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6)
外集·卷七 (6)
1. 腸癰
大黃湯偏治腸癰,硝牡栝蔞桃仁同,虛去硝黃加醬薏,立止寒熱與消膿(敗醬薏苡仁)。(見七卷)
白話文:
「大黃湯主要用於治療腸癰,其中包含硝石、牡蠣、栝蔞、桃仁等成分。如果體質虛弱,應去掉硝石和大黃,改加敗醬和薏苡仁,可以立即緩解發冷發熱的症狀,並有助於消除膿腫。」(此內容參考自第七卷)
2. 痔
五痔散用豬鱉甲,蛇蛻蝟皮蜂房挾,每服二錢少入麝,不拘內外並冷熱。
豬左懸蹄甲、鱉甲、蝟皮、露蜂房各五錢,蛇蛻一條,俱炒焦為末,每二錢入麝少許,井水調服。治五痔不拘內外冷熱,如牡痔倍鱉甲,牝痔倍蝟皮,腸痔倍豬甲,血痔倍蛇蛻,脈痔倍蜂房。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獻是講述一種稱為「五痔散」的治療痔瘡的藥方。配方包括豬的蹄甲、鱉甲、刺蝟皮、蜂巢和蛇蛻,這些成分都要炒焦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的藥粉,再加入少量麝香,用井水調和後服用。
這個藥方適用於各種痔瘡,無論是內痔、外痔、冷性或熱性的痔瘡都可以使用。具體來說,如果是牡痔(男性痔瘡),則鱉甲的份量要加倍;如果是牝痔(女性痔瘡),則刺蝟皮的份量要加倍;如果是腸痔,則豬蹄甲的份量要加倍;如果是血痔,則蛇蛻的份量要加倍;如果是脈痔,則蜂巢的份量要加倍。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中醫的"牡痔"與"牝痔",並非單純指男性或女性的痔瘡,而是根據痔瘡的特性來命名的。牡痔指的是硬結、堅固的痔瘡,而牝痔指的是鬆軟、易出血的痔瘡。
3. 鶴膝風
大防風湯熟地黃,白朮參芎耆附羌,牛膝杜仲歸甘芍,痢後鶴膝空心嘗。
熟地、白朮、防風、當歸、白芍、杜仲、黃耆各四分,附子、川芎各三分,牛膝、羌活、甘草、人參各二分。一方無羌活有茯苓,薑棗煎服。去風順氣,活血壯筋,治足三陰經虧損,外邪乘虛,患鶴膝風,或時骨節腫痛,或腫而不痛,不問已潰未潰,用三五劑後,當用調補之藥,或痢後腳痛緩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風。或兩膝腫痛,腳脛枯臘,亦名鶴膝風。
白話文:
【鶴膝風】
大防風湯的成分包括:熟地黃、白朮、防風、當歸、白芍、杜仲、黃耆各四分,附子、川芎各三分,牛膝、羌活、甘草、人參各二分。另一種配方則無羌活,而有茯苓,並以薑棗煎煮服用。
此藥方能驅風順氣,活血壯筋,主要治療因足部三條陰經損耗,導致外邪侵入虛弱身體所引起的鶴膝風。無論是偶爾的骨節腫痛,或是腫脹但不疼痛,無論病況是否已經化膿,服用三到五劑後,應改用調理補養的藥物。另外,如果在下痢後腳部感到疼痛乏力,無法正常行走,這被稱為痢風。或是兩膝出現腫痛,小腿肌膚乾枯如臘肉,也被稱為鶴膝風,此藥方同樣適用。
4. 癬疥
何首烏散蔓荊芥,蚵蚾甘草葳防再,湯酒每服抄二錢,能治癜風頑癬疥。(見七卷)
浮萍散治諸風癢,荊芥川芎草麻黃,赤芍當歸各等分,蔥根豆豉共煎湯。
白話文:
使用何首烏、蔓荊子、蚵蚾(海螵蛸)、甘草、葳蕤(玉竹)和防風這些藥材,每次服用時取兩錢份量,用湯酒沖服,能治療白癜風、頑固性癬疥。
另一個方子是浮萍散,適用於各種風癢症狀。其成分包括荊芥、川芎、麻黃、赤芍、當歸,這些藥材應等量使用,再加上蔥根和豆豉,一起煎成湯藥服用。
5. 折傷
復元活血湯當歸柴,將軍穿甲紅黃排,栝蔞桃仁煎酒水,墜跌脅痛效難猜。
