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8)
外集·卷五 (8)
1. 察脈
小兒初生至半歲看額脈,周歲以上看虎口三關;男子五歲,女人六歲,以大指上下滾轉分取三部,診寸口三部脈。
額脈三指熱感寒,額前眉上髮際下,以無名指、中指、食指三指按之,如俱熱,感寒邪,鼻塞聲粗。
俱冷(三指)吐瀉臟不安;食指若熱胸中滿,無名熱者乳消難;上熱下冷食中熱,食指為上,名指為下。若食、中指熱,則上熱下冷。
夾驚名中指詳看。
若無名、中指熱,便是夾驚之候。
食指風氣命三關,男左女右,以左陽右陰故也。然陰陽男女,均有兩手,亦當參驗。左應心肝,右應肺脾,於此變通消息可也。故有以左手紅紋似線者,發熱兼驚;右手紅紋似線者,脾積兼驚;三叉者,肺熱、風痰、夜啼。風關無脈則無病,有脈病輕;氣關病重;命關脈紋短小面色紅黃,外證又輕則無妨。若直射三關青黑,外證又重者。死。
白話文:
嬰兒出生到半歲,觀察額頭的脈象;周歲以上則看虎口的三關脈。男孩五歲,女孩六歲,用大拇指上下滾動,分取三部脈象,診斷寸口三部脈。
額頭脈象可以用三根手指感知冷熱。額頭、眉頭上、髮際下,用無名指、中指、食指按壓,如果都熱,表示感受寒邪,會有鼻塞、聲音粗啞的症狀。
如果三根手指都冷,則容易吐瀉、內臟不安。食指熱代表胸中滿悶,無名指熱代表乳汁消退困難。上熱下冷代表食慾不振,食指代表上,中指代表下。如果食指、中指熱,就代表上熱下冷。
夾驚時,要仔細觀察中指脈象。
如果無名指、中指熱,就是夾驚的徵兆。
食指脈象反映風氣,代表命門三關,男性左邊,女性右邊,這是因為男左陽右陰的緣故。不過陰陽男女都有兩隻手,也要同時觀察。左邊對應心肝,右邊對應肺脾,可以根據這些脈象變化來推測病情。如果左手出現紅色紋路像線一樣,代表發熱伴有驚嚇;右手出現紅色紋路像線一樣,代表脾積伴有驚嚇;如果脈象呈三叉狀,代表肺熱、風痰、夜啼。風關無脈表示沒有病,有脈則病情較輕;氣關病情較重;命關脈象短小、面色紅黃,外在症狀又輕微則無妨。如果脈象直射三關,顏色青黑,外在症狀又嚴重,則會死亡。
五色惟有紅黃安;
五色:紅,黃、紫、青、黑。由其病盛色能加變,如紅黃之色,紅盛作紫;紅紫之色,紫盛作青;紫青之色,青盛作黑;青黑之色,至於純黑者不治。又白色主疳,黃而不光者主脾困。
淡紅寒熱(在表)青驚積,深青色,或大小曲者,四足驚;赤色大小曲者,水火飛禽驚;紅色大小曲者,人驚;青帶黃者,雷驚。或紅或青,如線一直者,是母傷食所致。紫絲、青絲或黑絲,隱隱相雜,似出不出,主慢脾風。
深紅疹痘是傷寒。
赤紅傷寒痘疹,空紅泄瀉。錢氏歌:紫風紅傷寒,青驚白色疳,黑時因中惡,黃即困脾端。
紋彎停食(紋)細腹痛,多啼乳食不消。紋多則主氣不和,紋亂者病久,紋曲者風熱盛。
白話文:
五色病症辨析
五色惟有紅黃安:
五色之中,只有紅色和黃色是吉利的徵兆。
