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63)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五 (63)

1.

脹貫收靨或不齊,發疔發癰反可悅,凡痘當脹貫不脹貫,當靨不靨,得發疔與癰者反吉。凡癰毒、疔痘生於胸前、腰腎之間至重,紅小者生,黑大者死。

陽毒凡瘡每乘虛,濕潤為實幹枯乏。

七日前陽毒,凡瘡即黃疱、血風、綿花、楊梅瘡之類。痘瘡未痊及初結瘢處,肉分必虛,毒趨虛處而出,陽瘡陰毒,溷雜一黨,反勝諸毒而名之也。其瘡濕潤者,為氣血俱盛,而諸毒易成漿也,宜解毒湯主之;其瘡枯燥乾紅者,為氣血俱弱,毒與諸瘡相拒,而俱不成漿也,宜保元湯加芎、桂、糯米,更以水楊湯沃之,則枯轉潤,白變紅,其漿自溢矣。

水楊湯:楊柳五斤(春冬用枝、秋夏用葉),洗淨搗碎,取長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去渣。將三分之一注盆中,宜先服湯藥,然後乘熱洗浴,久許乃以油紙捻點燈照之,累累然有起勢,陷處有圓暈紅絲,此漿影也。漿必滿足,如不滿,又如前浴法。弱者只浴頭面手足,勿浴背,燈照如無起勢,則氣血敗而津液枯。

蓋痘不成漿,乃氣澀血滯,腠理固密,藥氣力緩,頗難頓爾達其頭面手足,惟服藥後以此沃之,其藥藉此升提開豁萬竅。洗法必添湯久浴,使其緩透肌內,疏通內外,斯毒氣隨暖氣而發。凡報痘起脹、行漿貫滿,痘瘡頂陷、漿滯不行或為風寒久克者,皆效。

壞證頭低肢軟脆,初起表證,足冷無害。惟足冷頭低,四肢軟弱,始終大忌。痘出後,頭溫足冷者亦死。

面色青腫䐄鼻屎;

痘以心血為主,面赤者順,面青必生風,虛下利厥逆。報痘誤服熱藥,發而不透,以致身體頭面兩目皆腫,風搐身強者,人參羌活散救之。如當脹之時,頭額腫如瓜,或面腫,或順項亦腫而瘡不腫者死,宜消腫毒,補中氣以救之,若痘色與皮一般腫,根窠紅者無害,或一邊面腫,形色順者吉。鼻燥有黑氣,或以手䐄鼻孔者死。

露睛耳焦唇紫崩,兩目閉而露睛無魂,如魚眼、貓眼者死,或兩眼不封而光爍者亦死。耳內焦黃,唇紫燥裂,甚則唇崩潰爛,乃見標之時,復感風寒,使熱毒攻內,不治。

口爛舌卷戛牙齒;

口內臭爛,舌上白苔或黑,舌卷囊縮,身必戰動,肚腹急痛不止,痘變紫黑者,謂之內潰胃爛。原因七日前被風寒所中,腠理周密,壅塞其毒,反攻臟腑之內,宜量與清胃消毒豁痰,解散風寒之劑救之。咬牙作渴身熱者,心胃熱也,宜甘露飲。如寒戰咬牙,則為腎毒上攻,內托十宣散,去防風。白芷,加茯苓救之。

聲啞飲食便挫喉,聲出肺與心,或感風寒失聲,或飲食毒壅,或多啼氣噎。不問已出未出,失聲身溫者,解毒防風湯;便秘者,甘桔湯加當歸、黃連、大黃;身涼者,內托十宣散倍桔梗。如漿滿聲啞者,肺氣絕也,不治;痘出不好,聲啞者亦死。又有呃逆胃寒,冷氣上升也,宜鹽炒吳萸一錢,丁香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痘疹的脹滿、貫穿、收斂或不均勻,長出疔瘡或癰腫反而預兆良好。凡是痘疹該脹滿卻不脹滿,該收斂卻不收斂,反而長出疔瘡或癰腫,反而是吉利的徵兆。癰腫、疔瘡長在胸前、腰腎之間最為嚴重,紅而小的能活,黑而大的會死。

