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6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五 (62)

1.

輕甚一個大黑痘。

頭面上忽生三五個,或只一個高大紫黑,儼似疔痘者,名曰飛痘。有此痘出最輕,或只此一痘,再不出痘。是知黑痘生死輕重迥殊,可不詳辨深究之乎!

遍身斑爛膿不幹,痘當發散不發散,則毒氣閉塞,胸滿喘促悶亂;不當發散,而強發散,則痘毒出盛,表虛難靨,以致肌肉如爛,故曰爛斑,治宜調脾進食,令大便不秘不利,養榮衛以生肌解毒,則無目赤咽痛、口瘡、吐衄等證。如大便不通,膿水不幹者,牛黃丹;斑爛膿汁不幹作痛者,敗草散,或干黃土為末;干糝。

輕者,用豬膽汁調芒硝末敷之,勿令動著,直候瘡痂自落。瘡爛成片,欲不成瘢痕者,用干牛糞火煅過,取白心入乳香為末藉之,甚者,麥麩襯臥;暑月熱盛,當藉之以芭蕉葉。有因過汗內虛臟腑,自利斑爛,或因飲水多者,俱保元湯加防風、白芷,外敷敗草散。敗草散:用蓋屋及牆背上遠年腐草,洗淨,焙或曬乾為末,帛裹撲之。

甚者,鋪床蓆,令兒臥之,甚妙。此草經霜露久,善解痘毒。

作痛有如刀刻鏤;

穢汙觸犯而然,治見穢汙。

要知痘變頂不變,陽存生意必然復。

報痘自頂上陽位起,且稠者固凶,如痘遍身變壞,獨頂額上不變則吉。貫膿時變成水疱無膿,皮薄如紙,遍身擦之即破,惟額上不破者可治。若陽位與心胸先破者死速。收靨時,敗證悉見,惟額上、太陽、方廣、頂上未靨如舊者可生。

疔痘頭面胸背危,四肢點破毒可泄;

起脹時,有痘長大而紫黑者,名曰疔痘。疔者,釘也,把住痘瘡不起,蓋氣血弱以致毒聚而成形。如氣血勝而毒變制,結於四肢,或小或個數少而穿筋骨者易治;結於頭面、腹背,逼近於內者,勢必穿臟腑,難治,急以保元湯加牛蒡子、荊芥、芩、連,助氣逐毒。外以銀簪挑破疔頭,令父母吮去惡血,或綿裹指甲掐去惡血,展去亦可,蓋痘破而毒氣得發故也。

或用珍珠五粒,鐵器上炙黃色,豌豆四十九粒,頭髮一團,俱燒存性為末,油胭脂調成膏,將兒在溫暖處,忌風寒穢氣,先用銀簪挑開疔口,將藥點入疔內,即時變為紅白色,余瘡皆起。又有黑痘獨大,頂心黑,撥之如綿筋有臭者,保元湯加芎、桂、糯米,補提其氣,如變黃色者,可保。

痘癰手足先腫疼,血引毒注三陰穴;

凡痘癰,必先手足及脈絡之處或有紅腫,或手腕鮮紅一塊,或手足有硬痛處,或足痛不止,或足上痘腫如瓜,皆發癰之兆也。因其腫痛深淺,而知其癰之大小。原因痘出,覆被風寒鬱其熱毒,或痘出服熱藥、熱食過多所致。又有痘變壞,而毒並一處發者反吉,治法見後瘥證,蓋痘未愈時,雖癰發亦不宜治癰。

若初起胸前腦上有一塊紅腫,及遍身有塊者死;貫膿時,足腫青紅流水,痘不好者亦死。

白話文:

一個很大的黑色痘瘡,算是輕症。

臉上突然長出三到五個,或只一個又高又大、紫黑色的痘瘡,像疔瘡一樣,叫做飛痘。長這種痘瘡是最輕的,可能就只這一顆,不再長其他痘瘡。由此可知,黑色痘瘡的生死輕重差異很大,不可不仔細辨別深入研究啊!

