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35)
外集·卷六 (35)
1. 雜病用藥賦
雄黃乾漆,蛇蟲水毒成瘕;
古漆雄丸,真生漆一斤,鍋內溶化,麻布絞去渣,復入鍋內熬干,雄黃一斤,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四分,大麥芽煎湯下。治水蠱。
柴青枳橘,男婦陰幽腫裂。
柴青瀉肝湯,治男子肝火旺極,陰莖腫裂,健硬不體,即小柴胡湯加黃連、青皮。蓋玉莖萬筋之總,小柴胡肝膽正藥,加黃連助柴胡瀉肝火,青皮瀉肝氣。
枳橘熨,婦人陰腫如石,痛不可忍,二便不利,欲死者,用陳皮、枳實各四兩,炒令香熱,以絹袋盛之,遍身從上至下及陰腫處,頻頻熨之,冷則又換,直至喉中覺枳實氣,則痛止腫消便利矣。
虛脹順氣寬中保命,實則四炒枳殼為丸;
木香順氣湯,木香、乾生薑、升麻、柴胡各四分,厚朴、白茯苓、澤瀉、半夏各一錢,青皮、陳皮各六分,益智仁、吳萸各三分,草豆蔻、當歸各五分,蒼朮八分,水煎服,忌生冷硬物。治內傷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至夜尤甚。此方用升、柴引清氣上行,茯、澤導陰氣下降,更佐吳萸苦以瀉之,薑、蔻半夏、益智溫中,蒼、樸、青皮、木香順氣,歸、橘調和榮衛,經所謂留者行之,結者散之,瀉之上之下之,清濁各安其位矣。
寬中健脾丸,白朮六兩,人參、黃耆、蒼朮、茯苓、五加皮各二兩,黃連(用茱萸水炒過)、白芍、澤瀉各二兩半,陳皮(用鹽水炒過)、半夏、香附、薏苡仁、山楂各三兩,草豆蔻、蘇子、蘿蔔子各一兩半,沉香六錢,大栝蔞二個(每個鏤一孔,用川椒末三錢,多年糞磏末二錢,裝入栝蔞內,紙糊瓜口,鹽泥固濟曬乾,煅紅為度,去泥與黑皮),同前藥為末,用荷葉、大腹皮煎湯煮黃米,糊丸梧子大。每百丸,白湯下。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口作痛,神效。
諸蠱保命丹,肉蓯蓉三兩,青礬、紅棗、香附各一斤,大麥芽一斤半,先將蓯蓉、青礬入罐內,同煅煙盡,和前藥為末,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食後酒下。治蜘蛛蠱脹。
蛤蟆煮肚法,用癩蛤蟆一個,入豬肚內煮熟,去蛤蟆,將肚一日食盡。治蠱脹,兼治浮腫。
四炒枳殼丸,枳殼一斤,分作四分,用芫荽子、蘿蔔子、小茴、乾漆各一兩,各炒一分,以枳殼黃色為度,擇出枳殼為末,以四味炒藥煎湯,煮糊為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飲下。治氣血凝滯,腹內蠱脹,翻胃嘔吐不食,神效。
牽牛丸,木香、白茯苓、厚朴各一兩,大黃、澤瀉各一兩半,滑石、黑牽牛各六兩,為細末,水煮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淡薑湯送下。治肚實脹,二便不通。
厚朴湯,厚朴、枳殼、高良薑、檳榔、朴硝、大黃等分,水煎服。治脹滿。
積脹廣朮醋鱉保安,瘀則散血消腫是齧。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雄黃和乾漆,可以治療蛇蟲水毒引起的腫塊;
古漆雄丸:取生漆一斤,放入鍋中融化,用麻布過濾去除雜質,再放入鍋中熬乾,加入雄黃一斤,研磨成粉末,用醋做糊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四分,用大麥芽煎湯送服。治療水蠱。
柴胡、青皮、枳實、橘皮,可以治療男女陰部腫脹和裂傷。
柴青瀉肝湯:治療男子肝火旺盛引起的陰莖腫脹、裂傷、堅硬等症狀,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黃連和青皮。因為陰莖是全身經絡匯聚之處,小柴胡湯是治療肝膽疾病的正方,加入黃連可以幫助柴胡瀉肝火,青皮可以瀉肝氣。
枳橘熨:治療婦女陰部腫脹如石,疼痛難忍,大小便不利,危及生命的症狀。用陳皮、枳實各四兩,炒至香熱,用絹布袋盛放,從上到下遍敷全身及陰腫處,反覆熨燙,冷了就換熱的,直到喉嚨感覺到枳實的氣味,疼痛就會停止,腫脹消退,大小便通暢。
虛脹要順氣寬中保命,實脹則用四次炒過的枳殼製成丸藥;
木香順氣湯:木香、乾薑、升麻、柴胡各四分,厚朴、白茯苓、澤瀉、半夏各一錢,青皮、陳皮各六分,益智仁、吳茱萸各三分,草豆蔻、當歸各五分,蒼朮八分,水煎服,忌食生冷硬物。治療內傷濁氣,濁氣在上則會產生脹滿,晚上尤其嚴重。此方用升麻、柴胡引導清氣上升,茯苓、澤瀉引導陰氣下降,再用吳茱萸苦寒瀉下,生薑、草豆蔻、半夏、益智溫中,蒼朮、厚朴、青皮、木香順氣,當歸、橘皮調和營衛,遵循“留者行之,結者散之,瀉之上之下之”的原則,使清濁各歸其位。
寬中健脾丸:白朮六兩,人參、黃耆、蒼朮、茯苓、五加皮各二兩,黃連(用茱萸水炒過)、白芍、澤瀉各二兩半,陳皮(用鹽水炒過)、半夏、香附、薏苡仁、山楂各三兩,草豆蔻、蘇子、蘿蔔子各一兩半,沉香六錢,大栝蔞兩個(每個挖一個孔,放入川椒末三錢,陳年糞土末二錢,用紙糊住瓜口,用鹽泥固定曬乾,煅燒至紅為度,去除泥土和黑皮),與前面藥材研磨成粉,用荷葉、大腹皮煎湯煮黃米,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白開水送服。治療單純腹脹,以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痛等症狀,療效顯著。
諸蠱保命丹:肉蓯蓉三兩,青礬、紅棗、香附各一斤,大麥芽一斤半,先將肉蓯蓉、青礬放入罐中煅燒至煙盡,再與其他藥材研磨成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用酒送服。治療蜘蛛蠱引起的脹滿。
蛤蟆煮肚法:用一隻癩蛤蟆放入豬肚中煮熟,去掉蛤蟆,將豬肚一天內吃完。治療蠱脹,兼治浮腫。
四炒枳殼丸:枳殼一斤,分成四份,每次炒一份,與芫荽子、蘿蔔子、小茴香、乾漆各一兩一起炒,炒至枳殼呈黃色為度,取出枳殼研磨成粉,用四種炒過的藥材煎湯,煮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治療氣血凝滯,腹內蠱脹,噁心嘔吐,不思飲食等症狀,療效顯著。
牽牛丸:木香、白茯苓、厚朴各一兩,大黃、澤瀉各一兩半,滑石、黑牽牛各六兩,研磨成細粉,用水煮成稀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用淡薑湯送服。治療腹部脹滿,大小便不通。
厚朴湯:厚朴、枳殼、高良薑、檳榔、朴硝、大黃等量,水煎服。治療脹滿。
治療積脹可用廣朮、醋、鱉甲等藥物,瘀血則用散血消腫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