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6)
內集·卷二 (6)
1. 主治各經燥藥
肝(當歸),心(麥門冬),脾(麻仁),肺(杏仁),腎(柏實)
大腸(硝石),小腸(茴香),三焦(山藥),膀胱(茴香),胞絡(桃仁)
以上諸藥,治上中下三焦內燥,兼補血和血之劑。
白話文:
肝用當歸、心用麥門冬、脾用麻仁、肺用杏仁、腎用柏實,大腸用硝石、小腸用茴香、三焦用山藥、膀胱用茴香、胞絡用桃仁,這些藥物一起使用,可以治療上中下三焦的內燥,同時具有補血和血的作用。
2. 治寒門
即湯液熱浮長也。古庵云:治寒以熱。熱藥屬陽,故治寒多陽藥。外寒宜汗散,宜用風門藥,寒從汗解也。夫寒濕皆屬陰,宜與治濕門通看。
附子,
附子辛甘鹹熱毒,虛寒風濕行經速,咳逆厥冷腹心疼,霍亂嘔痢筋蜷縮。
附子、烏頭、烏喙、天雄、側子,五物同出異名。似烏鳥頭者為烏頭,俗名川烏;兩歧相合如烏之嘴者為烏喙;細長至三四寸者為天雄;附根而生者為附子;小者為側子。補虛多用附子,風家多用天雄、川烏。東垣云:附子有大毒。陽中陽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
白話文:
【這是關於湯液熱療法的描述。古庵曾說:治療寒病使用熱藥。熱藥屬於陽性,因此治療寒病時大多使用陽性藥物。對付外來的寒氣,應以發汗的方式進行,使用能疏風散寒的藥物,因為寒氣能夠通過出汗得到解除。寒和濕都屬於陰性,治療時應將它們視為同一類別來看待。
附子,是一種具有辛、甘、鹹、熱性質且帶有毒性的藥物。它對於治療虛寒、風濕等疾病非常有效,可以迅速緩解咳嗽、逆冷、腹痛、心痛、霍亂、嘔吐、痢疾、筋肉蜷縮等症狀。
附子、烏頭、烏喙、天雄、側子這五種藥物同源不同名。形狀像烏鳥頭部的為烏頭,俗稱川烏;兩部分合在一起形狀如烏鴉的嘴部的為烏喙;細長到三四寸長的是天雄;附著在根部生長的為附子;小的是側子。補益虛弱多使用附子,風寒疾病則多使用天雄、川烏。東垣曾經提到,附子具有極大的毒性。其性質輕浮而不沈,作用快速而不持久。】
本手少陽三焦、命門藥也。能治六腑沉寒,五臟痼冷。主中寒及傷寒陰症陰毒,四肢厥冷,心腹疼痛,煩躁迷悶不省,風寒咳逆邪氣,霍亂轉筋,下痢赤白,脾胃虛冷,脾脹翻胃嘔逆,久瀉不止,頭痛頭風。堅筋骨,治偏風半身不遂及寒濕痿躄拘攣,腰脊膝痛,腳疼冷弱不能行步,諸痹癱瘓,痰涎。得白朮,治腎寒濕;得乾薑,補中回陽。
為百藥之長,通行諸經,引用效最速。丹溪云:八味丸用為少陰嚮導,其補自是地黃,後世因以為補,謬哉!孕婦誤服墮胎。取端平圓大重一兩以上者力全,用黑豆煎水浸五日夜,去皮尖並臍,切作兩片,以姜渣包夾,外又用麵包,灰火中炮熟。如外黃內白,劣性尚存,須薄切,炒令表裡皆黃。
白話文:
三焦經藥物,能治療六腑寒涼、五臟積寒,主治體內寒氣、傷寒陰症、四肢冰冷、心腹疼痛、煩躁神志不清、風寒咳嗽、霍亂抽筋、腹瀉、脾胃虛寒、脾胃脹滿嘔吐、久瀉不止、頭痛、頭風。能強健筋骨,治療偏風半身不遂、寒濕痿痺拘攣、腰背膝蓋疼痛、腳部冰冷無力、各種痹症癱瘓、痰涎。搭配白朮可治療腎寒濕氣,搭配乾薑可溫補脾胃回陽。
三焦經藥物是百藥之長,能通行全身經絡,療效最快。丹溪先生說八味丸用三焦經藥物作少陰經的嚮導,認為地黃才是補益之本,後世人因此誤以為三焦經藥物是補益藥,這是錯誤的!孕婦服用三焦經藥物會導致流產。要選用個頭圓大、重量超過一兩的藥材,效果最佳。用黑豆水浸泡五天五夜,去除豆皮、豆尖和臍部,切成兩片,用薑渣包裹,再用麵包包裹,用灰燼火慢慢烤熟。如果藥材外黃內白,藥性未完全發揮,需要切薄片,炒至内外皆黃。
有用童便煮而浸之,以助下行。俗方每用附子,皆須甘草、人參、生薑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惟古姜附湯生用之。地膽為使,惡蜈蚣,畏防風、黑豆、甘草、人參、黃耆、烏韭。
川烏,
川烏破積除寒熱,心腹臍間冷氣結,肩胛諸痹目中疼,消胸痰滯三蟲殺,烏喙專主陰囊癢,能消癥腫醫歷節。
行經逐寒,治風濕邪,與附子大同。主破諸積聚寒熱,心腹臍間冷痛,肩胛痛不可俯仰,一切風痹、血痹、半身不遂皆驗。目中痛不可久視,消胸中痰冷,食不下,墮胎,殺三蟲,長而有尖者佳,制同附子。遠志為使。反半夏、栝蔞、貝母、白蘞、白芨,惡藜蘆,忌豉汁。其汁煎之名射罔,味苦。
白話文:
以前有人用童尿煮藥材來幫助藥效發揮,民間偏方常使用附子,但必須搭配甘草、人參、生薑來減輕附子的毒性。只有古時候的姜附湯可以生用。地膽是附子的配藥,忌諱蜈蚣,也害怕防風、黑豆、甘草、人參、黃耆、烏韭。
川烏可以破除積聚、寒熱,治療心腹、臍間的寒氣積聚,肩胛疼痛、眼睛疼痛,消散胸腔痰濕,殺死寄生蟲。烏喙專門治療陰囊瘙癢,也能消腫治骨節疼痛。
川烏能通經脈、驅寒氣,治療風濕邪氣,功效和附子相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積聚、寒熱,心腹、臍間冷痛,肩胛疼痛,無法低頭抬頭,各種風濕、血痹、半身不遂等病症。眼睛疼痛,無法長時間看東西,可以消散胸腔痰濕,食慾不振,墮胎,殺死寄生蟲。長而尖的川烏品質最好,制法與附子相同。遠志是川烏的配藥,忌諱半夏、栝蔞、貝母、白蘞、白芨,害怕藜蘆,不能用豉汁。川烏的汁液煎煮後叫做射罔,味道苦。
