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35)
外集·卷三 (35)
1. 傷寒雜證
鄭者,重也。言語重複不已,聲音模糊,有如鄭衛不正之音,皆因汗下後及風溫發汗過多,以致表虛里竭,精氣奪而神昏舌短,故脈息沉微,二便多利,外見陰證,白通湯救之,或單人參湯亦可。故曰譫語實則可下,虛不可為。實者,胃實有燥屎也;虛者,胃虛腸自利也,全憑水道斷之。
咽痛有熱無熱,腎伏暴寒下必利;
太陰絡咽,少陰絡喉,熱邪乘之,乃生咽痛。若汗下過多,虛而生熱,亦能咽痛。有少陰身熱腹痛,脈沉咽痛或不食嘔吐者,黃連龍骨湯。少陰客熱咽痛者,單甘草湯。寒熱相搏及亡陽咽痛者,豬膚湯、甘桔湯。二便難者,甘桔湯加玄參、枳殼,順導黑臭之物,續以甘草、生薑煎湯頻與之,以解其毒,或陶氏芩連消毒飲。陽毒發斑,吐血咽痛者,玄參升麻湯。
陽厥宜下反發汗,則口瘡赤爛,內服升麻六物湯,外用蜜漬黃柏汁含之。咽喉閉塞者,烏扇湯。聲音不出者,雞殼苦酒湯。有少陰咽痛,無熱下利,四肢厥冷者,甘桔湯;厥冷吐利,脈沉者,豬膚湯;厥冷下利不止者,四順湯、丸,或通脈四逆湯加桔梗,不可汗下;有汗者,藁本末撲之。
又有腎傷寒一證,乃非時暴寒伏於腎經,初起頭痛腰痛咽痛,次即下利,脈微弱者,先用半桂湯,次用四逆湯主之。傷寒六七日,大下後,脈遲不至,咽痛吐膿血,厥冷利不止者死,麻黃升麻湯救之。
臟結有痞無痞,臍痛引陰生必難。
臟結與結胸相似,皆下後邪氣入里。與陽相結,結在胸者為結胸;與陰相結,結在臟者為臟結。惟其陰結,故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或但寒而不熱,其人反靜,飲食如常,時時下利,舌上白苔,脅肋臍腹引入陰筋俱痛者,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所以難治。又病人脅下素有痞氣,再加傷寒邪氣與宿積相合,使真臟之氣閉結而不通,亦名臟結。
不問有痞無痞,慎不可下。邪未全成,熱猶在表,止宜小柴胡加生薑以和表,灸關元穴以回陽而解陰氣之結,危哉!
結胸下早而緊痛,大小寒熱宜細辨;
傷寒太陽證,下之早而表邪乘虛客於上焦少陽之分,名曰結胸。當心緊痛而煩,水漿不入,但能仰而不能俯,其表邪又不散,故項強如柔痓狀。有大結胸者,不按而痛,胸連臍腹痛硬,手不可近,不大便,日晡熱潮,大陷胸湯、丸。有小結胸者,按之方痛,只心下硬,小陷胸湯。
有寒實結胸者,身不熱,口不渴,但心中脹硬而痛,枳實理中丸、五積散,甚者三物白散。有熱實結胸者,心下滿硬,懊憹煩躁而渴,柴陷湯,甚者大陷胸湯。有水結胸,血結胸,陰毒、陽毒結胸,見各條。結胸,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即死。結胸證具而煩躁者,死。結胸見陰脈、陰證及喘急呃逆者,亦死。
白話文:
傷寒雜證