五色:紅,黃、紫、青、黑。由其病盛色能加變,如紅黃之色,紅盛作紫;紅紫之色,紫盛作青;紫青之色,青盛作黑;青黑之色,至於純黑者不治。又白色主疳,黃而不光者主脾困。
五色指的是:紅、黃、紫、青、黑。根據病情的發展,顏色也會有所變化。例如:原本是紅色或黃色的,如果紅色加重,就會變成紫色;如果紫色加重,就會變成青色;如果青色加重,就會變成黑色;如果變成純黑色,則病情危重,難以治癒。另外,白色主疳疾,黃色但黯淡無光則表示脾虛乏力。
淡紅寒熱(在表)青驚積,深青色,或大小曲者,四足驚;赤色大小曲者,水火飛禽驚;紅色大小曲者,人驚;青帶黃者,雷驚。或紅或青,如線一直者,是母傷食所致。紫絲、青絲或黑絲,隱隱相雜,似出不出,主慢脾風。
淡紅色的寒熱病症在表層,青色表示驚風積滯,深青色且出現大小不一或彎曲的,表示四足驚癇;赤色且出現大小不一或彎曲的,表示水火、飛禽驚癇;紅色且出現大小不一或彎曲的,表示人驚癇;青色伴隨黃色,表示雷驚。如果出現紅色或青色線狀,一直延伸,表示母親飲食不當所致。紫色、青色或黑色的絲狀,隱隱約約,若隱若現,表示脾虛風寒。
深紅疹痘是傷寒。
深紅色疹子是傷寒病症。
赤紅傷寒痘疹,空紅泄瀉。錢氏歌:紫風紅傷寒,青驚白色疳,黑時因中惡,黃即困脾端。
赤紅色疹子是傷寒病症,空洞的紅色則表示腹瀉。錢氏歌中說:紫色表示風邪,紅色表示傷寒,青色表示驚風,白色表示疳疾,黑色表示中惡,黃色表示脾虛。
紋彎停食(紋)細腹痛,多啼乳食不消。紋多則主氣不和,紋亂者病久,紋曲者風熱盛。
紋彎曲,孩子停食,腹痛,哭鬧不止,奶水難以消化。紋多表示氣血不調,紋亂表示疾病久治不愈,紋彎曲表示風熱過盛。
紋粗黑射驚風頑;紋粗直射指甲,必主驚風惡候,紋黑如墨困重難治。
懸針青黑(風關)水(驚,氣關)疳熱,命關人驚,多傳慢脾風,不治。余仿此。
魚刺(又有此樣刺),青(色風關),驚(氣關),虛勞艱。
水字(風關),肺(咳嗽),驚(風或疳疾),膈痰積,乙字(風氣二關)驚風盡屬肝:曲蟲(風關肝病)疳積(氣關)大腸穢,肝(風關)胃(氣關多吐)疳積總如環。
流珠(紅點)膈熱三焦(霍)亂,吐瀉腸鳴,自利煩躁,啼哭。
長珠寒熱(腹)痛(夾)積團:來蛇乾嘔臟腑滯,左手則為肝病。
白話文:
指甲紋路粗黑且向下延伸,预示惊风顽疾;指甲纹路粗直且向下延伸至指甲,必定是惊风恶候,难治。指甲纹路黑如墨色,则困重难治。
悬针纹路呈青黑色,代表风关,水字纹路代表气关,意味着水、惊、疳热,命关惊恐,多传慢脾风,不治。其他纹路以此类推。
鱼刺纹路呈青色,代表风关,惊代表气关,预示着虚劳难愈。
水字纹路代表风关,肺字纹路代表咳嗽,惊字纹路代表风或疳疾,膈痰积。乙字纹路代表风气二关,惊风皆属肝病。曲虫纹路代表风关肝病,疳积代表气关,大肠秽浊。肝字纹路代表风关,胃字纹路代表气关,多吐,疳积总如环状。