殺禽獸,療屍疰堅癥,頭風痹痛,又主瘻瘡瘡根,結核瘰癧,毒腫及蛇咬。先取藥塗四畔,漸漸近瘡,習習逐病至骨。瘡有熱膿黃水出塗之,若無膿水,有生血及新傷肉破即不可塗,立殺人。中之者,以甘草、蘭青、小豆葉,冷水解之。烏喙,味辛,微溫。主風濕,丈夫腎濕陰囊癢,寒熱歷節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癰腫膿結。
烏龍丹:川烏、五靈脂各五兩,量入龍腦、麝香為末,滴為丸,彈子大。每一丸先以生薑汁研化,次暖酒調,日二次,空心、晚食前服,治癱瘓風,手足軃曳,口眼喎斜,語言謇澀,步履不正,神效。三神丸:烏頭三兩。一兩生,一兩炒熟,一兩燒存性,為末,醋煮,麵糊丸,綠豆大。
白話文:
處理禽獸肉,治療屍體腐爛及堅硬癥狀,頭部風濕引起的疼痛,對於腫瘍、瘡根、結核、瘰癈、毒腫以及被蛇咬傷都有療效。首先將藥物塗抹在四周,然後逐步接近傷口,持續地驅趕病痛至骨髓。如果有熱膿黃水流出,可塗抹藥物。但若沒有膿水,且傷口處有新生血液或新傷創傷的破損組織,則不可塗抹,否則會立即致死。
若不慎中毒,應使用甘草、蘭青、小豆葉和冷水進行解毒。
烏喙,味道辛辣,微溫。它能治療風濕病,特別是男性因腎濕導致的陰囊瘙癢、寒熱症、關節疼痛、腰痛以致行走困難,以及膿腫和結核。
烏龍丹:川烏和五靈脂各五兩,加入龍腦和麝香研磨成粉末,滴水製成丸狀,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時,先用生薑汁研磨化開,再用暖酒調服,每日兩次,空腹時和晚餐前服用,可以治療風癱、手腳無力、口眼歪斜、說話含糊不清、步履不穩等癱瘓風症狀。
三神丸:烏頭三兩,一部分生用,一部分炒熟,另一部分燒至存在性質後研磨成粉末,用水煮沸後與麵糊混合,製成大如綠豆的丸狀。
每五丸,空心服。瀉用井花水下;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痢,生薑甘草湯下。
天雄,
天雄壯陽散寒濕,上療頭面風邪急,側子專治偏痹風,瘡瘻癰腫效可立。
東垣云:天雄散寒,為去濕助精陽之藥。凡上焦虛陽,頭面風去來疼痛,喉痹,背脊傴僂,胸膈痰水,氣喘促急,霍亂,必用之。久服令人心雄,力作不倦,故名。余與烏、附同,但天雄走上,烏、附達下。取身全、短、無尖,周匝有附子孕十一個,皮蒼色者佳。凡丸,炮去皮尖、底須,湯藥和皮生用亦佳。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丸,空腹服用。瀉肚子時用井水送服;赤痢時用甘草湯送服;白痢時用乾薑湯送服;赤白痢時用生薑甘草湯送服。天雄性溫熱,可壯陽散寒除濕,治療頭面風邪急症,偏癱風症,瘡瘍癰腫效果顯著。東垣說,天雄性寒,是去除濕氣、助益精陽的藥物。凡是上焦陽虛,頭面風寒疼痛,喉嚨痺痛,背脊彎曲,胸膈痰多,呼吸急促,霍亂,都可用它治療。長期服用可使人心志堅強,精力充沛,所以叫做天雄。它和烏頭、附子一樣,但天雄上行,烏頭、附子下行。選擇身體完整、短小、無尖刺,周圍有十一個附子包圍,皮色呈青色者為佳。製作丸藥時,需炮制去皮尖、底須,湯藥中則可生用或帶皮一起使用。
遠志為使。惡腐婢,忌豉汁。側子,專治腰腳冷痹,半身不遂及遍身風疹,頸上鼠瘻,一如癰腫皆驗。余與烏、附相同。
生薑,
生薑發散主傷寒,鼻塞頭疼咳逆安,入肺開胃止痰嘔,破血行氣到心間。
姜,御濕氣,如田有界以分水也。味辛,溫,無毒。浮而升,陽也。主發散傷寒傷風,頭痛鼻塞寒熱,咳逆喘嗽上氣。入肺開胃益脾,化痰涎,止嘔吐翻胃之聖藥也。以上諸症皆在表在上之邪,姜能行氣散氣,故治之。產後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為胃藥,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
心氣通則一身之氣正,而邪氣不能容,故曰去穢惡,通神明。後人因孔子不徹,而每好食之,其實多服反少智,損心氣,故孔子亦不多食。古云:八九月食姜,至春患眼、損壽、減筋力。又云:平人夜食姜,令人閉氣,病則不拘也。丹溪云:留皮則冷,去皮則熱。非皮之性本冷也,蓋留皮則行表而熱去,去皮則守中而熱存耳。
白話文:
遠志是一種藥材,不能與腐婢同用,也不能用豉汁烹調。側子專門治療腰腿寒冷麻痹、半身不遂、全身風疹、頸部鼠瘻,以及各種癰腫,效果都很好。它和烏頭、附子藥性相似。
生薑可以發散寒氣,主治傷寒、鼻塞頭疼、咳嗽逆氣等症狀,可以入肺開胃、止咳化痰、止嘔吐。
生薑可以驅散濕氣,就像田地有界才能分開水流一樣。它味辛性溫,無毒。生薑性浮而升,屬於陽性藥物,可以發散傷寒、傷風,治療頭痛鼻塞、寒熱交加、咳嗽逆氣、喘息上氣等症狀。生薑可以入肺開胃、益脾、化痰涎、止嘔吐,是治療這些症狀的聖藥。以上這些症狀都是表面的寒邪,生薑可以行氣散氣,因此可以治療。產婦一定要服用生薑,因為它可以破血逐瘀。現代人只知道生薑是胃藥,卻不知道它也能通暢心肺。
心氣通暢,則全身氣血順暢,邪氣就無處可容,所以說生薑可以去除穢惡,通達神明。後人因為孔子不愛吃生薑,就經常食用,其實過量服用反而會降低智力,損傷心氣,所以孔子也不常吃。古人說,八九月吃生薑,到春天就會患眼疾、損害壽命、減弱筋力。又說,普通人晚上吃生薑,會讓人閉氣,生病就不忌諱了。丹溪先生說,生薑留皮性涼,去皮性熱。不是生薑皮本身性涼,而是留皮則行於表面而散熱,去皮則守在內部而留熱。
