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三 (6)

1. 傷寒初證

頭痛三陽所主,而濕痰鼻塞胸煩;

太陽表證,頭痛自巔頂連兩額太陽穴者,分有汗、無汗治之,若頭痛如破者,急用連須蔥白湯姑止之。陽明表證,額痛連鼻目齒,葛根蔥白湯、蔥豉湯;陽明裡證,晡熱汗多頭痛者,調胃承氣湯;陽明證汗多煩渴,脈洪頭痛者,白虎湯加白芷。少陽證,頭角痛連耳,往來寒熱者,小柴胡。

白話文:

頭痛是三陽經所主,而濕痰會導致鼻塞胸悶。

太陽經的表證,頭痛從頭頂連接到兩側太陽穴,需要根據是否有汗來進行治療。如果頭痛像要裂開一樣,要緊急服用連須蔥白湯來暫時止痛。陽明經的表證,頭痛會連接到額頭、鼻子、眼睛和牙齒,可以用葛根蔥白湯或蔥豉湯來治療。陽明經的裡證,下午發熱出汗多,頭痛者,可用調胃承氣湯治療。陽明經的證候,出汗多、口渴、脈象洪大、頭痛者,可以用白虎湯加上白芷來治療。少陽經的證候,頭痛會連接到頭角和耳朵,出現寒熱交替者,可以用柴胡來治療。

濕家鼻塞聲重頭痛者,令病人先噙水一口勿咽,次將瓜蒂散一字入鼻內,搐出黃水為度。痰涎頭痛難當,胸膈煩滿欲吐,寒熱者,瓜蒂散吐之。凡頭痛連腦痛甚,手足俱寒者不治。

巔痛厥陰所司,而脾腎從足至頸。

三陰無頭疼。太陰、少陰脈至頸胸而還,惟厥陰上系與督脈會於巔頂,下頏顙連目出額,必兼乾嘔吐沫,卻無身熱,亦與陽證不同,三味參萸湯主之;輕者,小建中湯。若厥陰得浮脈,則陰病見陽易愈。若脈沉痛入泥丸,手足冷爪甲青者,謂之真頭痛。有上證而連齒痛者,屬少陰厥證,俱不治。

白話文:

如果鼻子塞住、聲音沉重、頭疼,就讓病人先含一口水不要咽下去,接著將瓜蒂散放進鼻孔,直到吸出黃水為止。如果痰多頭疼難以忍受、胸口煩悶想吐、還有寒熱症狀,就用瓜蒂散來催吐。但是,如果頭疼到連腦袋都痛,手腳冰冷,這種情況就沒辦法治了。

頭頂的疼痛是厥陰經負責的部位,而脾經和腎經從腳到脖子都有連接。

三陰經沒有頭疼。太陰經和少陰經的脈絡到達頸部和胸部就回去了,只有厥陰經往上連接到督脈,在頭頂交匯,然後往下延伸到臉頰、額頭和眼睛,同時伴隨乾嘔吐沫,但沒有發燒,跟陽性症狀也不一樣,可以用三味參萸湯治療;症狀輕微的可以用小建中湯。如果厥陰經有浮脈,代表陰病出現陽性症狀,更容易治癒。但如果脈搏沉而痛,深入腦部,手腳冰冷、指甲發青,這就是真正的頭疼,屬於重症。如果頭疼合併牙疼,就屬於少陰厥證,也是沒辦法治癒的。

然風溫在少陰,濕溫在太陰,而反頭痛,至陰毒及太陽少陰兩感,亦有頭痛,不與陰證無頭疼相反耶。然少陰雖有反熱而無頭疼,厥陰雖有頭疼而無身熱,且頭疼終不如陽經之甚。若身熱頭疼兩全者,則屬陽證。

項強連背邪初臨,項硬而不能左右回顧,太陽初證。表實無汗,葛根湯;表虛有汗,桂枝加葛根。若誤下邪氣乘虛入里,反結胸而項強又不解,謂之結胸項強,大陷胸湯、丸,兼理中丸,或四逆湯服之。所以陰毒初病亦有項強,俱以熱藥治之,正陽散、附子湯是也。

白話文:

雖然風溫在少陰、濕溫在太陰時會出現頭痛,而陰毒影響到太陽和少陰經脈也會頭痛,似乎與陰證無頭痛的說法矛盾。但少陰經雖然有發熱卻沒有頭痛,厥陰經雖然頭痛卻沒有發熱,而且頭痛的程度也不如陽經那麼嚴重。如果同時出現發熱和頭痛,則屬於陽證。

脖子僵硬連著背部疼痛,是邪氣初犯的症狀,脖子僵硬無法左右轉動,這是太陽經的初期表現。如果外感實證無汗,就用葛根湯;外感虛證有汗,就用桂枝加葛根。如果誤用下法,邪氣趁虛而入,反倒導致胸部結實、脖子僵硬難解,稱之為結胸項強,可以用大陷胸湯、丸,加上理中丸,或用四逆湯治療。所以陰毒初期也有可能出現脖子僵硬,也需要用熱藥治療,如正陽散、附子湯。

項強連脅邪亦猛。

項強連脅下滿者,小柴胡湯。又有風濕項強,痓病項強,見本條。

頭眩有風有虛,未經汗下而眩者,邪漸入里,表虛故也。頭目俱眩者,太陽並少陽傷風也;時時目眩口苦者,少陽風邪盛也,俱小柴胡湯主之。頭眩善食不惡寒者,陽明風邪也,茯苓桂甘湯。已經汗下而眩者,裡虛也。汗漏不止,心悸身搖惕瞤,或發熱者,玄武湯。虛煩頭眩,心下痞滿,腹痛氣上衝咽,身戰筋惕成痿者,茯苓桂術甘草湯。

白話文:

脖子僵硬連著脅肋疼痛,且脅肋下飽滿的,用小柴胡湯。還有風濕引起的脖子僵硬,以及痓病引起的脖子僵硬,請參閱本條目。

頭暈伴隨有風寒或虛弱,還沒透過發汗治療就頭暈的,邪氣逐漸侵入內裡,這是表虛的緣故。頭部和眼睛都暈眩的,是太陽經和少陽經傷風;經常頭暈、口苦的,是少陽經風邪盛行,這些情況都用小柴胡湯治療。頭暈、想吃東西、不畏寒的,是陽明經風邪,用茯苓桂甘湯。已經發汗治療過後還頭暈的,是裡虛。汗液不停地流出,心悸、身體搖晃、驚惕、抽搐,或者發熱的,用玄武湯。虛煩頭暈、心下痞滿、腹痛、氣往上衝到咽喉、身體發抖、筋骨抽搐、變成痿證的,用茯苓桂術甘草湯。

經曰:下虛則厥,上虛則眩。所以婦人經水適來,易病真元耗散,皆令頭眩。間有痰火上衝者,輕則起方昏眩,重則臥亦旋轉,危哉!

鬱冒不仁不省。

郁,乃氣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謂之昏迷也。經曰:諸虛乘寒則為厥。鬱冒不仁,言寒氣乘虛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暈更重。太陽少陽病,頭痛眩冒,時如結胸痞硬者,人參三白湯加川芎、天麻。吐下虛煩氣衝,眩冒身搖者,茯苓桂術甘草湯。少陰證,脈沉遲,面微赤,身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理中、四逆湯,甘草乾薑湯選用。血虛者,人參養榮湯加天麻。

白話文:

經典記載:下焦虛弱就會昏厥,上焦虛弱就會頭昏眼花。所以婦女經期來臨,容易生病,導致真元耗散,都會引起頭昏。有些病人是因為痰火上衝,輕則站立時昏昏沉沉,重則躺著也會頭昏眼花,十分危險!

