨;附氣而成暈者,血之形,然必血與氣交,而後暈色分明。雖然一元流行而已,自氣血凝滯而言,謂之形,自氣血光華而言,謂之色。形中有色,色中有形,運用鼓舞形色而言,謂之神。
燈影周旋者,痘形色雖險,若燈光影與痘根圓暈相為周旋,根窠紅活,漿影深厚,雖陷伏灰紫,皆可調治。若根窠不紅不起,血死不活,漿無影者,雖輕難治。故雖白日,亦必用麻油紙捻照之。自始至終,全以根地為主,眼法新巧,全在於此。
證與痘亦恆相因,痘善而證惡者,必外感寒暑;證善而痘惡者,必外觸穢汙。痘為主,證為輔,雖無他證,而痘惡者必死。
白話文:
明白圓暈是氣血匯聚的地方,也是形狀和顏色的表現。因為氣包裹著血形成圓形,這是氣的形狀,但必須氣血結合,圓形才能完整清晰;血依附著氣形成暈圈,這是血的形狀,但必須血氣相交,暈圈才能顏色分明。雖然只是一個循環而已,但從氣血凝滯的角度來看,就稱為形狀,從氣血光華的角度來看,就稱為顏色。形狀中包含顏色,顏色中包含形狀,運用鼓舞形狀和顏色來表達,就稱為神韻。
燈光在痘疹周圍旋轉,即使痘疹的形狀和顏色看起來很危險,但如果燈光影子與痘疹的根部圓暈相互旋轉,根部紅潤有活力,漿液影子深厚,即使陷下去變成灰紫色,也都可以治療。如果根部不紅不起來,血氣凝滯不活,漿液沒有影子,即使看起來輕微,也難以治療。所以即使是白天,也必須用麻油紙捻照射痘疹。從始至終,都要以痘疹的根部為主要依據,觀察的技巧和方法很新穎,關鍵就在這裡。
症狀和痘疹總是相互影響,痘疹良好而症狀惡劣,一定是外感寒暑;症狀良好而痘疹惡劣,一定是外觸穢物。痘疹為主,症狀為輔,即使沒有其他症狀,但痘疹惡劣就一定會死。
表實難出虛易出;
證以身熱無汗為表實,痘以紅突為表實;證以身涼汗多為表虛,痘以灰陷為表虛。蓋無汗則膚腠閉密,所以痘稍難出,出則紅活綻突;多汗則腠理空疏,所以痘反易出,出則灰灸頂平。有言表實易出者,必裡實甚也,表虛難出者,必里亦虛也。
裡實順靨虛倒靨,證以便秘能食為裡實,吐瀉少食為裡虛。裡實則正氣收毒,自痘頂而下,漸次結痂者順;裡虛則氣血不能收毒,而痘根先靨者逆。
不綻或淡表裡墜。
證既吐瀉汗多,痘又灰白陷伏,表裡俱敗。
輕者從頭至足稀,能食便調不須治;重者不食二便乖(或秘或溏),腳先頭上或齊至;
白話文:
表面實證不容易出疹,而虛證容易出疹;如果病人發燒不流汗,或長出的痘痘顏色鮮紅突出,就是表面實證;如果病人怕冷出汗,或長出的痘痘顏色灰白凹陷,就是表面虛證。因為不流汗代表毛孔閉塞,所以疹子比較難長出來,長出來就會鮮紅突出;而流汗則代表毛孔疏鬆,所以疹子反而容易長出來,長出來就會顏色灰暗,頂端平平。有人說表面實證容易出疹,一定是裡證很實,表面虛證不容易出疹,一定是裡證也很虛。
裡證實則出疹順暢,虛則出疹倒退。如果病人便秘但能吃,就是裡證實;如果病人嘔吐腹瀉,吃得很少,就是裡證虛。裡證實則正氣能夠收斂毒素,從痘痘頂端往下,逐漸結痂,這是順暢的;裡證虛則氣血不足以收斂毒素,導致痘痘根部先凹陷,這是倒退的。
疹子不長出來,或顏色淡白,代表表裡都虛弱。
病人同時有嘔吐腹瀉和出汗過多,長出的痘痘也灰白凹陷,代表表裡都虛弱。
輕微者從頭到腳只有少量疹子,能吃飯,大小便正常,不用治療;嚴重者不愛吃飯,大小便失調(便秘或腹瀉),腳先出疹子,之後再蔓延到頭部,或全身同時出疹子。
凡出、靨從頭至足為順,從足至頭為逆,頭腳齊出、齊靨者險。所以輕者,靨出俱從頭至足,痘亦稀少;重者稠密,頭上未出未靨,腳上先出先靨。然痘以脾土為主,自始至終,以能食者順。脹貫時,宜食老雞補氣;收靨時,宜食雄鴨收毒,或豬精肉。肥者助痰滯氣。始終忌魚腥。二日一便者為順,三四日不便者為秘,一日三四便者為利。
輕變重者非有妖,外感內傷犯汙穢。
忌風寒,恐損表;忌暑,恐生煩躁;忌濕,恐膿不幹;忌生冷與蜜,恐寒中;忌肥膩,恐瀉;忌咸,恐渴;忌酒、蔥、魚、羊、鹽等,恐癢。淡食為佳。忌煮雞、鵝、鴨卵,病人聞氣害目;忌柿、棗、砂糖,恐痘瘡入眼;忌茶、醋。
白話文:
出疹和出痘,從頭到腳順著長是正常的,從腳到頭逆著長就不好。頭腳同時出疹出痘很危險。輕症的話,疹子和痘痘都從頭到腳順著長,而且痘痘很少;重症的話就密集,頭上還沒出疹出痘,腳上就先長出來。不過痘瘡主要和脾土有關,從始至終,只要能正常吃飯就是正常的。長疹子發燒時,要吃老雞補氣;疹子消退時,要吃雄鴨清熱解毒,或者吃豬精肉。肥膩的食物會助長痰濕和氣滯。從頭到尾都要忌諱吃魚腥。兩天排便一次是正常的,三四天不排便就是便秘,一天三四次排便就是腹瀉。
輕症變重症不是因為有妖魔鬼怪,而是外感內傷或沾染了污穢之物。
要忌諱風寒,怕傷風寒會傷到表皮;忌諱暑熱,怕會生煩躁;忌諱濕氣,怕膿液不乾;忌諱生冷和蜂蜜,怕寒氣入侵;忌諱肥膩的食物,怕腹瀉;忌諱鹹的食物,怕口渴;忌諱酒、蔥、魚、羊、鹽等,怕會發癢。清淡飲食最好。忌諱煮雞、鵝、鴨蛋,病人聞到氣味會傷眼睛;忌諱柿子、棗子、砂糖,怕痘瘡感染眼睛;忌諱茶、醋。
豬肝、豬血,恐瘢黑;忌燒香滿室以燥血,只宜常燒蒼朮、豬甲、乳香以避惡氣;忌酒色僧入灑淨冷水,閉其皮膚,大忌父母房室、月水、乳母腋氣、人畜糞汙、房內炙爆、對梳掃地、生人往來、一切惡穢,以致氣滯。蓋氣聞香則行,聞臭則止故也。自報痘至收靨,一有感傷穢汙,便令當出不出,當靨不靨,或變黑陷作痛發癢,一切雜證。
大概外感,冬時,五積散去麻黃,加桂心、紫草;春時,不換金正氣散,加芎、芷、防風,或為風邪所襲者,消風散加紫草:暑月,六一散、清暑益氣湯,體薄清貴者,只用保元湯,隨證加減。內傷乳食,氣壅遏者,二陳湯加山楂、升麻、白朮,四君子湯加砂仁、木香、川芎、紫草,或枳朮丸。宿食重者,感應丸。
白話文:
吃豬肝和豬血可能會留下疤痕,容易變黑。忌諱在房間裡燒香,因為香氣會使血液乾燥,應該常燒蒼朮、豬甲和乳香來避邪。忌諱酒色僧人灑淨冷水,因為會讓皮膚閉塞。更忌諱父母的房間、月經、乳母的腋窩氣味、人畜的糞便、房間裡炙烤、對著梳掃地面、生人來往、一切污穢之物,這些都會導致氣滯。因為氣聞到香氣就會散發,聞到臭味就會停滯。從長痘到痘印消失,如果遇到任何傷風、污穢之物,就會導致痘痘出不來、痘印不消,或者變黑凹陷、疼痛瘙癢,出現各種雜症。
如果是外感,冬天可以用五積散去掉麻黃,再加入桂心、紫草;春天可以用不換金正氣散,加入芎、芷、防風,如果是因為風邪侵襲,可以用消風散加紫草;夏天可以用六一散、清暑益氣湯,體質虛弱的人可以用保元湯,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如果是內傷,因為乳食造成氣壅塞,可以用二陳湯加山楂、升麻、白朮,或者四君子湯加砂仁、木香、川芎、紫草,或者枳朮丸。如果是宿食積滯,可以用感應丸。
傷生冷、涼藥者,益黃散、治中湯。內傷兼外感者,調解散、加味四聖散。穢汙觸者,避穢丹:蒼朮、細辛、甘松、川芎、乳香、降真香各等分為末,烈火焚之。將出者,用胡荽泡酒噴帳幃,及懸胡荽於帳中,甚者,以胡荽泡湯,化下蘇合香丸。但胡荽能通心竅,利大腸,惟便滑者忌之。
白話文:
如果傷了生冷、涼性藥物,可以用益黃散、治中湯治療。如果內傷同時伴隨外感,可用調解散、加味四聖散。若因穢汙接觸而生病,可用避穢丹,由蒼朮、細辛、甘松、川芎、乳香、降真香等份研磨成粉末,用烈火焚燒。如果病情快要發作,可以用胡荽泡酒噴灑帳幔,並懸掛胡荽在帳篷裡,病情嚴重者,則用胡荽泡水,化開蘇合香丸服用。不過胡荽能通心竅、利大腸,所以大便稀溏的人要忌食。
穢毒入內黑陷者,再蘇丹:白礬、生地龍炒各等分為末。每五分,用小豬尾血調新汲水下,不拘時服。如體薄者,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黃耆梢、連翹、白芷、甘草梢、木香。
類證水痘熱三日,出靨俱易眼光華;
水痘似正痘,仍身熱二三日而出,初出即如赤小豆大,皮薄痂結,中空圓暈更少,易出易靨,被濕則難結痂,亦不為害。外證兩眼如水,宜小麥湯:滑石、甘草、地骨皮各一分,人參、麻黃、大黃、知母、羌活、葶藶各二分,小麥七粒,水煎服。如斑瘡水痘,煩熱溺澀,口舌生瘡者,八正散。
白話文:
如果污穢毒氣侵入身體,導致面色發黑,可以用白礬和生地龍各等份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小豬尾血調和新汲取的清水服用,不拘時間。體弱者可以服用四物湯去地黃,再加入人參、黃耆、連翹、白芷、甘草梢和木香。
類似症狀的水痘,發熱三天後就出疹,而且容易消退,眼目明亮。
水痘如果跟正痘相似,仍然發熱二三天後才出疹,剛開始時像赤小豆那麼大,皮膚薄,很快就結痂,中間空虛,周圍有圓圈,容易出疹也容易消退,如果受潮濕就難以結痂,也不會有大礙。外證表现为眼如水狀,可以用小麥湯治療:滑石、甘草、地骨皮各一分,人參、麻黃、大黃、知母、羌活、葶藶各二分,小麥七粒,水煎服。如果出現斑瘡水痘,伴随發熱、小便不暢、口舌生瘡,可以用八正散治療。
鬥熱發斑或丹毒,斑紅痕如錦紋,或如蚊跡,與傷寒陽毒發斑同,熱極則發,宜敗毒散表之,汗後身涼,紅痕自退。再越二日,或報痘反少。又有報痘時,熱盛發斑者,透肌散加紅花、黃芩、升麻。咽痛,加玄參、磨犀角和服,或玄參升麻湯加減。熱盛者,解毒湯加芎、歸、白芍、防風。
白話文:
發燒出疹子,或患丹毒,疹子呈紅色,像錦緞上的紋路,或像蚊子叮咬的痕跡,與傷寒陽毒發疹相同,熱度極高就會出疹,宜用敗毒散退熱,出汗後身體涼爽,紅疹便會自然消退。再過兩天,疹子可能會減少。也可能出疹時,熱盛發斑,可用透肌散加紅花、黃芩、升麻。喉嚨痛,可加玄參、磨犀角和服,或用玄參升麻湯加減。熱盛者,可服用解毒湯加川芎、當歸、白芍、防風。
若見黑斑即死,水疱、膿疱後發斑者亦死,斑少者可救。報痘時有紅丹如雲頭尖者,敗毒散加紫草、紅花、黃芩解之;如腫高紅紫痕者,透肌散加黃芩、地骨皮、蟬蛻。
頂平有水是疹麻。
疹如粟米,微紅,隱隱皮膚不出,作癢,全無腫痛;麻即如麻,頂平軟,不礙指,即有清水。痘多夾疹同出,麻亦多夾疹同出,故曰痘疹、麻疹。但痘成膿疱後,出疹者反順,水疱後出者逆。又有先發疹而後發斑者,亦無害。治疹宜消風熱,用敗毒散加葛根、升麻、白芷,表退肌熱,則疹自無矣。
白話文:
如果看到黑斑就代表要死了,水泡、膿疱之後再長斑的也代表要死了,斑點少的話還有救。出疹子的時候,如果出現像雲朵一樣尖尖的紅丹,就用敗毒散加上紫草、紅花、黃芩來解毒;如果腫起來紅紫色還有痕跡,就用透肌散加上黃芩、地骨皮、蟬蛻來治療。
疹子的頂端平平有水是疹麻。
疹子像小米一樣,微微發紅,隱隱約約地長在皮膚裡,會癢,完全沒有腫痛;麻疹像麻一樣,頂端平平軟軟,不影響手指,也會有清水。痘疹和麻疹常常一起出現,所以才叫痘疹、麻疹。但是痘疹變成膿疱後,再出疹子就是順利的,水泡後再出疹子就是逆的。還有一些人先出疹子後長斑,也沒有危害。治療疹子應該要消風熱,可以用敗毒散加上葛根、升麻、白芷,讓表面的風熱退去,皮膚的熱也退了,疹子自然就會消失。
又有報痘後,麻疹稠密如蠶種者,透肌散加柴胡、紅花解之。若色好,不可過用涼藥,必傷脾胃,易致陷伏也。
麻有夾痘同出者,麻沒痘存色愈加;
麻夾痘出者,治痘為主,麻必先沒而痘獨存。蓋痘屬五臟為陰,難出難靨;麻屬六腑為陽,易出易沒。麻沒後痘必起發,形色愈加者順,如形色已虧者,四君子湯加芎、歸、黃耆;黑陷者,去茯苓,更加紫草、木香、糯米,入酒煎服。
麻急理麻痘急(理)痘,麻痘源頭共一家。
白話文:
如果出疹子後,麻疹密密麻麻像蠶卵一樣,可以用透肌散加柴胡、紅花來治療。但如果氣色好,就不要過度使用涼性藥物,否則會傷脾胃,容易導致病情隱藏。
有些患者同時出麻疹和痘疹,麻疹消退後,痘疹會更明顯;
麻疹和痘疹一起出現的,以治療痘疹為主,麻疹會先消退,痘疹會獨自存在。這是因為痘疹屬五臟陰性,不容易發出也不容易消退;而麻疹屬六腑陽性,容易發出也容易消退。麻疹消退後,痘疹就會發出來,如果氣色好的話,表示病情順利;如果氣色已經不好,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川芎、當歸、黃芪;如果痘疹變黑陷下去,就去除茯苓,再加紫草、木香、糯米,用酒煎服。
麻疹和痘疹的治療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它們都是由同一個病源引起的。
雜證熱毒頭亦痛,凡雜證,皆因榮衛不和,以致毒不泄於肌膚,而反內攻臟腑,或上攻咽、膈、頭面,多挾內外邪穢。頭痛初起為風,以後多熱毒上攻,毒甚則腫。
眼紅舌苔唇吒誂;
眼角流紅,或目黃,肝熱;舌上白苔,心熱;口唇吒嘖欲怒,肺熱。
口瘡咽痛郁多啼,口瘡痛不能食,脾熱,五福化毒丹,或蜜漬黃柏汁飲之。咽乾澀痛,口爛齒腫,心胃熱也,甘露飲,或甘桔湯加牛蒡子、麥門冬、竹葉煎服;水漿不入者,紫雪抱龍丸、消毒飲。如能食便溏者,又當清上溫下,不可純用涼藥。多啼,當察外證、郁毒在表在裡,調之。
白話文:
各種原因引起的熱毒都會導致頭痛,這些原因都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毒素無法排出體外,反而侵入臟腑,或者向上蔓延至咽喉、膈膜、頭面部,多半伴隨內外邪氣。頭痛初期是風邪入侵,之後多半是熱毒上攻,毒素嚴重就會腫脹。
眼睛發紅、舌苔發白、嘴唇乾裂都是熱症的表現:眼睛紅、眼角流紅或眼白發黃,屬於肝火旺盛;舌頭上出現白苔,屬於心火旺盛;嘴唇乾裂、想要發怒,屬於肺火旺盛。
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經常哭泣,也是熱症的表現:口腔潰瘍疼痛,無法進食,屬於脾火旺盛,可以服用五福化毒丹,或用蜂蜜浸泡黃柏汁飲用。咽喉乾澀疼痛、口腔潰瘍、牙齦腫脹,屬於心胃熱,可以服用甘露飲,或在甘桔湯中加入牛蒡子、麥門冬、竹葉煎服;如果完全無法喝水,可以服用紫雪、抱龍丸、消毒飲。如果能吃但大便稀溏,就要清熱解毒,溫暖下焦,不可只用寒涼藥物。經常哭泣,要觀察外部症狀,辨別是外邪還是郁熱,再對症施治。
如果因心熱、痰熱者,辰砂六一散,痘未出,蔥白煎湯下;痘出盛,燈心煎湯下;黑陷者,加龍腦半釐,紫草煎湯下。
貫脹極忌咳與喘。
初熱咳嗽氣促,風寒在表故也。痘出時咳嗽脅痛,吐食不下者,半表裡邪也,小柴胡湯加五味子、枳殼、桔梗;小便赤者,加山梔、赤茯苓。如服冷藥太過,咳嗽、肢冷、嘔吐者,甘草乾薑湯。脹貫時,呵欠、噴嚏、打屁亦忌。如咳嗽氣喘,乃毒攻肺脹,胸高聲啞而死,果系外感者,亦必痘好乃吉。
白話文:
如果因為心火旺盛、痰熱,就用辰砂六一散,痘疹還沒長出來,就用蔥白煎湯服用;痘疹長出來很多,就用燈心草煎湯服用;如果痘疹發黑陷下去,就加半釐龍腦,用紫草煎湯服用。
痘疹期間,最忌諱咳嗽和喘氣。
一開始發熱、咳嗽、氣喘,是風寒在體表造成的。痘疹長出來時咳嗽、肋骨疼痛、吃不下東西,是表裡都有邪氣,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入五味子、枳殼、桔梗;如果小便顏色發紅,就再加山梔、赤茯苓。如果服用寒涼藥過多,導致咳嗽、手腳冰冷、嘔吐,就用甘草乾薑湯。痘疹期間,打呵欠、打噴嚏、放屁都忌諱。如果咳嗽氣喘,是毒氣攻入肺部,導致胸部鼓脹、聲音嘶啞而死亡,如果是外感引起的,也必須等到痘疹退去才算吉利。
初起煩躁喘急者,麻黃加桑白皮及麝一釐,或黃芩湯加麻黃、桂枝;便秘者,前胡枳殼湯。凡無痰喘急,不能臥者,死。
大渴不止恐陰虛,口渴,毒火炎上者,用甘草、栝蔞根等分,水煎服,或黑豆、綠豆各二合,烏梅二個,水煎澄清服;飲水小便少者,恐濕漬脾土,後難收靨,宜六一散滲之;內虛津乏者,保元湯加麥門冬、五味子,或參苓白朮散、黃耆六一湯。如虛陽偏盛好飲冷者,木香散,倍丁香、官桂;陰寒偏盛好飲熱者,異功散加木香、當歸。
