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四 (18)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四 (18)

1. 氣類

氣滯

此即諸氣,專抽氣滯一邊,詳言之耳。

氣滯不行辨久新,濕熱痰積是其因;

蒼天之氣,清淨不息,變為雲霧,為雷雨者,山澤濕熱熏蒸也。人身元氣與血循環無端,彼衝擊橫行於臟腑之間,而為疼痛、積聚、痃癖;壅逆於胸臆之上,而為心腹刺痛等證,多因七情飲食,郁為濕熱,成痰與積。初起宜辛溫開鬱,行氣豁痰消積,久則宜辛寒降火以除根。

滯膈痞滿滯下秘,氣滯上膈,為嘔、咳、痞滿,枳橘湯、枳梗湯、橘皮一物湯、枳實韭白湯、沉香降氣湯、古烏附湯。濕熱者,清膈蒼莎丸;實熱者,解毒湯加知母、枳殼;痰火者,栝蔞實丸;食積者,枳朮丸加木香二錢;氣滯下焦,為腰痛脹墜者,七氣湯加橘核,或木香勻氣散,吞青娥丸;便秘者,四磨湯、六磨湯、木香順氣丸、木香檳榔丸。

白話文:

氣滯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的是中醫學中「氣滯」這個病症。

「此即諸氣,專抽氣滯一邊,詳言之耳。」

這句話的意思是,這裡主要講述的是「氣滯」這個病症,並不是講所有的氣機運行問題,而是專門挑選其中氣滯這一種情況來詳細說明。

「氣滯不行辨久新,濕熱痰積是其因;」

這句話解釋了氣滯產生的原因,認為氣滯是因為氣機運行不暢,久而久之形成的。而氣滯的根本原因是濕熱、痰積等病理產物阻礙了氣機的正常運行。

「蒼天之氣,清淨不息,變為雲霧,為雷雨者,山澤濕熱熏蒸也。人身元氣與血循環無端,彼衝擊橫行於臟腑之間,而為疼痛、積聚、痃癖;壅逆於胸臆之上,而為心腹刺痛等證,多因七情飲食,郁為濕熱,成痰與積。」

這段話通過比喻來解釋氣滯的病理機制。就像天地間的氣受山澤濕熱的影響而形成雲霧、雷雨一樣,人體的氣機運行也受七情、飲食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濕熱內生,形成痰積,阻礙氣機運行,從而產生疼痛、積聚、痃癖等症狀。

「初起宜辛溫開鬱,行氣豁痰消積,久則宜辛寒降火以除根。」

這段話講述了氣滯的治療原則。根據氣滯的病程,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 初期: 宜用辛溫的藥物來開郁、行氣、豁痰、消積,以疏通氣機。
  • 久期: 宜用辛寒的藥物來降火除根,以徹底清除導致氣滯的病理產物。

「滯膈痞滿滯下秘,氣滯上膈,為嘔、咳、痞滿,枳橘湯、枳梗湯、橘皮一物湯、枳實韭白湯、沉香降氣湯、古烏附湯。濕熱者,清膈蒼莎丸;實熱者,解毒湯加知母、枳殼;痰火者,栝蔞實丸;食積者,枳朮丸加木香二錢;氣滯下焦,為腰痛脹墜者,七氣湯加橘核,或木香勻氣散,吞青娥丸;便秘者,四磨湯、六磨湯、木香順氣丸、木香檳榔丸。」

這段文字列舉了一些治療氣滯的常用方劑:

  • 氣滯上膈: 枳橘湯、枳梗湯、橘皮一物湯、枳實韭白湯、沉香降氣湯、古烏附湯等。
  • 濕熱: 清膈蒼莎丸。
  • 實熱: 解毒湯加知母、枳殼。
  • 痰火: 栝蔞實丸。
  • 食積: 枳朮丸加木香。
  • 氣滯下焦: 七氣湯加橘核,或木香勻氣散,吞青娥丸。
  • 便秘: 四磨湯、六磨湯、木香順氣丸、木香檳榔丸等。

總之,這段文字詳細介紹了氣滯的病因、病理機制、治療原則和常用方劑,對於理解和治療氣滯這個病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滯中刺痛或周身;

氣滯於中,則心腹脅肋刺痛,伏梁痞塊者,神保丸、一塊氣丸、木香分氣丸、阿魏撞氣丸、古枳巴丸;濕熱,古萸連丸、萸連梔石丸。氣滯於外,則周身刺痛,流氣飲子主之;或手足浮腫者,三和散合五苓散,或五皮散加桂,青木香丸。

白話文:

如果胸腹部有刺痛感,或疼痛蔓延至全身,可能是氣滯在體內,導致心腹、脅肋刺痛,甚至出現痞塊。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服用神保丸、一塊氣丸、木香分氣丸、阿魏撞氣丸、古枳巴丸等藥物;如果伴隨濕熱,則可服用古萸連丸、萸連梔石丸。如果氣滯在體外,則會表現為全身刺痛,可以使用流氣飲子治療;如果同時出現手足浮腫,則可以服用三和散合五苓散,或五皮散加桂,青木香丸等藥物。

