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5)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七 (5)

1. 大頭腫

普濟消毒(飲)芩連鼠,參陳甘梗玄藍幾,翹升柴馬殭蠶同,或加防薄芎歸耳,大便硬者又加黃,煎湯調末隨人使。

黃芩、黃連各五錢,鼠黏子、馬勃、板藍根、連翹各一錢,人參三錢,陳皮、生甘草、桔梗、玄參、柴胡各二錢,升麻、殭蠶各五分,為末,白湯調,時時服之,留一半蜜丸含化。或加防風、薄荷、川芎、當歸水煎服,或大便硬加酒大黃一二錢,以利為度。治天行大頭病,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氣喘急,咽喉不利,舌乾口燥,此邪熱客於心肺,上攻頭目,互相傳染,害人甚速。

清震湯治雷頭風,升麻蒼朮一兩充,蓮葉一荷煎水服,腫痛寒熱立收功。

每服五錢,水煎,食後徐徐溫服。治雷頭風,頭面疙瘩腫痛,憎寒發熱,四肢拘急,證似傷寒。蓋雷屬震,震仰盂,故藥內加青荷葉,謂象其震之形狀也,宜此主之。

白話文:

【大頭腫】

普濟消毒飲的配方是:黃芩和黃連各五錢,牛蒡子、馬勃、板藍根、連翺各一錢,人參三錢,陳皮、生甘草、桔梗、玄參、柴胡各二錢,升麻、僵蠶各五分,研磨成粉,用白開水調和,隨時服用,可留下一半製成蜂蜜丸慢慢溶解吞服。或者可以加入防風、薄荷、川芎、當歸用水煎煮服用,如果大便乾硬可以添加一至二錢的酒炒大黃,直到排便順暢為止。這能治療因空氣中病毒引起的大頭病,症狀包括頭部及臉部腫脹,眼睛難以睜開,呼吸急促,咽喉不適,舌頭乾燥,口渴,這是因為邪熱影響了心臟和肺部,向上影響頭部,且容易互相感染,病情發展迅速。

清震湯用於治療雷頭風,升麻和白朮各一兩,加上荷葉,用水煎煮服用,頭部腫脹疼痛和寒熱感立刻會得到緩解。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在飯後慢慢溫熱服用。用於治療雷頭風,症狀包括頭部和麪部出現疙瘩腫痛,畏寒發燒,四肢緊繃,症狀類似感冒。雷屬震卦,震卦的形狀像一個仰盂,所以藥方中加入了青荷葉,以此象徵震卦的形狀,因此這種病症適用此方治療。

2. 瘰癧

升麻調經湯葛龍,芩連柏梗連翹空,莪稜歸芍甘草輩,少陽加柴癧病無縱(內有生芩、酒芩)。(見七卷)

白話文:

「治療瘰癧(一種頸部淋巴結核)的處方為升麻調經湯,其成分包含葛根、龍骨、黃芩(分為生黃芩和酒黃芩)、黃連、柏子仁、桔梗、連翹等。此外,還需加入莪術、三稜、當歸、白芍以及甘草等。若病患屬於少陽證候,則應再額外添加柴胡。按照此配方使用,則瘰癧疾病便不會肆意發展。」(請注意,此為直譯,具體藥物使用需遵照專業醫師指導)

3. 肺癰

桔梗湯中用防己,百合貝母栝蔞子,甘節參歸杏苡仁,桑白黃耆姜佐使。

桔梗、防己、貝母、栝蔞仁、人參、當歸、薏苡仁、桑白皮各四分,百合、甘草節、杏仁、黃耆各一分,姜煎溫服。治肺癰咳嗽膿血,咽乾多渴。如大便秘加大黃,小便赤加木通。

知母茯苓湯黃芩,五味款冬半術參,梗麥柴薄芎膠草,夜嗽歸地藥宜增。

知母、茯苓、黃芩各一錢,五味子、款冬花、桔梗、麥門冬、柴胡各萬分,人參、半夏各七分,薄荷三分,甘草、白朮各六分,川芎、阿膠各四分,生薑煎服。治肺癰喘嗽不已,往來寒熱,自汗,如夜嗽甚加當歸、地黃。

