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14)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三 (14)

1. 脾胃虛實傳變論

經曰: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九竅者,五臟之所主,然必得胃氣乃能通利,胃氣一虛,口目耳鼻俱為之病。其身熱頭痛,耳鳴目眩,沉重,為熱所傷元氣故也。陽氣最惡煩勞,順之則固。惟脾胃和,則穀氣上升,為春夏令行而人壽;脾胃不和,則穀氣下流,為收藏令行而人夭。

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膽氣升則餘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飧泄腸澼。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味藏於胃,以養五氣,氣或乖錯,形何以存,故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姑以勝衰者言之,胃中元氣盛,則能食不傷,過時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

白話文:

《經》書上說: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個器官,是受天氣影響而生成的,它們的氣性與天氣相通,所以容易排泄,不善於儲藏。九竅,是五臟所掌管的,但必須得到胃氣才能通暢,胃氣一旦虛弱,口、目、耳、鼻就會因此生病。身體發熱、頭痛、耳鳴、眼花、昏沉,都是因為熱傷了元氣所導致的。陽氣最怕過度勞累,順應它才能保持健康。只有脾胃和諧,穀氣才能上升,人體順應春夏的生長氣候,就能長壽;脾胃不和,穀氣就會下降,人體就會受到秋冬收藏氣候的影響,容易夭折。

所有的臟器,都取決於膽,膽氣上升,其他臟器就會跟著上升,膽氣不升,就會出現食物消化不良、腹瀉、腸道積水等問題。天以五氣滋養人,地以五味滋養人,五味藏在胃裡,用來滋養五氣,如果五氣失調,人體怎麼能生存呢?所以,各種疾病都源於脾胃失調,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就拿身體虛弱來說,胃中元氣旺盛,就能吃得下食物而不受損害,過了飯點也不會感到飢餓。脾胃都旺盛,就能吃得飽而肥胖;脾胃都虛弱,就吃不下食物而瘦弱;有些人少吃卻肥胖,雖然肥胖但四肢無力,這是因為脾氣實但邪氣盛的緣故。還有些人吃得多卻瘦弱,這是因為胃中積聚了熱邪,所以能吃,但脾虛導致肌肉消瘦。

故面熱者,胃病也,胃病則脾無所稟受,故亦從而病焉。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剋水),令人骨髓空虛乏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然非正發汗也,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以助陽耳。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

更有身熱心中不快之證,此陽氣衰弱,當從升降浮沉補瀉法中用藥(詳後用藥法象)。

蓋治病不達升降浮沉之理,雖愈亦幸耳。昔有病脾胃久衰,視聽半失,淫雨陰寒,逾月不止,泄利體重肢節痛,大便泄下,小便閉,若用淡滲之劑,病雖即已,降之又降,是益其陰而重竭其陽,精神愈短。故必用升陽藥,以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甘草各五分,水煎稍熱服,陽氣升騰而疾去矣。

白話文:

所以臉發熱的人,是胃病,胃病就會導致脾臟得不到營養,脾臟跟著也生病了。脾臟生病會影響腎臟,造成骨髓空虛無力,腳無法站立,這是陰氣過盛,陽氣不足,流汗可以治癒,瀉藥反而會致命。但這不是真正的發汗,而是要用辛甘的藥物滋養胃氣,使藥性上升,讓生長之氣旺盛,來幫助陽氣。胃病的脈象緩慢,脾病的脈象遲緩,如果火氣過盛侵犯脾土,脈象就會又快又緩。

還有一種症狀是身體發熱,心裡不舒服,這是陽氣衰弱,應該根據升降浮沉的原則來用藥。

治病如果不了解升降浮沉的道理,就算治好了也是僥倖。以前有個人脾胃虛弱很久,視聽能力減退,連續一個多月陰雨綿綿,身體寒涼,腹瀉,身體沉重,四肢疼痛,大便稀疏,小便閉塞,如果用利水滲濕的藥物,雖然病症馬上就能好轉,但藥性向下,會更虛弱陽氣,精神狀態會越來越差。所以必須用升陽藥,例如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甘草各五分,水煎熱服,陽氣上升,病就會痊癒。

