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四 (36)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四 (36)

1. 濕類

鼓脹(與喘參看)

鼓脹虛軟實則堅,鼓脹,中空外堅,有似於鼓。又曰:蠱者,若蟲侵蝕之義。虛脹,陰寒為邪,吐利不食,時脹時減,按之則陷而軟;實脹,陽熱為邪,身熱咽乾,常脹內痛,按之不陷而硬。大概肥人氣虛多寒濕,瘦人血虛多濕熱。

都緣脾濕少運布;

脾居中,能心肺之陽,降肝腎之陰。今內傷、外感,脾陰受傷,痰飲結聚,飲食之精華,不能敷布上歸於肺,下注膀胱,故濁氣在下,化為血瘀,郁久為熱,熱化成濕,濕熱相搏,遂成鼓脹。或在臟腑之外,或在榮衛之分,或在胸脅,或在皮膚,雖各臟腑見證,亦總歸於脾也。

煩喘嘔瀉腰脅疼,胃痛癃閉小腹墜。

心脹煩心,肝脹脅痛,脾脹善嘔噦,肺脹咳喘,腎脹腰痛,胃脹胃脘痛,大腸脹腸鳴飧泄,小腸脹小腹引腰痛,膀胱脹小便癃閉,三焦脹氣滿皮膚,膽脹口苦。

外感寒鬱為里邪,外感風寒,傳至陽明裡分,大實大滿者,承氣湯。古云:下之脹已者是也。尋常感風脹者,升麻葛根湯加蒼朮,或升麻胃風湯;感寒脹者,不換金正氣散加檳榔、枳殼、乾薑;風寒兩感脹者,五積散;暑脹,二便不利者,香薷散加滑石、枳殼、黃連;二便利者,六和湯;濕脹,腰重或嘔者,除濕湯;瀉者,三白湯。

內傷氣滯閉且利;

七情鬱塞氣道,升降失常,腹脹大而四肢多瘦,四七湯、七氣湯、四炒枳殼丸。因怒傷肝勝脾者,痞滿喘急,平肝飲子,甚者當歸龍薈丸,虛者禹餘糧丸;因怒傷肝乘肺傳大腸者,腹鳴氣走有聲,二便或閉或溏,六君子湯加蘇子、大腹皮、木香、草果、厚朴、枳實,便閉者,三和散、四磨湯;憂思氣鬱者,木香化滯湯、木香枳朮丸、溫膽湯、退熱清氣湯;恐傷腎,精氣怯卻不上升,而下焦脹者,補中益氣湯加木香、檳榔、故紙。

食脹有熱亦有寒,因食肉果菜不化,曰食脹。初起多寒濕,自利不食者,胃苓湯加山楂、麥芽,或人參養胃湯加香附、砂仁。甚者,治中湯加丁香,或厚朴、附子二味煎服。久則濕熱乘脾,大便乾燥者,保和丸。

傷肉者,黃連、阿魏等分,醋浸蒸餅為丸,或三補丸,用香附、山楂煎湯下;傷雜果者,古桂香丸,或鹽湯探吐;膏粱厚味,大便閉者,大承氣湯加桂,或厚朴湯;積熱者,牽牛丸;虛者,木香檳榔丸、滋腎丸。

谷脹痞滿心如醋。

因穀食不化,曰谷脹。朝陽盛能食,暮陽衰不能食者,大異香散、五膈寬中散。濕熱者,古萸連丸、清膈蒼莎丸,俱穀芽煎湯下,或單雞醴散最妙。

蟲積善食癥不眠,蟲積脹,腹痛,善吃茶鹽之物,千金散、雷公丸。小兒,使君子丸;大人,虛者,木香檳榔丸、靈檳散、化蟲丸。積塊癥瘕,心腹堅硬,咳嗽不眠者,廣朮潰堅湯、保安丸、紅丸子。輕者。枳朮丸、龜甲丸。

白話文:

濕類

鼓脹(與喘參看)

鼓脹有的虛軟,有的堅實。鼓脹,是指腹部膨脹,中空而外堅,像鼓一樣。也有人說,蠱脹是指像蟲子侵蝕一樣的脹痛。虛脹是陰寒之邪引起的,會嘔吐、腹瀉、不想吃東西,脹痛時有時無,按壓下去會凹陷且柔軟;實脹是陽熱之邪引起的,會發熱、口乾舌燥,經常脹痛且疼痛劇烈,按壓下去不會凹陷且堅硬。一般來說,肥胖的人容易氣虛、寒濕;瘦弱的人容易血虛、濕熱。

