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卷首 (8)
卷首 (8)
1. 茹淡論
或問:《內經》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曰:地食人以五味。古者年五十食肉,子今年邁七十矣,盡卻鹽醯,豈中道乎?何子之神茂而色澤也?曰:味有出於天賦者,有成於人為者。天之所賦者,若谷菽菜果,皆沖和之味,有食人補陰之功,此《內經》所謂味也。人之所為者,皆烹飪調和偏厚之味,有致病發疾之毒,此吾子所擬味也。
今鹽醯之卻,非真茹淡者,大麥與粟之咸,粳米、山藥之甘,蔥、韭之辛之類皆味也,子以為淡乎?予安於沖和之味者,心之收,火之降也;以偏厚之味為安者,欲之縱,火之勝也,何疑之有?《內經》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非天賦之味乎?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非人為之味乎?聖人防民之具,於是為備。
白話文:
有人問我:「《內經》說精氣不足的人,可以用食物來補充。又說:大地藉由五味來滋養人。古代人五十歲才吃肉,您今年已經七十歲了,完全不吃鹽和醋,這合理嗎?怎麼您的精神這麼好,氣色也這麼好?」
我回答說:「食物的味道有來自自然的,也有來自人為的。自然賦予的味道,像穀物、豆類、蔬菜、水果,都是清淡平和的味道,有滋補陰氣的效果,這才是《內經》裡說的『味』。人為的味道,就是經過烹調、調味,偏向濃郁厚重的味道,有導致疾病的毒性,這是您所忌諱的味道。
您現在不吃鹽和醋,並不代表您真的吃得很淡。大麥和小米的鹹味,粳米和山藥的甜味,蔥和韭的辛辣等等,這些都是味道,您怎麼能說它們淡呢?我喜歡清淡平和的味道,是因為這樣可以使心神收斂,心火下降;而喜歡濃郁厚重的味道,是因為這樣會放縱慾望,導致心火旺盛,這有什麼好懷疑的?
《內經》又說:陰氣的來源,本就在五味。這不就是自然賦予的味道嗎?陰氣的五個宮殿,會因為五味而受損。這不就是人為的味道嗎?聖人為了預防人民的疾病,因此才制定了這些規範。」
凡人飢必食,彼粳米之甘而淡者,土之德也,物之屬陰而最補者也。惟可與菜同進,《經》以菜為充者,恐於飢時頓食,或思慮過多,因致胃損,故以菜助其充足,取其疏通而易化,此天地生物之仁也。《論語》曰: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傳》曰:賓主終日百拜而酒三行,以避酒禍。
此聖人施教之意也。蓋谷與肥鮮同進,厚味得谷為助,其積之也久,寧不助陰火而致毒乎?故服食家在卻谷者則可,不卻谷而服食,未有不被其毒而橫夭者也。彼安於厚味者,未之思耳。或又問: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何不言補氣?曰:味,陰也;氣,陽也。補精以陰,求其本也。
白話文:
人餓了就需要吃東西,米飯甘甜淡薄,屬土性,是陰性食物中最滋補的。但米飯最好與蔬菜一起食用,《經》中以蔬菜充飢,是因為擔心人餓的時候直接吃米飯,或者思慮過多,會損傷胃部,所以用蔬菜來輔助,利用蔬菜的疏通易化特性,這是天地造化的仁慈。《論語》說:肉雖然多,也不要超過米飯。《傳》說:賓主一天到晚互相拜訪,但酒只喝三巡,這是為了避免酒的禍害。
這就是聖人教導的道理。因為谷物與肥美的肉類一起吃,厚味的食物有谷物輔助,積食時間長,難道不會助長陰火而產生毒素嗎?所以食療家在服用藥物時會避免吃米飯,不吃米飯而服用藥物,沒有人能不被毒素傷害而早逝。那些沉迷厚味的人,只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而已。有人可能會問:精氣不足,用味道來補充,為什麼不說補氣呢?答:味屬陰,氣屬陽。用陰來補精,是從根本入手。
故補之以味,若甘草、白朮、地黃、澤瀉、五味子、麥門冬之類,皆味之厚者也。《經》曰虛者補之,正此意也。上文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存以養,使氣自充,氣充則形完矣,故言溫不言補。《經》曰勞者溫之,正此意也,彼以熱藥溫藥,佐輔補藥,名曰溫補,非徒無益,而害之矣。籲,《局方》之不能求經旨也如此哉!
