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5)
外集·卷五 (5)
1. 崩漏
崩漏有虛亦有熱,熱則流通虛溜泄;
血熱則流,虛則溜。凡非時血行淋瀝不已,謂之漏下;忽然暴下,若山崩然,謂之崩中。有五色以應五臟。
虛多房勞挾火邪,經行犯房,及勞役過度,損傷衝任,氣血俱虛,不能制約,經血忽然暴下,宜大補氣血,大溫經湯。氣虛者,四物湯加參、耆;血虛者,四物湯加膠、艾、炒乾姜;久不止者,百子附歸丸、墨附丸。虛寒臍腹冷痛者,伏龍肝散。一切虛證,內炙散。虛火,涼血地黃湯、生地芩連湯、補陰丸。久者,當歸龍骨丸、大小烏雞丸。
熱只飲食不調節。
有因膏粱厚味,以致脾濕下流於腎,與相火合為濕熱,迫經下漏,其色紫黑腐臭,宜解毒四物湯、涼血地黃湯、膠艾四物湯加黃芩,或單芩心丸。四物坎離丸、固經丸。有因飲食失節,火乘脾胃下陷,顏容似無病者,外見脾困倦,煩熱不臥等證,經水不時暴至,或適來適斷,只宜舉養脾胃,加以鎮墜心火之藥,補陰瀉陽自止,升陽調經湯、升陽舉經湯。
或因四氣苦相侵,子宮為四氣相搏,則血亦難停。大概風冷搏動者,五積散去麻黃,入醋煎服;或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官桂;或四物湯加荊芥。寒冷所乘,及年老久崩者,伏龍肝散加附子、鹿茸、阿膠、蒲黃,糯米糊丸服。暑月,單芩心丸,或益元散加百草霜。濕者,升陽除濕湯。
或為悲憂心痛切;
悲哀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宜備金散、四制香附丸、烏藥湯、古橘歸丸。憂鬱因先富後貧,先順後逆,心事不足,鬱火旺於血脈之中,宜四物湯加香附、白朮各一錢,地榆、黃耆、人參各五分,升麻二分,甚者加棕櫚灰,酒調服。心痛甚者,名殺血心痛。小產後血過多,心痛者亦同,用烏賊魚墨炒為末,醋湯調服。
勢急須宜止且行,經曰:陰搏陽,謂之崩。言屬熱者多也。崩乃經血錯亂,不循故道,淖溢妄行。遽止便有積瘀凝成窠臼,不止又恐昏暈,必先服五靈脂末一錢,其性能行能止,然後分虛熱,用調和氣血之藥一二帖,後再服單五靈脂散,去故生新。如更不止,烏紗帽散、十灰散、古黑神散、單夏枯草膏;有火者,固經丸;虛者,女金丹。
養胃安心還舊血。
血崩止後,宜四物湯加炒乾姜調之。氣弱加參、耆;有郁加香附;挾火加芩、連少許,更服二宜丸。四物湯以還舊血,免致孤陽,防其再發。如脾胃氣弱者,補中益氣湯;心神不安者,寧神膏、滋陰寧神湯。此疾有心血不足者,有心火亢甚者,若不早治,變為白濁、白淫、血枯發熱,不可治矣。
白話文:
標題: [異常陰道出血]
內容: 異常陰道出血既有虛證也有熱證,熱證導致血液流動加速,虛證則使血液流失。如果在非月經期間,出現持續性少量出血,這被稱爲“漏下”;突然大量出血,如同山崩,這被稱爲“崩中”。出血的顏色可能有五種,分別對應人體的五個臟器。
虛證通常由過度性生活,伴隨火邪引起,或者經期進行性生活以及過度勞累,損傷了衝任二脈,導致氣血兩虛,無法控制血液,從而引發突然大量出血。治療上應大力補氣養血,可以使用大溫經湯。如果是氣虛,可在四物湯中加入人參、黃芪;如果是血虛,可在四物湯中加入阿膠、艾葉、炒乾薑;如果長期出血不止,可嘗試百子附歸丸、墨附丸。對於虛寒引起的臍腹部冷痛,可用伏龍肝散。所有虛證,可用內炙散。虛火,可用涼血地黃湯、生地芩連湯、補陰丸。長期出血,可使用當歸龍骨丸、大小烏雞丸。