昏迷不省人事。

昏迷,指的是氣機不舒暢;不省人事,指的是神志不清,俗稱昏迷。經典記載:各種虛弱狀態遇到寒氣就會導致昏厥。昏迷不省人事,是指寒氣乘虛入侵人體,就像物品蒙住頭部一樣,神志恍惚,不省人事,比頭昏眼花更嚴重。太陽經和少陽經的疾病,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有時就像胸部結塊一樣硬,可以用人參三白湯加入川芎和天麻治療。如果因吐瀉導致虛弱,氣機上衝,出現頭昏眼花,身體搖晃,可以用茯苓桂術甘草湯治療。少陰經的症狀,脈象沉遲,面色微紅,身體微熱,大便稀薄,必定會出現昏迷冒汗,可以用理中湯、四逆湯、甘草乾薑湯選擇使用。血虛的人可以用人參養榮湯加入天麻治療。

如不利止,頭眩,時時自冒者難治。太陽病,下之不愈,因復發汗,表裡俱虛,其人必冒,汗自出則表和而愈。又痰飲鬱冒厥逆者,三生飲。感濕頭重眩暈者,芎術除眩湯。又有頭重二證,太陽不能舉者,宜發散;易病不能舉者,宜補真元。婦人新產血虛挾寒必冒,見產後。

身惡寒,有熱無熱,陰陽班班;

惡寒非寒熱之寒,身雖灼熱,亦欲近衣,卻不可過復及近火氣,則寒熱相搏,寒不可遏。經曰:發熱惡寒者,發於太陽也,乃陽證之表惡寒,無熱惡寒者,發於太陰也,乃陰證之裡惡寒。在陽則脈浮數,宜發汗;在陰則脈沉細,宜溫中。或下證悉具,但有一毫惡寒者,為表邪未淨,須先解表,俟不惡寒,乃可攻下。

白話文:

如果無法止住病症,頭昏眼花,經常冒汗,那就很難治癒。太陽病,瀉下治療後沒有好轉,又再次發汗,導致表裡都虛弱,病人就會冒汗,汗液自然排出後,表症和緩就會痊癒。還有痰飲鬱結導致昏厥的,可以使用三生飲。感受濕氣導致頭重昏眩的,可以使用芎術除眩湯。還有一種頭重症,屬於太陽病,抬不起頭的,應該使用發散的藥物;容易生病抬不起頭的,應該補益真元。婦女產後血虛挾寒,必定會冒汗,請參閱產後篇。

身體發冷,有熱無熱,陰陽交替出現;

發冷不是寒熱症的寒,雖然身體灼熱,但仍想靠近衣物,卻不能過度靠近火氣,否則寒熱交戰,寒氣無法抑制。經書記載:發熱惡寒的,屬於太陽病,是陽證的表證惡寒;無熱惡寒的,屬於太陰病,是陰證的裡證惡寒。在陽證時脈象浮數,應該發汗;在陰證時脈象沉細,應該溫中。或者出現瀉下症的全部症狀,但只要有一點點惡寒,就表示表邪沒有清除,必須先解表,等到不惡寒了,才能攻下。

時時嗇嗇惡之甚者屬太陽;乍止乍惡之微者屬少陽;陽明不惡寒反惡熱。惟太陽合病在表,則亦惡寒。若少陰證,惡寒而蜷,脈沉細,無頭疼,無項強,厥冷自利煩躁,脈不至者,死。

背惡寒,口和口燥,虛實井井。

風寒客於表分,當一身盡寒,今但背惡寒者何也?蓋背為陽,腹為陰,又以背為五臟所繫,是以背惡寒也。寒邪在裡,不能消耗津液,故口中和,此屬少陰,宜附子湯。熱邪陷內,消耗津液,故口中乾燥,全無滋味,此屬陽明並三陽合病,俱宜白虎湯。中暑及暑月傷冷,陰氣乘陽,亦有背惡寒者。

惡風可解,而漏汗溺澀當溫;

白話文:

經常覺得很冷、非常嚴重的是太陽病;一陣陣地發冷,症狀比較輕微的是少陽病;陽明病不畏寒反而怕熱。不過如果太陽病併發,在表層,也會畏寒。如果出現少陰病症狀,畏寒並且蜷縮,脈象沉細,沒有頭痛、沒有項強,手腳冰冷、腹瀉、煩躁,脈搏摸不到,就會死亡。

背部畏寒,嘴巴不咸也不苦,乾乾的,這說明虛實兼具。

風寒入侵表層,應該全身都感到寒冷,現在只背部畏寒是怎麼回事呢?因為背部屬陽,腹部屬陰,而且背部是五臟的聯繫部位,所以背部會畏寒。寒邪在裡,無法消耗津液,所以嘴巴不咸也不苦,這是少陰病,應該服用附子湯。熱邪入侵內部,消耗津液,所以嘴巴乾燥,沒有味道,這是陽明病以及三陽病合症,都應該服用白虎湯。中暑和夏天受涼,陰氣乘陽,也會出現背部畏寒。

怕風可以服用藥物緩解,但是出汗多、小便不暢,就應該溫補。

惡風者,或當風、或用扇則怯風吹,居密室則不惡也。且三陰無惡風證,悉屬陽經。無汗者,當發其汗;有汗者,當解其肌。若里證甚而惡風未罷者,尤當先解其表,而後攻其里也,桂枝湯加葛根主之。汗漏不止及溺澀,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者,宜桂枝附子湯。凡汗不止者,必惡風,煩躁不得臥,先服防術牡蠣湯,次服小建中湯。

惡風項強脅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汗吐下後惡風大渴者,白虎加參湯。惡風壯熱者,參蘇飲、防風沖和湯。風濕相搏,惡風身疼,小便不利者,甘草附子湯。身重惡風者,防己黃耆湯。

白話文:

容易受風的人,可能是因為直接吹風,或是使用扇子時也害怕風吹,待在密室就不會感到不舒服。而且三陰經沒有惡風的症狀,都是屬於陽經的表現。沒有出汗的,應該要幫助他們出汗;已經出汗的,就要幫助他們緩解肌肉緊繃。如果內證嚴重,但惡風沒有消退,就應該要先解表再攻裡,可以用桂枝湯加葛根治療。如果汗液一直流不停,而且小便困難,四肢僵硬,難以彎曲伸展,就應該要服用桂枝附子湯。凡是汗液止不住的,一定會害怕風,感到焦躁不安,無法躺下休息,先服用防術牡蠣湯,再服用小建中湯。

惡風、脖子僵硬、脅肋脹滿,手腳溫暖並且口渴,服用小柴胡湯。汗、吐、瀉之後,惡風加重,並且口渴,服用白虎加參湯。惡風伴隨發熱,服用參蘇飲或防風沖和湯。風寒互相搏擊,惡風、身體疼痛、小便不利,服用甘草附子湯。身體沉重、惡風,服用防己黃耆湯。

發潮可通,而氣逆脈虛忌冷。

似潮水之有信,一日一發謂之潮。必日晡而作者,陽明旺於未申故耳。宜諸承氣湯選用,或大柴胡湯。有不可下者,脈浮或弦,嘔噦呃逆,氣逆上,微溏,惡寒發熱,非日晡所發,是謂其熱不潮,或潮於寅卯者屬少陽,潮於巳午者屬太陽,為邪未入胃、俱宜小柴胡和之。又日晡發熱脈虛者,亦不可下,宜桂枝湯微汗之。

若結胸潮熱脈浮者屬太陽,大陷胸湯。陽明傷風,腹滿身黃者,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冬陽明潮熱,黃芩湯。吐下後不解,如見鬼狀,循衣摸床,微喘直視,脈澀者,死。

白話文:

發熱伴隨出汗可以通暢,但如果氣逆脈虛則忌諱寒冷。像潮水一樣有規律,一天發作一次就叫做潮熱。通常在下午發作,是因為陽明經在未時(下午一點到三點)最旺盛。可以選用承氣湯或大柴胡湯治療。如果不能服用瀉下藥,脈象浮或弦,伴有嘔吐、噯氣、呃逆、氣逆上衝、輕微腹瀉、惡寒發熱,而且不在下午發作,這就說明是熱不屬於潮熱,或者是在寅卯時(凌晨三點到七點)發作屬於少陽經,在巳午時(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發作屬於太陽經,說明邪氣尚未入侵胃,應該用小柴胡湯調和。另外,如果下午發熱伴隨脈象虛弱,也不能服用瀉下藥,應該用桂枝湯微微出汗治療。

如果胸部脹滿伴隨潮熱、脈象浮,屬於太陽經,應該服用大陷胸湯。陽明經受風邪,腹部脹滿、全身發黃,應該服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冬天陽明經潮熱,應該服用黃芩湯。服用瀉下藥後症狀沒有改善,出現如見鬼狀,沿著衣服摸床,呼吸微喘,目光直視,脈象澀,這就屬於危重症狀,預後不良。