白話文:
剛開始感到煩躁、呼吸急促的人,可以用麻黃、桑白皮和麝香,或者黃芩湯加入麻黃、桂枝;如果便秘,可以用前胡枳殼湯。凡是沒有痰、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的人,都會死亡。
口渴不止,擔心是陰虛,口渴、毒火上炎的人,可以用甘草、栝蔞根等量,水煎服,或者黑豆、綠豆各二合,烏梅兩個,水煎澄清服;喝水後小便量少的人,擔心是濕氣困脾土,以後難以恢復,宜用六一散來滲濕;體內虛弱、津液不足的人,可以用保元湯加入麥門冬、五味子,或者參苓白朮散、黃耆六一湯。如果虛陽偏盛,喜歡喝冷飲,可以用木香散,加倍丁香、官桂;如果陰寒偏盛,喜歡喝熱飲,可以用異功散加入木香、當歸。
惟血虛痘黑,火動發渴者難治。凡虛證見渴者皆死。
胸緊煩躁安眠少;
胸膈緊滿者,枳梗湯,或二陳湯加枳殼。煩躁動止不寧,初起報痘時躁者,表未解也,宜清內解肌,黃芩芍藥湯和之;起脹時躁者,毒欲散未散也,或生黑豆一味煎湯,徐徐冷飲,解毒散熱,召復陰氣,或抱龍丸、生犀角磨汁、單甘草煎湯,俱能解毒;貫膿時躁者,毒衝心膈也,宜利小便,大便不通者,宜潤之;結痂後躁者,解其餘毒可也。痘出及餘毒煩躁,小便不利者,用燈心一把,鱉甲二兩煎服。
白話文:
血虛導致痘疹發黑,伴隨內火旺盛而口渴,這種情況很難治癒。凡是虛弱的人出現口渴,大多會死亡。
胸部緊悶,煩躁不安,難以入睡;
胸膈部位感覺緊滿,可用枳梗湯或二陳湯加枳殼治療。煩躁不安,坐立不安,如果在出痘初期就出現躁動,說明表證尚未解除,需要清熱解表,可用黃芩芍藥湯治療;如果在起痘脹時出現躁動,說明毒素尚未完全消散,可用生黑豆煎湯慢慢冷飲,或用解毒散清熱,恢復陰氣,或服用抱龍丸、生犀角磨汁、單味甘草煎湯,都能解毒;如果在痘疹化膿時出現躁動,說明毒素衝擊心膈,需要利尿排毒,若大便不通,則需要潤腸通便;痘疹結痂後出現躁動,說明還有餘毒未清,需要解毒即可。痘疹出現或餘毒未清,伴隨煩躁不安,小便不利的情況,可以用燈心草一把,鱉甲二兩煎服。
煩躁不得眠者,酸棗仁湯。
腹痛有塊或堅硬,初熱時腹痛甚,手足稍冷,尻、陰冷,為痘毒作痛無疑。外感,宜藿香正氣散、升麻葛根湯、參蘇飲,俱加山楂;內傷生冷飲食,腹痛自利者,理中湯加陳皮、砂仁、木香。如痘出腹痛,便調者,無妨;便秘鼻熱,痛甚,痘出不快,體冷甚發厥者,獨聖散,或四磨湯,服之則毒氣泄而四肢溫,腹痛自止。已出,厥痛者亦宜。
白話文:
睡不着觉,烦躁不安的,可以喝酸枣仁汤。
肚子痛,摸起来有硬块,刚开始发热的时候肚子痛得厉害,手脚稍微有点冷,屁股和阴部也冷,这很可能是痘毒引起的疼痛。如果是外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散、升麻葛根汤、参苏饮,都加点山楂;如果是内伤,吃生冷食物导致的肚子痛、拉肚子,可以喝理中汤,加点陈皮、砂仁、木香。如果长痘痘后肚子痛、拉肚子,不用担心;如果便秘、鼻子发热、肚子痛得厉害,痘痘长得慢,身体很冷还昏厥,可以服用独圣散或四磨汤,服药后毒气就会排出,四肢也会暖和起来,肚子痛也会自然停止。已经长出痘痘,还昏厥、肚子痛的,也可以服用这些药。
腹脹初起尚可表。
初熱腹肛,毒與邪搏,升麻葛根湯加山楂、牛蒡子,微汗即散。一切異證,隨證加減由人。但此湯乃初起及結痂後,解毒涼肌之藥,惟內虛胃弱,及紅點見後無表證者忌之,如大小便難者,四聖散、紫草飲。
失血肺胃被熱侵,毒並大腸便瘀了;
痘出陰分,極忌動血。口鼻失血,肺胃熱甚,宜解毒湯加生地、大黃;輕者,黃芩湯;虛熱者,單人中白為末,蜜水調服。便血糞黑,毒並大腸,犀角地黃湯,或小柴胡湯加生地。痘出下利黃赤膿血,身熱作渴者,薤白湯、三黃熟艾湯,解其毒而痘自出。便血神昏不醒者,抱龍丸救之。
白話文:
腹脹初起尚可表。
初期腹脹伴有發熱,肛門也發熱,這是毒邪相搏的表現,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加山楂、牛蒡子,稍微出汗就能散去。其他各種不同的症狀,就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加減藥物了,這就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湯方只適用於腹脹初期,以及結痂後的解毒涼肌階段。如果患者體虛胃弱,或者長出紅點後沒有發熱症状,就不要用這個湯方了。如果患者出現大小便困難,可以用四聖散、紫草飲。
失血肺胃被熱侵,毒並大腸便瘀了;
失血會導致肺胃被熱氣侵襲,毒素累及大腸,造成大便顏色發黑。
痘出陰分,極忌動血。口鼻失血,肺胃熱甚,宜解毒湯加生地、大黃;輕者,黃芩湯;虛熱者,單人中白為末,蜜水調服。便血糞黑,毒並大腸,犀角地黃湯,或小柴胡湯加生地。痘出下利黃赤膿血,身熱作渴者,薤白湯、三黃熟艾湯,解其毒而痘自出。便血神昏不醒者,抱龍丸救之。
痘瘡出在陰部,最忌讳动血。如果出现口鼻出血,說明肺胃熱氣很重,可以用解毒湯加生地、大黃;症状較輕的,可以服用黃芩湯;虛熱者,可以用人中白研磨成粉末,用蜜水調服。如果出現大便出血顏色發黑,說明毒素累及大腸,可以服用犀角地黃湯,或者小柴胡湯加生地。如果痘瘡出現後出現腹瀉,大便呈黃色或帶有膿血,同時伴有發熱口渴,可以用薤白湯、三黃熟艾湯解毒,痘瘡就會自行出透。如果出现便血神志不清,可以用抱龍丸救治。
蓋痘雖內毒,運之者血,心主血藏神,今便血神昏,宜乎危矣。如大小便血及七孔流血者,即死。有因服涼藥以致毒陷,瀉血有如豆汁黑者,急用理中湯、胃風湯,得便閉、瘡紅活者生。若脹貫時便血而瘡壞無膿者,胃爛必死。痘愈後便血,或下腸垢身熱者,升麻葛根湯加黃連、生地;身熱煩渴者,解毒湯;熱勢盛者,小承氣湯;下利者,黃連阿膠丸,小駐車丸。
內外毒蘊便不通,煩脹汗渴言譫杳。
白話文:
痘瘡雖然是內毒所致,但其運行依靠血液,而心臟主導血液的儲藏和精神活動,現在出現便血神昏,情况危急。如果出現大小便出血或七竅流血,便會死亡。有些患者因服用寒涼藥物,導致毒素深入,瀉血如同豆汁般黑,應急用理中湯、胃風湯,若能通便、瘡瘍紅潤、生機活潑,則可存活。如果腹部脹滿,同時便血,且瘡瘍潰爛無膿,則胃部潰爛必死无疑。痘瘡痊癒後出現便血,或排泄腸垢,伴隨發熱的,應服用升麻葛根湯加黃連、生地;發熱煩渴的,應服用解毒湯;熱勢強烈的,應服用小承氣湯;腹瀉的,應服用黃連阿膠丸、小駐車丸。
內外毒素積聚,導致大便不通,患者煩躁、腹脹、汗出、口渴、神志不清,言語胡言亂語。
《活人》謂首尾不可下者,蓋痘未出,有表無里;痘既出,表盛裡虛,所以首尾忌下。奈其間有因外感裡熱,及內傷熱食、熱藥、以致熱毒蘊結,便秘煩躁,腹脹,手掌心並腋下有汗,作渴,譫語,實熱里證悉俱,腸胃壅塞,脈絡凝滯,壅遏痘毒,不出不起不靨,必用下藥,通其榮衛,而後毒得起發,從權以下利藥中,加以升提,使邪熱去而痘毒升。
痘未出者,升麻葛根湯,消毒飲加大黃;熱甚者,涼膈散,以其有連翹、薄荷輕清,亦上升發也。雖痘出不快,有此里邪實熱者,亦宜。痘已出或將靨,有熱毒便秘者,小柴胡湯加生地;或四順清涼飲、犀角地黃湯,俱加大黃。尋常熱輕,而無煩躁狂譫,痘未出者,只宜敗毒散、連翹飲、紫草飲、紫草木通湯;痘已出者,四物湯加芩、連、桃仁、麻仁,或麻子仁丸以潤之。苟非外感邪入里深極,內傷濕熱蘊結,與毒相拒,斷不敢下,惟瘥後餘毒,量體下之可也。
白話文:
《活人》說頭和尾不能下瀉,是因為痘疹未出時,屬於表證,裏頭沒有熱;痘疹已出時,表面熱盛,裏頭虛弱,所以頭和尾都忌諱下瀉。但有些情況是因為外感內熱,或內傷食用熱性食物、藥物,導致熱毒積聚,便秘煩躁,腹部脹滿,手掌心和腋下出汗,口渴,神志不清,這是裏頭有實熱的表現。腸胃阻塞,經絡凝滯,阻礙痘毒的發散,痘疹不出、不長、不結痂,必須用瀉藥通暢氣血,才能使毒氣發散出來。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瀉利藥中加入升提藥物,讓邪熱排出,痘毒上升。
痘疹未出時,可用升麻葛根湯,消毒飲加黃連;熱症嚴重者,可用涼膈散,因為它含有連翹、薄荷,輕清上浮,也能升發痘毒。即使痘疹未出,但裏頭有邪熱實熱,也適合使用。痘疹已出或將要結痂,有熱毒便秘者,可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或四順清涼飲、犀角地黃湯,都加黃連。一般情況下,熱症輕微,沒有煩躁、神志不清,痘疹未出時,只適合用敗毒散、連翹飲、紫草飲、紫草木通湯;痘疹已出時,可用四物湯加黃芩、連翹、桃仁、麻仁,或麻子仁丸潤腸。除非外感邪氣深入裏頭,內傷濕熱積聚,與毒氣相互抵抗,否則絕對不敢用瀉藥,只有在病癒後,有殘留的毒氣,才能根據體質適當使用瀉藥。
故曰痘疹下之早,則為陷伏倒靨,猶傷寒下之早,則結胸也。又痘瘡利藥,忌用丸、丹及巴豆、水銀、輕粉,此三味但能去臟中驚涎積熱,非痘家所宜。
小便赤澀腹心膨,熱微熱甚有分曉;
小便赤澀,以致心腹膨滿,由胃熱心火不降,陰氣不能升也。痘未出者,紫草飲發出其毒即愈;痘已出者,四聖散加黃耆。小便澀赤熱,並大便亦秘,不敢下者,五苓散、導赤散、紫草木通湯、連翹散以滲之。如熱微,又不敢滲小便,恐損真氣者,只宜獨聖散、紫草飲以解其毒。
白話文:
所以說,麻疹發疹過早,就會形成陷伏倒靨,就像傷寒發病過早,就會導致結胸一樣。另外,治療麻疹忌用丸藥、丹藥以及巴豆、水銀、輕粉,這三味藥雖然能去除臟腑中的驚涎積熱,但並不適合治療麻疹。
小便赤澀,腹部和心口膨脹,熱度輕重程度各有不同;小便赤澀,導致心腹膨滿,是因胃熱心火不降,陰氣不能上升所致。麻疹尚未發疹者,用紫草飲可以發散毒素,使之痊癒;麻疹已發疹者,可以用四聖散加黃耆。小便澀赤熱,且大便也便秘,不敢服用瀉藥者,可以用五苓散、導赤散、紫草木通湯、連翹散來利尿滲濕。如果熱度較輕,又不敢利尿,擔心損傷真氣,則只宜用獨聖散、紫草飲來解毒。
古云:大熱利小便,小熱和解是也。又回漿內腑化毒,溺多則順,稍有閉者,宜善調之。
熱甚狂喘或發驚,誤投驚藥禍非小;
痘已出,狂叫多怒喘呼者,為熱甚而無陰以斂之也,犀角地黃湯,痘毒驚搐,雖亦由於心熱,肝風旺而脾土虛,則火炎為搐,宜瀉肝則風自去,利小便則熱不炎。若概用驚風涼藥,如銀花、腦、麝、青黛、硃砂、硝石,令心寒而毒氣內伏,當出不出,已出未靨。如先驚後痘者輕,先痘後驚者逆。
痘色粒分明,驚來即去者無害。痘未出,因外感與內熱相搏發驚者,惺惺散、消毒飲、加減紅綿散、大青膏、紫草膏,兼服勻氣散,毒泄而心神自定,氣勻而痘瘡自出矣。又有暑搐昏冒者,六一散;痰盛神昏不醒者,抱龍丸;或睡中手足常縮,將發驚搐者,急用導赤散利小便,或四聖散以解毒。
白話文:
古人說,發燒厲害的人小便次數多,這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導致的。如果熱氣稍微減退,就會恢復正常。 另外,如果體內有熱毒,會從尿液中排出。尿液多表示排出順暢,如果稍有阻塞,就要注意調理。
熱氣很旺盛,會導致呼吸急促,甚至出現驚厥。如果誤用治療驚厥的藥物,後果很嚴重。
麻疹已經長出來,患者不停地叫喊、生氣、喘氣,這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缺乏陰氣收斂導致的。可以用犀角地黃湯來治療。麻疹發作伴隨驚厥,雖然也是由於心火過旺引起的,但如果肝風過盛,脾土虛弱,就會導致火熱上炎引起抽搐。治療上應該瀉肝以平息風邪,利小便以去除熱氣。如果一概用治療驚厥的涼性藥物,比如銀花、冰片、麝香、青黛、硃砂、硝石,會使心氣寒涼,導致毒氣內伏,麻疹既不能長出來,已經長出來的也不能成熟。如果先驚厥後發麻疹比較輕,先發麻疹後驚厥就比較嚴重。
麻疹疹粒顏色分明,驚厥發作一下就消失,就沒有什麼危害。如果麻疹還沒長出來,由於外感和內熱相搏導致驚厥,可以用惺惺散、消毒飲、加減紅綿散、大青膏、紫草膏來治療,同時服用勻氣散,這樣可以排出毒氣,使心神安定,氣血調勻,麻疹自然就會長出來。還有暑熱導致的抽搐,昏迷,可以服用六一散;痰盛導致神志不清,昏迷不醒,可以服用抱龍丸;或者睡夢中手腳經常抽搐,將要發作驚厥,可以立即服用導赤散利尿,或者服用四聖散解毒。
痘已出,虛者保元湯加芍藥最妙;熱者,五福化毒丹、瀉青丸、古牛蠶散;熱甚搐毒攻心,以致黑陷者,從權以涼驚丸,或豬尾膏暫服可也。抑考熱證譫語妄言屬心;牛蒡驚癇屬肝;腫脹便秘屬脾;喘渴咳嗽屬肺,盡皆四臟所發。虛證可以類推。
遍身作痛毒外行,痛乃痘之善證,或遍身痛,或只幾顆痛,有外邪所搏者,初見紅點時,宜參蘇飲加木香;輕者,消毒飲,或升麻葛根湯倍芍藥;甚者,更加蟬蛻、山楂、羌活。有痘出身痛,肉皴痘密者,勻氣散、小活血散。惟脹貫時作痛不忌。
白話文:
痘瘡發出來了,體虛的人可以用保元湯加上芍藥,效果最佳;體熱的人,可以用五福化毒丹、瀉青丸、古牛蠶散治療;如果熱度很高,毒素攻心,導致痘瘡發黑凹陷,可以暫時服用涼驚丸或豬尾膏。痘瘡發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屬於心火;驚厥抽搐屬於肝風;腫脹便秘屬於脾濕;呼吸急促口渴咳嗽屬於肺熱,這些都是內臟氣血失衡所致。體虛的情況也可以用類似的推論來判斷。
全身疼痛,是毒素外發的表現,疼痛是痘瘡的良好預兆。全身疼痛或者只有幾顆痘瘡疼痛,可能是外邪入侵,在痘瘡剛出現紅點時,可以用參蘇飲加木香;輕微的可以用消毒飲或升麻葛根湯,芍藥加倍;嚴重的情況,可以再加上蟬蛻、山楂、羌活。如果痘瘡長出來,身體疼痛,肉體皺縮,痘瘡密集,可以用勻氣散、小活血散治療。只有痘瘡發脹疼痛的時候,不忌諱使用這些藥物。
熱癢清內虛實表。
諸痛為實,諸癢為虛,虛實於形色上分之。色不灰陷,便難而癢者為實。有因風寒者,消毒飲;有因食毒及食鹽者,四君子湯加酒芩、連,或大黃微潤之。通用單蟬蛻湯,時時服之。癢甚者,水楊湯浴之,或用食鹽和百草霜,水濕略炒過,置火內燒煙燻之,其癢立止,虛癢亦效。或用蜜水調滑石末塗之,且令瘡痂易落無痕。
色淡甚則倒靨,便溏而癢者為虛,宜保元湯倍加黃耆實表,少加芍藥活血;癢甚遍身爪破,膿血淋瀝,不能坐臥者,內托十宣散去桂,倍黃耆,加白芷止癢,當歸和血,木香調氣,氣行血運,其癢自止,或小活血散合四君子湯,加黃耆、枳殼。有毒氣陷內癢塌者,木香散加丁香攻裡,官桂實表以救之。
白話文:
皮膚發癢,要分清是內虛還是實表。疼痛通常是實證,瘙癢通常是虛證,可以從外觀和症狀來區分。如果面色不蒼白、便祕且發癢,屬於實證。如果是因為風寒引起的,可以用消毒飲治療;如果是因為食毒或食用過多鹽引起的,可以用四君子湯加酒芩、連翹,或大黃微潤之。還可以用單蟬蛻湯,經常服用。如果瘙癢嚴重,可以用水楊湯洗澡,或者用食鹽和百草霜混合,用濕水稍微炒一下,放在火上燒煙熏,瘙癢立刻就能止住,虛癢也有效。也可以用蜂蜜水調和滑石粉塗抹,讓瘡痂容易脫落,不留痕跡。
如果面色很淡,甚至出現倒靨,大便稀溏且發癢,屬於虛證,可以用保元湯,加倍黃芪以實表,少加芍藥活血;如果瘙癢嚴重,遍布全身,抓破皮膚,膿血淋漓,不能坐臥,可以用內托十宣散去桂皮,加倍黃芪,加入白芷止癢,當歸和血,木香調氣,氣行血運,瘙癢就會自然消失。也可以用小活血散合四君子湯,加入黃芪、枳殼。如果是有毒氣陷入體內,導致瘙癢和皮膚塌陷,可以用木香散加丁香攻裡,官桂實表來救治。
凡手足常搖動者,將發癢也。
虛證腹脹身必涼,痘已出虛脹有二:有因內傷生冷、涼藥,與內熱毒相拒,不得發越,故令腹脹,宜蘿蔔子、紫蘇梗、陳皮各一錢,乾薑、甘草各五分,水煎服。食減者,加白朮;甚者,發寒肢厥,瘡白無血色,多致不救,急用木香散,溫中逐冷,甚則異功散。有毒氣陷伏作脹者,宜溫中解毒,人齒散、小活血散。惟腹脹目閉口臭者死。