流珠纹路(红色小点)代表膈热三焦,霍乱,吐泻肠鸣,自利烦躁,啼哭。
长珠纹路代表寒热腹痛,夹积团。来蛇纹路代表乾呕脏腑滞,左手则为肝病。
去蛇昏睡瀉潺潺。弓風裡形感寒熱。
頭目昏重,心神驚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
反外心神恍惚間:
夾驚夾食風癇證候,紋勢彎曲入里者,病雖重而證順,猶可用力;若紋勢弓反出外,駸駸靠於指甲者,斷不可回。其有三關紋如流珠、流米,三五點相連,或形於面,或形於身,危證尤甚。
氣疳向里風(疳)向外,斜左傷風斜右寒。雙鉤三曲傷冷硬,脈亂如蟲疳蛔攢;槍形痰熱驚風搐,雙字食毒驚積難。
孩兒三歲至五歲,一指三關定其息。浮洪(浮緩傷風,洪緊傷寒。人迎緊盛傷寒,氣口緊盛傷食)風盛數多驚(急促虛驚),虛冷沉遲(細)實有積;脈緊如索(弦)是風癇,沉緩須知乳化難。腹疼緊弦牢實(大便)秘,沉而數者骨中寒;弦長多是膈干風(弦緊者,氣不和,)緊數驚風四肢掣。
白話文:
患者頭昏腦脹,心神不安,感到疲倦乏力,四肢稍冷,小便顏色偏紅。觀察舌苔,發現舌苔白膩且向內收縮,說明病邪已深入內部。患者的脈象也呈現出一些特徵,如脈象沉細,或脈象急數,或脈象弦緊,這些都反映了疾病的不同情況。根據舌苔和脈象的變化,醫生判断患者可能患有风寒湿邪侵襲的病症,需要積極治療。
浮洪胃口似火燒,單細疳勞洪蟲齧;虛濡有氣(不和)更兼驚(神不守舍),脈芤多痢大便血。變蒸脈亦隨時移,伏遲寒嘔無潮熱(伏結為物聚);前大後小童脈順,前小後大必氣咽(大小不均者鬼祟)。四至洪來苦煩滿,沉細腹中痛切切:滑主露濕冷所傷,弦長客忤分明說。
五至夜甚浮大晝,六至夜細浮晝別;純陽六至號平和,五至虛四至病,三至脫,七至八至病輕,九至十至劇,十一、十二至死。此是聖人傳妙訣。
脈過寸口入魚際,主遺尿、驚搐。脈浮數身溫,順;沉細肢冷,逆。夜啼脈微小,順;洪大身冷,逆。吐乳,脈浮大身溫,順;沉細身冷,逆。疳勞,脈緊數臟實,順;沉細脾泄,逆。蟲痛,脈緊滑身溫,順;浮大唇青,逆。余病順逆同大人。
白話文:
浮腫的胃口像火燒一樣,單純的疳勞就像蟲子啃噬;虛弱潮濕還有氣逆,更兼驚悸不安,脈搏虛浮,經常腹瀉並帶血。變蒸的脈象隨時變化,潛伏的寒邪引起嘔吐,沒有發熱。前面脈搏大,後面脈搏小,是小兒脈象正常;前面脈搏小,後面脈搏大,一定是氣逆。
四指脈搏浮大,伴隨苦悶飽脹,沉細的脈象則表示腹痛劇烈。滑脈表示受寒濕侵襲,弦長脈象代表客忤之症。
五指脈搏晚上浮大,白天浮大;六指脈搏晚上細小,白天浮大。純陽六指脈象稱為平和,五指脈象虛弱,四指脈象有病,三指脈象虛脫,七指和八指脈象病輕,九指和十指脈象病重,十一指和十二指脈象將要死亡。這是聖人傳下的妙訣。
