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56)
外集·卷五 (56)
1. 痘
大概外感,冬時,五積散去麻黃,加桂心、紫草;春時,不換金正氣散,加芎、芷、防風,或為風邪所襲者,消風散加紫草:暑月,六一散、清暑益氣湯,體薄清貴者,只用保元湯,隨證加減。內傷乳食,氣壅遏者,二陳湯加山楂、升麻、白朮,四君子湯加砂仁、木香、川芎、紫草,或枳朮丸。宿食重者,感應丸。
傷生冷、涼藥者,益黃散、治中湯。內傷兼外感者,調解散、加味四聖散。穢汙觸者,避穢丹:蒼朮、細辛、甘松、川芎、乳香、降真香各等分為末,烈火焚之。將出者,用胡荽泡酒噴帳幃,及懸胡荽於帳中,甚者,以胡荽泡湯,化下蘇合香丸。但胡荽能通心竅,利大腸,惟便滑者忌之。
穢毒入內黑陷者,再蘇丹:白礬、生地龍炒各等分為末。每五分,用小豬尾血調新汲水下,不拘時服。如體薄者,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黃耆梢、連翹、白芷、甘草梢、木香。
類證水痘熱三日,出靨俱易眼光華;
水痘似正痘,仍身熱二三日而出,初出即如赤小豆大,皮薄痂結,中空圓暈更少,易出易靨,被濕則難結痂,亦不為害。外證兩眼如水,宜小麥湯:滑石、甘草、地骨皮各一分,人參、麻黃、大黃、知母、羌活、葶藶各二分,小麥七粒,水煎服。如斑瘡水痘,煩熱溺澀,口舌生瘡者,八正散。
鬥熱發斑或丹毒,斑紅痕如錦紋,或如蚊跡,與傷寒陽毒發斑同,熱極則發,宜敗毒散表之,汗後身涼,紅痕自退。再越二日,或報痘反少。又有報痘時,熱盛發斑者,透肌散加紅花、黃芩、升麻。咽痛,加玄參、磨犀角和服,或玄參升麻湯加減。熱盛者,解毒湯加芎、歸、白芍、防風。
若見黑斑即死,水疱、膿疱後發斑者亦死,斑少者可救。報痘時有紅丹如雲頭尖者,敗毒散加紫草、紅花、黃芩解之;如腫高紅紫痕者,透肌散加黃芩、地骨皮、蟬蛻。
頂平有水是疹麻。
疹如粟米,微紅,隱隱皮膚不出,作癢,全無腫痛;麻即如麻,頂平軟,不礙指,即有清水。痘多夾疹同出,麻亦多夾疹同出,故曰痘疹、麻疹。但痘成膿疱後,出疹者反順,水疱後出者逆。又有先發疹而後發斑者,亦無害。治疹宜消風熱,用敗毒散加葛根、升麻、白芷,表退肌熱,則疹自無矣。
又有報痘後,麻疹稠密如蠶種者,透肌散加柴胡、紅花解之。若色好,不可過用涼藥,必傷脾胃,易致陷伏也。
麻有夾痘同出者,麻沒痘存色愈加;
麻夾痘出者,治痘為主,麻必先沒而痘獨存。蓋痘屬五臟為陰,難出難靨;麻屬六腑為陽,易出易沒。麻沒後痘必起發,形色愈加者順,如形色已虧者,四君子湯加芎、歸、黃耆;黑陷者,去茯苓,更加紫草、木香、糯米,入酒煎服。
麻急理麻痘急(理)痘,麻痘源頭共一家。
白話文:
痘
外感風寒,冬天用五積散去麻黃,加桂枝、紫草;春天,不用換金正氣散,加川芎、防風、芷草,或是風邪侵襲,用消風散加紫草;夏天,用六一散、清暑益氣湯,體質虛弱的人,只用保元湯,根據症狀加減用藥。內傷因乳食積滯,氣機壅塞者,用二陳湯加山楂、升麻、白朮,或四君子湯加砂仁、木香、川芎、紫草,或枳朮丸。宿食嚴重者,用感應丸。
