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34)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六 (34)

1. 雜病用藥賦

中滿分消湯,益智仁、半夏、木香、茯苓、升麻各七分半,真川烏、人參、青皮、當歸、生薑、柴胡、乾薑、蓽澄茄、黃連各半錢,黃耆、吳萸、草豆蔻、厚朴、黃柏各半分(一方有麻黃、澤瀉),水煎服。忌房勞、濕、面、生冷。治中滿寒脹寒疝,二便不通,四肢厥冷不收,食入反出,奔豚不收,一切寒證。

澤瀉湯,澤瀉、赤茯、枳殼、豬苓、木通、檳榔、黑牽牛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生薑、蔥白煎湯調服,治水腫大小便秘澀。

復元丹,附子二兩,木香、小茴、川椒、獨活、厚朴,白朮、陳皮、吳萸、桂枝和一兩,澤瀉一兩半,肉果、檳榔各錢,為末,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紫蘇煎湯下。治脾腎俱虛,發為水腫,四肢虛浮,心腹堅脹,小便不通,面目下腫。

實脾散,厚朴、白朮、木瓜、木香、乾薑、草果、大腹子、白茯,附子各五分,甘草二分,薑棗煎服。治陰水發腫,宜先實脾土。

金丹,蒼朮四錢半,草烏二錢,山豆一錢半,羌活二兩,杏仁二十一個,為末,麵糊丸梧子大。每十一丸,臨臥薑湯下,忌鹽、醬、房事。治十種水氣鼓脹。

丹房奇術,治腫脹。巴豆四兩,水銀粉二錢,硫黃一錢,同研成餅,先用新綿一塊鋪臍上,次以餅當臍掩之,外用帛縛,加人行五里,自然瀉下惡水,待行三五次去藥,以粥補住,久患者隔日取水,神效。

風熱相乘囊腫,三白牽牛;

三白散,白醜二兩,桑白皮、白朮、木通、陳皮各五錢,為末。每二錢,薑湯調服。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蟲蟻吹著陰脬,單煎蟬蛻。

單蟬蛻散,用蟬蛻五錢,水煎洗腫處,再溫再洗,腫痛立消,洗後與五苓散加燈心。治陰囊忽腫,多坐地為風,或蟲蟻吹著。

八味千金,養腎養脾;

加味八味丸,附子二兩,白茯苓、澤瀉、官桂、牛膝、車前子、山藥、山茱萸、牡丹皮各一兩,熟地黃五錢,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米飲下。治脾腎虛損,腰重腳重,小便不利。如熱者,去桂、附。

千金養脾丸,枳實、陳皮、麥芽、三稜、莪朮、小茴、白薑、肉豆蔻、砂仁、茯苓、良薑、益智仁、胡椒、木香、藿香、薏苡仁、紅豆蔻、白朮、丁香、山藥、扁豆、桔梗、人參、甘草、神麯各等分,蜜丸彈子大。每細嚼一丸,白湯溫酒任下。治脾虛停寒留飲,膈噎翻胃吐食,常服養脾進食。

枳朮續斷,分氣分血。

加味枳朮湯,枳實、白朮、紫蘇、辣桂、陳皮、檳榔、桔梗、木香、五靈脂各二分,半夏、白茯苓、甘草各三分,姜煎溫服。治氣為痰飲所膈,心下堅脹,名曰氣分。

續斷飲,玄胡索、當歸、川芎、牛膝、續斷、赤芍、辣桂、白芷、五靈脂、羌活各二分,赤茯苓、牽牛、半夏、甘草各三分,姜煎溫服。治瘀血留滯,血化為水,四肢浮腫,皮肉赤紋,名曰血分。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中滿分消湯:益智仁、半夏、木香、茯苓、升麻各7.5分,川烏、人參、青皮、當歸、生薑、柴胡、乾薑、蓽澄茄、黃連各0.5錢,黃耆、吳萸、草豆蔻、厚朴、黃柏各0.25分(一方加麻黃、澤瀉),水煎服。忌房事、濕邪、面食、生冷食物。主治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四肢厥冷,飲食反出,奔豚氣逆,一切寒證。

澤瀉湯:澤瀉、赤茯苓、枳殼、豬苓、木通、檳榔、黑牽牛等分研末,每次服用2錢,用生薑、蔥白煎湯送服。主治水腫、大小便祕結不通。

復元丹:附子2兩,木香、小茴香、川椒、獨活、厚朴、白朮、陳皮、吳萸、桂枝各1兩,澤瀉1.5兩,肉豆蔻、檳榔各1錢,研末,製成梧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50丸,用紫蘇葉煎湯送服。主治脾腎兩虛引起的發腫,四肢浮腫,心腹脹滿,小便不利,面目浮腫。

實脾散:厚朴、白朮、木瓜、木香、乾薑、草果、大腹皮、白茯苓、附子各5分,甘草2分,用生薑、大棗水煎服。主治陰水腫脹,宜先健脾益土。

金丹:蒼朮4.5錢,草烏2錢,山豆根1.5錢,羌活2兩,杏仁21個,研末,製成梧子大小的麵糊丸。每次服用11丸,睡前用薑湯送服。忌食鹽、醬油,忌房事。主治各種水腫脹滿。

丹房奇術:治腫脹。巴豆4兩,水銀粉2錢,硫黃1錢,研成藥餅。先在肚臍上鋪一塊乾淨棉花,再將藥餅貼在肚臍上,用布包紮好,然後步行五里,自然瀉下惡水。如此三五次後去除藥物,用粥調養身體。久病者隔日取藥,療效神奇。

風熱相乘引起囊腫,可用三白牽牛;

三白散:白蔹2兩,桑白皮、白朮、木通、陳皮各5錢,研末。每次服用2錢,用薑湯送服。主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引起的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蟲蟻叮咬引起陰囊腫脹,單煎蟬蛻即可;

單蟬蛻散:用蟬蛻5錢,水煎後洗患處,反覆溫洗,腫痛即可消除。洗後服用五苓散加燈芯草。主治陰囊突然腫脹,多因久坐受風或蟲蟻叮咬引起。

八味千金湯,養腎健脾;

加味八味丸:附子2兩,白茯苓、澤瀉、肉桂、牛膝、車前子、山藥、山茱萸、牡丹皮各1兩,熟地黃5錢,研末,製成梧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70丸,空腹用米湯送服。主治脾腎虧虛,腰痠腿沉,小便不利。如有發熱,去桂枝、附子。

千金養脾丸:枳實、陳皮、麥芽、三稜、莪朮、小茴香、生薑、肉豆蔻、砂仁、茯苓、良薑、益智仁、胡椒、木香、藿香、薏苡仁、紅豆蔻、白朮、丁香、山藥、扁豆、桔梗、人參、甘草、神麴等分,製成彈子大小的蜜丸。每次細嚼一丸,用白湯或溫酒送服。主治脾虛寒飲停滯,呃逆嘔吐,長期服用可健脾益胃,促進食慾。

枳實朮湯,分治氣滯血瘀;

加味枳實朮湯:枳實、白朮、紫蘇、肉桂、陳皮、檳榔、桔梗、木香、五靈脂各2分,半夏、白茯苓、甘草各3分,用生薑煎服。主治氣滯痰飲阻塞,心下堅硬脹滿,稱為氣分證。

續斷飲:玄胡索、當歸、川芎、牛膝、續斷、赤芍、肉桂、白芷、五靈脂、羌活各2分,赤茯苓、牽牛子、半夏、甘草各3分,用生薑煎服。主治瘀血阻滯,血瘀化為水飲,四肢浮腫,皮膚出現紅紋,稱為血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