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三 (2)

1. 一十八劑

輕、調、緩、淡、清,暑、濕、解、和、平,火、奪、寒並補,甘、溫、澀與榮,隨證選用,真有古人不傳之妙。乃補仲景之遺亡也,非不遵桂枝、麻黃之謂也。一說清平之世,同水化也,雖辛熱之藥,不生他證。擾攘之世,同火化也,若用辛熱之藥,則發黃、出斑,變壞之病作矣。蓋人內火既動,外火又侵,所以辛熱發汗不如辛溫,辛溫又不如辛涼藥也。

(輕劑),防風通聖散,合益元散,名雙解散。在表當汗者,俱宜連進數服,必愈。不解者,病已傳變。

白話文:

藥物使用要輕、調、緩、淡、清,針對暑、濕等病症,要解、和、平。火熱病症,要奪其火氣,寒症要並用補益之法。甘、溫、澀等藥性,要根據病情選用。這種古人沒有傳下來的妙法,實在是補了仲景醫書的不足。這並不是不遵從桂枝、麻黃等藥物的意思。

有人說,在太平盛世,人體如同水一樣,即使使用辛熱的藥物,也不會產生其他病症。但在動盪不安的年代,人體如同火一樣,如果使用辛熱的藥物,就會導致黃疸、斑點等病變。這是因為人體內火已經被激發,再加上外界的火熱侵襲,所以辛熱發汗不如辛溫,辛溫又不如辛涼藥物。

(輕劑)防風通聖散,配合益元散,合稱為雙解散。對於表證需要發汗的患者,都可以連續服用幾劑,必能痊癒。如果沒有效果,就表示疾病已經轉變。

(清劑),涼膈散,汗吐下後,無異證者用。下早遂成結胸虛痞,或合天水、小柴胡。

(解劑),小柴胡湯,半表半裡者用,或合涼膈。

(緩劑),大柴胡湯,里微熱者用,或合解毒湯。

(寒劑),大承氣湯,里大熱者用。表裡大熱合大柴胡湯。裡熱甚表熱漸微者,合解毒湯。

(調劑),調胃承氣湯,裡熱無脹滿者用。

白話文:

清熱解毒的涼膈散適合汗吐下後,沒有其他症狀的人使用,如果出現結胸虛痞,可以加天水、小柴胡。半表半裡症狀可用小柴胡湯,也可以加涼膈散。裡微熱症狀可用大柴胡湯,也可以加解毒湯。裡大熱症狀可用大承氣湯,表裡大熱可合大柴胡湯,如果裡熱嚴重,表熱漸微則可合解毒湯。裡熱沒有脹滿,可用調胃承氣湯。

(吐劑),瓜蒂散,胸滿喘嘔,陽脈緊甚者用。

(甘劑),天水益元散,傷寒餘熱,以此調之。

(火劑),黃連解毒湯,

(暑劑),白虎湯,中暑自汗者用,半表半裡者用,或加蒼朮。發汗熱不解,脈尚浮者,用解之。或裡熱內盛,陽厥極,皆因失下而成此證,但進涼膈、天水,合而為一,調合陰陽,洗滌臟腑,則其他證自不生矣。

(淡劑),五苓散,中暑白虎解後多服,或合天水。

白話文:

吐劑,瓜蒂散,胸部飽滿,呼吸急促,伴隨嘔吐,陽脈緊縮嚴重者適用。

甘劑,天水益元散,適用於傷寒餘熱,用此藥調治。

火劑,黃連解毒湯。

暑劑,白虎湯,中暑伴隨自汗者適用,半表半裡者亦可用,可酌情添加蒼朮。發汗後熱症未解,脈象仍然浮者,可用此藥解之。或裡熱內盛,陽厥極度嚴重,皆因失下而導致此症,僅服用涼膈、天水,合而為一,調合陰陽,洗滌臟腑,則其他症狀自然不會產生。

淡劑,五苓散,中暑服用白虎湯後,可多服用此藥,或與天水合用。

(濕劑),三花神佑丸,

(奪劑),三黃丸,

(補劑),防風當歸飲,

(平劑),四君子湯,

(榮劑),四物湯,

(澀劑),胃風湯,

(溫劑),理中湯,

(和劑),平胃散,

(結胸),大、小陷胸湯、丸,

白話文:

濕劑使用三花神佑丸,奪劑使用三黃丸,補劑使用防風當歸飲,平劑使用四君子湯,榮劑使用四物湯,澀劑使用胃風湯,溫劑使用理中湯,和劑使用平胃散,結胸則用大小陷胸湯丸。

(發斑),涼膈散,加當歸。胸緊加枳殼、桔梗。

(心煩不眠),梔豉湯,

(發黃),茵陳湯,調五苓散。

(煩渴),涼膈散,合去桂五苓散、益元散。

(痓),承氣湯,合解毒,譫語發狂者並用。以上一十八劑,二十四方,四十四味藥品,調治溫暑初證、雜證、餘證及雜病痰火、濕熱。曲盡其妙,男婦俱同。

白話文:

若出現發斑,可用涼膈散,並加入當歸。胸部緊悶,則加枳殼、桔梗。

心煩不眠時,可用梔豉湯。

若皮膚發黃,則用茵陳湯,並調整五苓散。

感到煩渴,可用涼膈散,配合去桂五苓散和益元散。

若出現痓,則用承氣湯,配合解毒藥,若伴隨譫語發狂,也需一同使用。

以上十八個方劑,二十四方,共四十四味藥品,用於治療溫暑初期、各種併發症、後遺症,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痰火、濕熱。這些方劑運用精妙,男女皆可使用。

