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四 (3)
外集·卷四 (3)
1. 濕
濕氣覺來分內外,風寒暴暑傷人便覺,濕氣熏襲人多不覺。有自外入者,長夏鬱熱,山澤蒸氣,冒雨行濕,汗透沾衣,多腰腳腫痛。有自內得者,生冷酒面滯脾,生濕鬱熱,多肚腹腫脹。西北人多內濕,東南人多外濕。
內外又分上下中。
濕在上宜微汗,在中、下宜利二便或升提。
初入身沉(重)多困倦,或肢節痛,或一身盡痛,甚則濕聚為痰,昏不知人,為直視,為鄭聲。
上熏喘咳(茯苓湯)目如蒙。
首位高氣清,濕熏則如有物以蒙之也,單蒼朮膏妙。
著脾(浮黃)腫脹(滿或臍下硬,退黃丸)大便泄,朮附湯、三白湯、滲濕湯。
白話文:
濕氣的辨別與治療
濕氣的產生可以分為內濕和外濕,就像風寒暑熱一樣,風寒暑熱容易讓人感覺到,但濕氣的侵襲卻不易察觉。
外濕 的來源主要有:
- 長夏酷熱,山澤蒸氣瀰漫。
- 冒雨行走,衣物濕透。
- 汗出沾衣,未及时更换。
外濕容易導致腰腿腫痛。
內濕 的來源主要有:
- 食用生冷食物,飲用冰涼酒水,損傷脾胃,導致濕氣內生。
- 飲食不節,脾胃運化失調,導致濕氣郁積。
內濕容易導致腹部腫脹。
西北地區的人們多以內濕為主,而東南地區的人們多以外濕為主。
濕氣的部位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焦:
- 上焦濕氣:表現為頭昏腦脹、目蒙,容易感到呼吸不順畅,可以用茯苓湯來治療。
- 中焦濕氣:表現為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可以用苍朮膏來治療。
- 下焦濕氣:表現為肢體沉重、困倦乏力,甚至出現水腫,可以用朮附湯、三白湯、滲濕湯來治療。
濕氣剛入體時,常會讓人感到身體沉重、困倦,或者出現肢體疼痛,甚至全身疼痛,嚴重時濕氣會凝聚成痰,導致神志不清,昏迷不醒,口齒不清,聲音嘶啞。
總結
濕氣的辨別和治療,需要根據濕氣的來源、部位和症狀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療方案。
著腎腳腰小便濃。
濕,下先受之,故腰腳攣痛,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腎著湯、青娥丸。
治外微汗通經絡,微汗,防己黃耆湯,或羌活勝濕湯;無汗者,五苓散加蒼朮;通經絡,神仙飛步丹、乳香黑虎丹。
白話文:
腎臟受寒,導致腰腿疼痛,小便濃濁。濕氣先侵犯下肢,所以腰腿會痙攣疼痛,可用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腎著湯、青娥丸治療。如果體表微汗,經絡不通暢,可用防己黃耆湯或羌活勝濕湯治療;若無汗,可用五苓散加蒼朮;通經絡則可用神仙飛步丹、乳香黑虎丹。
治內滲(小便)利(大便)為妙工。
滲劑,五苓散。黃,加茵陳一倍;身痛,加羌活一倍。濕盛膨脹者,又當以車前、木通、葶藶利水行氣為君,而以參、朮、茯苓為佐;或以二術為君,而以利水藥為佐。濕鬱肢脹,或遍身浮腫者,皆自內而出也,量虛實利之,不敢利者,退黃丸妙。
四氣相兼(兼中兼感)濕熱甚,除濕湯。兼風,合桂枝湯,或古防風湯、敗毒散;兼寒,合五積散,或古姜附湯;兼暑,合五苓散。大抵百病兼風,則必惡風、有汗、眩暈;兼寒則必惡寒無汗或攣痛;兼暑則必面垢煩渴;兼濕則必腫滿沉倦。四氣互相兼併,唯寒濕、濕熱為病,濕熱尤多。
白話文:
治療內滲(小便不利)和利(大便不通)是妙招。
滲劑,用五苓散。如果發黃,加茵陳一倍;如果身體疼痛,加羌活一倍。濕氣盛導致身體膨脹者,應該以車前、木通、葶藶利水行氣為主藥,以人參、白朮、茯苓為輔藥;或者以白朮、蒼朮為主藥,以利水藥為輔藥。濕氣鬱結導致肢體脹滿,或全身浮腫者,都是由內向外發作的,要根據虛實情況利水,不敢利水者,退黃丸效果很好。
四氣相兼(兼中兼感)濕熱很重,用除濕湯。如果兼有風寒,就合用桂枝湯,或者古方防風湯、敗毒散;如果兼有寒邪,就合用五積散,或者古方姜附湯;如果兼有暑熱,就合用五苓散。總之,百病兼風,就會怕風、出汗、頭暈;兼寒就會怕冷、不出汗或抽筋疼痛;兼暑就會臉色晦暗、口渴煩躁;兼濕就會腫脹、沉重、疲倦。四氣互相兼併,以寒濕、濕熱為病,其中濕熱尤為常見。
以尿赤有渴為濕熱,多黑瘦膏粱之人;以便清不渴為寒濕,多肥白淡食之人。昔有專用五積治寒濕,防風通聖散治濕熱,宜哉!
