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32)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一 (32)

1. 臟腑條分

補以木瓜阿膠,川芎、黃耆、人參、沙參、薏苡仁、五加皮、酸棗仁、芡實、胡黃連、草龍膽。

瀉必青皮芍藥柴胡;前胡、青黛、橘葉、犀角、葳蕤、款冬花、吳萸、秦皮。

涼必鱉甲菊花,草決明、車前子、三稜、蕪荑。

溫必木香肉桂半夏。

肉豆蔻、陳皮、檳榔、蓽茇。

縱怒過勞病之源,被髮飧麻勿任霸。

春三月,宜夜臥早起,被髮緩形,生而勿殺,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麻者,東方所用之糧也,肝病宜食麻與粳米、牛肉、棗、葵,味皆甘也。不拘何月得病,宜體春氣以養之。

異哉膽也!無出入竅,而附於肝之葉間;水色金精,名清淨腑,而避乎胃之私汙。

膽者,金之精,水之色,其色玄,其形如懸瓠,其神為龜蛇,無出入竅,附肝之短葉間,不同六腑傳化,而為清淨之腑。

藏精汁(三合)而驗五爪青紅,肝雖應爪而膽合於肝。故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

行榮衛而重三兩零數。

榮衛雖主於肺,而其流行則又主於膽也,故膽氣始於子云。膽重三兩三銖,三銖是今之一錢二分半也。

氣痛心脅膊項不便,或發燥體枯面塵;

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故氣病如是。不便者,肝循陰器,上貫膈絡,故爾脹滿不得小便也。發燥者,膽有怒火也。膽合膀胱,上榮毛髮,風氣盛則焦燥。汗竭則枯,身體面色蒙塵者,氣滯則榮衛道澀也。

風攻頭眉耳目多傾,或癲癇吐沫口苦。

少陽脈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項,風邪上攻,則頭痛眉傾,耳暴聾,目銳眥腫赤。風甚則瘛瘲癲癇,輕則常吐黃水,口為之苦。

熱壅鼻淵,咽腫食亦,痿躄難行:

膽候咽門,故熱壅則生瘡腫痛。食亦者,胃移熱於膽,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亦者,易也。痿躄坐不能起者,熱則筋縮,足少陽之別曰光明,去踝上五寸,故主之。

虛怯昏淚,不眠善恐,如人將捕。

人數謀慮不決,故膽氣虛而溢為淚。淚者,類也。膽受水氣,與坎同位,眼亦水也。人心悲則淚出者,水得火而煎,陰必從陽,故悲則淚出。老人膽汁慳,哭則無淚,笑則有淚.火盛水虧也,故膽熱者亦流淚。熱則多眠,虛則不眠,獨臥神無所附,尤生驚畏,善太息,恐如人將捕,或夢細草。

冷不食菜(或吐酸水),痛悶左邊五肋之中:血瘀生癭,馬刀兩腋缺盆(皆膽)之路。補以胡黃(連草龍膽(木通,)瀉必青皮柴胡(黃連);溫以橘(皮)皮半(夏)生薑(川芎),涼必黃連竹茹(柴胡)。

白話文:

臟腑條分

以木瓜、阿膠、川芎、黃耆、人參、沙參、薏苡仁、五加皮、酸棗仁、芡實、胡黃連、草龍膽來補益。

若需瀉下,則用青皮、芍藥、柴胡、前胡、青黛、橘葉、犀角、葳蕤、款冬花、吳萸、秦皮。

若需清熱,則用鱉甲、菊花、草決明、車前子、三稜、蕪荑。

若需溫補,則用木香、肉桂、半夏、肉豆蔻、陳皮、檳榔、蓽茇。

縱慾過度、勞累過度是疾病的根源,應當注意保養,勿逞強好勝。

春天三月,應當夜裡睡得晚一些,早上起得早一些,保持心情舒暢,順應自然,生機勃勃,不要殺生,賞賜而不懲罰,這是順應春氣、養生的方法。違背了就會傷肝。麻指的是東方常用的糧食,肝病宜食麻、粳米、牛肉、棗、葵花籽,這些食物味道都偏甘甜。不論何時患病,都應當順應春氣來調理身體。