白話文:
因此,用味道來補充,例如甘草、白朮、地黃、澤瀉、五味子、麥門冬之類,都是味道濃郁的藥材。《經》書上說虛弱的人就應該補益,正是這個意思。上面提到形體不足的人,要用溫熱的藥物來溫養,使氣血充盈,氣血充盈了,形體就會健全。所以只說溫而不說補。《經》書上說勞累的人就應該溫養,正是這個意思。他們用熱性的藥物,輔助補益的藥物,稱為溫補,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有害。唉,《局方》不能領會經書的旨意,真是如此啊!
2. 陰火論
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為萬物之父母。天,大也,為陽,而運於地之外;地居天之中,為陰,天之大氣舉之。日,實也,亦屬陽,而運於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者也。人身之陰氣,其消長視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歲而經行。
是有形之後,猶有待於乳哺水穀以養,陰氣始成,而可與陽氣為配,以能成人而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後嫁娶,可見陰氣之難於成,而古人之善於攝養也。《禮記》注曰:惟五十然後養陰者有以加。《內經》曰: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歲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經斷。
白話文:
人由天地之氣而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因此氣通常充足,血卻常常不足。為何這樣說呢?天地是萬物的父母。天,廣大無垠,屬陽,運行於地之外;地居於天之中,屬陰,被天之大氣托舉。太陽,圓滿充實,亦屬陽,運行於月亮之外;月亮,虧缺不圓,屬陰,依靠太陽的光芒而發光。人體的陰氣,其消長隨著月亮的盈缺而變化,所以人生下來,男子十六歲精氣充盈,女子十四歲開始行經。
有了形體之後,還要靠乳汁和五穀滋養,陰氣逐漸形成,才能與陽氣相配,成為大人,並能生育後代。古人必定要等到近三十、二十歲才結婚,可見陰氣的形成不易,而古人善於保養身體。 《禮記》注釋說:只有到五十歲之後,才能真正有效地保養陰氣。《內經》說:年至四十,陰氣減半,起居便會衰弱。又說:男子六十四歲精氣耗盡,女子四十九歲月經停止。
夫以陰陽之成,止供給得三十年之視聽言動,已先虧矣。人之情欲無涯,此難成易虧之精氣,若之何而可以縱欲也?《經》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非吾之過論也。或曰:仰觀俯察乎天地日月,既若是之不同,何寒暑溫涼之見於四時者,又如此之相等而無降殺也?曰:動極復靜,靜極復動,猶人之噓吸也。
寒者吸之極,氣之沉也;熱者噓之極,氣之浮也;溫者噓之微,氣之升也;涼者吸之微,氣之降也。一噓一吸,所乘之機,有以使之,宜其相等而無降殺,此以流行之用而言。前以大小虛實言者,蓋其對待之體也。或曰:遠取諸天地日月,近取諸男女之身,曰有餘,曰不足,吾知之矣。
白話文:
古人以陰陽理論,認為一個人從出生到能夠聽到、看到、說出話和行動,大約只有三十年的生命力。然而,人的慾望無窮盡,這種容易耗損且難以補足的生命力,如何能放任人們隨意滿足自己的慾望呢?《經》中有言:陽代表天性,主導外部活動;陰代表地性,主導內部活動。因此,陽具有實質的力量,而陰則是空虛的。這並不是我的錯誤論述。
