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11)
外集·卷五 (11)
1. 外感
小兒傷寒夾驚食,治與大人無異,所異者,夾食、夾驚而已。雜病亦然。
陰陽表裡大科同;傷寒左額青紋現,肢冷無汗慘顏容;
錢氏云:男子面黃體重、女子面赤喘急,其呵欠煩悶,手背熱,人迎脈盛則一也。
若手足溫又有汗,面光發熱是傷風;
亦左額青紋,與人迎脈盛。
夾食肚熱兼嘔逆,右額角青似小蔥;
右額角青筋,發熱,頭額肚腹熱甚,或兼嘔肚腹痛者,傷食也。如傷寒夾食者,人參羌活散加青皮、紫蘇,或藿香正氣散合敗毒散,便閉加大黃。如內傷生冷,外感風寒,寒熱如瘧,噁心少食者,人參養胃湯。
白話文:
小孩傷寒合併驚嚇或飲食不當,治療方法跟大人一樣,只是要特別注意驚嚇和飲食的問題。其他疾病也是如此。
陰陽表裡,治療原則相同。傷寒會在額頭左側出現青色紋路,四肢冰冷,沒有汗,臉色蒼白。
錢氏說:男人面黃體重,女人面紅氣喘,還有呵欠、煩躁、手背發熱、人迎脈旺盛,這都屬於同一個症狀。
如果手腳溫暖並且出汗,臉色發亮,發熱,就是傷風。
同樣會在額頭左側出現青色紋路,人迎脈旺盛。
飲食不當會造成肚子發熱、嘔吐,額頭右側出現青色紋路,像小蔥一樣。
額頭右側出現青筋,發熱,頭、額、肚子都很熱,可能會伴隨嘔吐或肚子痛,這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如果傷寒合併飲食不當,可以用人參羌活散加青皮、紫蘇,或藿香正氣散合敗毒散,便秘加用大黃。如果內傷生冷,外感風寒,寒熱像瘧疾,噁心吃不下東西,可以用人參養胃湯。
夾驚手掌心有汗,青紋先見額當中。
額正中青紋,面色青紅,手掌心有汗,時作驚惕,夜睡不安,手絡脈微動,發熱者,驚熱也,脫甲散、紅綿散、或人參羌活散,加殭蠶、蟬蛻、南星、全蠍、白附子、麻黃。便閉加大黃煎,調硃砂安神丸,或溫驚丸。驚輕者,先發表而後安心神可也。
白話文:
手心發汗,額頭出現青筋,臉色泛紅,經常感到驚恐,晚上睡不安穩,手上的經絡微微跳動,發熱,這是驚熱。可以用脫甲散、紅綿散,或人參羌活散,再加入殭蠶、蟬蛻、南星、全蠍、白附子、麻黃。若便秘,可加服大黃煎。也可以調製硃砂安神丸,或溫驚丸。驚嚇程度較輕者,先疏解表證,再安神即可。
傷寒表初喜隈暖,傷寒惡寒,初起未發熱時,喜隈人藏身密衣被;若發熱者,晝夜不止,俱宜量體汗之。大概太陽證見,羌活沖和湯;陽明證見,葛根解肌湯;少陽證見,小柴胡湯。
裡熱掀衣便不通;
入里內熱者,必揚手擲足,口中氣粗,壯熱作渴,大便不通,方敢與調胃承氣湯,或大柴胡湯微下之。大概太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枳實、厚朴;少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桔梗、知、柏;厥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川芎、柴胡。有表復有里,及驚風證見,雙解散加羌活、天麻、姜蠶、白附子、蟬蛻。
白話文:
傷寒初期,患者感到寒冷,剛開始發病時還沒發熱,就會喜歡躲在被窩裡穿著厚厚的衣服。如果發熱了,晝夜不停地發熱,就應該根據患者的體質,適量地讓他們出汗。總體來說,太陽證的患者,應該服用羌活沖和湯;陽明證的患者,應該服用葛根解肌湯;少陽證的患者,應該服用小柴胡湯。
如果內熱很盛,患者就會掀開衣服,但仍然感到不適;
如果熱邪進入內里,患者就會不停地揮手踢腳,呼吸粗重,發高燒口渴,大便不通,這時就可以給患者服用調胃承氣湯,或者用大柴胡湯稍微瀉一下。總體來說,太陰證的患者,應該服用羌活沖和湯加上枳實、厚朴;少陰證的患者,應該服用羌活沖和湯加上桔梗、知母、柏子仁;厥陰證的患者,應該服用羌活沖和湯加上川芎、柴胡。如果患者同時有表證和裡證,以及驚風症狀,應該服用雙解散加上羌活、天麻、姜蠶、白附子、蟬蛻。
額冷肢厥面色慘,瀉青陰病裡虛空。
理中湯、甘草乾薑湯;甚者,四逆湯。
汗吐下溫俱從緩,免動驚痰與蛔蟲。
傷寒溫補太過,以致生痰,變作驚風者有之;或汗下涼藥太過,以致胃寒,變成慢驚及蛔蟲上攻者有之,危哉!
