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10)
內集·卷一 (10)
1. 經穴起止
下髎,第四空陷中,針二寸,灸三壯。主腰痛,婦人下泔汁不禁,赤瀝,陰中癢痛引小腹不可俯仰,大小便利,腸鳴腹脹欲泄。
會陽,陰尾骨外各開一寸半。針入八分,灸三壯。主腹中有寒,泄瀉腸澼,便血久痔,陽虛陰汗濕。以上俱尾背部第二行,各開一寸半。
附分,第二節外三寸,附項內廉陷中,正坐取之。針八分,灸五壯。主背痛引頷引頭,肩背拘急,風冷客於腠理。頸項強痛不得回顧,風勞臂肘不仁。
魄戶,三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咳逆喘氣不得臥,肺寒熱,項強,背胛無力,勞損痿黃,五屍走注。
膏肓,四節外三寸取穴。主治見後灸法。
神堂,五節外三寸。針三分,灸五壯。主肩痛,胸腹滿,脊強急,寒熱。
譩譆,六節外三寸,膊內廉,以手厭之,令病人抱肘作譩譆之聲,則指下動矣。針六分,灸五壯。主目眩,鼻衄,肩背痛,脅痛,喘主急,熱病汗不出,虛損不睡,五心熱,寒痓,寒瘧,風瘧、溫瘧、痎瘧、久瘧,小兒食時頭痛。
膈關,七節外三寸,正坐開肩取之。針五分,灸五壯。主背痛脊強,食不下,唾噦多涎沫。
魂門,九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嘔吐不住,多涎。
陽綱,十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小便黃,腸鳴泄瀉,消渴身熱,面黃怠惰,目黃不嗜食。余同魂門。
意舍,十一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至一百壯止。主腹滿虛脹,大便泄滑,消渴面黃,嗜飲,目赤。
胃倉,十二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腹內虛脹,水食不消,惡寒不能俯仰,水腫臚脹,食飲不下。
肓門,十三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三十壯。主心下堅滿,婦人乳有餘疾。
志室,十四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腰脊強,腹痛,陰痛下腫,失精,小便淋瀝。
胞肓,十九節外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針灸主治同志室。
秩邊,二十節外三寸。針五分,灸三壯。伏而取之。主腰痛、尻重不能舉發腫、小便赤黃。以上俱屬背部三行。
承扶,尻臀下、陰股上、橫紋中。針五分,禁灸。主腋下腫,脊腰尻臀陰股寒痛,痔瘡,小便不禁,大便直出,遺精,胞寒,又大便難者亦治。
殷門,扶承下六寸。針五分,禁灸。主腰脊不可俯仰,股外腫,因瘀血注之。
浮郄,委陽上一寸,屈膝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主小腹熱,大便堅,膀胱經熱,大腸結,股外筋急。
委陽,膝腕橫紋尖外廉兩筋間,委中外二寸,屈身取之。針七分,灸三壯,主陰跳,遺,小便難,小腹堅痛引陰中淋瀝,腰痛脊強,瘛瘲,癲疾,頭痛筋急,腋腫,胸滿膨脹,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
白話文:
經穴起止
下髎:在第四個凹陷處,針刺二寸,灸三壯。主治腰痛,婦女白帶過多,尿血,陰部瘙癢疼痛並牽連小腹,不能俯仰,大小便困難,腸鳴腹脹想排便。
會陽:在尾骨外側各開一寸半處。針刺八分,灸三壯。主治腹部寒冷,泄瀉,便血,久治不愈的痔瘡,陽虛陰冷潮濕。以上穴位都在尾椎骨後背部第二行,各開一寸半。
附分:在第二節椎骨外側三寸,項部內側凹陷處,正坐取穴。針刺八分,灸五壯。主治背痛牽連到下巴和頭部,肩背拘緊疼痛,風寒侵入肌膚腠理。頸項強直疼痛不能回頭,風濕痺痛導致手臂肘部麻木不仁。
魄戶:在第三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五壯。主治咳嗽氣喘不能平臥,肺部寒熱,項強,背胛無力,勞損導致的萎黃,五臟功能紊亂。
膏肓:在第四節椎骨外側三寸處取穴。主治詳見後文灸法。
神堂:在第五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三分,灸五壯。主治肩痛,胸腹脹滿,脊柱強直疼痛,寒熱交替。
譩譆:在第六節椎骨外側三寸,膊內側,用手按壓,讓病人抱肘發出譩譆的聲音,則手指下有搏動感。針刺六分,灸五壯。主治頭暈目眩,鼻出血,肩背痛,脅肋痛,呼吸困難,熱病不出汗,體虛失眠,五心煩熱,寒邪內侵,寒瘧,風瘧、溫瘧、痎瘧、久瘧,小兒吃飯時頭痛。
膈關:在第七節椎骨外側三寸,正坐,打開肩膀取穴。針刺五分,灸五壯。主治背痛脊柱強直,飲食不下,唾液過多,伴有泡沫。
魂門:在第九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五壯。主治飲食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規律,嘔吐不止,唾液過多。
陽綱:在第十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五壯。主治小便發黃,腸鳴泄瀉,消渴,身熱,面黃乏力,目黃不思飲食。其他症狀與魂門相同。
意舍:在第十一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五壯,至一百壯為止。主治腹脹,大便稀溏,消渴,面黃,口渴,眼睛紅腫。
胃倉:在第十二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五壯。主治腹部虛脹,水穀不消化,惡寒不能俯仰,水腫腹脹,飲食不下。
肓門:在第十三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三十壯。主治心下部堅硬脹滿,婦女乳房有餘疾。
志室:在第十四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五壯。主治腰脊強直,腹痛,陰部疼痛腫脹,遺精,小便淋漓不盡。
胞肓:在第十九節椎骨外側三寸凹陷處,俯臥取穴。針灸主治與志室相同。
秩邊:在第二十節椎骨外側三寸處。針刺五分,灸三壯。俯臥取穴。主治腰痛,臀部沉重不能抬舉,發腫,小便赤黃。以上穴位都在背部第三行。
承扶:在臀部下方、股內上方、橫紋中間。針刺五分,禁灸。主治腋下腫痛,脊腰臀部及股內側寒冷疼痛,痔瘡,尿失禁,大便直瀉,遺精,胞宮寒冷,以及大便困難。
殷門:在承扶穴下方六寸處。針刺五分,禁灸。主治腰脊不能俯仰,股外側腫痛,因瘀血阻塞所致。
浮郄:在委陽穴上一寸,屈膝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主治小腹熱,大便乾燥,膀胱經熱,大腸結實,股外側筋脈緊張。
委陽:在膝窩橫紋尖端外側兩筋之間,委中穴外側二寸處,屈身取穴。針刺七分,灸三壯。主治陰部跳痛,遺精,小便困難,小腹堅硬疼痛並牽連陰部,小便淋漓不盡,腰痛脊強,瘛瘲,癲癇,頭痛筋脈緊張,腋下腫痛,胸部脹滿,身熱,肢體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