故又有言曰:姜屑,比之乾薑不熱,比之生薑不潤。以乾生薑代乾薑者,以其不潛故也,秦椒為使。惡黃芩、黃連、天鼠屎。殺半夏、厚朴、茛菪毒。
桂枝,
桂枝辛甘熱且浮,微解風寒汗自收,一樣嫩枝名柳桂,善治上焦熱不留,薄桂專行肢節滯,橫行肩臂必須求。
桂,猶圭也,為諸藥之先聘也。木葉心皆一縱理,獨桂有兩紋,形如圭。諸家論桂不同,惟陳藏器云:菌桂、牡桂、桂心,同是一物。出交趾、南海、桂林、桂嶺、桂陽、柳州、象州者佳。菌桂正圓,如竹卷二三重,味烈肉厚者,即今肉桂。菌,竹名,言其卷如竹筒,故又名筒桂。
白話文:
所以又有人說:薑屑,比起乾薑不那麼燥熱,比起生薑不那麼滋潤。用乾生薑來代替乾薑,是因為乾生薑不那麼沉降。配伍秦椒為使。忌諱黃芩、黃連、天鼠屎。能殺半夏、厚朴、莨菪毒。
桂枝性辛甘溫,氣味比較浮散,能稍微解除風寒,並且可以促進汗液收斂。其中有一種嫩枝叫做柳桂,擅長治療上焦的熱邪,不會停留。薄桂則專門走竄肢節的寒滯,治療肩臂疼痛的,必須用到它。
桂枝,就像圭玉一樣,是各種藥材中率先引導藥性到達病所的先鋒。所有樹木的葉子、樹心都只有一種紋理,唯有桂枝有兩條紋理,形狀像圭玉。各家對桂枝的說法不盡相同,只有陳藏器說:菌桂、牡桂、桂心,都是同一樣東西。產於交趾、南海、桂林、桂嶺、桂陽、柳州、象州的品質最好。菌桂呈正圓形,像竹子卷了兩三層,味道濃烈肉質厚實,就是現在的肉桂。菌,是竹子的名稱,意思是說它像竹筒一樣卷起來,所以又叫做筒桂。
半卷多脂者,名板桂,即今鐵板桂也。牡乃老桂,味稍淡,皮薄少脂,乃桂品中之最高者,故又名官桂。桂心,即牡桂去皮一半,取中心近里味辛者。桂枝乃細薄而嫩者。薄桂比桂枝稍厚,柳桂比桂枝更薄。桂枝有小毒。浮而升,陽也。氣、味俱輕。入足太陽經,故能上行頭目,發散表邪。
凡傷風傷寒有汗者,用以微解表邪,邪去而汗自止,非固表止汗之謂也。柳桂,乃小枝嫩條,尤善行上焦,補陽氣,虛人服之使不生熱也。薄桂,乃細薄嫩枝,入上焦,橫行肩臂。治痛風,善行肢節凝滯,兼瀉奔豚。凡使,略刮去粗皮。
以上治上焦寒藥。
肉桂,
白話文:
肉桂
半卷多脂者,名板桂,即今鐵板桂也。 意思是,半卷起來且油脂含量多的桂皮,叫做板桂,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鐵板桂。
牡乃老桂,味稍淡,皮薄少脂,乃桂品中之最高者,故又名官桂。 雄桂指的是老桂,味道較淡,皮薄且油脂含量少,是桂皮中品質最好的,因此又稱為官桂。
桂心,即牡桂去皮一半,取中心近里味辛者。 桂心就是將雄桂的皮去掉一半,取其靠近中心的部位,味道辛辣。
桂枝乃細薄而嫩者。薄桂比桂枝稍厚,柳桂比桂枝更薄。桂枝有小毒。 桂枝指的是細薄而嫩的桂皮。薄桂比桂枝稍微厚一些,柳桂則比桂枝更薄。桂枝帶有一點毒性。
浮而升,陽也。氣、味俱輕。入足太陽經,故能上行頭目,發散表邪。 桂皮的特性是向上升浮,屬陽性,氣味都比較輕。它進入足太陽經脈,因此能上行至頭部和眼睛,發散表面的邪氣。
凡傷風傷寒有汗者,用以微解表邪,邪去而汗自止,非固表止汗之謂也。 對於傷風感冒伴有汗出的患者,可以用桂皮來微微解表散寒,邪氣去除後汗自然止住,並不是為了固表止汗。
柳桂,乃小枝嫩條,尤善行上焦,補陽氣,虛人服之使不生熱也。 柳桂指的是桂樹上細嫩的小枝條,特別擅長疏通上焦(胸部及頭部),補益陽氣,虛弱的人服用它不會引起發熱。
薄桂,乃細薄嫩枝,入上焦,橫行肩臂。治痛風,善行肢節凝滯,兼瀉奔豚。 薄桂指的是細薄而嫩的枝條,進入上焦,橫行於肩部和手臂。用於治療痛風,能疏通肢節的凝滯,同時也能治療奔豚症(下腹部脹痛,氣逆上衝)。
凡使,略刮去粗皮。 使用桂皮時,需要稍微刮去外層粗糙的皮。
以上治上焦寒藥。 以上這些都是治療上焦寒症的藥物。
肉桂 肉桂就是指桂皮。
肉桂辛熱補腎臟,養精止煩又止汗,利肝肺氣遏心疼,溫中破癖除霍亂。
純陽,小毒,入手、足少陰經。東垣云:氣之厚者,肉桂也。氣厚則發熱,故下行而補腎、相火不足。主一切風氣,五勞七傷,養精髓,暖腰膝,止虛煩虛汗。利肝氣,除風濕冷痹、筋骨攣縮,利肺氣,止咳嗽鼻齆,養心神,治卒心痛,久服,明眼目,和顏色,面生光華。兼溫脾胃,長肌肉,破痃癖、癥瘕、瘀血,霍亂轉筋,下痢,一切沉寒痼冷,中下腹冷痛。
此藥通血脈,利關節,故婦人經閉亦用之。惟有孕者,必炒過乃不墮胎。宣導百藥,無所畏,謂之通使。春、夏二時慎用。本草雖云小毒,亦從類化,與芩、連為使,小毒何施?與烏、附、巴豆、乾漆為使,則小毒化為大毒。得人參、麥門冬、甘草,則能調中益氣而可久服;得柴胡、紫石英、乾地黃,則能調榮而止吐逆。凡使,色紫而厚者佳,刮去粗皮、忌生蔥。
白話文:
肉桂性味辛熱,能補腎臟,滋養精氣,止住煩躁和盜汗,疏通肝肺之氣,緩解心痛,溫暖脾胃,消除積聚的寒邪,治療霍亂。
它屬於純陽藥性,有小毒,走入手少陰、足少陰經脈。東垣說:肉桂的氣質厚實,氣厚則發熱,所以它會下行補腎,溫補命門之火。它主治各種風寒病症,五勞七傷,滋養精髓,溫暖腰膝,止虛煩虛汗。它能疏通肝氣,去除風濕寒痹、筋骨攣縮;疏通肺氣,止咳嗽鼻塞;滋養心神,治療猝發心痛。長期服用,可以明目,改善膚色,使面容光彩。此外,它還能溫暖脾胃,促進肌肉生長,消除痃癖、癥瘕、瘀血,治療霍亂轉筋、下痢,以及一切寒邪凝滯導致的中下腹冷痛。