又有脾胃虛損,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黃,小便或黃或白,大便不調,食少氣短怠惰,醫以瀉肝散下數行,而前疾愈甚,適當暑雨,素有黃證,所以增劇也,因立清神益氣湯治之。茯苓、升麻各二分,澤瀉、蒼朮、防風各三分,生薑四分,此數藥能走經除濕熱而不守,故不瀉本臟肺與胃脾本中氣之虛弱;青皮一分,生甘草、白芍、白朮各二分,人參五分,此數藥能守本而不走經,不走經者,不滋經絡中之邪,守者能補臟之元氣;黃柏一分,麥門冬、人參各二分,五味子三分,此藥去時令浮熱濕熱。水煎,空心熱服而愈,舉此二者,以為證佐。

白話文:

又有人脾胃虛損,眼睛疾病時常發作,身體、臉部、眼白都發黃,小便時黃時白,大便不規律,食慾不振,氣短懶惰。醫生用瀉肝散治療,結果病情反而加重。恰逢暑雨季節,病人原本就有黃疸症狀,所以病情更加嚴重。因此,醫生改用清神益氣湯治療。

藥方中,茯苓、升麻各二分,澤瀉、蒼朮、防風各三分,生薑四分。這幾味藥可以走經除濕熱,但不留滯在體內,所以不會損傷肺、脾胃等臟腑的元氣。青皮一分,生甘草、白芍、白朮各二分,人參五分。這幾味藥可以守住本位,不會走經,不走經就不會滋長經絡中的邪氣,守住本位則能補益臟腑的元氣。黃柏一分,麥門冬、人參各二分,五味子三分。這幾味藥可以去除時令的浮熱濕熱。

藥物用水煎煮,空腹熱服,患者就痊癒了。這兩個例子,可以作為證據佐證。

如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也,以平胃散。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泄瀉,毛枯發落,從黃耆建中湯。

苟脈緩而建中,脈弦而用平胃,則誤矣。

脈虛血弱,摘四物湯一二味;脈弱氣短,摘四君子湯一二味;或小便赤黃,從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俱以本證中加之。如妨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中焦用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敢犯。如腹中窄狹及縮急者去之,及諸澀酸藥,亦不可用。腹痛者加甘草、白芍。

白話文:

如果脈象緩慢,病人容易疲倦嗜睡,四肢無力,或者大便稀溏,這是濕氣過盛,可以用平胃散治療。如果脈象弦緊,氣虛容易出汗,四肢發熱,腹瀉,頭髮乾枯脫落,就用黃耆建中湯治療。

切記,脈象緩慢卻用建中湯,脈象弦緊卻用平胃散,都是錯誤的。

如果脈象虛弱,血氣不足,就從四物湯中取一兩味藥;如果脈象虛弱,氣短乏力,就從四君子湯中取一兩味藥;如果小便顏色深黃,就從五苓散中去除桂枝,並取一兩味藥,這些藥都根據病人症狀加入主方中。如果病人感到胸悶,但不是肚子脹,而是氣散不收,可以加入芍藥收斂。芍藥用於中焦,可以升提脾陽,防止肝膽邪氣犯脾。如果病人腹部狹窄或縮緊,就不要使用芍藥,也不要使用澀酸的藥物。腹部疼痛的病人可以加入甘草和白芍。

稼穡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之妙也。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可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證,用炒黃柏、知母。心臟熱而竅不利者,導赤散。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血虛則裡急,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調理脾胃。於此五藥中加減,無不應驗,然終不能使人完復。

內傷以脾胃虛敗為甚,酒色次之。凡虛損,脾胃盛者易復,脾胃弱者,只可半愈,故農樵終歲勞苦而不成傷,能納能化,脾胃盛耳。

白話文:

種植五穀作物得到甘味,甘味歸屬於己;彎曲直順的動作產生酸味,酸味歸屬於甲。甲己相化為土,這是仲景醫學的精妙之處。五苓散用於治療口渴且小便不利,但若沒有惡寒症狀則不能使用桂枝。如果沒有口渴,卻小便自利,且胡思亂想、妄聽妄聞,這屬於瘀血症,要用炒黃柏和知母。心臟有熱且竅道不通暢,要用導赤散。或者久坐不動卻大便不暢,這都是血虛造成的,血虛則會出現裡急後重,或者血氣虛弱且眼睛疼痛,都要加入當歸,調理脾胃。在這些五味藥中加減運用,沒有不應驗的,但最終不能使人完全恢復。

內傷以脾胃虛敗最為嚴重,其次是酒色過度。凡是虛損,脾胃強盛者容易恢復,脾胃虛弱者,只能治癒一半,所以農夫樵夫終年勞苦卻不致病,因為他們能吃能消化,脾胃強盛。

後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沖三脈(陰火)為邪,胃氣虛弱之所致也。法須依證加減,如執方療病,非《素問》之旨也。經云: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謂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與小腸乘脾胃也,脈見浮大而弦,病或四肢煩躁,口苦舌乾咽乾。

蓋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乘土,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四肢,脾胃之末也,火乘之故發熱;飲食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

心之神,乃真氣之別名。今七神離形而脈中惟有火矣。善治斯疾,惟使心無凝滯。人或逢喜事,或天氣暄和,或食滋味,或眼前見可愛事,則慧然無病矣,蓋胃中元氣得舒伸故也。

白話文:

如果之後還有同樣狀況再次發生,也是因為督脈、任脈、沖脈(陰火)受到邪氣侵襲,胃氣虛弱所導致。治療方法必須依據病情症狀加減用藥,如果只按照固定的方子治病,就不是《素問》的本意。經文中說:「到達卻又沒有到達,這就是不夠,勝過卻胡亂行動,生出來的就會是病,不能勝任就會被乘機而入。」到達卻沒有到達,指的是後來的虛邪,心和小腸乘脾胃。脈象會出現浮大而弦,患者可能會出現四肢煩躁、口苦舌乾咽乾等症狀。

因為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乘土,濕熱交合,所以才會出現煩躁、悶亂的症狀;四肢是脾胃的末端,火乘脾胃,所以會發熱;飲食勞損過度,導致脾胃虛弱,血液就會生病,主導口中的津液不能運作,所以口乾咽乾。

心神是真氣的別稱。現在七神離開形體,脈中只有火氣。治療這種疾病的關鍵,就是要讓心神沒有阻塞。人遇到喜事,或者天氣溫暖,或者吃美味的食物,或者眼前看到可愛的事物,就會精神煥發、沒有病症,這是因為胃中的元氣得到舒展的緣故。

忌用五苓散(亡津液),宜補其母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甘溫(白朮)為主,苦寒(黃連)為使,酸味(芍藥)為之臣佐。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此治心火不能生土,是為不及);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以甘溫、甘寒(芩、連、知、柏、生地之類)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火盛乘脾,亦為不及。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絲繫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如脈見洪大,而煩渴氣喘,是火大旺而氣大衰也。陰火說自東垣,乃發《素問》之未發者也。

白話文:

不適合使用五苓散,因為會導致津液流失,應該要補充心和小腸的本源,以滋補脾胃的根基。以甘溫的白朮為主藥,苦寒的黃連為輔藥,酸味的芍藥為臣佐藥。由於心性苦緩,急需酸味收斂(這是因為心火不足以生土,屬於不及之症);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需要酸味補之;以甘溫、甘寒的黃芩、黃連、知母、柏子仁、生地等藥物,在脾胃中瀉去心火亢盛,這是治本之法。

火盛侵犯脾胃,也是一種不及之症。心火屬於陰火,源於下焦,其經脈連繫於心。當心臟不能主令時,相火就會代之而起。相火是下焦包絡之火,是元氣的賊邪。火與元氣不能同時旺盛,一方強盛則另一方就會衰弱。例如脈象洪大,伴隨口渴氣喘,就代表火氣旺盛,元氣衰弱。陰火說源自東垣,是對《素問》未提及之處的發揚光大。