吐瀉痘出最難當;
初起吐瀉無妨,痘出脾胃冷者,胃愛散。因外感者,寒月,理中湯、五積散、異功散;暑月,六和湯、胃苓湯。因內傷者,四君子湯加砂仁、陳皮,理中湯去參,加厚朴;宿食重者,感應丸。痘出後極忌泄瀉,起脹尤忌。有瀉皆屬虛冷,急用保元湯加桂、芍,或木香散。泄滑者,用肉豆蔻一個,乳香一豆大,為末,米飲下,或固腸丸。
白話文:
手腳經常抖動的人,將要發癢。
虛症導致的肚子脹,身體一定會很冷。痘疹已經出現,肚子脹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內傷生冷、涼藥,與內熱毒素相拒,無法發散,因此導致肚子脹,可以用蘿蔔子、紫蘇梗、陳皮各一錢,乾薑、甘草各五分,水煎服用。食慾減退的,加白朮;情況嚴重的,會發寒肢厥,瘡白無血色,大多無法救治,要緊急使用木香散,溫中逐寒,情況非常嚴重的話,就用異功散。另一種是毒氣陷伏導致肚子脹,可以用溫中解毒的人齒散、小活血散。只有肚子脹、眼睛閉著、嘴巴臭的人才會死。
吐瀉和痘疹一起出現最難應付。
剛開始出現吐瀉沒有關係,痘疹出現後脾胃寒冷的人,要用胃愛散。因為外感引起的,在寒冷的月份,可以用理中湯、五積散、異功散;在炎熱的月份,可以用六和湯、胃苓湯。因為內傷引起的,可以用四君子湯加砂仁、陳皮,理中湯去掉人參,加厚朴;宿食積滯嚴重的人,可以用感應丸。痘疹出現後最忌諱腹瀉,肚子脹尤其忌諱。出現腹瀉都是屬於虛冷,要緊急用保元湯加桂枝、芍藥,或者木香散。腹瀉滑脫的,可以用肉豆蔻一個,乳香一小豆大小,研成粉末,用米湯送服,或者用固腸丸。
因泄頂陷者,內托十宣散、四聖散加減。如吐瀉喘渴,蛔蟲已出,目直便流,利腸垢者死。
自汗氣弱難收靨,濕熱熏蒸神術方;
痘出後,切忌汗多,以致氣虛必難作漿收靨,急用保元湯止之。如初起濕熱熏蒸者,用白朮二錢,黃連一錢,浮小麥煎服;若傷風自汗,量用桂枝、防風可也。惟身寒,汗綴如珠,神昏者死。
痘出寒熱內虛甚,寒戰火鬱必發癢。
已出痘而寒熱者屬內虛。七日前後獨熱者,氣血與毒俱盛之過;七日前後獨寒者,氣血損而毒火內郁,難治。寒戰咬牙,足膝冷如冰,尻、耳反熱,脹貫靨時極忌,乃氣血虛極,宜保元湯加桂;甚者,異功散。
白話文:
如果頭頂凹陷,可以用十宣散和四聖散加減治療。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呼吸急促、口渴、蛔蟲已出、眼睛直視、大便稀薄、腸垢排出,就可能死亡。
如果出汗不止,體力虛弱,難以癒合痘疹,可以用神術方治療濕熱。
痘疹出現後,要避免出汗過多,以免導致氣虛,難以結痂癒合,可以用保元湯止汗。如果初期是濕熱熏蒸,可以用白朮、黃連、浮小麥煎服。如果風寒引起自汗,可以用桂枝、防風治療。但如果身體寒冷,汗珠不斷流出,神志昏迷,就會死亡。
痘疹出現後,如果出現寒熱交替、內虛嚴重,寒戰、體內鬱熱,就會發癢。
痘疹已經出現,還出現寒熱,屬於內虛。七天前後只發熱,是氣血與毒素都旺盛的表現;七天前後只發寒,是氣血受損,毒火內鬱,難以治療。寒戰、牙關緊閉、足膝冰冷如冰、臀部和耳朵反常發熱,痘疹腫脹,特別忌諱,這是氣血極度虛弱,應該用保元湯加桂枝治療,嚴重者可以用異功散。
變證冷秘熱吐瀉,臟腑熱則便秘,脾胃冷則吐瀉,常也。有嘔吐不食,面青瘦者為冷秘;久不大便,而無裡急後重者為虛秘,俱宜內托十宣散。氣虛者,四物湯、麻子仁丸。又有能食,結澀下如粟塊者,為風秘;胸脅腰腹引痛者,為氣秘。熱毒攻胃吐瀉,手掌心並腋下熱而濈濈有汗,臉赤渴欲飲乳,乳滿胸膈不化則吐,吐了又渴,急欲飲乳,是熱吐也;小便赤澀而渴者,熱瀉也,俱宜五苓散、竹葉石膏湯加陳皮。痰壅吐食者,二陳湯;濕熱吐者,葛根竹茹湯加黃連;濕熱瀉下臭穢者,解毒湯加白朮。
白話文:
身體狀況會因為寒熱變化而出現不同的症狀,內臟有熱氣就會便秘,脾胃虛寒就會腹瀉,這是常見的情況。如果出現嘔吐不想吃東西,臉色蒼白消瘦,就是寒秘;如果很久沒有排便,也沒有便意,就是虛秘,這兩種情況都適合用內托十宣散來治療。如果是氣虛引起的便秘,可以用四物湯和麻子仁丸來調理。
如果患者能吃,但排便時糞便乾燥成顆粒狀,這是風秘;如果胸部、脅肋、腰腹部位疼痛,則是氣秘。熱毒入侵胃部導致嘔吐腹瀉,手掌心和腋窩發熱且有汗,臉色發紅口渴想要喝乳汁,乳汁積在胸膈無法消化而導致嘔吐,吐了之後又渴,急著想要喝乳汁,這是熱吐;小便顏色深紅且口渴,這是熱瀉,這兩種情況都適合用五苓散和竹葉石膏湯加陳皮來治療。
如果患者因為痰濕阻滯而嘔吐食物,可以用二陳湯來治療;如果因為濕熱導致嘔吐,可以用葛根竹茹湯加黃連來治療;如果因為濕熱導致腹瀉,排便臭穢,可以用解毒湯加白朮來治療。
大吐身熱腹滿,二便赤澀,面赤喘悶者,當利小便,四苓湯、導赤散,不瘥者,宣風散下之。
熱甚四肢仍發厥;
凡痘證身寒不治。但其間有患熱證,而忽發厥肢冷者,猶傷寒伏熱深而厥亦深也,宜隨證用清內解毒藥,毒出而身體自溫矣。如痘未出,豬尾膏最妙。
大便不通小便血,遍身肌肉盡破裂。
初熱誤用熱藥,報痘又以胡荽、葡萄、人齒服之,虛者猶宜,實者令毒攻臟腑肢絡,灌注耳、目、口、鼻、咽喉閉塞,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或為癰瘡肌膚破裂,皆陽盛無陰也。宜豬尾膏、犀角地黃湯、解毒湯、三黃丸。服後瘡出紅活者吉,倒靨者死。暑月痘爛生蛆,乃熱毒盛也,內服清熱之藥,外以帶以柳枝鋪地臥之,或水楊湯沃之亦好。
白話文:
病人出現大吐、身體發熱、肚子脹滿,大小便顏色深紅、排泄困難,臉色發紅、呼吸急促、喘不過氣,應該要促進小便排泄,使用四苓湯、導赤散來治療。如果效果不好,就使用宣風散來幫助排泄。
如果患者發燒得很厲害,四肢還出現抽搐,這就要特別小心。
一般的麻疹患者,如果身體發冷,就不好治癒了。但如果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出現發熱症狀,突然四肢冰冷抽搐,這表示是傷寒的熱邪深入體內,所以抽搐也比較嚴重。這種情況應該根據症狀,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把毒素排出體外,身體自然就會恢復溫暖。如果麻疹還沒發出來,使用豬尾膏是最有效的。
如果患者出現大便不通、小便帶血,全身肌肉都出現裂傷,這可能是因為初期發熱,誤用發熱的藥物,導致病情加重。後來又服用胡荽、葡萄、人齒等藥物,雖然虛弱的人可以服用,但身體強壯的人服用就會導致毒素攻入臟腑、經絡,造成耳、目、口、鼻、咽喉阻塞,大便不通,小便像血一樣,或者出現癰瘡、皮膚破裂,都是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導致的。這種情況應該服用豬尾膏、犀角地黃湯、解毒湯、三黃丸。服用之後,如果瘡瘍發出來,顏色紅潤有活力,就是好的兆頭;如果瘡瘍凹陷下去,就是不好的兆頭,可能會死亡。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季,麻疹患者出現潰爛生蛆的情況,是因為熱毒太盛,應該內服清熱藥物,外用柳枝鋪在地上,讓患者躺上去,或者用水楊湯澆灌患處,效果也很好。
痘變倒靨與陷伏,痘色初出淡紅變白,白變黃者吉;初出鮮紅變紫,紫變黑者逆。痘形陷伏倒靨,自其內傷氣虛,而不能起發而言,謂之陷伏。宜溫中托裡,令脾胃暖而榮衛通也,甚至硫、附亦可暫服。自其外感及穢汙而言,謂之倒靨。外感宜溫散寒邪,而榮衛復行;犯穢,宜熏解之。
凡當出不出,當脹不脹,當貫不貫,當靨不靨,俱以照原為氣血旺,退減均謂之倒靨陷伏。
惟有黑陷當詳究;
黑,乃北方寒水之色,然火熱反兼水化,色亦能黑,故變黑當究寒熱。寒證變黑者,因風寒歸腎,宜溫散;因為虛毒陷,宜溫補。熱證有毒盛火炎,宜涼心清解;有臟燥無陰,宜潤血化痰。噫!痘變不過陷伏、倒靨、黑陷、斑爛四者,黑陷最危,可不究諸?
白話文:
長痘時,如果痘痘凹陷或長成倒扣的樣子,就叫做「陷伏」或「倒靨」。痘痘一開始是淡紅色,然後轉白,再變成黃色,預示著病況好轉;如果一開始是鮮紅色,然後轉紫色,最後變成黑色,則預示著病情惡化。
「陷伏」是因為體內氣虛,導致痘痘無法正常生長。「倒靨」則是由於外感風寒或接觸穢物所致。對於「陷伏」,應該溫中健脾,促進氣血流通;對於「倒靨」,應該溫散寒邪,或用熏香解毒。
凡是痘痘該長不長,該腫不腫,該潰破不潰破,該結痂不結痂,都屬於氣血旺盛的表現,反之則屬於「倒靨」或「陷伏」。
然而,痘痘變黑則需格外注意。黑色屬北方寒水,但火熱也會轉化為水,因此痘痘變黑可能由寒或熱引起。如果是寒證導致的變黑,應溫散寒邪;如果是虛毒導致的變黑,應溫補氣血。如果是熱證導致的變黑,應清熱解毒;如果是臟腑乾燥導致的變黑,應滋陰潤血,化痰止咳。
總之,痘痘變化無非就是「陷伏」、「倒靨」、「黑陷」和「斑爛」四種,其中「黑陷」最為凶險,不可不仔細觀察。
初出黑色狀如蚊,秘躁皆因瘀血蓄。
初出狀如蚊咬色黑者,因毒氣暴出,瘀熱搏之,故血凝不行,遂成黑陷。大小便閉,腹脹喘急,煩躁,宜山梔仁湯、人齒散、加味四聖散、單蟬蛻湯加紫草;出不快者,外感、豬尾膏。
出不能快如炭焦,表分大熱還宜透;
表熱如炭,焦黑陷伏,見熱證者,透肌散加紅花、地骨皮,或單犀角磨水服之,或獨聖散、小活血散。腹痛者,單蟬蛻湯。乾枯倒陷甚者,單麻黃五錢,用蜜水拌炒,水煎去沫再煎,乘熱服之,其痘復起。
青乾紫黑身熱微,便秘急下去陳垢;
痘出不快,已出者青乾紫黑,身不大熱,大小便閉,是熱滯於內,毒氣無由發泄,宜宣風散;氣怯者,木香檳榔丸,俱令先下黑糞,次下褐糞,後以四君子湯,加厚朴、木香、陳米和胃,良久糞黃,瘡自出透。若表大熱者,不可大下。如青乾紫黑、睡昏、汗出不止,煩躁熱渴、腹脹啼喘,二便閉者危。
白話文:
剛開始長出的小痘痘,顏色像蚊子叮咬一樣黑,是因為體內有瘀血堆積,導致毒氣外溢,熱氣與血氣互相衝撞,造成血液凝結無法流動,形成黑色的凹陷。患者可能出現大小便不通、肚子脹、呼吸急促、煩躁等症狀,建議服用山梔仁湯、人齒散、加味四聖散、單蟬蛻湯加紫草;如果痘痘長得慢,可能是外感風寒,可以用豬尾膏治療。
如果痘痘長得又慢又黑,像炭火一樣,表示體內熱氣很旺盛,需要疏散表熱;如果痘痘表面像炭火一樣焦黑,而且凹陷下去,伴隨發熱症狀,可以使用透肌散加紅花、地骨皮,或者單獨用犀角磨水服用,也可以使用獨聖散、小活血散。如果肚子痛,可以服用單蟬蛻湯。如果痘痘乾枯凹陷得很嚴重,可以用單獨的麻黃五錢,用蜂蜜水拌炒,水煎去浮沫再煎,趁熱服用,痘痘就會重新長出來。
如果痘痘顏色青乾紫黑,身體微微發熱,便秘,並且急於排出陳舊的廢物,表示體內熱氣積聚,毒氣無法排泄,需要服用宣風散;如果體虛氣弱,可以服用木香檳榔丸,先排出黑色糞便,再排出褐色糞便,之後服用四君子湯,加入厚朴、木香、陳米和胃,待糞便變成黃色,痘痘就會自然長出。如果表熱很嚴重,不能服用瀉藥。如果出現青乾紫黑、昏睡、汗出不止、煩躁發熱、口渴、肚子脹、呼吸急促、大小便不通的症狀,則預後不佳。
入裡熱極身紫黃,喜瀉膿痂惡毒臭。
毒氣入里,心神昏悶,或出不快,或難結痂,乃毒火燥盛,以致黑陷者,豬尾膏,涼心通竅則氣和神疏,而痂自結矣。痘出黑陷,反當結痂不結痂,便閉腹脹身黃,紫腫變黑,濕熱最重者,急以單大戟丸,利去膀胱邪水,猶傷寒木賊土敗,急下之,可保五死一生。如所下水穀不消,身冷戰振多汗,尻、耳熱者,為水溢土崩,必死;若下後身熱氣溫飲水,尻、耳冷,或瀉膿血,瘡痂者,為毒氣盡去,胃氣猶強。瀉後仍宜四君子湯,加厚朴、木香溫脾為妙。
白話文:
如果痘疹深入体内,热毒极盛,身体呈现紫黄色,喜欢流脓、结痂,并伴有恶臭,这是毒气入侵体内,心神昏闷,排泄不畅,或者难以结痂的表现。这是因为毒火燥盛,导致痘疹发黑凹陷。可以使用猪尾膏,清心通窍,使气血流通,神志清醒,自然就能结痂。如果痘疹发黑凹陷,反而不结痂,还会出现腹胀、身体发黄、紫肿变黑,说明湿热最重。这时候要立即服用单大戟丸,利水排毒,就像伤寒病用木贼土败急下一样,可以保住五条命。如果服用后,水谷不消化,身体发冷发抖,多汗,臀部和耳朵发热,说明水溢土崩,必死无疑。如果服药后,身体发热,气温正常,可以喝水,臀部和耳朵发冷,或者流脓血,结痂,说明毒气已经清除,胃气依然强盛。泻药后,宜服用四君子汤,再加入厚朴、木香温脾,效果更佳。
臟燥至極已亡陰,痰盛發驚狂叫吼;
毒郁臟燥,無陰以守,狂叫喘呼,痰盛欲發驚風者,四齒散加蟬蛻,古牛蠶散以解毒;遂成黑陷者,犀角地黃湯以養陰,抱龍丸以降痰。若發驚狂譫語者,砂辰六一散,用紫草、燈心煎湯,磨犀角、玳瑁汁調服,或護心散。蓋涼血則不致紅紫,解毒則免黑陷。失治,不日聲啞而死。
果系虛寒二便清,脾腎兼補加訶蔻;
痘出裡虛,心煩惡熱,以致黑陷者,八物湯去地黃,恐滯血;去芍藥,恐伐胃;加木香和脾胃,大補氣血。蓋脾胃暢而不致內陷,氣血盛而不致癢塌。寒冷多因乳母忍飢受冷,以致芽兒寒冷歸腎,痘變黑陷。寒月,木香散、異功散發之;天溫時;內托十宣散,去桂、木香,加紫草、蟬蛻。
白話文:
當身體極度乾燥,陰氣耗盡,就會導致昏迷;痰液阻塞,則會引起驚慌、狂叫、呼喊。如果毒素鬱積導致身體乾燥,陰氣不足以守護,出現狂叫、喘息、痰液積聚,快要發生驚風時,可以使用四齒散加上蟬蛻,古牛蠶散來解毒;如果已經發展成黑色凹陷,則需要用犀角地黃湯來滋養陰氣,用抱龍丸來化解痰液。如果出現驚慌、狂躁、胡言亂語,可以使用砂辰六一散,用紫草和燈心煎湯,磨碎犀角和玳瑁汁調服,或使用護心散。這樣做可以涼血防止出現紅色斑點,解毒避免出現黑色凹陷。如果錯過治療時機,很快就會失去聲音而死亡。
如果患者體質虛寒,大便稀薄,需要同時補脾腎,可以加一些訶蔻;如果痘疹出現,是因體內虛弱,心煩燥熱,導致黑色凹陷,可以使用八物湯,但要去除地黃,以免阻滯血行;也要去除芍藥,以免損傷脾胃;再加上木香來調理脾胃,大力補氣血。這樣做可以使脾胃通暢,避免內陷,氣血充盈,避免痘疹塌陷。寒冷多半是由於乳母忍飢受寒,導致嬰兒寒氣歸於腎臟,痘疹變成黑色凹陷。在寒冷的月份,可以使用木香散、異功散來驅散寒氣;天氣溫暖時,可以使用內托十宣散,去除桂枝、木香,加上紫草、蟬蛻。
帶紫為熱帶白虛,黑如烏羽猶可救;
帶紫者為血熱,四物湯加芩、連、紅花;帶白者為氣虛,保元湯去甘草,加紫草。通用靈砂三五粒,磨酒服,能起黑陷。凡痘變黑如烏羽光潤,不發寒而尻、耳冷者,為血活可救,紫草飲合小活血散。
外黑裡白赤者輕,凡痘外黑裡白者輕,外黑裡赤者微重,外白里黑者太重,瘡頂陷黑,中有眼如針孔紫黑者死。
輕甚一個大黑痘。
頭面上忽生三五個,或只一個高大紫黑,儼似疔痘者,名曰飛痘。有此痘出最輕,或只此一痘,再不出痘。是知黑痘生死輕重迥殊,可不詳辨深究之乎!
白話文:
痘疹帶紫色代表著熱症,帶白色則代表氣虛。如果痘疹顏色黑如烏羽,仍有救治的可能。
帶紫色的痘疹,表示血熱,可用四物湯加入黃芩、連翹、紅花來治療。帶白色的痘疹,表示氣虛,可用保元湯去掉甘草,加入紫草來治療。兩種情況都可以服用靈砂三到五粒,磨成粉末用酒送服,能使痘疹轉黑。
凡是痘疹變黑如烏羽,表面光滑,沒有發寒症狀,但屁股和耳朵冰冷的人,表示血液還活躍,可以救治,可用紫草飲配合小活血散。
痘疹外黑內白者病情較輕,外黑內赤者病情較重,外白內黑者病情最重。如果痘疹頂端凹陷且呈黑色,中間有針孔大小的紫黑色眼狀物,則預示著死亡。
輕微的痘疹表現為一個大的黑色痘疹。
頭面部突然長出三到五個,或者只有一個高大的紫黑色痘疹,形狀像疔瘡一樣,稱為飛痘。長出這種痘疹通常病情較輕,甚至可能只長出這一顆痘疹,不會再長出其他痘疹。
由此可見,黑色痘疹的生死輕重差別很大,我們不能不仔細辨別和深入研究啊!