肉桂能通血脈,利關節,所以婦女經閉也可以用它。但孕婦必須將其炒熟才能服用,以免造成流產。肉桂能引導百藥,無所畏懼,被稱為「通使」。春夏二季要慎用。雖然本草書中記載它有小毒,但經過配伍,就可以化解毒性。與黃芩、黃連配伍,毒性就被減輕;與烏頭、附子、巴豆、乾漆配伍,則毒性會加重。與人參、麥門冬、甘草配伍,可以調和脾胃,益氣補虛,長期服用也無妨;與柴胡、紫石英、乾地黃配伍,可以調和營氣,止吐逆。肉桂以色紫且厚者為佳,服用前要刮去粗皮,忌與生蔥同食。
官桂,
官桂無毒治中寒,咳逆喉痹吸呼難,補中更治心脅痛,溫筋通脈利竅關,桂心專能止心痛,行血藥滯補陰堅。
官桂,主寒在中焦,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呼吸不清,兼補中益氣,治心痛、脅痛。溫筋通脈利關節,治冷風疼痛。桂心,治九種心痛及中惡、寒疝、產後血衝心痛,止唾血吐血,破血通月閉,下胞衣,殺三蟲。兼治中風偏僻,牙緊舌強,失音及腳軟痹不仁。丹溪云:桂心入二三分於補陰藥中,則能行血藥凝滯而補腎,由味辛屬肺而能生水行血,外腎偏腫痛者亦驗。
乾薑,
乾薑生用發寒邪,利肺咳逆身痹麻,炮苦守中溫脾腎,瘧利霍亂腹疼佳,炒黑止血又生血,產後潮熱退無些。
白話文:
官桂
官桂性溫無毒,能治療中焦寒症,如咳嗽逆氣、喉嚨痹塞、呼吸困難等。它還能補益中氣,治療心痛、脅痛。溫暖筋骨,通利脈絡,暢通關節,治療風寒引起的疼痛。桂心則專門治療心痛,具有行血化瘀、補陰固腎的功效。
官桂主治中焦寒證,包括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呼吸不暢等症狀。同時,它能補益中氣,治療心痛、脅痛。溫暖筋骨,通利脈絡,暢通關節,治療寒風引起的疼痛。桂心則專門治療九種心痛,以及中惡、寒疝、產後血衝心痛等症狀,還能止唾血、吐血、破血通月閉、下胞衣、殺三蟲。此外,也能治療中風偏癱、牙關緊閉、舌頭強硬、失音、腳軟麻木等症狀。丹溪先生說:在補陰藥中加入二三分的桂心,可以行血化瘀、補腎。因其辛味入肺,能生水行血,對外腎偏腫痛也有效。
乾薑
乾薑生用能發散寒邪,治療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逆氣、肢體麻木等症狀。炮製後苦燥,能溫暖脾腎,治療瘧疾、霍亂、腹痛等症狀。炒黑後則具有止血和生血的功效,能治療產後潮熱。
大熱,無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生用味辛,發散寒邪,與生薑同功。利肺冷氣咳嗽咳逆,胸滿。除風寒濕痹,一切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唐本》云:治風下氣,宣諸脈絡,微汗是也。水洗慢火炮製,則味微苦,止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不止,能守能補,與生薑異。溫脾胃,治裡寒水泄,下痢腸澼汁,久瘧霍亂,心腹冷痛脹滿。
又下焦寒濕,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佐以附子立效。傷寒陰陽易病,單服之。童便炒黑,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與補陰藥同用,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治血虛發熱及產後大熱。丹溪云:多用能耗散元氣,壯火食氣故也。須生甘草緩之。畏惡同生姜。造乾薑法:取生者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曬乾,釀瓷甕中三日,內紫色乃成。蜀地者佳。
白話文:
乾薑性熱,無毒,可升可降,屬陽中帶陰。生用味辛,可發散寒邪,功效與生薑相似。可治肺寒氣喘咳嗽、咳逆、胸悶,也能除風寒濕痹、一切風邪毒氣,以及皮膚間的結氣。據《唐本》記載,乾薑能治風下氣,通暢脈絡,並微微發汗。水洗慢火炮製後,則味微苦,具有止而不移的效果,不像附子只會使病情加重而不停歇,乾薑能守住陽氣並補益身體,與生薑不同。乾薑可溫暖脾胃,治裡寒水瀉、下痢腸澼汁、久瘧霍亂、心腹冷痛脹滿。
此外,對於下焦寒濕、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將絕的患者,可佐以附子,療效顯著。傷寒陰陽失調易生病者,單服乾薑亦有效。童便炒黑後的乾薑能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與補陰藥同用,能引導血藥進入氣分生血,治療血虛發熱及產後大熱。丹溪認為,過量服用乾薑會耗散元氣,壯火食氣,需用生甘草緩解。乾薑忌與生薑同用。乾薑的製作方法是:取新鮮乾薑浸水三日,去皮,再置於流水中浸泡六日,再次去皮曬乾,然後裝入瓷甕中發酵三日,內部呈現紫色即成。蜀地產的乾薑品質較好。
