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55)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五 (55)

1.

形色得半要根活,根地圓暈顯有神;交會不明形色反,燈影周旋眼法新。

氣可盈而血不可盈,苟或形陷伏而不綻凸,則氣不足以收毒,而反親乎下;色泛溢而不凝斂,則血有餘而反親乎上。又有氣多血少者,痘雖凸而四圍無色;血多氣少者,痘雖陷而四圍紅紫;毒有餘而氣血不足者,其痘不發不紅,此氣血之辨也。根即圓暈,痘疱曰窠,疱圈圍暈曰根,圈暈外曰地皮,白無紅是為交會。

明白圓暈乃氣血之會,形色之神也。蓋包血而成圓者,氣之形,然必氣與血會,而後圓形周淨;附氣而成暈者,血之形,然必血與氣交,而後暈色分明。雖然一元流行而已,自氣血凝滯而言,謂之形,自氣血光華而言,謂之色。形中有色,色中有形,運用鼓舞形色而言,謂之神。

燈影周旋者,痘形色雖險,若燈光影與痘根圓暈相為周旋,根窠紅活,漿影深厚,雖陷伏灰紫,皆可調治。若根窠不紅不起,血死不活,漿無影者,雖輕難治。故雖白日,亦必用麻油紙捻照之。自始至終,全以根地為主,眼法新巧,全在於此。

證與痘亦恆相因,痘善而證惡者,必外感寒暑;證善而痘惡者,必外觸穢汙。痘為主,證為輔,雖無他證,而痘惡者必死。

表實難出虛易出;

證以身熱無汗為表實,痘以紅突為表實;證以身涼汗多為表虛,痘以灰陷為表虛。蓋無汗則膚腠閉密,所以痘稍難出,出則紅活綻突;多汗則腠理空疏,所以痘反易出,出則灰灸頂平。有言表實易出者,必裡實甚也,表虛難出者,必里亦虛也。

裡實順靨虛倒靨,證以便秘能食為裡實,吐瀉少食為裡虛。裡實則正氣收毒,自痘頂而下,漸次結痂者順;裡虛則氣血不能收毒,而痘根先靨者逆。

不綻或淡表裡墜。

證既吐瀉汗多,痘又灰白陷伏,表裡俱敗。

輕者從頭至足稀,能食便調不須治;重者不食二便乖(或秘或溏),腳先頭上或齊至;

凡出、靨從頭至足為順,從足至頭為逆,頭腳齊出、齊靨者險。所以輕者,靨出俱從頭至足,痘亦稀少;重者稠密,頭上未出未靨,腳上先出先靨。然痘以脾土為主,自始至終,以能食者順。脹貫時,宜食老雞補氣;收靨時,宜食雄鴨收毒,或豬精肉。肥者助痰滯氣。始終忌魚腥。二日一便者為順,三四日不便者為秘,一日三四便者為利。

輕變重者非有妖,外感內傷犯汙穢。

忌風寒,恐損表;忌暑,恐生煩躁;忌濕,恐膿不幹;忌生冷與蜜,恐寒中;忌肥膩,恐瀉;忌咸,恐渴;忌酒、蔥、魚、羊、鹽等,恐癢。淡食為佳。忌煮雞、鵝、鴨卵,病人聞氣害目;忌柿、棗、砂糖,恐痘瘡入眼;忌茶、醋。

豬肝、豬血,恐瘢黑;忌燒香滿室以燥血,只宜常燒蒼朮、豬甲、乳香以避惡氣;忌酒色僧入灑淨冷水,閉其皮膚,大忌父母房室、月水、乳母腋氣、人畜糞汙、房內炙爆、對梳掃地、生人往來、一切惡穢,以致氣滯。蓋氣聞香則行,聞臭則止故也。自報痘至收靨,一有感傷穢汙,便令當出不出,當靨不靨,或變黑陷作痛發癢,一切雜證。

白話文:

痘疹的診斷與治療,關鍵在於觀察痘疹的形色和根部。痘疹的根部圓潤、顏色鮮明,表示病情良好;如果交界處顏色不明顯,形色相反,則需仔細觀察,運用新的診斷方法。

氣可以充盈,但血不可以過盛。如果痘疹凹陷不凸起,則說明氣不足以收斂毒氣,毒氣反而向下;如果痘疹顏色泛溢而不收斂,則說明血氣過盛,毒氣反而向上。痘疹凸起但周圍沒有顏色,是氣多血少;痘疹凹陷但周圍紅紫,是血多氣少;痘疹既不凸起也不發紅,是氣血都不足。痘疹的根部即圓暈,痘疱本身稱為窠,痘疱周圍的暈圈稱為根,暈圈之外的皮膚稱為地皮,白色而無紅暈的部位稱為交界處。