遍身斑爛膿不幹,痘當發散不發散,則毒氣閉塞,胸滿喘促悶亂;不當發散,而強發散,則痘毒出盛,表虛難靨,以致肌肉如爛,故曰爛斑,治宜調脾進食,令大便不秘不利,養榮衛以生肌解毒,則無目赤咽痛、口瘡、吐衄等證。如大便不通,膿水不幹者,牛黃丹;斑爛膿汁不幹作痛者,敗草散,或干黃土為末;干糝。
輕者,用豬膽汁調芒硝末敷之,勿令動著,直候瘡痂自落。瘡爛成片,欲不成瘢痕者,用干牛糞火煅過,取白心入乳香為末藉之,甚者,麥麩襯臥;暑月熱盛,當藉之以芭蕉葉。有因過汗內虛臟腑,自利斑爛,或因飲水多者,俱保元湯加防風、白芷,外敷敗草散。敗草散:用蓋屋及牆背上遠年腐草,洗淨,焙或曬乾為末,帛裹撲之。
白話文:
全身長滿斑點,膿液不乾涸,痘疹應該發散卻沒有發散,毒氣就會阻塞,導致胸部滿悶、呼吸急促、頭昏腦脹;不應該發散,卻強行發散,痘毒就會大量溢出,導致身體虛弱,痘疹難以癒合,甚至肌肉腐爛,所以稱為「爛斑」。治療應該調養脾胃,促進食慾,讓大便通暢不秘,滋養營氣和衛氣,以促進肌肉生長和解毒,這樣就不會有眼紅咽痛、口瘡、吐血流鼻血等症狀。如果大便不通,膿液不乾,可以使用牛黃丹;如果斑點潰爛,膿液不乾,伴隨疼痛,可以使用敗草散,或者用乾燥的黃土研磨成粉末,乾燥後敷在患處。
輕症患者可以用豬膽汁調和芒硝粉末敷在患處,不要讓它移動,等待瘡痂自行脫落。如果瘡潰爛成片,想要避免留下疤痕,可以用乾燥的牛糞用火煅燒,取出白色的內心部分,研磨成粉末,加入乳香粉末敷在患處。嚴重的情況,可以用麥麩墊在身下;夏季炎熱,可以用芭蕉葉墊在身下。如果因為過度流汗導致體內虛弱,內臟受損,自行出現斑點潰爛,或者因為喝水過多導致斑點潰爛,都可以用保元湯加入防風和白芷,並外敷敗草散。敗草散是用蓋房子和牆壁背後多年腐爛的草,洗淨後焙乾或曬乾研磨成粉末,用布包好撲在患處。
甚者,鋪床蓆,令兒臥之,甚妙。此草經霜露久,善解痘毒。
作痛有如刀刻鏤;
穢汙觸犯而然,治見穢汙。
要知痘變頂不變,陽存生意必然復。
報痘自頂上陽位起,且稠者固凶,如痘遍身變壞,獨頂額上不變則吉。貫膿時變成水疱無膿,皮薄如紙,遍身擦之即破,惟額上不破者可治。若陽位與心胸先破者死速。收靨時,敗證悉見,惟額上、太陽、方廣、頂上未靨如舊者可生。
疔痘頭面胸背危,四肢點破毒可泄;
起脹時,有痘長大而紫黑者,名曰疔痘。疔者,釘也,把住痘瘡不起,蓋氣血弱以致毒聚而成形。如氣血勝而毒變制,結於四肢,或小或個數少而穿筋骨者易治;結於頭面、腹背,逼近於內者,勢必穿臟腑,難治,急以保元湯加牛蒡子、荊芥、芩、連,助氣逐毒。外以銀簪挑破疔頭,令父母吮去惡血,或綿裹指甲掐去惡血,展去亦可,蓋痘破而毒氣得發故也。
白話文:
最好的方法是,鋪好床蓆,讓孩子睡在上面,非常棒。這種草經霜露滋潤很久,很擅長化解痘毒。
疼痛就像刀子刻鏤一樣;
因為接觸到污穢的東西而發病,治療就要針對污穢。
要知道痘疹變化,頭頂不變,陽氣存在,生命必然會恢復。
痘疹從頭頂陽位開始出現,而且密集的痘疹預兆凶險,如果痘疹遍布全身變壞,唯獨頭頂額頭沒有變化就吉利。痘疹化膿時變成水泡沒有膿液,皮膚薄如紙,全身輕輕擦拭就破,只有額頭上的痘疹不破就能治療。如果陽位和心胸先破,死亡很快。痘疹消退時,惡兆全部顯露,只有額頭、太陽穴、方廣穴、頭頂沒有消退,仍然像以前一樣,就能活下來。
疔瘡長在頭面、胸背部位很危險,四肢的疔瘡可以用針挑破,讓毒氣排出;
起疹子時,如果痘疹長大並且呈紫黑色,叫做疔瘡。疔,就是釘子,意思是痘瘡堅固地長在皮膚上,無法消退,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毒氣聚集而形成。如果氣血旺盛,毒氣被控制住,結在四肢,或者大小個數少,並且穿透筋骨,就容易治癒;如果結在頭面、腹背,靠近內臟,勢必會穿透臟腑,難以治療,必須使用保元湯加上牛蒡子、荊芥、黃芩、黃連,幫助氣血,驅逐毒氣。外用銀針挑破疔瘡頭部,讓父母吸出惡血,或者用棉花包裹指甲掐出惡血,擦拭掉也可以,因為痘瘡破了,毒氣就可以排出來了。
或用珍珠五粒,鐵器上炙黃色,豌豆四十九粒,頭髮一團,俱燒存性為末,油胭脂調成膏,將兒在溫暖處,忌風寒穢氣,先用銀簪挑開疔口,將藥點入疔內,即時變為紅白色,余瘡皆起。又有黑痘獨大,頂心黑,撥之如綿筋有臭者,保元湯加芎、桂、糯米,補提其氣,如變黃色者,可保。
痘癰手足先腫疼,血引毒注三陰穴;
凡痘癰,必先手足及脈絡之處或有紅腫,或手腕鮮紅一塊,或手足有硬痛處,或足痛不止,或足上痘腫如瓜,皆發癰之兆也。因其腫痛深淺,而知其癰之大小。原因痘出,覆被風寒鬱其熱毒,或痘出服熱藥、熱食過多所致。又有痘變壞,而毒並一處發者反吉,治法見後瘥證,蓋痘未愈時,雖癰發亦不宜治癰。
白話文:
有時可以取珍珠五粒,用鐵器炙烤至黃色,再取豌豆四十九粒、頭髮一團,一起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用油脂調製成膏狀。將藥膏塗抹在患處,注意保持溫暖環境,避免風寒和穢氣。先用銀簪挑開疔瘡的口,將藥膏點入疔瘡內,很快就會變成紅白色,其他的瘡也都開始癒合。
還有一種黑痘,獨自很大,頂端呈黑色,撥開就像綿筋一樣,並且有臭味,這種情況可用保元湯加入芎、桂、糯米,補提其氣。如果痘疹變成黃色,就能保住性命。
痘癰通常會先出現手足腫痛,血液將毒素引至三陰穴。
所有患有痘癰的人,都會先出現手足和脈絡部位紅腫,或是手腕出現一片鮮紅色,或是手足出現硬痛,或是足部持續疼痛,或是腳上長出像瓜一樣的痘疹,這些都是發癰的徵兆。根據腫痛的深淺程度,可以判斷癰的大小。原因是痘疹長出後,被風寒覆蓋,鬱積熱毒,或是在長痘期間服用過多熱藥或熱食,都會導致發癰。還有一種情況是痘疹變壞,毒素集中在一個部位,反而預後較好,治療方法見後瘥證。因為痘疹尚未完全痊癒時,即使出現癰瘡,也不宜治療癰瘡。
若初起胸前腦上有一塊紅腫,及遍身有塊者死;貫膿時,足腫青紅流水,痘不好者亦死。
脹貫收靨或不齊,發疔發癰反可悅,凡痘當脹貫不脹貫,當靨不靨,得發疔與癰者反吉。凡癰毒、疔痘生於胸前、腰腎之間至重,紅小者生,黑大者死。
陽毒凡瘡每乘虛,濕潤為實幹枯乏。
七日前陽毒,凡瘡即黃疱、血風、綿花、楊梅瘡之類。痘瘡未痊及初結瘢處,肉分必虛,毒趨虛處而出,陽瘡陰毒,溷雜一黨,反勝諸毒而名之也。其瘡濕潤者,為氣血俱盛,而諸毒易成漿也,宜解毒湯主之;其瘡枯燥乾紅者,為氣血俱弱,毒與諸瘡相拒,而俱不成漿也,宜保元湯加芎、桂、糯米,更以水楊湯沃之,則枯轉潤,白變紅,其漿自溢矣。
白話文:
如果剛開始胸口或頭上出現一塊紅腫,而且全身也長滿紅腫的塊狀物,就會死亡;當膿腫穿透時,腳腫脹發青發紅,並且流出膿水,痘疹狀況不好的也會死亡。
痘疹如果腫脹、穿透、收縮或是不均勻,出現疔瘡或癰腫反而是好的預兆。總之,痘疹應該腫脹穿透,不應該不腫脹不穿透,應該出現靨,不應該不出現靨,如果出現疔瘡或癰腫反而是好的預兆。癰毒和疔瘡痘疹長在胸口、腰部和腎臟之間是最嚴重的,紅色小顆粒的是好的,黑色大顆粒的會死亡。
陽毒引起的瘡瘍通常會趁虛而入,濕潤代表實證,乾燥代表虛證。
七天前的陽毒,所引起的瘡瘍通常是黃疱、血風、綿花、楊梅瘡等類型。痘瘡還沒痊癒,或是剛開始結痂的地方,組織必然虛弱,毒素就會跑到虛弱的地方。陽毒引起的瘡瘍和陰毒混合在一起,反而會比其他毒素更強,所以才稱之為陽瘡陰毒。如果瘡瘍濕潤,代表氣血旺盛,毒素容易形成膿液,應該用解毒湯來治療;如果瘡瘍乾燥、枯燥、發紅,代表氣血虛弱,毒素和瘡瘍相互抵抗,都不容易形成膿液,應該用保元湯加川芎、桂枝、糯米,再用水楊湯浸泡,這樣可以使乾燥轉為濕潤,白色變成紅色,膿液就會自動流出來。
水楊湯:楊柳五斤(春冬用枝、秋夏用葉),洗淨搗碎,取長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去渣。將三分之一注盆中,宜先服湯藥,然後乘熱洗浴,久許乃以油紙捻點燈照之,累累然有起勢,陷處有圓暈紅絲,此漿影也。漿必滿足,如不滿,又如前浴法。弱者只浴頭面手足,勿浴背,燈照如無起勢,則氣血敗而津液枯。
蓋痘不成漿,乃氣澀血滯,腠理固密,藥氣力緩,頗難頓爾達其頭面手足,惟服藥後以此沃之,其藥藉此升提開豁萬竅。洗法必添湯久浴,使其緩透肌內,疏通內外,斯毒氣隨暖氣而發。凡報痘起脹、行漿貫滿,痘瘡頂陷、漿滯不行或為風寒久克者,皆效。
白話文:
水楊湯用法說明
水楊湯以楊柳五斤為藥材,春冬季節用枝條,秋夏季節用葉子,洗淨搗碎。取一大釜長流水,煎煮六七沸後去渣。將三分之一的湯液倒入盆中,患者先服用湯藥,然後趁熱沐浴。待沐浴一段時間後,用油紙捻點燈照射患處,如果患處出現隆起,凹陷處有紅色絲線狀的圓圈,這就是「漿影」。
若「漿影」不足,則需要重複沐浴,直到「漿影」飽滿為止。體質虛弱者,只沐浴頭面手足,不可沐浴背部。若燈光照射後未出現「漿影」,則表示氣血衰敗,津液枯竭。
原理: 痘瘡不成漿,是因為氣血凝滯,腠理緊密,藥力不足,難以迅速到達頭面手足。沐浴後以水楊湯溫敷患處,藥力借助熱力升提開通全身毛孔,使藥氣深入肌膚。沐浴時應持續加水,使藥力緩慢滲透肌膚,疏通內外,毒氣隨溫熱氣息發散。
適用症狀: 凡是出現痘疹初起、痘漿飽滿、痘瘡頂部凹陷、痘漿滯留不流,或因風寒侵襲久久不愈者,皆可服用水楊湯並配合沐浴。
壞證頭低肢軟脆,初起表證,足冷無害。惟足冷頭低,四肢軟弱,始終大忌。痘出後,頭溫足冷者亦死。
面色青腫䐄鼻屎;
痘以心血為主,面赤者順,面青必生風,虛下利厥逆。報痘誤服熱藥,發而不透,以致身體頭面兩目皆腫,風搐身強者,人參羌活散救之。如當脹之時,頭額腫如瓜,或面腫,或順項亦腫而瘡不腫者死,宜消腫毒,補中氣以救之,若痘色與皮一般腫,根窠紅者無害,或一邊面腫,形色順者吉。鼻燥有黑氣,或以手䐄鼻孔者死。
露睛耳焦唇紫崩,兩目閉而露睛無魂,如魚眼、貓眼者死,或兩眼不封而光爍者亦死。耳內焦黃,唇紫燥裂,甚則唇崩潰爛,乃見標之時,復感風寒,使熱毒攻內,不治。
白話文:
病人頭昏眼花、四肢無力,一開始是表證,腳冷沒什麼大礙。但如果持續頭昏腳冷、四肢無力,就十分危險。出痘後,頭熱腳冷的病人也會死亡。
臉色發青腫脹,鼻孔有鼻屎。
痘症主要與心血有關,臉色發紅代表順利,發青則會引起風邪,導致虛弱、腹瀉、厥逆。出痘後誤服溫熱藥物,導致痘疹發不出來,全身、頭面、眼睛都腫脹,抽搐且身體僵硬的,可以用人參羌活散治療。如果腫脹嚴重,頭額腫得像瓜一樣,或是臉腫、後頸也腫,但痘疹卻不腫,就會死亡,必須消腫解毒、補益中氣來救治。如果痘疹顏色與皮膚一樣,根部發紅,則無害。單邊臉腫脹,但形色正常,則吉利。鼻孔乾燥有黑氣,或是用手摳鼻孔的,也會死亡。
眼睛露出眼白,耳朵乾燥、嘴唇發紫、破裂,眼睛閉著但眼白露出來,沒有神采,像魚眼、貓眼一樣,就會死亡。或是兩眼沒有閉合,但眼珠發光,也會死亡。耳朵內部乾燥發黃,嘴唇發紫乾燥裂開,嚴重時甚至潰爛,這是已經出現明顯症狀,又受到風寒侵襲,導致熱毒攻入內部,無法治療。
口爛舌卷戛牙齒;
口內臭爛,舌上白苔或黑,舌卷囊縮,身必戰動,肚腹急痛不止,痘變紫黑者,謂之內潰胃爛。原因七日前被風寒所中,腠理周密,壅塞其毒,反攻臟腑之內,宜量與清胃消毒豁痰,解散風寒之劑救之。咬牙作渴身熱者,心胃熱也,宜甘露飲。如寒戰咬牙,則為腎毒上攻,內托十宣散,去防風。白芷,加茯苓救之。
聲啞飲食便挫喉,聲出肺與心,或感風寒失聲,或飲食毒壅,或多啼氣噎。不問已出未出,失聲身溫者,解毒防風湯;便秘者,甘桔湯加當歸、黃連、大黃;身涼者,內托十宣散倍桔梗。如漿滿聲啞者,肺氣絕也,不治;痘出不好,聲啞者亦死。又有呃逆胃寒,冷氣上升也,宜鹽炒吳萸一錢,丁香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嘴巴潰爛、舌頭捲縮、牙齒咬合,口中又臭又爛,舌頭上覆蓋白苔或黑苔,舌頭捲縮收縮,身體必然會顫抖,肚子疼痛難忍,而且痘疹變成紫黑色,這就是內部潰爛、胃部潰爛。原因是七天前受了風寒,毛孔緊閉,毒氣被堵塞在體內,反過來攻擊內臟,應該適量服用清胃消毒、豁痰散風寒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患者咬牙、口渴、身體發熱,是心胃熱,應該服用甘露飲。如果患者發冷、咬牙,就是腎臟毒氣上攻,應該在十個手指尖放血,並服用防風、白芷、茯苓來治療。
聲音嘶啞、飲食困難、喉嚨疼痛,聲音來自肺部和心臟,可能是因為受了風寒導致失聲,也可能是因為飲食中毒氣壅塞,或者哭泣過度導致氣管堵塞。不論痘疹是否已經長出,如果失聲且身體發熱,應該服用解毒防風湯;如果便秘,應該服用甘桔湯加入當歸、黃連、大黃;如果身體發涼,應該在十個手指尖放血,同時服用加倍的桔梗。如果喉嚨裡像是充滿了漿液,聲音嘶啞,這是肺氣衰竭,無法治療;如果痘疹長得不順利,聲音嘶啞,也同樣會死亡。還有一種情況是打嗝,這是胃寒,寒氣上逆,應該服用鹽炒吳茱萸一錢,丁香五分,用水煎服。
咽喉有毒,飲食如鋸挫喉,水漿不入,或吐出,或常乾嘔者,危;若貫膿時見此證,二便閉者,反吉。
腰痛如咬囊縮死;
腰痛如咬,不能起立,胸高足冷者,腎絕。若微痛者,風寒所傷。敗毒散解之,外以麻油揉按。囊縮者,肝絕,不治。
身溫為實身涼虛,溫補解毒法盡矣。
不問初證、雜證、變證、壞證,俱以身溫為順,身涼為逆。譬之種豆,晴暖則易生。且人無非常之熱,亦無非常之冷,惟身溫,溫則為氣血和也。大概熱證身溫,俱宜解毒;虛證身涼,俱宜溫補。虛證有熱者,溫補中兼解毒;熱證有虛者,解毒中兼溫補。解毒:初出,消毒飲、連翹散。
白話文:
嗓子有毒,吃東西像用鋸子銼喉嚨一樣,喝水也咽不下去,要么吐出來,要么一直乾嘔,情況很危險;如果喉嚨裡有膿,出現這些症狀,但大小便通暢,反而吉利。
腰痛像被東西緊緊地勒住,痛得不能動彈;
腰痛像被咬一樣,站不起來,胸口發熱腳卻冰冷,說明腎氣衰竭。如果只是輕微疼痛,就是風寒侵襲所致,可以用敗毒散治療,並用麻油按摩患處。如果腰痛像是被緊緊地勒住,說明肝臟功能衰竭,無法醫治。
身體溫熱代表實證,身體冰冷代表虛證,溫補解毒的方法已經說完了。
不論是初期的症狀,還是其他症狀、變化後的症狀、不好的症狀,都要以身體溫熱為順,身體冰冷為逆。就好像種豆子,晴天溫暖更容易發芽。人體也沒有永遠的熱,也沒有永遠的冷,只有身體溫熱才代表氣血調和。總的來說,熱證身體溫熱,都應該解毒;虛證身體冰冷,都應該溫補。虛證有熱的,溫補中要兼顧解毒;熱證有虛的,解毒中要兼顧溫補。解毒:初期可以服用消毒飲、連翹散。
解毒中略兼溫補,解毒防風湯、鼠黏湯。溫補:血虛,四物湯,或古芎歸湯;氣虛,四君子湯,或保元湯為主。泄者暫加白朮、茯苓;煩渴加麥門冬、五味子;虛熱加黃連:濕痰加陳皮;氣鬱不通加山楂;消毒加鼠黏子;退癰腫加荊芥穗;扶胃氣加陳黃米;助陽發表加生薑;色紫血熱加連翹。要知連翹、鼠黏、山楂、甘草,始終必用;官桂、川芎、紫草、芍藥,五七日後慎用。
氣血俱虛者,內托十宣散、托裡散,或保元湯加當歸、芍藥以活血,或合勻氣散以和氣。溫補中略兼解毒,八物湯加酒炒芩、連或保元湯各一錢,加牛蒡子、黃芩、黃連、玄參、絲瓜灰、連翹、白芍各五分,薑、蔥煎服。七日後勢重毒深者,氣虛,保元湯加大黃;血虛,古芎歸湯加大黃、芒硝下之。
白話文:
治療方法要兼顧解毒和溫補,解毒可以用防風湯、鼠黏湯;血虛可以用四物湯或古芎歸湯;氣虛可以用四君子湯或保元湯。如果患者有泄瀉,可以暫時加入白朮、茯苓;如果患者有煩渴,可以加入麥門冬、五味子;如果患者有虛熱,可以加入黃連;如果患者有濕痰,可以加入陳皮;如果患者有氣鬱不通,可以加入山楂;如果需要消毒,可以加入鼠黏子;如果要退癰腫,可以加入荊芥穗;如果要扶胃氣,可以加入陳黃米;如果需要助陽發表,可以加入生薑;如果患者面色紫、血熱,可以加入連翹。需要注意的是,連翹、鼠黏、山楂、甘草是常用的藥物,始終都需要使用;而官桂、川芎、紫草、芍藥則在五七日後要慎用。
如果患者氣血俱虛,可以用十宣散、托裡散,或者保元湯加當歸、芍藥活血,或者合勻氣散和氣。如果需要溫補兼解毒,可以用八物湯加酒炒黃芩、連翹,或者保元湯各一錢,再加入牛蒡子、黃芩、黃連、玄參、絲瓜灰、連翹、白芍各五分,用薑、蔥煎服。如果七日後病情嚴重,毒性深重,氣虛者可以用保元湯加加大黃;血虛者可以用古芎歸湯加大黃、芒硝下之。
又有虛寒變證,木香散、異功散、古姜附湯、四逆湯,皆救危妙劑。但虛寒常遲十數日方死,熱毒者死速。以上總論初熱以致收靨。
初熱儼似太陽病,所異腮赤中指冷;
初起發熱惡寒,類傷寒太陽表證。但傷寒男面黃,女面赤,麻痘則腮赤也;傷寒中指熱,驚風男左女右五指俱冷,麻痘中指與耳、鼻尖及尻、足俱冷。又察其耳後,有紅筋赤縷為真,無筋者非痘。筋紅赤易愈,紫者難治,黑者死。
太陽正病不須醫,感傷傳變用藥整。
初熱見太陽表證,乃痘家正病,不必服藥。惟內傷外感,挾瘀挾驚,及四臟見證,熱輕者,勻氣令其自出;熱重者,清肌解毒,甚則滲泄。但誤下則傷脾,誤溫則損目,慎之。外感表鬱熱盛,痘難出、難作漿,宜表托以助其欲發之勢。兼心證者,惺惺散、消毒飲;兼肝證者,人參羌活散;兼脾證,虛者,惺惺散,或保元湯加地皮、黃芩、荊芥,熱者,升麻葛根湯、如聖湯;兼肺證者,參蘇飲加蔥白、山楂根。通用:無汗者,羌活沖和湯;有汗者,防風沖和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虛寒的症狀,可以用木香散、異功散、古姜附湯、四逆湯來救治,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藥方。不過,虛寒的病人通常會拖延十幾天才會死亡,而熱毒的病人死亡速度會比較快。以上這些都是關於初熱階段的治療原則,從初熱到結痂都會用到這些藥方。
