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56)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三 (56)

1. 傷寒用藥賦

太陽並病陽明兮,麻葛硝黃看罷未;

太陽證未罷,無汗者,葛根湯,有汗者,去麻黃;太陽證已罷,陽明證見者,調胃承氣湯。

太陽並病少陽者,麻桂柴胡要酌量。

無汗者,小柴胡合麻黃湯;有汗者,柴胡桂枝湯;三時與輕者,小柴胡湯為主,仍以羌活、防風代麻桂可也。

春夏秋冬疫癘,升麻人黃如意;

升麻葛根湯,方意以四氣不和,郁毒為疫,故用升麻、葛根、甘草以解百毒,芍藥以和中,用消疫毒更妙於敗毒散。人中黃丸:大黃、黃連、黃芩、人參、桔梗、蒼朮、防風、滑石、香附、人中黃各等分為末,神麯糊丸梧子大,每七十丸。氣虛,四君子湯下;血虛,四物湯下;痰多,二陳湯下;熱者,加童便。

如無人中黃,用糞缸岸代之,或硃砂、雄黃為衣亦好。如意丹:川烏八錢,檳榔、人參、柴胡、吳茱萸、川椒、白薑、白茯苓、黃連、紫菀、厚朴、肉桂、當歸、桔梗、皂角、石菖蒲各五錢,巴豆二錢半,擇吉日於不聞雞犬處,靜室誠心修合,各取淨末,煉蜜為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三丸,或五丸、七丸。專治溫疫及一切鬼祟,伏屍,傳癆,癲狂失心,山嵐瘴氣,棗湯或白湯下。

風疫及宿患大風,身體頑麻,不知痛癢,眼淚不下,睡臥不安,面如蟲行,日久鬚眉癢脫,唇爛齒焦;偏頭痛、紫癜、瘡癬、左癱右瘓、鶴膝風疼一切風疾,荊芥煎湯下。寒疫及小腸氣痛,小茴煎湯,或吳萸煎湯下。暑疫及五淋,燈芯煎湯下。熱甚,大黃煎湯下。燥疫,生地或麻子仁煎湯下,或冷水下。

濕疫及水腫,車前子或木通煎湯下。十種水氣,甘遂、大戟煎湯下。癭蠱,甘遂煎湯下。膀胱疝氣腫疼,蘿蔔煎湯下。五般痔,白礬湯下。五癇,乳香湯下。腎臟積,咬齒唾涎,腰疼,鹽湯下。五瘧,桃枝煎湯下。失心中邪,柳枝桃枝湯下。陰陽二毒,傷風咳嗽,薄荷煎湯下。

五疳八痢,腸風臟毒,陳米煎湯下。諸般咳嗽,薑湯下。小兒十二驚風,薄荷煎湯下。丹瘤、癰疽、瘰癧、瘡痍、涎喘、消渴、大小腸閉,或泄或利,酒毒便紅、喉痹、重腮,誤吞銅鐵、金石、藥毒,不服水土,溫湯下。痢疾紅甚,黃連煎湯下。婦人血海久冷,帶下赤白,難為生育,及諸般血氣,艾湯下。

此方通治山鄉素不服藥之人,存乎善用耳。

風寒暑濕邪愆,藿香正氣預防。

不換金正氣散:厚朴、陳皮、藿香、半夏、蒼朮各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治四時感冒傷寒,時氣溫疫,山嵐瘴氣,但覺四肢拘急,心腹滿悶,飲食不化,或有吐利惡寒等證,卻未發熱者,宜此先正胃氣以預防之。兼治霍亂吐瀉,下痢赤白,不服水土等證。

如感冒,更加頭疼發熱胸滿者,藿香正氣散。如前證更加身痛者,人參敗毒散、九味羌活湯。藿香正氣散: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各六分,厚朴、白朮、陳皮、桔梗、半夏曲各四分,甘草二分,薑棗煎服。治內傷脾胃,外感寒邪,寒熱拘急,頭痛嘔逆,胸中滿悶,與夫傷食、傷冷、傷濕、中暑、霍亂、山嵐瘴氣、不服水土、寒熱如瘧,並宜增損用之,非正傷寒之藥。若病在太陽,頭疼發熱,骨節痛者,此方絕無相干,誤服反虛正氣,逆其經絡。

白話文:

傷寒用藥賦

太陽經與陽明經同時患病,麻黃、葛根、硝石、黃連要仔細觀察病情再用藥;太陽經病症還沒好,沒有汗的,用葛根湯;有汗的,去掉麻黃;太陽經病症好了,陽明經病症出現了,用調胃承氣湯。