清熱燥濕兼補中。
此治濕熱法也。凡內傷勞役、七情、飲食,以治脾虧火動,肺金受傷,則木旺侵脾,令飲食不化,郁為痰積,甚則腹脹浮腫。實者下之;虛者補脾利濕消導,兼以清熱,清燥湯是也。濕勝筋痿,熱勝筋縮者,尤宜。
通用(內外濕熱)燥脾並升散,燥脾枳朮丸、大安丸、單蒼朮丸、升陽除濕湯。通用二陳湯,或平胃散加桑白皮為主。濕在上焦,加羌活、蒼朮微汗;有熱,加黃芩。中焦濕,加豬苓、澤瀉滲利;熱,加黃連。下焦濕,加升麻、防風升提;熱,加防己、黃柏、龍膽草。肥人多濕,加蒼朮、滑石;瘦人多熱,加芩、芍。沉困,加參、術,又四制蒼柏丸,三精丸。
白話文:
如果小便顏色偏紅,並且感到口渴,就是濕熱,這種人大多身形消瘦,喜歡吃肥膩的食物。如果小便清澈不渴,就是寒濕,這種人大多肥胖,喜歡吃清淡的食物。過去有一種專門治療寒濕的五積,而防風通聖散則是用來治療濕熱,非常合適!
清熱燥濕,同時還要補中。
這是治療濕熱的方法。凡是內傷勞累、情緒波動、飲食不節造成的疾病,治療時要考慮脾胃虛弱、火氣旺盛、肺金受損。這樣木氣就會過盛侵犯脾土,導致食物無法消化,形成痰濕,嚴重的話還會腹脹浮腫。實證就用瀉法,虛證則要補脾利濕、消導痰濕,並配合清熱,清燥湯就是這種方法。如果濕氣過盛導致筋骨痿軟,或者熱氣過盛導致筋骨攣縮,就更應該用這種方法治療。
通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內外濕熱)都是燥脾並升散,比如枳朮丸、大安丸、單蒼朮丸、升陽除濕湯。也可以用二陳湯,或者平胃散加桑白皮。如果濕氣在上焦,就加羌活、蒼朮微微發汗,如果有熱就加黃芩。如果濕氣在中焦,就加豬苓、澤瀉滲利,如果有熱就加黃連。如果濕氣在下焦,就加升麻、防風升提,如果有熱就加防己、黃柏、龍膽草。肥胖的人容易濕氣重,就加蒼朮、滑石;瘦弱的人容易熱氣重,就加芩、芍。如果感覺沉重困倦,就加參、術,也可以用四制蒼柏丸、三精丸。
實者大便方可攻。
元氣實而濕熱甚者,導水丸或除濕丹、舟車丸。
白話文:
對於實症,若大便正常,可進行攻伐治療。
對於元氣充實且濕熱嚴重的情況,可使用「導水丸」、「除濕丹」或者「舟車丸」進行治療。
2. 燥
燥有內外屬陽。
明外因時值陽明燥令,久晴不雨,黃埃蔽空,令人狂惑,皮膚乾枯屑起。內因七情火燥,或大便不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勞竭精,或飢飽勞逸損胃,或炙爆酒醬厚味,皆能偏助火邪,消爍血液。
總來金被火相刑;
六氣,風、熱、火屬陽,寒、燥、濕屬陰。但燥雖屬秋陰,而反同風熱火化。蓋火盛則金被熱傷,木無以制而生風,風勝濕,熱耗津。入肝則筋脈勁強、緊急口噤,發為風癇,或手足癱瘓偏枯,或十指反而莫能搔癢,或為雀目內障;入心則昏冒僵仆,語言謇澀;入脾則隔滿不食,或善飢而瘦,或傷積變為水腫腹脹;入肺則毛焦乾疥、膹郁咳嗽;入腎則津液竭而煩渴,及骨蒸秘結。總皆肺金所主,陽明與肺為表裡也。
白話文:
燥之內外屬陽
燥性分為內外,皆屬陽氣。
外在原因: 正值陽明燥令,天氣久晴不雨,黃沙漫天,讓人精神恍惚,皮膚乾燥脫屑。
內在原因: 七情鬱結導致內火旺盛,或是大便不通導致津液流失,或是金石藥物損傷血液,或是房事過度導致精氣耗損,或是飲食不節,過於飢飽勞累損傷脾胃,或是過食辛辣炙爆酒醬等厚味,皆能助長火邪,消耗血液。
總結來說,金氣被火氣所克制。
六氣之中,風、熱、火屬陽,寒、燥、濕屬陰。 雖然燥氣屬於秋天的陰氣,但它卻反過來與風熱火氣相類似。這是因為火氣過盛,就會傷及金氣,木氣無法制衡而生風,風氣盛則會引發濕氣,熱氣耗損津液。