白姜,即蜀姜去皮未經釀者,色白,味極辣,治肺胃寒邪功多。乾生薑,乃留皮自乾者,治脾胃寒濕。
高良薑,
高良薑辛苦大溫,冷衝心痛腹相牽,霍亂嘔痢宿食化,腳氣冷痹亦堪論。
出高良郡,形似山姜。純陽,無毒。主胃中暴冷、逆衝心痛,或腹內亦痛、霍亂轉筋、翻胃嘔食、瀉痢,消宿食,解酒毒,兼去風冷痹弱腳氣。大抵溫中下氣,消積健脾,與諸豆蔻同功。銼碎,麻油拌炒。
紅豆蔻,
紅豆蔻辛溫無毒,腸虛水瀉痛心腹,霍亂嘔酸酒毒醒,更闢瘴霧忌多服。
白話文:
白姜是蜀姜去皮未經釀造的,顏色白,味道非常辣,治療肺胃寒邪的效果很好。乾生薑是留著皮自然乾燥的,用來治療脾胃寒濕。
高良薑性味辛苦大溫,可以治療寒氣上衝心痛、腹部疼痛,以及霍亂、嘔吐、腹瀉、宿食不化、腳氣、肢體冰冷麻痺等病症。
高良薑產於高良郡,形狀像山姜,性屬純陽,無毒。主治胃寒、心痛、腹痛、霍亂、抽筋、嘔吐、腹瀉、消食積、解酒毒、治風寒痺症、腳氣等。總而言之,高良薑具有溫中下氣、消積健脾的功效,與豆蔻類藥物具有相同的功效。將高良薑切碎,用麻油拌炒後食用。
紅豆蔻辛溫無毒,可以治療腸胃虛弱、水瀉、心腹疼痛、霍亂、嘔酸、酒毒、醒酒,還能辟瘴霧,但忌食過量。
云是高良薑子,微帶紅色,主腸虛水瀉、心腹攪痛、霍亂、嘔吐酸水,解酒毒,去宿食,闢瘴霧氣毒,兼治冷氣腹痛,吐瀉痢疾。不宜多服,令人舌粗,不思飲食。
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大溫,上焦氣冷補還元,散肺中滯退雲翳,助肺消積止胃翻。
色白,形如豆。凡物盛多謂之寇,一顆內子有百粒,故名。無毒。升也,陽也。入手太陰、太陽經。別有清高之氣,補上焦元氣不足,散胸中冷氣,破肺中滯氣,退白睛中紅翳,如赤眼暴發則不宜用。東垣云:溫中止霍亂而助脾。主消冷積,止心腹冷痛,寬胸進食。若冷吐翻胃,遇食即吐,單用二三枚為末,酒調服之。立效。去皮用。
白話文:
高良薑,帶點紅色,能治腸胃虛弱引起的腹瀉、腹痛、霍亂、嘔吐酸水,還能解酒毒、去宿食,驅除瘴氣和霧氣的毒素,也治寒氣引起的腹痛、嘔吐腹瀉。但不能多吃,容易導致舌頭粗大、食欲不振。
白豆蔻,味道辛辣性溫,能溫補上焦(頭部)的寒氣,散去肺部的寒氣和積滯,幫助肺部消積,止住胃部的翻滾。
白豆蔻,顏色潔白,形狀像豆子。因為一顆白豆蔻裡面有上百粒內子,所以叫它“蔻”。白豆蔻無毒,屬陽性,進入手太陰肺經和手太陽小腸經。它還具有清涼之氣,能補益上焦的元氣不足,散去胸中的寒氣,破除肺部的積滯,消除眼睛的白翳。但如果眼睛發紅,像是赤眼暴發,則不宜使用。東垣(醫家李杲)說:白豆蔻能溫中止霍亂,還能幫助脾胃運化。主治寒氣積滯、腹痛、胸悶,能增進食慾。如果出現寒氣引起的嘔吐,吃東西就吐,可以單獨服用二三枚白豆蔻,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效果很快。使用時去皮。
草豆蔻,
草豆蔻辛氣亦溫,心胃寒痛嘔翻翻,下氣溫中除霍亂,善進飲食退酒煩。
實結於草上。無毒。浮也,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主風寒邪犯胃口之上,心腹胃脘作痛作脹,嘔吐霍亂,下氣溫中,補脾胃,磨積滯,調散冷氣甚速,虛弱不能飲食者最宜,兼消酒毒,去口臭。麵包煨熟,去面用。雷公以茱萸同炒,微黃黑,去萸,取豆蔻皮並子杵用之。
肉豆蔻,
肉豆蔻辛溫補中,下氣消痰開胃胸,霍亂心腹多膨痛,實腸久瀉有奇功。
形似豆蔻,對草蔻言,故名肉蔻。無毒。入手陽明經。溫中補脾,消痰飲、宿食、酒毒、冷積。下氣寬胸,開胃止霍亂吐沫,心腹脹痛。實大腸,止虛瀉、冷瀉之要藥也。兼治氣痢、赤白痢、小兒乳霍吐逆、不食作泄、腹內蟲痛、中惡、冷疰鬼氣。《日華》云:肉蔻下氣,以脾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
白話文:
草豆蔻,
草豆蔻具有辛香且溫暖的特性,對於心胃寒冷引起的疼痛和嘔吐有著良好的療效。它能幫助消化,治療由霍亂引起的腹部不適,並且能夠促進飲食,減輕酒後的煩躁感。草豆蔻在植物上實際形成於草的頂端,它無毒,性屬浮動,為陽性,進入人的腳部太陰和陽明經脈。主要針對風寒邪氣影響胃口的問題,對於心腹胃脹痛、嘔吐和霍亂都有很好的療效。它可以促進消化,補充脾胃功能,消除積滯物質,快速散除冷氣。對於虛弱無法正常飲食的人羣特別適合,同時還能消解酒毒,去除口臭。使用時可以將其包裹在麵包中煮熟後去皮使用。雷公則會與茱萸一同炒製,直到顏色微黃或變黑,然後去掉茱萸,保留豆蔻皮和籽進行研磨使用。
肉豆蔻,
肉豆蔻具有辛香且溫暖的特性,能補充中焦的氣血,調節氣機,對下氣、消痰、開胃、舒暢胸膈有著良好效果,對於霍亂和心腹多種膨脹痛有著獨特的療效。肉豆蔻外形類似豆蔻,因此得名。它無毒,進入人手部的陽明經脈。肉豆蔻能溫暖中焦,補充脾臟功能,消除痰飲、宿食、酒毒、冷積。它能下氣、寬胸、開胃,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以及心腹脹痛。能實大腸,是治療虛瀉、冷瀉的重要藥物。此外,肉豆蔻還能治療氣痢、赤白痢、小兒乳霍吐逆、不食作洩、腹內蟲痛、中惡、冷疰鬼氣等症狀。《日華》一書中提到,肉豆蔻能下氣,因為脾臟得到補充,氣自會向下流通。
