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四 (47)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四 (47)

1. 火類

淋皆屬熱,間有冷者。外因當風取涼,冒暑濕熱鬱滯,胞內痿痹,神不應用;內因七情,心腎氣鬱,小腸膀胱不利,或忿怒、房勞、忍溺、酒肉濕熱下流膀腎,干於肝經,廷孔鬱結,初則熱淋、血淋,久則火爍為砂石淋,如湯罐煎久生磏。

渴不渴間差釐毫;

熱在上焦氣分,渴而小便不利者,肺中伏熱,水不能降,宜氣薄淡滲之藥,清金瀉火,以滋水之上源,清肺飲子;熱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利者,腎與膀胱無陰而陽氣不化,水枯火升,宜氣味俱陰之藥,除熱瀉閉,以滋水之下源,滋腎丸、腎氣丸。前消渴,以渴為主,而分氣血,故血分亦有渴者;此以淋為主,而分氣血,故血分有不渴者。但渴而多汗亡津,又未可以輕滲也。

清熱利便人人曉,治暑淋、熱淋、血淋,山梔仁一味足矣。凡淋,發汗則死。

開行滋破東垣高。

治膏、砂石淋,鬱金、琥珀開鬱,青皮、木香行氣,蒲黃、牛膝破血,黃柏、生地滋陰。東垣用藥凡例,小腹痛用青皮疏肝,黃柏滋腎。蓋小腹、小便,乃肝腎部位。

小腸澀脹脾經濁,小腹脹滿甚者,瀉腎湯、火府丹。凡小腸有氣則脹,有血則澀,有熱則痛。又土燥水濁,宜四君子湯加滑石、澤瀉、麥門冬、淡竹葉。痛者,六君子湯加知、柏、石葦、琥珀。

肝家莖脅刺如刀;

肝經氣滯有熱者,用甘草梢五錢,青皮、黃柏、澤瀉各一錢,水煎服,或三味葶藶散。莖痛引脅者,參苓琥珀湯。腸痛引腰背者,磁石湯。虛者,清肝解鬱湯、清肝益榮湯。

腎虧惡證精敗竭,腎虛淋瀝,莖中澀痛者,加減八味丸以補陰。小便頻而黃者,四物湯加參、朮、麥門冬、五味子以滋肺腎;小便短而黃者,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山藥以補脾腎。熱結膀胱者,五淋散以清熱。脾肺氣燥者,芩、梔二味以清肺。若膀胱陰虛,陽無生者,滋腎丸;膀胱陽虛,陰無以化者,腎氣丸。

精敗竭者,童男精未盛而御女,老人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而內敗,莖中痛澀為淋者,八味丸料加車前子、牛膝煎服。若精已竭而復耗之,則大小便中牽疼,愈疼則愈欲大小便,愈便則愈疼,倍附子救之。凡此當滋化源,不可誤用知、柏淡滲等劑,既瀉真陽,復損真陰。

中虛總難利膀胱;

中氣既弱,不能運通水道,下輸膀胱者,補中益氣湯。凡汗多亡津,瀉久胃干,諸瘡失血,俱宜滋補,不可過利小便。

痰飲(阻滯)轉脬何足異,吐提一法免呼號。

積痰在肺,以致膀胱不通,譬之水壺,上竅閉則下竅不出,宜二陳湯探吐,或灸百會穴,皆以開上竅也。蓋膀胱雖主水道,而肺金為水之化源也。脬系轉戾,臍下並急而痛,小便不通,名曰轉脬。有因熱逼或強忍不便,氣逆脬轉者,二石散加車前子、木通等分,水煎,外用炒鹽熨臍,冷即易之。

白話文:

[火類]

尿液問題都屬於熱症,偶爾也有寒症。外在原因可能是因為風寒、中暑、濕熱鬱結,膀胱內部機能衰弱,精神狀態不佳;內在原因可能是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導致心腎氣鬱,小腸膀胱功能失調,或是因為憤怒、房事過度、憋尿、飲酒食肉導致濕熱下注膀胱和腎臟,影響肝經,導致氣血瘀滯。初期表現為熱淋、血淋,時間久了就會因為熱邪灼傷而形成砂石淋,就像長時間煎煮湯罐會產生水垢一樣。