2. 仲景張先生傷寒纂要

詳《傷寒論》、《百問百證歌》、《活人書》、《活人大全》及今陶氏《六書》、王氏《家寶》與各名家,惟陸氏傷寒未睹其書。

嘗聞病皆起於傷寒,治莫精於仲景。一百一十三方,如水有源;(不過汗吐下滲和解溫補,總方以變化以也),三百九十七法,如衣有領。(不過陰陽表裡虛實而已)惜乎!全書亡而後益支離,記性拙而聊從簡省,姑以六經而言之。

白話文:

我参考了《伤寒论》、《百问百证歌》、《活人书》、《活人大全》,还有现代的陶氏《六书》、王氏《家宝》以及其他名家的著作,唯独没有看到陆氏的《伤寒论》。

我一直听说疾病都是从伤寒开始的,治疗伤寒最精妙的莫过于张仲景。他的一百一十三方,就像水有源头;三百九十七法,就像衣服有领子。可惜的是,《伤寒论》这本书丢失以后,内容越来越支离破碎,我的记性又不好,只能简单概括,姑且从六经的角度来谈谈。

3. 六經正病

太陽則頭疼身熱脊強,此太陽正病也。以後凡言太陽證,即頭疼身熱脊強也。凡言表證者,亦即太陽證也,各經仿此。陽從下起,三陽之長曰太陽。脈尺寸俱浮,浮緊傷寒,浮緩傷風。太陽受病,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背腰脊強。頭者,諸陽之會,氣病則麻,血病則痛。

身熱者,寒客皮毛,鬱閉其陽,而後發熱,陽雖人身正氣,鬱則為邪、為熱。熱雖甚不死,蓋傷寒始於寒而終成於熱也。惟不發熱而但惡寒者,邪發於陰也。或熱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頻數、或熱結膀胱溺澀、或汗多溺難、或汗後不解、或汗漏不止、或過經不解、或蓄血發黃、或喘、或嘔,皆太陽所主。

白話文:

太陽病症會出現頭疼、身體發熱、脊背僵硬的狀況,這是太陽病的典型症狀。之後提到太陽病症,就指頭疼、身體發熱、脊背僵硬。凡是提到表證,也都是指太陽病症,其他經脈的病症也以此類推。陽氣從下往上走,三陽經中最上面的經脈就是太陽經。脈象浮在寸關尺三處,浮而緊是傷寒,浮而緩是傷風。太陽經受病後,一般在一兩天後發病。由於太陽經脈連接風府穴,所以頭、頸、背、腰、脊椎會感到僵硬。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氣血病變就會感到麻木或疼痛。

身體發熱的原因是寒邪入侵皮毛,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陽氣鬱結而發熱。雖然陽氣是人體正氣,但鬱結就會變成邪氣、變成熱邪。即使熱症很嚴重,也不會致命,因為傷寒病是由寒邪引起的,最終轉化為熱症。只有不發熱而只是畏寒的,是寒邪侵犯陰陽所致。也有可能是發熱多而畏寒少、或者大便不暢但小便清澈頻繁、或者熱邪困在膀胱導致小便困難、或者出汗多而小便困難、或者出汗後症狀沒有緩解、或者汗液不停地流出、或者過了發病時間症狀沒有消退、或者瘀血導致皮膚發黃、或者呼吸困難、或者嘔吐,這些都是太陽經所主治的病症。

陽明則目痛鼻乾不眠。

陽為明,夾於二陽之中,陽氣盛極,故曰陽明。脈尺寸俱長。長而微洪經病,長而沉數腑病。太陽脈靜則不傳,如脈數急欲吐者,此寒邪變熱,傳於陽明,當二三日發。以其經中客邪,故目痛鼻乾。身熱者,陽明主肌肉,邪甚則身前皆熱。不眠者,煩盛津干,胃氣不和也。太陽未罷者,發熱惡寒。

太陽已罷者,不惡寒而反惡熱,煩渴作嘔,津干便硬,或即狂言,謂之正陽明。少陽陽明,脅滿不大便而嘔。或瘀血發黃,或下血譫語,或胸煩懊憹,皆此經所主。然亦有裡寒下利,或寒氣結積而為痼瘕者,不可不知。

少陽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為之苦;

白話文:

陽明經脈有問題時,會出現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失眠等症狀。因為陽明經脈位於兩個陽經之間,陽氣旺盛,所以稱為陽明。脈象表現為寸脈和尺脈都長,如果長而微洪,代表經脈有病;如果長而沉數,代表腑臟有病。如果太陽經脈靜止不傳,而脈象又數又急,還想吐,說明寒邪轉變成熱邪,傳到了陽明經,大約兩三天後就會發病。因為邪氣侵犯了陽明經脈,所以會出現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如果出現發熱,說明陽明經脈主宰的肌肉受到邪氣侵犯,邪氣嚴重就會導致全身發熱。失眠是因為心煩意亂,津液乾燥,胃氣不和所致。如果太陽經脈還沒恢復,還會出現發熱惡寒。如果太陽經脈已經恢復,就不會惡寒,反而會惡熱,出現煩躁口渴、嘔吐、津液乾燥、大便乾硬,甚至精神恍惚,這稱為正陽明。少陽和陽明經脈有問題,會出現脅肋脹滿、大便不通、嘔吐等症狀。還可能出現瘀血導致皮膚發黃、下血神志不清、胸悶煩躁等症狀,這些都是陽明經脈所主宰的病症。不過,陽明經脈也可能出現裡寒腹瀉,或寒氣積聚形成頑固的病症,需要注意。少陽經脈有問題,會出現耳聾、脅肋疼痛、寒熱交替、嘔吐,並伴隨口苦等症狀。