膽囊真是奇妙啊!它沒有出入的孔竅,卻附著在肝臟的葉片之間;如同金色的精華,水一般的顏色,被稱為清淨的腑臟,而能避免胃部的污濁之氣。

膽囊,是金的精華,水的顏色,顏色深黑,形狀像懸掛的葫蘆,其神氣像龜蛇,沒有出入的孔竅,附著在肝臟的短葉之間,不像六腑那樣互相傳化,而是清淨的腑臟。

它貯藏精華的汁液(三合),並能從指甲的青紅顏色來觀察其盛衰。肝臟雖然應於指甲,但膽囊與肝臟相合。所以,指甲厚而黃,則膽囊充實;指甲薄而紅,則膽囊虛弱;指甲堅硬而青,則膽囊急躁;指甲柔軟而赤,則膽囊緩慢;指甲直而白,沒有紋路,則膽囊正直;指甲粗糙而黑,有很多紋路,則膽囊阻塞。

膽囊運行榮衛之氣,重量約為三兩零數。

雖然榮衛之氣主要由肺臟主管,但其運行又主要由膽囊主管,所以膽氣始於子時。膽囊重三兩三銖,三銖相當於現在的一錢二分半。

氣痛、心脇、膊項不適,或者出現乾燥、身體消瘦、面色晦暗等症狀;

足少陽膽經循行於大腿外側,進入毛髮之間,與厥陰肝經相合。膽經的別絡進入脅肋之間,沿著胸腔內側,屬於膽囊,向上散佈於肝臟。貫穿心臟之上,經過咽喉,到達下顎,散佈於面部和眼部,與足少陽經在外眼角相合,所以氣病會出現這些症狀。不適指的是肝經循行於陰器,向上貫穿膈肌,與經絡相連,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小便不利。乾燥指的是膽囊有怒火。膽囊與膀胱相通,向上滋養毛髮,風氣盛則會焦燥。汗液耗竭則身體乾燥,身體面色晦暗則氣機阻滯,榮衛之氣運行不暢。

風邪侵犯頭面眉眼耳目,多有傾斜,或者出現癲癇、吐沫、口苦。

少陽經脈向上到達頭角,向下到達耳後,沿著頸項而行,風邪從上而下侵犯,就會引起頭痛、眉毛傾斜、耳聾、眼睛紅腫。風邪較重則會出現抽搐、癲癇,較輕則會經常吐黃水,口苦。

由於熱邪壅塞,導致鼻淵、咽喉腫痛,以及肢體痿軟、行動困難。

膽囊主導咽喉,所以熱邪壅塞則會生瘡腫痛。食亦,指的是胃熱移於膽,食物進入後容易通過,不能滋養肌膚;亦,就是容易的意思。痿躄,指的是坐著起不來,熱邪會使筋脈收縮,足少陽經的別絡名光明,位於足踝上五寸,所以主導此症。

身體虛弱,昏昏沉沉,流淚,失眠,容易恐懼,如同有人要抓捕自己一樣。

人如果思慮過多,膽氣虛弱,就會流淚。淚,與思慮相關。膽囊承受水氣,與坎卦同位,眼睛也是水的屬性。人悲傷則流淚,是因為水受火煎熬,陰氣必從陽氣,所以悲傷則流淚。老年人膽汁減少,哭泣時沒有眼淚,笑時卻有眼淚,這是因為火盛水虧。所以膽熱的人也會流淚。熱邪會導致嗜睡,虛弱則會導致失眠,獨自睡覺時精神無依,容易產生驚恐,經常嘆息,害怕如同有人要抓捕自己一樣,或者做夢夢到細小的草。

受寒則不想吃蔬菜(或者吐酸水),左側五肋之間疼痛、悶脹:血瘀會生長癭瘤,馬刀(鎖骨上窩)、兩腋、缺盆(鎖骨上窩)都是膽經的循行路線。用胡黃連、草龍膽(木通)來補益,用青皮、柴胡、黃連來瀉下,用橘皮、半夏、生薑、川芎來溫補,用黃連、竹茹、柴胡來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