散火破氣雖古法,古法散火之法,必先破氣,氣降則火自降矣。但枳殼、青皮,破滯要藥,多服損人真氣,虛者慎之。

養血補虛同婦人。

男子虛勞失血及婦人產月後,因氣者,四物湯加木香、檳榔;陰虛氣滯者,去木、檳,加玄參、黃柏,或炒黑山梔一味,入薑汁煎服,開五臟結、益少陰血最妙。有婦人平時性急,適月事不行,氣填胸膈,嘔惡全不入食,食則吐痰;或有一塊,窒胸喉而痛;或一塊如卵,築觸心下疼痛;或腹中塊物動作,攻刺腰背,時發烘熱,四肢乏力,腳不能行,小便白濁,帶下,日就瘦弱,全似虛勞,若穀食不入,卻喜果子雜物者,乃有孕也。產前安胎,產後調氣,俱以四物湯主之。

白話文:

散火破氣雖古法,但需謹慎

古人散火的方法,通常會先破氣,氣降下來,火自然也就降了。常用的藥物如枳殼、青皮,都是破除氣滯的要藥,但如果服用過多,容易損傷人體的真氣,虛弱的人要特別注意。

養血補虛,適用於男女

男子虛勞失血,以及婦人產後因氣虛引起的症狀,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木香、檳榔來治療。如果是陰虛氣滯,就需要去除木香、檳榔,加入玄參、黃柏,或是炒黑山梔子,並用薑汁煎服,可以有效疏通五臟氣結,滋補少陰血,效果最佳。

婦人虛勞,可能懷孕

有些婦人平時性子急躁,月事不來,胸口鬱悶,嘔吐,吃不下東西,吃一點就吐痰;或感覺胸口有塊東西堵住,呼吸不順,疼痛難忍;或腹部有塊東西,壓迫心臟部位,疼痛難忍;或腹中有塊東西移動,刺痛腰背,經常感到燥熱,四肢無力,走路困難,尿液白濁,有白帶,逐漸消瘦,看起來像虛勞。但如果她們食慾不佳,卻喜歡吃水果和零食,可能是懷孕了。

產前安胎,產後調氣,都可以用四物湯來治療。

通用二陳湯。上焦氣滯,加桔梗、香附、砂仁;中焦,加厚朴、枳實、三稜、莪朮;下焦,加青皮、木香、檳榔;因怒者,加山梔、香附;痞滿,加黃連、枳實;痰盛,加栝蔞;脅痛,加青皮、柴胡、芍藥、草龍膽;刺痛,加枳殼;氣實,加烏藥、香附;氣虛,加參、朮、木香;喜動心火,加黃連;怒動肝火,加柴胡;思動脾火,加芍藥;悲動肺火,加黃芩;恐動腎火,加黃柏。成郁不解者,煎吞交感丹。

白話文:

一般情況下使用二陳湯,上焦氣滯則加桔梗、香附、砂仁;中焦則加厚朴、枳實、三稜、莪朮;下焦則加青皮、木香、檳榔;因怒氣所致則加山梔、香附;痞滿則加黃連、枳實;痰盛則加栝蔞;脅痛則加青皮、柴胡、芍藥、草龍膽;刺痛則加枳殼;氣實則加烏藥、香附;氣虛則加人參、白朮、木香;喜動心火則加黃連;怒動肝火則加柴胡;思動脾火則加芍藥;悲動肺火則加黃芩;恐動腎火則加黃柏。如果鬱結不解,則煎服交感丹。

2. 血類

吐血

此即諸血,特分言之耳。

吐血屬胃分陰陽,陽盛身熱陰盛涼;

內傷外感,及飲食房勞墜閃,五臟有傷,血聚膈間,從胃脘出者則為嘔吐;從鼻出者則為衄。陽盛身熱多渴,陰盛身涼不渴。然血,陰也,身涼者易愈。

陽多積熱並怒火,陽盛多因飲食辛熱,傷於肺胃,嘔吐出血,大薊飲子主之。因酒者,古葛連丸、小調中湯。吐膿血者,名肺疽,桔梗湯。大怒氣逆上衝暴甚者,四物湯加蘇子、陳皮、沉香、童便,或茅根煎湯,磨沉香服之。若血聚滿膈間則吐者,蘇子降氣湯加人參、阿膠。

白話文:

吐血

這其實是各種出血的現象,只是單獨說出吐血而已。

吐血屬於胃的陰陽分屬,陽氣旺盛則身體發熱,陰氣旺盛則身體冰冷;

內傷外感,以及飲食房事勞累跌倒閃傷,五臟受損,血液積聚在膈膜之間,從胃脘部吐出就叫做嘔吐;從鼻孔流出就叫做鼻衄。陽氣旺盛,身體發熱,容易口渴;陰氣旺盛,身體冰冷,就不容易口渴。然而血液屬陰,身體冰冷的人更容易痊癒。

