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1)
外集·卷七 (1)
1. 脅痛
枳殼煮散防風芎,乾葛細辛甘梗充,姜煎一盞空心候,脅疼氣痛盡能攻。(見六卷)
鹽煎散歸芎芍稜,莪枳茯麥神麯青,樸木小茴各等分,蔥根兼治腹心疼。(見六卷)
復元通聖(散)穿山甲,青陳甘草栝蔞屑,每用熱酒下一錢,諸痛諸瘡活氣血。
穿山甲、栝蔞根各四錢,青皮、陳皮各二錢,甘草三錢,為末,酒調服。治諸氣閉澀,耳聾耳疼,諸瘡腹癰便癰瘡疽,一切氣刺。如瘡無頭者,津液調敷;諸瘡腫痛,加金銀花,連翹各一錢。
白話文:
[脅痛]
【枳殼煮散】包含防風、芎藭、乾葛、細辛和甘草梗,這些成分一起煮成湯。在空腹時喝下這碗湯,可以緩解脅部疼痛和氣痛的症狀。
【鹽煎散】由歸身、芎藭、芍藥、稜朮、莪朮、枳殼、茯苓、麥芽、神麴、青皮組成,加上朴硝和小茴香,並用蔥根來煎煮。這種藥物可以治療腹心部位的疼痛。
【復元通聖散】主要成分有穿山甲、青陳皮、甘草和栝樓根。每次使用時,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粉,用熱酒送服一錢,能活血化瘀,治療各種疼痛和瘡瘍。
具體配方是:穿山甲和栝樓根各四錢,青皮和陳皮各二錢,甘草三錢,混合後研成粉末,用酒調服。這方子適用於氣滯不暢導致的耳聾、耳痛,以及各種瘡瘍、膿腫,如腹癰、便癰、瘡疽等,還能治療各種氣刺。對於那些沒有出頭的瘡,可以用津液調成糊狀外敷;對於各種腫痛的瘡,可以添加金銀花和連翹各一錢。
2. 淋
五淋散治五般淋,歸芍梔甘赤茯苓,每用空心煎水服,何憂氣血石膏淫。
當歸、甘草各五分,芍藥、山梔各一錢,赤茯苓六分,水煎溫服。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出,或熱淋便血。
清心蓮子飲黃芩,甘草車前赤茯苓,麥門地骨參耆使,下虛上盛作諸淋。
蓮子、赤茯、人參、黃耆各七分,黃芩、甘草,車前子、麥門冬、地骨皮各五分,如發熱加柴胡、薄荷,水煎溫服。治下虛上盛,心火上炎,口苦咽乾煩渴,小便赤澀,欲作諸淋。
白話文:
【淋】
「五淋散」能治療五種不同類型的尿路疾病,其成分包含當歸、白芍、梔子、甘草以及赤茯苓。使用時應在空腹時以水煎煮服用,如此一來,就無需擔心氣血因過度消耗而衰弱。
具體劑量為:當歸和甘草各五分,芍藥和山梔各一錢,赤茯苓六分,用水煎煮後溫服。此方適用於腎氣不足,膀胱有熱的情況,如尿道不通,排尿困難,或伴有尿血的熱淋症狀。
「清心蓮子飲」主要成分有黃芩、甘草、車前草和赤茯苓,再輔以麥門冬、地骨皮、人參及黃耆,並以甘草為調和。若患者有發熱現象,可額外加入柴胡和薄荷,用水煎煮後溫服。此方適用於下焦虛弱,上焦火旺的情況,如口苦、咽喉乾燥、煩渴、小便赤澀,有發展成各種尿路疾病的趨勢。
3. 脾胃
平胃散中四般藥,蒼朮陳皮厚朴攢,更加甘草調脾胃,生薑棗子一同煎。
平胃散,蒼朮二錢,調脾除濕寬中;陳皮一錢四分,和胃消痰溫中;厚朴一錢;去滿除濕調中,甘草八分,調脾瀉火和中;薑棗煎,入鹽少許溫服。此藥和脾健胃,扶根固本,兼有他證,照依藥性加減。溫補炒熟,消導生用。
平胡飲子,即本方合小柴胡湯,治瘧寒熱相等。
參苓白朮(散)薏苡仁,甘草蓮肉山藥停,桔梗扁豆砂仁用,棗煎虛熱用之靈。