有人問道:我們觀察天地日月,他們的表現似乎有所不同,那麼四季中的寒暑溫涼,又是如何表現出相同的穩定性,沒有降殺之力?答道:動態達到極點後會轉為靜態,靜態達到極點後又會轉回動態,這就像人類呼氣和吸氣一樣。寒冷時,氣息沈入體內;熱烈時,氣息浮於體表;溫和時,氣息微微上升;涼爽時,氣息則下降。每次呼吸的過程,都是由外在環境和自身身體的相互作用所決定的,所以四季中的寒暑溫涼表現出相同且無降殺之力,這是因為這些變化是由氣流的運動所引發的。之前的論述關於「大小虛實」,是在討論這些現象的相互對立和平衡。有人問道:遠處的天地日月,以及近處的人體男女,表現出有餘或不足,我明白這些道理了。
人在氣交之中,今欲順陰陽之理,而為攝養之法,如之何則可?曰:主閉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於動。心動則相火翕然而隨,雖不交會,亦暗流而滲漏矣。所以聖賢只是教人收心養性,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為成四時,人之五臟六腑,亦應之而衰旺。
四月屬巳,五月屬午,為火大旺,火為肺金之夫,火旺則金衰;六月屬未,為土大旺,土為水之夫,土旺則水衰。況腎水常借肺金為母,以補助其不足,故《內經》諄諄然滋其化源也。古人以夏月必獨宿而淡味,兢兢業業於愛謹,保養金水二臟,正嫌火土之旺爾。《內經》又曰:藏精者,春不病溫。
白話文:
人體在氣的運作中,想要順應陰陽的規律,採取保養的方法,該怎麼做呢?腎臟主管閉藏,肝臟主管疏泄,兩者都蘊藏相火,並與心臟相連。心臟是君火,容易受到外物影響而動盪。心臟一動,相火便隨之而動,即使沒有交會,也會暗中流動滲漏。所以聖賢教導人們收攝心神,修養性情,其道理很深奧。天地依照五行生克的規律,交替衰旺,形成四季變化,人體的五臟六腑也隨之而衰旺。
四月屬巳,五月屬午,是火氣最旺的季節,火是肺金的夫,火旺則金衰;六月屬未,是土氣最旺的季節,土是水氣的夫,土旺則水衰。而且腎水經常依靠肺金作為母親,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內經》一再強調滋養化源。古人認為夏月一定要獨自睡覺,飲食清淡,嚴格要求自己謹慎,保養金水兩臟,正是為了避免火土過旺。 《內經》也說:儲藏精氣,春天就不會生病。
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正大氣潛伏閉藏,以養其本然之真,而為來春升動發生之本。若於此時,不恣欲以自戕,至春升之際,根本壯實,氣不輕浮,焉有溫熱之病?夫夏月火土之旺,冬月大氣之伏,此論一年之虛耳。若上弦前,下弦後,月廓空,亦為一月之虛;大風大霧,虹電飛雹,暴寒暴熱,日月薄蝕,憂愁忿怒,驚恐悲哀,醉飽勞倦,謀慮勤動,又皆為一日之虛。
若病患初退,瘡痍正作,尤不止於一日之虛,今人多有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少體熱,仲景論春夏劇,秋冬瘥,而脈弦大者,正世俗謂注夏病也。若犯此四者之虛,似難免此。夫當壯年,便有老態,仰事俯育,一切隳壞,興言至此,深可驚懼。古人謂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白話文:
十月屬於亥月,十一月屬於子月,這時節天地間的氣息潛伏閉藏,以滋養自身的根本真氣,為來年春天生長發育奠定基礎。如果在這個時候不放縱慾望,不自我傷害,到了春天生長的時候,身體根基就會強健,元氣不會輕浮,怎麼會有溫熱的疾病呢?夏天是火土旺盛的季節,冬天是天地氣息潛伏的季節,這是在論述一年中氣機的虛實變化。就像月亮上弦之前、下弦之後,月亮的圓缺變化,也是一個月中的虛實變化;大風大霧、彩虹閃電、冰雹飛舞、暴寒暴熱、日月蝕,憂愁憤怒、驚恐悲哀、醉酒飽食、勞累倦怠、思慮過度,這些也都是一天中氣機的虛實變化。