陽氣過盛,積熱並伴隨著怒火,陽盛多半是因為飲食辛辣燥熱,傷了肺胃,嘔吐出血,可用[大薊飲]治療。如果是因為飲酒引起的,可用古方[葛連丸]、[小調中湯]。吐出膿血者,稱為肺疽,可用[桔梗湯]治療。大怒氣逆上衝,暴躁嚴重的,可用[四物湯]加上[蘇子]、[陳皮]、[沉香]、童便,或用茅根煎湯,磨沉香服用。如果血液積聚在膈膜間,導致嘔吐,可用[蘇子降氣湯]加上[人參]、[阿膠]治療。

或暴吐紫黑成塊者,瘀血也,雖多亦不妨,四物湯合解毒湯調之。覺胸中氣塞者,桃仁承氣湯下之。五志火動,熱者,解鬱湯;虛者,保命散。

陰為心力暴勞傷。

陰盛多因勞力傷氣,吐血鮮紅,心腹絞痛,自汗者,四君子湯加黃耆、柴胡、山藥、百合、前胡,薑、棗煎服,或用蓮心、糯米等分為末,溫酒下。勞傷氣虛挾寒,陰陽不相為守,血亦錯行,所謂陽虛陰必走者是也。外證必有虛冷之狀,法當溫中,使血自歸經絡。如胃虛不能化食,其氣逆上吐衄者,理中湯加木香;胃寒不能約血者,甘草乾薑湯,或七氣湯加川芎。自汗者,小建中湯、古桂附湯;下虛極而氣壅喘嗽,血不歸元者,黑錫丹、金液丹。

白話文:

如果突然嘔吐出紫黑色塊狀物,那是瘀血,即使吐很多也無妨,可以用四物湯加上解毒湯調治。如果感覺胸中氣悶,可以用桃仁承氣湯瀉下。五志火動,熱症用解鬱湯,虛症用保命散。

陰虛是心力過度勞累所致的傷害。

陰盛大多是因為勞力傷氣,導致吐鮮血,心腹絞痛,自汗,可以用四君子湯加黃耆、柴胡、山藥、百合、前胡,薑、棗煎服,或者用蓮心、糯米等份研末,溫酒服用。勞傷氣虛夾寒,陰陽失調,血氣也運行錯亂,這就是所謂的「陽虛陰必走」的道理。外在症狀一定會有虛冷表現,應該溫中,使血自行歸於經絡。如果胃虛不能消化食物,其氣逆上導致吐血,可以用理中湯加木香;如果胃寒不能約束血液,可以用甘草乾薑湯,或者七氣湯加川芎。自汗可以用小建中湯,或古桂附湯。如果下虛極而氣壅喘咳,血不歸元,可以用黑錫丹、金液丹。

勞力傷肺,唾內有血,咽喉不利者,雞蘇散;如心肺脈破,血若湧泉,口鼻俱出者,不治。勞心過度,不能統血,反上令人煩悶、倦怠者,茯苓補心湯、歸脾湯。古方治血,多以茯苓、茯神為佐者,心主血故也。思色強力入房,勞傷心腎,陰虛火動者,加減四物湯。凡血越上竅,皆是陽盛陰虛,有升無降,俱宜補陰抑陽,氣降則血自歸經矣。

白話文:

如果因為勞累而傷了肺,導致吐血、喉嚨不舒服,可以用雞蘇散治療。如果心肺血管破裂,血像泉水一樣湧出,從口鼻流出,就無藥可治了。如果因為過度勞心,導致血液無法正常運作,反向上升,讓人感到煩躁、疲倦,可以用茯苓補心湯、歸脾湯治療。古方治療血症,多用茯苓、茯神作為輔藥,因為心主血。如果因為過度追求美色、房事過度,勞傷了心腎,導致陰虛火旺,可以用加減四物湯治療。凡是血液上湧,都是因為陽盛陰虛,有升無降,應該補陰抑陽,氣降則血自然回到經脈。

陰盛陽虛者,間有之耳。

先痰帶血皆痰熱,先痰嗽後見血,多痰火積熱,化痰降火為急,不可純用血藥,恐泥痰也,山梔地黃湯。痰帶血者,多胃中清血,熱蒸而出,重者山梔,輕者藍實。

先血後痰虛火倡;

先見血,後痰嗽,多陰虛火動,四物湯加貝母、天花粉化痰,山梔、牡丹皮、麥門冬降火。蓋吐血,火病也,雖挾痰者,亦只治火則止。

陽熱涼血與行氣,陰虛補澀自歸藏。

白話文:

陰氣過盛、陽氣虛弱的人,偶爾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先出現痰液,然後帶血,都是因為痰熱引起的。如果先出現痰咳,之後才見血,大多是痰火積熱,需要趕快化痰降火,不能單純使用治血的藥物,以免阻塞痰液,可以用山梔地黃湯。痰帶血的人,大多是胃中清血被熱氣蒸出來,病情嚴重就用山梔,輕微就用藍實。