似瘧作止有時,太陽陽明厥陰;

似瘧非瘧,作止有時,或日再發,或二三日一發,非似潮,單潮而無寒,亦非若寒熱往來之無定也。太陽證二三日似瘧,寒多脈浮洪者,桂枝湯,或桂枝二麻黃一湯。陽明證似瘧,汗出日晡發熱脈浮者,桂枝湯;脈實者,承氣湯。熱入血室似瘧,小柴胡主之。厥陰證似瘧,一日二三發,脈浮緩者,為里和,自汗而愈。

凡感冒之人,忽覺毛寒股慄,筋節搜攣,百骸鼓撼,嘔不欲食,其寒不可御,未幾復轉而發熱者,皆似瘧狀,不必脈弦,隨所見證與脈,而以小柴胡湯和解,此即溫瘧也。

白話文:

有些病症看似瘧疾,但發作時間固定,可能是太陽、陽明或厥陰經的病症。

有些病症看似瘧疾,但又不完全是,發作時間固定,可能一天發作一次,或兩三天發作一次,不像潮熱那樣,只發熱而不發冷,也不像寒熱往來那樣時間不固定。太陽經的病症,如果兩三天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而且發冷多、脈象浮而洪大,可以用桂枝湯,或桂枝二麻黃一湯治療。陽明經的病症,如果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而且出汗、下午發熱、脈象浮,可以用桂枝湯治療;如果脈象實,可以用承氣湯治療。如果熱邪入侵血室,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厥陰經的病症,如果一天發作兩三次,而且脈象浮而緩,稱為「里和」,會自己出汗而痊癒。

一般感冒的人,突然感覺毛髮寒涼、身體顫抖、筋骨痠痛、百骸疼痛、噁心不想吃東西,這種寒氣無法抵抗,不久後又轉為發熱,都像瘧疾一樣,不一定脈象弦緊,只要根據症狀和脈象,用小柴胡湯和解即可,這就是溫瘧。

熱多寒少三證,弱脈脈遲同等。

一證脈弱者,亡陽也,不可正汗及吐下,桂枝二越婢一湯以微汗之。一證脈遲者,血少也,先以黃耆建中湯養血,俟脈不遲,乃以小柴胡湯和之。一證脈陰陽同等,微浮微緩,不嘔,清便自調,此不待藥汗而自愈也;若面赤身癢,脈澀者,桂麻各半湯,必待微汗而後愈。通用,柴陳湯,熱多加川芎、前胡,寒多加川芎、草果。

若寒多熱少,不煩躁而脈浮緩者,乃傷寒見傷風脈也,或面色不澤,兩手無脈者,乃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出現發熱多、怕冷少的三種症狀,且脈象呈現虛弱、遲緩或者二者相等的情況,就需要根據不同的脈象進行治療。脈象虛弱,代表陽氣不足,不可大量出汗或使用瀉下藥物,應以桂枝二越婢湯微汗治療;脈象遲緩,代表血虛,先用黃耆建中湯補血,待脈象不再遲緩,再加入小柴胡湯調和。如果脈象呈現陰陽相等、輕浮緩慢,沒有嘔吐,大便自然調順,則不需刻意用藥促汗,可自行恢復;若伴隨面紅、皮膚癢,脈象澀滯,則可用桂麻各半湯,待微微出汗後即可痊癒。總體來說,可使用柴陳湯治療,若熱證明顯,加入川芎、前胡;若寒證明顯,加入川芎、草果。

如果怕冷多、發熱少,不煩躁,脈象浮緩,則可能是傷寒兼有傷風,或者面色無光、雙手無脈,則屬於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症狀。

往來寒熱,正是半表半裡之情;

經曰: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陽氣下陷陰中則發熱,此陰陽相乘之病也。若大下,陰微發熱;大汗,陽微惡寒,乃醫之誤也。大要:陽不足,則陰邪出於表而與陽爭,則陰反勝而為寒;陰不足,則陽邪入於裡而與陰爭,則陽反勝而為熱。若邪入而正氣不與之爭,則但熱而無寒矣。

陽不足則先寒,陰不足則先熱;表邪多則寒多,里邪多則熱多;半表半裡,寒熱相等,乍往乍來而間作也。若不嘔,清便,脈浮者,猶當解表。口渴,尿赤,脈實者,大柴胡湯。心煩喜嘔,胸脅滿而不欲食者,小柴胡湯,熱多者加柴胡,寒多者加桂枝。汗下後,柴胡證不除者,柴胡桂薑湯。

白話文:

當病人出現反覆發作的寒熱症狀時,代表病邪侵犯了半表半裡的部位。

醫書記載:「陰氣上犯陽位則會感到惡寒,陽氣下陷陰位則會發熱,這是陰陽失衡互為影響的病症。」如果過度使用瀉下藥物,陰氣虛弱,就會出現微熱;如果過度使用發汗藥物,陽氣虛弱,就會出現輕微的惡寒,這是醫生失誤所致。總之,陽氣不足,陰邪就會從表層侵入,與陽氣爭奪,結果陰氣反而占據優勢,導致出現寒象;陰氣不足,陽邪就會侵入裡層,與陰氣爭奪,結果陽氣反而占據優勢,導致出現熱象。如果邪氣侵入,正氣卻無法抵禦,就會只出現熱象而沒有寒象。

陽氣不足,則寒象先出現;陰氣不足,則熱象先出現。表邪多,則寒象多;裡邪多,則熱象多。半表半裡,寒熱症狀相當,反覆出現,時而寒時而熱。如果沒有嘔吐,大便清暢,脈象浮緩,還應當使用解表藥物。如果口渴,尿液發紅,脈象沉實有力,則應該服用大柴胡湯。如果心煩意亂,想嘔吐,胸脅滿悶,不想吃東西,則應該服用小柴胡湯,熱症明顯者可加柴胡,寒症明顯者可加桂枝。如果汗出後,柴胡證候沒有消除,則應該服用柴胡桂薑湯。

寒熱往來,脅滿,小便不利,嘔渴,頭汗者最宜。如寒熱勢盛,當遲一二日,少定方可圖之。所謂其盛者,可待衰而已。若寒熱勢定,或早移於晏,晏移於早,邪無可容之地,病將解矣。夫病機言搏者,舊有痰痞相火之類,偶然新氣加之,則搏動而發,此理易明。言爭者,乃彼此相搏相鬥,久而後可和解之,謂不過邪正氣相引,結而未遽散,非實有所爭競也。血氣盛者,雖風寒之邪乘間而入,終不能動其真氣而與之鬥。

惟血氣弱者,則邪入必鬥,鬥則便有勝負,須正氣復而後邪可退也。若邪愈勝而正氣負,非藥餌大扶持之,必不可救。此爭與搏之義也。至於頭面上病,皆百邪上攻;胸膈間病,皆百邪上衝;腸胃間病,皆百邪下流而傳入。不然則血氣失升降之常,或陽當升而不升,陰當降而不降,精宜升而不升,氣宜降而不降,血宜順而不順,火宜靜而不靜。識病機括,盡於此矣。

白話文:

病人出現寒熱交替、脅肋脹滿、小便不暢、嘔吐口渴、頭部出汗的症狀,最適合用這個方劑。如果寒熱症狀十分嚴重,應該先延遲一兩天,等到症狀稍稍穩定後再用藥。所謂「其盛者,可待衰而已」,就是指病邪最盛的時候,可以等待它自行衰退。如果寒熱症狀已經穩定,或者早上發作轉為晚上,晚上發作轉為早上,邪氣無處可藏,病就會慢慢好轉。

所謂「病機言搏」,是指患者原本就有痰濕、痞塊、相火等病症,突然受到新的外邪侵襲,就會導致這些病症突然加劇而發作,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而「言爭」,是指病邪和正氣相互交戰,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慢慢緩解。其實這只是邪氣和正氣互相牽制,尚未完全散去,並不是真的在互相爭鬥。

體質強壯的人,即使有風寒之邪入侵,也無法撼動其真氣,更不會與之抗衡。只有體質虛弱的人,邪氣入侵就會與正氣相爭,爭鬥就會有勝負,需要正氣恢復之後,邪氣才會退去。如果邪氣越來越強,正氣越來越弱,就必須用藥物大力扶持正氣,否則就無法挽救。這就是「爭」和「搏」的道理。