少,初也。陽氣初嫩,亞於陽明,故曰少陽。脈尺寸俱弦,弦而滑數者,陽極發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陽受病,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風熱上壅不利,則耳聾脅痛、寒熱往來、不食、嘔而口苦幹、目眩。若不嘔吐而能食者,為三陰不受邪也。若身無大熱燥悶者,陽去入陰無疑矣。似瘧,婦人血結,皆此經所主。

太陰腹滿自利,尺寸沉而津不到咽。

陰從天降,首曰太陰。在陽為表,在陰為里,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故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細無力當溫。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咽溢,故腹滿或痛,而嗌喉下乾燥。或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溫而渴者,為傳經腑熱。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為直中陰證。

白話文:

年輕,代表開始的意思。陽氣剛開始發展,還不及陽明經,所以稱作少陽。脈象在寸關尺三處都弦緊,弦緊又滑數的,表示陽氣極盛將要發作厥逆;弦緊而和緩的,表示病症將要散去。少陽經受病,大約三四天後發病。因為少陽經脈循行於脅肋部位,連接到耳,所以風熱上壅不通暢,就會出現耳聾、脅肋疼痛、寒熱交替、不思飲食、嘔吐並且口乾苦、頭昏眼花等症狀。如果沒有嘔吐,而且還能吃飯,表示三陰經沒有受到邪氣入侵。如果身體沒有明顯的發熱、乾燥、悶熱等症狀,陽氣已經轉入陰經,這是無疑的。類似瘧疾、婦女血結等病症,都是由少陽經所主。

太陰經導致腹部脹滿,自行腹瀉,脈象在寸關尺三處都沉伏,而且津液無法到達咽喉。

陰氣從天而降,首先稱為太陰經。太陰經在陽氣方面屬於表層,在陰氣方面屬於內層,邪氣在表層則會在陽脈中顯現,邪氣在內層則會在陰脈中顯現,所以脈象在寸關尺三處都沉伏,沉伏有力表示寒邪,沉伏細弱表示溫邪。太陰經受病,大約四五天後發病。因為太陰經脈佈滿胃部,連接到咽喉,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或疼痛,以及咽喉乾燥等症狀。或者大便不通,小便正常;或者自行腹瀉,手腳溫暖卻口渴,表示邪氣傳入經絡和腑臟,導致熱證;或者自行腹瀉但不口渴,手腳冰冷,表示邪氣直中陰經,導致寒證。

或因內傷飲食,冷氣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陰乃三陽之終,三陰之始,陽經表證未盡宜汗,半表裡胸滿多痰宜吐,傳經裡熱宜下,直中陰經宜溫。調脾勝邪,正在此關。

少陰舌乾口燥,次於太陰,故曰少陰。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微無力當溫。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起於足心,貫腎絡於肺系,故舌乾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痛腹脹;或大便閉硬,不欲厚衣者,皆熱入里之深也。苦厥逆畏寒,欲吐不吐,腹痛自利,小便白色,或乾嘔,亡陽咽痛,脈微欲寐者,乃陰毒入臟之深也。或下利體痛,咳嘔者,水氣也。

或飯食入口則吐,脈弦遲,厥逆,心下實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脈沉發熱者,汗之。蓋有初得病直攻少陰,不先自太陽傳次而入也。

白話文:

如果因為內傷飲食或寒氣入侵脾臟,就會導致腹痛、胸膈不適。太陰經是三陽經的終點,也是三陽經的起始,如果陽經表證未盡,應該要發汗;如果半表半裡、胸滿多痰,應該要吐痰;如果傳經裡熱,應該要瀉下;如果直中陰經,應該要溫補。調和脾胃、克服邪氣,就看這時候的治療了。

少陰經的表現是舌乾口燥,比太陰經更嚴重,所以稱為少陰。少陰經的脈象是寸口脈和尺脈都沉,沉實有力就應該瀉下,沉微無力就應該溫補。少陰經受病,一般會在五六天發作。因為少陰經的脈絡起於足心,貫穿腎臟,絡於肺系,所以舌乾口燥、口渴。如果出現自利清水、心痛腹脹,或大便閉硬、不喜歡穿厚衣服,都是熱邪深入內臟的表現。如果出現苦寒、畏寒、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腹痛、自利、小便白色,或乾嘔、亡陽、咽痛、脈象微弱、昏昏欲睡,都是陰邪深入臟腑的表現。如果出現下利、身體疼痛、咳嗽嘔吐,則是水氣入侵。

如果飯食入口就吐,脈象弦遲,厥逆,心下實滿,不能瀉下,應該要吐出來。如果脈象沉而發熱,應該要發汗。因為有些人初得病就直攻少陰,沒有從太陽經依次傳入少陰經。

厥陰煩滿囊拳。

厥陰者,陰盡則變而厥逆生。蓋傳經至此已盡,無復可傳,再傳則逆於手經矣。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遲無力當溫,浮緩者病自愈。厥陰受病,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唇青舌卷。或煩滿者,胸中氣滿急也;或囊拳者,陰囊縮也;在女子則陰戶急痛引小腹,此傳經厥陰,風熱毒深於內也。

