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五 (2)

1. 經候

濕痰胃熱分胖癯;

濕痰黏住血海地位經閉者,導痰湯加川芎、黃連,不可服地黃,泥膈故也。如用須薑汁炒過。胃熱消渴,善食漸瘦,津液為熱燥渴者,宜瀉胃熱,四物湯合調胃承氣湯,名玉燭散,再合涼膈散,名三和散。輕者,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去人參、半夏,加天花粉。素虛形瘦,口燥,善食厚味,郁為痰火,有潮者,逍遙散加黃芩;無潮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或加味養榮丸。大概肥人多氣弱有濕痰,瘦人多血怯有火。

脫血入房胞氣竭,少年大脫血,或醉後入房,氣竭肝腸,月事衰少者,烏賊丸。

或多產育過勞劬。

墮胎及多產育傷血,或誤用汗下克伐之藥,以致血衰氣乏不行者,十全大補湯。

不通大概只如此,虛、熱、痰、氣四證而已,不調亦大相同。隨證調治,飲食調和,自然血氣流通。更有凝滯,然後可用紅花當歸散、紫葳散、通經丸、導經丸之類。虛者只用當歸散以通之,通後又須養血益陰,使津液流通。苟不務氣血充和,而惟以毒藥攻逼,是求千金於乞丐,必死而後已。以上言經水不通,以下言經水不調。

不調前後色何如?

以期言之,對期者,性和血足,易來,或只差一二日者,亦不為害;以色言之,心主血,陰從陽,故以色紅為正,雖不對期,而色正者易調。

後期來少血不足,後期三五日者為血虛,四物湯加參、耆、白朮、陳皮、升麻。瘦人只是血少,四物湯倍歸、地,少加桃仁、紅花;肥人多痰,二陳湯加南星、蒼朮、滑石、芎、歸、香附。

來少色和者,四物湯;點滴欲閉,潮煩,脈數者,四物湯去芎、地,加澤蘭葉三倍、甘草少許,十味香附丸;內寒血澀來少,或日少五六日以上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牡丹皮、葵花。

先期來多血有餘;

先期三五日者為血熱,四物湯加芩、連,肥人加痰藥。先十數日者,血氣俱熱也,四物湯加黃芩、柴胡、香附;肥人,清海蒼莎丸加黃連、白朮。來多或日多五六日以上者,內熱血散也,四物湯加芩、術。瘦人有火者,固經丸;肥人多痰者,清海蒼莎丸。

或前或後氣血亂,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逾月不至,或一月再至,當歸散、調經散、單丹參散。

淋瀝不斷邪未疏。

時行時止,淋瀝不斷,腹中作痛,乃寒熱邪氣客於胞中,留滯血海外疼也。如有積,下利不定,有所去則愈。臍下逆氣上攻胸膈欲嘔者,桃仁散,或用當歸四錢,乾漆三錢,蜜丸服。如腰臍腹痛者,牛膝散;或行或止、心痛者,失笑散。經水適來適斷,往來寒熱者,先服小柴胡湯加地黃,後以四物湯和之。

有月事頻數者,四物湯倍芍藥,加黃耆;有經行不止者,四物湯加地榆、阿膠、荊芥,熱者倍黃芩,或吞固經丸。

白話文:

經候

月經問題,肥瘦體質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濕痰與胃熱會導致肥胖或消瘦,濕痰阻滯血海導致月經閉止,可用導痰湯加川芎、黃連,但不能加地黃,因為會阻塞腸胃。如果要用地黃,需用薑汁炒過。胃熱消渴,食慾好但漸漸消瘦,津液因熱而乾燥口渴的,應瀉胃熱,可用四物湯合調胃承氣湯(名玉燭散),再加涼膈散(名三和散)。症狀輕者,可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去人參、半夏),再加天花粉。體質虛弱消瘦,口乾,喜食濃味食物,鬱積成痰火,伴有潮熱的,用逍遙散加黃芩;沒有潮熱的,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或加味養榮丸。總體來說,肥胖的人多氣虛、有濕痰,消瘦的人多血虛、有內熱。

大量失血導致胞宮氣虛,例如年輕人大量失血,或飲酒後房事過度導致氣虛、肝腸受損、月經量減少的,可用烏賊丸。

生產次數過多、過度勞累,或因墮胎、生產過多傷血,或誤服汗下傷身的藥物,導致血虛氣弱、月經不通的,可用十全大補湯。

月經不通,大致只有氣虛、內熱、痰濕、氣滯四種情況,月經不調也是類似的。根據具體情況治療,飲食調理得當,自然就能血氣通暢。如果經血瘀滯,可用紅花當歸散、紫葳散、通經丸、導經丸等藥物。虛弱者只用當歸散通經,通經後還需養血益陰,使津液通暢。如果不注重氣血調和,只用毒藥攻治,就好比向乞丐要千金,必然會死路一條。以上是關於月經不通的,以下講的是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要觀察經期和經血顏色。

就經期而言,正常的經期,體質平和,血氣充足,月經來潮容易,即使前後相差一兩天也不要緊;就顏色而言,心主血,陰從陽,所以經血顏色紅亮為正常,即使經期不準確,但顏色正常,也容易調理。

月經後期,經血量少,說明血虛,如果推遲三到五天,是血虛,可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耆、白朮、陳皮、升麻。瘦弱的人只是血少,用四物湯,加倍當歸、生地,少加桃仁、紅花;肥胖的人多痰,可用二陳湯加南星、蒼朮、滑石、川芎、當歸、香附。

經血量少但顏色正常,用四物湯;月經量點滴欲盡,伴有潮熱、煩躁、脈搏數快的,用四物湯(去川芎、生地),加澤蘭葉三倍量、少量甘草,再加十味香附丸;內寒血瘀導致經血量少,或推遲五到六天以上的,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牡丹皮、葵花。

月經提前,經血量多,說明血熱;

月經提前三到五天,是血熱,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肥胖者加化痰藥。提前十多天,是血氣俱熱,用四物湯加黃芩、柴胡、香附;肥胖者,用清海蒼莎丸加黃連、白朮。經血量多,或提前五到六天以上,是內熱導致血散,用四物湯加黃芩、白朮。瘦弱的人有內熱,用固經丸;肥胖的人多痰,用清海蒼莎丸。

月經提前或延後,氣血紊亂,或提前或延後,或經血量多或少,或超過一個月不來,或一個月來兩次,可用當歸散、調經散、單丹參散。

月經淋漓不斷,是邪氣未清。

時而行經時而停止,淋漓不斷,伴有腹痛,是寒熱邪氣滯留在胞宮,阻滯血海導致疼痛。如果有積聚,大便不調,排出積聚後症狀會好轉。臍下逆氣上衝胸膈,想嘔吐的,用桃仁散,或用當歸四錢、乾漆三錢,做成蜜丸服用。腰部、臍部、腹部疼痛的,用牛膝散;經血時行時止,伴有心痛的,用失笑散。經血時來時斷,伴有寒熱往來的,先服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之後再用四物湯調理。

月經頻數的,用四物湯加倍芍藥,再加黃耆;月經不止的,用四物湯加地榆、阿膠、荊芥,如果屬熱症,加倍黃芩,或服用固經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