至於頭面部的疾病,都是由於百邪上攻;胸膈之間的疾病,都是由於百邪上衝;腸胃之間的疾病,都是由於百邪向下流傳而侵入。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血氣升降失常,例如陽氣應該上升卻不升,陰氣應該下降卻不降,精氣應該上升卻不升,氣血應該下降卻不降,血氣應該順暢卻不順暢,火氣應該靜止卻不靜止。掌握這些病機,就足以應對各種疾病了。

表裡寒熱,譬如冬至夏至之景。

陶氏以皮膚即骨髓之上,骨髓即皮膚之下,前人錯誤而分表裡。但以冬至陽生,則地中熱而外寒漸極,夏至陰生,則地中冷而外熱漸極,推之則誠有表熱裡寒、表寒裡熱之理。且如病人身熱似火而外欲得衣,微厥下利,脈沉而遲,分明裡寒表熱,所謂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先以陰旦湯退寒,次服小柴胡湯加桂清表。

所以少陰反熱一證,裡寒表熱,手足厥而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如病人身冷似冰,而外不欲近衣,口燥舌乾,脈沉而滑,分明表寒裡熱,所謂熱在骨髓寒在皮膚也。《活人》先以陽旦湯合白虎湯除熱,次服桂麻各半湯和表。所以少陰傳經熱證,惡寒而蜷,時時自煩,不欲厚衣者,大柴胡湯下之。

白話文:

表裡寒熱,譬如冬至夏至之景。

這句話的意思是:表裡寒熱的關係,就像冬至與夏至的景象一樣,有著明顯的對比。

陶氏以皮膚即骨髓之上,骨髓即皮膚之下,前人錯誤而分表裡。但以冬至陽生,則地中熱而外寒漸極,夏至陰生,則地中冷而外熱漸極,推之則誠有表熱裡寒、表寒裡熱之理。

陶氏認為,皮膚和骨髓是相連的,並非像前人所說,分為表裡。因為冬至時陽氣初生,地中溫暖,而外邊卻寒冷至極。夏至時陰氣初生,地中寒冷,而外邊卻炎熱至極。由此推論,的確存在著表熱裡寒表寒裡熱的情況。

且如病人身熱似火而外欲得衣,微厥下利,脈沉而遲,分明裡寒表熱,所謂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先以陰旦湯退寒,次服小柴胡湯加桂清表。

舉例來說,如果病人身體發熱像著火一樣,但又想要穿衣服,並且出現輕微昏厥、腹瀉、脈搏沉而遲,這就說明裡寒表熱,也就是說熱在皮膚,寒在骨髓。 《活人》書中建議先用陰旦湯退寒,之後再服用小柴胡湯加桂枝來清熱解表。

所以少陰反熱一證,裡寒表熱,手足厥而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如病人身冷似冰,而外不欲近衣,口燥舌乾,脈沉而滑,分明表寒裡熱,所謂熱在骨髓寒在皮膚也。《活人》先以陽旦湯合白虎湯除熱,次服桂麻各半湯和表。

所以,當出現少陰反熱的情況,也就是裡寒表熱手腳冰冷,腹瀉,吃不下東西,用四逆湯治療。

相反,如果病人身體冰冷像冰塊一樣,但又不想穿衣服,口乾舌燥,脈搏沉而滑,這就說明表寒裡熱,也就是說熱在骨髓,寒在皮膚。 《活人》書中建議先用陽旦湯和白虎湯去除熱,之後再服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的湯劑來解表。

所以少陰傳經熱證,惡寒而蜷,時時自煩,不欲厚衣者,大柴胡湯下之。

當少陰經傳熱證出現,也就是畏寒、蜷縮身體、經常感到煩躁、不想穿厚衣服,用大柴胡湯治療。

總結: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中醫理論中關於表裡寒熱的關係。它將表裡寒熱比喻為冬至和夏至的景象,並解釋了表熱裡寒和表寒裡熱的病理表現以及治療方法。

此仲景余議,當的從之。

翕翕發熱,於表則二;蒸蒸發熱,於裡則一。

表熱若鳥合羽所覆,有有汗發散,無汗解肌二者之分。裡熱若火熏蒸,自內達表,惟下之一法而已。半表裡熱者,表邪將罷,里未作實,輕於純在表、純在裡之熱也,宜和解之。要之,不渴小便清者為表,渴而小便黃者為里,或渴或不渴,半表裡也。然三陽經又有陰陽表裡之分,蓋太陽以皮膚為表,以膀胱為里。

熱在皮膚頭疼項強為表,麻黃、桂枝湯、九味羌活湯;熱在膀胱口渴尿赤為里,五苓散。陽明以肌肉之間為表,肌肉之下為近里,以胃腑之內為全入里。熱在表則目痛不眠,葛根解肌湯;熱近於里則口渴背寒,白虎加參湯;熱入里則自汗狂譫,調胃承氣湯。少陽以胸脅之間為半表半裡,表多小柴胡湯,里多熱盛者,黃芩湯。

白話文:

這段文字出自張仲景的醫學著作,建議我們應遵循他的理論。

「翕翕發熱」指的是輕微的表面發熱,通常表現為兩種情況。「蒸蒸發熱」則是內在的發熱,通常只有一種情況。

表面的熱就像鳥羽般的覆蓋,會有出汗散熱或解開肌肉兩種方式。內在的熱像是火焰蒸騰,從內部影響到表面,通常只有通過排泄來解決的方法。介於表面和內在的熱,是因為表面的病徵正在減退,但內部尚未出現實質的症狀,相對於完全在表面或完全在內部的熱,這種情況較輕微,應使用調和的方法來治療。

總的來說,如果沒有口渴且尿液清澈,表示是表面的熱;如果有口渴且尿液黃色,表示是內在的熱。若時而口渴時而不渴,則是介於表面和內在的熱。

然而,三陽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又可以再細分為陰陽表裡。太陽經主要負責表層的皮膚,以及內層的膀胱。皮膚頭痛、頸部僵硬是表層的熱;膀胱口渴且尿液偏紅是內層的熱。

陽明經主要負責肌肉層的表層,靠近肌肉下的部分接近內層,以及胃腸道的深層。皮膚層的熱會導致眼睛疼痛、失眠;接近內層的熱會造成口渴、背寒;進入內層的熱會導致自汗、精神錯亂,應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少陽經主要負責胸脹、肋骨間的部位,表層多使用小柴胡湯,若熱度較高則可能需要使用黃芩湯來降熱。

以上發熱,太陽惡寒、陽明自汗、少陽多嘔,皆三陽證也。太陰、厥陰不發熱,惟少陰有反熱二證。一脈沉發熱,表郁重者,麻黃附子細辛湯;輕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一脈不出,裡寒外熱者,白通湯和之。脈陰陽俱虛,熱不止,及汗下後復發熱,脈躁疾,下利不止者,死。

煩躁,以躁之頃漸而分陰陽;

煩,乃心中懊憹欲吐之貌;躁,則手掉足動起臥不安。心熱則煩,腎熱則躁。煩為輕,躁為重。先煩而漸躁者為陽證,分表裡汗吐下治之;不煩而便發躁者為陰證,宜溫中。或經吐下而不解煩躁者,亦宜溫之。大概中關脈浮大,身熱而渴者,多太陽陽明病,治以寒涼;尺寸脈沉微,厥而利者,多屬少陰病,治以溫熱。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發燒,太陽經表現為惡寒、陽明經表現為自汗、少陽經表現為多嘔,這些都是三陽經的病證。太陰經、厥陰經不會發燒,只有少陰經會有反覆發熱的病症。如果脈象沉而發燒,代表表症鬱結嚴重,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症狀輕微的可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如果脈象摸不到,屬於裡寒外熱,可以用白通湯來調和。如果脈象陰陽俱虛,發燒不止,或者汗出後又復發燒,脈象躁疾,而且腹瀉不止,這樣的人就會死亡。

