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1)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七 (1)

1. 咳嗽

金沸草散麻甘芍,荊芥前胡半夏姜,肺受風寒頭目痛,咳嗽聲黏時疫方。(見三卷)

蘇沉九寶(飲)薄荷陳,麻桂桑蘇與杏仁,大腹皮同甘草入,諸般咳嗽效如神。

薄荷、陳皮,麻黃、官桂、桑白皮、紫蘇、杏仁、大腹皮、甘草各等分,生薑、烏梅煎服。治諸般咳嗽。哮吼夜不得臥。

發明半夏溫肺湯,細辛桂心旋覆花,甘草陳皮參桔梗,芍藥茯苓赤者佳。

半夏、細辛、桂心、旋覆花、甘草、陳皮、人參、桔梗、芍藥各五錢,赤茯苓三分,每四錢,姜煎溫服。治虛寒咳嗽及中脘痰水冷氣,心下汪洋嘈雜,多唾清水,脅脹不食,脈沉弦細遲,此胃虛冷所致也。

人參清肺飲烏梅,桑地骨皮識母培,阿杏桔梗甘罌粟,加蜜澄清得效來。

人參、烏梅、桑白皮、地骨、知母、阿膠、桔梗、甘草、罌粟殼、杏仁等分,棗煎,入蜜一匙,澄清溫服。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並久勞嗽,唾血腥臭。

洗肺散半夏黃芩,天麥門冬與杏仁,甘草五味姜煎服,咳嗽痰盛用最靈。

半夏三分,黃芩二分半,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杏仁一分,姜煎溫服。治咳嗽痰盛,肺氣不利。

貝母散中桑白皮,款冬花與杏仁知,五味甘草姜煎熟,火嗽日久服無時。

貝母、桑白皮、五味子、甘草各五分,知母二分半,款冬花二錢,杏仁三錢,姜煎溫服。治咳嗽多日不愈,火嗽亦宜。久甚者加黃蠟五分,同煎以潤肺。

款冬花散知母先,桑葉麻黃阿膠拈,杏仁貝母並半夏,甘草㕮咀入姜煎。

款冬花、杏仁、阿膠、麻黃、半夏各五分,桑葉、知母、貝母、甘草各一錢,姜煎溫服。治肺感風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

白話文:

[咳嗽]

金沸草散配合麻黃、甘草和白芍,加上荊芥、前胡、半夏和生薑,這方劑對肺部受到風寒,引起頭痛眼痛,咳嗽聲帶粘痰,以及時疫引起的咳嗽有療效。(見三卷)

蘇沉九寶飲裏含薄荷和陳皮,還有麻黃、官桂、桑白皮、紫蘇、杏仁,再配以大腹皮和甘草,各種咳嗽都能有效治療。服用時加入生薑和烏梅一同煎煮,能治療各種咳嗽,甚至哮喘到晚上無法入睡的情況。

發明半夏溫肺湯,成分包括細辛、桂心、旋覆花,加上甘草、陳皮、人參、桔梗、白芍藥和茯苓,其中赤色茯苓更佳。

半夏、細辛、桂心、旋覆花、甘草、陳皮、人參、桔梗、芍藥各取五錢,赤茯苓三分,每次取四錢,加入生薑一起煎煮溫服。這方劑能治療虛寒咳嗽和胃脘部痰水冷氣,胸口有汪洋嘈雜感,口水多且清,脅部脹滿不欲食,脈象沉弦細遲,這是胃虛冷所導致的症狀。

人參加上烏梅,桑白皮、地骨、知母、阿膠,再配以桔梗、甘草、罌粟殼和杏仁,棗子一起煎煮,最後加入一匙蜂蜜,澄清後溫服。這方劑適用於肺胃虛寒,咳嗽氣喘,長期勞損咳嗽,甚至咳出血腥臭的痰。

洗肺散由半夏、黃芩、天麥門冬、杏仁、甘草、五味子組成,薑汁煎煮溫服。這方劑特別適合咳嗽痰多,肺氣不順的情況。

貝母散中含桑白皮、款冬花、杏仁和知母,再配以五味子、甘草,薑汁煎煮熟服。這方劑對火性咳嗽,長時間咳嗽未愈有療效。嚴重者可加入五分黃蠟一同煎煮,以滋潤肺部。

款冬花散中以知母爲先,加上桑葉、麻黃、阿膠,再配以杏仁、貝母和半夏,最後加入甘草,切碎後加入薑汁一同煎煮。這方劑對肺部受風寒影響,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