初熱的症狀很像太陽病,但不同的是麻痘患者的腮幫子會發紅,而中指會冰冷。
麻痘剛開始發熱並伴隨惡寒,跟傷寒太陽表證很像。但是傷寒患者男性臉色發黃,女性臉色發紅,而麻痘患者的腮幫子會發紅;傷寒患者中指發熱,而驚風患者男性左手、女性右手五指都冰冷,麻痘患者的中指、耳朵尖、鼻子尖、屁股和腳都會冰冷。另外,觀察耳後有沒有紅筋赤縷,有才是真的麻痘,沒有就不是。筋紅赤的容易治癒,紫色的難治,黑色的則會死亡。
太陽病的正病不需要治療,只有傷寒傳變才需要用藥治療。
初熱出現太陽表證,這是麻痘的正病,不需要服藥。只有內傷外感、夾雜瘀血驚厥,以及四臟有症狀,熱輕者,可以調整氣息讓它自己出來,熱重者,則要清熱解毒,嚴重的話要利水滲泄。但是如果誤用瀉藥會傷脾,誤用溫藥會傷眼睛,要謹慎使用。外感表鬱熱盛,痘疹難以長出和化膿,可以用表托法來幫助它發出來。如果還伴隨心臟症狀,可以使用惺惺散、消毒飲;如果伴隨肝臟症狀,可以使用人參羌活散;如果伴隨脾臟症狀,虛者可以用惺惺散或保元湯加上地皮、黃芩、荊芥,熱者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如聖湯;如果伴隨肺臟症狀,可以使用參蘇飲加上蔥白、山楂根。通用藥方:無汗者,使用羌活沖和湯;有汗者,使用防風沖和湯。
邪傳半表半裡,見胸緊嘔吐,煩躁不眠等證。小柴胡加生地;虛者,二參湯。邪傳入里,二便俱秘,或溺中見血者,涼膈散、防風通聖散下之。有不敢下者,蜜導法。輕者,四聖散合敗毒散,或合辰砂六一散,或解毒湯微微滲利,不可盡去其熱,恐痘難發。內傷飲食生冷,見嘔瀉者,寒月,理中湯、胃苓散、不換金正氣散;暑月,六和湯、二陳湯、胃苓湯。如傷飲食,俱加山楂、麥芽消導之藥。
挾驚者,加減紅綿散。挾瘀見血者,犀角地黃湯合小柴胡湯。抑論痘證,始終必兼四臟,如熱衝於心,時作驚悸,甚則狂譫,宜硃砂、參、苓之類;熱蒸於肝,呵欠煩悶,甚則發搐,宜防風、羌活、天麻、全蠍、南星之類;熱蒸於脾,乍涼乍熱,肢冷多睡,甚則目腫腹脹,便秘作渴,宜枳殼、陳皮、神麯、山梔、地黃之類;熱蒸於肺,面赤噴嚏,甚則喘渴咳嗽,鼻乾,宜桑白皮、半夏、馬兜鈴之類。惟腎無證,所以尻、耳宜冷。
白話文:
邪氣傳到半表半裏,表現出胸部緊悶、嘔吐、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可以使用小柴胡加生地湯;體虛的人,可以使用二參湯。邪氣傳入裏頭,大小便都秘結,或者小便中帶血,可以使用涼膈散、防風通聖散來治療。如果不敢服用瀉藥,可以採用蜜導法。症狀輕微的,可以使用四聖散合敗毒散,或合辰砂六一散,或解毒湯稍微滲利,不可完全去除熱邪,以免影響出痘。內傷飲食生冷,出現嘔吐腹瀉的,冬天可以使用理中湯、胃苓散、不換金正氣散;夏天可以使用六和湯、二陳湯、胃苓湯。如果因飲食不當導致的,都可以加用山楂、麥芽來消導。
伴隨驚恐的,可以使用加減紅綿散。伴隨瘀血而見出血的,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合小柴胡湯。論述麻疹的症狀,始終都要兼顧四臟。例如熱邪衝擊心臟,時常心悸不安,嚴重者出現神志不清,宜用硃砂、人參、茯苓等藥物;熱邪蒸騰肝臟,呵欠連連,煩悶不安,嚴重者出現抽搐,宜用防風、羌活、天麻、全蠍、南星等藥物;熱邪蒸騰脾臟,忽冷忽熱,四肢冰冷,嗜睡,嚴重者出現眼腫腹脹,便秘口渴,宜用枳殼、陳皮、神麴、山梔、地黃等藥物;熱邪蒸騰肺臟,面部發紅,打噴嚏,嚴重者出現喘息口渴咳嗽,鼻腔乾燥,宜用桑白皮、半夏、馬兜鈴等藥物。唯獨腎臟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屁股和耳朵宜用冷敷。
若先如瘧,後發渴,其瘡色黯,乃腎證,不治。然四臟又以脾肺為主,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也。
初熱為根痘為標,根少標多生不永;
痘未出,非大熱不能發;痘已出,非微熱不能成。如潮三四日後,溫溫次第出,根多標少者生;潮一二日,即湧出鮮紅,根少標多者,七日後死。若全不發熱,痘少而好,又無雜證者,輕。
欲防眼患藥宜清,痘出太盛,恐入眼為患,宜消毒飲,或氣血藥中,加酒炒芩,連,或桑白皮,或草龍膽、鉤藤以清肝肺。如痘已落眼,聽其自然,深治反至損目。
護眼硃砂亦簡省。
護眼膏:黃柏一兩,紅花二兩,綠豆粉一兩半,甘草四兩,為末。痘瘡正發之時,用清油調,塗兩眼四畔,則面上痘亦稀少。或用硃砂為末,水調,塗眼眶,或只用干胭脂末,蜜調,塗眼眶,則痘不入眼。古方用如米細硃砂為末,蜜調少許,每五分,作三次,量兒大小加減,溫水送下。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像瘧疾一樣發燒,後來又出現口渴,而且瘡疹顏色暗淡,就是腎臟出了問題,無法治療。不過人體四臟之中,脾臟和肺臟是最重要的,因為肺臟主宰皮膚和毛髮,脾臟主宰肌肉。
一開始的發熱是根本,疹子是表象,根本少而表象多,就會活不長;
疹子還沒長出來,沒有高燒就發不出來;疹子已經長出來,沒有低燒就長不好。如果像潮水一樣發燒三四天後,溫溫地陸續長出疹子,根本多而表象少的人就會活下來;如果只發燒一兩天,疹子就鮮紅地湧出來,根本少而表象多的人,七天後就會死去。如果完全不發燒,疹子很少而且很好,也沒有其他併發症,就比較輕。
為了預防眼部病變,藥物要清熱。如果疹子長得太旺盛,怕會影響眼睛,就要用消毒飲,或者在氣血藥中加入酒炒黃芩、連翹,或桑白皮、龍膽草、鉤藤來清熱肝肺。如果疹子已經長到眼睛裡,就順其自然,不要強行治療,否則會損傷眼睛。
保護眼睛可以用硃砂,方法也很簡單。
保護眼睛的藥膏可以用黃柏、紅花、綠豆粉、甘草研磨成粉末,在疹子發出來的時候,用清油調和,塗抹在兩眼周圍,這樣臉上的疹子也會比較少。也可以用硃砂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塗抹在眼眶上,或者只用乾胭脂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抹在眼眶上,這樣疹子就不會長到眼睛裡。古方是用米粒大小的硃砂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少量,每次五分,分三次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用溫水送服。
不拘痘瘡出未,首尾可服,密者可稀,稀者可無,黑陷者可起,痘癰焮腫可消,兼治壯熱煩渴微喘。但性亦微寒,不可多服。
報痘三朝毒居中,忌汗忌下和為上;
報痘,毒居半表半裡,寒藥傷胃滯毒,熱藥愈助火邪。忌汗者,痘點在膚,無俟於汗也;忌下者,痘在肌而反空腸胃,無是理也。縱有餘邪,亦但於宜服藥中,加以陳皮、生薑之類和之而已。
熱未徹者猶有邪,半清表兮半溫養。
熱徹出痘為安,如熱猶未徹者,必感傷邪未盡淨,此時熱毒內熏,恐後滯為癰毒,宜半清表半溫里之劑調之,四聖散、解毒防風湯、紫草木香湯。如報痘乾燥,腹痛腰痛不止者死。
白話文:
無論長痘痘的階段,都可以服用這個藥方,痘痘密密麻麻的可以稀疏一些,稀疏的可以減少,發黑凹陷的可以長出來,痘痘引起的腫脹可以消退,也能治療發熱口渴、輕微喘息。但藥性偏寒,不可服用過多。
長痘痘後的三天,毒氣集中在身體內部,忌諱出汗、腹瀉,以平和為最佳。
長痘痘的時候,毒氣處於半表半裡,寒性藥物會傷胃滯留毒氣,熱性藥物會助長火邪。忌諱出汗是因為痘痘長在皮膚上,不需要出汗排出毒氣;忌諱腹瀉是因為痘痘長在肌肉裡,反而會讓腸胃空虛,毫無道理。即使有餘毒,也只需要在藥方中加入陳皮、生薑之類的藥材調和即可。
熱毒尚未完全排出的時候,還有邪氣,需要一半清熱解表,一半溫和滋補。
熱毒徹底排出,長出痘痘就是安全了。如果熱毒尚未完全排出,就說明邪氣尚未完全清除,此時熱毒會在體內熏蒸,恐懼之後會留下來形成癰瘡,應該用一半清熱解表、一半溫和滋補的藥方調治,比如四聖散、解毒防風湯、紫草木香湯。如果長痘痘後乾燥,腹痛腰痛不止,就會死亡。
一日母痘初見形,幾點淡紅間架明;
痘先出者為母,後出者為子孫。母好子孫多,則自然有不如者,亦無害。如紅點先見於口鼻上下、腮、顴、年壽之間,眼中全無,大小形狀不一,作三四次出,或單或雙,間架明白,淡紅色潤者順。
稠密乾紅宜漸補,三五相連,圓暈成個,乾紅少潤,未可遽施補藥,俟其氣血交合,方可保元湯加官桂,助陽令其紅潤。
但嫌枯黑參天庭。
先見於天庭、方廣、印堂、兩耳(太陽、太陰)以結咽、心胸之處,或頭尚無而腳先有,或心胸稠多,腰密纏過如蠶種者,急用消毒飲加山楂、黃芩、紫草。虛加人參,或升麻葛根湯加連翹一分,或敗毒散,犀角地黃湯以清內解肌。如初發便見腰痛、瘡稠乾枯、幾點紫黑者,死。
白話文:
痘疹初發時,會出現一些淡紅色的小點,這些就是母痘。之後長出來的痘疹就是子痘。母痘好,子痘就會多,其中有些長得不好也沒關係。如果這些紅點先出現在口鼻周圍、臉頰、顴骨、年壽穴附近,眼睛周圍則沒有,大小形狀不一,反覆出現,顏色淡紅潤澤,就是好的徵兆。
如果痘疹密集、乾燥、顏色發紅,可以慢慢進補。三五個痘疹連在一起,形成圓圈狀,且乾燥發紅,潤澤不足,就不要急著補藥,等到氣血交融後,再用保元湯加入官桂,幫助陽氣,使痘疹紅潤。
但如果痘疹乾燥發黑,長在頭頂,就不好了。
如果痘疹先出現在頭頂、額頭、印堂、耳朵(太陽穴、太陰穴)、脖子、胸前,或者頭上還沒長,腳上先長,或者胸前痘疹密集,腰部也纏繞著許多痘疹,就像蠶豆一樣,就需要用消毒飲加上山楂、黃芩、紫草來治療。虛弱者可以加人參,或者用升麻葛根湯加上連翹,或者用敗毒散、犀角地黃湯來清熱解毒。如果痘疹剛長出來就出現腰痛、痘疹密集乾燥、顏色發黑,那就很危險了。
或問紫黑歸腎,陽位不宜,何也?諸陽聚頂,諸毒聚頂,頂稠枯黑,毒勝氣血明矣!嘗考痘毒一發,出於四臟而腎不留邪為吉。如申西戌時發熱屬肺,發為膿疱,如涕色白而大;巳午未時發熱屬心,發為血疱,色赤而小多兼斑;亥子丑時發熱屬脾,色黃微赤多兼疹;寅卯辰時發熱屬肝,發為水疱,如淚色微青而小,此皆初發之狀,不同如此。若報痘三日,當悉成血疱,起脹三日後,血疱成膿疱,貫膿三日後,膿疱結痂而瘡愈矣。
蓋貫膿膿疱色黃充滿,與初出色白,淡淡如膿者,名同實不同也。
二日如粟根圓混,頂滿光明礙指佳;
二日紅點如粟如黍,如綠豆,如真珠,如水晶,頂滿色光,根腳圓暈,混合不散,以手摸之,覺得礙指者順。如根窠雖圓而頂陷者,氣弱不能領血也,保元湯加芎、桂助陽,但川芎暫用以為參、耆之使,有汗者忌之。若頂陷色枯,或鮮紅蓮肉亦紅,又無根腳者,必死。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紫黑色歸屬於腎臟,而陽位卻不適合呢?因為所有陽氣都聚集在頭頂,而所有毒素也聚集在頭頂,頭頂變得稠密枯黑,說明毒素已經勝過氣血了。我曾經研究過天花,天花發病時,毒素從四臟發出,如果腎臟不留住邪氣,就是吉兆。比如申時、酉時、戌時發熱,屬於肺經,表現為膿疱,像鼻涕一樣顏色發白,而且很大;巳時、午時、未時發熱,屬於心經,表現為血疱,顏色發紅,而且很小,往往伴隨斑點;亥時、子時、丑時發熱,屬於脾經,顏色發黃微紅,往往伴隨疹子;寅時、卯時、辰時發熱,屬於肝經,表現為水疱,像眼淚一樣顏色微青,而且很小,這些都是天花剛開始的狀態,各不相同。如果天花發病三天後,應該全部都變成血疱,血疱長大三天後,就會變成膿疱,膿疱持續三天後,就會結痂,然後瘡疤痊癒。
其實膿疱中充滿的黃色膿液,跟一開始發出的顏色發白,稀薄像膿一樣的東西,名字一樣,實際上卻不同。
如果天花發病兩天後,像粟米根一樣圓圓的,頂部充滿光亮,摸起來有阻礙感,就是好的徵兆。
如果天花發病兩天後,出現像粟米一樣紅點,像小米一樣紅點,像綠豆一樣紅點,像珍珠一樣紅點,像水晶一樣紅點,頂部充滿顏色和光亮,根部周圍圓圓的,顏色混合在一起,沒有散開,用手摸起來有阻礙感,就是好的徵兆。如果根部圓圓的,但是頂部凹陷,說明氣虛不能引導血氣,需要服用保元湯,再加入川芎和桂枝來助陽,不過川芎只是暫時使用,用來幫助人參和黃芪發揮作用,有汗的人要忌用川芎。如果頂部凹陷,顏色枯萎,或者鮮紅色的,像蓮子肉一樣,也沒有根部周圍的紅暈,就一定會死。
出速且多毒太盛,出速且密,胸背尤多,身熱者,恐毒盛不能收成,必變青乾紫陷,宜消毒飲、鼠黏湯、解毒防風湯以防之。出盛面黃便黑,煩躁腹脹,或見血者,犀角地黃湯。出盛內外熱壅血聚,以致能食腹脹,便秘煩渴,喘急狂譫者,毒氣與心貫注,無陰以斂也,宜豬尾膏;毒盛壅遏,出不快者,亦宜。若出不快,而更被外邪入里,遂至胃爛便血而死。
出遲內虛必挾邪。
紅點數日不出而復陷者逆,惟出遲隱隱在皮膚,似出不出,其證不一,若概用發散,陽氣外出,令瘡色白,縱出亦有忽然而斃者矣。有榮衛虛不能出者,必面青,肌軟惡寒,宜小活血散、八物湯;中氣下陷而不起發者,保元湯、變證、人齒散。
白話文:
膿瘡長得很快,毒氣也很重,而且長得又快又密,胸背部尤其多,身體發熱,擔心毒氣太盛無法收斂,可能會變成青色乾枯、紫色凹陷,應該喝消毒飲、鼠黏湯、解毒防風湯來預防。膿瘡長得很厲害,臉色發黃,大便黑色,煩躁不安,肚子脹痛,甚至看到血,應該用犀角地黃湯。膿瘡長得很厲害,內外熱氣淤積,血氣凝結,導致能吃東西卻肚子脹痛,便祕口渴,呼吸急促,神志不清,這是毒氣侵入心臟,沒有陰氣收斂,應該用豬尾膏。毒氣太盛,堵塞不通,膿瘡長不出來,也應該用豬尾膏。如果膿瘡長不出來,又受到外邪入侵,就會導致胃潰瘍,大便帶血而死。
膿瘡長得慢,體內虛弱,必定夾雜著邪氣。
紅色小疹子幾天不消退又消退下去,這是逆症,只有長得慢,隱隱約約在皮膚表面,像是要出來又沒出來,症狀各不相同。如果一概使用發散藥,陽氣外泄,就會讓瘡色變白,即使長出來,也可能突然暴斃。有的人因為氣血虛弱,無法長出膿瘡,就會臉色發青,肌肉鬆軟怕冷,應該用小活血散、八物湯;有的人因為中氣下陷,無法發作,應該用保元湯、變證、人齒散。
有脾胃冷,因服涼藥損傷,以致吐利者,須益氣溫中,中溫則氣不消削,而自充發於肌膚矣,宜益黃散,理中湯、丸,木香散;甚者,古姜附湯,或大斷下丸去薑、附、榴、蠣,加砂仁、木香。痘出面復不出,或泄或秘,煩渴者,乃痘出誤服涼藥,逼毒在肺中,痘帶白膿者輕,紫黑者重,鼻有黑氣者死。
外盛裡虛,毒氣發越不透,半成血疱,半是紅點,不能乳食,大便如常,小便清白,宜半溫里半助表,四聖散、紫草飲、解毒防風湯、萬金散、紫草木香湯、蟾肝丸,或絲瓜連皮燒灰,沸湯調服,或葡萄研酒飲之,選用。
白話文:
如果脾胃虛寒,因為服用涼藥而受損,導致嘔吐腹瀉,就需要溫補脾胃,使脾胃溫暖,這樣氣血就不會消散,反而會充盈肌膚。建議服用益氣溫中的藥物,例如益黃散、理中湯、理中丸、木香散等。情況嚴重者,可以用古姜附湯,或者大斷下丸去除薑、附、榴、蠣,加入砂仁、木香。
如果長痘痘,痘痘已經冒出,但還沒完全長出來,同時伴隨腹瀉或便祕,口渴煩躁,就表示長痘痘時誤服涼藥,導致毒素在肺部積聚,痘痘帶有白色膿液的比較輕,呈紫黑色的比較嚴重,鼻子有黑氣則很危險。
如果外盛裡虛,毒氣發散不順,形成一半血皰,一半紅點,不能吃奶喝奶,大便正常,小便清澈,就需要溫補脾胃,同時幫助發散表邪,可以用四聖散、紫草飲、解毒防風湯、萬金散、紫草木香湯、蟾肝丸等藥物,或者用絲瓜連皮燒成灰,用沸水調服,或者用葡萄研磨後泡酒喝,根據情況選擇使用。
有氣實痰鬱滯發不出者,二陳湯、疏氣飲。啼吐不已,神不安舍,不能主行榮衛而發不出者,勻氣散、小活血散、大溫驚丸。外感羈絆胃氣,而出不快者,便清自調,知其在表,方可量體微微發散。因天寒不能出者,熟料五積散、正氣散,或參蘇飲、紫草膏。四肢出不快者,防風、芍藥、甘草等分,水煎服。
痘瘡不出,傷寒不語者,單燒人屎為末,蜜調服。瘟毒既發,痘瘡不發者,黑膏。因炎暑煩渴,昏冒,不能發出者,辰砂五苓散,用生地、麥門冬煎湯下;身熱甚者,小柴胡湯加生地;煩渴,便實者,白虎加參湯;輕者,竹葉石膏湯加生地。外感邪入里不散,大小便秘,氣滯壅遏而出不快者,紫草木通湯;痘發出者,紫草飲。
白話文:
如果氣力充足但痰氣鬱結無法排出,可以用二陳湯、疏氣飲。如果不停地哭鬧嘔吐,精神恍惚,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氣血無法排出,可以用勻氣散、小活血散、大溫驚丸。如果是外感影響胃氣,導致排泄不順暢,可以用便清自調,只要知道是外感引起的,就可以根據身體狀況稍稍發散。如果因為天寒導致無法排泄,可以用熟料五積散、正氣散,或者參蘇飲、紫草膏。如果四肢排泄不順暢,可以用防風、芍藥、甘草等量,用水煎服。