如果先出現血,然後出現痰,是虛火旺盛引起的。

如果先見血,然後痰咳,大多是陰虛火動,可以用四物湯加上貝母、天花粉化痰,再用山梔、牡丹皮、麥門冬降火。因為吐血是火病,即使伴有痰,也只要治火就能止住。

陽氣熱盛就用涼血和行氣的方法,陰氣虛弱就用補益和收斂的方法。

凡血不可單行單止。蓋血來未多,必有瘀於胸膈,必先消瘀,而後涼之止之。然血熱則行,宜苦寒涼血為君,辛味行氣開鬱為臣,升提俾復其位為佐,酸澀止塞其源,甘溫收補其後。涼血,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陶氏生地芩連湯、回生丸。行氣,枳梗湯、二陳湯、枳橘湯、古烏附湯。

白話文:

凡血不可單行單止。蓋血來未多,必有瘀於胸膈,必先消瘀,而後涼之止之。

意思是:血行不能單獨運行或停滯。如果血行不暢,往往是因為血瘀在胸膈部位,因此必須先消瘀,然後再用涼血藥止血。

然血熱則行,宜苦寒涼血為君,辛味行氣開鬱為臣,升提俾復其位為佐,酸澀止塞其源,甘溫收補其後。

意思是:當血液因熱而運行過快時,應該使用苦寒涼血藥為主藥,辛味行氣開鬱藥為輔藥,升提藥物幫助血液回到正常位置,酸澀藥物止住出血源頭,甘溫藥物收補後續。

涼血,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陶氏生地芩連湯、回生丸。

意思是:常見的涼血藥方有: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陶氏生地芩連湯、回生丸。

行氣,枳梗湯、二陳湯、枳橘湯、古烏附湯。

意思是:常見的行氣藥方有:枳梗湯、二陳湯、枳橘湯、古烏附湯。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血液運行失常的原因和治療方法。血行不暢往往是因為血瘀,需要先消瘀再止血。血熱則需要使用涼血藥,配合行氣、升提、止塞、收補等藥物來治療。文中也列舉了常見的涼血藥方和行氣藥方。

滋補,血虛,加減四物湯;昏暈,古芎歸湯;氣虛,單人參湯、扶脾生脈散、清肺生脈飲;虛甚者十全大補湯。止澀,古參柏糊狗膽丸、單京墨丸,或單用炒乾姜為末,童便調服,善能止血降火。久者升提,三黃補血湯。斷根,天門冬丸、大阿膠丸、女貞丹。還血歸元,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腎氣丸、瓊玉膏。

白話文:

想要滋補身體,血氣虛弱的可以用加減四物湯;頭昏眼花,可以用芎歸湯;氣虛乏力,可以用單人參湯、扶脾生脈散、清肺生脈飲,如果虛弱得很嚴重,可以用十全大補湯。想要止血止澀,可以用參柏糊、狗膽丸、京墨丸,或者單獨用炒乾薑研磨成粉,用童子尿調和服用,都很有效。如果出血時間久了,可以用三黃補血湯。想要徹底根治,可以用天門冬丸、大阿膠丸、女貞丹。想要恢復血氣,可以用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腎氣丸、瓊玉膏。

抑論血疾陰火,誤用陽燥熱藥,則血枯瘦怯,勞瘵成矣;勞傷誤用寒藥,則胸滿膈痛,血愈郁矣;墜墮閃挫,誤行補澀,則瘀蓄於胃,心下脹滿,食入即吐,名曰血逆。古法以二陳湯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救之,此血疾難調,最宜斟酌。

嘔血

嘔血與吐無大異,成盆無聲者為吐,成碗有聲者為嘔。

怒火暴甚不可當;

怒氣逆甚,血溢口鼻,當抑怒全陰,熱者解鬱湯,虛者保命散。

氣虛發熱咽喉痛,甘桔湯加參、耆、歸、地、荊芥、黃柏水煎,入童便、韭汁、薑汁、鬱金少許,或單黃柏蜜炙為末,麥門冬煎湯下。

白話文:

治療血疾陰火時,如果錯誤地使用陽燥熱藥,就會導致血液枯竭,身體瘦弱,勞累虛弱的病症出現。勞傷之後,如果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胸悶,膈肌疼痛,血液更加鬱積。跌倒、閃挫之後,如果錯誤地使用補益收澀的藥物,就會導致瘀血積聚在胃部,造成心下脹滿,食物一吃就吐,這種情況叫做血逆。古時候的方法是使用二陳湯,去掉茯苓和甘草,加入赤芍,各取等量,來救治這種病症。血疾難以調理,用藥時最需要謹慎思考。

嘔血和吐血並沒有很大的區別,吐血量多,沒有聲音,就叫做吐血;吐血量少,有聲音,就叫做嘔血。

如果怒火暴烈難以控制;