煩躁,可以根據發作的程度和時間來區分陰陽。

煩,是指心裡懊惱,想要嘔吐的樣子;躁,是指手腳顫抖,坐立不安,不斷起身躺下。心火旺就會煩躁,腎火旺就會不安。煩躁是輕症,不安是重症。先出現煩躁,然後逐漸發展成不安,屬於陽證,應該根據表裡症狀、汗出、嘔吐、腹瀉等來治療;沒有煩躁,直接出現不安,屬於陰證,應該溫中治療。如果經常用嘔吐、腹瀉的方法治療,但煩躁不安沒有解除,也應該溫中治療。總的來說,如果寸關脈浮大,身體發熱口渴,大多是太陽經和陽明經的病症,應該用寒涼藥物治療;如果寸尺脈沉微,身體發冷,腹瀉,大多是少陰經的病症,應該用溫熱藥物治療。

《百問》云:惟躁有陰陽二證,太陽證煩躁宜汗,陽明證煩躁宜下,若陰證發躁,宜溫之是也。故有曰:煩躁與虛煩少異,煩躁晝日不得眠,夜反安靜,身無大熱,陽虛也。虛煩不得眠而無間斷,故為裡熱,宜梔豉湯吐之。丹溪又云:煩主氣,躁主血。肺主皮毛,氣熱則煩;腎主津液,血熱則躁。

故用梔子以治肺,豆豉以潤腎。但肺熱非心火乘之乎?凡煩躁見吐利,厥逆無脈及結胸者,死。古方黃連雞子湯、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選用。

白話文:

《百問》書中說:躁動症狀有陰陽兩種表現,太陽證的躁動宜用發汗法治療,陽明證的躁動宜用瀉下法治療。若是陰證引起的躁動,則宜用溫補法治療。所以有句古話說:「煩躁與虛煩略有不同,煩躁白天睡不着覺,晚上反而安靜,身體不發熱,是陽虛之症。虛煩則睡不着覺而且沒有間斷,是裡熱之症,宜用梔豉湯來解表吐熱。」

丹溪先生也說:「煩躁主要是氣熱,躁動主要是血熱。肺主皮毛,氣熱則煩躁;腎主津液,血熱則躁動。」

因此,治療時用梔子來清肺熱,用豆豉來滋養腎陰。不過,肺熱不也是心火乘之而上嗎?凡是煩躁並伴有嘔吐、腹瀉、厥逆無脈以及胸部結塊的,都是危重症狀,會有生命危險。古代醫方中,黃連雞子湯、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等都可以選用。

煩熱,以膈之軟滿而辨虛實。

心煩作渴欲嘔,身熱睡臥不寧,與發熱均屬表熱,但煩熱無時休歇,非發熱時發時止。凡煩熱未經汗吐下,邪熱傳裡而作,如未作膈實,心中欲吐不吐,鬱悶之狀者為虛,但當和解或微汗而已。經云,病人煩熱,汗出則解是也。若心中驟滿而煩者為實,則有吐下之異。賦云:微煩為陽之相勝,言當分表裡而治之也。

又云:煩極而反發厥者,乃陰所致,言熱極則反與陰盛發躁一同,必以四逆、理中湯治之。宜與動悸條參看。

自汗不特傷風也,並少陰反證而有九;

白話文:

煩熱辨虛實

煩熱,可以用膈(指胸膈部位)的軟滿來辨別虛實。

心煩口渴,想吐,身體發熱,睡不安穩,這些都屬於表熱(表證,指病邪停留在肌表)。但煩熱不會間歇,不像發熱時有時無。

凡是煩熱沒有經過汗吐下法(用汗、吐、下三法來治療),邪熱就傳入裡(裡證,指病邪深入臟腑),如果沒有出現膈實(指胸膈部位充實,氣機不通),心裡想吐卻吐不出來,感覺鬱悶,這就是虛證(身體虛弱)。這種情況只需要和解(調整臟腑功能)**或者微微出汗即可。經書中說:「病人煩熱,出汗就會好。」

如果心裡突然感到充實,並且煩躁,這就是實證(身體強壯),則需要考慮用吐下法(用吐、下兩種方法治療)**。古書上說:「輕微的煩躁是陽氣過盛的表現」,說明需要分表裡進行治療。

還說:「煩躁到極點反而發出厥逆(昏迷、四肢冰冷)**,這是陰氣導致的。」**說明熱極反陰,跟陰盛發躁一樣,必須用四逆湯、理中湯來治療。應該和動悸、條參(中藥名稱,具有安神、止汗作用)一起觀察。

自汗不僅僅是風寒入侵,也可能是少陰證的反證,共有九種情況。

曰傷風,衛虛而汗自出,必兼惡風寒也。曰風溫,風傷衛而溫傷氣也。曰濕溫,濕熱蒸而汗自出也。曰中暑,熱傷氣也。曰霍亂,吐利而陽氣大泄於外也。曰柔痓,原因傷風也。曰胃不和,言臟無他病,但時發熱而汗自出,乃風邪在胃,宜微汗以散之。曰亡陽,太陽發汗過多也。

曰陽明自汗,不惡風寒反惡熱,而熱逼汗自出也。汗甚津液內枯,不可下者,蜜導法。惟三陰本無汗,而少陰有反有汗三證,亦曰亡陽:其一,自汗咽痛,甘桔湯;其二,自汗厥冷,四逆湯;其三,自汗嘔吐,甘草乾薑湯。凡汗不止者,先服防術牡蠣湯,次服小建中湯。如汗出如油不流者,死。

白話文:

傷風是因為衛氣虛弱,所以會自發出汗,而且一定會怕風寒。風溫是風邪傷了衛氣,溫邪傷了正氣。濕溫是濕熱蒸騰,導致自發出汗。中暑是熱邪傷了正氣。霍亂是嘔吐腹瀉,陽氣大量外泄。柔痓是因為傷風引起的。胃不和是指臟腑沒有其他病症,但偶爾發熱並自發出汗,這是風邪在胃裡,應該微微出汗來散去風邪。亡陽是太陽經發汗過度引起的。

陽明經自發出汗,不畏懼風寒反而怕熱,這是因為熱邪逼迫身體出汗。出汗太多導致津液枯竭,不能服用瀉藥,要用蜜導法。三陰經原本不應該出汗,但少陰經有三种出現自發出汗的情况,也叫做亡陽:第一种是自發出汗伴随咽喉疼痛,用甘桔湯治療;第二种是自發出汗伴随厥冷,用四逆湯治療;第三种是自發出汗伴随嘔吐,用甘草乾薑湯治療。凡是汗止不住的,先服用防術牡蠣湯,再服用小建中湯。如果汗出像油一樣不流動,就會死亡。

無汗不特傷寒也,並陽明反證而有七。

曰太陽傷寒、曰太陰病、曰少陰病、曰厥陰病、曰冬陽明,曰剛痓、曰陰陽易,皆寒泣血,陰主收斂意也。但陽明病當有汗,今反無汗,其證有三:惡寒脈浮而喘者,表有邪也,宜麻黃湯、升麻葛根湯微汗之;若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欲發黃,宜茵陳湯;小便利,吐而咳,手足厥,若頭痛鼻乾者,小建中湯。

亡陽少血,躁極痰癖,不得汗須巧攻;

太陽惡寒,當脈浮而緊,今反脈浮而遲者,遲為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桂麻各半湯。凡傷寒當汗,與麻黃湯二三劑,而汗不得者死。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亢陽之極也,不治。陽明身熱宜有汗,今反無汗,身癢如蟲行皮中者,久虛故也,黃耆建中湯、朮附湯。寒熱厥證,忽兩手或一手無脈,是為重陰,如欲雨漚熱,必濈然大汗而解。

白話文:

沒有汗不一定是傷寒,也有可能是陽明病的反證,其中有七種情況:太陽傷寒、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冬陽明、剛痓、陰陽易,這些都是寒氣凝結導致的,因為陰主收斂的特性。但是陽明病通常會有汗,現在卻沒有汗,有以下三種情況:怕冷、脈浮而喘,表示表層有邪氣,可以用麻黃湯或升麻葛根湯稍微出汗;如果沒有汗,小便不順暢,心裡煩躁,可能會發黃,要用茵陳湯;如果小便順暢,嘔吐咳嗽,手腳冰冷,還有頭痛鼻乾,要用小建中湯。