燥邪入肝, 則筋脈緊繃、口不能張,表現為風癇,或是手足癱瘓或半身不遂,或是手指麻木無力,甚至無法搔癢,或是眼疾,如雀目內障。
燥邪入心, 則神志昏迷、肢體僵硬、言語不清。
燥邪入脾, 則腹脹難食,或是食慾亢進但消瘦,或是積食化為水腫腹脹。
燥邪入肺, 則毛髮乾枯、皮膚粗糙、咳嗽胸悶。
燥邪入腎, 則津液耗竭,口渴煩躁,以及骨蒸發熱,大便祕結。
總而言之,這些病症都屬於肺金所主,而陽明經與肺經是表裡關係。
皴勁渴秘雖風熱,表裡俱宜潤衛榮。
表病皮膚皴揭。四物湯去川芎,合生脈散加知、柏、天花粉,或單天門冬膏。如筋攣不能運動者,大秦艽湯。里病消渴,活血潤燥,生津飲。燥結,因肝木自旺,或肺風入大腸者,曰風燥,搜風順氣丸。因臟腑積熱,或久病鬱熱者,曰熱燥,四順清涼飲、當歸龍薈丸。因脾胃伏火,便閉不食者,曰血燥,四物湯加大黃、桃仁,或為丸服;大便偏秘者,導滯通幽湯;小便偏秘者,導氣除燥湯。陰虛火燥者,曰虛燥,單黃柏丸、補陰丸、腎氣丸。
白話文:
皮膚乾燥、口渴、便秘,雖然是風熱所致,但無論是表症還是裡症,都需要滋潤衛氣、養護血脈。表面病症,皮膚乾燥粗糙,可以用四物湯去掉川芎,加入生脈散,再添加知母、柏子仁、天花粉,或是單獨使用天門冬膏。如果肌肉痙攣,無法活動,可以用大秦艽湯。內部病症,口渴消瘦,可以用生津飲活血潤燥。如果燥熱便秘,是肝火旺盛,或肺風進入大腸所致,稱為風燥,可以用搜風順氣丸。若是臟腑積熱,或久病鬱熱所致,稱為熱燥,可以用四順清涼飲、當歸龍薈丸。如果是脾胃積熱,導致便秘不思飲食,稱為血燥,可以用四物湯加入大黃、桃仁,或製成丸劑服用;大便偏於便秘,可以用通幽湯通導腸胃;小便偏於便秘,可以用導氣除燥湯。陰虛火燥,稱為虛燥,可以用黃柏丸、補陰丸、腎氣丸單獨服用。
勞役氣虛燥者,補中益氣湯。通用四物湯去芎為君,天、麥門冬為臣,栝蔞為佐,升麻、紅花、甘草為使。風,加秦艽或牛膝;熱,加黃芩;血,倍生地;渴,加天花粉、五味子;閉結,加大黃、郁李仁、麻仁;氣虛,量加參、耆;陰虛,加知、柏。大抵宜甘寒潤劑,忌辛香動火及一切發汗之藥。
經曰:燥者潤之,養血之謂也。蓋燥則血澀,而氣液為之凝滯;潤則血旺,而氣液為之宣通,由內神茂而後外色澤矣。然積液固能生氣,積氣亦能生液。常用氣虛者瓊玉膏,津虛者單五味子膏,血虛者地黃膏。凡病遇天燥,亦宜量加此等潤劑。
白話文:
勞動過度導致氣虛燥熱的人,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方劑以四物湯去除川芎為君藥,天冬、麥門冬為臣藥,栝樓為佐藥,升麻、紅花、甘草為使藥。若伴隨風邪,可加入秦艽或牛膝;若伴隨熱邪,可加入黃芩;若伴隨血虛,可加倍生地;若伴隨口渴,可加入天花粉、五味子;若伴隨便秘,可加入大黃、郁李仁、麻仁;若伴隨氣虛,可增加人參、黃耆的用量;若伴隨陰虛,可加入熟地、柏樹根。總的來說,此方宜用甘寒潤燥的藥物,忌用辛香燥熱及發汗的藥物。
古籍記載:「燥者潤之,養血之謂也。」意思是說,燥熱的人要滋潤之,也就是養血。因為燥熱會導致血瘀,氣血運行不暢;滋潤可以使血旺盛,氣血運行通暢,從而使內在神氣充沛,外在容光煥發。但積聚的津液也能化生氣血,積聚的氣血也能化生津液。常用氣虛的人可以服用瓊玉膏,津液不足的人可以服用五味子膏,血虛的人可以服用地黃膏。凡是遇到天干物燥的季節,也要適量服用這些滋潤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