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30)
外集·卷五 (30)
1. 遍身部
色赤,疱起掐不破。以上皆宜依法將護,若或觸犯,則脊強、瘡痛不可忍。惟浮漚、牛狗無忌,不治自愈。又有一種魚臍疔,瘡頭黑深,形如魚臍,破之黃水滲出,四畔浮漿;其毒尤甚。用絲瓜葉、連須蔥、韭葉,搗爛以酒和服。其渣貼腋下,如病在左手,貼左腋下,在左足,貼左胯下;右手足同;在中貼心臍,並用布縛住。候肉下紅絲處皆白則安。
有潮熱者亦宜。卻令人抱住,恐其顫倒,倒則難治。或用蛇蛻燒灰,雞子清調敷。一種水疔瘡,用黃荊葉十四片,獨頭蒜三個,百草霜二錢,擂酒服,取汗,大效。
或不痛癢只麻木,寒熱眼中流火光。牙關急緊時驚惕,甚則嘔吐毒陷腸;
諸證惟嘔吐最危。
治分虛實豁心火,實者,初服賽命丹三丸,以蔥酒發汗。表證多者,追疔湯,或敗毒散加蟬蛻、殭蠶、金銀花;里證多者,活命飲、五聖湯;便利溺澀者,黃連消毒散,此散初起服之內消;欲作膿者,托裡消毒散。虛者,初服保生錠子,以解毒,或蟾肝丸。有表邪不敢汗者,補中益氣湯加防風、白芷;里證不敢下者,蜂蛇散。
腫痛欲作膿者,托裡散、內托十宣散;不能潰者,大料參、耆、歸、術補之,或補中益氣湯合生脈散,以防毒陷。豁心氣者,疔毒入心,則神昏、口乾煩悶、恍惚似醉、嘔吐不定,危證也。實者,用萬病解毒丹,以黃連、當歸煎湯化下;虛者,用古芎歸湯加茯苓、茯神、遠志,蓮肉清之。毒上攻心,嘔者,護心散。
有因服賽命丹吐者,亦宜此解之。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煩渴身痛、便秘者,漏蘆飲子;煩躁作渴者,竹葉黃耆湯。外治:輕者,單蟾酥為末,以白麵和黃丹搜作丸,如麥米大。用針挑破疔頭,以一粒納入,效;重者,賽金丹;危篤者,提疔錠子。
暴死灸法可回陽。
凡暴死者,多是疔毒,急用燈照遍身,若有小瘡,宜急灸之,並服賽命丹,亦有復醒者。如偏僻之處,藥難導達,惟灸有回生之功。若專疏利、表散者,危。
多骨疽由瘡久潰,氣血不能營患處;久則腐爛骨脫出,只補脾胃壯元氣。
十全大補湯、腎氣丸主之。外以附子餅炙,或蔥熨法,祛散寒邪,補接榮氣,則骨自脫,瘡自斂。若腎氣虧損,其骨漸腫,荏苒歲月,潰膿出骨,亦當用蔥熨法。若投以克伐,則真氣益虛,邪氣益甚,鮮不有誤。有上齶腫硬,年餘方潰,半載未愈,內熱體倦作渴,用補中益氣湯、腎氣丸,元氣漸復,出骨一塊,仍服前藥而愈。有足背腫落一骨者,有手背腫落一骨者。
翻花瘡因瘡將斂,元氣虛弱,肝火血燥生風。
翻出一肉突如菌;
大小長短不一,或如蛇形,長數寸者,用雄黃末敷之。
內服補養脾胃藥,十全大補湯,或八物湯倍參、耆、歸、術。出血,乃肝不能藏、脾不能約也,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麥門冬,或腎氣丸。有怒火者,八味逍遙散。若用風藥,速其亡也,汗多必然發痓,危哉!
