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21)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五 (21)

1. 臀腿部

先以蛇床子煎湯,洗淨拭乾,後用梓樹皮焙乾為末,入枯礬四分之一,麝香少許,敷之立效。陰戶兩旁腫痛,手足不能舒伸者,用四物湯入乳香末,同搗成餅,安陰中立效。陰腫痛極,便秘欲死者,枳橘熨;但腫痛者,四物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龍膽草。如時常陰痛者,四物湯加藁本、防風。

陰戶腫痛不閉者,逍遙散、十全大補湯;腫消不閉者,補中益氣湯,腫墜者加山梔、牡丹皮。濕癢出水又痛者,憂思過也,歸脾湯加柴胡、山梔、牡丹、芍藥、生甘草。潰爛者,逍遙散。

內證熱倦經不調,食少胸滿尿澀滯;

陰戶腫痛不閉,寒熱溺澀,體倦少食者,補中益氣湯加升麻、柴胡至一錢,量入茯苓、山梔。陰戶不閉,小便淋瀝,腹中一物攻動。脹痛者,逍遙散加柴胡、山梔、車前子。

又有交接血即來,涼藥房勞當禁忌。

交接出血,乃房室有傷肝脾,虛不藏血,補中益氣湯;外用熱艾帛裹,入陰中,或用亂髮、青皮燒灰敷之。若出血過多,見雜證者,調補肝脾自愈。

附骨疽毒深著骨,賊風石緩不可忽;賊風得熱痛少寬,賊風因風邪搏於骨髓,故其痛亦徹骨,遇寒則甚。外證惡寒有汗,痛處常欲熱熨。失治變為攣曲、偏枯,宜越婢湯主之。

緩慢色黯石硬矹。

緩疽、石疽,皆寒氣伏於骨髓。但緩疽其熱緩慢,色紫黯,久則皮肉俱爛;石疽腫與皮肉相似,疼痛堅硬如石。二者初起,便宜溫熱托裡補虛,次乃隨證調治。

附疽內痛真如錐,外肉全無赤腫突;粗人多因冷露侵,濕熱痰火虛家發。

外感因露臥風冷,寒濕襲深者,初起痛不能轉,寒熱無汗,經久寒鬱為熱,便秘者,漏蘆飲子主之。有不敢下者,須分經內托、汗散。在尻臀者,內托羌活湯;腿內近膝股漫腫木硬者,內托耆柴湯;腿外者,內托酒煎湯;左腿外側,漫腫長闊,行步作痛,以手按至骨大痛者,黃連消毒散。通用檳蘇散、敗毒散。

內傷厚味及勞役與酒後乘涼浴水,邪入髀樞、環跳穴左右,積痰瘀血搏成,宜青草蒼柏湯微汗。服此不愈,恐疽將成者,急掘地坑,用火燒紅,沃以小便,令患者赤體坐其上,以被席圍抱下截,使熱氣熏蒸,腠理開、氣血暢而愈。內傷生冷飲食、寒涼藥物,血凝於內,飲食如常,活命飲;食少體倦者,六君子湯加當歸、藿香。如因勞役傷食,右腿偏腫者,補中益氣湯。

內傷鬱怒,腫痛如錐,赤暈散漫,先用活命飲,次用八物湯加柴胡、牡丹皮、山梔。內傷勞役,兩腿腫痛,寒熱食少,此濕痰下注也,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芍藥。內傷房室,兩臀腫硬,二便不通者,腎氣丸料加車前子、牛膝煎服,兼用十全大補湯;有寒熱者,逍遙散。抑考附疽初起,宜青皮、甘草節二味煎服,以行其氣,或灸熨患處。

白話文:

臀腿部

初期可用蛇床子煎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再將梓樹皮焙乾研磨成粉,加入枯礬四分之一和少量麝香,敷在患處,效果迅速。陰部兩側腫痛,手腳不能伸展的,可用四物湯加入乳香粉末,搗成藥餅,置於陰部,效果迅速。陰部腫痛劇烈,便秘欲死的情況,可用枳實和橘核溫熨;單純腫痛者,則在四物湯中加入柴胡、山梔子、牡丹皮、龍膽草。如果經常陰部疼痛,則在四物湯中加入藁本、防風。