熱證通常是飲食不當造成。
由於過量食用油膩食物,導致脾溼向下流注到腎,與相火結合形成溼熱,迫使血液異常流出,血色可能爲紫黑色並帶有腐臭,治療時可用解毒四物湯、涼血地黃湯、膠艾四物湯加黃芩,或單芩心丸。四物坎離丸、固經丸也可能有效。如果是因爲飲食失調,火氣影響脾胃導致功能下降,外表看似無病,但有脾睏倦,煩熱不眠等症狀,經血可能不定時大量湧出,或來去不定,治療上應提升脾胃功能,並加入鎮靜心火的藥物,補陰瀉陽,出血自然停止,昇陽調經湯、昇陽舉經湯可能是合適的。
有的情況是四季氣候的影響,子宮受到四季氣候變化的衝擊,使得血液難以穩定。一般來說,受風冷影響的,可用五積散去掉麻黃,加入醋煮服;或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官桂;或四物湯加荊芥。受寒冷影響,或是老年長期出血,可用伏龍肝散加附子、鹿茸、阿膠、蒲黃,用糯米糊做成藥丸服用。夏季,可用單芩心丸,或益元散加百草霜。如果是溼熱,可用昇陽除溼湯。
有的情況是情緒波動引發的心痛;
過度悲傷可能導致胞絡受損,胞絡受損後,體內的陽氣會內動,引發心臟下方出血,多次尿血,這時應使用備金散、四制香附丸、烏藥湯、古橘歸丸。憂鬱症常常是由先富後貧,先順後逆,內心不滿,血脈中的鬱火旺盛引起,可用四物湯加香附、白朮各一錢,地榆、黃芪、人參各五分,升麻二分,嚴重時可加棕櫚灰,用酒調服。心痛嚴重者,稱爲殺血心痛。產後出血過多,心痛者同樣適用,使用烏賊魚墨炒成粉末,用醋湯調服。
緊急情況下,應先止血再調理,中醫理論認爲:“陰搏陽,謂之崩。”意思是說,大部分情況下屬於熱證。崩是經血錯亂,不遵循正常路徑,大量異常出血。立即止血可能導致血液淤積形成血塊,但如果不停止,又可能引起昏厥,首先應服用五靈脂末一錢,該藥既能止血又能促進血液循環,然後根據虛熱情況,使用調和氣血的藥物一兩劑,之後再服用單五靈脂散,去除舊血,生成新血。如果出血仍無法止住,可嘗試烏紗帽散、十灰散、古黑神散、單夏枯草膏;有火者,固經丸;虛者,女金丹。
恢復期應養胃安神,補充失去的血液。
出血停止後,可用四物湯加炒乾薑調理。氣弱者加人參、黃芪;有抑鬱加香附;伴有火氣者加少量黃芩、黃連,再服用二宜丸。四物湯用於補充失去的血液,避免陽氣過盛,防止再次出血。脾胃氣弱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心神不安者,可用寧神膏、滋陰寧神湯。此病可能由心血不足或心火過盛引起,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變成白濁、白淫、血枯發熱,變得難以治癒。
2. 帶下
帶下赤白皆濕熱,臍腹痛甚濕熱結;
經曰:小腹冤熱,溲出白液。冤者,濕熱屈抑凝滯,結於任脈,自胞上而過帶脈,出於大、小腸之分,淋瀝以下,故曰帶下,赤屬血,白屬氣。其證:頭昏目眩,口苦舌乾,咽嗌,大便或閉或溏,小便澀,皆熱證也,如赤白痢濁一般,但不痛耳。間有痛者,濕熱怫鬱,甚則肚腹引痛。
婦人服食燥熱,性行乖戾,以致肝旺脾虧而生濕熱,熱則流通,古人有用導水丸下之,繼以淡劑滲之,或苦楝丸、大玄胡索散調之。如臍腹痛者,暫以辛溫開導,如大溫經湯,補經固真湯、龜柏姜梔丸是也。
