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14)
內集·卷一 (14)
1. 經穴起止
大陵,掌後橫紋兩筋兩骨陷中。針六分,灸三壯。主頭痛,目赤,舌本痛,喉痹嗌乾,咳逆嘔熱喘急,喜笑喜驚,手掣手攣及肘攣腋腫,心痛煩悶,掌熱身熱如火,一切風熱無汗,瘧疾,瘡疥。
勞宮,手掌橫紋中心,屈中指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咽嗌痛,大小便見血不止,風熱,善怒喜笑,熱病汗不出,怵惕,胸脅不可反側,咳喘,溺赤,嘔吐血,氣逆噫不止,食不下,善渴,口中爛,手痹掌熱,黃疸目黃。
中衝,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針一分,灸一壯。主頭痛如破,神氣不足,失忘。余同大陵。
二十三穴手少陽,關衝液門中渚旁,陽池外關支溝正,會宗三陽四瀆長,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風瘈脈青,顱息角孫絲竹張,禾髎耳門聽有常。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四十六穴。亥時自中衝交與手四指關衝,循臂上行至面耳門穴止。
關衝,手四指端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主風眩頭痛,目翳,舌捲舌本痛,口乾喉痛,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肘疼不能自帶衣,肩臂酸重,心痛,風熱病煩悶汗不出,掌中熱,身熱如火,或寒霍亂,氣逆不得臥。
液門,手小指次指本節前陷。針二分,灸三壯。主頭痛面熱無汗,風寒熱,耳痛聾鳴,目澀目眩,齒痛面赤,咽外腫,內如瘜肉,寒厥,痎瘧,呼吸短氣,喜驚,臂痛不能上下。
中渚,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握掌取之。針二分,灸三壯。主頭重,頷顱熱痛,目昏面赤,咽腫嗌痛,耳聾痛,肘臂痛,手指不得屈伸,熱病汗不出,目生翳膜,久瘧寒熱。
陽池,手掌背橫紋陷中。針二分,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寒熱症,或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舉。
外關,陽池後二寸。針三分,灸三壯。主肘腕酸重不得屈伸,手指盡痛,耳渾渾無所聞,臂痿不仁。
支溝,陽池後三寸,兩筋骨間。針二分,灸三壯。主面赤目赤,嗌痛暴喑,口噤,嘔吐,霍亂,腋痛及真心痛,肘臂酸痹,馬刀腫,瘻漏,瘡疥,女人脊急,四肢不舉,熱病汗不出。
會宗,支溝外旁一寸空中。灸三壯。主耳聾,肌膚痛,風癇。
三陽絡,陽池後四寸。禁針,灸七壯。主嗜臥,四肢不欲動搖,耳卒聾,齒齲,暴喑不言。
四瀆,肘前五寸外廉陷中。主呼吸短氣,咽中如瘜肉狀,耳暴聾,下牙痛。
天井,肘上大骨後一寸兩筋陷中,屈肘取之。針一寸,灸三壯。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瘧食時發,心痛,驚瘈,癲癇吐舌,羊鳴戾頸,肩痛,痿痹麻木,咳嗽唾膿。
清冷淵,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三壯。主肩不舉,頭痛目黃,脅痛振寒。
白話文:
經穴起止
大陵穴位於手掌後橫紋,兩條肌腱和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針刺深度六分,艾灸三壯。主治頭痛、眼睛紅腫、舌根痛、喉嚨阻塞乾燥、咳嗽氣逆、嘔吐發熱、呼吸急促、容易發笑或驚嚇、手抽搐、手腳攣縮、肘部攣縮、腋下腫脹、心痛煩悶、手掌和全身發熱像火一樣、一切風熱病症伴隨無汗、瘧疾、瘡疥。
勞宮穴位於手掌橫紋中央,屈曲中指時取穴。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主治咽喉疼痛、大小便出血不止、風熱病症、容易發怒或發笑、發熱病症伴隨不出汗、驚悸不安、胸脅疼痛無法翻身、咳嗽氣喘、小便赤紅、嘔吐出血、氣逆呃逆不止、食慾不振、口渴、口腔潰爛、手痺手掌發熱、黃疸、眼睛發黃。
中衝穴位於中指尖端,距指甲邊緣如韭菜葉寬度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一分,艾灸一壯。主治頭痛如裂開一般、精神氣不足、健忘。其他主治同大陵穴。
手少陽經的二十三個穴位依次是: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絲竹空、禾髎、耳門、聽會。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各四十六個穴位。從亥時(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開始,經氣由中衝穴循行,經過手四指的關衝穴,沿著手臂上行至面部的耳門穴而止。
關衝穴位於手四指尖端外側,距指甲角如韭菜葉寬度的地方。針刺深度一分,艾灸三壯。主治風眩頭痛、眼睛混濁、舌頭捲曲、舌根痛、口乾喉嚨痛、心煩、手臂外側疼痛、手麻痺至頭部、肘部疼痛無法自己穿衣、肩臂酸重、心痛、風熱病症伴隨煩悶不出汗、手掌發熱、全身發熱像火一樣,或寒邪霍亂、氣逆無法平臥。
液門穴位於小指次指(無名指)指節前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三壯。主治頭痛、面部發熱無汗、風寒熱病症、耳痛耳鳴、眼睛乾澀眼花、牙齒疼痛面部發紅、咽喉外側腫脹,內部像息肉一樣、寒厥、瘧疾、呼吸短促、容易驚嚇、手臂疼痛無法上下活動。
中渚穴位於小指次指(無名指)指節後方的凹陷處,握拳時取穴。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三壯。主治頭部沉重、頷部和頭顱熱痛、眼睛昏花面部發紅、咽喉腫痛、耳朵聾痛、肘臂疼痛、手指無法屈伸、發熱病症不出汗、眼睛生翳膜、久患瘧疾寒熱。
陽池穴位於手掌背部橫紋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三壯。主治發熱病症不出汗、寒熱症、或因手腕受傷而無法抓握東西、肩臂疼痛無法舉起。
外關穴位於陽池穴後二寸。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主治肘腕酸重無法屈伸、手指全部疼痛、耳朵嗡嗡作響聽不見聲音、手臂痿弱無知覺。
支溝穴位於陽池穴後三寸,兩條肌腱和骨頭之間。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三壯。主治面部發紅眼睛紅腫、咽喉疼痛聲音嘶啞、嘴巴緊閉、嘔吐、霍亂、腋下疼痛以及真心痛、肘臂酸痛、馬刀腫(一種皮膚病)、瘻管、瘡疥、婦女腰背疼痛、四肢無力、發熱病症不出汗。
會宗穴位於支溝穴外側一寸的空隙處。艾灸三壯。主治耳聾、皮膚疼痛、風癇。
三陽絡穴位於陽池穴後四寸。禁針,艾灸七壯。主治嗜睡、四肢不想動、突然耳聾、牙齒齲壞、突然失聲。
四瀆穴位於肘前五寸外側邊緣的凹陷處。主治呼吸短促、咽喉中像息肉一樣、突然耳聾、下牙齒疼痛。
天井穴位於肘關節上方的肱骨後面一寸,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屈肘取穴。針刺深度一寸,艾灸三壯。主治大風病(一種風濕病)默默無痛覺、瘧疾在吃飯時發作、心痛、驚癇、癲癇吐舌、羊鳴戾頸(一種頸項強直的病症)、肩痛、痿痹麻木、咳嗽咳膿痰。
清冷淵穴位於肘關節上方三寸,伸直手臂舉起時取穴。艾灸三壯。主治肩不能舉起、頭痛、眼睛發黃、脅痛、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