脈象超過寸口到達魚際,代表遺尿、驚搐。脈象浮數,身體溫熱,代表順氣;脈象沉細,四肢冰冷,代表逆氣。夜啼時脈象微小,代表順氣;脈象洪大,身體冰冷,代表逆氣。吐乳時,脈象浮大,身體溫熱,代表順氣;脈象沉細,身體冰冷,代表逆氣。疳勞時,脈象緊數,臟腑實,代表順氣;脈象沉細,脾虛泄瀉,代表逆氣。蟲痛時,脈象緊滑,身體溫熱,代表順氣;脈象浮大,嘴唇青紫,代表逆氣。其他疾病的順逆狀態與成人相同。
2. 五臟形證虛實相乘
肝風(氣熱為外傷風,氣溫為內生風)目直(熱則兩眥俱緊不轉。凡目直兼青者,必發驚;咬牙甚者,亦發驚)手循捻,肝主謀,故循衣領,亂捻物。風甚身強反張力大,瀉青丸;心乘風火相搏則發搐,導赤散;渴、喘,瀉白散。
虛則咬牙呵欠兼。
心不受熱,目連札不搐,或發抽力小,俱當補腎治肝,腎氣丸。如心乘肝,實邪,壯熱而搐,利驚丸、涼驚丸;肺乘肝,賊邪氣盛,呵欠微搐,法當以腎氣丸補肝,瀉白散瀉肺;脾乘肝微邪,多睡身重發搐,先以瀉青丸定搐,然後隨所見證調治;腎乘肝,虛邪,憎寒呵欠發搐,羌活膏。所謂乘者,猶乘車之乘。
白話文:
肝風由氣熱外傷或氣溫內生引起,眼睛直視,熱則眼角緊縮不能轉動。眼睛直視且發青,必定會發狂;牙齒緊咬,也會發狂。患者手會不斷摸索,因為肝主謀略,所以會亂摸衣領或其他物件。風盛則身體強壯,反彈力大,可服用瀉青丸;心火與風相搏則發抽搐,可服用導赤散;口渴喘不過氣,可服用瀉白散。
虛證則會咬牙哈欠。
心不受熱,眼睛直視不抽搐,或抽搐力量小,應補腎治肝,可服用腎氣丸。如果心被肝所乘,實邪,出現壯熱抽搐,可服用利驚丸或涼驚丸;肺被肝所乘,邪氣盛,哈欠輕微抽搐,應以腎氣丸補肝,瀉白散瀉肺;脾被肝所乘,邪氣輕微,容易睡覺,身體沉重發抽搐,應先用瀉青丸止住抽搐,然後根據症狀進行調理;腎被肝所乘,虛邪,怕冷哈欠發抽搐,可服用羌活膏。所謂「乘」,就像乘車一樣,是互相影響的意思。
五臟相乘莫測,如肝病必先治肺補腎,然後審肝臟虛實而調之,餘臟仿此。
心驚(搐)難言合面臥,煩熱上竄,舌強欲言不能叫哭,胸熱,故欲合臥就涼,單瀉心湯、導赤散、小生犀散。
虛則困臥驚悸添。
溫驚丸。肺乘心,喘而壯熱,瀉白散;肝乘心,風熱,大羌活湯下瀉青丸;脾乘心,身熱,瀉黃散;腎乘心,恐怖惡寒,硃砂安神丸。
白話文:
五臟之間的相互影響非常複雜,例如肝病,必須先治療肺、補腎,再根據肝臟的虛實情況進行調治,其他臟腑也以此類推。
心驚、抽搐、無法言語,面部表情僵硬,昏昏欲睡,感到煩躁,熱氣往上衝,舌頭僵硬,想說話卻發不出聲音,不能哭泣,胸口發熱,因此想要閉著眼睛睡覺,尋找涼爽的地方,可以用瀉心湯、導赤散、小生犀散治療。
虛弱時,會感到疲倦,昏昏欲睡,心驚膽戰,更容易感到恐懼。
可以用溫驚丸治療。
肺氣犯心,會出現呼吸急促,身體發熱的症狀,可以用瀉白散治療;肝氣犯心,會出現風熱症狀,可以用大羌活湯,然後再服用青丸治療;脾氣犯心,會出現身體發熱,可以用瀉黃散治療;腎氣犯心,會出現恐懼、怕冷的症狀,可以用硃砂安神丸治療。
脾困(倦)身熱渴不食,實則困睡不露睛,身熱渴欲飲水,或閉或泄黃赤色,瀉黃散。