口渴與否的情況時有時無,差別很細微。

上焦氣分有熱,口渴且小便不利,這是肺部伏熱,水液不能下降,應該使用氣味平和、利尿滲濕的藥物,清瀉肺熱,滋養水液的來源,例如清肺飲子;下焦血分有熱,不口渴卻小便不利,這是腎與膀胱陰虛,陽氣不能化水,水液枯竭,火氣上升,應該使用氣味都偏寒涼的藥物,清除熱邪,瀉通閉塞,滋養水液的來源,例如滋腎丸、腎氣丸。消渴症以口渴為主,但也會區分氣血,所以血分也會口渴;而淋證以小便不利為主,但也會區分氣血,所以血分也可能不口渴。但是如果口渴且多汗、津液損耗,就不能輕易使用利尿滲濕的藥物。

清熱利尿的方法大家都懂,治療暑淋、熱淋、血淋,山梔仁單味藥就夠了。任何淋證,都忌諱發汗,否則會危及生命。

開通、滋潤、破散,這是東垣(張元素)的治療原則。

治療膏淋、砂石淋,用鬱金、琥珀理氣消腫,青皮、木香行氣,蒲黃、牛膝破血,黃柏、生地滋陰。東垣用藥原則:小腹疼痛用青皮疏肝,黃柏滋腎。因為小腹和小便都與肝腎相關。

小腸澀滯,脾經濕濁,小腹脹滿嚴重者,用瀉腎湯、火府丹。小腸如果有氣則脹,有血則澀,有熱則痛。如果脾胃乾燥,水液代謝失調,可以用四君子湯加滑石、澤瀉、麥門冬、淡竹葉。疼痛者,用六君子湯加知母、黃柏、石葦、琥珀。

肝經病變,脅肋部刺痛如刀割;

肝經氣滯有熱者,用甘草梢五錢,青皮、黃柏、澤瀉各一錢,水煎服,或者使用三味葶藶散。莖部疼痛牽連脅肋者,用參苓琥珀湯。腸痛牽連腰背者,用磁石湯。虛弱者,用清肝解鬱湯、清肝益榮湯。

腎虧損導致精氣衰竭,腎虛導致小便淋瀝,莖部澀痛者,用加減八味丸補益腎陰。小便頻數而顏色黃者,用四物湯加人參、白朮、麥門冬、五味子滋養肺腎;小便短少而顏色黃者,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山藥補益脾腎。膀胱熱結者,用五淋散清熱。脾肺氣燥者,用黃芩、山梔子清肺熱。如果膀胱陰虛,陽氣不足,用滋腎丸;如果膀胱陽虛,陰液不足以化生陽氣,用腎氣丸。

精氣衰竭者,例如年輕男子性生活過度,或老年人腎虛卻仍然縱慾,導致精氣外泄或內傷,出現莖部疼痛、澀痛、小便不利等症狀,用八味丸加車前子、牛膝煎服。如果精氣已經衰竭,又繼續耗損,就會出現大小便時牽拉疼痛,疼痛越厲害越想排泄,排泄後疼痛更厲害,這時要用附子溫陽救治。這些情況都應該滋養腎精,不能錯誤地使用知母、黃柏等利尿滲濕的藥物,以免損傷腎陽和腎陰。

身體虛弱,膀胱功能難以正常運作;

中氣不足,不能運化水液輸送到膀胱,用補中益氣湯。凡是汗多津液耗損、久瀉傷胃、瘡瘍出血等情況,都應該滋補,不能過度利尿。

痰飲阻滯膀胱,也並非罕見,用吐法或提舉法即可解決。

肺部積痰導致膀胱不通,就像水壺上口堵塞了,下口就流不出來,應該用二陳湯進行吐法,或者灸百會穴,都是為了打開上焦。雖然膀胱主司水道,但肺金是水液代謝的源頭。膀胱氣機逆亂,臍下緊縮疼痛,小便不通,稱為轉脬。有些是因為熱邪逼迫,或強忍小便,導致氣逆膀胱轉側,可用二石散加車前子、木通等量,水煎服,同時外用炒鹽熨貼臍部,冷了就換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