怒氣逆上,導致血液從口鼻溢出,就要抑制怒氣,滋養陰液,熱性體質的人可以使用解鬱湯,虛弱的人可以使用保命散。

氣虛發熱,咽喉疼痛,可以用甘桔湯加入人參、黃芪、當歸、生地、荊芥、黃柏,水煎服,加入童便、韭菜汁、薑汁、鬱金少許,也可以單獨用黃柏蜜炙成粉末,用麥門冬湯送服。

血虛熱熾滋降良。

加減四物湯主之。

衄血

衄血熱溢肺與胃,肺竅於鼻,鼻通於腦,血上溢於腦,又行清道。所以從鼻而出。兼以陽明熱鬱上行,則口鼻俱出。大熱衄血者,用萱草去根,搗汁一盞,生薑汁半盞,和勻服。

涼血行血(治同吐血)古人方;

初宜黃芩湯,加鬱金,或茅花、冬青子止之;久宜清肺生脈飲、茜梅丸、古天地膠;有郁者,古莎芎散;因鼻流涕久成衄者,防風散,或犀角地黃湯。凡初衄不可遽止,去多恐暈,急用百草霜末三錢,水調服,仍取一捻吹鼻中;或用人中白末湯調服,更加發灰一錢,麝一字,仍用少許搐鼻立止;或將患人頭髮分開,井水濕紙,頂上搭之亦好。如鼻乾燥,以麻油滴入潤之。

白話文:

血虛熱盛,滋陰降火是良策。

加減四物湯可以治療。

鼻出血

鼻出血是由於熱氣上溢,侵犯肺和胃所致。肺氣與鼻相通,鼻又與腦相連,血液上溢至腦部,又沿著清道向下流動,所以從鼻孔流出。同時,陽明經熱氣上逆,也會導致口鼻同時出血。對於熱盛引起的鼻出血,可用萱草去根,搗汁一杯,加入生薑汁半杯,混合後服用。

涼血止血(治療方法與吐血相同)古人方:

初期宜服用黃芩湯,加入鬱金,或茅花、冬青子止血;長期則宜服用清肺生脈飲、茜梅丸、古天地膠;若有鬱結,可用古莎芎散;因鼻涕流久引起鼻出血的,可以用防風散,或犀角地黃湯。凡是初次鼻出血,不可急於止血,過早止血恐會暈厥,可用百草霜末三錢,用水調服,再取少許吹入鼻中;或用人中白末用湯水調服,再加入發灰一錢、麝香少許,再用少許搐鼻即可止血;或將患者頭髮分開,用井水浸濕的紙,放在頭頂上,也有效。如果鼻孔乾燥,可以用麻油滴入潤滑。

如吐衄太甚不止,防其血暈,用茅根燒煙,將醋灑之,令鼻嗅氣以遏其勢;或驀然以水噴面,使帶驚則止。此法非特衄血,雖上吐下便、九竅出血者亦效。止後隨症虛實調之。

諸般血藥不能止,必然氣鬱血無藏。

涼血散火藥不效者,古莎芎散。燥者,單天門冬膏。

嗽唾咯

嗽痰帶血本脾經,虛者,六君子湯加桑白皮、黃芩、枳殼、五味子;有火者,加減逍遙散。

白話文:

如果吐血或鼻出血非常嚴重且無法止住,要預防血暈,可以用茅根燒煙,然後噴灑醋,讓患者聞煙味來止血;或突然用清水噴灑患者臉部,使其受到驚嚇,也能止血。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鼻出血,即使是上吐下瀉、九竅出血,也都有效。止血後,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再對症調治。

各種止血藥都無法止住出血,一定是氣鬱導致血液無法收納。

如果涼血散的藥方無效,就用古莎芎散。如果患者偏燥,就用單味天門冬膏。

咳嗽時吐出帶血的痰,是脾經虛弱,虛者用六君子湯加桑白皮、黃芩、枳殼、五味子;如果患者有火氣,就用加減逍遙散。

有咳屬肺恐難嚥;

火升痰盛身熱者,龍腦雞蘇丸、雞蘇散、滋陰降火湯、古百花膏、黃連阿膠丸。虛者,二陳芎歸湯、八物湯,或二陳湯加嫩桂、桑白皮、杏仁、桔梗、知母、貝母、阿膠、生地、山梔,蓋嫩桂枝能治上焦故也。愈後調理,玄霜膏。咳血咽瘡者,不治。

白話文:

咳嗽屬肺部問題,恐難吞嚥;體熱、痰多者,可服用龍腦雞蘇丸、雞蘇散、滋陰降火湯、古百花膏、黃連阿膠丸。虛寒體質者,可服用二陳芎歸湯、八物湯,或在二陳湯中加入嫩桂枝、桑白皮、杏仁、桔梗、知母、貝母、阿膠、生地、山梔,因為嫩桂枝可治上焦之症。病癒後,可服用玄霜膏調理。咳血咽喉潰爛者,則不可治療。

血隨唾出自腎來

滋陰降火湯,瘀血聚肺火相煽。

唾中紅絲,乃是肺痿,難治。

咯出血屑(疙瘩)為咯血,或帶紅絲細如線;