如果痘瘡無法發出,傷寒不語,可以用單獨燒製的人糞末,加蜂蜜調服。如果瘟毒已經發作,但痘瘡無法發出,可以用黑膏。如果因為炎熱煩渴,頭昏眼花,無法排泄,可以用辰砂五苓散,可以用生地、麥門冬煎湯服用;如果發熱嚴重,可以用小柴胡湯加生地;如果煩渴,大便不通,可以用白虎加參湯;如果症狀較輕,可以用竹葉石膏湯加生地。如果外感邪氣入侵內部無法散去,大小便不通,氣滯阻塞無法排出,可以用紫草木通湯;如果痘瘡已經發出,可以用紫草飲。
如痘出乾黑,身不大熱,大小便秘者,毒滯於內也,宜宣風散,用大黃煎湯下;若表大熱者,不可妄下。或已出稠密,喘渴者,當歸丸、黑膏;輕者,消毒飲加大黃、山梔。
已出覆被風寒拒,青紫如痣遍身遮;
痘出被風復入者,加味四聖散,或快斑散去木通,加穿山甲;或痘已出,外被風寒與內熱相拒,不能發出,以致發熱狂搐,遍身或青、或紫,如痣䵟,如癮疹,俗云鬼捻青,年壯皮厚者多有之,宜卻寒溫肌透里之劑。危甚者,用經霜紫背荷葉(舊者亦好),入殭蠶等分為末,胡荽煎酒調服;或絲瓜連皮燒灰為末,沸湯調服,發痘最妙。見風寒表證者,惺惺散、古牛蠶散;見熱毒證多者,透肌散。
白話文:
如果長痘後乾燥發黑,身體沒有明顯發熱,大小便不順暢,表示毒素停留在體內,應該用宣風散寒的藥物,例如大黃煎湯服用;但如果表面發熱,就不要輕易使用瀉下藥。如果痘疹密佈,出現呼吸急促口渴的症狀,可以用當歸丸、黑膏治療;症狀輕微的,可以在消毒飲中加些大黃、山梔。
如果痘疹已經長出來,又因為風寒入侵而停止生長,呈現青紫色像痣一樣佈滿全身,表示風寒阻礙了痘疹的發育;如果痘疹已經長出來,卻又因為風寒入侵而退回去,可以服用加味四聖散,或快斑散去除木通,加入穿山甲;如果痘疹已經長出來,但因為外感風寒和內熱交戰,無法順利發散,導致發熱抽搐,全身出現青紫色斑點或疹子,俗稱「鬼捻青」,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年輕體壯、皮膚厚的人身上,需要使用溫和的藥物來祛寒溫肌、透達內里。情況危急的,可以用經霜紫背荷葉(舊的也可以),和殭蠶等量研磨成粉,用胡荽煎酒調服;也可以用絲瓜連皮燒成灰,用沸水調服,對發痘非常有效。如果出現風寒表證,可以用惺惺散、古牛蠶散;如果出現熱毒證明顯,可以用透肌散。
出不勻遍色不潤,痘已出未能勻遍,色不紅潤者,乃毒盛以致氣血壅塞故也,宜紫草飲。外用芥子為末,白湯調如膏,塗兒腳心,干即再塗,其毒漸漸復出,痘瘡依前紅活。
但要照原不減些。
凡痘出不快,而先出之痘,形色照原者,乃毒未發也;如形色漸退者,乃內虛,毒入必死。若痘出喜笑如常,飲食進,精神爽,無諸雜證,則痘本火也,不可再發。
壯年皮厚多勞役,舊以飲乳嬰兒,臟腑嬌嫩,服藥但宜釀乳,與能食童子可以服藥,治有不同。然年壯與年幼者,又有不同。若年壯外實皮厚,痘毒難以快出,或被風寒相搏,則身痛甚,宜透肌散主之;或勞役汗多,氣弱發熱,耳目皆昏,脈大者,當用補中益氣湯去升、柴,自始至終服之。有虛無寒,不可用丁香、薑、附,反致熱耗元氣。
白話文:
如果痘痘長得不均勻,顏色也不紅潤,說明毒氣太盛,導致氣血瘀塞,應該喝紫草飲。外用芥末粉,用白湯調成膏狀,塗抹在孩子的腳心,干了就再塗,這樣毒氣會慢慢再往外排,痘痘也會恢復紅潤。
如果痘痘長得慢,而且先長出來的痘痘形狀和顏色都沒有變化,說明毒氣還沒有發出來;如果形狀和顏色逐漸變淡,說明身體虛弱,毒氣侵入體內就會致命。如果長痘痘的孩子依然喜笑顏開,食慾正常,精神飽滿,沒有其他症狀,說明痘痘是火毒引起的,不用再用藥物治療了。
成年人皮膚厚實,經常勞作,以前是用母乳喂養的嬰兒,臟腑比較嬌嫩,服藥時應該用乳汁調製,可以和其他能吃飯的孩子一樣服藥,治療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成年人和小孩又有不同的情況。如果成年人身體強壯,皮膚厚實,痘毒不容易快速排出,或者被風寒侵襲,就會全身疼痛,應該用透肌散來治療;如果勞作過度,汗出太多,體虛發熱,耳目昏花,脈象洪大,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去除升麻和柴胡,從始至終服用。如果體虛寒,不能使用丁香、生薑、附子,否則會導致熱耗元氣。
又有男子破陽已多,女子通經以後,乃患痘者,尤宜謹慎。常服保元湯以固脾胃;八物湯調理氣血。腎虛者,腎氣丸以滋水,使腎氣旺而毒不下陷也。
孕婦胎動生摘瓜;
孕婦以命門系胎,痘毒又發自命門,自初熱至收靨,全以安胎飲加黃芩、白朮為主。天寒有表證者,間用五積散去麻黃、半夏、厚朴、薑、桂,換白朮、赤獲苓、赤芍,加柴胡、黃芩、阿膠、人參、糯米等分,水煎服。
身熱咳嗽者,暫用參蘇飲;煩躁者,古芩術湯加白芍、麥門冬,或小活血散;痘稠密者,鼠黏湯;痘出太盛或便秘者,犀角地黃湯、紫草飲;痘出不快者,消毒飲;痘出後血虛者,古芎歸湯加芍藥;氣虛者,保元湯加芍藥;氣血俱虛者,內托十宣散去桂倍歸、芍,加烏梅、香附;熱盛恐墮胎者,罩胎散;胎動者,安胎飲連進,或單砂仁炒為末,酒調服,服後覺胎熱則安。凡胎前患痘,倘用峻藥動胎,去血泄氣者,孕婦必死,如生摘瓜,必動其蒂也。
白話文:
男子精氣外泄過多,女子月經來潮後,都容易長痘,要特別小心。平常可以服用保元湯來補益脾胃,八物湯來調和氣血。腎虛的人,要服用腎氣丸滋養腎水,讓腎氣旺盛,痘毒就不會往下陷。
懷孕期間,胎兒會受到影響,就像摘瓜時動了瓜蒂一樣。
懷孕期間,命門是連接胎兒的關鍵,痘毒又從命門發起,從一開始發熱到痘疹消退,都要以安胎飲加黃芩、白朮為主。如果天氣寒冷伴隨表證,則要改用五積散去麻黃、半夏、厚朴、薑、桂,換成白朮、赤獲苓、赤芍,再加入柴胡、黃芩、阿膠、人參、糯米等分,水煎服用。
如果出現發燒咳嗽,可以暫時服用參蘇飲;如果煩躁不安,可以服用古芩術湯加白芍、麥門冬,或小活血散;如果痘疹密集,可以服用鼠黏湯;如果痘疹過多或便秘,可以服用犀角地黃湯、紫草飲;如果痘疹發出不順利,可以服用消毒飲;如果痘疹發出後血虛,可以服用古芎歸湯加芍藥;如果氣虛,可以服用保元湯加芍藥;如果氣血俱虛,可以服用內托十宣散去桂倍歸、芍,加烏梅、香附;如果熱盛擔心流產,可以服用罩胎散;如果胎動不安,可以連續服用安胎飲,或單用砂仁炒成粉末,用酒調服,服用後如果感覺胎兒躁動,就會安定下來。總之,懷孕前患痘,如果用峻猛的藥物,容易導致流產,就像摘瓜時動了瓜蒂一樣,孕婦會因此而死。
患麻亦與痘同。若無孕婦人,麻痘初熱,煎熬血海,必然經來,小柴胡湯加生地主之。產後麻痘,但忌芍藥,以黃耆代之。
三日出齊至脛股,三日放標至足三陰為出齊,正宜觀形色以察氣血強弱。形尖圓光澤者順。或頂起而色慘不明者,保元湯加官桂助陽,芍藥斂陰,糯米溫中。若一日出齊,乾紅紫疱者死。
上脹下無亦可取。
上身先有起脹,而下身還未出,或出未盡者,無妨。
淡白頂軟氣全虛,淡白頂不堅實,不礙指者,氣虛也,內托十宣散去防風、白芍。自汗,倍黃耆;聲不出,倍桔梗。
白光帶紅決不愈;
痘白色薄,根全無紅色,或根帶一點紅,三五日後,如綠豆樣者,決不能貫膿而死。
白話文:
麻疹和痘疹的病理相似,如果沒有懷孕的婦女,麻疹或痘疹初期發熱,煎熬血海,必然會來月經,可以用小柴胡湯加生地來主治。產婦患麻疹或痘疹,要注意忌用芍藥,可用黃耆代替。
三天內疹子長到脛骨和大腿,三天後長到足三陰經,這表示疹子出齊了,應該觀察疹子的形狀和顏色來判斷氣血的強弱。疹子尖圓光澤的,是順利生長的。如果疹子頂部隆起,顏色暗淡不明顯的,要用保元湯加官桂助陽,芍藥斂陰,糯米溫中。如果一天內就長滿疹子,而且是乾紅紫色的皰疹,就可能會死亡。
上半身長疹子,下半身沒有或沒有長完,這也是可以治療的。
上半身先出現疹子,而下半身還沒有出疹子,或者出疹子不完全,是沒有關係的。
疹子淡白頂軟,氣虛全無,淡白頂部不堅實,不礙指的,這是氣虛,可以用內托十宣散去防風、白芍。如果自汗,就加倍黃耆;如果聲音嘶啞,就加倍桔梗。
疹子白光帶紅色的,就一定不會痊癒。
痘疹顏色白色薄,根部完全沒有紅色,或者根部帶有一點紅色,三五天後,像綠豆一樣的,就一定不能化膿,會死亡。
淡紅摸過又轉白,血衰氣滯宜大補。
根窠不紅或略紅,手摸過即轉白者,氣血虛也,十全大補湯;或但淡紅不轉白者,血虛也,小活血散。
口角有粒如疥形,將來變黑歸腎腑;
口角此時有粒如疥,不日必變焦黑歸腎而死。
鼻有餘瘡妨睡息,痘出後,有餘瘡塞鼻中,不得臥者,用木筆花為末,入麝少許,蔥白蘸藥入鼻中數次即通。
紫疱刺黑無生路。
痘稠密中有紫疱,刺開血紅,乃血協熱毒,化斑湯救之;血黑者死。又有白疱者,乃氣協熱毒,仍以化斑湯解之。
白話文:
臉色淡紅摸過就變白,說明血氣虛弱,需要大補。如果臉色沒有紅色或只有微微的紅色,摸過就變白,表示氣血虛,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如果臉色只有淡紅色,摸過不變白,表示血虛,可以用小活血散。
口角出現像疥瘡一樣的小疙瘩,預示著將來會變黑,屬於腎臟虛弱的徵兆。
如果口角出現像疥瘡一樣的小疙瘩,很快就會變黑,屬於腎臟虛弱,將會死亡。
鼻子有瘡,妨礙睡眠,可能是痘痘留下的餘瘡堵塞了鼻孔。可以用木筆花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麝香,用蔥白蘸取藥粉塗抹鼻中幾次,就能通暢。
痘痘密集,其中有紫色水泡,刺破後流出紅色血水,說明是血液和熱毒相搏,需要用化斑湯治療;如果血是黑色的,就預示著死亡。如果出現白色水泡,說明是氣血和熱毒相搏,也要用化斑湯治療。
起脹(三朝)毒盡浮於表,最怕中虛入里了;
痘出三日後,當潮起脹,先報者先起,後報者後起,至五六日毒盡發於表,宜內托不致內攻。觀痘氣血壯弱,變毒深淺,全在此關。諸虛證見,而痘形色反者皆死。
雖然氣血有盈虧,平陷仍分痘多少。
氣盈血虧,則頂雖平而色光潤,痘多者亦自無害。血盈氣虧,則頂平而色又幹枯,恐變陷伏,不論痘多少,俱內托十宣散救之。
四日血疱已分明,四日,水疱當成血疱,淡紅色潤根活,個數分明者順。
不喜胸背顴尚平;
額上紅者,終不起脹。顴臉一身之主,若顴上先脹者,四肢必順;顴上不脹,必遍體皆然。若手足、下身、肚腹等處皆脹,惟胸背不起脹則不宜。
白話文:
發疹後三天的時候,毒氣會浮於表面,最怕身體虛弱,毒氣入侵內部。疹子出現三天後,會開始出現腫脹,先發疹的人先腫脹,後發疹的人後腫脹,到第五六天,毒氣會完全浮於表面,需要內托藥物,避免毒氣入侵。觀察疹子的氣血強弱,以及毒氣深淺,這個階段至關重要。如果身體虛弱,而疹子的形狀和顏色反常,就會有生命危險。
雖然氣血有盈虧,但痘疹的多少還是要看平陷程度。氣血充足但血虛,則頭頂雖然平坦,但色澤光潤,即使痘疹多也不會有危險。血氣充足但氣虛,則頭頂平坦但色澤乾燥枯萎,恐有變陷伏的風險,無論痘疹多少,都需要內托十宣散藥物救治。
第四天,水泡會變成血泡,血泡顏色淡紅,根部活潑,數量分明,預示著病情順利。
不喜歡胸背和顴骨平坦;
額頭發紅的人,最終不會出現腫脹。顴骨是臉部的中心,如果顴骨先出現腫脹,四肢就會順利;如果顴骨不腫脹,身體其他部位也會一樣。如果手腳、下半身、腹部等部位都腫脹,唯獨胸背不腫脹,就不利。
上脹下緩固無害,上體已脹,下體緩慢者,無害;若下體已脹,上體緩慢者,逆。
陸續出者反長生。
有出不快,直待起脹時陸續出,如粟米於痘空隙,圓淨者亦吉。
五日頂尖欲礙指,五日,頂尖滿起,如鼓丁礙指,光活明潤者順。
額項皮紅擦破死;
痘起滿頂紅紫,連皮肉紅,或繞項紅,後必擦破而死。
賊痘軟大氣血衰,報痘雖稀,根窠全白無血,三四日便起脹,痘大按之虛軟者,此名賊痘,氣血大衰也,保元湯加紫草救之。額上見之尤凶,必貫膿時變成水疱擦破而死。
毒陷腹上多青紫。
毒入胃,則腹上痘多青紅紫色,外證口角流涎者必死。
白話文:
上半身腫脹,下半身緩慢,無害;但下半身腫脹,上半身緩慢,則是不好的徵兆。
痘疹持續不斷地長出來,反而預示著長壽。
痘疹出現不順暢,應當等到腫脹時才陸續長出,像小米一樣在痘疹間隙裡,圓潤飽滿的也吉利。
第五天頂尖要頂住手指,第五天,頂尖長滿,像鼓釘一樣頂住手指,光滑潤澤的順利。
額頭和脖子皮膚發紅擦破就死;
痘疹長滿頭頂,紅紫色,連著皮膚和肉都是紅色的,或者繞著脖子紅,之後必會擦破而死。
賊痘軟大氣血衰弱,即使痘疹很少,根部全白沒有血色,三四天就開始腫脹,痘疹大,按下去軟弱無力,這就是賊痘,氣血極度衰弱,要服用保元湯加入紫草來救治。額頭上出現賊痘尤其凶險,必定在化膿時變成水泡,擦破就死。
毒素侵入腹部,痘疹多為青紫色。
毒素入胃,就會在腹部出現許多青紅色或紫色的痘疹,外在表現為嘴角流口水,必定會死。
六日圓滿光明美,六日,氣血榮盛,發揚於外,頂形尖圓,肥滿紅活者順。
血熱紫紅尚不起;
火盛血熱,色紅紫不起脹者,內托十宣散去桂,加紫草、紅花;熱盛加黃芩。痘紫黑陷者,獨聖散。
中陷黑白皆氣虛,有中黑陷而外白起,或外黑赤而內白陷者,氣虛而血熱也,宜兔血丸。如原不起頂,灰白陷者,氣虛也,宜單人參湯,或保元湯加川芎助陽,當歸和血,木香行滯。如頂陷漿滯不行,或風寒久克者,水楊湯沃之。惟腹脹不食,神昏者死。
水疱變樣一定死。
頂陷灰白紫黑,必變為水疱,發癢而死。
白話文:
六天之後,身體圓滿,光明美麗。六天,氣血充盈,外顯旺盛,頭頂尖圓,飽滿紅潤有活力者為順利。
血熱呈現紫紅色,還沒有發疹。
火氣旺盛,血熱,顏色發紅發紫,沒有出現疹子或腫脹者,需要內服十宣散去桂枝,再加上紫草、紅花;如果熱氣旺盛,再加上黃芩。痘疹呈現紫黑色凹陷者,服用獨聖散。
痘疹中央凹陷,顏色黑白皆屬氣虛,如果中央黑凹陷,而外圍白起,或者外圍黑赤而內部白凹陷,這是氣虛而血熱,應該服用兔血丸。如果痘疹原本沒有出現,頭頂灰白凹陷,這是氣虛,應該單獨服用人參湯,或者保元湯加上川芎助陽,當歸和血,木香行氣化滯。如果頭頂凹陷,像漿糊一樣粘滯不通,或者風寒久病侵襲,可以用水楊湯溫敷。但是如果腹部脹滿不思飲食,神志昏迷,那就會死亡。
水泡變樣,必定會死亡。
頭頂凹陷,灰白色或紫黑色,必然會變成水泡,伴隨著發癢,最終會死亡。
貫膿三朝胃氣升,自肌從漸至充盈;
痘以胃氣為本,胃氣升騰,化毒成膿,自肌肉上貫起,漸至頂尖,充滿光潤者順。
切忌寒涼與疏泄,傷脾損胃漿難成。
貫膿,九竅俱宜封閉,極忌寒涼解毒及疏發淡滲之劑,傷脾損胃,清氣下陷,不能貫膿,或吐利不止,或二便下血,聲啞腹脹,乳食不化,寒戰咬牙,痘爛無膿,肌肉黑者,不治。
七日漿行疱里黃,淡紅軟大非真漿;
漿行,疱里肥滿黃光,或蒼蠟色,或黃綠色者吉。色淡者虛。血虛,四物湯去地黃,加紅花少許;氣虛,保元湯加桂米。若淡紅疏大如膿者,必變焦黑,其間紫者,血熱;灰白,氣虛。如前法治。
白話文:
膿液在三天內從胃氣上升,從肌肉漸漸地充盈起來。
痘瘡以胃氣為本,胃氣上升,化解毒素形成膿液,從肌肉上貫穿出來,逐漸到達頂端,充滿光澤潤滑的,預後良好。
要忌諱寒涼和疏泄,損傷脾胃,難以形成痘漿。
膿液貫穿時,九竅都要封閉,最忌諱寒涼解毒以及疏發淡滲的藥物,這些藥物會損傷脾胃,清氣下陷,無法形成膿液,或者出現吐瀉不止,或者大小便出血,聲音嘶啞,腹部脹滿,乳食不消化,寒戰咬牙,痘瘡潰爛無膿,肌肉發黑,這些情況都是不治之症。
七天之後,痘漿在痘疱內流動,呈黃色,淡紅色,軟而大,就不是真正的痘漿。
痘漿流動時,痘疱內飽滿,呈黃色光澤,或者蒼白色,或者黃綠色,預後良好。顏色淡者體虛。如果血虛,就用四物湯去掉地黃,加入少許紅花;如果氣虛,就用保元湯加入桂米。如果痘漿呈淡紅色,疏鬆巨大,像膿液一樣,就一定會變成焦黑色,其中有紫色者,是血熱;呈灰白色者,是氣虛。按上述方法治療。
水疱皮薄有根活,純是清水,皮白而薄,與水疱相似者死。若略有清水,或根窠起脹,血紅而活,猶有生意者,內托十宣散倍耆、當歸,又將人乳汁和酒各半溫服。又有痘中生水疱,乃氣盛津液有餘,隨毫孔生出,小如圓眼核者,保元湯加山楂、白朮;大如雞卵者死。
皮破流膿去濕方;
有濕,痘內如水漬。皮未破者,宜溫中藥內加防風、白芷,以瀉肌表間濕氣;如皮破流膿不幹者,用白螺殼火煅為末,干糝,或用苦參、滑石、蚌粉、輕粉、白芷等分為末,干糝瘡口。余詳前斑爛條。
中空乾燥血枯朽,火盛天水義悠長。
白話文:
水泡辨析及治療
水泡特徵及預後:
- 皮薄有根活: 水泡皮薄且有根部,裡面是清澈的水,且仍有生命力。
- 皮白而薄,與水泡相似者死: 水泡皮薄呈白色,看起來與水泡相似,但實際上已經死亡。
- 若略有清水,或根窠起脹,血紅而活,猶有生意者: 水泡內略有清水,或根部腫脹,顏色呈血紅色且有生命力,表示還有救治的可能。治療方法:服用十宣散(加倍)、熟地黃、當歸,並將人乳汁和酒各半溫服。
痘中生水泡:
- 痘中生水泡,乃氣盛津液有餘,隨毫孔生出,小如圓眼核者: 痘瘡中生出水泡,是因為氣盛津液過盛,從毛孔中生出,大小如圓眼珠核,預後良好。治療方法:服用保元湯,並加入山楂、白朮。
- 大如雞卵者死: 如果水泡如雞蛋般大小,則預後不佳。
皮破流膿去濕方:
- 有濕,痘內如水漬: 水泡內出現水漬,表示體內有濕氣。
- 皮未破者,宜溫中藥內加防風、白芷,以瀉肌表間濕氣: 如果水泡未破,可在溫中藥中加入防風、白芷,以瀉去肌表間的濕氣。
- 如皮破流膿不幹者,用白螺殼火煅為末,干糝,或用苦參、滑石、蚌粉、輕粉、白芷等分為末,干糝瘡口: 如果水泡破裂流膿,且久久不癒合,可將白螺殼煅燒成粉末,撒在瘡口,或用苦參、滑石、蚌粉、輕粉、白芷等份研磨成粉末,撒在瘡口。其他治療方法請參考斑爛條。
總結:
- 中空乾燥血枯朽: 指水泡內部乾燥,血液枯竭,已無生命力。
