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10)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七 (10)

1. 急救諸方

避難大道丸,黑豆一升去皮,貫眾、甘草各一兩,茯苓、蒼朮、砂仁各五錢,銼碎,用水五盞,同豆煎熬,火須文武緊慢得中,直至水盡,揀去藥,取豆搗如泥,作芡實大瓷瓶密封,每嚼一丸,則恣食苗葉,可為終日飽。雖異草殊木,素所不識,亦無毒,甘甜與進飯糧一同。專備荒亂飢餓,食草木以濟生。一方只黑豆一升,挼挲極淨,貫眾一斤細銼,用水斟酌多少,慢火煮豆香熟,日乾,翻覆令展盡余汁,簸取黑豆,去貫眾,空心日啖五七粒,任食草木無妨。治與前同。能忌魚肉菜果及熱水熱湯,數日後身力壯健,不復思飯食。

散被毆瘢痕,亦治跌撲。用熟麻油與酒同煎服之,臥火燒地上,疼痛即消。

傷重痛悶欲絕者,用牛一隻,剖腹納其人於牛腹,浸熱血中,可蘇。如傷腹,用血竭飲之,出血愈。或打傷跌撲,或戰陣炮矢所傷,血流滿體,氣貫胸膈悶絕者亦蘇。

治中創血出,亦治金瘡,用原蠶蛾一味。炒為末,敷之立止,血出如箭者亦效。

槍傷腹烈腸出者,用黃耆、當歸、川芎、白芷、續斷、鹿茸、黃芩、細辛、乾薑、附子、芍藥各二兩,為末,先飲酒,次服五錢,七日三服,加至方寸匕立驗,傷重困乏者亦宜。

金刃中骨脈中不出者,用白蘞、半夏等分為末,每方寸匕日三服,酒下,至二十日自出。

下蠶室創門不合方,用所割勢火煅為末,酒調服。昔有沈生者,狎近女冠,或欲白其師,沈懼,引刀自割其勢,瘡口流血,經月不合。或教以煅所割者搗為末,酒調服,不數日而愈。

白話文:

急救諸方

避難大道丸:取黑豆一升去皮,貫眾、甘草各一兩,茯苓、蒼朮、砂仁各五錢,切碎。用五碗水與黑豆一起煎煮,火候要控制得當,直到水煎盡。挑出藥渣,將黑豆搗成泥,裝入瓷瓶密封保存。每次嚼食一丸藥泥,即可隨意食用各種植物的莖葉,就能維持一整天不餓。即使是不認識的草木,也沒有毒性,味道甘甜,可以當飯吃。此方專為荒亂飢餓時,以食草木來維持生命而設。另一方是用黑豆一升洗淨,貫眾一斤切碎,加適量水,小火慢煮至黑豆熟透且香味四溢,然後曬乾,翻動使其水分完全蒸發,篩去貫眾,空腹每日服用五到七粒,可隨意食用草木而不受影響。療效與上方相同。若能忌食魚肉蔬菜水果及熱水熱湯,數日後體力就會恢復,不再想吃飯。

散被毆瘢痕:也適用於跌打損傷。將熟麻油和酒一起煎服,然後臥在火燒熱的地面上,疼痛就會消失。

傷重痛悶欲絕者:取一頭牛,剖開腹部,將傷者放入牛腹中,浸在溫熱的牛血中,即可救活。如果傷到腹部,則服用血竭,可以止血癒合。無論是打傷跌撲,還是戰爭中炮火造成的創傷,只要是血流滿身,氣血堵塞胸膈而昏迷的,都能救活。

治中創血出:也適用於刀傷。用原蠶蛾炒成粉末,敷在傷口上即可立即止血,即使是血流如注也能奏效。

槍傷腹烈腸出者:用黃耆、當歸、川芎、白芷、續斷、鹿茸、黃芩、細辛、乾薑、附子、芍藥各二兩,研磨成粉。先飲酒,然後服用五錢藥粉,七日服用三次,每次用量可增加至一匙,效果迅速顯著,即使傷勢嚴重、體力衰竭者也適用。

金刃中骨脈中不出者:用白蘞、半夏等量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匙,每日三次,酒送服,二十日左右即可痊癒。

下蠶室創門不合方:用割傷部位的組織用火煅燒成粉末,用酒調服。從前有個叫沈生的,與尼姑有染,怕被師父發現,於是用刀割傷自己的生殖器,傷口流血不止,一個月都癒合不了。有人教他將割傷部位的組織煅燒成粉末,用酒調服,幾天後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