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七 (2)

1. 鼓脹

平肝飲子用防歸,枳梗川芎木桂枝,揀參橘芍檳甘草,腹脅妨暈嘔脹醫。

防風、枳殼、桔梗、桂枝、赤芍各五分,當歸、川芎、木香、人參、橘皮、甘草、檳榔各二分半,姜煎。治喜怒不節,肝氣不平,邪乘脾胃,心胸腹脅脹滿,頭暈嘔逆,脈來浮弦。

分氣紫蘇飲陳皮,大腹桑根白共推,甘桔果苓五味子,喘氣脾虛病可移。

紫蘇一錢六分,大腹皮、桑白皮、甘草、桔梗、草果、茯苓、五味子各二分,姜煎,入鹽少許溫服。治男婦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脅疼痛,氣促喘急,心下脹悶,飲食不思,嘔逆不止。

大正氣散藿香葉,檳榔術半乾葛疊,枳殼橘紅樸桂甘,風寒濕氣脹須涉。

白朮一錢半,藿香、檳榔,半夏、乾葛、枳殼、橘皮、厚朴、桂枝、甘草各五分,薑棗煎服。治脾胃怯弱,為風寒暑濕氣所傷,心腹脹滿,有妨飲食。

人參芎歸湯木香,蓬朮臺烏甘草將,砂桂五靈脂半夏,入些蘇葉棗生薑。

當歸五分,木香、蓬朮、烏藥、砂仁七分,人參、甘草、官桂、五靈脂各四分,川芎、半夏各一錢,紫蘇、薑棗煎服。治咽燥漱水,迷妄驚恐,痛悶喘急,虛汗厥逆,小便多,大便黑,肚腹膨脹,名曰血脹證。

白話文:

【鼓脹】

平肝飲子的配方包含了防風、當歸、枳實、桔梗、川芎、木香、肉桂、赤芍、人參、橘皮、檳榔和甘草,每份量各不同,需用薑煮。這藥方適用於因情緒波動失調導致肝氣不順,脾胃受邪氣影響,出現心胸腹部脹滿,頭暈想吐,脈搏浮弦的情況。

紫蘇飲則由紫蘇、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甘草、桔梗、草果、茯苓和五味子組成,加入少許鹽,薑煮後溫服。主要治療男女脾胃不合,胸膈阻塞,腹部脹痛,呼吸急促,心下脹悶,食慾不振,不停嘔吐的症狀。

大正氣散的成分有藿香葉、檳榔、白朮、半夏、乾葛、枳實、橘紅、厚朴、肉桂和甘草,薑和棗一起煮。適用於脾胃虛弱,受風寒暑濕侵襲,心腹脹滿,影響飲食的情況。

人參芎歸湯則加入了木香、蓬朮、烏藥、砂仁、人參、甘草、肉桂、五靈脂、半夏、紫蘇、薑和棗。適用於咽喉乾燥、漱口水,精神混亂恐懼,疼痛喘息急促,虛汗厥逆,頻尿,大便色黑,腹部膨脹,被稱為血脹的病症。

2. 赤白濁

萆薢分清飲菖蒲,茯苓甘草天台烏,益智仁等鹽煎服,通心氣止精濁余。

萆薢、石菖蒲、茯苓、甘草、烏藥、益智各等分,入鹽一捻,煎服,如精滑別以綿裹龍骨同煎。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無度。

白話文:

【赤白濁】

使用萆薢分清飲,其中包含的成分有:萆薢、石菖蒲、茯苓、甘草、天台產的烏藥和益智,以上藥材等量混合,加入一點鹽一同煎煮後服用。如果精液滑泄的情況特別嚴重,可以另用棉布包裹龍骨一同煎煮。這種飲方主要治療的是因真氣不夠充足,下焦部位虛弱且寒涼導致的小便呈現白色渾濁,以及頻繁排尿且無法自我控制的情況。

換句話說,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身體底子差,下腹部虛弱且寒冷,造成小便混濁像米湯一樣,並且排尿次數過多且無法自我控制的問題。服用此方能有助於固攝精氣,減少尿濁。

3. 腰痛

人參順氣(散)芎甘梗,術芷陳皮枳殼等,麻黃烏藥與白姜,一切風寒腰痛省。(見六卷)

獨活湯中有大黃,桂澤羌翹桃仁防,黃連歸柏己甘草,勞役腰痛免成傷。(見六卷)

蒼朮復煎散紅花,黃柏柴胡川升麻,藁本澤瀉羌白朮,腦項背膝腰痛佳。

蒼朮四兩,紅花少許,黃柏三錢,柴胡、升麻、藁本、澤瀉、羌活、白朮各五分,先用水二碗煮蒼朮至二盅,去渣,入余藥煎服。治寒濕相合,腦痛惡寒煩悶,脈沉洪,項背脊骨髀眼膝腰疼痛。忌油麵。