受寒涼或服用涼藥者,用益黃散、治中湯。內傷兼外感者,用調解散、加味四聖散。污穢之物觸及者,用避穢丹:蒼朮、細辛、甘松、川芎、乳香、降真香等分研末,用烈火焚燒。痘將要長出時,用芫荽泡酒噴灑帳幔,或懸掛芫荽於帳中,嚴重者,用芫荽泡水服用,並服用蘇合香丸。但芫荽能通利心竅、大腸,大便溏瀉者忌用。
穢毒入內,皮膚變黑凹陷者,用再蘇丹:白礬、炒生地黃等分研末。每次五分,用豬尾血調和清水服用,不拘時間。體質虛弱者,用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黃耆、連翹、白芷、炙甘草、木香。
類似水痘,發熱三日,痘疹容易出現且消退,光彩照人;
水痘類似正痘,也發熱二三日後出現,初起如赤小豆大小,皮膚薄,很快結痂,痂下中空,圓暈較少,容易出現和消退,但遇到潮濕則難以結痂,但也無大礙。外觀症狀為雙眼如水腫,宜用小麥湯:滑石、甘草、地骨皮各一分,人參、麻黃、大黃、知母、羌活、葶藶各二分,小麥七粒,水煎服。如果伴隨斑瘡水痘,煩熱,小便澀痛,口舌生瘡者,用八正散。
發熱伴有斑疹或丹毒,斑疹顏色鮮紅,如錦紋,或如蚊叮咬的痕跡,與傷寒陽毒發斑相似,熱極則發,宜用敗毒散解表,發汗後身涼,紅痕自然消退。再過二天,痘疹可能減少。也有痘疹將要出現時,熱盛而發斑者,用透肌散加紅花、黃芩、升麻。咽喉疼痛,加玄參、磨犀角同服,或用玄參升麻湯加減。熱盛者,用解毒湯加川芎、當歸、白芍、防風。
若出現黑斑則預示死亡,水泡、膿疱後出現斑疹者也預示死亡,斑疹較少者尚可搶救。痘疹將要出現時,有紅色斑疹如雲頭狀尖者,用敗毒散加紫草、紅花、黃芩治療;如果腫脹明顯,顏色紅紫者,用透肌散加黃芩、地骨皮、蟬蛻。
頂部平坦有水泡的是疹麻。
疹子如粟米大小,微紅,隱隱約約在皮膚下,伴有瘙癢,無腫痛;麻疹則如麻子,頂部平坦柔軟,不礙指觸,有清水樣分泌物。痘疹常伴發,麻疹也常伴發,故稱痘疹、麻疹。但痘疹形成膿疱後,再出現疹子反而是順利的,水泡後出現疹子則為逆。也有先發疹子後發斑疹者,也無大礙。治療疹子宜消風熱,用敗毒散加葛根、升麻、白芷,解表退熱,疹子自然消失。
痘疹將要出現後,麻疹稠密如蠶豆大小者,用透肌散加柴胡、紅花治療。如果疹子顏色正常,不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傷及脾胃,導致痘疹陷伏。
麻疹夾雜痘疹者,麻疹消退後痘疹顏色加深;
麻疹夾雜痘疹者,治療以痘疹為主,麻疹一定先消退,痘疹獨存。因為痘疹屬五臟,為陰,不易出現不易消退;麻疹屬六腑,為陽,容易出現容易消退。麻疹消退後痘疹必會出現,形色加深為順利,如果形色已虧,用四君子湯加川芎、當歸、黃耆;如果皮膚變黑凹陷,去茯苓,再加紫草、木香、糯米,用酒煎服。
麻疹急則治麻疹,痘疹急則治痘疹,麻疹痘疹的病因同出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