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木旺則挾火而妄行,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沉重,走注脅痛。蓋濕熱相搏,風熱鬱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或多怒者,風熱下陷於地中也;或目病內障,肝主血,開竅於目也;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或寒熱往來,或四肢滿閉,或淋溲便難轉筋,皆肝木火盛而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風,或生惡瘡,或作腎痿,或上熱下寒,皆風熱不得升長,而水火過於有形中也。

宜柴胡為君,防風、赤芍、甘草、桂枝為臣,豬苓、澤瀉、茯苓、蒼朮、知母、黃柏、滑石、石膏、羌活、獨活、川芎、細辛、蔓荊子為使,升麻為使。經云:惟有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中乃不定之辭,非中外之中也。蓋厥陰為十二經之領袖,主生化陰陽;足陽明為十二經之海,主經營氣血,諸經皆稟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行為失常,言語狂妄,這是心火旺盛導致肝木過盛,肝木過盛則挾帶火氣而妄行,因此脾胃首先受到影響,身體沉重,甚至出現肋骨疼痛。這是因為濕熱相搏,風熱鬱結無法散發,附著在身體上;也可能是因為經常生氣,導致風熱下沉到地中;或是眼睛出現內障,因為肝臟主血,並開竅於眼睛;甚至出現幻覺、幻聽、胡思亂想,夜晚夢到亡人,或寒熱交替,四肢麻木,小便困難,筋骨僵硬,這些都是肝木火旺盛導致的病症;甚至出現痿症、痺症、厥症、中風、惡瘡、腎痿,上熱下寒等,都是因為風熱無法上升,水火過度聚集在身體中。

治療應該以柴胡為主藥,防風、赤芍、甘草、桂枝為輔藥,豬苓、澤瀉、茯苓、蒼朮、知母、黃柏、滑石、石膏、羌活、獨活、川芎、細辛、蔓荊子為使藥,升麻為使藥。經書上說:只有陽明經和厥陰經不遵循標本,而是遵循中氣。這裡的中氣指的是一種不確定的狀態,不是指中焦和外焦。因為厥陰經是十二經脈的領袖,主導陰陽的生化;足陽明經是十二經脈的海洋,主導氣血的運行,其他各經脈都受其滋養。

言陽明、厥陰與何經相併而為病,酌中以用藥。所以言此者,發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而生也,釐毫之失,災病立生。假如時在長夏,於長夏之令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後之處方者,當從此法加時令藥。如長夏則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是也。

大抵此法此藥,欲令陽氣升浮耳,大禁滲泄滋陰之味,亦有從權而用黃柏、知母,為督任沖三脈盛也。

所生受病者,由土弱不能生金,反受火水之邪,而清肅之氣傷。或胸滿少氣,短氣氣上,精神少而倦惰,慘慘常不樂,皆陽氣不足而陰有餘也,或咳嗽寒熱者,濕熱乘其內也。

白話文:

阳明、厥阴这两个经脉与其他经脉相结合而导致疾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药。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脾胃病不能一概而论,要让人明白百病皆由脾胃而生,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疾病。比如在长夏时节,用药要根据长夏的特点,此时正值阳气衰弱、阴气旺盛之时,处方时要根据这个原则加入应时之药。例如长夏应该补脾胃泻阴火,像升阳汤就是如此。

总而言之,这种方法和药物都是为了让阳气上升浮动,所以要禁忌渗泄滋阴的药物。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使用黄柏、知母,因为督脉、任脉、冲脉此时比较旺盛。

患病的原因在于脾土虚弱,无法生金,反倒受到火水邪气的侵袭,导致清肃之气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倦怠、郁郁寡欢等症状,这都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的表现。也可能出现咳嗽、寒热交替,这是湿热侵袭脾胃所致。