非若除皮、香附之快泄。《衍義》以為多服泄氣,恐不然。油色肥實肉白者佳。用湯調糯米粉,或醋調麵包,灰火中煨黃熟取出,以紙捶去油淨,勿令犯銅。
縮砂,
縮砂(蜜)辛溫暖脾胃,消食和中止瀉吐,澀腸抑腎奔豚邪,止咳保胎行肺氣。
皮緊縮皺,形色如砂,又名砂仁。無毒。入手足太陰、陽明、太陽、足少陰經。暖胃溫脾,消化酒食,治心腹中虛冷痛,霍亂轉筋,嘔吐水瀉,赤白痢,休息痢,氣痢,澀大小腸,除腎積奔豚氣,止肺氣咳嗽,咳逆上氣,又炒過治妊娠觸傷,胎動腹痛。丹溪云:縮砂治病,行氣故也。
白話文:
縮砂,又名砂仁,性溫味辛,能暖胃溫脾,促進消化,治療胃寒腹痛、霍亂轉筋、嘔吐腹瀉、赤白痢等症狀。縮砂還能澀腸止瀉,除腎積奔豚氣,止咳平喘,治療妊娠觸傷、胎動腹痛等病症。縮砂性溫燥,不可過量服用。
治痢藥中用之,以熱攻熱,乃所以順治也。和皮慢火炒令香熟,刮去皮,取仁搗碎用。與檀香、豆蔻為使則入肺,與人參、益智為使則入脾,與黃柏,茯苓為使則入腎,與赤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
益智仁,
益智(仁)辛溫療胃寒,和中止嘔唾涎殘,固精止溺及余滴,養神補氣三焦安。
服之益人智慧,故名。無毒。療脾胃中受寒邪,止嘔噦涎唾,當於補中、和中藥內兼用之。又治遺精虛漏,小便余滴。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煎服,奇驗。諸辛香劑,多耗神氣,惟此能益氣安神,安三焦,補不足,然亦不可多服。《液》云: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足少陰,本脾經藥也。
白話文:
治療痢疾的藥方中使用益智仁,因為它性溫,能以熱攻熱,順應病情治療。將益智仁用慢火炒至香熟,去除外皮,取仁搗碎使用。配伍檀香、豆蔻,則藥性入肺;配伍人參、益智,則藥性入脾;配伍黃柏、茯苓,則藥性入腎;配伍赤石脂,則藥性入大小腸。
益智仁性味辛溫,可治療胃寒,和胃止嘔吐涎液,固精止遺尿,養神補氣,使三焦安和。
服用益智仁能增進人的智慧,所以得名。無毒。可治療脾胃受寒邪引起的嘔吐、呃逆、流涎等症狀,宜與補中、和中藥一同使用。此外,也能治療遺精、虛漏、小便頻數等症狀。夜間頻尿者,可取益智仁二十四枚,研碎後用鹽水煎服,效果顯著。大部分辛香類藥物容易耗損神氣,唯獨益智仁能益氣安神,安和三焦,補益不足,但也不宜過量服用。《液》中記載:益智仁主要作用於君相二火,手足太陰、足少陰經,屬於脾經藥物。
與諸香同用則入肺,與補氣藥同用則入脾,與滋補藥同用則入腎。蓋脾、肺、腎三經,子母互相關也。去皮用。
蓽茇,
蓽茇熱辛除胃冷,下氣消痰破積猛,嘔酸瀉痢腹心疼,治腎寒疝腰腳眚。
無毒。除胃冷下氣,消痰飲宿食,痃癖,嘔逆醋心,水瀉,虛痢,霍亂,冷氣心腹滿痛。又治腎冷寒疝,核腫陰汗,腰膝痠痛,婦人內冷無子。又偏頭痛,令患人口含溫水,取末一字,隨左右鼻吸之,絕妙。此藥性急,甚於胡椒。今人以調食味,多服走真氣,令人腸虛下重。去涎,用醋浸一宿,焙乾,刮去皮粟子,令淨,免傷肺令人上氣。
白話文:
蓽茇性熱辛,能去除胃寒,並能降氣消痰、破除積聚。用於治療嘔酸、瀉痢、腹痛、腎寒、疝氣、腰腿疼痛等症。蓽茇無毒,能除胃寒、降氣、消痰飲、宿食、痃癖、嘔逆、心煩、水瀉、虛痢、霍亂、冷氣心腹滿痛。還可治腎寒疝氣、核腫、陰汗、腰膝痠痛,以及婦女內寒不孕。此外,也能治療偏頭痛,只需取蓽茇末少許,用溫水調和,讓患者含在口中,再用左右鼻孔吸入,效果極佳。蓽茇藥性急烈,甚至超過胡椒。現今人們常將其用作調味品,過量食用會損耗真氣,導致腸胃虛弱,出現下墜感。為了減少對肺部的刺激,應先用醋浸泡一夜,再烘乾,刮去外皮,使其潔淨。
香附,
香附辛甘充散寒,皮風胸熱也能寬,消食霍亂腹心痛,開鬱理血女人丹。
氣香,附根而生,又名莎草根。氣平,無毒。沉也,陰中陽也。味輕辛散,能充皮毛髮,去寒氣及皮膚病疹,胸中虛熱,消食下氣,治一切霍亂,心腹疼痛,腎氣膀胱冷。古云:香附理血氣,婦人之仙藥。蓋婦人性偏多郁,此藥散郁逐瘀,令新血自生而百體和。炒黑能止血,治崩漏下血。
凡氣血藥必用之,能引血藥至氣分而生血,亦陽生陰長之義。本草云:益氣者,正謂其為血中氣藥,能和氣而生血止血也。不然,逐瘀快氣之劑,豈能補氣益氣哉?採得後用稈火燒去毛,入石臼內搗淨。氣病略炒,血病酒煮,痰病薑汁煮,下虛鹽水煮,血虛有火,童便煮過則涼,積冷醋浸,炒則熱,他藥亦可以此類推。忌鐵,得烏藥良。
白話文:
香附
香附性辛甘,具有溫散寒氣的作用。它能治療皮風、胸熱等症狀,也能消食、緩解霍亂引起的腹痛和心痛,更能開郁理氣,是婦女調經的良藥。
香附氣味芳香,生長在莎草根部。性平,無毒,屬沉性,陰中帶陽。味道偏辛散,能充實皮毛髮膚,去除寒氣及皮膚病疹,治療胸中虛熱,消食降氣,並能治癒各種霍亂引起的腹痛、心痛,以及腎氣不足、膀胱寒冷等症狀。古人云:「香附理血氣,婦人之仙藥。」這是因為婦女體質偏於郁結,香附能散郁化瘀,促進新血生成,使全身氣血調和。炒黑後可止血,治療崩漏下血。
所有氣血類藥物都需要香附,它能引導活血藥進入氣分,促進血液生成,這也是陽氣生長,陰氣滋長的道理。本草書中記載:「益氣者」,正是指香附是血中氣藥,它能調和氣血,既能生血,又能止血。否則,單純的逐瘀快氣藥物,又如何能補益氣血呢?
