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四 (10)
外集·卷四 (10)
1. 沉寒痼冷
沉痼大補(氣血)暖胃脾,人身真陽耗散,脾胃虛弱,加以食啖生冷,嗜欲過度,以致臟腑停寒不散,謂之沉寒;積冷不解,謂之痼冷,宜十全大補湯、鹿茸大補湯,加薑、桂、雄、附以滋氣血,補暖下元。若原只因生冷傷脾者,四柱散、附子理中湯、補真丸,專補脾胃可也。
又有陰虛內熱,因傷冷藥,及將息失宜,變成寒中,全以養脾為主,只宜理中丸、二神交濟丹去白芍,或四物湯去芍藥合理中湯。
白話文:
長期積累的虛寒,需要大補氣血,溫暖脾胃。人體陽氣耗散,脾胃虛弱,再加上吃生冷食物,過度縱慾,導致臟腑寒氣停滯不散,稱為沉寒;積寒不消,稱為痼冷,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鹿茸大補湯,加入生薑、桂枝、肉桂、附子等藥材來滋補氣血,溫暖下元。如果只是因為生冷食物傷脾胃,則可以使用四柱散、附子理中湯、補真丸,專門補益脾胃。
另外,如果原本是陰虛內熱,因服用寒涼藥物,或生活起居不當,變成寒症,就應該以養脾胃為主,可以使用理中丸、二神交濟丹去除白芍,或者四物湯去除芍藥再加入理中湯。
男精女帶吐瀉奇;
或暴下,或久瀉,或吐瀉俱發,宜古半附湯、附子理中湯、沉香蓽澄茄丸。遺精,金鎖正元丹、究源心腎丸、硫苓丸。崩帶,見婦人門。
腦寒肢冷心腹痛,
腦髓寒者,三五七散;四肢冷者,古姜附湯、古桂附湯;氣虛冷汗出者,古參附湯、古耆附湯;血虛冷者,古茸附湯;遍身冷、昏暈者,三建湯、順元散;心腹絞痛甚者,椒附丸、復陽丹;挾外感者,正氣補虛湯。
白話文:
男性精液異常與女性消化系統問題並發症狀如下:
-
吐瀉:可能出現突然的大便失禁,長期的腹瀉,或者同時出現吐瀉現象,應使用古半附湯、附子理中湯、沈香蓽澄茄丸進行治療。
-
遺精:可考慮使用金鎖正元丹、究源心腎丸、硫苓丸進行治療。
-
崩漏和帶下:請參考婦科專門內容進行治療。
-
大腦及四肢寒冷、心腹疼痛:
- 如果是大腦寒冷,可以使用三五七散進行治療;
- 四肢寒冷,可以使用古姜附湯、古桂附湯進行治療;
- 氣血虛弱,容易出汗,可以使用古參附湯、古耆附湯進行治療;
- 血液虛弱,可以使用古茸附湯進行治療;
- 全身寒冷、頭暈,可以使用三建湯、順元散進行治療;
- 心腹疼痛嚴重,可以使用椒附丸、復陽丹進行治療;
- 如果伴有外感,可以使用正氣補虛湯進行治療。
剛劑慢投恐腎衰;
金液丹、黑錫丹、養氣丹、返陰丹,盡皆金石慢劑。陰臟性緩,漸服回陽即止,猛進常服,恐水枯火燥,元陽脫矣。陽臟性急者,禁服。
取陰取陽無過治,王冰此語亦吾師。
古以三建湯,治心經之元陽虛者,責其無火也;大補陰丸,治腎經之真陰虛者,責其無水也。蓋人之所藉以生者,陰陽之氣耳。不善調攝,偏熱偏寒,病未至甚,治之不難,若夫積熱,始而涼和,次而寒取,寒取不愈,則因熱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苦寒頻歲而弗停。
白話文:
剛烈的藥物,如果服用速度過快,容易導致腎臟衰竭。金液丹、黑錫丹、養氣丹、返陰丹等都是金石類慢效藥物。陰臟性質緩慢,慢慢服用回陽即可,如果猛烈服用,容易導致水枯火燥,元陽流失。陽臟性質急躁,禁止服用。
取陰取陽要適度,不要過度治療,王冰的這句話也值得我學習。
古代用三建湯治療心經元陽虛的人,是因為他們缺少陽氣;用大補陰丸治療腎經真陰虛的人,是因為他們缺少陰氣。人活著依靠的就是陰陽之氣,如果不好好調理,偏熱偏寒,病情還不嚴重的時候,治療並不難。但如果積熱,一開始用涼和的藥物,接着用寒性的藥物,寒性的藥物效果不好,又因熱而繼續用寒性的藥物,還是沒有效果,就會束手無策。因此,長期服用苦寒的藥物,卻始終不見好轉。
沉寒始而溫和,次而熱取,熱取不愈,則因寒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辛熱比年而弗止。殊不知,以寒治熱,而熱不衰者,由於真水之不足也;以熱治寒,而寒不衰者,由於真火之不足也。不知水火不足,泛以寒熱藥治,非惟臟腑習熟,藥反見化於其病,而有者弗去,無者復至矣。
故取之陰,所以益腎水之不足,而制心火之有餘也;取之陽,所以益心火之不足,以勝腎水之有餘也。火之原者,陽氣之根;水之主者,陰氣之根。非謂火為心,而原為肝,水為腎,而主為肺也。此太僕達至理之妙也。又積熱用苦寒藥,必薑汁酒製;沉寒用熱藥,如附子必用童便蜜制。