虛則吐瀉風生痰。
虛則吐腥,泄瀉白色,多睡露睛,四肢漸次生風,或有痰,錢氏白朮散,異功散、理中丸。肝乘脾,風泄而嘔,二陳湯加黃芩;心乘脾,壯熱體重而瀉,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主之;肺乘脾,能食不大便而嘔嗽,檳榔、大黃煎湯下葶牛丸;腎乘脾,惡寒而泄,理中丸。
白話文:
脾胃虛弱,身體倦怠發熱,口渴不思飲食,如果是實證,就會昏昏欲睡、眼睛不睜開,身體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閉塞或排泄稀薄、呈黃色,可以服用瀉黃散。
如果是虛證,則會嘔吐、腹瀉,並伴有風痰。
虛證還會出現嘔吐腥臭食物、腹瀉白色稀便,嗜睡但眼睛張開,四肢逐漸出現風痺症狀,可能伴有痰,可以服用錢氏白朮散、異功散、理中丸。
肝氣犯脾,則會出現風寒泄瀉並嘔吐,可以服用二陳湯加黃芩;心氣犯脾,則會出現壯熱體重並腹瀉,可以服用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肺氣犯脾,則會出現能吃卻不排便,並出現咳嗽嘔吐,可以服用檳榔、大黃煎湯並服葶牛丸;腎氣犯脾,則會出現惡寒並腹瀉,可以服用理中丸。
肺燥(喘嗽)鼻乾手掐目,實則喘而氣盛,或渴,瀉白散潤之。手循眉目鼻面者,甘桔湯主之。肺只傷寒則不胸滿;肺熱復有風冷,胸滿短氣喘嗽,瀉白散、大青膏主之。
虛則(唇白色)少氣喘無厭。
氣哽長出少氣,先服益黃散,而後阿膠散。心乘肺,熱而喘嗽,先腎氣丸,次導赤散、阿膠散;肝乘肺,惡風眩冒喘嗽,人參羌活散;腎乘肺,憎寒,嗽清利,百部丸;脾乘肺,體重痰嗽泄瀉,四君子湯加藿香、乾葛、木香、甘草。
白話文:
肺部乾燥導致喘咳,鼻乾、手指掐壓眼睛,這是實證,表現為喘息且氣盛,或者口渴,可以服用瀉白散潤肺止咳。手指沿著眉毛、眼睛、鼻子和面部循行,則可以用甘桔湯治療。肺部單純受寒邪侵襲,則不會胸部滿悶;如果肺熱又有風寒,則會胸部滿悶、氣短、喘咳,可以用瀉白散和大青膏治療。
虛證則表現為嘴唇蒼白,氣短喘息,沒有止息之感。
氣逆上衝,氣短,先服用益黃散,然後服用阿膠散。心氣乘犯肺氣,導致熱證喘咳,先服用腎氣丸,再服用導赤散和阿膠散;肝氣乘犯肺氣,導致惡風眩暈、喘咳,服用人參羌活散;腎氣乘犯肺氣,導致畏寒、咳嗽清稀,服用百部丸;脾氣乘犯肺氣,導致身體沉重、痰咳、腹瀉,服用四君子湯加藿香、乾葛、木香、甘草。
腎寒畏明顱自解,腎只不足,惟痘瘡:腎實則黑陷。小兒腎虛,由胎氣不充,則神不足,目多白睛,畏明,顱囟自開,面㿠白色,皆難養或夭。有因病而致虛者,可補。
下竄足熱火欲炎。
