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三 (12)

1. 陰證

溫補,

溫其中,補其虛,素體虛里寒,及汗吐下後,暴虛寒者用之,中病即止。

理中湯,治太陰腹痛,自利不渴,脈沉無力,手足或溫或冷,及蛔厥、霍亂等證。

人參,白朮,乾薑(各二錢),甘草(一錢半)

水煎溫服。如作丸,以前三味俱用五錢,甘草三錢,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白湯化下。大便澀者用丸,利者用湯。方意以乾薑之辛,溫胃散寒;參、朮、甘草之甘,緩脾氣調中。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又曰:寒淫於內,平以辛熱是也。

白話文:

溫補指的是一種治療方法,用於溫暖身體內部,補充身體的虛弱之處。適合於素體虛寒的人,以及汗、吐、下之後出現虛寒症狀的人使用,疾病痊癒後即停止使用。理中湯可以治療太陰腹痛、腹瀉不渴、脈沉無力、手腳忽冷忽熱、蛔厥和霍亂等症狀。方劑由人參、白朮、乾薑和甘草組成,水煎溫服。也可做成丸劑,將人參、白朮、乾薑各五錢,甘草三錢,研磨成粉,用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用白湯化服。大便乾燥者用丸劑,腹瀉者用湯劑。方劑的用意是以乾薑的辛味溫暖胃部,散寒;人參、白朮、甘草的甘味緩和脾氣,調和中焦。醫書中記載:「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及「寒淫於內,平以辛熱是也。」

如寒甚腹痛拘急,四肢逆冷,加附子;臍下動氣欲作奔豚,去朮加肉桂;吐多去朮,加生薑;下多還用術;悸者加茯苓;渴者加白朮;腹痛裡虛倍人參;寒者倍乾薑;胃虛則氣壅腹滿,去朮加附子;嘔吐不止減甘草加薑汁;吐蛔去甘草加烏梅;呃逆加丁香、柿蒂;呃逆加木香;霍亂轉筋加石膏;寒濕發黃加茵陳;肺弱泄不止,溺不利,倍參、術,合五苓散;內虛腹痛合奔豚。

白話文:

如果寒氣很重導致腹痛且緊縮,四肢冰冷,就加附子;如果臍下有氣上衝,像是要奔豚一樣,就去除白朮,加肉桂;如果嘔吐頻繁,就去除白朮,加生薑;如果拉肚子,就繼續用白朮;如果心悸,就加茯苓;如果口渴,就加白朮;如果腹痛是因為內虛,就加倍人參;如果怕冷,就加倍乾薑;如果胃虛導致氣滯腹脹,就去除白朮,加附子;如果嘔吐不止,就減少甘草,加薑汁;如果吐蛔蟲,就去除甘草,加烏梅;如果呃逆,就加丁香、柿蒂;如果呃逆,也可以加木香;如果霍亂抽筋,就加石膏;如果寒濕引起發黃,就加茵陳;如果肺虛導致泄瀉不止,小便不利,就加倍人參、白朮,再合用五苓散;如果內虛腹痛合併奔豚症狀,也要注意。

陶氏理中湯,即前方加肉桂、陳皮、茯苓,薑、棗煎,臨服入炒陳壁土一匙,以助胃氣,治法同上。如厥陰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即吐蛔,腹痛便實,加大黃、蜜少許利之。腹濡滿時減者去甘草,嘔吐加半夏、薑汁;蜷臥沉重利不止,及利後身體痛加附子;自利腹痛加木香磨薑汁。

治中湯,治太陰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咽乾腹滿,痞悶時痛,脈沉細。及食積頭痛,發熱惡寒,身體不痛等證。即理中湯加青皮、陳皮等分,水煎服。

白話文:

陶氏理中湯,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肉桂、陳皮、茯苓,並用薑、棗煎煮,臨服用時加入炒陳壁土一匙,以助胃氣,治療方法與原方相同。若出現厥陰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即吐蛔,腹痛便實等症狀,可加適量大黃、蜜來通便。腹濡滿時減去甘草,嘔吐時加半夏、薑汁;蜷臥沉重,腹瀉不止或腹瀉後身體疼痛,加附子;自利腹痛加木香磨薑汁。

治中湯則用於治療太陰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咽乾腹滿,痞悶時痛,脈沉細,以及食積頭痛,發熱惡寒,身體不痛等症狀。它是以理中湯為基礎,再加入青皮、陳皮等分,水煎服。

小建中湯,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有汗;及少陰惡寒,手足蜷而溫。凡傷寒初起及過經,當汗吐下,尺脈遲者,宜先服此。又治傷寒二三日,心悸而煩,及諸汗不止等證。

白芍(五錢),肉桂(三錢),甘草(二錢),飴糖(半盞)

姜五片,棗四枚,水煎去渣,入飴糖烊化溫服。如便溏或嘔者去飴糖。經曰:建中者,建脾也。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飴棗、甘草之甘以緩中;辛潤散也,榮衛不足,潤而散之。桂枝、生薑之辛以行榮衛;酸收泄也,正氣虛弱,收而行之,芍藥之酸以收正氣。悸者,氣虛也;煩者,血虛也。以氣血內虛,與小建中湯先建其里。