傷風鼻塞氣促亂,身熱咳嗽忌大汗;
初起仍喜隈人引衣,惡風故也。凡傷風治與傷寒亦同,但傷風有汗,只宜解肌。身熱咳嗽,聲重氣促,體弱者,惺惺散;咳熱盛者,參蘇飲;發熱盛者,人參羌活散、天麻防風丸;壯熱者,升麻葛根湯。此傷風表藥,不可誤用麻黃。
白話文:
病人額頭冰冷、四肢厥冷,面色蒼白,這是由於體內陰寒虧虛,導致陽氣不足。可以使用理中湯、甘草乾薑湯來溫中補虛,情況嚴重者,可服用四逆湯。治療時要溫和緩慢,避免汗出過多、吐瀉過度,以免驚動痰氣或引發蛔蟲上攻。
有些人因治療傷寒時溫補過度,導致痰濕內生,轉化為驚風;有些人因汗下涼藥過度,導致胃寒,進而出現慢驚或蛔蟲上攻,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
傷風患者鼻子堵塞、呼吸急促,身體發熱咳嗽,忌諱大量出汗。初期可能喜歡依偎他人、裹緊衣服,這是因為怕風。傷風和傷寒的治療原則大致相同,但傷風患者容易出汗,只需解表即可。若身體發熱咳嗽,聲音沉重、呼吸急促,體質虛弱者,可服用惺惺散;咳嗽熱盛者,可服用參蘇飲;發熱嚴重者,可服用人參羌活散或天麻防風丸;發熱較為嚴重者,可服用升麻葛根湯。這些都是治療傷風的表藥,不可誤用麻黃。
入里能食渴且煩,便閉大黃方可灌;
入里與傷寒亦同,但傷風能食為異。如煩渴,二便赤黃者,四順清涼飲合小柴胡湯;二便閉者,大柴胡湯;風熱內實者,大黃丸。風與滯血留蓄上焦,胸膈高起,大便不通者,沒藥散:沒藥、大黃、枳殼、桔梗各二分,木香、甘草各一分,姜煎服。
白話文:
若患者能吃,感到口渴且煩躁,大便閉塞,可以用大黃方灌腸。
入里證和傷寒證相似,但傷風證能吃是不同之處。如果患者感到煩躁口渴,大小便赤黃,可以用四順清涼飲合小柴胡湯;如果大小便閉塞,可以用大柴胡湯;如果患者是風熱內實,可以用大黃丸。
如果風邪和瘀血停留在上焦,導致胸膈高起,大便不通,可以用沒藥散:沒藥、大黃、枳殼、桔梗各二分,木香、甘草各一分,用薑煎服。
兼脾肢冷吐瀉攻,益黃補後大青散。
風主肝,兼脾則必四肢清冷,吐瀉不思乳食,不渴者,當先以益黃散或理中湯補脾,後以大青膏發散;如身熱能食作渴者,當先以大青膏或鉤藤散發散,後以益黃散補脾。如作喘脹者,兼用塌氣丸;虛渴者,兼用錢氏白朮散。
白話文:
如果孩子同時有脾胃虛弱和風寒入侵的情況,就會出現四肢冰冷、嘔吐腹瀉、不愛吃奶、不渴等症狀。這種情況下,應該先用益黃散或理中湯補脾,之後再用大青膏發散風寒。
如果孩子有發熱、能吃、口渴等症狀,應該先用大青膏或鉤藤散發散風熱,之後再用益黃散補脾。
如果孩子出現喘息胸悶,可以加用塌氣丸;如果孩子出現口渴,可以加用錢氏白朮散。
肺喘心驚腎畏明,各臟見證依此斷;
兼肺則喘息,兼心則驚悸,兼腎則畏明,各隨補母臟藥選用。
尋常感冒必從輕,暑濕大科尤可玩。
《懷幼書》云:雙解散能治風寒暑濕勞倦,然貴加減得宜耳。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肺喘、心驚、腎畏明等症狀,可以根據這些症狀來判斷是哪個臟器出現了問題。
如果同時伴隨肺喘,則可能是肺氣不足;如果同時伴隨心驚,則可能是心氣不足;如果同時伴隨腎畏明,則可能是腎氣不足。針對不同的症狀,應該選擇補益相應臟器的藥物。
對於一般的感冒,應該從輕微的症狀開始治療,特別是暑濕引起的感冒,更需要謹慎用藥。
《懷幼書》中記載,雙解散藥方可以治療風寒、暑濕、勞倦等症狀,但重要的是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