肝木移熱克脾,脾受賊邪,五臟六腑皆困,榮衛不通,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則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譫語者,內有燥屎也,仍宜下之;或嘔而發熱者和之;或發熱惡寒如瘧,囊不縮,脈微浮微緩,胃之脈,脾氣既全,不受賊邪,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矣;或下利腹脹,身疼者,當先救表,而後溫里;若下利清穀,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乾嘔吐沫,或氣衝心痛,發熱消渴吐蛔,皆厥陰寒證也,宜溫之。以上正文六言,乃萬病之祖,非得之《內經》,不能六言包括無遺如此。

白話文:

厥陰經病變會導致胸悶腹脹,男性患者可能出現陰囊縮小,女性患者則可能感到陰部疼痛,並伴隨小腹疼痛。這些症狀都屬於厥陰經病變的典型表現,是由於風熱毒深入內部,導致經絡運行受阻所致。若不及時治療,病情發展到後期可能出現耳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需要緊急救治。

凡言六經所見之證,即此三陽三陰經證也,雜病亦然。

經絡難拘日數,經曰:一日足太陽膀胱之經,二日足陽明胃之經,三日足少陽膽之經,四日足太陰脾之經,五日足少陰腎之經,六日足厥陰肝之經。又云:傷寒不加異氣,不傳經者,七日足太陽病衰,手太陽受之,頭痛少愈;八日足陽明病衰,手陽明受之,身熱少歇;九日足少陽病衰,手少陽受之,耳聾微聞;十日足太陰病衰,手太陰受之,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足少陰病衰,手少陰受之,渴止,舌乾已而嚏;十二日足厥陰病衰,手厥陰受之,囊縱少腹微下,大氣乃止。病再傳六經,有自安者。

白話文:

談論六經所出現的症狀,就是指三陽三陰經的症狀,各種雜病也是如此。經絡變化難以固定時間,經書上說:第一天是足太陽膀胱經,第二天是足陽明胃經,第三天是足少陽膽經,第四天是足太陰脾經,第五天是足少陰腎經,第六天是足厥陰肝經。又說:傷寒如果沒有其他病氣加入,不傳經的話,第七天足太陽病勢減弱,手太陽經受之,頭痛稍有好轉;第八天足陽明病勢減弱,手陽明經受之,發熱稍微減退;第九天足少陽病勢減弱,手少陽經受之,耳朵稍微聽不見;第十天足太陰病勢減弱,手太陰經受之,肚子仍然減小,開始想吃東西;第十一天足少陰病勢減弱,手少陰經受之,口渴止住,舌頭乾燥後開始打噴嚏;第十二天足厥陰病勢減弱,手厥陰經受之,陰囊下垂,小腹稍微下陷,喘氣才停止。疾病再傳六經,有些可以自行痊癒。

《活人》云:一二日,可發表而散:三四日,宜和解而痊;五六日不解,便實方可議下,此皆論其常耳。《解惑論》云:病人有虛實,邪氣有遲速,豈可拘於日數?日雖多,尚有表證而脈浮數,猶當發汗;日雖少,已有里證而脈沉細,即當下之,但隨證虛實與脈而汗、下之。

陶節庵云:但見太陽證,即用麻、桂汗太陽;見少陰證,即用四逆溫少陰;見陽明證,即用承氣下陽明;見真寒證,直入陰經,即救真寒,此最活法。有循次傳者,天運主氣者,初氣厥陰風木、二氣少陽相火、三氣少陰君火、四氣太陰濕土、五氣陽明燥金、六氣太陽寒水。人生順受其氣,病則逆其氣而傳變,自下而上,自外而內。

白話文:

《活人》書中提到:一、兩天之內,可以發汗散邪;三、四天之內,應該和解藥物來使疾病痊癒;五、六天不解,才可以用實證的方子來考慮下瀉,這只是論述一般情況而已。《解惑論》書中則指出:病人有虛有實,邪氣有快有慢,怎能拘泥於天數呢?即使病程很長,仍然有表證而脈象浮數,就應該發汗;即使病程很短,已經出現里證而脈象沉細,就應該下瀉,要根據實際的證狀虛實和脈象來決定是否發汗、下瀉。

陶節庵說:如果病人出現太陽證,就用麻黃、桂枝發汗太陽經;如果出現少陰證,就用四逆湯溫補少陰經;如果出現陽明證,就用承氣湯下瀉陽明經;如果出現真寒證,直接入侵陰經,就要救治真寒,這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人體的氣機循序傳變,天運主導氣機的運行,最初是厥陰風木之氣,然後是少陽相火之氣,再是少陰君火之氣,接著是太陰濕土之氣,然後是陽明燥金之氣,最後是太陽寒水之氣。人順應天運而生長,生病則逆反其氣機而傳變,從下而上,從外而內。

究其所以然者,陽主動而位外,陰主靜而位內,人身膀胱氣血之會,自頭背至足,無所不主,故風寒每先犯之;其次,胃氣流行無息,自鼻腹至足,皆其所主,故太陽行督而交任,必及於陽明也;又其次,少陽清氣,主行榮衛脅肋身側,皆其所主,故胃邪必移於膽部。此三陽皆身之外而動者,故為表。

至於太陰,人身五臟,脾為死陰,至靜不動,其所消食者,全賴胃氣升降,故自少陽脅肋下肚腹,宜乎先入太陰也;其次,腎主受米穀之精而至靜,惟子時濁氣一動而已,故自中腹移至臍腹,必及於腎也;又其次,肝惟主散血藏血,而極其凝靜者,故入里之深至於小腹,而下行已極,乃復上行於手經。此天然之序,不可亂者如此。

白話文:

陽氣活躍在外,陰氣安靜在內。人體膀胱氣血遍布全身,從頭到腳無處不在,因此風寒容易首先侵犯它。其次,胃氣不停地運行,從鼻子腹部到腳都是它的管轄範圍,所以太陽經循督脈交於任脈,必然會到達陽明經。再者,少陽清氣負責運行榮衛,包括脅肋和身體側面,所以胃邪必然會轉移到膽部。這三陽經都位於身體外部並活躍運行,因此屬於表。

至於太陰經,人體五臟中,脾屬死陰,極其靜止不動,它消化食物全靠胃氣升降,所以從少陽經的脅肋下到腹部,必然先進入太陰經。其次,腎臟負責接收米穀精華並保持靜止,只有子時濁氣才會稍微活動,所以從中腹移至臍腹,必然會到達腎臟。再者,肝臟只負責散血藏血,極其凝靜,所以深入到里,到達小腹,下行到極點後,又會向上運行到手經。這就是自然的運行規律,不可逆轉。

若夫太陽自傳於本者,作渴溺澀,因誤滲也;太陽並傳陽明者,當用麻黃,而反用葛根以引之也;太陽越經傳少陽者,當用麻黃,而反用柴胡以引之也;太陽傳少陰者,當用桂、麻,而反下以陷之也;太陽傳太陰者,當用桂枝,而反下以入之也。此醫之誤而亂其傳之序也。又有太陽即傳厥陰,頭頂痛甚,二經脈絡相接,同督脈而上行也。

有太陽傷風以致陰血自燥,熱蓄膀胱,逆傳小腸與心,謂之冤熱。有風寒自背入者,直中太陽、少陽;自面入者,直中陽明;有首尾只在太陽經而不傳諸經者;有間傳一二經者;有不傳而罷者,有不罷再傳者;有不自陽經,直中陰經者,此邪無定體,不可拘於日數也。《活人》云:六氣之邪,乘虛之經得之。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只在太陽經,會出現口渴、小便不利、大便乾結等症狀,這是因為邪氣停留於太陽經所致。太陽病如果傳到陽明經,應該用麻黃,但如果誤用葛根,就會將邪氣引向陽明經。太陽病如果傳到少陽經,應該用麻黃,但如果誤用柴胡,就會將邪氣引向少陽經。太陽病如果傳到少陰經,應該用桂枝、麻黃,並且配合下瀉藥將邪氣往下引導。太陽病如果傳到太陰經,應該用桂枝,並且配合下瀉藥將邪氣往下引導。這些都是醫治失誤,打亂了疾病傳變的順序。

另外,太陽病可以直接傳到厥陰經,造成頭頂劇烈疼痛,因為兩個經脈的經絡互相交接,並且與督脈共同上行。

有些情況是太陽經受風寒侵襲,導致陰血自燥,熱氣蓄積在膀胱,逆傳到小腸和心臟,稱為冤熱。有些情況是風寒從背部侵入,直接影響太陽經和少陽經;從面部侵入,直接影響陽明經。有些情況是邪氣只在太陽經停留,沒有傳到其他經脈;有些情況是傳到一兩個經脈;有些情況是不傳到其他經脈就停止了;有些情況是停止之後又再次傳變;有些情況是邪氣不從陽經,直接侵入陰經。這些邪氣沒有固定的形體,不能拘泥於疾病的傳變時間。 《活人》中說:六種外邪乘虛而入,侵犯人體的經絡而致病。

標本須明後先。

標者,梢末;本者,根本。以主言之,各經絡為標,各腑臟為本,如太陽經為標,膀胱為本。余仿此。以客邪言之,先受病為本,次受病為標。標為相傳,治其急者,請詳言之。太陽膀胱為本,故頭疼脊強,小腸為標,與心為表裡,故發熱,冬月麻黃、桂枝,余月九味羌活湯。

陽明大腸為標,與肺為表裡,故微惡寒發熱為經病,葛根解肌湯;渴而有汗不解者,白虎湯;胃為本,目痛鼻乾,潮汗閉澀,滿渴狂譫為腑病,調胃承氣湯。少陽三焦相火為本,遊行一身,故微熱;膽為標,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緣三焦無形,膽無出入之路,故從中治,標本俱小柴胡湯。

白話文:

辨證論治要分清標本、先後。標是指末梢,本是指根本。以人體而言,經絡為標,臟腑為本,例如太陽經為標,膀胱為本。以病邪而言,先受病者為本,後受病者為標。標病是相傳的,治療急症,要仔細分析。太陽膀胱為本,所以頭疼脊強,小腸為標,與心臟互為表裡,因此發熱,冬月可用麻黃、桂枝,其他月份則用九味羌活湯。陽明大腸為標,與肺臟互為表裡,因此微惡寒發熱為經病,可用葛根解肌湯;渴而有汗不解者,可用白虎湯;胃為本,目痛鼻乾、潮汗閉澀、滿渴狂譫為腑病,可用調胃承氣湯。少陽三焦相火為本,遊行全身,因此微熱;膽為標,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由於三焦無形,膽臟無出入通道,所以要從中間治療,標本都可用小柴胡湯。

太陰肺為標,咽乾身目黃;脾為本,腹滿痛,謂之腑熱,咽乾、腹滿、手中溫者,桂枝加大黃湯,或大柴胡湯;身目黃者,茵陳湯;胸滿者,瓜蒂散;如自利不渴,或嘔吐者,屬臟病,理中湯、丸。

少陰心為本,故舌乾口燥,或繞臍硬痛,或心下硬痛,或下利純清水,或譫語便閉,小承氣湯;腎為標,面寒如刀刮,唇青不渴,吐利,胸腹絞痛,四肢厥逆,指甲黑,蜷臥,身如被杖,古姜附湯。