太陽經與少陽經同時患病,麻黃、桂枝、柴胡的用量要根據情況斟酌。

沒有汗的,用小柴胡湯加麻黃湯;有汗的,用柴胡桂枝湯;病情輕微持續三天的,主要用小柴胡湯,可以用羌活、防風代替麻黃和桂枝。

春夏秋冬的瘟疫,升麻、人中黃、如意丹可派上用場。

升麻葛根湯:瘟疫是因為四季氣候不調,邪毒鬱結所致,所以用升麻、葛根、甘草解百毒,芍藥和胃,這樣治療瘟疫比敗毒散還好。人中黃丸:大黃、黃連、黃芩、人參、桔梗、蒼朮、防風、滑石、香附、人中黃等量研末,用酒糟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氣虛者,服用四君子湯送服;血虛者,服用四物湯送服;痰多者,服用二陳湯送服;發熱者,加童尿。

如果沒有人中黃,可以用糞缸邊的泥土代替,或者用硃砂、雄黃做丸藥的外衣也很好。如意丹:川烏八錢,檳榔、人參、柴胡、吳茱萸、川椒、白薑、白茯苓、黃連、紫菀、厚朴、肉桂、當歸、桔梗、皂角、石菖蒲各五錢,巴豆二錢半,擇吉日,在沒有雞鳴狗吠的地方,靜室誠心製作,取其淨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硃砂做外衣,每次服用三丸、五丸或七丸。專門治療溫疫以及一切邪祟、伏屍、傳染性肺癆、癲狂失心、山嵐瘴氣等,用棗湯或白開水送服。

風邪引起的瘟疫和舊患引起的頑固性風疾,身體麻木,感覺不到痛癢,流不出眼淚,睡不好覺,臉色像蟲子爬過一樣,時間長了鬍鬚眉毛脫落,嘴唇潰爛,牙齒焦黑;偏頭痛、紫癜、瘡癬、半身不遂、關節疼痛等一切風疾,用荊芥煎湯送服。寒邪引起的瘟疫和小腸氣痛,用小茴香煎湯或吳茱萸煎湯送服。暑邪引起的瘟疫和五種淋症,用燈芯煎湯送服。發熱很厲害的,用大黃煎湯送服。燥邪引起的瘟疫,用生地或麻子仁煎湯送服,或者用冷水送服。

濕邪引起的瘟疫和水腫,用車前子或木通煎湯送服。十種水腫,用甘遂、大戟煎湯送服。甲狀腺腫大,用甘遂煎湯送服。膀胱疝氣腫痛,用蘿蔔煎湯送服。五種痔瘡,用白礬湯送服。五種癇症,用乳香湯送服。腎臟積聚,咬牙流口水,腰痛,用鹽湯送服。五種瘧疾,用桃枝煎湯送服。失心瘋,用柳枝桃枝湯送服。陰陽兩種邪毒,傷風咳嗽,用薄荷煎湯送服。

五種疳積、八種痢疾、腸風、臟腑毒邪,用陳米煎湯送服。各種咳嗽,用薑湯送服。小兒十二種驚風,用薄荷煎湯送服。丹毒、癰疽、瘰癧、瘡瘍、涎喘、消渴、大小便不通或瀉痢、酒毒導致大便紅色、喉嚨阻塞、腮腺腫大、誤吞銅鐵金石、藥物中毒、水土不服等,用溫水送服。痢疾很厲害,大便顏色發紅的,用黃連煎湯送服。婦女血海久冷,帶下赤白,難以生育,以及各種血氣病症,用艾葉煎湯送服。

這些方法可以治療山區鄉村的人,關鍵在於善於運用。

預防風寒暑濕邪氣,藿香正氣散可以預防。

不換金正氣散:厚朴、陳皮、藿香、半夏、蒼朮各一錢,甘草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溫服。治療四季感冒傷寒、時令溫疫、山嵐瘴氣,只是感覺四肢拘緊,心腹脹滿,飲食不消化,或者有嘔吐腹瀉惡寒等症狀,還沒有發熱的,應該先用這個藥調理脾胃以作預防。也治療霍亂嘔吐腹瀉,下痢赤白,水土不服等症狀。

如果感冒,還伴有頭痛發熱胸悶的,用藿香正氣散。如果前面的症狀還伴有全身疼痛的,用人參敗毒散、九味羌活湯。藿香正氣散: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各六分,厚朴、白朮、陳皮、桔梗、半夏曲各四分,甘草二分,生薑大棗煎服。治療脾胃內傷,外感寒邪,寒熱拘緊,頭痛嘔吐,胸中脹滿,以及傷食、傷冷、傷濕、中暑、霍亂、山嵐瘴氣、水土不服、寒熱如瘧疾等,都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藥物,但它不是治療正傷寒的藥物。如果病在太陽經,頭痛發熱,關節疼痛,這個方子絕對不能用,錯誤服用反而會損傷正氣,逆亂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