當歸一錢二分,柴胡一錢,穿山甲、甘草、紅花、栝蔞根各四分,酒大黃二錢,桃仁泥十枚,水酒各半煎服,以利為度。治從高墜下,惡血留於脅下,實痛不可忍者宜服。
當歸鬚散有紅花,桃仁甘草赤芍撾,烏藥香附蘇木桂,水酒煎治折傷家。(見七卷)
乳香定痛散歸術,白芷沒藥羌活足,甘參為末調酒便,專醫墮墜並跌撲。(見七卷)
白話文:
【骨折或挫傷】
【復元活血湯】:由當歸、柴胡、穿山甲、甘草、紅花、栝蔞根、酒大黃、桃仁組成。具體配方是:當歸一錢二分,柴胡一錢,穿山甲、甘草、紅花、栝蔞根各四分,酒大黃二錢,桃仁泥十枚,用一半水一半酒煎煮後服用,以排泄順暢為標準。適用於從高處墜落,導致瘀血積在脅部,實痛難忍的情況。
另一種藥方是由當歸、紅花、桃仁、甘草、赤芍、烏藥、香附、蘇木和桂皮組成,用水和酒一起煎煮,適用於骨折或挫傷的患者。
另外一種藥方叫做【乳香定痛散】,成分包括乳香、當歸、白朮、白芷、沒藥、羌活、甘草和人參,這些藥材研磨成粉後,調和酒一起服用,主要用來治療墜落或跌打所引起的疼痛。
6. 破傷風
如聖散中香白芷,川芎防風細辛使,雄黃蒼烏兩頭尖,熱酒調之忌油膩。
白芷、川芎、防風、細辛各五錢,雄黃二錢半,蒼朮二兩,草烏四錢,兩頭尖四錢,一方加當歸、麻黃、荊芥、何首烏、全蠍、天麻、藁本各五錢,甘草二兩,人參三錢,川烏四兩,石斛一兩,為末,每一錢臨臥茶清或熱酒少許調下。忌一切動風油膩熱物。
治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腰膝疼,手足麻,言語澀,遍身癬,上攻頭目耳鳴,痰涎不利,偏正頭痛,一切諸風及破傷風,角弓反張,蛇犬刀刃所傷,諸風濕等瘡,及婦人產後敗血衝上,並宜服之。又可敷貼破傷處,風牙疼乾擦即愈,如損骨者加乳香三錢。
養血當歸地黃湯,川芎芍藥藁本防,白芷細辛煎水服,破傷虛者急宜嘗。
白話文:
在「破傷風」的治療上,有一個名為「如聖散」的方子,其成分包括:白芷、川芎、防風和細辛,這些成分的份量都是五錢;雄黃則是二錢半;蒼朮有二兩;草烏和兩頭尖各四錢。另有一個配方則會額外加入當歸、麻黃、荊芥、何首烏、全蠍、天麻、藁本,這些成分的份量也是五錢;甘草有二兩;人參三錢;川烏四兩;石斛一兩。所有藥材磨成粉末後,每次服用一錢,用熱茶或熱酒少量調服,最好在睡前服用。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所有可能引發風邪的油膩食物。
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左半身癱瘓、右半身不靈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腰膝疼痛、手腳麻木、語言不清、全身皮膚病變、頭痛耳鳴、痰液不易排出、偏頭痛、各種風濕疾病以及破傷風。對於破傷風患者,該藥能緩解角弓反張的症狀,也能治療被蛇咬、狗咬或是刀傷等情況,對各種風濕性創傷也有療效。此外,此藥對於產後婦女因失血過多導致的血液逆流也有幫助。另外,此藥還可以塗抹在受傷部位,對於風濕引起的牙疼,只要乾擦就能立即止痛。若受傷影響到骨骼,則需額外加入三錢的乳香。
另一個用於補血的藥方是「當歸地黃湯」,其中包含川芎、白芍、藁本和防風,以及白芷和細辛,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適合用於破傷風導致體虛的情況,患者應儘快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