「鄭」指病情嚴重。病人說話反覆不停,聲音模糊不清,像鄭國、衛國不正派的音樂一樣,都是因為汗下過多或風溫病發汗過度,導致表虛里竭,精氣耗損,神志昏迷,舌短,所以脈象沉微,二便次數增多,外在表現為陰證,可用白通湯治療,或單用人參湯也可以。所以說,譫語如果是實證可以瀉下,虛證則不能瀉下。實證是指胃實有燥屎;虛證是指胃虛腸道自行洩瀉,完全依靠小便的狀況來判斷。
咽喉疼痛有熱症或無熱症,腎臟潛伏暴寒,病症一定會腹瀉;
太陰經絡咽喉,少陰經絡喉嚨,熱邪侵犯就會引起咽喉疼痛。如果汗下過多,身體虛弱而生熱,也會引起咽喉疼痛。少陰經有身熱腹痛,脈象沉弱,咽喉疼痛或不食嘔吐的病人,可用黃連龍骨湯。少陰經客熱導致咽喉疼痛的病人,可用單甘草湯。寒熱交爭及陽氣衰敗導致咽喉疼痛的病人,可用豬膚湯、甘桔湯。二便不通的,甘桔湯中加入玄參、枳殼,以排出黑色惡臭的物質,再用甘草、生薑煎湯頻頻服用,以解毒,或者用陶氏芩連消毒飲。陽毒發斑,吐血咽喉疼痛的病人,用玄參升麻湯。
陽氣厥逆宜瀉下,反而發汗的話,就會導致口瘡潰爛,內服升麻六物湯,外用蜜漬黃柏汁含漱。咽喉閉塞的,用烏扇湯。聲音發不出聲的,用雞殼苦酒湯。少陰經咽喉疼痛,沒有發熱卻腹瀉,四肢厥冷的病人,用甘桔湯;厥冷嘔吐腹瀉,脈象沉弱的病人,用豬膚湯;厥冷腹瀉不止的病人,用四順湯、丸,或通脈四逆湯加桔梗,不可發汗;已經出汗的,用藁本末撲鼻。
還有一種腎臟傷寒,是因非時節的暴寒侵犯腎經,初期頭痛腰痛咽喉痛,接著腹瀉,脈象微弱的病人,先用半桂湯,然後用四逆湯治療。傷寒病發六七天,大瀉之後,脈象遲緩微弱,咽喉疼痛,吐膿血,厥冷腹瀉不止的病人會死亡,用麻黃升麻湯搶救。
臟結有痞塊或無痞塊,臍部疼痛牽引至陰部,則病情一定會加重。
臟結與結胸相似,都是瀉下之後邪氣侵入內臟。與陽氣相結,結在胸部者為結胸;與陰氣相結,結在臟腑者為臟結。因為是陰氣凝結,所以臟結沒有陽證,沒有寒熱往來,或者只是寒不熱,病人反而比較安靜,飲食如常,經常腹瀉,舌苔白,脅肋、臍腹及陰部經絡都疼痛,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所以難以治療。還有病人脅下本來就有痞氣,再加上傷寒邪氣與宿積相合,使臟腑之氣閉結不通,也稱為臟結。
不論是否有痞塊,都必須謹慎,不可瀉下。邪氣尚未完全形成,熱邪還在表層,只宜用小柴胡湯加生薑以調和表證,灸關元穴以回陽解陰氣的凝結,這是非常危險的!
結胸瀉下過早而緊痛,寒熱輕重需細心辨別;
傷寒太陽證,瀉下過早,表邪乘虛而入上焦少陽經脈的分界,稱為結胸。會感到心胸緊痛煩躁,水漿不能入口,只能仰臥不能俯臥,表邪又未散,所以項強,像柔痓一樣。大結胸,不按也痛,胸部連到臍腹都疼痛堅硬,手碰都不能碰,不大便,午後發熱,用大陷胸湯、丸。小結胸,按壓才痛,只有心下堅硬,用小陷胸湯。
寒實結胸,身體不發熱,口不渴,只是心中脹滿堅硬疼痛,用枳實理中丸、五積散,嚴重者用三物白散。熱實結胸,心下滿脹堅硬,煩躁口渴,用柴陷湯,嚴重者用大陷胸湯。水結胸、血結胸、陰毒、陽毒結胸,見各條說明。結胸,脈象浮大者,不可瀉下,瀉下則死。結胸證候齊全而煩躁的,會死亡。結胸出現陰脈、陰證及喘促呃逆的,也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