下竄者,骨重惟欲墜下而縮身也。足熱不喜衣覆,心火下於腎部,腎氣丸或正氣湯。心乘腎,內熱不惡寒,桂枝湯加黃芩為丸;肺乘腎,喘嗽皮澀寒,百部丸;肝乘腎,拘急氣搐身寒,理中丸;脾乘腎,體重泄瀉身寒,理中丸。凡本臟虛弱,皆鬼賊克害,當補本臟正氣。假令肺病咳嗽,當春補腎,當夏救肺,當秋瀉肺,當冬補心。
白話文:
腎臟寒冷,畏懼光亮,頭顱自動打開,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容易長痘瘡;如果腎氣充足,痘瘡則會呈現黑色凹陷。小兒腎虛,是因為胎氣不足,導致神氣不足,眼白多,畏光,頭顱囟門自動打開,臉色蒼白,難以養育,容易夭折。如果有因疾病而導致腎虛的,可以補腎。
下半身寒冷,腳卻發熱,像是要燃燒起來一樣。
下半身寒冷的人,骨骼沉重,想要往下墜,身體縮起來。腳熱不喜歡蓋被子,心火下移到腎臟,可以服用腎氣丸或正氣湯。心火克制腎臟,內熱不畏寒,可以用桂枝湯加黃芩製成丸藥;肺氣克制腎臟,喘咳皮膚乾燥發冷,可以用百部丸;肝氣克制腎臟,身體拘急抽搐,怕冷,可以用理中丸;脾氣克制腎臟,身體沉重,腹瀉,怕冷,可以用理中丸。凡是本臟虛弱的,都會被邪氣所侵害,應該要補益本臟的正氣。比如說,肺部生病咳嗽,春天要補腎,夏天要救肺,秋天要瀉肺,冬天要補心。
瀉本臟,又名寒瀉。大抵五臟各至本位即氣盛,不可更補;到初克位,不可更瀉。又肺病重,見肝虛證易治,見肝熱證難治。蓋肺病久則虛冷,肝強實而反勝也。經曰:受所制而不能制,謂之真強,法當先補脾肺,而後瀉肝;肺勝者當補肝瀉肺。然嗽久虛羸,不可服瀉白散,宜腎氣丸。
又肝病見秋,肝勝肺也,宜補肺瀉肝,輕者病退,重者唇白如枯骨者死;肺病見春,肺勝肝也;心病見冬,心勝腎也;腎病見夏,腎勝心也;脾病見四臟,順者易治,逆者難治。五臟病機,不離五行生剋制化之理,所以有臟腑虛實乘勝之病,世俗不審此理,往往率指為外感、內傷,而用藥枉死,此錢氏、潔古之功大矣哉!
白話文:
瀉本臟,也就是寒瀉。一般來說,五臟各歸其位時氣血旺盛,就不需要再補;剛開始病變時,也不宜再瀉。此外,肺病嚴重時,若出現肝虛的症狀則容易治療,但若是肝熱的症狀則難以治療。這是因為肺病久病會導致虛寒,而肝氣強盛而反勝之故。醫書上說:「被克制卻不能克制,稱為真強。」因此,治療時應該先補脾肺,再瀉肝;若肺氣旺盛,則應該補肝瀉肺。然而,咳嗽久病體虛,不宜服用瀉白散,應服用腎氣丸。
另外,肝病在秋季發作,肝氣勝過肺氣,宜補肺瀉肝,輕者病症會消退,重者唇色蒼白如枯骨則會死亡。肺病在春季發作,肺氣勝過肝氣;心病在冬季發作,心氣勝過腎氣;腎病在夏季發作,腎氣勝過心氣;脾病則受四臟影響,順應五行生剋則容易治療,逆行則難以治療。五臟的病機,不脫離五行生剋制化的規律,因此會有臟腑虛實乘勝的病症。世人往往不了解此理,常常誤以為是外感、內傷,用藥不當而枉死,這正是錢氏和潔古醫術的偉大之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