熱多瘦婦必潮煩,瘦人多熱,脈數,外證潮煩,乃陰虛火盛也,芩柏樗皮丸。帶不止者,用地骨皮一兩,生地五兩,酒十盞,煎至三盞,分三次服;或白芷散、單益母丸。白帶兼痛風者,二陳湯加蒼、柏、南星、牛膝、川芎;兼頭風鼻涕者,蒼柏辛芎散;兼七情者,側柏樗皮丸。
濕勝肥黃痰作孽;
肥人多濕,身黃脾緩,陰戶如水,或痛,白帶,升陽燥濕湯、四物固真丹。濕痰流下,滲入膀胱,宜二陳湯加二朮、升麻、柴胡,或蒼柏樗皮丸。如結痰白帶,淋瀝不已者,先以小胃丹,半飢半飽,津液下數丸。候鬱積開,服芩術芍葵丸。通用五芩散合四物湯,或單樗白皮炒為末,酒糊丸,血虛加四物湯;氣虛加參、朮、陳皮;火動加黃柏;滑久加龍骨、赤石脂;性躁加黃連;腹痛加乾薑。
間有虛寒帶臭腥,陰中冷痛何曾歇;
虛因月水淋瀝不已,或崩中暴下,或產後去血過多,以致陰虧陽竭,榮氣不升,經脈凝泣,衛氣下陷,精氣累滯於下焦,蘊積而成,白滑如涕,下流腥臭者,黃耆建中湯去桂,加當歸,水煎吞苦楝丸。久不止,臍腹引陰冷痛者,東垣固真丸;虛中有火者,補經固真湯、大烏雞丸。
常用: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有火加黃柏,有寒加桂、附。寒始因亡血,復亡其陽,陽氣虛極,帶下腥臭,多悲不樂,附桂湯;腹痛陰冷者,四物湯加桂、附。常用酒煮當歸丸、小烏雞丸、螽斯丸,琥珀調經丸。
外感風邪傳各經,風邪入於胞門,或中經脈,流傳臟腑。若傷肝經,青如泥色;心經,赤如紅津;肺經,白形如涕;脾經,黃如爛瓜;腎經,黑如衄血。宜胃風湯,或五積散去麻黃主之。通用單地榆散。
一種白淫思慮切;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發為筋痿,久為白淫,謂白物淫如白精之狀,不可誤作白帶,過服熱藥。又有日夜流津,如清米泔,或如黐膠者,謂之白崩,與白淫大同,多憂思過度所致,誠難治療,宜平補鎮心丹。因思傷脾胃者,四七湯下白丸子,或歸脾湯;痞悶少食者,沉香降氣湯;因勞傷腎氣,心腎不交者,金鎖正元丹、小菟絲子丸、威喜丸、硫苓丸。
白話文:
標題: [帶下病]
內容: 帶下病無論是紅色還是白色,都是由溼熱引起的,如果臍部和腹部疼痛劇烈,表示溼熱已凝結。
古籍記載:小腹異常發熱,排尿時會有白色液體。這裏的“冤”指的是溼熱在體內鬱積,無法散發,凝聚在任脈上,從子宮上升穿過帶脈,再進入大小腸之間,像淋漓般的往下流,因此被稱爲帶下。紅色代表血液問題,白色則代表氣的問題。患者症狀包括:頭昏眼花,口苦舌幹,咽喉不適,大便有時便祕有時腹瀉,小便澀痛,這些都是熱症的表現,類似赤白痢疾,只是不會那麼痛。有時候疼痛是因爲溼熱在體內鬱積,嚴重時會引發肚腹疼痛。
婦女如果常吃燥熱食物,性格暴躁,會導致肝火旺盛,脾臟虛弱,產生溼熱。古人用導水丸來治療,之後用淡劑滲透,或者使用苦楝丸、大玄胡索散來調養。對於臍部和腹部疼痛的人,可以先用辛溫藥物開導,如大溫經湯、補經固真湯、龜柏姜梔丸等。
體瘦的人多熱症,脈搏快,經常感到潮熱煩躁,這是陰虛火旺的症狀,可用芩柏樗皮丸治療。如果帶下不停,可用地骨皮一兩、生地五兩,加入十碗酒,煮至剩三碗,分成三次服用;或者使用白芷散、單益母丸。如果白帶伴隨風溼痛,可用二陳湯加上蒼朮、黃柏、南星、牛膝、川芎;如果伴隨頭痛和鼻涕,可用蒼柏辛芎散;如果是因爲情緒問題,可用側柏樗皮丸。
