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71)
外集·卷三 (71)
1. 傷寒用藥賦
單甘草湯:甘草一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日進三服。治陽邪傳少陰,客熱咽痛。如寒熱相搏咽痛,加桔梗五錢,名甘桔湯。方意以甘草甘平以除熱,桔梗辛溫以散寒,甘、桔相合以調寒熱,而和少陰之氣也。半桂湯:半夏、桂枝、甘草各二錢,姜五片,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徐徐咽之。
治少陰客寒下利,脈微弱而咽痛。是以用半夏、桂枝辛以散寒,甘草之甘以緩正氣。
喉塞龍骨烏扇,而雞殼能開音啞。
黃連龍骨湯:黃連三錢,龍骨一錢七分,黃芩、芍藥各二錢,水煎溫服。治少陰腹痛,脈沉細,有熱而咽痛。烏扇湯:射干、豬脂各四兩,同煎去渣,取半雞子黃大,綿裹內喉中,徐徐嚥下。凡咽中閉塞不可下者,宜用。雞殼苦酒湯:半夏十四枚,用雞子留白去黃,以苦酒同入雞殼內,置刀環中,安火上煮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作三次服。治熱傷於絡,則經絡乾燥,使咽中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
是以用半夏之辛以發聲音,雞子之甘以緩咽痛。苦酒之酸以斂咽瘡。
升麻六物(湯),誤汗咽痛及口牙;
升麻、山梔各一錢半,大青、杏仁、黃芩、玄參各一錢,蔥三莖,水煎。治陽厥應下反汗,必咽痛口瘡牙腫。
芩連消毒(飲),時行咽腫並頭額。
黃芩、黃連、柴胡、甘草、桔梗、川芎、荊芥、防風、羌活、枳殼、連翹、射干、白芷,姜三片,煎入牛蒡子一撮,再煎一沸,入竹瀝、薑汁調服。治天行大頭病,發熱惡寒,頭項咽喉腫痛,脈洪,取作痰火治。凡服宜先加大黃,利去一二次,後去大黃,加人參、當歸調理。
結胸熱而有渴,大小陷胸十棗湯;
大陷胸湯:大黃三錢半,病重壯人五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入芒硝二錢,再煎一二沸,去渣,入甘遂末一分,和勻溫服。若腹中不動,再進一服。治傷寒表未解,醫反之下,膈內拒痛,手不可近,短氣心煩懊憹,心下硬,大便閉,舌燥而渴,熱實脈沉而緊。兼治身無大熱,有水結在胸脅間者。
方意以大黃苦以盪滌,芒硝咸以軟堅,甘遂通水,可以直遂其氣而透胸膈之結也。但此藥太峻,不可輕用,如不得已,即用大陷胸丸。大陷胸丸:大黃三錢,杏仁、葶藶各一錢,芒硝二錢半,甘遂一分,人弱者半分,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用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至一宿未動,再進一丸,以利為度。
治熱實結胸,項強如柔痓狀,用此下之則和。方意以硝、黃鹹苦以下熱,葶、杏苦甘以瀉滿,甘遂取其直達,白蜜取其潤利,皆以下瀉滿實物也。小陷胸湯:黃連三錢,半夏一錢,栝蔞仁二錢,姜三片,水煎溫服,利黃涎沫即安。一方加枳殼、桔梗、黃芩。治結胸病正在心,按之則痛,其脈浮滑。
白話文:
傷寒用藥賦