白話文:

肺經虛弱時,表現為咽喉乾燥、眼睛發黃。脾經虛弱時,則會出現腹部脹滿疼痛,稱為腑熱。如果出現咽喉乾燥、腹部脹滿、手心發熱,可以服用桂枝加大黃湯或大柴胡湯;若眼睛發黃,則服用茵陳湯;胸部滿悶則服用瓜蒂散。如果出現腹瀉但不渴,或者嘔吐,這屬於臟腑病變,可以服用理中湯或理中丸。

心經虛弱時,則會表現為舌頭乾燥、口乾舌燥,或肚臍周圍疼痛、心窩處疼痛,或者腹瀉清稀水樣便,或者神志不清、便秘,可以服用小承氣湯。腎經虛弱時,則會表現為臉色發冷,嘴唇發青,沒有口渴,腹瀉,胸腹部絞痛,四肢冰涼,指甲發黑,蜷縮著身體,全身疼痛,可以服用古姜附湯。

厥陰心包絡為標,故舌卷、厥逆、冷過肘膝、吐沫嘔逆、不渴、小腹絞痛者,為寒,三味參萸湯、四順湯;肝為本,主男子囊縮,女子陰挺乳縮,或手足乍冷乍溫,大便實,消渴煩滿者,屬熱,大承氣湯;似瘧不嘔、二便自調者,必自愈;不愈脈遲,有汗者,小建中湯;脈澀無汗者,桂麻各半湯。其囊,乳縮證,寒證亦有之。

此萬法之祖也,學者於此而一悟焉,則病機到手矣!自非仲景《玉函》內秘,其孰能與於斯乎!此後汗、吐、下、溫、和解諸方,不甚詳載,止言宜汗、宜吐、宜下、宜和,悟之。

白話文:

心包絡是厥陰經的標誌,如果舌頭卷曲、四肢厥逆、手肘膝蓋以下冰冷、吐口水嘔吐、不渴、小腹絞痛,就是寒症,可以用三味參萸湯、四順湯治療。肝臟是本,如果男子陰囊縮小,女子陰道突出、乳房縮小,或者手腳忽冷忽熱、大便乾燥、口渴煩躁,就是熱症,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類似瘧疾但不嘔吐、大小便正常,就會自然痊癒;如果沒有痊癒,脈象遲緩且有汗,可以用小建中湯治療;如果脈象澀滯且沒有汗,可以用桂麻各半湯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陰囊、乳房縮小也有可能是寒症。

這些都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理,學者只要悟透了,就能掌握病理機制。這些知識都是來自仲景的《傷寒論》,除了他,誰能精通這些呢?接下來的汗法、吐法、下法、溫法、和解法等治療方法,就不再詳細說明,只提點一下哪些情況適合汗法、吐法、下法、溫法,要用心去理解。

寒傷榮而風傷衛,太陽為之首爾;

榮行脈中,在血脈,其病深;衛行脈外,在皮膚,其病淺。榮血陰也,陰主閉藏,故寒喜傷榮而無汗;衛氣陽也,陽主開泄,故風喜傷衛而有汗。然豈獨太陽為榮衛之會而有風寒之別乎?陽明善飢為傷風,不食為傷寒。少陽耳聾胸滿而煩為傷風,口苦咽乾目眩為傷寒。三陰傷風,但四肢煩疼耳。

太陽為之先者,傷寒因腎水虧損,至春木無生意,故發為溫病;至夏絕生化之原,發為熱病。所以太陽。少陰二經,受病最多最先。

經可解可腑可下,陽明為之主焉。

表多里少為在經,宜清肌解表:里多表少為在腑,宜和肌通里。蓋陽明標雖主肌,而其本則胃也。然豈獨陽明為十二經之長而有經腑之異乎?仲景曰:三陽受病,未入於腑,可汗而已;三陰受病,已入於腑,可下而已。則三陰有在經者,仍宜微汗之。蓋榮衛屬太陽,主皮毛;胃腑屬陽明,主皮膚之下,肌肉之上及腸胃也;胸脅屬少陽,主血,榮百節,流行三部;臟屬三陰,主筋骨並兩足。故太陽為陽證之表,胃為陽證之裡。

白話文:

寒氣傷及營氣,風邪傷及衛氣,太陽經是營衛之首;營氣運行在經脈之中,也就是血液,病症較深;衛氣運行在經脈之外,也就是皮膚,病症較淺。營氣屬陰,陰主閉藏,所以寒氣容易傷及營氣,並無汗液;衛氣屬陽,陽主開泄,所以風邪容易傷及衛氣,並伴有汗液。然而,不只是太陽經有營衛之分,以及風寒之別,陽明經也同樣如此。陽明經善於飢餓,則為傷風;不願進食,則為傷寒。少陽經出現耳聾、胸悶、煩躁,則為傷風;口苦、咽乾、目眩,則為傷寒。三陰經傷風,則僅表現為四肢酸痛。