肥胖的人多溼,身體發黃,脾臟功能減弱,私處像流水一樣,有時會痛,出現白帶,可用昇陽燥溼湯、四物固真丹。如果溼痰向下流動,滲入膀胱,適合用二陳湯加上蒼朮、升麻、柴胡,或者使用蒼柏樗皮丸。如果白帶持續不斷,先用小胃丹,在半飢半飽的時候服用幾顆,等到鬱積被打開,再服用芩術芍葵丸。常用的處方有五芩散加上四物湯,或者單用樗白皮炒後研成粉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如果是血虛,可以加上四物湯;氣虛,可以加上人參、白朮、陳皮;火旺,可以加上黃柏;時間長了,可以加上龍骨、赤石脂;性急的人,可以加上黃連;腹部痛,可以加上乾薑。
有些帶下病是因爲虛寒,有腥臭味,私處常常冷痛。這是因爲月經淋漓不盡,或者產後出血過多,導致陰陽兩虛,氣血不升,經脈凝滯,衛氣下陷,精氣在下焦堆積,形成白滑如涕的分泌物,有腥臭味,可以用黃耆建中湯去掉肉桂,加上當歸,用水煎服吞下苦楝丸。如果長期不能停止,臍部和腹部引陰冷痛,可以用東垣固真丸;虛中有火,可以用補經固真湯、大烏雞丸。
常用處方: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有火,加上黃柏;有寒,加上肉桂、附子。寒開始於失血,接着失去陽氣,陽氣極度虛弱,帶下腥臭,多悲傷不快樂,可以用附桂湯;腹部痛和私處冷,可以用四物湯加上肉桂、附子。常用的處方有酒煮當歸丸、小烏雞丸、螽斯丸,琥珀調經丸。
如果是因爲外感風邪,影響到各個經絡,風邪進入子宮門,或者影響到經脈,傳播到臟腑。如果影響到肝經,顏色像泥巴;心經,顏色像紅津;肺經,顏色像痰;脾經,顏色像爛瓜;腎經,顏色像鼻血。適合用胃風湯,或者五積散去掉麻黃。常用的處方有地榆散。
有一種白淫,是因爲過度思考。思緒無窮無盡,願望得不到滿足,在外意淫,過度性生活,發展成筋痿,長久變成白淫,指白色的分泌物,形狀像白精,不要誤以爲是白帶,過度服用熱藥。還有一種是日夜流津,像清米泔,或者像膠水,叫做白崩,和白淫很相似,大多是因爲過度憂思造成的,很難治療,適合用平補鎮心丹。因爲思考傷害脾胃的人,可以用四七湯下白丸子,或者歸脾湯;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人,可以用沉香降氣湯;因爲勞累傷害腎臟,心腎不交的人,可以用金鎖正元丹、小菟絲子丸、威喜丸、硫苓丸。
未婚女性的帶下病治療方法和孕婦、產婦相同。未婚女性初次月經時,可能因爲驚嚇或者冷水洗澡,或者吹風受涼,月經突然停止,出現帶下病,適合用琥珀硃砂丸。孕婦的帶下病,完全是溼熱引起的,適合用芩術樗皮丸。平時性生活過度,或者產後出血過多,身體虛弱,風邪趁機侵入子宮,適合用暖宮丸加上生薑、附子、吳茱萸,或者黃耆建中湯去掉肉桂,加上當歸,用水煎服吞下苦楝丸。
治療帶下病,通常要補氣和調理脾胃。
對於帶下病或者崩漏,可以用升提法,如昇陽調經湯;或者用收斂法,如伏龍肝散、白芷散。但是,如果只是一時止住,最終還是會復發,這是因爲衛氣負責開闔,是血液的主要控制者,脾胃是血液和水分的交匯點,衛氣和胃氣都虛弱,就會導致血液無法得到控制。因此,古時候的處方有使用桂枝湯加上附子,來鞏固衛氣;四君子湯加上草果、丁香、木香,來燥溼健脾;或者使用理中湯加上陳皮、半夏;或者使用半夏丸,用芎、歸煎湯送服;或者使用補中益氣湯、平胃散。這些方法都是爲了補充衛氣和加強脾胃,讓氣血迴歸正常軌道,而不是隻用收斂法來強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