有血在嚥下,咯不出者,甚咯則有之者,此精血竭也,四物湯加竹瀝、薑汁、童便、青黛,或聖餅子、地黃膏。蓄血在上,閉塞清道,喜忘者,犀角地黃湯。

此是肺腎真臟傷,滋陰降火非偏見。

溺血

溺血純血全不痛,血從精竅中來,乃心移熱小腸,四物湯加山梔、芩、連;單發灰散,入麝半釐,淡苦酒湯下;單苦蕒菜飲、單琥珀散。

白話文:

唾液來自腎臟,滋陰降火湯可以治療因肺熱引起的瘀血。唾液中出現紅色絲線,是肺痿的徵兆,難以治癒。咳出帶血的痰塊或細如線的紅色絲線,稱為咯血;若血塊卡在喉嚨裡,吞不下去,但用力咳嗽時會咳出來,這叫做精血,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竹瀝、薑汁、童便、青黛,或聖餅子、地黃膏來治療。蓄血在胸腔上部,阻塞氣道,導致健忘,可以用犀角地黃湯來治療。

這些都是肺腎真臟受損的表現,滋陰降火並不是偏見。

溺血是指純血從精竅中排出,沒有疼痛感,是心火移至小腸導致的,可以用四物湯加上山梔、芩、連來治療;也可以單獨使用發灰散,加入半錢麝香,用淡苦酒湯送服;單獨使用苦蕒菜飲用,或單獨使用琥珀散也可以。

暴熱實熱利之宜;

暴起熱者,山梔一味水煎服。實熱者,承氣湯加當歸下之,或小薊飲子,後以四物湯加山梔調之。心經熱者,導赤散;暑熱者,益元散,升麻煎湯下,或五苓散。

虛損房勞兼日久,滋陰補腎更無疑。

久虛者,四物湯加山梔、牛膝,或單牛膝膏。房勞傷精,火動溺血者,膠艾四物湯、腎氣丸、小菟絲子丸。虛甚病久者,鹿角膠丸、秋石固真丸、金櫻膏。痛不可忍者,單豆豉一撮,煎湯溫服,甚效。此疾日久中干,非清心靜養不可救也。

白話文:

對於劇烈且實熱性的症狀,應該使用相應的藥方進行治療:

對突然出現的高熱,可以單用山梔煎水服用。對於實熱性病症,可以使用承氣湯加上當歸進行排泄,或者使用小薊飲子,接著再以四物湯加上山梔來調節身體。如果熱症集中在心經,可以使用導赤散;如果是暑熱引起,可以使用益元散和升麻煎湯進行下藥,或者使用五苓散。

對於長期虛弱並伴有房勞過度的情況,滋陰補腎是必要的。

對於長期虛弱的患者,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山梔和牛膝,或者單獨使用牛膝膏。房勞導致傷害精氣,引發火動和尿血的問題,可以使用膠艾四物湯、腎氣丸和小菟絲子丸。對於極度虛弱且病程長久的患者,可以使用鹿角膠丸、秋石固真丸和金櫻膏。對於疼痛難忍的情況,可以單獨使用一撮豆豉煎湯溫服,效果顯著。

這種疾病如果長期未愈,導致體內陰液耗盡,必須通過清心靜養的方法才能得到恢復。

便血

便血須先分內外,自外感得者,曰腸風,隨感隨見,所以色鮮,多在糞前,自大腸氣分來也;自內傷得者,曰臟毒,積久乃來,所以色黯,多在糞後,自小腸血分來也;又有不拘糞前後來者,氣血俱病也。皆因七情六淫、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或坐臥濕地,或醉飽行房,或生冷停寒,或酒面積熱,以致榮血失道,滲入大腸。經曰:結陰便血,一陰結一升,二陰結二升,三陰結三升。

蓋邪犯五臟,則三陰脈絡不和而結聚,血因停留,溢則滲入大腸。陰,非陰寒之謂也。《針經》云:陽絡傷則血外溢而吐衄,陰絡傷則血內溢而便溺。

風清熱紅甚則烏;寒黯毒濁濕不痛,此屬外感,風者色青,或純下清血。實者,人參敗毒散加槐花、荊芥;虛者,不換金正氣散;久虛者,胃風湯、古樗參散、苦參丸、結陰丹。熱者鮮紅,用黃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等分,水煎服,酒蒸黃連丸、香連丸、蒼地丸、龜柏丸;挾風者,臟頭丸;暑月,黃連香薷散;熱甚則黑者,解毒湯合四物湯,加大黃;有瘀血者,桃仁承氣湯。寒者色黯,平胃散合理中湯,加葛根、升麻、益智、神麯、當歸、地榆、薑、棗煎服。

白話文:

便血

便血要先分內外。由外感引起的,稱為腸風,當即發作,所以顏色鮮紅,多在糞便前方排出,這是由於大腸氣分受影響所致。由內傷引起的,稱為臟毒,積累很久才出現,所以顏色黯淡,多在糞便後方排出,這是由於小腸血分受影響所致。還有一些便血不分糞便前後的,是氣血共同生病。