- 火盛天水義悠長: 指熱毒過盛,體內津液不足,水泡難以消退。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古代中醫對水泡的觀察和治療方法,並結合痘瘡的病理進行分析。通過對水泡的形態、顏色、質地等特徵的描述,以及對其與內在病因的聯繫,來判斷水泡的預後和治療方向。同時,也強調了去除濕氣的重要性,並提供了相應的藥方和治療方法。
中空乾燥、全無膿水,血分枯朽剝極,宜小活血散加當歸。火盛者,六一散加荊芥、乾葛,升麻,輕清之劑以散其火。服後猶無膿水者死。
八日漿成喜飽滿,不滿只是氣血緩;
八日,血氣大振,毒漿已滿,將欲收斂之時,圓滿光潤者吉。其有化漿不滿者,乃氣血因寒少緩也,宜保元湯加薑、桂、糯米,助其成漿。
滿而又陷或不齊,痘暫滿而又陷者,內托十宣散去防風、白芷,倍用人參、黃耆,水、酒各半煎服,人弱不食者,入人乳。痘皆貫膿,中間幾顆不貫者,終變虛寒癢塌,宜內托十宣散,或托裡溫中湯,倍加補藥。
白話文:
痘瘡如果空虛乾燥,完全沒有膿水,代表血氣枯竭,應使用小活血散加入當歸來活血。如果火氣旺盛,則用六一散加入荊芥、乾葛、升麻,以清熱解毒。服用藥物後仍然沒有膿水,則預後不良。
痘瘡發疹八天後,如果漿液飽滿,說明病情較好。如果漿液不飽滿,可能是氣血不足,宜服用保元湯加入薑、桂、糯米,幫助生成漿液。
如果痘瘡飽滿後又凹陷,或者不均勻,說明病情不佳,應服用十宣散加入防風、白芷,並加倍使用人參、黃耆,以水酒各半煎服。體弱食慾不佳者,可加入人乳。如果痘瘡大多都有膿,但中間有幾顆沒有膿,則預後不良,容易出現虛寒、發癢、塌陷等情況,應服用十宣散,或溫中湯加倍補藥。
不齊有熱亦難貫。
當結膿窠不結,此由毒氣內外灌注,血熱相搏,必復入心,急宜豬尾膏涼心血,使陰氣感之,隨時結痂回漿,自面至項,或至胸不回,靨而住者死。
九日回漿喜自顴,頭面上先回漿,四肢方才起脹者吉。如七日前,唇上有痘幾顆,膿黃熟,乃毒攻胃,胃爛必死。
背先肚上無漿涎;
肚上未收,背上先收者,必外駁碎內,非真實有漿涎膿液完結也。
摸過皮皴難收靨,凡貫膿肥滿,庶易結靨。雖脹滿光澤可觀,然摸過軟而皮皴,縱橫如橙子皮者,中雖有膿,不甚滿足,必不能收靨。
膿清收者亦徒然。
白話文:
如果膿疱不均勻,而且發熱,也很難癒合。
當膿疱應該結痂卻不結痂時,這是因為毒氣從內往外灌注,與血熱互相搏鬥,必然會再次侵入心臟,必須趕緊使用豬尾膏來涼心血,讓陰氣感應它,這樣就能隨時結痂回漿。如果從臉部到脖子,或者到胸口都沒有回漿,只在臉上停滯不前,就會死亡。
如果九天后回漿,最好是從顴骨開始回漿。如果頭面先回漿,四肢才開始腫脹,就是吉兆。如果七天前,嘴唇上長了幾顆痘痘,膿液呈黃色且成熟,那就是毒氣攻入胃部,胃部腐爛就必死無疑。
背部先出膿液,腹部沒有膿液;
腹部還沒癒合,背部就先癒合了,這就表示膿疱外邊破裂了,裡邊並沒有真正的膿液完全癒合。
摸起來已經起皺了,很難癒合。凡是膿疱充盈飽滿,就比較容易結痂。雖然腫脹飽滿,看起來光澤很好,但是摸起來軟軟的,而且起皺,像橘子皮一樣,即使裡面有膿液,也不夠充盈,一定無法癒合。
膿液清澈就癒合了,也是徒勞無功。
膿清,或半膿半水者,必變癢塌而死。若四肢脈絡處,發癰毒者,可生。
收靨三日如果熟,如果熟蒂落,氣收血平,光色如斂。黃黑色光者輕,黃灰者重。
虛寒有膿難結殼;
有膿,紅者輕;無膿,白者重。寒戰咬牙者,死。
收成大半熱宜清,收靨將半,或見作渴、驚狂等證,乃氣血不能收斂,宜清解其內,免毒遺於臟腑,以生餘證。
口眼流膿防齒目。
口角流涎帶血者,必患牙疳齒落;眼角出膿太甚者,必損雙目,俱宜清解內毒,以預防之。有漿回眼腫不能開者,以水潤濕絹帕,拭去膿屎,略用指攀開瞼皮,透一點風,不致有翳攻睛。
白話文:
膿液清澈或半膿半水,病患必會因皮膚潰爛而死。但如果癰毒長在四肢的血管附近,則有可能治癒。
如果瘡瘍在三天內成熟,並脫落,表示氣血平穩,顏色恢復正常。黃黑色代表病情較輕,黃灰色則較重。
虛寒體質的人,膿液不易結痂;有膿液的,紅色代表病情較輕;沒有膿液的,白色則代表病情較重。若出現寒戰和咬牙的症状,則預示著死亡。
瘡瘍癒合大半時,若出現發熱,宜用清熱藥物治療。若瘡瘍快癒合時,出現口渴、驚狂等症状,表示氣血無法收斂,宜用清熱解毒藥物治療,避免毒素侵犯臟腑,留下後遺症。
口眼流膿要小心牙齒和眼睛。
口角流涎伴隨出血,必會患上牙疳導致掉牙;眼角流膿過多,則會損傷雙眼,都需要清解體內毒素預防。若眼球周圍有漿液積聚,眼睛腫脹無法睜開,可以用濕潤的絹帕擦拭膿液,並用手指輕輕撐開眼皮,讓空氣流通,避免形成翳膜侵犯眼球。
十日蒼蠟似葡萄,按之堅硬不灰焦;
十日收靨膿滿回綠,痘羸蒼蠟色,或似紫紅葡萄色者,佳。自上而下,按之堅硬,全無灰陷焦黑者生;自下而上,倒靨者死。
靨快有癰疔可保,靨亦忌快。快而發癰、疔者生;快而失聲者死。
靨慢有黑反可調。
當靨不靨,謂之慢。凡痘不收靨、氣急痰上、聲啞、目閉無神者死。間有黑者反吉,保元湯加苓、術,助其收斂結痂。
慢亦有熱觸穢者,無陰以斂生微潮;,
有內外熱極,毒氣散漫而無陰氣以斂者,宣風散加犀角磨汁以解之,或調砂糖水吃,即結痂矣。但七日前最忌砂糖。有觸穢胃寒,黑陷不收靨者,異功散,調四屎散最妙。有毒盛不結痂者,豬尾膏換豬心血為丸服。
白話文:
痘疹發病十天,痘瘡表面呈現蠟白色,像葡萄一樣,摸起來堅硬,沒有灰白色或焦黑色,這是好的徵兆。如果十天後痘瘡收縮,膿液充盈,顏色轉為綠色,痘瘡表面呈蠟白色或紫紅色,像葡萄一樣,摸起來堅硬,沒有灰陷和焦黑色,並且從頭頂往下蔓延,則預示患者會康復。反之,如果痘瘡從下往上蔓延,則預示患者會死亡。
痘瘡出現很快,則有可能伴隨癰疔出現,但也要注意痘瘡出現過快,如果迅速出現癰疔,則預示患者會康復;如果迅速出現失聲,則預示患者會死亡。
痘瘡出現緩慢,則有可能出現黑色痘瘡,可以調治。
痘瘡不出現,稱為慢。如果痘瘡不收縮,呼吸急促,痰多,聲音嘶啞,眼睛無神,則預示患者會死亡。但如果出現黑色痘瘡,則反而是吉兆,可以用保元湯加入茯苓和蒼朮,幫助痘瘡收縮結痂。
痘瘡出現緩慢,也可能是因為熱毒接觸穢氣,陰氣不足導致痘瘡無法收縮,出現潮濕的現象。
如果出現內外熱毒過盛,毒氣散漫,陰氣不足無法收縮的現象,可以使用宣風散加入犀角磨汁解毒,或者調製砂糖水服用,幫助痘瘡結痂。但七天前不能服用砂糖。如果出現接觸穢氣,胃寒,痘瘡呈黑色凹陷,無法收縮的現象,可以使用異功散,搭配四屎散效果最佳。如果毒氣過盛,無法結痂,可以使用豬尾膏加入豬心血製成丸劑服用。
靨不能齊因飲過,原因初出之時,煩渴引飲太過,以致靨不能齊者,六一散以解其標;若不因飲水者,保元湯加苓、術主之。
將靨全白瀉難熬;
將靨時全白色,如豆殼者,仍因初時飲水過多,故靨不能齊,亦曰倒靨。大便秘則通大便;小便秘則通小便,連翹散、小柴胡湯加枳殼、四順清涼飲。如泄瀉者,危。
傷冷瘡陷傷熱爛,凡痘瘡解毒已清,至收靨時,或因觸冒以致陷伏、斑爛、癢塌、不靨者,異功散。如寒戰咬牙,手足顫掉,及腹脹,足冷過膝者危。亦宜此救之。凡痘過服寒熱表藥,以致痘爛不結痂者,小柴胡湯、豬乳膏,麥門冬煎湯下,外用敗草散敷之。有臭爛深坑不收口者,用豬膽汁調芒硝末敷。如遍身臭爛如餅搭不可近,目中無神者死。
白話文:
如果痘瘡癒合時靨不能齊,可能是因為一開始喝太多水,導致身體虛弱,可以用六一散來治療。如果沒有喝太多水,則可以用保元湯加上茯苓、蒼朮來治療。
如果痘瘡癒合時靨全部是白色,而且很難熬,可能是因為一開始喝太多水,導致靨不能齊,也叫做倒靨。如果便秘,就應該通大便;如果小便不通暢,就應該通小便。可以用連翹散、小柴胡湯加上枳殼、四順清涼飲來治療。如果出現腹瀉,情況就比較危險。
如果痘瘡癒合時出現傷冷瘡、陷伏、斑爛、癢塌、不靨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受寒受熱,可以用異功散來治療。如果出現寒戰、咬牙、手足顫抖、腹脹、足冷過膝等症狀,就比較危險,也應該用異功散來救治。如果痘瘡癒合後服用寒熱表藥,導致痘瘡爛而不結痂,可以用小柴胡湯、豬乳膏、麥門冬煎湯服用,並在外敷敗草散。如果出現臭爛深坑不收口的情況,可以用豬膽汁調和芒硝末敷在患處。如果全身臭爛如餅,不能靠近,眼睛無神,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陰囊靨起命三朝。
陰囊及足上先靨起者,死。
十一(日)漿老痂已結,或有雜證一二,保元湯隨證加減。忌用峻寒、峻熱,恐致內損之患。
腳根紫者還是熱;
將成熟之際,腳根色紅紫者屬熱,用涼藥解其毒,升麻葛根湯,或犀角地黃湯加酒炒芩、連、連翹之類,蓋犀角、升麻,善解熱毒。
氣衰頂陷漿濕干,收靨注屎,尖圓結實,佳。如頂陷若茱萸,漿濕盈盈不斂者危,保元湯加苓、術以救之。如痂結剝幹不潤,內無血者亦危,八物湯加黃耆救之。
遍身靨盡留一節。
遍身皆靨,惟數顆不靨,亦能殺人,猶蛇蛻皮,雖一節被傷不能退者亦死。若原貫膿充滿,毒氣盡出,不生異證者,無妨。
白話文:
如果陰囊上出現水泡,而且在三天內就消失了,那就没事。如果陰囊和腳上同時出現水泡,就凶多吉少。
如果在第十一天,水泡已经结痂,而且只有轻微的并发症,可以用保元汤根据情况调整药方。要避免使用寒凉和热性的药物,以免损伤内脏。
脚后跟发紫,说明是热症。
当水泡即将成熟时,脚后跟发红发紫属于热症,需要用凉药解毒,可以服用升麻葛根汤,或者犀角地黄汤加入酒炒黄芩、黄连、连翘等。因为犀角和升麻能很好地解热毒。
如果水泡顶部凹陷,水泡内的液体干燥,结痂后坚硬,而且圆形,就预示着病情好转。如果水泡顶部凹陷像茱萸,水泡内的液体很多,而且无法收缩,就预示着病情危重,需要用保元汤加入茯苓、白术来救治。如果结痂后干燥无光泽,而且内部没有血,也预示着病情危重,需要用八物汤加入黄芪来救治。
如果全身都长水泡,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没有长,也会致命。就像蛇蜕皮,如果有一段蛇蜕皮无法脱落,也会导致死亡。如果水泡内部充满脓液,毒气全部排出,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就没事。
十二(日)痂落從頭妙,從頭上至胸膈、手、腹、腰、足,節節緩緩靨下者妙。
痂未易落色宜耀;
痂難脫,外見熱證,瘡色紅紫,因原貫膿不滿,渾身臭爛,膿血不幹,所以難脫。根腳未散,飲食壯健者,連翹飲。身上痂不落者,加地骨皮;頭面痂不落者,加白芷。外剪去頭髮,以烏桕油搽之。若見諸虛證,及有潮熱者,必危。
靨瘢迭凸紅色佳,若無血色還堪吊;
靨後瘢紅者吉,白無血色者,過後亦死。須養脾胃氣血藥以預防之。痂落瘢黯,或凹或凸者,用韶粉一兩,輕粉一字,研勻,豬油調塗瘢上。
痂落不宜早見風,好事瘢痕需藥療。
白話文:
十二天後痂皮脫落,從頭頂開始,一路順著頭、胸、手、腹部、腰部、腳,一節一節慢慢脫落,效果最好。
如果痂皮不容易脫落,顏色應該要明亮;
如果痂皮很難脫落,外觀呈現熱症,瘡口顏色紅紫,這是因為膿液沒有完全排乾淨,全身臭爛,膿血不乾,所以才難以脫落。如果病根沒有完全消散,飲食又很豐盛,可以服用連翹飲。如果全身痂皮不脫落,可以加地骨皮;如果頭面部痂皮不脫落,可以加白芷。外觀可以剪去頭髮,用烏桕油塗抹。如果出現虛弱的症狀,以及潮熱,就十分危險。
痂皮脫落後,留下凸凹不平的紅色瘢痕是最好的,如果沒有血色,就比較危險;
痂皮脫落後,留下紅色瘢痕是吉兆,白色沒有血色的瘢痕,過後就會死亡。需要用滋養脾胃、補益氣血的藥物預防。痂皮脫落後留下暗沉的瘢痕,或者凹陷或者凸起,可以用韶粉一兩,輕粉少許研磨均匀,用豬油調和,塗抹在瘢痕上。
痂皮脫落後,不宜過早接觸風,良好的瘢痕需要藥物治療。
痂剝之後,見風太早,以致成瘢痕者,用密陀僧為末水調;或炒白蒺藜為末,雞子清調敷;或馬齒莧絞汁,熬膏塗之;或用人精調鷹屎白敷之,其痕自滅。如欲不作瘢痕者,須於才結痂後,即以真酥潤之,用手抓破,或剝去又潤之。稍遲則乾硬深入肌肉,經久方脫,遂成瘢痕。
凡痘後肌肉尚嫩,不可洗浴,亦不宜食炙爆、五辛、五味,並有毒之物,恐熱毒熏於肝膈,眼目多生翳障。必過百日,乃可萬全。
瘥證無非是餘毒,毒盛痘再發如初:
白話文:
傷口結痂脫落後,如果太早接觸到風,容易留下疤痕,可以將密陀僧研磨成粉,用水調和敷在傷口上;或者將白蒺藜炒熟研磨成粉,用雞蛋清調和敷在傷口上;或者將馬齒莧榨汁熬成膏狀塗抹;或者用人精調和鷹屎白敷在傷口上,這些方法都可以淡化疤痕。如果想要避免留下疤痕,應該在傷口剛結痂的時候,就用真酥潤滑傷口,用手輕輕抓破,或者剝掉痂再塗抹真酥。如果時間稍微晚一點,傷口就會變得乾燥硬化,深入肌肉,很久才能脫落,就會留下疤痕。
麻疹後皮膚還很嫩,不能洗澡,也不適合吃烤炸、辛辣、酸甜的食物,以及有毒的食物,以免熱毒熏蒸肝臟和膈膜,導致眼目容易生出翳障。必須過了一百天,才能完全恢復。
麻疹好了之後,如果還有症狀,大多是因為還有殘留的毒素,毒素太盛的話,麻疹就會再次發作,就像一開始一樣嚴重。
痘疹愈而再發者亦輕,因愈後失於解利,毒氣未淨,治宜保元湯,加解毒藥,量體增減。
餘毒仍當分虛實,虛證坐立仗人扶。
瘥後雜證,熱多虛少。但亦有稟弱,及服涼藥,以致愈後坐立振搖,須人扶策,宜雙和散、保元湯。
吐瀉熱渴補脾胃,中氣暴虛不食者,參苓白朮散、胃愛散;虛熱口渴不食者,四君子湯加陳皮、山楂、黃連。吐瀉,理中湯、丸,益黃散,異功散,久不止者危。身熱自汗者,補中益氣湯;壯熱經日者,二參湯。
飲食調和漸自如;
輕者,但以飲食調和,久則氣血自復。豬油,痘毒之餘,慎不可服峻藥。
白話文:
痘疹好了又復發的,情況通常較輕,因為痊癒後沒有好好調理,毒氣沒有完全清除。治療應該用保元湯,加上解毒藥,根據體質調整用量。
剩下的毒氣要分虛實,虛證的人會坐立不安,需要人扶持。
痘疹好了之後會出現一些併發症,以熱證居多,虛證較少。但也有些體質虛弱的人,或者服用涼藥後,導致痊癒後身體虛弱,站立不穩,需要人扶持,可以用雙和散、保元湯。
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口渴,要補脾胃,如果中氣虛弱,吃不下東西,可以用苓白朮散、胃愛散;如果虛熱口渴,吃不下東西,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陳皮、山楂、黃連。如果嘔吐、腹瀉,可以用理中湯、理中丸、益黃散、異功散,如果久治不愈,情況就危險了。如果發熱、自汗,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如果發高燒,持續多天,可以用二參湯。
飲食要調和,慢慢就能恢復正常。
病情較輕的,只要飲食調和,時間久了,氣血自然會恢復。痘疹好了之後,要注意不要吃肥豬肉,也不要服用峻猛的藥物。
實證能食何須藥,能食便秘當預圖。
痘愈能食便調者,脾實無害。惟胃中蘊熱,善消穀食,大便秘硬,將來必口齒、咽喉、吐衄、驚風之證,或發為瘡疽癰毒,宜量體清解。如曾服熱藥過多者,必用三黃丸利之;便秘口渴身熱者,大黃散;胃熱嘔吐,口舌生瘡,下部亦有瘡,而下利膿血,單黃連湯;煩渴溺少者,五苓散;作煩渴者,單黃連湯,或燈心一把,鱉甲二兩,水煎服。
濕熱木賊或腫者,甘露飲;口牙出血者,五福化毒丹;咽痛者,抱龍丸,或甘桔湯加牛蒡子、麥門冬竹葉。肝熱多怒,叫不得眠者,柴胡清肝湯。下血疼痛者,薤白湯,三黃熟艾湯。心痛不可忍者,用乳香二錢,或加沒藥、當歸、赤芍,水煎服。身熱不退者,小柴胡湯、竹葉石膏湯。
白話文:
如果身體健康,能正常吃飯,就不用吃藥。如果能吃飯卻便秘,就要注意了。
痘疹好了之後,如果能正常吃飯,並且排便順暢,就說明脾胃功能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胃裡有熱氣,吃東西很消化,大便卻很硬,未來可能會出現口齒、咽喉、吐血、驚風等症狀,或者長瘡、癰、毒,需要根據體質來清熱解毒。如果之前服用過多熱性的藥物,可以用三黃丸來通便;如果便秘、口渴、身體發熱,可以用大黃散;如果胃熱嘔吐、口舌生瘡,下腹部也有瘡,並且拉肚子帶有膿血,可以用黃連湯;如果口渴、尿少,可以用五苓散;如果感到煩躁、口渴,可以用單黃連湯,或者燈心草、鱉甲水煎服。
如果身體濕熱,出現木賊草樣腫塊,可以用甘露飲;如果口牙出血,可以用五福化毒丹;如果咽喉疼痛,可以用抱龍丸,或者甘桔湯加上牛蒡子、麥門冬、竹葉;如果肝火旺盛,容易發怒,睡不著覺,可以用柴胡清肝湯;如果大便帶血,並且疼痛,可以用薤白湯,或者三黃熟艾湯;如果心痛難忍,可以用乳香,或者加上沒藥、當歸、赤芍,水煎服;如果身體發熱不退,可以用小柴胡湯、竹葉石膏湯。
中風身青實可駭,愈後忽遍身青色,或黑色,手足厥冷,口噤涎流,聲如拽鋸,甚則手足微搐,此因裡虛被地風所吹,名曰中風,宜消風散二錢,入蟬蛻末一錢,分三服。入生薑、薄荷汁及酒少許,溫湯浸之,連進二三服。當隨時少進,或作癮疹,或作膚疹而愈。或小續命湯去桂、附,加荊芥亦可。
發搐咳血更難除;
愈後非時發搐,目攛面赤,飲食居處喜冷,乃心熱有痰,宜導赤散、抱龍丸,或小柴胡湯加生地。又有病後胃弱,食積發搐,潮熱,大便酸臭不調,或嘔吐腹疼,宜紫霜丸、小承氣湯選用。症惡者死。咳嗽有觸冒風寒者,參蘇飲加減;喘滿者,前胡枳殼湯。若毒攻肺。喘急咳臭膿血者,死。