白話文:

小建中湯

功效: 治理傷寒初期陽氣不足,陰氣偏盛,出現腹痛、發汗、手足蜷縮但體溫正常等症狀。也適用於傷寒病程早期或後期出現心悸、煩躁、出汗不止等症狀。

主治:

  • 傷寒初期,陽脈澀,陰脈弦,腹部急痛,伴隨發汗。
  • 少陰證,畏寒,手足蜷縮但體溫正常。
  • 傷寒初起或病程較長,出現心悸、煩躁、出汗不止等症狀。
  • 尺脈遲緩者,也適合先服用此方。

組成:

  • 白芍 五錢
  • 肉桂 三錢
  • 甘草 二錢
  • 飴糖 半盞

輔料:

  • 生薑 五片
  • 大棗 四枚

用法: 水煎去渣,加入飴糖烊化後溫服。若患者有腹瀉或嘔吐,則需去除飴糖。

藥理分析:

  • 建中: 補脾健胃,恢復脾胃功能。
  • 甘緩: 脾胃喜緩,飴糖、大棗、甘草味甘性緩,能溫中緩脾。
  • 辛潤散: 桂枝、生薑辛溫,能溫通經絡,散寒解表,潤澤營衛。
  • 酸收泄: 白芍味酸性收,能斂陰止汗,收補正氣,並能緩解腸胃不適。

方義:

  • 心悸、煩躁屬於氣血不足,而小建中湯以補脾胃之氣血,先建其里,從根本上解決心悸、煩躁等症狀。

古籍記載:

  • 《傷寒論》記載:「建中者,建脾也。」 脾胃是後天之本,健脾胃,才能恢復元氣,治療疾病。

玄武湯,見賦。三白湯、人參三白湯、辛黃三白湯,凡方中以三白為主者,皆自此方而變化之也。

四逆湯,治直中陰證,初病無頭疼,無身熱,無渴,怕寒振慄蜷臥,沉重欲寐,脈來沉遲無力或無;及太陰腹痛,自利不渴,手足厥冷,指甲唇青,嘔吐涎沫;或少陰下利清穀,或咳,或悸,裡寒外熱,脈微欲絕,發躁身反不惡寒,面赤腹痛、或乾嘔咽痛,或嘔吐呃逆,或利止脈不出者,此為陰甚於內,格陽於外,不相通也,急宜此湯散陰通陽。又傷寒表證誤下,自利不止,或表證未除而下利不止,急宜此湯救里。凡三陰脈遲身痛並用,陰毒要藥也。

白話文:

「玄武湯」的方劑,可以參閱賦文中記載。 「三白湯」、「人參三白湯」、「辛黃三白湯」等方劑,都是以三白為主要藥材,並從「玄武湯」變化而來。

「四逆湯」用於治療直中陰證。初期症狀包括沒有頭痛、發燒、口渴,但畏寒顫抖、蜷縮臥床、身體沉重想睡覺,脈象沉遲無力或無脈;以及太陰腹痛、腹瀉但不口渴、手腳厥冷、指甲嘴唇青紫、嘔吐涎沫;或者少陰腹瀉、排泄清稀的食物、咳嗽、心悸、內寒外熱、脈象微弱將絕、煩躁不安卻不畏寒、面部發紅腹痛、乾嘔咽痛、嘔吐呃逆、腹瀉停止脈象消失等。這些症狀代表著體內陰寒過盛,陽氣被阻於體表,無法相互流通,因此急需使用「四逆湯」來散寒通陽。另外,如果傷寒表證誤服瀉藥導致腹瀉不止,或者表證尚未消失就出現腹瀉不止的情況,也應該及時使用「四逆湯」來救治內虛。一般來說,對於三陰脈遲、身體疼痛的病症,以及陰毒症狀,都可以使用「四逆湯」,它是治療陰毒症狀的重要藥物。

乾薑(五錢),附子(生二錢半),甘草(一兩)

水煎溫服。方意以甘草、薑、附相合,辛甘大熱之劑,散陰復陽。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又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是也。如利止脈不出,加人參;無脈加豬膽汁;面赤加連須蔥白;腹痛加芍藥;陰毒心硬肢冷,加麝香、皂莢少許。

陶氏四逆湯,即四逆湯加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肉桂、五味子,姜煎,臨熟入麝三釐調服,中病手足溫和即止。治法同上。如嘔吐涎沫,或小腹痛,加鹽炒吳萸;嘔吐不止加薑汁,瀉不止加升麻、黃耆;咽痛加桔梗。

白話文:

乾薑五錢,附子二錢半,甘草一兩,水煎溫服。這方子用甘草、薑、附子三味藥,辛甘大熱,能散寒回陽。醫書上說,寒邪入侵體內,要用溫熱藥物治療。又說,寒邪所勝,要用辛熱藥物來平復。如果脈象沉細無力,可以加人參;如果脈象全無,可以加豬膽汁;如果面色發紅,可以加蔥白;如果腹痛,可以加芍藥;如果陰毒入心,四肢冰冷,可以加少許麝香和皂莢。