圓暈是氣血匯聚的地方,也是痘疹形色的根本。圓形是氣的形態,但必須氣血相合才能形成圓潤的形狀;暈圈是血的形態,但必須氣血相交才能使顏色分明。氣血的凝滯形成形狀,氣血的光華形成顏色,氣血的運行則賦予痘疹生機。

即使痘疹形色險惡,如果燈光照射下,痘根和圓暈能呈現良好的周旋狀態,根部紅潤有活力,膿液充盈,即使痘疹凹陷、顏色灰暗,也仍可治療。但如果根部不紅不凸起,血氣衰弱,膿液稀少,即使症狀輕微,也很難治療。因此,即使在白天,也應該用麻油紙捻照射痘疹。從始至終,都要以痘根和地皮的狀況為主要依據,精巧的眼力診斷至關重要。

痘疹的預後與其他症狀密切相關。痘疹良好而其他症狀惡劣,可能是外感寒暑;其他症狀良好而痘疹惡劣,可能是外觸穢汙。痘疹是主要的,其他症狀是輔助的,即使沒有其他症狀,但痘疹惡劣者必死。

表實證容易出痘,表虛證不易出痘。身熱無汗是表實證,痘疹紅腫凸起也是表實;身涼多汗是表虛證,痘疹灰暗凹陷也是表虛。無汗則皮膚毛孔閉塞,痘疹較難出現,但出現則紅潤活潑;多汗則皮膚毛孔疏鬆,痘疹反而容易出現,但出現則顏色灰暗,頂部平坦。表實證容易出痘是因為裡實證嚴重,表虛證不易出痘是因為裡虛證也嚴重。

裡實證順靨,裡虛證逆靨。便秘能吃是裡實證,嘔吐腹瀉少食是裡虛證。裡實證則正氣能收斂毒氣,痘疹從頂部開始結痂,順利發展;裡虛證則氣血不能收斂毒氣,痘根先靨,發展逆亂。

痘疹不凸起或顏色淡,則表裡都衰敗。

症狀輕微者,痘疹稀疏,從頭到腳順序出現,能吃能排便,不需要治療;症狀嚴重者,不能吃,二便不調(便秘或腹瀉),腳上先出痘,或頭腳同時出痘。痘疹從頭到腳順序出現是順利,從腳到頭順序出現是逆亂,頭腳同時出痘或結痂都危險。輕症者,痘疹稀疏,從頭到腳順序出現;重症者,痘疹稠密,頭上還沒出痘或結痂,腳上先出痘或結痂。痘疹以脾胃功能為主,從始至終,能吃是順利。痘疹脹滿時,宜吃老母雞補氣;痘疹結痂時,宜吃雄鴨收斂毒氣,或豬瘦肉。肥肉會助長痰濕。始終忌食魚腥。一天一次大便是順利,三四天一次大便是便秘,一天三四次大便是腹瀉。

病情由輕變重,並非妖邪作祟,而是外感內傷或觸犯穢汙所致。

忌風寒,以免損傷表氣;忌暑熱,以免煩躁;忌濕邪,以免膿液不幹;忌生冷和蜂蜜,以免寒邪入侵;忌肥膩,以免腹瀉;忌鹹,以免口渴;忌酒、蔥、魚、羊、肉等,以免瘙癢。清淡飲食為佳。忌煮雞、鵝、鴨蛋,病人聞到氣味會損傷眼睛;忌柿子、棗子、砂糖,以免痘瘡入侵眼睛;忌茶、醋。

忌食豬肝、豬血,以免留下黑色瘢痕;忌在室內大量燒香,以免燥熱血液,只宜焚燒蒼朮、豬牙皂角、乳香等以避除惡氣;忌飲酒作樂,忌用冷水沖洗身體,以免閉塞皮膚毛孔。最忌諱父母房事、月經、奶媽腋下氣味、人畜糞便、室內炙烤、對著掃地、生人來往、一切污穢之物,以免氣滯。因為氣聞到香味則流動,聞到臭味則停止。從痘疹開始到結痂,任何感傷穢汙都會導致痘疹不能順利發展,或出現黑色凹陷、疼痛瘙癢等各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