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山藥各三錢,薏苡仁、蓮肉、桔梗、白扁豆、砂仁各一錢半,為末,每二錢棗子煎湯調服。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吐瀉及大病後,調助脾胃最效。
凝神散參苓白朮,山藥扁豆粳米續,地黃地骨甘知母,門冬竹葉用幾十。
人參、茯苓、白朮、山藥各一錢,扁豆、粳米、生地、甘草、知母各五分,地骨皮、麥門冬、淡竹葉各二分半,薑棗煎服。大能收斂胃氣,清涼肌表。一方去山藥、扁豆、知母、竹葉、地皮,加黃耆、當歸、白芍、茯神、桔梗,治癆瘵症,聲重血系瘦乏。
葛花解醒(湯)縮砂仁,木香豆蔻茯青陳,參薑朮澤豬神麯,酒調一服味清辛。
葛花、砂仁、白豆蔻各五錢,木香五分,茯苓、陳皮、人參、豬苓各一錢半,青皮、乾薑、白朮、澤瀉各三錢,神麯二錢,為末,每二錢白湯或酒調服,得微汗為度。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瘵膈痞塞,手足戰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
益胃散薑黃澤瀉,乾薑砂草益智仁,白蔻黃耆參厚朴,陳皮通用十分靈。
薑黃、乾薑、白豆蔻各三分,澤瀉、砂仁、甘草、人參,黃耆、厚朴、陳皮各七分,益智仁六分,水煎服。治服寒藥過多,或脾胃虛弱,胃脘作痛。
白話文:
【脾胃】
平胃散由四種藥物組成:蒼朮二錢,能調理脾臟,去除濕氣,使中焦寬暢;陳皮一錢四分,能和胃,消除痰濕,溫暖中焦;厚朴一錢,能去除脹滿,除去濕氣,調理中焦;甘草八分,能調理脾臟,清熱,和胃。薑片和棗子一同煎煮,加入少量鹽,溫熱服用。此藥能和胃健脾,扶正固本,若伴有其他症狀,可根據藥物特性進行加減。若需溫補則炒熟使用,若需消導則生用。
平胡飲子是平胃散加上小柴胡湯,用於治療瘧疾的寒熱交替。
參苓白朮散包含薏苡仁、甘草、蓮肉、山藥、桔梗、白扁豆、砂仁,以棗子煎湯調服,非常適合治療虛熱。具體配方為: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山藥各三錢,薏苡仁、蓮肉、桔梗、白扁豆、砂仁各一錢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以棗子煎湯調服。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或嘔吐、腹瀉以及大病後的脾胃調理。
凝神散由人參、茯苓、白朮、山藥、扁豆、粳米、生地、甘草、知母、地骨皮、麥門冬、淡竹葉等藥物組成,薑片和棗子煎煮後服用,能有效收斂胃氣,清涼肌膚。另一個配方去除了山藥、扁豆、知母、淡竹葉、地骨皮,添加了黃耆、當歸、白芍、茯神、桔梗,用於治療肺結核症狀,如聲音沙啞,血系瘦乏。
葛花解醒湯包含葛花、砂仁、白豆蔻、木香、茯苓、陳皮、人參、豬苓、青皮、乾薑、白朮、澤瀉、神麯,可用水或酒調服,以微微出汗為度,主要用於治療過量飲酒導致的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顫抖、食慾減退、小便不通。
益胃散由薑黃、乾薑、白豆蔻、澤瀉、砂仁、甘草、人參、黃耆、厚朴、陳皮、益智仁等藥物組成,水煎後服用,主要用於治療服用過多寒性藥物,或脾胃虛弱導致的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