脾不克化,鬱而為痰,變生咳喘眩暈等證。治宜人參為君,白朮、芍藥為佐,橘皮、青皮以破滯氣,桑白皮、甘草、木香、檳榔、五味子為佐,桂枝、桔梗為引用。

所不勝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故腎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痰為嗽為涕為嚏,為水出鼻,自入則為溺多,為惡寒也。

治宜乾薑為君,白朮、附子、肉桂為臣、茯苓、豬苓、澤瀉為佐使。

白話文:

脾臟無法正常運化水濕,導致水濕停滯,形成痰濕,進而引起咳嗽、喘息、頭暈等症狀。治療應以人參為主藥,輔以白朮、芍藥,用橘皮、青皮來疏通氣滯,並用桑白皮、甘草、木香、檳榔、五味子等藥材輔助,再以桂枝、桔梗引導藥力。

腎臟不應該過度控制脾臟,但水氣卻反過來侵犯脾臟。因此,腎水入心則會導致多汗,入肝則會導致多哭,入脾則會導致多涎,入肺則會導致痰、咳嗽、鼻涕、噴嚏,甚至鼻涕倒流,入膀胱則會導致小便量多,並出現怕冷等症狀。

治療應以乾薑為主藥,輔以白朮、附子、肉桂,並用茯苓、豬苓、澤瀉等藥材輔助。

一說下元土盛剋水,致督任沖三脈盛,火旺煎熬,令水沸騰而乘脾肺,故痰唾出於口也;下行為陰汗,為外腎冷,為足不任地,為腰脊背胛腳下隱痛;或水附木勢而上為眼澀、為眵、為冷淚,此皆肺金之虛,而寡於畏也。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故九竅不通。諸陽氣根於陰血,陰受火邪則陰盛,陰盛則上乘陽分,而陽道不行,無生髮升騰之氣也。

夫陽氣走空竅者也,陰氣附形質者也,如陰氣附於土,陽氣升於天,則各安其分也。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非獨用也;復有甘苦大寒之劑,亦非獨用也。以火酒二製為之使,引苦甘寒藥至頂,而復入於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下焦的土氣過盛剋制了水氣,導致督脈、任脈、沖脈三條經絡過於旺盛,火氣旺盛而煎熬水氣,使水氣沸騰上衝脾肺,因此出現痰液從口中吐出的症狀。下焦虛寒則會導致陰汗外泄、腎臟寒冷、雙腳無力、腰背、肩胛、腳底隱隱作痛。或者水氣依附木氣上升,導致眼睛乾澀、眼屎增多、流出冷淚,這些都是肺金虛弱,抵抗力不足的表現。脾胃虛弱,都會導致血氣不足,進而導致九竅不通。所有陽氣都根源於陰血,陰血受到火邪侵襲就會陰氣過盛,陰盛則會上衝陽氣,導致陽氣運行不暢,沒有生髮升騰之氣。

陽氣主要運行於空竅,陰氣主要附著於形體,就像陰氣附著於土,陽氣升騰於天一樣,各司其職。現在所制定的方劑中,有辛甘溫的藥物,並不只是單獨使用;也有甘苦大寒的藥物,同樣不是單獨使用。使用火酒兩種方法來製作藥物,引導苦甘寒藥物向上到達頭頂,然後再下降進入腎肝之下,這就是所謂的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

陽分奇,陰分偶,瀉陰火以諸風藥,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陰分;末用辛甘溫藥,按其升藥,使不發散於陽分,而令走於九竅也。升降浮沉說: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氣旺於寅,寅者,引也。立春少陽之氣,始於泉下,引陰升而在天,草木甲坼;立夏少陰火熾,草木盛茂,此謂天以陽生陰長,經言歲半以前,天氣主之,在乎升浮也。

地氣旺於申,立秋太陰之氣始得大伸,自天而下降徹地,則品物咸殞;立冬少陰之氣伏於泉下,冰水地坼,此所謂地以陽殺陰藏,經言歲半以後,地氣主之,在乎降沉也。春溫、夏暑、秋涼,冬冷,正氣之序,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環無端,運化萬物,故曰履端於始序則不愆。

白話文:

陽氣屬於奇數,陰氣屬於偶數。治療陰火可用祛風藥物,提升陽氣可用滋養肝膽的藥物,讓陽氣生發,從陰分中向上升起。最後使用辛甘溫的藥物,依據藥性使藥物不上浮散於陽分,而是走入九竅。升降浮沉理論認為,天以陽氣生長,陰氣滋長,地以陽氣殺滅,陰氣收藏。天氣在寅時最旺盛,寅時代表引發之意,立春時少陽之氣開始從地底下湧現,引導陰氣上升至天空,草木開始萌芽。立夏時少陰之火旺盛,草木生長茂盛,這就是天以陽氣生長,陰氣滋長的道理。經書說,一年中前半年,天氣主導,以升浮為主。

地氣在申時最旺盛,立秋時太陰之氣開始盛極而衰,從天空下降到地面,萬物開始凋零。立冬時少陰之氣潛伏於地底下,冰水凝結,土地龜裂,這就是地以陽氣殺滅,陰氣收藏的道理。經書說,一年中後半年,地氣主導,以降沉為主。春溫、夏暑、秋涼、冬冷,是天地正氣運行的順序,升起之後就下降,下降之後就升起,如同循環無端,運化萬物,所以說,遵循這個初始順序,就不會出現差錯。

人之呼吸升降,放象天地,飲食入胃,氣先歸脾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為傳化糟粕,乃濁陰為地者也。損傷脾胃,真氣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無春夏,百病皆起。又有久升而不降者,亦病焉。於此求之,則履端之義明矣。

經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氣升浮也。浮者,陽氣散滿皮毛;升者,克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肺,食入則昏冒欲臥,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是知升發之氣不行者此也。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白話文:

人類的呼吸和運動,象徵著天地的運轉。飲食進入胃部後,氣息首先歸於脾肺,上行並調節春夏的氣候,滋養全身,這就像是清氣升上天一樣;然後氣息上升後再向下輸送到膀胱,執行秋冬的氣候,作為消化和排泄食物殘渣的過程,這像是混雜的陰氣沈到地一樣。如果傷害了脾胃,就會導致真氣下洩,或者長時間無法上升,這樣就失去了春夏的活力,各種疾病就會接踵而至。還有一種情況是長期上升卻無法下降,也會引起疾病。在這裡尋找答案,可以清楚地理解「始端」的意義。

經典中提到:飲食進入胃部,然後在肝臟分散精華,使得筋骨充盈。飲食進入胃部後,混雜的氣息進入心臟,使血液充盈。血液循環到脈管,脈管中的氣息流向肺部,肺部會將血液分配到皮膚和毛髮。皮膚和毛髮結合血液,使氣息在各個器官中流通。飲食進入胃部時,首先經過陽道,使陽氣上升和擴散到皮膚和毛髮。陽氣會使皮膚和毛髮充盈,使頭頂開闊,讓九個孔洞都保持通暢。如果飲食沒有適度,損害了胃的氣力,就不能充分消化,散佈到肝臟,進入心臟,溢出肺部。飲食過量會使人昏昏欲睡,想要躺下休息,躺下後飲食會停留在一邊,氣息得到暫時的舒緩,這就是氣息不能正常升發的情況。經典中還提到:飲食進入胃部後,會在胃部內遊動,並將精氣向上輸送給脾臟;脾臟散發精華,向上回歸到肺部。

病人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小便。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乾,是陰氣太盛,其理甚易知也。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虛,無是則非也,亦可作辨(明矣)。

白話文:

當患者飲食進入胃部後,會立即感到腹部有便意,想要小解。這是因為精氣無法輸送到脾臟,也不能回歸到肺部,導致心火上升,引起口腔乾燥、咽喉疼痛的現象。這說明陰氣過盛,道理顯而易見。

再者,如果脾胃出現問題,腹部會有動感,按壓時感覺堅硬,如果伴有疼痛,這表明是脾胃虛弱的情況。反之,如果不具備這些特徵,那麼就不是脾胃問題。這點可以作為判斷的依據(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