這些都是由於七情六慾過度、飲食不節、起居不正常,或坐臥潮濕之地,或酒醉飽食後行房,或生冷食物停滯寒涼,或飲酒過量導致體內積熱,導致血液運行失常,滲入大腸所致。

經書中說:「結陰便血,一陰結一升,二陰結二升,三陰結三升。」

意思是說,邪氣侵犯五臟,導致三陰脈絡不和而凝結,血液因滯留而溢出,滲入大腸。這裡的「陰」不是指陰寒,而是指陰絡。《針經》說:「陽絡受損則血液外溢而出現吐血、鼻出血,陰絡受損則血液內溢而出現便血、尿血。」

風邪清熱而顏色鮮紅,寒邪黯淡而無痛,這是屬於外感。風邪引起便血,顏色青黑,或純粹排出清血。

實證:可用人參敗毒散加槐花、荊芥治療;虛證:可用不換金正氣散治療;久虛證:可用胃風湯、古樗參散、苦參丸、結陰丹治療。

熱證:顏色鮮紅,可用黃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等量,水煎服用;酒蒸黃連丸、香連丸、蒼地丸、龜柏丸等也可以使用;夾雜風邪:可用臟頭丸治療;暑月:可用黃連香薷散治療;熱證嚴重而顏色發黑:可用解毒湯合四物湯,加生地黃治療;有瘀血:可用桃仁承氣湯治療。

寒證:顏色黯淡,可用平胃散合理中湯,加葛根、升麻、益智、神麴、當歸、地榆、生薑、大棗煎服用。

毒者,病邪蘊久,色濁後重疼墜,四物湯加木香、檳榔,或四味香連丸。濕者直來不痛,白柏丸。濕兼熱者,古連殼丸。

濕癖血箭最難除。

原因傷風犯胃飧泄,久而濕毒成癖,注於大腸,傳於少陰,名曰腸癖,俗呼血箭。因其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遠也,又有如篩四散漏下者。初起濕熱,或發當長夏者,當歸和血散、涼血地黃湯加木香、檳榔;久而色紫黑者,濕毒甚也,升陽除濕和血湯、升陽補胃湯,或補中益氣湯去柴、陳,加芩、連、川芎、槐角、枳殼。

白話文:

中毒就是病邪積累久了,會出現顏色濁暗、沉重疼痛、墜脹的症状。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木香、檳榔,或四味香連丸來治療。濕邪入侵,則會直接發病,不痛不癢,可以用白柏丸來治療。濕邪和熱邪同時存在,則可以用古連殼丸來治療。

濕邪引起的腸癖,也就是俗稱的血箭,是最難治療的。

其病因是傷風犯胃導致飲食不消化,久而久之濕邪和毒邪結合,形成腸癖,積聚在大腸,並傳播到少陰經,因此得名腸癖,俗稱血箭。由於便血噴射有力,如同箭矢射出般遠,也有像篩子一樣四散漏下的情况。初期是濕熱引起的,或是發病於長夏季節,可以用當歸和血散、涼血地黃湯加上木香、檳榔來治療;時間久了,大便顏色變成紫黑色,表示濕毒很嚴重,可以用升陽除濕和血湯、升陽補胃湯,或補中益氣湯去掉柴胡、陳皮,加上黃芩、黃連、川芎、槐角、枳殼來治療。

內傷食積糟粕混,內傷飲食,腹必脹滿,糟粕與血同來,平胃散加槐角、枳殼、當歸、烏梅、甘草,或通玄二八丹。虛者,六君子湯加芎、歸、神麯,或六神丸。

勞傷氣陷鬱悶拘;

內傷、勞傷元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脫肛者,榆砂湯。內傷中氣虛弱者,四君子湯,或單人參湯加炒乾姜少許、古卷柏散、古烏荊丸、剪紅丸。陽虛甚者,礬附凡在。內傷陰虛血弱者,四物湯加乾薑,龜柏丸、活龜丸、腎氣丸。內傷脈絡下血者,古連殼丸。虛者,十全大補湯主之。

白話文:

內傷導致食物積滯,糟粕混雜,肚子就會脹滿,這些糟粕會和血液一起運行。可以用平胃散加入槐角、枳殼、當歸、烏梅、甘草,或通玄二八丹治療。虛弱的人,可以用六君子湯加入芎、歸、神麴,或六神丸治療。

勞累过度损伤气血,导致气陷、鬱悶、拘紧。

内伤、劳伤导致元气下陷的人,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脫肛的人,可以用榆砂汤治疗。内伤导致中气虛弱的人,可以用四君子汤,或单用人参汤加入少许炒干姜、卷柏散、烏荊丸、剪红丸治疗。阳虚严重的人,可以用礬附治療。内伤导致陰虚血弱的人,可以用四物汤加入乾薑,龟柏丸、活龜丸、腎氣丸治疗。内伤导致脉络下血的人,可以用古連殼丸治疗。虛弱的人,可以用十全大補湯治療。

內傷憂思,怔忡少寢,有汗者,歸脾湯。或寒熱脅痛,小腹悶墜拘急者,逍遙散、六君子湯俱加柴胡、山梔,或木香少許。以上糞前,俱加吳萸;糞後,俱加黃連,二味須用熱湯同浸拌濕,再燉滾湯半日久,令藥氣相和方妙,各揀出若生,則偏寒偏熱。