採集香附後,要用草火燒去毛,放入石臼中搗碎洗淨。治療氣病時稍微炒一下,治療血病時用酒煮,治療痰病時用薑汁煮,治療下虛時用鹽水煮,治療血虛有火時,用童便煮過則涼,治療積冷時用醋浸,炒則熱,其他藥物也可依此類推。香附忌鐵,與烏藥搭配效果更佳。
又與巴豆同炒,治瀉泄不止。生用,治大便不通。
藿香,
藿香辛溫散寒氣,霍亂心疼並嘔噦,消風水腫闢瘴邪,行氣入肺專開胃。
藿,豆葉,葉似藿,或言主療霍亂,故名。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入手足太陰經。能發汗散寒濕,溫中止霍亂,心腹痛、吐逆最要藥也。又消風水毒氣浮腫,辟惡氣瘴氣,兼止瘧進食,治口臭。本芳香開胃助脾之劑,但入發表散藥則快氣,入補脾藥則益氣,入順氣藥則理肺滯。水洗去土梗,用葉。
白話文:
藿香性溫,可以散寒氣,治霍亂、心痛、嘔吐,消除風水腫、驅除瘴氣,促進食慾。它能發汗散寒濕,溫中止霍亂,是治療心腹痛、吐逆的重要藥物。還能消風水毒氣浮腫,辟除惡氣瘴氣,兼治瘧疾和口臭。藿香芳香開胃,有助脾胃,可以加入發表散藥中快氣,加入補脾藥中益氣,加入順氣藥中理肺滯。使用時,用水洗淨,去土梗,用葉。
丁香,
丁香辛熱快脾胃,止嘔逆亂泄肺穢,入腎壯陽暖膝腰,風腫牙疳及冷痹。
形似釘,純陽。無毒。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主溫脾胃,快積滯,消痃癖,殺酒毒,善止翻胃嘔吐,乾溼霍亂,心腹冷痛,瀉肺寒咳逆上氣、口氣,補腎壯陽,治腰疼膝冷,風毒諸腫及齒疳䘌骨槽。《液》云:與瘛瘲、莪朮同用,亦治奔豚氣,兼療五痔、五色毒痢、鬼疰蠱毒,烏須殺蟲,能發諸香。
雄者顆小,煎膏中用之,去丁蓋,免發背癰;雌者顆大,如棗核,謂之母丁香,味佳力大,故《局方》多用之,單方療婦人陰冷痛,取雌者為末,縫紗袋中,納陰內,中病即已。
白話文:
丁香,味辛而熱,能迅速調理脾胃,止歯胃翻轉引起的嘔吐,以及因肺部寒溼導致的洩瀉。它進入腎臟,能壯陽,讓膝蓋和腰部感到溫暖。對於風腫、牙齦炎和冷痹症狀都有療效。
丁香的形狀類似於釘子,純屬陽性,無毒。它主要影響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少陰腎經。能溫暖脾胃,加速消化不良的積滯,消除結塊和癖疾,殺滅酒中的毒素,善於止歯胃翻轉嘔吐,乾濕霍亂,心腹冷痛,肺部寒咳,上氣以及口中異味。對於腎虛引起的腰疼膝冷,風毒引起的各種腫脹,以及齒齦炎等有療效。
《液》中提到,丁香與瘛瘲(一種神經性疾病)和莪朮(一種草藥)一起使用,也能治療奔豚氣(一種突然的腹痛),同時對五種痔瘡、五種顏色的毒痢、鬼疰(一種鬼魂附體的疾病)和蠱毒有療效。它還能烏須殺蟲,並能發出各種香氣。
雄性的丁香顆粒較小,通常在煎膏時使用,去除丁蓋部分,以防發背癰。雌性的丁香顆粒較大,類似於棗核,稱為母丁香,味道更佳,力量更大,因此《局方》中多使用它。單獨使用它來治療婦人的陰部寒冷疼痛,取雌性的丁香研磨成粉末,用針線袋包裝,放入陰部,當病情得到緩解後即可停止使用。
木香,
木香苦辛健脾胃,氣積霍亂並瘧痢,專寬胸腹散肺痰,消癰治疝行肝氣。
氣香,形如木,即青木香也。出舶上,氣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健脾胃,消食積,治一切氣痛,久年冷氣痃癖癥塊脹痛,九種心痛,婦人血氣刺痛難忍,止翻胃嘔逆,霍亂吐瀉。得草果、蒼朮,治溫瘧、瘴瘧。佐黃連,治赤白痢為最要。專泄肺經氣滯痰結,胸腹間壅塞及冷氣不能運轉,佐以生薑、肉豆蔻,其效尤速。
消癰腫毒及膀胱冷痛、疝氣,俱以檳榔為使。丹溪謂:木香行肝氣。苦入心,辛入肺,心肺氣調而肝家鬱火自伏,更無攻衝拂逆之患,非肝氣之自行也。兼療淋露羸劣少氣,安胎,御霧露,闢疫邪,殺蠱毒。行藥之精,久服強志,不夢寤魘寐。抑論調氣者,和氣也;泄氣者,散氣、破氣也。
白話文:
木香
木香,味道苦辛,具有健脾胃的功效。對於氣積、霍亂、瘧痢等病症有效,能專門寬胸腹、散肺痰,消癰治疝,行肝氣。
木香氣味芳香,形狀像木頭,所以又叫青木香。它產於海外,氣溫和,無毒。木香可以升也可以降,屬於陰中之陽。它能健脾胃,消食積,治療一切氣痛,包括久年冷氣、痃癖癥塊脹痛、九種心痛、婦人血氣刺痛難忍等。也能止翻胃、嘔逆、霍亂吐瀉。
與草果、蒼朮搭配,可以治療溫瘧、瘴瘧。佐以黃連,治療赤白痢效果最佳。木香能專門泄去肺經氣滯痰結,對於胸腹間壅塞以及冷氣不能運轉的症狀,佐以生薑、肉豆蔻,效果尤為迅速。
對於消癰腫毒、膀胱冷痛、疝氣等病症,以檳榔為使。丹溪先生說:木香行肝氣。苦味入心,辛味入肺,心肺之氣調和,肝家鬱火自然消退,不必用攻衝拂逆之法,這就是肝氣自行調節的道理。