白話文:
治療疾病時,一開始以溫和的方式去除寒氣,接着使用熱性藥物,若熱性藥物無法治癒,便會因寒氣而加重病情,即使加重病情後繼續使用熱性藥物,也無濟於事,最終便會束手無策,導致辛熱藥物長期使用而無效。
其實,以寒性藥物治療熱症,但熱症卻無法減輕,是因為體內真水不足;而以熱性藥物治療寒症,但寒症卻無法消除,是因為體內真火不足。不了解水火不足的原因,一味使用寒熱藥物,不僅會使臟腑適應藥性,藥物反而會轉化為病症,導致原本存在的病症無法消除,原本不存在的病症又會出現。
因此,要從陰中取藥,以滋補腎水不足,抑制心火過盛;要從陽中取藥,以滋補心火不足,克制腎水過盛。火的根本是陽氣,水的根本是陰氣。這裡的火不代表心臟,原不代表肝臟,水不代表腎臟,主不代表肺臟。這是太僕醫術精妙之處。此外,對於積熱症,使用苦寒藥物時,必須用薑汁酒製成;對於沉寒症,使用熱性藥物,例如附子,必須用童便蜜製成。
蓋寒因熱用,熱因寒用,恐相違逆故也。
上雜病提綱。雜病者,或兼外感風、寒、暑、濕、燥、火之氣,或挾內傷宿食、氣、血、痰、郁、虛、實之情。外感驟則為四中,內傷久則為沉痼,所以提之於前,以見其為百病大綱。其餘證,皆由此變出。醫能知此門戶,又能知從頭至足問證之法。第一辨其為內傷耶,為外感耶?外感,手背熱,而口能知味;內傷,手心熱,而口不知味。
外感,傷風惡風,面光有汗;傷寒惡寒,面慘無汗;傷暑惡熱,煩渴面垢;傷濕惡濕,重著面黃。內傷,勞役傷氣,則惡勞而心口不痛;飲食傷脾,則惡食而心胃刺痛。若夫色欲傷腎,則愈好色而骨蒸,口多嗜味,陰虛火動故也,七情,思慮傷心與脾,則益善思而恍惚不寐;憂怒傷肺與肝,則愈動氣而痞滿眩嘔,口仍失味,諸氣怫鬱故也。
白話文:
寒症要用熱療法,熱症要用寒療法,這是因為寒熱相剋,如果使用相反療法,就會產生矛盾。
這篇文章是關於雜病的綱要。雜病可能是外感風寒暑濕燥火之氣,也可能是內傷宿食、氣、血、痰、郁、虛、實之情。外感來得快,就稱為四中,內傷時間長,就稱為沉痼。因此,先提一下外感和內傷,因為它們是百病的綱要。其他疾病都是由它們演變出來的。醫生要了解這扇門戶,也要知道從頭到腳詢問病人病情的訣竅。第一步要辨別是內傷還是外感。外感患者手背熱,而且能品嘗味道;內傷患者手心熱,而且無法品嘗味道。
外感患者,傷風會怕風,面部光亮有汗;傷寒會怕冷,面部蒼白無汗;傷暑會怕熱,口渴面垢;傷濕會怕潮濕,身體沉重面黃。內傷患者,勞役傷氣,就會厭惡勞動,並且心口不痛;飲食傷脾,就會厭惡食物,並且心胃刺痛。至於色欲傷腎,就會越貪色骨頭就越發熱,並且喜歡吃各種味道的食物,這是因為陰虛火旺的緣故。七情之中,思慮傷心與脾,就會越愛思考就越恍惚失眠;憂怒傷肺與肝,就會越動怒就越腹脹眩暈嘔吐,而且失去味覺,這是因為氣機鬱結的緣故。
一切血證,日輕夜重;一切痰證,食少,肌色如故;一切火證,性急潮盛;一切水證,脅硬心下怔忡。至於辨證虛實,俱以似傷寒陽證者,為熱且積也;似傷寒陰證者,為虛且寒也。又辨其內外有無,相兼多寡,或不內不外,而為本經自病,男子必審房勞,女人先問經孕,與所處順逆,及曾服某藥,然後證之以脈,萬無一失。噫!機括熟而門類顯者,惟不脈而藥,可以廣及,然亦難乎其人之妙悟也。
病家一時緊急,尋醫辨證,且將此提綱理會,亦不致差門戶。以後分類、有言外因風、寒、暑、濕,內因七情、瘀血、痰火、食積,而不詳言其證者,正以括之於此也。以意會之,醫門斯可入矣。
白話文:
各种出血症状,白天轻晚上重;各种痰症,食欲不振,但面色如常;各种火症,性子急躁,容易出汗;各种水症,肋骨坚硬,心下心慌。判断虚实,若像伤寒阳证,则为热且积聚;若像伤寒阴证,则为虚且寒凉。还要辨别病症内外有无,相兼多少,或既不内也不外,而为本经自病。男子要仔细询问房事劳损,女子要先问经期和孕期,还要询问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否顺逆,以及是否服过某些药物,然后根据脉象来判断,万无一失。唉,医术精妙,门类分明,但只有凭脉象用药,才能广泛适用,然而这需要医师极高的悟性。
病人病情危急,找医生诊断,不妨先理解这些纲要,不至于走错方向。以后遇到分类、提到外因风寒暑湿、内因七情、瘀血、痰火、食积,但没有详细说明症状的,正是因为这些内容都包含在这些纲要之中。用心体会,即可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