陽氣不足,血少,躁動到極點,痰氣積聚,沒有汗就必須巧妙地攻邪;太陽傷寒,應該脈浮而緊,現在卻是脈浮而遲,遲緩代表陽氣不足,無法出汗,身體一定會癢,可以用桂枝與麻黃各半的湯劑。凡是傷寒應該出汗,如果用了麻黃湯兩三劑還不出汗,就會死亡。熱病脈象躁動而強盛,卻無法出汗,這是陽氣亢盛到極點,無法治療。陽明病身體發熱應該要出汗,現在卻沒有汗,身體癢得像蟲子在皮裡爬,這是長期虛弱導致的,可以用黃耆建中湯或朮附湯。寒熱厥症,突然兩手或一隻手沒有脈搏,這是重陰的徵兆,就像雨水要來之前會悶熱,一定會突然大量出汗而痊癒。

其或投藥無汗,而脈又不至者死。雖然血虛中干,不能作汗,痰飲證癖,又每隔汗而不能出。血虛養血,痰癖開關行氣以汗之,最為活法。有服藥不得汗者,當用蒸汗法。通用,陶氏再造散加減。

寒入少陽,冬病陽明,睡中汗且盜出。

盜汗者,邪方入里,尚連於表。睡則氣行於里而表不致,故汗出,醒則氣周於表而汗復止。膽有熱也,小柴胡湯。冬陽明脈浮緊者,必有潮熱盔汗,黃芩湯、柴胡桂枝湯。脈浮大,欲眠目合則汗者,小柴胡湯。

陽上蒸而頭額汗,表實內枯證最多;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服藥後沒有出汗,而且脈象也摸不到,那就很危險了。雖然可能是因為血虛,身體內部乾燥,無法出汗,也可能是痰飲積聚,堵塞了汗孔,導致無法出汗。要治療血虛,就要補血;要治療痰飲積聚,就要開通關竅,使氣血流通,才能讓汗水排出,這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病人服用藥物後還是沒有出汗,就要用蒸汗的方法。常用的藥方是陶氏再造散,可以根據病情加減藥物。

寒邪入侵少陽經,冬季容易患陽明經疾病,睡覺時會盜汗。

盜汗的原因是邪氣入侵內部,但尚未完全進入內臟,還連著表層。睡覺時氣血運行到內部,表層得不到氣血滋養,就會出汗;醒來後氣血運行到表層,汗就止住了。這也是膽經有熱的表現,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冬天陽明經脈浮而緊,一定會有潮熱盜汗,可以用黃芩湯或柴胡桂枝湯治療。脈象浮大,想睡覺時眼睛閉著就出汗,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陽氣上蒸,頭額出汗,大多是表證實而內部虛寒。

諸陽上循於頭,裡虛表實,腠理致密,則熱氣不得發越於周身,乃上蒸於頭面,汗出既多,則五內自枯。惟裡虛忌下,惟內枯忌汗。屬半表裡者,小柴胡湯主之。汗下後,胸滿心煩,嘔渴表未解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桂枝、栝蔞仁。虛煩者,梔豉湯微吐之。陽明熱入血室,燥糞譫語者,俟其過經,權以小承氣湯微利之。

黃證、水證、瘀血、風濕、寒濕頭汗,見各條。凡頭汗小便不利,內外關格者為陽脫,及誤下溫家頭汗而喘,或小便不利,大便自利者亦為陽脫,二者皆不治。

氣旁達而手足汗,便硬軟利法已畢。

白話文:

所有陽氣都往上循行到頭部,內虛外實,毛細孔緻密,熱氣無法散發到全身,於是往上蒸到頭面部,汗出過多,就會導致五臟六腑內虛。內虛的人忌諱服用瀉下藥,內虛的人忌諱出汗。屬於半表半裡的情況,小柴胡湯可以主治。出汗瀉下之後,胸悶心煩,嘔吐口渴,表症未解的,小柴胡湯去掉半夏,加入桂枝和栝蔞仁。虛煩的人,用梔豉湯稍微吐一下。陽明熱進入血室,大便乾結神志不清的,等待其經過經脈,暫時用小承氣湯稍微通便。

黃疸、水腫、瘀血、風濕、寒濕導致的頭汗,請參閱各條內容。凡是頭汗、小便不利、內外關竅阻塞的,屬於陽氣脫落,以及誤用溫熱藥導致頭汗、呼吸困難,或者小便不利、大便卻自行通暢的,也屬於陽氣脫落,這兩種情況都無藥可救。

氣機旁通導致的手足出汗,大便硬軟通利的方法已講述完畢。

津液自胃腑旁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腑逼而出之者,必有譫語燥糞,陽明證也。大便已硬者,大柴胡湯、或大承氣湯;大便不硬而軟者,小柴胡湯。凡傷寒欲下而小便少,手足心並腋下不滋潤者,不可攻也。有寒聚胃腑,大便初硬後溏,或水穀不分,手足濈然汗出者,不可下,少與理中湯,或豬苓湯。如寒甚不食,小便不利者,此欲作痼瘕也,宜理中兼散氣之藥治之。

下後熱只陰弱,而邪陷於心者則痛;

大下傷血,傷血陰弱,脈澀而發熱。蓋陰虛則脈澀,血虛寒極則發熱。古方葶藶苦酒湯,酸苦湧泄之義也。凡下後不可遽補,身熱心中結痛者,梔豉湯微汗之;或醫以丸藥下之,致留餘熱未淨者,梔子乾薑湯。胸滿未消,腹痛未止,脈尚數實者,積垢未淨也,小承氣湯;體薄者,黃芩湯、小柴胡湯、益元散調之。仲景云:下後熱不退,因汗下失宜,如八日以上大發熱者,難治。

白話文:

體內的津液從胃腸部位流向體表,就會導致手腳出汗。如果體內有熱氣聚集在胃腸部位,迫使熱氣往外排,就會出現神志不清、大便乾燥的情況,這是陽明經的病症。如果大便已經很硬,可以使用大柴胡湯或大承氣湯;如果大便不硬而是軟的,則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凡是患傷寒病想要瀉下,卻小便量少,手腳心以及腋窩都不滋潤的,就不要用攻下之法。如果體內有寒氣聚集在胃腸部位,大便先是硬後又稀,或者水穀不分,手腳無力地出汗,也不宜瀉下,可以少量服用理中湯或豬苓湯。如果寒氣很重,不吃東西,小便也不通暢,這有可能是要形成痼疾,應該用理中湯加上散氣的藥物治療。

瀉下之後出現發熱,只有陰氣虛弱,而邪氣入侵心臟,就會感到疼痛。

瀉下過度傷了血液,導致血虛陰弱,脈象沉澀,並且發熱。這是因為陰氣虛弱就會導致脈象沉澀,血虛寒氣極盛就會發熱。古方葶藶苦酒湯,具有酸苦湧泄的作用。凡是瀉下之後,不要馬上進補,如果身體發熱,心中有結塊般的疼痛,就用梔豉湯微微發汗;如果醫生用丸藥瀉下,導致餘熱未盡,就用梔子乾薑湯。胸部脹滿沒有消退,腹痛沒有停止,脈象仍然數而有力,說明積垢沒有清除乾淨,就用小承氣湯;如果體質虛弱,就用黃芩湯、小柴胡湯、益元散來調治。仲景說:瀉下之後發熱不退,是因為汗下失宜,如果持續發熱八天以上,就難以治療。

經曰:陽微惡寒,陰微發熱,寒多易愈,熱多難愈。

汗後熱多陽虛,而邪入於裡者為實。

大汗傷氣,陽微發熱,悸眩身瞤,脈弱,或兼惡寒,陰陽俱虛者,玄武湯主之。發汗後表證未退者,宜再汗之。若身涼半日許,而見半表裡證者,宜和之。若汗後日晡如瘧,脈沉實,便閉,里證已具者,大柴胡湯下之。若但熱而嘔逆,心痞自利者,大柴胡湯去大黃調之。虛煩者,竹葉石膏湯。

凡大汗後熱不退,脈靜者,生;脈盛躁疾者,此名陰陽交,必死。《解惑論》云:汗後寒熱交作,當看脈尚浮數洪大,猶當微表其汗。醫者見已經汗後,不敢再表,邪氣無由發泄,誤矣!發汗後止惡寒,虛也;發汗後止發熱,實也。惡寒用溫藥,發熱用涼藥,無不愈者。