都是因為脾濕運化失常造成的;

脾臟位於身體中央,能向上輸送心肺之陽氣,向下輸送肝腎之陰氣。現在因為內傷或外感,脾的陰氣受損,痰飲積聚,飲食的精華無法輸布到肺部,也無法向下輸送到膀胱,所以濁氣停留在下焦,化為瘀血,時間久了就會化熱,熱又化為濕,濕熱交困,就形成了鼓脹。鼓脹的位置,可能在臟腑之外,也可能在榮衛之間,或在胸脅,或在皮膚,雖然各臟腑都有不同的表現,但總歸都是脾的問題。

症狀包括煩躁、喘息、嘔吐、腹瀉、腰脅疼痛、胃痛、排尿困難、小腹墜脹。

心臟脹痛會感覺心煩,肝臟脹痛會感覺脅肋疼痛,脾臟脹痛會容易嘔吐,肺臟脹痛會咳嗽喘息,腎臟脹痛會腰痛,胃脹會胃脘疼痛,大腸脹痛會腸鳴腹瀉,小腸脹痛會小腹疼痛並牽連到腰部,膀胱脹痛會排尿困難,三焦脹痛會全身氣脹,皮膚也受影響,膽脹會感覺口苦。

外感寒邪鬱結為裡邪,外感風寒,傳至陽明經裡分,腹部脹滿堅實的,用承氣湯治療。古人說:「瀉下之後脹痛消除的就是這種情況。」一般風寒引起的脹痛,用升麻葛根湯加蒼朮,或升麻胃風湯;寒邪引起的脹痛,用不換金正氣散加檳榔、枳殼、乾薑;風寒皆感的脹痛,用五積散;暑熱引起的脹痛,大小便不通的,用香薷散加滑石、枳殼、黃連;大小便通暢的,用六和湯;濕邪引起的脹痛,腰部沉重或嘔吐的,用除濕湯;腹瀉的,用三白湯。

內傷導致氣滯、閉塞且腹瀉;

七情鬱結,阻礙氣機升降,導致腹部脹大而四肢消瘦,可用四七湯、七氣湯、四炒枳殼丸。因發怒傷肝而克脾的,會出現痞滿、喘促,可用平肝飲子,嚴重者用當歸龍薈丸,虛弱者用禹餘糧丸;因發怒傷肝,肝氣犯肺,傳及大腸的,會腹鳴腸鳴,聲音洪亮,大便或秘或溏,可用六君子湯加蘇子、大腹皮、木香、草果、厚朴、枳實,大便不通的,用三和散、四磨湯;憂思導致氣鬱的,可用木香化滯湯、木香枳朮丸、溫膽湯、退熱清氣湯;恐懼傷腎,導致腎精虧虛,不能上行,下焦脹痛的,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檳榔、故紙。

飲食脹滿,有熱證也有寒證,因食用肉類、水果、蔬菜消化不良引起的,稱為食脹。初期多為寒濕,自利不食的,用胃苓湯加山楂、麥芽,或人參養胃湯加香附、砂仁。嚴重者,用治中湯加丁香,或用厚朴、附子二味煎服。久病則濕熱乘脾,大便乾燥的,用保和丸。

傷食肉類,用黃連、阿魏等量,醋浸蒸餅做成丸藥服用,或用三補丸,用香附、山楂煎湯送服;傷食水果,用古桂香丸,或用鹽湯催吐;飲食膏粱厚味,大便不通的,用大承氣湯加桂枝,或用厚朴湯;積熱的,用牽牛丸;虛弱的,用木香檳榔丸、滋腎丸。

谷脹,痞滿,心中煩悶如吞醋。

因穀物消化不良引起的脹滿,稱為谷脹。早上陽氣盛,能吃東西,晚上陽氣衰,不能吃東西的,用大異香散、五膈寬中散。濕熱的,用古萸連丸、清膈蒼莎丸,都用穀芽煎湯送服,或單用雞醴散效果最佳。

蟲積,能吃東西,但失眠,蟲積引起的脹滿,會腹痛,喜歡吃茶鹽之類的東西,可用千金散、雷公丸。小兒用使君子丸;大人虛弱的,用木香檳榔丸、靈檳散、化蟲丸。積塊、癥瘕,心腹堅硬,咳嗽、失眠的,用廣朮潰堅湯、保安丸、紅丸子。較輕的,用枳朮丸、龜甲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