白話文:

【肺癰】

在桔梗湯的配方中使用了防己,主要成分包含:桔梗、防己、貝母、栝蔞仁、人參、當歸、薏苡仁、桑白皮各取等量,而百合、甘草節、杏仁、黃耆則取較少的份量,再加入薑片一同煎煮後溫服。這款湯藥用於治療肺癰引起的咳嗽帶膿血,以及咽喉乾燥和頻繁口渴的情況。如果伴有大便祕結,可以增加大黃的份量;若是小便色紅,則應添加木通。

另一方為知母茯苓湯,其成分有:知母、茯苓、黃芩各取相等份量,五味子、款冬花、桔梗、麥門冬、柴胡也各取同量,而人參、半夏的份量稍多,薄荷取少量,甘草、白朮則取中等份量,川芎、阿膠也需加入,最後以生薑煎煮服用。此湯藥適用於肺癰導致的喘息咳嗽不止,且有寒熱交錯及自汗的症狀,若夜晚咳嗽嚴重,則應增加當歸和地黃的用量。

4. 肺痿

紫菀散中知貝母,參梗茯苓阿膠許,甘草五味生薑煎,善治虛咳成肺痿。(見七卷)

人參平肺(散)桑皮君,知草地骨五味群,青陳半茯門冬芩,姜煎為丸要搗勻。

桑白皮一錢,知母七分,甘草、地骨皮、陳皮各五分,五味三十粒,茯苓、青皮、人參、天門冬各四分,如熱加黃芩四分,紫蘇、半夏各五分,姜煎溫服。或為末,薑汁糊丸,彈子大,食後噙化。治心火克肺,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如午後熱、聲颯,加杏仁、桔梗,有膿血將變癰,加紫菀。

白話文:

【肺痿】

在紫菀散這方劑中包含了貝母,人參、茯苓和阿膠等藥材,再加上甘草與五味子,用生薑來煎煮,對於治療因虛弱導致的咳嗽,進而形成的肺痿有良好的療效。

人參平肺散的主要成分是桑白皮,配合知母、地骨皮和五味子,再加上陳皮、半夏、茯苓、青皮、人參和天門冬,如果熱象明顯還可以加入黃芩,最後以薑汁調和均勻製成丸狀。

具體的藥物用量如下:桑白皮一錢,知母七分,甘草、地骨皮、陳皮各五分,五味子三十粒,茯苓、青皮、人參、天門冬各四分,如果症狀有熱象可再加黃芩四分,紫蘇、半夏各五分,用薑水煎煮後溫服。或者可以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以薑汁調和成丸,大小如彈珠,飯後含化服用。此方能治療心火過旺剋制肺臟,轉變為肺痿的情況,症狀包括咳嗽、喘息、噁心、大量痰涎,胸部感到悶脹,咽喉不適等。如果出現下午發熱、聲音嘶啞的情況,可以再加入杏仁和桔梗;若症狀出現膿血,可能是即將轉變為膿瘍,應加入紫菀。

5. 脅癰

神效栝蔞用一個,當歸甘草五錢銼,乳沒一錢酒水煎,乳脅腸癰功莫過。(見七卷)

白話文:

[脅癰的治療]

使用神效栝蔞一個,加上當歸和甘草各五錢切碎,再加入一錢的乳香和沒藥,用水和酒一起煎煮。對於治療脅部(腋下至腰間的部位)或是腸癰的療效無出其右。

(參閱第七卷)

6. 胃癰

大射干湯赤茯苓,赤芍白朮及梔升,水煎入蜜地黃汁,胃癰甲錯自然清。(見七卷)

白話文:

【胃癰】

使用大射干湯,其中包括赤茯苓、赤芍、白朮、梔子和升麻。用水煎煮後加入蜂蜜和地黃汁。若患有胃癰且症狀表現爲肌膚甲錯,服用此方後,病情會自然得到緩解。

(參考自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