白話文:
中風後身體發青,實在令人害怕。患者痊癒後,全身突然出現青色或黑色,手腳冰冷,嘴巴緊閉流口水,聲音像拉鋸一樣,嚴重時手腳還會微微抽搐。這是因為身體虛弱,被地風吹襲,導致中風。治療方法是使用消風散兩錢,加入蟬蛻末一錢,分三次服用。將藥物加入生薑、薄荷汁和少許酒,用溫水浸泡,連續服用兩到三次。患者要隨時少吃東西,可能會出現蕁麻疹或皮膚疹,然後痊癒。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症狀,可以用小續命湯去桂枝、附子,加入荊芥也行。
中風後抽搐咳嗽並且吐血更難治癒。
患者痊癒後,在非正常時間發作抽搐,眼睛上翻,臉色發紅,喜歡冷食,居住環境也偏愛寒冷,這是因為心火旺盛,痰濕積聚。應該使用導赤散、抱龍丸,或者小柴胡湯加生地。還有一些患者病後胃弱,食物積聚,導致抽搐,發燒,大便酸臭,或者嘔吐腹痛,應該使用紫霜丸和小承氣湯來治療。病情嚴重的患者會死亡。如果咳嗽是因受風寒引起的,可以用參蘇飲加減;如果呼吸困難,可以用前胡枳殼湯。如果毒氣侵襲肺部,呼吸急促,咳嗽並吐出臭膿血,患者會死亡。
入眼翳膜皆忌點,愈後目翳,但宜活血解毒,則五臟和而疼痛自止,翳膜自去,則不致凹凸損陷。不宜點者,毒氣自臟達外,點藥攻逼,反以為害。但翳膜已成者,只用生鱔魚刺血點入翳上,更服兔屎湯最妙。若無翳,但眼目無光者,過百日後,氣血復,自明。但曾過服熱藥,熱食,風毒盛者,須內服藥清解,或曾過服利藥,及所稟怯弱,以致痘愈眼昏不明,仍當量補肝腎脾胃。
熱眼,丹溪方:山梔、決明、赤芍、當歸、黃連、防風、連翹、升麻、桔梗,作小劑,煎服。治痘瘡傷眼。熱翳,地黃散:生地、熟地、當歸各一分,防風、羌活、犀角、蟬蛻、木賊、穀精草、白蒺藜、大黃各一錢,玄參五分,木通、甘草各一錢半(一方有黃連),為末。每五分,量兒大小,用羊肝煮汁調服,忌口將息。
白話文:
眼睛上的翳膜,都不要點藥,即使好了之後,也不要點。治療翳膜,應該以活血解毒為主,這樣五臟就會和諧,疼痛自然消失,翳膜自然會消失,就不會留下凹凸不平的損傷。不適合點藥的原因是,毒氣從內臟到達表面,點藥會加重病情,反而有害。但是如果翳膜已經形成,可以用生鱔魚刺取血,滴到翳膜上,再服用兔屎湯,效果最好。如果沒有翳膜,只是眼睛無光,過了一百天之後,氣血就會恢復,自然會明亮。但是如果曾經服用過熱藥、熱食,風毒盛行,就需要內服藥物來清熱解毒。或者曾經服用過利尿藥,以及天生體質虛弱,導致痘瘡好了之後,眼睛昏暗不明,就應該適量補益肝腎脾胃。
熱眼,丹溪方:山梔子、決明子、赤芍藥、當歸、黃連、防風、連翹、升麻、桔梗,用小劑量煎服。用於治療痘瘡引起的傷眼。熱翳,地黃散:生地黃、熟地黃、當歸各一分,防風、羌活、犀角、蟬蛻、木賊、穀精草、白蒺藜、大黃各一錢,玄參五分,木通、甘草各一錢半(有些方子還加黃連),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用羊肝煮汁調服,飲食要忌口,注意休息。
治痘瘡入眼,心肝壅熱,目赤腫痛,或生山楂,或白膜遮睛。四邊散漫者易治,若暴遮黑暗,多致失明,宜速用此。大人亦宜。風腫翳膜者,蟬殼散:蟬蛻、地骨皮、牡丹皮、黃連,白朮、菊花、蒼朮各一兩,龍膽草五錢,甜瓜子半盞,為末。每一錢半,荊芥煎湯調下。食後、臨臥各一服。
兼治時疾後餘毒上攻眼目,甚效。忌油、面、煎炒、醋、醬等物。熱極生風,上攻眼痛,紅絲遮睛,便秘者,洗肝散加芩、連、芒硝下之。昏暗,加石膏、羌活、石決明、穀精草、菊花、綠豆;翳膜、加蟬蛻,倍石決明、白蒺藜。若未靨前,痘瘡入眼者,洗肝散去大黃。癮澀多淚,生翳者,柴胡散、撥雲散,或神翳散加黑豆皮。
白話文:
治療痘瘡入眼:
若痘瘡入眼,導致心肝鬱熱,眼睛紅腫疼痛,甚至出現白點或白膜遮蔽視線,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以下方法:
- 四邊散漫者易治: 如果白點或白膜在眼睛周圍散佈,治療較為容易。
- 暴遮黑暗,多致失明,宜速用此: 如果白膜迅速遮蔽視線,導致黑暗,則容易導致失明,需立即使用此方。
大人亦宜: 此方法也適用於成年人。
針對風腫翳膜: 使用蟬殼散:蟬蛻、地骨皮、牡丹皮、黃連、白朮、菊花、蒼朮各一兩,龍膽草五錢,甜瓜子半盞,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荊芥煎湯調服,每日飯後及睡前各服用一次。
兼治時疾後餘毒上攻眼目: 此方也適用於時疫過後,餘毒上攻眼目,療效顯著。
忌口: 忌食油膩、麵食、煎炒食物、醋、醬等。
熱極生風,上攻眼痛,紅絲遮睛,便秘者: 使用洗肝散,並加入黃芩、黃連、芒硝服用。
昏暗: 在洗肝散中加入石膏、羌活、石決明、穀精草、菊花、綠豆。
翳膜: 在洗肝散中加入蟬蛻,並加倍石決明、白蒺藜。
痘瘡入眼,未靨前: 使用洗肝散,去掉大黃。
眼部瘙癢、流淚、生翳: 使用柴胡散、撥雲散或神翳散,並加入黑豆皮。
虛眼,熟地黃丸、滋陰地黃丸、益氣聰明湯。如肝腎俱虛者,羚虎丸:羚羊角、虎脛骨、生地、酸棗仁各五錢,肉桂、防風、當歸、黃耆各五分,為末蜜丸,皂子大。每一丸,溫水化下。虛翳,用羊肝煮汁,入蟬蛻末二錢服之。通用,眼痛不可忍者,浮萍散:浮萍為末,每二錢,用羊肉半斤,以竹杖刺破,投水半盞絞汁調服。傷者亦效。
白話文:
眼睛虛弱,可以用熟地黃丸、滋陰地黃丸、益氣聰明湯來治療。如果肝腎都虛弱,可以服用羚虎丸,配方是羚羊角、虎脛骨、生地、酸棗仁各五錢,肉桂、防風、當歸、黃耆各五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皂子。每次服用一丸,溫水送服。
眼睛有白翳,可以用羊肝煮汁,加入蟬蛻粉末二錢服用。
對於各種眼睛疼痛難忍的情況,可以用浮萍散來治療。將浮萍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二錢,用半斤羊肉,用竹杖刺破,放入半杯水中絞汁,調和浮萍粉末服用。對於眼睛受傷也同樣有效。
眼睛番白,氣虛危證,保元湯加陳黃米救之;神昏不醒者死。食毒物眼睛凸出者,二仙散:仙靈脾、威靈仙等分,水煎服。久不愈者,古蟬豬散:豬懸蹄甲二兩(瓦罐內盛泥固濟,燒存性),蟬蛻二兩,羚羊角一分,為末。每一字或五分,或二錢,量兒大小,溫水調服。治痘瘡入眼,半年已過者,一月取效。
惟過一年者,難治。外治腫突如桃者,護眼膏;如腫不開者,用黃連為末,雞子清調,塗兩太陽穴及兩足心。風毒腫痛,癢澀眵淚,昏暗羞明者,秦皮散:滑石、黃連三味等分,水煎乘熱洗。受風流淚者,用田中豆莢搗汁,滴入眼中。已成翳膜者,塞耳丹:水銀一錢,黃丹五錢,搗勻作六丸,入砂鍋內,圓瓦蓋定,濕紙封固,以香爐盛炭火燒一日即出,以薄綿裹之,痘瘡在左塞左耳,在右塞右耳,立見逐下。一方用輕粉、黃丹等分為末,竹筒吹入耳內,左眼有翳吹右耳,右眼有翳吹左耳,即退。
白話文:
眼睛發白,是氣虛危急的症狀,可以使用保元湯加陳黃米來治療;如果患者神智昏迷不醒,那可能預示著生命危險。如果吃了有毒的食物導致眼睛凸出,可以使用「二仙散」來治療:將仙靈脾和威靈仙按比例等分後,用水煎煮服用。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沒有好轉,可以使用「古蟬豬散」:取豬懸蹄甲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
牙疳殺人鼻若朱。
餘毒攻齒齦,腐爛生疳,殺人最速。牙齦腫痛動搖者,甘露飲,外以韭根、茶葉濃煎,洗去腐肉見血,以溺白散敷之,日三次。如爛至喉中者,用竹管吹入,紅白黃水出者,可治;鼻梁發紅點如朱者,不治。其色似干醬,一日爛一分,二日爛一寸,故名曰走馬疳,宜與前五疳條參治之。
痘癰四體脾經毒,血熱引毒流傳經絡,故於肌肉虛處,或關節動搖處偏盛而成癰。又有愈後,餘毒不攻臟腑、皮膚而為諸雜病,乃注脈絡而為癰。輕者,結核腫痛瘡癤而已,甚者頭頂、胸脅、手足肢節焮腫而作痛。毒氣流於脾經,則癰發四肢、手腕並膝臏腫痛,宜清毒飲、升麻葛根湯;虛者,十六味流氣飲加附子。
白話文:
"牙疳會奪人性命,病徵表現為鼻子如硃砂般紅腫。病邪侵犯牙齦,引起腐爛和疳疾,病情發展迅速。若牙齦出現腫脹、疼痛和動搖的情況,建議服用「甘露飲」,同時使用韭根、茶葉濃縮煎汁清洗腐敗組織,直至見到血液,再以「溺白散」敷上,每日三次。若病情嚴重至咽喉部位,可使用竹管將藥物吹入,若流出紅白黃水,則表示病情可得到控制。鼻樑出現如硃砂般的紅點,此病無法治療。該病的特徵是病色類似幹醬,一天內病勢可能擴大一分,兩天內擴大一寸,因此稱為「走馬疳」,應與其他五種疳疾一同治療。
痘癰多由脾經的毒素所引起,因血熱而導致毒素在經絡中流通,特別是在肌肉虛弱或關節動搖的部位容易形成痘癰。有些患者在病情痊癒後,未對臟腑、皮膚產生影響,反而出現各種雜症,這是由於毒素滯留在脈絡中所造成的。病情輕微時,可能只是結核、腫痛、癤癥等;嚴重時,可能出現頭頂、胸脅、手足、肢節等部位的紅腫和疼痛。若毒素流經脾經,則會在四肢、手腕及膝蓋處引起腫痛,此時應使用「清毒飲」或「升麻葛根湯」進行治療。對於虛弱的患者,可以將「十六味流氣飲」中的附子加入治療方案中。"
外用馬齒莧搗汁,入豬脂、蜂蜜熬膏,塗腫處,或用活蜆子,不拘多少,以水養五日,旋取此水洗手面,漸生肌肉無痕。
肺經手臑內穴俞;
毒氣流於肺經,則臑內並手腕腫,流為赤癰毒,宜消毒飲、如聖湯、五福化毒丹,或用鬱金、雄黃各一錢半,巴霜四十粒,為末,醋糊丸,綠豆大,每二三丸,量兒大小,熱茶清下,以利之。如氣血虛者,內托十宣散加枳、梗、犀角;咽喉不利,或腫痛者,甘桔湯加麥門冬、牛蒡子、薄荷;口齒流涎,血臭氣者,用生地黃自然汁,化五福化毒丹一丸,以雞翎刷入口中。如肺毒流入大腸,秘結或便膿血,見前雜證便血條下。
白話文:
將馬齒莧搗碎取汁,加入豬油和蜂蜜熬成膏狀,塗抹在腫脹處。也可以用活蜆子,數量不限,用水養五天,再用這水洗臉和手,有助於傷口癒合,不會留下疤痕。
手肘內側的肺經穴位疼痛,可能是毒氣流入肺經,導致手肘和手腕腫脹,甚至變成紅色的癰瘡,這時應該服用消毒飲,例如聖湯、五福化毒丹,或者用鬱金、雄黃各一錢半,巴霜四十粒,研磨成粉末,用醋糊成丸,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二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用量,用熱茶送服,幫助排出毒素。如果體虛氣血不足,可以服用十宣散加枳實、甘草、犀角;如果咽喉不適或腫痛,可以用甘桔湯加麥門冬、牛蒡子、薄荷;如果嘴巴流口水,血腥味很重,可以用生地黃的汁液化開五福化毒丹一丸,用雞毛刷塗抹在嘴巴裡。如果肺毒流入大腸,導致便秘或排泄膿血,則應參照之前治療便血的方子。
三陽背腮項結核,毒氣流於三陽經,則背、腮、項結核腫痛,宜小柴胡湯加生地最妙。熱盛腫痛者,敗毒散加荊,防;腫甚者,消毒飲加忍冬藤;虛者,內托十宣散減肉桂。通用赤芍、連翹為君,桔梗、甘草為臣,貝母、忍冬藤、白芷、栝蔞根為佐,上用升麻、葛根為使,下用檳榔、牛膝為使。大便閉,加大黃;發寒熱,加芩、柏。
不問膿已成未成,體實者宜服。虛者通用保元湯加酒炒芩、連少許。久者,上體宜保元湯加引經藥;下體宜獨活寄生湯,或內托十宣散加減。三豆飲,不拘虛熱常服。
白話文:
三陽經背部、腮部、頸部淋巴結核,毒氣沿著三陽經脈流動,導致這些部位腫大疼痛,可以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治療效果最好。如果發熱腫痛嚴重,可以用敗毒散加荊芥、防風;腫脹嚴重者,可以用消毒飲加忍冬藤;體質虛弱者,可以用內托十宣散減少肉桂的用量。常用赤芍、連翹做主藥,桔梗、甘草做輔藥,貝母、忍冬藤、白芷、栝蔞根做佐藥,升麻、葛根做引經藥,檳榔、牛膝做引藥。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加用大黃;如果發寒發熱,可以加用黃芩、柏樹枝。無論膿包是否形成,體質強健者都可以服用。體質虛弱者,可以使用保元湯加酒炒黃芩、連翹少許。久病者,上半身可以使用保元湯加引經藥;下半身可以使用獨活寄生湯,或者內托十宣散加減用藥。三豆飲可以不分虛實寒熱,常服用。
外護筋骨免偏枯。
凡痘癰不問發於何經,初起紅腫時,卻用黑豆、綠豆、赤豆等分,酸醋研漿,時時以鵝翎刷之,一切癰痘癤毒,不用針刀自潰。如膿已熟者,用披針燒紅刺之,內服消毒飲,在腮項,加金銀花。若不早治,必致潰爛筋骨。金華散:黃丹、黃柏、黃連、大黃、黃耆、輕粉、麝香,為末,干糝。
瘡干,豬油調塗。治痘後肥瘡、疳瘡、癬疥,收水涼肌解毒。斂肌散:地骨皮、黃連、五倍子、黃柏、甘草,為末,干糝。兼治疳蝕不斂,並痘後膿血雜滲不收等瘡。礬繭散:用白礬為末,塞入蠶繭內,令滿,以炭火燒,令礬汁盡,取出為末,干糝。治痘後身上及肢節上生疳蝕癧,膿水不絕。
白話文:
外在保護筋骨,可以避免筋骨乾枯。
無論長痘或癰瘡是在身體哪個部位,剛開始出現紅腫時,就用黑豆、綠豆、赤豆等量,用醋研磨成漿,經常拿鵝毛筆刷患處。各種癰瘡、痘疹、癤毒,不需用針刀,就會自己潰爛。如果膿已經成熟,就用披針燒紅刺破,並服用消毒藥物,如果是長在腮幫子或頸部,還要加上金銀花。如果不早點治療,就會導致潰爛傷及筋骨。金華散可以用黃丹、黃柏、黃連、大黃、黃耆、輕粉、麝香,研磨成粉,然後乾燥收藏。
瘡口乾燥後,用豬油調和塗抹。可以治療痘疹後留下的肥瘡、疳瘡、癬疥,收斂水分、涼血解毒。斂肌散可以用地骨皮、黃連、五倍子、黃柏、甘草,研磨成粉,然後乾燥收藏。還可以治療疳蝕不斂,以及痘疹後膿血滲漏不止等瘡口。礬繭散可以用白礬研磨成粉,填入蠶繭中,裝滿後用炭火燒,直到礬汁完全滲出,取出研磨成粉,然後乾燥收藏。可以治療痘疹後身上和肢節上長出的疳蝕潰瘍,膿水不斷流出。
逃痘方是後人巧,信者縱出亦稀疏;
太古無痘疹,周末秦初乃有之。初生,用生地黃自然汁,服三蜆殼許,利下惡汙,亦可稀痘。每遇冬月溫暖,恐春發痘,宜預服三豆飲:黑豆、赤豆、綠豆各等分,甘草減半,水煮熟,任意飲之。凡天行痘瘡,鄉鄰盛發,宜先服七日,痘永不出。小兒陽盛,無陰以制,令頭髮豎直,飲食減少,此伏熱之兆,便宜服油劑:麻油一盞,逐日飲盡,永不出痘。更服升麻葛根湯、三豆飲以預防之。
目直:纏豆藤(即毛豆梗上纏繞細紅藤,八月間採,陰乾)一兩半,黑豆三十粒,赤豆七十粒,山楂肉、牛蒡子、生地、辰砂各一兩,升麻、連翹各七錢半,荊芥、防風、獨活、甘草、當歸、赤芍、黃連、桔梗各五錢,經霜絲瓜長五寸者二個(燒存性)。前藥須預辦精料。
白話文:
逃痘方是後人想出來的方法,相信它的人即使嘗試過,也很少真的有效。古代並沒有天花,直到周末秦初才出現。剛出生的小孩如果長了痘,可以用生地黃的汁液服用,再吃些蜆殼,促進排泄,也能減緩痘疹。每到冬天温暖的時候,就担心春天會长痘,可以提前服用三豆飲:黑豆、赤豆、綠豆各等分,甘草減半,煮熟後任意飲用。如果附近流行天花,可以先服用七天三豆飲,就能预防天花。小孩子陽氣旺盛,缺乏阴氣制衡,就会出现頭髮竖起、食慾不振的症状,这是体内有热气的表现,这时可以服用麻油,每天喝完一盏,就能预防天花。还可以服用升麻葛根汤、三豆飲來預防。
目直這個方子需要用缠豆藤(也就是毛豆梗上缠绕的细红藤,八月採摘,陰干)、黑豆、赤豆、山楂肉、牛蒡子、生地、辰砂、升麻、連翹、荊芥、防風、獨活、甘草、當歸、赤芍、黃連、桔梗,以及经霜絲瓜,這些藥材都需要提前準備好。
遇春分、秋分、上元、七夕、忌婦人、貓、犬,誠心修製為末和勻,淨砂糖為丸,李核大。每一丸,濃煎甘草湯化下。凡小兒未出痘者,每遇春分、秋分時,各服一丸,其痘毒能漸消化。若只服一二次,亦得減少;若服三年六次,其毒盡能消化,必無虞矣。
錢劉陳魏皆堪法,得要還羨丹溪書。
錢、劉以痘本胎毒,毒解而氣血自伸陳魏以痘雖內毒,毒出則虛。丹溪隨表裡虛實,溫補解毒兼用。但見熱證,便用清肌解毒,甚則硝、黃;但見虛證,便用溫中托裡,甚則薑、附。噫!法無不善,用貴得宜。痘本外科傷寒之一,兼內傷雜病、婦女胎產、小兒驚積,痘非醫之統要矣乎!
白話文:
春分、秋分、上元、七夕這幾個節氣,以及婦人、貓、狗,都要忌諱。要誠心製作藥丸,用末和勻,加入乾淨的白砂糖,做成李核大小。每一丸用濃煎的甘草湯化開服用。對於未出過痘的小孩,每逢春分、秋分時節,各服用一丸,可以逐漸消化痘毒。如果只服用一兩次,也能減輕痘毒;如果連續服用三年六次,就能徹底消化痘毒,保證沒有危險。
錢、劉、陳、魏四位醫家都精通此法,但丹溪的書還是最值得欽佩。
錢、劉認為痘症源於胎毒,毒解了氣血自然就會恢復。陳、魏則認為痘症雖然是內毒,但毒出之後就會虛弱。丹溪則根據表裡虛實的不同,溫補解毒兼用。如果出現熱症,就用清熱解毒藥,嚴重時甚至用硝石、黃連;如果出現虛症,就用溫中托裡的藥物,嚴重時甚至用薑、附子。總之,沒有不好的方法,關鍵在於使用得當。痘症是外科傷寒的一種,也兼具內傷雜病、婦女胎產、小兒驚積等症狀,可見痘症是醫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