全身長滿斑點潰爛,膿液不幹,痘瘡應該發散卻不發散,則毒氣阻塞,胸悶氣喘、煩躁不安;不應該發散,卻強行發散,則痘毒外泄過盛,導致肌膚虛弱難以癒合,以致肌肉爛掉,所以叫做爛斑,治療應當調理脾胃,增加飲食,使大便通暢,滋養營衛以生肌解毒,則不會出現眼紅咽痛、口腔潰瘍、吐血鼻血等症狀。如果大便不通,膿水不幹,可用牛黃丹;如果斑點潰爛,膿液不幹且疼痛,可用敗草散,或用乾黃土研磨成粉敷上。

輕症者,用豬膽汁調和芒硝粉末敷在痘瘡上,不要讓它移動,等到痘痂自行脫落即可。如果痘瘡潰爛成片,想要避免留下疤痕,可用曬乾的牛糞燒成炭,取其白色中心部分與乳香研磨成粉末敷上;嚴重者,可用麥麩墊在身下;夏天暑熱盛行,可用芭蕉葉墊在身下。如果因為過度出汗導致內虛臟腑,自行潰爛,或因飲水過多,都可用保元湯加防風、白芷,外敷敗草散。敗草散:用屋頂和牆壁上多年生的腐爛草,洗淨,烘乾或曬乾研磨成粉,用布包裹後敷在患處。

嚴重者,鋪上床蓆,讓孩子躺在上面,效果很好。這種草經過霜露長時間的滋養,善於解痘毒。

疼痛如同刀刻一樣;

因為污穢之物觸犯而起,治療要針對污穢之物。

要知道痘瘡變化,最重要的是觀察痘瘡是否在頭頂部位變化,陽氣存在,生命力必然會恢復。

痘瘡的出現從頭頂的陽位開始,痘瘡密集則預後凶險,如果痘瘡遍佈全身且變壞,但只有額頭上的痘瘡沒有變化,則預後良好。痘瘡化膿時變成水泡,沒有膿液,皮膚薄如紙,全身痘瘡一擦就破,只有額頭上的痘瘡不破,則可以治療。如果陽位和心胸部位的痘瘡先破裂,則死亡很快。痘瘡癒合時,不好的症狀都出現了,只有額頭、太陽穴、方廣穴、頭頂的痘瘡沒有癒合,保持原狀者,才能活下來。

疔瘡長在頭面、胸背部位危險,四肢上的痘瘡破裂,毒氣可以排出;

痘瘡起漲時,如果痘瘡長大且紫黑,叫做疔瘡。疔,就是釘的意思,痘瘡紮根不動,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毒氣聚集而形成。如果氣血旺盛,毒氣得到控制,結在四肢,或大小、數量少,且穿透筋骨者,容易治療;結在頭面、腹部和背部,靠近內臟者,勢必穿透臟腑,難以治療,應立即使用保元湯加牛蒡子、荊芥、黃芩、黃連,以增強氣血,驅除毒氣。外用銀針挑破疔瘡的頂端,讓父母吮吸出污血,或用棉花包裹指甲掐出污血,將其擦掉也可以,因為痘瘡破裂,毒氣才能排出。

或者用珍珠五粒,用鐵器炙烤至黃色,豌豆四十九粒,頭髮一撮,都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油脂調成膏藥,將孩子放在溫暖的地方,避免風寒和污穢之氣,先用銀針挑開疔瘡的開口,將藥物點入疔瘡內,立刻就會變成紅白色,其他痘瘡也會長出來。還有一種情況是,只有單個黑色痘瘡很大,頂端黑色,撥動起來像棉花筋一樣有臭味,可用保元湯加川芎、桂枝、糯米,補充提振氣血;如果變成黃色,就可以保住性命。

痘瘡引起的癰腫先從手足開始腫痛,毒氣沿著經脈流注到三陰穴;

凡是痘瘡引起的癰腫,一定會先從手足和脈絡等部位出現紅腫,或者手腕處鮮紅一片,或者手足有硬痛的地方,或者足痛不止,或者足部痘瘡腫大如瓜,都是發癰的徵兆。根據腫痛的深淺程度,可以判斷癰腫的大小。原因是痘瘡出疹後,受風寒侵襲,鬱積熱毒,或者痘瘡出疹後服用溫熱藥物或食用溫熱食物過多所致。還有一種情況是痘瘡潰爛,毒氣集中在一處反而吉利,治療方法見後文痊癒的症狀,因為痘瘡未痊癒時,即使發癰也不宜治療癰腫。

如果一開始胸前、腦門上出現一片紅腫,以及全身出現腫塊,則會死亡;痘瘡化膿時,足部腫脹,青紅一片,流出膿水,痘瘡不好的話也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