太陽經是十二經脈之首,傷寒由腎水虧損所致,春季時木氣不生,則發為溫病;夏季時生命之源枯竭,則發為熱病。因此,太陽經和少陰經最容易受病,也是最先發病的經脈。

經絡可以解表,也可以入腑,也可以攻下,陽明經是其主導。

表證多於里證,則病在經絡,宜清熱解表;里證多於表證,則病在腑臟,宜和解通里。因為陽明經雖然主肌膚,但其根本是胃。然而,不只是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之長,有經絡和腑臟之分,其他經脈也一樣。仲景說:三陽經受病,尚未進入腑臟,可以用汗法治療;三陰經受病,已經進入腑臟,可以用下法治療。所以,三陰經即使是在經絡,也應該稍微出汗。因為營衛屬太陽經,主皮毛;胃腑屬陽明經,主皮毛之下、肌肉之上以及腸胃;胸脅屬少陽經,主血,滋養百節,流通三部;臟腑屬三陰經,主筋骨以及雙腳。所以,太陽經是陽證的表證,胃是陽證的里證。

若但以臟腑而分表裡,則腑為表,臟為里。若合榮衛臟腑而分表裡,則表者榮衛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臟則又深於里。但病入胃,則亦不更傳,不可不知。

少陽原從乎中治,禁汗禁下;

少陽居太陽陽明之中,半表半裡,禁汗,恐犯太陽;禁下,恐犯陽明;禁滲,恐生髮之氣陷入陰中,只宜和之以小柴胡湯。犯三禁,則變不可勝。他如:太陽經禁下與滲,犯之則動血,熱入里,而難解;陽明經禁汗與滲,犯之則竭津,血蓄下而如狂,益津液者,連須蔥白湯是也。又下症中治見合病。

白話文:

若單純從臟腑角度來看表裡,腑是表,臟是裡。若結合榮衛臟腑來看表裡,表是榮衛運行的部位,里是胃腑所主的地方,而臟則比里更深。但是病邪進入胃,就不會再傳播,這點必須注意。

少陽病主要從中焦治療,忌汗忌下;

少陽經位於太陽陽明經之間,半表半裡,忌汗,怕傷到太陽;忌下,怕傷到陽明;忌滲,怕生髮之氣深入陰中,只能用小柴胡湯來調和。違反三禁,則變化難以預測。其他的情況,比如太陽經忌下和滲,違反則會動血,熱入裡,難以治療;陽明經忌汗和滲,違反則會耗損津液,血蓄在下,像發狂一樣,補充津液的藥物,如蔥白湯。此外,還有下症中治見合病的情況。

三陰利用乎變法,有中有傳。

三陰最不可執,有宜下者,有宜溫者。自三陽氣分傳入三陰,謂之傳經陰證。傳,非傳入脾腎肝也,乃入三陰血分,胃與大小腸之腑也,故仲景謂已入於腑可下者是也。若不自陽經傳來,直中三陰之經,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陰自受寒也;上證加之嘔吐,少陰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清利,厥陰自受寒也。熱藥溫之,猶恐或遲,陰陽一差,生死立判。

雖然傳經直中,先賢發之盡矣,然豈無傳變者乎?假如傳經之際,輕生者或被生冷,或犯房欲,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氣衰弱,陽證變為陰證,如俗所謂陽證歸陰,仍宜直中寒證法治。故《內經》止言傳變而不言直中者,蓋言變則包直中。今《局方》言傳陰、傳陽則不是,當言傳陽變陰。

白話文:

三陰利用乎變法,有中有傳。

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三陰證的變化和治療。

三陰最不可執,有宜下者,有宜溫者。

三陰證的治療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瀉下還是溫補。

自三陽氣分傳入三陰,謂之傳經陰證。

當三陽經的陽氣傳入三陰經,就會出現傳經陰證。

傳,非傳入脾腎肝也,乃入三陰血分,胃與大小腸之腑也,故仲景謂已入於腑可下者是也。

所謂傳,並不是陽氣直接進入脾、腎、肝,而是進入三陰的血分,也就是胃和小腸。張仲景說已經進入腑臟的病症可以用瀉下法治療,就是這個道理。

若不自陽經傳來,直中三陰之經,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陰自受寒也;上證加之嘔吐,少陰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清利,厥陰自受寒也。熱藥溫之,猶恐或遲,陰陽一差,生死立判。

如果陽氣沒有從陽經傳來,而是直接侵犯三陰經,就會出現厥逆腹痛、自利不渴等症狀,這是太陰經受寒;如果再加上嘔吐,那就是少陰經受寒;如果還伴有小便清利,那就是厥陰經受寒。這種情況要用熱藥溫補,但也要注意時間,因為陰陽失衡,生死就在一瞬間。

雖然傳經直中,先賢發之盡矣,然豈無傳變者乎?

雖然先賢已經闡明了傳經和直中,但實際上還會有傳變的情況。

假如傳經之際,輕生者或被生冷,或犯房欲,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氣衰弱,陽證變為陰證,如俗所謂陽證歸陰,仍宜直中寒證法治。

例如,在傳經過程中,如果病人不小心受了寒,或者房事過度,或者勞作過度而大量出汗,就會導致真氣衰弱,陽證轉變為陰證,也就是俗話說的陽證歸陰,這種情況就應該用直中寒證的方法來治療。

故《內經》止言傳變而不言直中者,蓋言變則包直中。今《局方》言傳陰、傳陽則不是,當言傳陽變陰。

所以《內經》只說傳變,沒有說直中,是因為傳變就包括了直中。現在《局方》說傳陰、傳陽,其實是不準確的,應該說傳陽變陰。

總而言之,這段文字強調了三陰證治療的靈活性和複雜性,以及辨證論治的重要性。

庶乎傳經為裡熱,直中與變為裡寒,臨證參脈,直中三陽、傳經三陽,病在於表,脈浮長弦;傳經三陰,病在於里,脈沉數實;直中三陰,病在於經,脈沉微緩,此表裡虛實大分,非專以陽為熱,陰為寒也。