陽毒引起的瘡瘍常趁虛而入,濕潤為實證,乾燥枯萎為虛證。

七天前感染陽毒,凡是瘡瘍都可能是黃泡瘡、血風瘡、綿花瘡、楊梅瘡之類。痘瘡未痊癒或剛結痂的地方,皮膚組織一定虛弱,毒氣會趨向虛弱的地方而發作,陽毒陰毒混雜在一起,反而壓倒其他毒邪,因此這樣稱呼。瘡瘍濕潤的,表示氣血都旺盛,各種毒邪容易化膿,應該用解毒湯治療;瘡瘍乾燥、枯萎、發紅的,表示氣血都衰弱,毒邪與其他瘡瘍互相抵抗,都不化膿,應該用保元湯,再加川芎、桂枝、糯米,並用水楊湯洗浴,就能使乾燥轉為濕潤,白色轉為紅色,膿液自然會流出。

水楊湯:楊柳五斤(春冬用枝條、秋夏用葉子),洗淨搗碎,用長流水一大鍋,煎煮六七沸,去渣。取三分之一倒入盆中,應先服用湯藥,然後趁熱洗浴,過一段時間用油紙捻成的燈芯點燈照射,痘疹上會出現隆起,凹陷處會有紅色的圓暈絲線,這是膿液的影子。膿液必須充足,如果不充足,就再次如前法洗浴。體弱者只洗頭面手足,不要洗背部,如果燈照後沒有隆起,表示氣血衰敗,津液枯竭。

痘疹不化膿,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血液瘀滯,皮膚組織致密,藥力緩慢,很難迅速到達頭面手足,只有服藥後再用此法洗浴,藥力藉此上升、提升,打開全身的毛孔。洗浴的方法必須加水,長時間洗浴,使藥力緩緩滲透肌膚內部,疏通內外,這樣毒氣就會隨著溫熱之氣發出來。凡是痘疹初起脹滿、膿液貫穿充盈,痘瘡頂部凹陷、膿液滯留不通,或因風寒久侵所致,都適用此法。

危重症狀:頭低、肢體軟弱無力、冰冷。痘疹初起,表證足部冰冷無礙。只有足部冰冷、頭低垂、四肢軟弱無力,始終如此才非常危險。痘疹出透後,頭溫而足冷者也會死亡。

面色青腫,鼻孔流出黑色分泌物;

痘疹以心血為主,面色紅潤者預後良好,面色青黑必然會生風,會虛弱、下痢、厥逆。痘疹初起誤服溫熱藥物,痘疹發不出,導致全身、頭面、眼睛都腫脹,抽搐、肢體僵硬者,用人參羌活散急救。如果在該脹滿的時候,額頭腫得像個瓜,或面部腫脹,或頸項也腫脹而痘疹不腫,就會死亡,應該消腫解毒,補益中氣來搶救。如果痘疹顏色與皮膚一樣腫脹,根部發紅無害,或一邊面部腫脹,形色正常者是吉利的徵兆。鼻乾燥,有黑氣,或用手擦拭鼻孔者會死亡。

眼睛外露、耳朵焦黑、嘴唇紫黑而裂開;兩眼閉合而眼白外露,沒有神采,像魚眼、貓眼一樣者會死亡,或兩眼不閉合而眼白發光者也會死亡。耳朵內部焦黃,嘴唇紫黑乾燥裂開,嚴重時嘴唇潰爛,這是痘疹已顯現的時侯,又感受風寒,使熱毒攻入內部,不治療就會死亡。

口腔潰爛、舌頭卷曲、牙齒緊咬;

口腔內潰爛發臭,舌苔發白或發黑,舌頭卷曲縮回,身體一定會顫抖,腹部劇烈疼痛不止,痘疹變為紫黑色,稱為內潰胃爛。原因是七天前受風寒侵襲,皮膚組織致密,阻礙毒邪外泄,反而攻入臟腑內部,應該適量服用清胃解毒、豁痰、散寒的藥物來搶救。咬牙、口渴、身熱者,是心胃有熱,應該服用甘露飲。如果寒戰、咬牙,則是腎毒上攻,內服十宣散,去掉防風、白芷,加茯苓搶救。

聲音嘶啞、飲食困難、大小便不通暢、咽喉腫痛;聲音來自肺和心,可能是感受風寒而失聲,或飲食中毒阻塞,或哭鬧太多而氣噎。不論痘疹是否已出透,失聲而身體溫熱者,服用解毒防風湯;便秘者,服用甘桔湯加當歸、黃連、大黃;身體冰冷者,內服十宣散加倍桔梗。如果膿液充盈而聲音嘶啞,是肺氣衰竭,無法治療;痘疹出透不好,聲音嘶啞者也會死亡。還有一種呃逆,是胃寒,寒氣上升,應該服用鹽炒吳萸一錢,丁香五分,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