如果疾病剛剛退去,傷口正在癒合,更需要小心,因為這不止是單純的一天虛弱,而是更深層的虛弱。如今很多人在春末夏初的時候,會出現頭痛腳軟、食慾不振、體溫升高等症狀,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到春夏病情加重,秋冬病情減輕,脈象弦大的人,就是俗稱的「注夏病」。如果犯了這四種虛弱,就容易患上這種病。一個人正值壯年,卻出現老態,行動不便,身體機能衰退,說到這裡,真是令人擔憂。古人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意思是說不要被外界的誘惑所迷惑,保持內心的平靜。
夫以溫柔之感於體,聲音之感於耳,顏色之感於目,馨香之感於鼻,誰是鐵心漢不為動?善養生者,於此五個月,出居於外,苟值一月之虛,一日之虛,亦宜暫遠帷幕,久自珍重,保全天和,庶可滋助化源,水得所養,陰無虧損,與陽齊平。然後陽得所附,而無飛越之尤,遂成天地交之泰,何病之可言?願相與共遵守,期無負敬身之教,幸甚。
上丹溪格言二篇,病者當時目之,或者議其茹淡之偏,殊不知其本意為痰火陰虛之人作也。人至中年,腎氣自衰,加人佚欲,便成虛損,興陽補劑服之,則潮熱不勝。專服滋降之藥,雖暫得清爽,久則中氣愈虛,血無生化,所以只得於飲食上調節,戒一切煎炒炙爆、酒酣糖醬燥熱之物,恐燥血也,戒一切生冷時果時菜,恐傷脾也,能甘淡薄,則五味之本自足以補五臟,養老慈幼皆然。其酒肉補陽助火,內傷勞倦元氣虛者,雖病所禁忌之物,亦可暫食養胃,東垣有是言也。
白話文:
人天生對溫暖、聲音、顏色、香氣等感官刺激有反應,沒有人能完全不受影響。注重養生的人,在春夏五個月裡,應該多出去走走,即使只有一天的時間,也要暫時離開室內,好好珍惜自己。這樣做可以滋養身體,避免陰氣損耗,達到陰陽平衡。陽氣有了依附,就不會過度外洩,就能達到天地交合的最佳狀態,怎麼還會生病呢?希望大家一起遵循這些原則,不要辜負養生的教誨。
上丹溪格言中提到,有些人生病時,可能覺得文中提倡的清淡飲食太過於偏頗,但其實這是針對痰火陰虛的人說的。中年以後,腎氣自然衰退,加上縱慾過度,很容易虛損。如果只補陽氣,會導致燥熱難耐;只服用滋陰降火藥物,雖然暫時涼爽,但時間久了會更加虛弱,血氣無法生成。所以只能在飲食上調節,戒掉煎炒炙爆、酒酣糖醬等燥熱的食物,以免傷血;也要戒掉生冷的水果蔬菜,以免傷脾。如果能吃得清淡,五味的本性就能滋養五臟,這對老人和小孩都適用。酒肉雖然補陽助火,但對於內傷勞倦、元氣虛弱的人來說,即使是病中禁忌的食物,也可以少量食用來養胃,東垣也曾這麼說過。
但節飲食極難,非惟酒肉,必以禮義撙節,而不可過。雖飯粥亦不可飽,恆言吃得三碗,只吃兩碗,《論語》: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小注云:肉氣勝,滯穀氣;穀氣勝,滯元氣,元氣流行者壽,元氣滯者夭。惟酒無量不及亂,在聖人則可,常人當不自有其量,而後可不亂也。
節色非惟眼招口挑,縱欲宣淫,亂匹配之常經,反交感之正理,得罪天地鬼神,雖自己妻妾,亦不可以妄合,大風大雨,大寒大熱,朔望本生之期,切宜禁忌,惟靜中養見端倪,自然變易其心,一切穢褻之事,且厭之矣,況肯貪戀以喪家珍哉!古云:上士異房,中士異床,下士異被,知命者慎之。
白話文:
控制飲食非常困難,不只是酒肉,必須以禮義約束節制,不可過度。即使是吃飯喝粥,也不能吃飽,常言道吃三碗就吃兩碗,《論語》中說:肉雖然多,也不要讓肉氣超過飯氣。古書註解說:肉氣過盛,會阻礙穀氣;穀氣過盛,會阻礙元氣,元氣流通就能長壽,元氣阻塞就會早亡。只有酒,適量飲用不會造成混亂,對於聖人來說可以,普通人則必須自己掌握分寸,才能避免混亂。
節制慾望不只是眼看口饞,縱慾宣淫,違背了夫妻匹配的常規,也破壞了陰陽交感的正理,會得罪天地鬼神,即使是自己的妻子妾室,也不可以隨意親近。大風大雨、大寒大熱、朔望月經期,這些時候都要特別禁忌,只有在靜養中才能察覺端倪,自然改變內心,對於一切污穢之事,就會厭惡,更何況貪戀而損害身體呢!古人說:上等人分房而睡,中等人家分牀而睡,下等人分被而睡,明白命運的人應該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