白話文:

經書上說:陽氣虛弱的人容易怕冷,陰氣虛弱的人容易發熱。寒症比較容易治癒,熱症比較難治癒。

出汗後發熱,大多是因為陽氣虛弱,邪氣入侵內裡,屬於實證。

出汗過多會傷氣,導致陽氣虛弱,出現心悸、頭昏眼花、身體抽搐、脈搏虛弱,或伴隨怕冷等症狀,屬於陰陽兩虛,可以用玄武湯治療。出汗後表證未退的,應該再用發汗藥。如果身體發涼持續半日,並出現表裡證,就應該用和解藥。如果出汗後下午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脈搏沉而實,大便不通,裡證已經顯現,就應該服用大柴胡湯。如果只是發熱伴隨嘔吐、胸悶、腹瀉,就應該服用去掉了大黃的大柴胡湯。如果是虛煩症,可以用竹葉石膏湯治療。

凡是大汗後發熱不退,脈象平穩的,可以活下來;脈象旺盛、躁動而快的,這就是陰陽交感,必定會死。《解惑論》說:出汗後寒熱交替出現,如果脈象仍然浮、數、洪、大,還是要稍微發發汗。有些醫生看到病人已經出過汗了,就不敢再使用發汗藥,這樣邪氣無處發泄,就會誤事。出汗後不再怕冷,屬於虛證;出汗後不再發熱,屬於實證。怕冷就用溫熱的藥物治療,發熱就用寒涼的藥物治療,沒有治不好的。

虛者汗下之後,惡寒愈增;

汗後亡陽惡寒者,表虛也,芍藥附子甘草湯;下後惡寒者,裡虛也,四逆湯。其有表邪未盡,必兼發熱者,柴胡加桂湯。又有裡實,熱伏於內,陽微於外,而惡寒便堅者,亦必兼熱,尤宜下之。《百問》云:汗後惡寒,人必虛;下後發熱,人必實是也。汗下後,厥陰證大汗出,煩躁體疼,拘急厥逆者,陰陽俱虛也,宜四逆湯以補陽,加人參、茯苓以益陰。汗下後,脈微惡寒者,小柴胡湯去芩加芍藥;有頭汗者,柴胡加桂湯。

汗下後,尺寸俱微,陰陽表裡俱虛者,小建中湯。噫!傷寒以真氣為主,陽病宜下,真氣弱者,下之多脫;陰病宜溫,真氣弱者,客熱便生。非藥無力,本主無力也,惟寡欲真氣完者,易於用藥。誤下氣脫,昏倦不食,不渴者,來復丹、靈砂丹暫服之。

白話文:

身體虛弱的人,在出汗後反而更加怕冷;

出汗後陽氣不足而怕冷的,是表虛,要用芍藥附子甘草湯;排泄後怕冷的,是裡虛,要用四逆湯。如果表邪還沒有完全消除,必然伴隨發熱的,要用柴胡加桂湯。還有一些人,裡頭實熱,熱氣隱藏在內,陽氣虛弱在外,所以怕冷得很厲害,也必然伴隨發熱,就應該用瀉下藥。 《百問》說:出汗後怕冷,人一定虛;排泄後發熱,人一定實。

出汗後,出現厥陰證,大量出汗,煩躁,身體疼痛,肢體拘急,厥逆的,是陰陽都虛弱,要用四逆湯來補陽,再加人參、茯苓來滋陰。出汗後,脈象微弱,怕冷的,用小柴胡湯去掉黃芩,加上芍藥;如果還有頭汗的,就用柴胡加桂湯。

出汗後,寸關尺脈都微弱,陰陽表裡都虛的,就用小建中湯。唉!傷寒以真氣為主,陽證宜瀉下,真氣虛弱的人,瀉下太多就會損傷元氣;陰證宜溫補,真氣虛弱的人,外邪就會乘虛而入。並不是藥物沒有效力,而是病人本身的元氣不足,只有少欲而真氣充足的人,才容易治好。如果誤用瀉下藥,導致元氣耗損,昏昏沉沉,不想吃飯,也不渴,就要用來復丹、靈砂丹暫時服用。

熱者吐下之後,消渴可必。

凡吐下後,邪熱不客於上焦為虛煩,而乃客於中焦為消渴者,白虎加參湯。心下痞者,先解其表,後清其里。汗後渴者,少與水以和胃則愈。傷寒汗吐下後,邪氣乘虛而內客,或壅窒而未盡,皆當量虛實而調治之。

咳嗽有寒熱水氣之多端,咳嗽多屬肺金,傷寒言太陽病者何也?肺為五臟華蓋,內通膀胱,外主皮毛,而為氣之主,氣逆而不下則咳。風寒乘之,氣冷則滯;熱邪乘之,氣燥則鬱;水飲乘之,與氣相搏。寒熱水氣,皆能生痰,又咳之所從始也。以風寒言之,太陽證身熱嘔喘者,麻黃杏仁飲;咳喘者,三拗湯。

白話文:

發燒的人用瀉藥排出熱毒後,糖尿病就一定能治癒。

一般來說,用瀉藥排出熱毒後,如果熱邪沒有留在上焦導致虛煩,而是停留在了中焦導致糖尿病,就應該服用白虎加參湯。如果心下痞悶,就要先解表,再清裡。出汗後感到口渴,要少喝水,讓胃氣和緩才能治癒。傷寒病人在出汗或服用瀉藥後,邪氣乘虛而入,或者阻塞未盡,都要根據虛實情況進行調治。

咳嗽有寒熱水氣等各種原因,咳嗽大多屬於肺金,為什麼傷寒論說太陽病呢?因為肺是五臟的華蓋,內通膀胱,外主皮毛,是氣的主宰,氣逆而不降就會咳嗽。風寒侵入,氣冷就會停滯;熱邪侵入,氣燥就會鬱結;水飲侵入,就會與氣相搏。寒熱水氣都能生痰,也是咳嗽的起源。從風寒的角度來說,太陽證病人發燒、嘔吐、喘息,就應該服用麻黃杏仁飲;咳嗽喘息,就應該服用三拗湯。

少陽證寒熱胸滿,或挾瀉者,小柴胡去參、棗加五味子、乾薑。少陰證厥逆,腹痛下利者,四逆湯加五味子、乾薑。少陰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下利者,豬苓湯。春冬傷風寒,夏秋傷濕冷,鼻塞喉鳴,氣不得下而咳者,橘皮竹茹湯。以熱咳言之,金沸草散、柴胡半夏湯、瀉白散。

或咳膿血者,小柴胡加黃芩、黑豆。咳嗽身熱,臍腹滿痛者,大柴胡湯下之。中滿而嘔者,大半夏湯。解利以後,胃寒不食者,理中湯、六君子湯,俱加五味子、細辛。痰氣盛者,大橘皮湯。素有痰火者,當於芩連二陳湯中消息。又水咳有三證:青龍湯治太陽之表水有寒,十棗湯治太陽之裡水有癖,玄武湯治陰證之裡水有寒。凡咳而小便利者,忌汗。

白話文:

少陽病出現寒熱胸脹,或者有腹瀉的,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和大棗,加上五味子和乾薑。少陰病出現四肢逆冷,腹部疼痛,大便稀溏的,可以用四逆湯加上五味子和乾薑。少陰病出現咳嗽、口渴、心中煩躁、難以入睡,並且有腹瀉的,可以使用豬苓湯。春季冬季受到風寒侵襲,夏季秋季受到濕冷影響,出現鼻塞、喉嚨發響、呼吸困難並伴有咳嗽的,可以使用橘皮竹茹湯。對於熱性咳嗽,可以使用金沸草散、柴胡半夏湯、瀉白散。

如果咳嗽時有血痰的,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黃芩和黑豆。咳嗽伴隨身體發熱,腹部滿脹疼痛的,可以用大柴胡湯來治療。中間有積食而引起嘔吐的,可以使用大半夏湯。解毒利尿後,如果胃部寒冷而沒有食慾的,可以使用理中湯和六君子湯,都加上五味子和細辛。痰多的人,可以使用大橘皮湯。長期有痰火的人,可以在芩連二陳湯中調整用量。對於水咳這種病症,有三個分類:青龍湯可以治療太陽表層有寒的水咳,十棗湯可以治療太陽內部有癥塊的水咳,玄武湯則可以治療陰性病症內部有寒的水咳。凡是有咳嗽但小便正常的人,要避免出汗。

