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一 (5)

1. 經穴起止

豐隆,外踝上八寸骨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面腫,喉痹,胸腹切痛,四肢腫,寒熱汗出,大小便難,發狂歌走見鬼,及厥逆手卒青,心痛如刺。

解谿,足腕上系草鞋帶處,去內庭上六寸半。針入五分,灸三壯。主頭風目眩目赤,面腫,口痛齒痛,舌腫,腹腫,霍亂轉筋,膝股腫胻酸,瘛瘲,癲疾,瘧疾。

衝陽,內庭上五寸骨間動脈。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面腫,口眼喎斜,齒齲痛,腹大不食,足痿,及熱病汗不出,寒戰發狂,瘧疾。

陷谷,內庭上二寸骨陷中。針入五分,灸三壯。主面目癰腫浮腫,熱病汗不出,振寒瘧疾,胸脅支滿,腹滿喜噫,腸鳴而痛。

內庭,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口噤口喎,齒齲痛,咽痛,腹脹不得息,四肢厥逆。

厲兌,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灸一壯。熱瘧,主鼻不利、涕黃,口噤吐舌,齲齒,喉痹,頸戾,心痛,脛寒,寒熱瘧不嗜食,脹滿不得息,屍厥中惡。

二十一穴脾中州,隱白在足大指頭,大都太白公孫盛,商丘三陰交可求,漏谷地機陰陵穴,血海箕門衝門開,府舍腹結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溪,胸鄉周榮大包隨。

足太陰脾經,左右四十二穴。巳時自衝陽過,交與足大指隱白,循腿腹上行至腋下大包穴止。

隱白,足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禁灸。主鼻衄,口渴,喘急,嘔吐,胸痛,腹中冷氣脹滿,暴泄,脛中寒熱,足不能溫,卒屍厥不知人。

大都,足大指內側本節後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目眩,手足厥,嘔吐,暴泄,霍亂,心痛,腹脹,熱病汗出。

太白,足大指內側核骨下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頭重,項痛,霍亂嘔吐,或泄有膿血,胸脅脹痛,腹痛、腹脹、腸鳴,腰痛不可俯仰,熱病煩悶,大便難。

公孫,太白後一寸陷中。針入四分,灸三壯。主頭面腫,心痛,胃脘痛,痰壅膈悶胸脅疼,隔食反胃,傷寒結胸,腹脹腹鳴泄瀉裡急,腸風下血,脫肛,五積痃癖,寒瘧不食,婦人胎衣不下。

商丘,足內踝下微前陷中。針入四分,灸三壯。主心下有寒,脾疼,脾熱,脾虛令人不樂,腹脹,心煩,骨痹,癲癇,痎瘧,血痢後重,痔骨蝕絕,陰股內痛,狐疝上下,小腹堅痛下引陰中。

三陰交,內踝上三寸,骨後筋前。針入三分,灸三壯。主膝內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痃癖,腹寒氣逆,脾病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女子漏下不止。

漏谷,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針三分,禁灸。主心悲氣逆,腸鳴腹脹,飲食不為肌膚,痃癖冷氣,小便不利,失精,濕痹不能行,足熱痛,腿冷麻痹不仁。

白話文:

經穴起止

豐隆穴位於外踝骨上方八寸處骨縫中。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主治頭痛、面腫、喉嚨阻塞、胸腹劇烈疼痛、四肢腫脹、寒熱交替伴隨出汗、大小便困難、發狂亂跑、看見鬼怪,以及手腳厥冷發黑、心痛如刺。

解谿穴位於足踝上方繫鞋帶處,距內庭穴上六寸半。針刺深度五分,灸三壯。主治頭痛、頭暈目眩、眼睛紅腫、面腫、口痛、牙痛、舌腫、腹部腫脹、霍亂、抽搐、膝蓋和股部腫脹疼痛、痙攣、癲癇、瘧疾。

衝陽穴位於內庭穴上方五寸處骨縫間的動脈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主治面腫、口眼歪斜、齲齒疼痛、腹部腫大不思飲食、足痿,以及熱病不出汗、寒戰發狂、瘧疾。

陷谷穴位於內庭穴上方二寸處骨頭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灸三壯。主治面目癰腫浮腫、熱病不出汗、寒戰瘧疾、胸脅部脹滿、腹部脹滿喜歡打嗝、腸鳴伴隨疼痛。

內庭穴位於足次趾(第二個腳趾)與第三個腳趾之間的骨頭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主治口噤(嘴巴張不開)、口角歪斜、齲齒疼痛、咽喉疼痛、腹部脹滿不能呼吸、四肢厥逆。

厲兌穴位於足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的趾端,距指甲角的距離如同韭菜葉的寬度。針刺深度一分,灸一壯。主治熱瘧、鼻塞流黃涕、口噤吐舌、齲齒、喉嚨阻塞、頸部疼痛、心痛、小腿寒冷、寒熱瘧疾伴隨不思飲食、脹滿不能呼吸、昏厥中惡。

以下二十一個穴位皆屬於脾經:隱白穴位於足大拇指前端;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皆在脾經上;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皆在脾經上,胸鄉、周榮、大包也屬於脾經。

足太陰脾經,左右各有四十二個穴位。從衝陽穴開始,經過足大拇指的隱白穴,沿著腿部、腹部向上行至腋下的脾經穴位大包穴而止。

隱白穴位於足大拇指內側前端,距指甲角的距離如同韭菜葉的寬度。針刺深度一分,禁灸。主治鼻出血、口渴、呼吸急促、嘔吐、胸痛、腹部冷氣脹滿、腹瀉、小腿寒熱、足部冰冷、昏厥不知人事。

大都穴位於足大拇指內側本節後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主治頭暈、手腳厥冷、嘔吐、腹瀉、霍亂、心痛、腹部脹滿、熱病出汗。

太白穴位於足大拇指內側趾骨下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主治頭痛、頭重感、頸項疼痛、霍亂嘔吐、或腹瀉伴隨膿血、胸脅部脹痛、腹部疼痛、腹部脹滿、腸鳴、腰痛無法彎腰、熱病煩悶、大便困難。

公孫穴位於太白穴後方一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四分,灸三壯。主治頭面腫脹、心痛、胃脘痛、痰阻氣滯胸脅疼痛、食積反胃、傷寒結胸、腹部脹滿、腸鳴、腹瀉里急後重、腸風下血、脫肛、各種積聚症、寒瘧不思飲食、婦女胎衣不下。

商丘穴位於足部內踝下方微向前凹陷處。針刺深度四分,灸三壯。主治心下部寒冷、脾臟疼痛、脾臟發熱、脾虛導致心情不佳、腹部脹滿、心煩、骨關節疼痛、癲癇、瘧疾、血痢里急後重、痔瘡、陰股內部疼痛、疝氣、小腹堅硬疼痛並向下牽引至陰部。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骨上方三寸,骨頭後面、筋絡前面。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主治膝蓋內側疼痛、小便不利、身體沉重、足部痿弱、痃癖、腹部寒氣逆上、脾臟疾病導致四肢無力、腹部脹滿腸鳴、腹瀉、消化不良、婦女陰道出血不止。

漏谷穴位於內踝骨上方六寸處骨頭下方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禁灸。主治心悲氣逆、腸鳴腹脹、飲食不能轉化為營養、痃癖、腹部冷氣、小便不利、遺精、濕痹導致行動不便、足部發熱疼痛、腿部寒冷麻木無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