白話文:
遍身部
皮膚發紅,起泡但掐不破。以上情況都應當按照正確方法護理,如果觸犯了忌諱,就會導致脊柱強直、瘡瘍疼痛難忍。只有浮腫、牛皮癬則無需忌諱,不治療也能自愈。還有一種魚臍疔,瘡頭顏色黑而深,形狀像魚的肚臍,破開後會滲出黃水,周圍有浮腫的膿液;毒性尤其嚴重。可用絲瓜葉、連根蔥、韭菜葉搗爛,用酒調和服用,藥渣貼在腋下,如果病灶在左手,就貼左腋下,在左腳就貼左胯下;右手腳同理;在身體中間就貼在心窩處,並用布紮緊。等到肉下發紅的血管都變白了就安全了。
有發熱的也應該這樣處理。但要讓人扶著,防止其顫抖跌倒,跌倒就難以治療。或者用蛇蛻燒成灰,用雞蛋清調和敷在患處。一種水泡瘡,可用黃荊葉十四片,獨頭蒜三個,百草霜二錢,研磨後用酒送服,使其出汗,療效顯著。
或者沒有疼痛瘙癢,只有麻木,伴有寒熱,眼中有火光閃爍。牙關緊閉,驚悸不安,嚴重時會嘔吐,毒素侵入腸道;
各種症狀中,嘔吐是最危險的。
治療要區分虛實,瀉除心火,實證者,初次服用賽命丹三丸,用蔥酒發汗。表證較多者,服用追疔湯,或敗毒散加蟬蛻、殭蠶、金銀花;裡證較多者,服用活命飲、五聖湯;大小便不利者,服用黃連消毒散,此散初期服用可以內消腫毒;將要化膿者,服用托裡消毒散。虛證者,初次服用保生錠子解毒,或服用蟾肝丸。有表邪不敢發汗者,服用補中益氣湯加防風、白芷;裡證不敢瀉下者,服用蜂蛇散。
腫痛將要化膿者,服用托裡散、內托十宣散;不能潰爛者,用大料、人參、黃耆、當歸、蒼術補益,或者服用補中益氣湯合生脈散,以防毒素侵入。心火亢盛者,疔毒入心,就會神志昏迷、口乾煩躁、恍惚如醉、嘔吐不止,這是危急症狀。實證者,服用萬病解毒丹,用黃連、當歸煎湯送服;虛證者,服用古芎歸湯加茯苓、茯神、遠志、蓮子心。毒素上攻心臟,嘔吐者,服用護心散。
因服用賽命丹而嘔吐者,也應該用此藥解毒。恍惚迷亂、坐臥不安、煩渴身痛、便秘者,服用漏蘆飲子;煩躁口渴者,服用竹葉黃耆湯。外治:輕症者,單用蟾酥研末,用麵粉和黃丹調成藥丸,如麥粒大小。用針挑破疔瘡頭,放入一粒藥丸,有效;重症者,服用賽金丹;危篤者,服用提疔錠子。
暴死者灸法可以回陽。
凡是暴死者,大多是疔毒所致,應立即用燈照遍全身,如果發現有小瘡,應該立即灸治,並服用賽命丹,也有復甦的可能性。如果在偏遠地區,藥物難以取得,只有灸法才能起死回生。如果專用疏通、散表的藥物,則很危險。
多骨疽是由於瘡瘍久潰,氣血不能滋養患處;時間久了就會腐爛,骨頭脫出,只能補益脾胃,增強元氣。
十全大補湯、腎氣丸主治。外用附子餅炙烤,或蔥熨法,祛散寒邪,補充營衛之氣,則骨頭自然脫出,瘡瘍自然癒合。如果腎氣虧損,骨頭會逐漸腫脹,經過漫長的時間,潰爛流膿,露出骨頭,也應該用蔥熨法。如果服用攻伐的藥物,則真氣更加虛弱,邪氣更加嚴重,很少有不誤診的。上顎腫硬,一年後才潰爛,半年未愈,內熱、身體疲倦、口渴者,服用補中益氣湯、腎氣丸,元氣逐漸恢復,骨頭脫出一塊,繼續服用原藥而痊癒。有足背腫脹脫落一塊骨頭的,有手背腫脹脫落一塊骨頭的。
翻花瘡是由於瘡瘍將要癒合,元氣虛弱,肝火旺盛、血燥生風所致。
翻出一塊肉,像蘑菇一樣凸起;
大小長短不一,有的像蛇形,長幾寸的,用雄黃粉敷在患處。
內服補益脾胃的藥物,十全大補湯,或八珍湯加倍人參、黃耆、當歸、蒼術。出血,是肝臟不能藏血,脾臟不能統攝血液所致,服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麥門冬,或腎氣丸。有肝火旺盛者,服用八味逍遙散。如果服用風藥,很快就會死亡,出汗多必然會發病,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