初起和血祛風濕,當歸和血散,或涼血地黃湯。實者,槐角丸、黃連阿膠丸;虛者,加味槐角丸、四物坎離丸。通用四物湯,祛風,加柏葉、防風、荊芥、秦艽、槐花、蝟皮、黃芩、地榆、枳殼、甘草;久者,加升麻、柴胡提之;解毒,加槐花、柏葉、荊芥、枳殼、芩、連;近血,加檳榔、枳實、槐花、條芩瀉大腸火;遠血,加木通、吳萸炒黃連,瀉小腸火;熱者,加山梔、槐花、黃連;大下小止,加血見愁少許,薑汁和服;虛者,加炒乾姜;濕熱,加蒼朮、秦艽、黃芩、芍藥;挾氣,加香附、枳殼,或單香附丸。又古芎歸湯,調血上品,熱,加茯苓、槐花;冷,加茯苓、木香。

白話文:

內心憂慮傷神,心神不寧,睡得少,伴有盜汗的,用歸脾湯。如果還有寒熱交替、脅肋疼痛,小腹悶脹墜痛拘緊的,就用逍遙散或六君子湯,再加柴胡、山梔,或者少量木香。以上症狀在排便前出現的,就加吳萸;在排便後出現的,就加黃連,這兩味藥需要用熱湯浸泡拌濕,再燉煮半日,讓藥氣充分融合,效果才會更好。如果藥材煮完後還沒有完全熟軟,就表示藥性偏寒或偏熱。

初期可以用當歸和血散血,祛風除濕;或者用涼血地黃湯。實證的,就用槐角丸、黃連阿膠丸;虛證的,就用加味槐角丸、四物坎離丸。一般情況下都可以用四物湯,祛風的,再加柏葉、防風、荊芥、秦艽、槐花、蝟皮、黃芩、地榆、枳殼、甘草;久病的,再加升麻、柴胡提氣;解毒的,再加槐花、柏葉、荊芥、枳殼、黃芩、黃連;血熱的,再加檳榔、枳實、槐花、條芩瀉大腸火;血寒的,再加木通、炒黃連瀉小腸火;熱證的,再加山梔、槐花、黃連;大便瀉下、小便閉止的,再加少量血見愁,用薑汁調服;虛證的,再加炒乾薑;濕熱的,再加蒼朮、秦艽、黃芩、芍藥;肝氣鬱結的,再加香附、枳殼,或者單用香附丸。

另外古方芎歸湯,是調血的良藥,熱證的,再加茯苓、槐花;寒證的,再加茯苓、木香。

凡大小便血,俱不可純用涼藥,宜辛味為佐,兼升舉及酒炒藥。婦人胎前患者,古芩術湯、古芎歸湯、六一散,三方合服;產後患者,補中益氣湯加吳萸、黃連,或八物湯,隨證選用。

久只補脾澀劑俱。

補劑,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厚朴煎。蓋精、氣、血皆生於穀氣,胃氣一復,血自循軌。不受補者,宜澀劑,香梅丸、腸風黑散。單方,糞前,酸石榴皮為末一錢,荔枝煎湯下;糞後,艾葉為末,生薑汁下。或乾柿燒灰為末,米飲下亦好。抑考腸風臟毒,血自腸臟中來;蟲痔之血,肛門傍生小竅,射如血線。

白話文:

無論是大小便出血,都不可單純使用寒涼藥物,應加入辛味藥物輔助,同時配合升舉藥性和酒炒藥物。婦女懷孕前出血,可服用古芩術湯、古芎歸湯、六一散,三種藥方合用;生產後出血,則可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吳萸、黃連,或八物湯,依症狀選擇。

長期出血,僅用補脾澀劑即可。

補脾澀劑方面,可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厚朴煎服。因為精、氣、血皆源於穀氣,胃氣恢復,血自然就會恢復正常運行。若是不適合補脾澀劑,則應選擇澀劑,例如香梅丸、腸風黑散。單方藥物方面,若是在排便前出血,可將酸石榴皮研磨成粉末一錢,用荔枝煎湯服用;若是在排便後出血,則可將艾葉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服用。也可以將乾柿燒成灰末,用米湯送服。此外,腸風臟毒是血從腸臟中流出,而蟲痔則是肛門旁長出的小孔,血像血線一樣流出。

夫肛門即脫,腐血侵淫,化為蟲蠹,蝕傷腸口,滴血淋瀝,當以蕪荑、艾葉、苦楝根等化蟲,或燒鰻鱺骨熏之,內服黑玉丹。

白話文:

如果肛門處出現脫垂,並有腐敗的血液滲出,這些血液會轉化成蟲害,傷及腸道,導致出血不斷。此時,應使用蕪荑、艾葉和苦楝根等草藥來殺蟲,或者燒烤鰻鱺的骨骼,用其煙霧燻蒸,並內服黑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