謂傷足而不傷手則可,以寒為足之所司;

手之六經,主於春夏,足太陽、少陽,正司冬令,觸冒之者,則二經受病。其次則少陽、厥陰繼冬而司春令,至春分後,方行溫令,故風寒亦能傷之。足陽明與冬本無與,然寄旺四季,寒熱溫涼之氣皆能傷之。況表邪傳裡,必歸脾胃,而為燥糞,用湯藥下之,而胃和矣。

謂傳足而不傳手不可,蓋熱為手之所冤。

白話文:

如果說經脈傳導的病邪屬於裡熱,那麼直中經脈與傳經經脈的病邪則分別屬於裡寒和裡熱。臨床上根據脈象來判斷病症,直中三陽經脈的病邪在表,脈象浮長弦;傳經三陽經脈的病邪在裡,脈象沉數實;直中三陰經脈的病邪在經,脈象沉微緩。這便是表裡虛實的區分,並非單純以陽為熱、陰為寒來判斷。

雖然說傷足不傷手是可以的,因為寒氣主要由足經掌管;但手三陽經主要掌管春夏,足太陽、少陽經則主要掌管冬令,因此冬令時節如果受寒,就容易影響到足太陽、少陽經。其次,少陽、厥陰經在冬令之後接管春令,直到春分後才會轉為溫令,所以風寒也容易傷及這兩條經脈。足陽明經與冬天原本沒有直接關聯,但因為它旺盛於四季,所以寒熱溫涼的氣都能傷及它。況且,表邪傳入裡,必定會歸屬於脾胃,導致燥糞,這時就需要用湯藥來治療,使胃氣和緩。

認為傳足不傳手是不可能的,因為熱氣是手經所掌管的。

人身之氣,每日周行三百六十五骨節,以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血亦隨氣運行腠理,以為一身動靜云為之主。所以一脈愆和,百脈皆病。況風寒中人,先入榮衛,晝夜循環,無所不至,豈間斷於手經哉!七日不愈而再傳者,乃足經移熱傳於手經,如冤家之相摭也,雖然手冤亦推本言耳。上古止分三陰三陽,而不分手足,其意甚深。

況手足三陽,同手走頭至足,手足三陰,同足走胸腹與手,豈有經絡同,而受病又有不同者哉!即如喘咳發熱,分明手太陰、太陽病也;狂言譫語,分明手少陰病也;胸滿乾嘔耳聾,分明手厥陰、少陽病也,認真五臟六腑,俱有表裡二證。蓋人之情欲,天之淫邪,自然不齊,故病多標本兼見。

白話文:

人體的氣每天運行全身三百六十五個關節,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應。血液也隨著氣血運行於肌膚和毛髮之間,維持人體活動。因此,一條經脈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全身經脈都生病。更何況風寒入侵人體,會先進入人體表面的榮衛,日夜循環,無處不到,怎麼可能只停留在手部的經脈呢?七天治不好就會傳染到其他經脈,這是因為腳部經脈的熱氣傳到了手部經脈,就像冤家互不相讓。雖然手部經脈也因此受累,但根本原因還是要追溯到腳部經脈。古代醫學只分三陰三陽,不分手足經脈,這其中有深奧的道理。

因為手足三陽經脈都從頭部走至足部,手足三陰經脈都從足部走至胸腹和手部,既然經絡相同,為什麼生病的表現卻不一樣呢?比如喘咳發熱,分明是手太陰、太陽經脈的病症;狂言譫語,分明是手少陰經脈的病症;胸滿乾嘔耳聾,分明是手厥陰、少陽經脈的病症。仔細分析五臟六腑,都有表裡兩種病症。這是因為人體的七情六慾和外界的邪氣,天生就不均衡,所以很多疾病都既有表面症狀,也有根本原因。

假令脈弦、面青,目痛、筋急、善怒、心下滿者,兼肝有風也;脈洪、面赤、口乾、善笑、身熱者,兼心有熱也;脈緩、面黃,身重、肢疼、嗜臥者,兼脾有濕也;脈澀、面白帶憂、喘嗽、下衄者,兼肺有燥也;脈微、面黑、善恐、耳閉、氣逆而泄,兼腎有寒也。凡邪出於外則為腑、為表,入於內則為臟、為里。

不拘何臟何腑,表證必同歸於太陽,里證必同歸於陽明。噫!法無定用,病有定體,知此則百病機關,一悟可了,又何疑於手經之不受病耶!

上一段論六經正病。

白話文:

如果脈象弦緊、面色青白、眼睛疼痛、筋骨僵硬、容易生氣、心口發悶,就可能是肝經有風。如果脈象洪大、面色紅潤、口渴、愛笑、身體發熱,就可能是心經有熱。如果脈象緩慢、面色發黃、身體沉重、四肢疼痛、喜歡睡覺,就可能是脾經有濕。如果脈象澀滯、面色蒼白、容易憂慮、咳嗽氣喘、鼻出血,就可能是肺經有燥。如果脈象微弱、面色發黑、容易恐懼、耳鳴、呼吸急促且氣短,就可能是腎經有寒。

一般來說,邪氣從體外侵入就屬於腑、屬於表證,邪氣進入體內就屬於臟、屬於里證。

不論是哪個臟腑,表證一定會歸屬於太陽經,里證一定會歸屬於陽明經。啊!醫術沒有固定用法,但疾病有其固定的病理,明白了這個道理,各種疾病的病理機制就能豁然貫通,又何必懷疑手太陰經不受病呢!

上面這段講的是六經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