陶氏四逆湯是在原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肉桂、五味子,用薑汁煎煮,快煮好時加入三釐麝香,調勻服用。治療方法與四逆湯相同。如果出現嘔吐涎沫或小腹疼痛,可以加鹽炒吳萸;如果嘔吐不止,可以加薑汁;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升麻和黃耆;如果咽喉疼痛,可以加桔梗。

當歸四逆湯,治厥陰病氣弱,手足厥逆,小腹疼痛,或嘔噦,或囊縮,血虛則脈細欲絕,亦陰毒要藥也。當歸、芍藥各二錢,肉桂一錢半,細辛、通草、甘草各一錢,姜五片,棗二枚。水煎溫服。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諸血皆屬於心。通脈者,必先補心益血。苦先入心,當歸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緩,急食甘以緩之,通草、甘、棗之甘以緩陰血。如素有寒氣加吳萸,倍生薑;寒甚加附子;脈不至加人參。

三味參萸湯,治厥陰病,乾嘔吐涎,頭痛甚極;及少陰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陽明食谷欲嘔,得湯反劇,屬上焦寒等證尤妙。吳萸三錢,人參二錢,生薑四錢,棗二枚,水煎溫服。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吳萸、生薑之辛以溫胃,人參、大棗之甘以暖脾。如陰逆厥冷,唇青面黑,舌卷卵縮,加附子、細辛。

白話文:

當歸四逆湯,治療厥陰病氣虛,手腳冰冷,小腹疼痛,或嘔吐,或子宮收縮,血虛則脈搏細弱,幾乎消失,也是治療陰毒的要藥。當歸、芍藥各兩錢,肉桂一錢半,細辛、通草、甘草各一錢,生薑五片,大棗兩枚。用水煎煮溫熱服用。經書說:脈象是血液的聚集之處,所有血液都屬於心臟。要通脈,就必須先補心益血。苦味入心,當歸的苦味有助於補益心血;心臟喜緩,急則食甘以緩之,通草、甘草、大棗的甘味可以緩解陰血不足。如果本來就有寒氣,可以加入吳茱萸,生薑加倍;如果寒氣很重,可以加附子;如果脈搏摸不到,可以加人參。

三味參萸湯,治療厥陰病,乾嘔吐唾液,頭痛非常厲害;以及少陰病吐瀉,手腳冰冷,煩躁想要死掉;陽明病吃飯就想吐,喝了湯反倒加重病情,屬於上焦寒證等症狀,效果特別好。吳茱萸三錢,人參兩錢,生薑四錢,大棗兩枚,用水煎煮溫熱服用。經書說:寒邪侵入體內,可以用甘熱來治療,輔以苦辛。吳茱萸、生薑的辛味可以溫暖胃部,人參、大棗的甘味可以溫暖脾臟。如果陰氣逆亂,手腳冰冷,嘴唇發青,臉色發黑,舌頭捲曲縮小,可以加附子、細辛。

十全大補湯、十四味建中湯,一切峻補之劑,皆自理中、建中、四逆等湯而變化之也。

炙甘草湯,治傷寒脈代結,心動悸。

甘草(三錢),人參(二錢二分),生地,桂枝,麻仁,麥門冬(各二錢半),阿膠(二錢)

姜三片,棗二枚,酒七分,水一盞三分,煎,至三分服。方意以脈代結者,血氣虛弱不能相續也;心動悸者,真氣虛也。是用參、草、大棗之甘以補不足;桂、姜之辛以益正氣。本草云:補可去弱是也。麻仁、阿膠、生地、門冬之甘以潤經益血,復脈通心。經曰:津耗散則為枯。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十四味建中湯等峻補方劑,皆源自理中湯、建中湯、四逆湯等方劑的變化。

炙甘草湯主治傷寒脈象代結,心悸。

藥方:

  • 甘草(三錢)
  • 人參(二錢二分)
  • 生地黃(二錢半)
  • 桂枝(二錢半)
  • 麻仁(二錢半)
  • 麥門冬(二錢半)
  • 阿膠(二錢)
  • 生姜三片
  • 大棗二枚
  • 酒七分
  • 水一盞三分

**煎煮方法:**將藥材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至三分量時服用。

**方意:**脈象代結,是因為血氣虛弱,無法互相連貫;心悸,是因為真氣虛弱。因此,此方用人參、甘草、大棗的甘味來補益不足;桂枝、生姜的辛味來增強正氣。本草書上說:補可以去除虛弱。麻仁、阿膠、生地黃、麥門冬的甘味,可以潤澤經絡,滋養血液,恢復脈象,通暢心氣。經書上說:津液耗散就會導致枯竭。

五臟痿,當榮衛涸,溫劑所以潤之也。單甘草湯、滋陰降火湯、補陰丸、生脈散、補中益氣湯,一切滋補之劑,皆自此方而變化之也。

白話文:

五臟痿弱,主要是因為營氣和衛氣枯竭,所以需要用溫性的藥物來滋潤它們。像單味甘草湯、滋陰降火湯、補陰丸、生脈散、補中益氣湯等這些滋補的藥方,都是從這個原則變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