久而入臟成癆,膏之上、肓之下者,不治。

體痛有陰陽血風之纖悉。

風寒入肌,血脈凝滯,所以身痛。太陽身痛,拘急而已,脈浮緊,便清,宜分有汗、無汗治之。少陽身痛,必脅硬嘔渴,小柴加瓜湯和之。汗後身痛不休,脈沉遲者,桂枝加參湯。又有痛無常處,按之不可得,短氣脈澀者,宜再汗之。太陽病七八日,脈細惡寒,陰陽俱虛者,不可發汗吐下,宜小柴胡湯,誤汗令人耳聾。

素有熱者,黃耆建中湯;素無熱者,芍藥附甘湯。厥陰、少陰身痛,下利煩滿,脈沉緊者,先溫以四逆湯、玄武湯,後發以桂枝湯。血虛勞倦身痛者,補中益氣湯、黃耆建中湯。風邪在陽明,不榮於表,一身重痛者,葛根湯。陰毒身痛如杖、瘀血身痛發黃、中濕痛難轉側,風濕一身盡痛,見各條。

白話文:

長期積累,病邪侵入臟腑,形成癆病,病灶位於膏肓之間,難以治療。

身體疼痛有陰陽、血、風等多種原因。

風寒入侵肌膚,血脈凝滯,所以身體疼痛。太陽經脈疼痛,表現為肢體拘急,脈象浮緊,小便清澈,應該根據是否有汗來治療。少陽經脈疼痛,必伴隨脅肋脹痛、嘔吐、口渴,可以用小柴胡加瓜湯治療。出汗後身體疼痛不止,脈象沉遲,可用桂枝加參湯。還有一些疼痛位置不定,按壓不到,伴隨呼吸短促、脈象澀滯,需要再次發汗。太陽病發病七到八天,脈象細弱,畏寒,陰陽俱虛,不可發汗或服用瀉藥,應該用小柴胡湯,誤用發汗藥會導致耳聾。

平時體質偏熱的人,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平時體質不熱的人,可以使用芍藥附甘湯。厥陰、少陰經脈疼痛,伴隨腹瀉、腹脹、脈象沉緊,應該先用四逆湯、玄武湯溫陽,再用桂枝湯發汗。血虛勞倦導致身體疼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黃耆建中湯。風邪停留在陽明經脈,無法到達體表,全身重痛,可以使用葛根湯。陰毒導致身體疼痛如受杖擊、瘀血導致身體疼痛伴隨皮膚發黃、濕邪侵入導致身體疼痛難以翻身、風濕導致全身疼痛,請參考其他條目。

瘡家誤汗身痛,必發痓,葛根湯或桂枝湯以救之。

渴有汗多自利,水入即吐名逆證;

熱在表則不渴,熱入里則熱耗津液而作渴,或汗吐下過多,耗奪津液而渴。然有渴必有煩者,腎主水,熱深則水竭而渴,肝木挾心火以生煩,故厥陰六七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渴欲飲水為欲愈者,傳經已盡也。脈浮而渴屬太陽;有汗而渴屬陽明;自利而渴屬少陰:至於厥陰,則熱之極矣。

太陽病汗後,脈洪者,白虎湯;無汗而渴者,小柴加瓜湯。陽明病汗少溺澀者,五苓散;汗多而渴者,竹葉石膏湯。少陰病下利咳嘔,心煩不眠者,豬苓湯;下利飲水有熱者,白頭翁湯;小便清白虛寒者,甘草乾薑湯。厥陰消渴不食,食則吐蛔者,烏梅丸。汗吐下津枯者,白虎加參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長瘡,誤服汗藥導致身體疼痛,很可能引發痓病,可以用葛根湯或桂枝湯來急救。

口渴且出汗多,喝水就吐,屬於逆證;

表證發熱不會口渴,熱入內則會因為津液耗損而口渴,或者因為出汗、嘔吐、腹瀉過多,損耗津液而口渴。凡是口渴,必伴隨心煩,因為腎主水,熱入深層則水液耗竭而口渴,肝木挾心火生煩,所以厥陰病發六七天後,喝水很多但小便很少,就叫做消渴。口渴想喝水,說明病情已趨於痊癒,因為經絡已通暢。脈浮且口渴屬於太陽病;出汗且口渴屬於陽明病;小便頻仍且口渴屬於少陰病;至於厥陰病,則是熱邪已經到達極點。

太陽病出汗後脈象洪大,要用白虎湯;不出汗但口渴,用小柴胡加瓜湯。陽明病出汗少,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出汗多且口渴,用竹葉石膏湯。少陰病腹瀉、咳嗽、嘔吐,心煩失眠,用豬苓湯;腹瀉喝水後感到發熱,用白頭翁湯;小便清白,體虛怕冷,用甘草乾薑湯。厥陰病消渴不思飲食,吃東西就吐蛔蟲,用烏梅丸。出汗、嘔吐、腹瀉導致津液枯竭,用白虎加參湯。

陽毒消渴倍常者,陷胸丸、黑奴丸。中暑者,酒蒸黃連丸。凡飲水安睡者,實熱也;飲水少頃即吐者,火邪假渴耳。凡渴不可恣飲,須少與之以潤胃氣,恐變水結。一種水逆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五苓散。又發汗動右氣,肺傷亦飲水即吐者亦宜。若先嘔後渴者為欲解,當少與之水;先渴後嘔者為水停,赤茯苓湯。

有風溫、發黃、渴證,見各條。

漱因經熱裡寒,水入不咽多血疾。

經熱則口燥煩而欲水漱,裡寒則水入而不敢咽。陽明證漱水不咽,身熱或微惡寒,熱在經而不在裡,必逼血上行為衄血,黃芩湯。瘀血證漱水不咽,外無寒熱,喜忘如狂,犀角地黃湯。少陰證脈沉厥冷煩躁,或乾嘔無脈,好漱水不咽者,四逆湯、白通湯主之。蛔厥證煩躁吐蛔,好水浸舌而不欲咽者,理中湯加烏梅。

白話文:

陽毒導致的消渴症,症狀比平常更嚴重,可以用陷胸丸、黑奴丸治療。中暑的人,可以用酒蒸黃連丸治療。凡是喝水後可以安然入睡的,是實熱;喝水不久就吐的,是火邪假裝口渴。無論如何,口渴時不能隨便大量喝水,要少量給水潤滑胃氣,以免變成水腫。有一種水逆症,口渴想喝水,水一喝進去就吐,可以用五苓散治療。還有因為發汗導致右氣動,肺部受損也喝水就吐的人,也適合用五苓散。如果先嘔吐後口渴,是想要解除嘔吐,可以少量給水;如果先口渴後嘔吐,是水停留在體內,可以用赤茯苓湯治療。

有風溫、發黃、口渴症,請參考各條。

漱口是因為經絡熱而內裡寒,水喝進去卻吞不下去,常伴隨血疾。

經絡熱則口乾舌燥,感到煩躁想喝水漱口;內裡寒則水喝進去卻不敢吞下去。陽明證漱口不吞,身體發熱或微微發寒,熱在經絡而不在內裡,必會逼迫血液往上導致鼻出血,可以用黃芩湯治療。瘀血證漱口不吞,體外沒有寒熱,喜忘如狂,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治療。少陰證脈沉厥冷,煩躁不安,或乾嘔無脈,喜歡漱口不吞,可以用四逆湯、白通湯治療。蛔厥證煩躁不安,吐出蛔蟲,喜歡用水浸濕舌頭卻不願吞下去,可以用理中湯加上烏梅治療。

上一段論傷寒初證,未有不自頭疼項強身痛,發熱惡寒,有汗無汗,或咳嗽,或渴而始者,故提之於此,過七日不愈者,皆雜證也。

白話文:

上一章討論了傷寒初期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包括頭痛、頸部僵硬、全身疼痛、發燒、畏寒、有汗或無汗,或者咳嗽、口渴等開始表現,因此在此提到。如果超過七天仍然沒有好轉的,則可能屬於複合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