單甘草湯:用甘草一兩,加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每日分三次服用。主治陽邪傳入少陰經,導致的發熱咽痛。如果寒熱交戰導致咽痛,可以再加桔梗五錢,稱為甘桔湯。方劑的用意是利用甘草的甘平性質來清熱,桔梗的辛溫之性來散寒,甘草和桔梗相輔相成,調和寒熱,以平衡少陰經的氣機。
半桂湯:用半夏、桂枝、甘草各二錢,生薑五片,加水一盞半,煎煮至七分,慢慢咽下。
主治少陰經受寒邪侵襲導致的腹瀉,脈象微弱且咽喉疼痛。方劑使用半夏、桂枝辛溫散寒,甘草緩和正氣。
喉嚨阻塞可用龍骨、烏扇,雞殼則能治療聲音嘶啞。
黃連龍骨湯:用黃連三錢,龍骨一錢七分,黃芩、芍藥各二錢,加水煎煮溫服。主治少陰經腹痛,脈象沉細,伴有發熱和咽喉疼痛。
烏扇湯:用射干、豬油各四兩,一起煎煮後去渣,取藥汁半個雞蛋黃大小,用棉花包裹後放入喉嚨,慢慢嚥下。凡是咽喉阻塞無法吞嚥者,皆宜使用。
雞殼苦酒湯:用半夏十四枚,雞蛋留取蛋白去蛋黃,與苦酒一起放入雞殼內,用刀環固定,放在火上煮沸三次,去渣,少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分三次服用。主治熱邪損傷經絡,導致經絡乾燥,咽喉生瘡,不能說話,聲音嘶啞。
方劑使用半夏辛味以發聲,雞蛋甘味以緩解咽痛,苦酒酸味以斂收咽喉潰瘍。
升麻六物湯:治療因出汗過多導致的咽喉疼痛及口齒疼痛;
使用升麻、山梔各一錢半,大青葉、杏仁、黃芩、玄參各一錢,蔥三莖,加水煎服。主治陽氣虛衰,導致下肢厥冷,反而出汗,並伴有咽喉疼痛、口瘡、牙齒腫痛。
芩連消毒飲:治療流行性咽喉腫痛及頭痛;
使用黃芩、黃連、柴胡、甘草、桔梗、川芎、荊芥、防風、羌活、枳殼、連翹、射干、白芷,生薑三片,煎煮後加入牛蒡子一撮,再煎煮一沸,加入竹瀝、薑汁調服。主治流行性大頭病,發熱惡寒,頭項咽喉腫痛,脈象洪大,從痰火角度治療。服用時宜先加大黃,瀉下1-2次後,再撤去大黃,改加人參、當歸調理。
結胸熱且口渴,使用大小陷胸湯;
大陷胸湯:用大黃三錢半(病情嚴重者用五錢),加水一盞,煎煮至七分,加入芒硝二錢,再煎煮一、二沸,去渣,加入甘遂末一分,混合均勻溫服。如果腹中無反應,可以再服用一劑。主治傷寒表證未解,因誤治而導致膈下疼痛,手不能觸摸,呼吸短促,心煩意亂,心下堅硬,大便秘結,舌燥口渴,脈象沉緊,熱盛。也適用於身體無明顯發熱,但胸脅間有水腫者。
方劑用意是大黃苦寒瀉熱,芒硝鹹味軟堅散結,甘遂通利水道,可以直達病所,疏通胸膈阻塞。但此藥性峻猛,不可輕用,除非不得已,才使用大陷胸丸。大陷胸丸:用大黃三錢,杏仁、葶藶子各一錢,芒硝二錢半,甘遂一分(體弱者用半分),研末,用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劑。每服一丸,用水一盞,煎煮至六分溫服。若服藥一宿無效,再服用一丸,以通便為度。
治療熱邪壅結胸中,頸項強直如角弓反張,使用此方瀉下則可痊癒。方劑用意是硝石、大黃鹹苦瀉熱,葶藶子、杏仁苦甘瀉滿,甘遂直達病所,蜂蜜潤腸通便,皆為瀉下滿實之藥。
小陷胸湯:用黃連三錢,半夏一錢,栝樓仁二錢,生薑三片,加水煎煮溫服,排出黃色涎沫即可痊癒。另一方劑加枳殼、桔梗、黃芩。主治結胸病位在心區,按壓則痛,脈象浮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