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26)
內集·卷一 (26)
1. 臟腑總論
肝病者,平旦慧爽,下晡甚,夜半靜退。病在心,愈於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病在脾,愈於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脾病者,日晡慧,日出甚,下晡靜。病在肺,愈於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淬炒、熱食、溫炙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
自其補瀉言之:外感內傷,病有虛、實、賊、微、正五邪之分。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假令心病,傷暑得之為正邪,中風得之為虛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是之謂五邪也。
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自病也。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如肝乃心之母,心虛當補肝。脾乃心之子,心實當瀉脾。余經臟仿之,是以五補五瀉為方之祖與。(心虛,硃砂安神丸;肝腎虛,腎氣丸;脾虛,益黃散;肺虛,阿膠散。
心熱,單瀉心湯、導赤散;肝熱,瀉青丸;脾熱,瀉黃散;肺熱,瀉白散:腎熱,瀉腎湯。後之補瀉方,皆推此。)
抑又聞腑有五,臟有六、有九者,何謂也?腑有六者,謂三焦為外腑也。上焦者,在心下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兩旁;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出而不內,以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曰三焦。是腑之所以有六也。
臟亦有六者,謂腎有兩臟,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以藏精,女以系胞,其氣與腎相通,故言臟亦有六也。(華氏謂自喉嚨以下六腑以應天氣,肺之系也;自咽門以下六腑以應地氣,胃之系也。前喉納氣,後咽納食,有謂三管者非),臟有九者,神臟五: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與志,以其皆神氣居之,故曰神臟五也。形臟四: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
白話文:
臟腑總論
肝臟有病的人,黎明時精神清爽,下午病情加重,半夜時病情減輕。心臟的病,在長夏(夏末)會好轉;若長夏不好轉,則冬天病情加重;冬天不死,春天病情緩解,夏天病情加重。忌食溫熱食物,穿著保暖衣物。
心臟有病的人,中午精神好,半夜病情加重,黎明時病情減輕。脾臟的病,在秋天會好轉;若秋天不好轉,則春天病情加重;春天不死,夏天病情緩解,長夏病情加重。忌食溫熱食物,忌飽食,忌潮濕的地方和潮濕的衣物。
脾臟有病的人,下午精神好,日出時病情加重,下午病情減輕。肺臟的病,在冬天會好轉;若冬天不好轉,則夏天病情加重;夏天不死,長夏病情緩解,秋天病情加重。忌食寒涼食物,穿著保暖衣物。
肺臟有病的人,下午精神好,中午病情加重,半夜病情減輕。腎臟的病,在春天會好轉;若春天不好轉,則長夏病情加重;長夏不死,秋天病情緩解,冬天病情加重。忌食油炸辛辣食物,忌溫熱食物,忌穿著保暖衣物。
腎臟有病的人,半夜精神好,四季病情都較重,下午病情減輕。要先確定五臟的脈象,才能判斷病情加重的時間和死生的期限。
必須先了解經脈,才能了解病脈。
從補瀉的角度來說:外感內傷,疾病可分為虛、實、賊、微、正五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先前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身疾病為正邪。例如心臟疾病,中暑為正邪,中風為虛邪,飲食勞倦為實邪,傷寒為微邪,中濕為賊邪,這就是所謂的五邪。
憂愁思慮傷心,形寒飲冷傷肺,怒氣逆上傷肝,飲食勞倦傷脾,久坐濕地、用力涉水傷腎,這是正經自身生病。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例如肝為心之母,心虛應補肝;脾為心之子,心實應瀉脾。其他經臟也以此類推,所以五補五瀉是治療方法的基礎。(心虛用硃砂安神丸;肝腎虛用腎氣丸;脾虛用益黃散;肺虛用阿膠散。心熱用單瀉心湯、導赤散;肝熱用瀉青丸;脾熱用瀉黃散;肺熱用瀉白散;腎熱用瀉腎湯。後世的補瀉方劑,都源於此。)
此外,還聽說腑有五個,臟有六個或九個,這是怎麼回事呢?腑有六個,是指把三焦視為外腑。上焦在心下、胃上、口腔,主內不外,其治在膻中(胸部);中焦在胃的中脘(上腹部),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兩旁;下焦在臍下,在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外不內,以傳導,其治在臍下一寸,所以叫三焦。這就是腑之所以有六個的原因。
臟也有六個,是指腎臟有兩個,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是精神寄託的地方,男人藏精,女人系胞,其氣與腎相通,所以說臟也有六個。(華佗說從喉嚨以下的六腑應天之氣,肺的系統;從咽門以下的六腑應地之氣,胃的系統。前喉納氣,後咽納食,有人說這是三管,這是不對的。)臟有九個,神臟五個: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與志,因為它們都藏有神氣,所以叫做神臟五個。形臟四個: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