白話文:

[腰痛]

人參順氣散的配方有芎、甘草、梗、術、芷、陳皮、枳殼等,再加上麻黃、烏藥和薑,這對於因風寒導致的所有腰痛都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在獨活湯中加入大黃,再配以桂、澤、羌、翹、桃仁、防風、黃連、歸、柏、己、甘草,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因勞累過度引起的腰痛進一步惡化。

另一個配方是蒼朮復煎散,加入少量紅花、黃柏、柴胡、升麻、藁本、澤瀉、羌活、白朮,先用兩碗水煮蒼朮至剩下一盅,去渣後,再加入其餘的藥材一起煎煮服用。此方適用於因寒濕交雜所導致的頭痛、怕冷、煩躁、脈搏沉洪,以及頸項、背部、脊骨、大腿、膝蓋和腰部的疼痛。在使用該方時,應避免食用油炸和麵食。

以上是幾個治療腰痛的古方,但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

4. 疝氣

補腎湯即四君子,加耆附沉羌木瓜,甘草紫蘇川芎少,寒疝泄瀉用之佳。

人參、白朮、茯苓、黃耆、附子各一錢,沉香四分,羌活五分,木瓜一錢半,紫蘇三分,川芎、甘草各二分半,姜煎溫服。治寒入小腹,疼痛泄瀉,胸滿痞塞。

白蔥散即四物湯,枳樸莪稜茯桂姜,參楝曲糵青茴術,蔥鹽煎治冷膀胱。

川芎、當歸、生地、芍藥、枳殼、厚朴、莪朮、三稜、茯苓、官桂、乾薑、人參、川楝肉、神麯、麥芽、青皮、茴香、木香各等分,蔥白、食鹽煎服。如大便利,用訶子;大便秘,去鹽,入大黃。治一切冷氣,入膀胱疝痛,兼治胎前產後腹痛,胎動不安,或血刺動、兼血臟宿冷,百節倦痛,肌體怯弱,勞傷帶癖。

聚香飲子乳沉丁,木檀藿香葉共成,胡索薑黃烏梗桂,甘草姜煎疝氣寧。

乳香、沉香、丁香、木香、檀香、藿香各五分,玄胡索、薑黃、川烏、桔梗、桂心、甘草各二分半,薑棗煎服。治七情所傷,遂成七疝,心脅引痛,不可俯仰。

烏附通氣(湯)四苓散,加歸芍橘香楂草,不問疝氣久與新,風寒暑濕氣皆掃。

白朮七分,茯苓、澤瀉各五分,豬苓、甘草、木香各三分,烏藥、香附、當歸、芍藥、山楂、橘皮各一錢,水煎溫服。治新久疝氣,風寒暑濕,七情皆效。痛甚加檳榔、玄胡索,脈沉細惡寒加吳萸。

白話文:

[疝氣]

補腎湯實質上就是四君子湯,加上黃耆、附子、沉香、羌活和木瓜,並稍微添加甘草、紫蘇和川芎,對於因寒冷引發的疝氣或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人參、白朮、茯苓、黃耆、附子各取一錢,沉香取四分,羌活取五分,木瓜取一錢半,紫蘇取三分,川芎、甘草各取二分半,加入生薑一起煎煮後溫熱服用。主治因寒冷進入小腹引起的疼痛和腹瀉,以及胸滿和痞塞感。

白蔥散實質上就是四物湯,加入枳殼、厚朴、莪術、三棱、茯苓、官桂、乾薑、人參、川楝肉、神麯、麥芽、青皮、茴香、木香,以及蔥和鹽一同煎煮後服用。如果大便通暢,可加入訶子;如果大便乾燥,去掉鹽,加入大黃。主治所有由寒冷引起的膀胱疝痛,同時也能治療懷孕前後腹部疼痛,胎動不安,或血刺動、兼血髒宿冷,全身關節疼痛,身體虛弱,勞傷帶癖。

聚香飲子含有乳香、沉香、丁香、木香、檀香、藿香,以及玄胡索、薑黃、川烏、桔梗、桂心和甘草,加入薑棗一起煎煮後服用。主治因情緒傷害而形成的七種疝氣,引起心脅疼痛,無法俯仰。

烏附通氣湯實質上就是四苓散,加上當歸、芍藥、橘皮、香、山楂和甘草,不論疝氣是新發還是舊疾,風寒暑溼氣都能清除。

白朮取七分,茯苓、澤瀉各取五分,豬苓、甘草、木香各取三分,烏藥、香附、當歸、芍藥、山楂、橘皮各取一錢,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主治新舊疝氣,風寒暑溼,七情皆有效。疼痛加劇時可以加入檳榔和玄胡索,脈沉細惡寒時可以加入吳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