陰部腫痛且無法閉合的,可用逍遙散或十全大補湯;腫消但仍無法閉合的,用補中益氣湯,若腫痛下墜,則加山梔子、牡丹皮。陰部潮濕瘙癢,流水並伴隨疼痛的,多因憂思過度所致,可用歸脾湯加入柴胡、山梔子、牡丹皮、芍藥、生甘草。若已潰爛,則用逍遙散。

內在症狀表現為:發熱倦怠,月經失調,食慾不振,胸悶,尿液排澀滯。

陰部腫痛無法閉合,伴隨寒熱、排尿困難、身體倦怠、食慾不振,可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升麻、柴胡各一錢(約3克),並適量加入茯苓、山梔子。陰部無法閉合,小便淋漓不盡,腹中好像有東西在衝擊,脹痛的,則用逍遙散加入柴胡、山梔子、車前子。

房事後立即出血,寒涼藥物應忌用。

房事後出血,多因房事過度損傷肝脾,導致虛弱無法藏血,可用補中益氣湯;外用熱艾條包裹,置於陰部,或用燒過的頭髮和青皮灰敷於患處。若出血過多,並伴隨其他症狀,則需調理肝脾,自然會痊癒。

附骨疽毒深入骨髓,賊風(風濕痺痛)緩慢發展不可輕忽;賊風遇熱則疼痛減輕,賊風是風邪侵犯骨髓所致,因此疼痛會貫穿骨頭,遇寒則加重。外在症狀為惡寒、出汗,疼痛處常想熱熨。若治療失當,會導致肢體攣縮、枯萎,宜用越婢湯治療。

緩慢發展,顏色暗沉,堅硬如石。

緩疽、石疽都是寒邪伏於骨髓所致。但緩疽的發熱緩慢,顏色紫暗,久則皮肉皆爛;石疽腫塊與皮肉相似,疼痛堅硬如石。兩種病症初期,都宜溫熱藥物托裡補虛,然後再根據症狀調理。

附疽內部疼痛如錐刺般,外部肉體卻沒有明顯的紅腫;多因粗人受寒露侵襲,或濕熱痰火體質虛弱者發病。

因露宿受風寒,寒濕深入者,初期疼痛難以轉動,寒熱無汗,久則寒邪化熱,便秘者,用漏蘆飲子治療。若不敢服用瀉下藥,則需根據經絡分治,內托、汗散兼施。位於臀部的,內服羌活湯;大腿內側靠近膝蓋處腫脹堅硬的,內服耆柴湯;大腿外側的,內服酒煎湯;左腿外側腫脹範圍大,行走疼痛,用手按壓骨骼處劇痛的,用黃連消毒散。一般可用檳榔、蘇木散、敗毒散。

內傷因過食肥甘厚味,或勞累、飲酒後受涼洗浴,邪氣侵入髀樞、環跳穴附近,痰瘀血阻塞而成,宜用青蒿、蒼朮湯使其微微出汗。服用此方無效,恐將成疽者,需緊急挖地坑,用火燒紅,澆上小便,讓患者赤裸坐在上面,用被褥圍住下半身,利用熱氣熏蒸,使皮膚毛孔張開,氣血暢通而痊癒。內傷因食用生冷飲食、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血液凝滯者,可用活命飲;食慾不振,身體倦怠的,用六君子湯加當歸、藿香。若因勞累傷食,右腿單側腫脹的,用補中益氣湯。

內傷因鬱怒,腫痛如錐刺,紅暈散漫,先用活命飲,再用八物湯加入柴胡、牡丹皮、山梔子。內傷因勞累,雙腿腫痛,寒熱、食慾不振,這是濕痰下注,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芍藥。內傷因房事過度,雙臀腫硬,大小便不通的,用腎氣丸藥方加車前子、牛膝煎服,並同時服用十全大補湯;若伴隨寒熱,則用逍遙散。此外,附疽初期,宜用青皮、甘草煎服,以疏通氣血,或灸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