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
內集·卷二 (1)
1. 濕
滲濕湯中白朮先,丁香蒼朮茯苓兼,甘草陳皮有等分,乾薑加上濕皆痊。
白朮二錢,蒼朮二錢,茯苓、甘草、乾薑各五分,丁香、陳皮各二分半,薑棗煎服。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如坐水中,小便澀,大便溏。
除濕湯中用藿香,陳皮厚朴術名蒼,白朮茯苓並半夏,入些甘草在中央。
藿香、蒼朮、厚朴、半夏各八分,陳皮、白朮、茯苓各四分,甘草二分,姜煎服。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痠疼,大便溏泄,小便澀或利。
五苓散內用豬苓,白朮茯苓澤瀉停,肉桂用之多與少,白水煎來止渴行。(見三卷)
四苓散,即本方去肉桂。薷苓湯:即香薷散合五苓散。
藿苓湯,即藿香正氣散合五苓散。
白話文:
【濕】
在滲濕湯裡,首先使用的是白朮,再搭配丁香、蒼朮和茯苓,還有甘草和陳皮各佔相等份量,再加上乾薑,這樣一來,濕氣都能得到治療。
具體來說,就是用二錢的白朮和蒼朮,茯苓、甘草、乾薑各用五分,丁香和陳皮各用二分半,用薑和棗一同煎煮服用。這能治療因寒濕傷害導致的身體沉重,感覺像是坐在水中,小便不通暢,大便稀溏的情況。
在除濕湯中,我們會使用藿香,再加入陳皮、厚朴、蒼朮,還有白朮、茯苓和半夏,中間會加一些甘草。
具體來說,藿香、蒼朮、厚朴、半夏各用八分,陳皮、白朮、茯苓各用四分,甘草用二分,用薑煎煮服用。這可以治療因寒濕傷害導致的身體沉重,腰腳痠痛,大便溏泄,小便不通暢或者過於頻繁的情況。
五苓散裡會使用豬苓,再搭配白朮、茯苓和澤瀉,肉桂的用量可根據個人情況酌情增減,用白水煎煮,可以止渴。
四苓散,就是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去掉肉桂。薷苓湯,即香薷散加上五苓散。
藿苓湯,即藿香正氣散加上五苓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