木香也能治療淋露、羸劣少氣、安胎、御霧露、闢疫邪、殺蠱毒。它的藥性精純,久服可以強志,不夢寤魘寐。
總之,調氣藥有和氣、散氣、破氣之分。木香屬於散氣、破氣的藥物。
易老專言破氣,東垣以為能補能泄,大抵隨諸藥佐為用。故曰:以黃連制之,則不過於疏暢;以知、柏制之,則不過於上升。形如枯骨,油重者良。行氣,生磨刺服,不見火。止瀉實大腸,用濕紙包,灰火中煨。其有蘆頭丁蓋子色青者,是木香神也。又有一種西木香,止痢腹痛尤效。
沉香,
沉香辛溫能暖中,吐瀉轉筋痛腹胸,消風水腫治冷痹,壯陽散滯一身通。
出海南及交廣,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堅黑中實不枯沉水者為沉香;形如雞骨,中空,半浮半沉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形如馬蹄者為馬蹄香;最粗者為棧香;又有削之自卷,咀之柔韌者為黃蠟沉,尤難得,其實一種,有精粗之異耳。沉香無毒。沉而降,陽也。主暖胃調中,止轉筋吐瀉,心腹痛,氣痢,風水腫毒,冷風麻痹,骨節不任,濕、風皮膚癢。補右腎命門,壯元陽、暖腰膝,散滯氣,保和胃氣。
白話文:
易老認為沉香只具有破氣的效果,東垣則認為它既能補又能泄,基本上是作為其他藥物的輔助藥物使用。因此說:用黃連來控制它,就不會過於疏暢;用知母、柏子仁來控制它,就不會過於上升。形狀像枯骨,油質沉重質量較好。要行氣的話,就生磨成粉服用,不能見火。如果要止瀉,因為它能實大腸,就用濕紙包起來,用灰火煨。如果沉香有蘆頭、丁蓋子,顏色青綠的,就是木香中品質最好的。還有一種西木香,止痢腹痛的效果特別好。
沉香性辛溫,能溫暖中焦,治療吐瀉、轉筋、腹痛、胸痛,消風、水腫,治療寒痹,壯陽、散滯,使全身氣血流通。
產於海南和交廣地區,細枝緊實,未腐爛的叫青桂香;堅硬黑實,不枯朽,能沉水的叫沉香;形狀像雞骨,中間空洞,半浮半沉,與水面平的叫雞骨香;形狀像馬蹄的叫馬蹄香;最粗大的叫棧香;還有一種削開後會自動捲曲,咀嚼起來柔軟韌性的叫黃蠟沉,非常難得,其實它們都是同一種藥材,只是品質有精粗之分。沉香無毒。沉香沉降,屬於陽性藥物。主治溫暖胃氣,調和脾胃,止轉筋、吐瀉、心腹痛、氣痢、風水腫毒、冷風麻痹、骨節疼痛、濕風皮膚癢。補益右腎命門,壯元陽、溫暖腰膝,散除滯氣,保和胃氣。
用為使,上而至天,下而至泉,無所不至。兼去惡氣,破癥癖,補五臟。入湯磨刺,入丸散另研極細。
檀香,
檀香辛溫升胃氣,霍亂腹心痛立去,又行腎邪攻腹心,兼消腫毒並惡疰。
樹如檀,生南海,黃、白、紫三種,俱入藥。無毒。陽中微陰。入手太陰,足少陰,通行陽明經,引胃氣上升,又能引芳香之物上行至胸膈之上,咽嗌之中,同為理氣之劑。主霍亂心腹痛,進食殺蟲。治腎經邪氣上攻,心腹疼痛及腰痛。消風熱諸瘡腫毒,為末,醋和塗之。敷金瘡,止血止痛,兼闢中惡鬼氣。
抑論諸香動火耗氣,非冷氣不舒者,不可輕服。腦麝芳竄尤甚,切宜慎之。古人夏月囊香以闢汗氣,猶謂能散真氣而開毛孔,況服之不當者釣乎!
白話文:
檀香性溫,可以溫暖脾胃,治療霍亂腹痛,也能治療腎經邪氣上攻引起的腹痛。它還可以消腫解毒,並能驅除惡疾。將檀香研磨成粉末,可以用於煎湯、製成丸散服用。
檀香生長在南海,有黃、白、紫三種,皆可入藥,無毒,性屬陽中微陰。它走入肺經、腎經,並能通暢大腸經,引導胃氣上升,也能帶動香氣上行至胸膈和咽喉,是一種理氣的藥材。主要治療霍亂心腹痛,以及進食後引起的蟲病。也可用於治療腎經邪氣上攻引起的腹痛和腰痛。能消散風熱引起的瘡腫毒,將檀香研成粉末,用醋調和塗抹患處。也能敷治金瘡,止血止痛,並能驅除惡鬼邪氣。
不過,所有香料都容易導致火氣上升、耗損元氣,不適合體質偏寒的人服用。麝香、腦麝的香味尤其容易刺激,服用時需格外小心。古人夏天用香囊避暑,都認為香氣能散發真氣、打開毛孔,服用香料更要謹慎,不可輕易嘗試。
胡椒,
胡椒辛熱去胃寒,消食化痰利膈間,霍亂冷痢腹心痛,壯腎和臟忌多餐,蓽澄茄尤溫膀腎,本是同根性一般。
出胡地。其味焦辣也,無毒。除臟腑中風冷,去胃寒痰吐水,食已即吐,尤驗。消食下氣寬胸,止霍亂腹心冷痛,大腸寒滑寒痢亦用。調五臟,壯腎氣,過餐傷肺走氣。飲食中用之者,殺一切魚肉鱉蕈毒。凡使,內無皺殼者力大,石槽中研末用。蓽澄茄,胡語也。向陽者胡椒,向陰者澄茄,治與胡椒一般,尤能助脾胃,溫腎與膀胱冷氣,心腹卒痛及染須用之。去柄及皺皮,酒浸蒸半日,細杵。
,
白話文:
胡椒
胡椒性辛熱,能驅除胃寒,消食化痰,通暢胸膈。適用於霍亂、寒痢、腹痛等症。具有壯腎和臟的功效,但不可過量食用。蓽澄茄性溫,尤擅長溫補膀胱和腎臟,與胡椒同根同源,效用相似。
胡椒產於胡地,味道辛辣,無毒。可治療臟腑寒風,消除胃寒、痰濕、食後嘔吐等症。亦能消食、降氣、寬胸,止霍亂、腹心冷痛,以及大腸寒滑、寒痢等症。具有調和五臟、壯腎氣的功效,但過量食用會傷肺耗氣。日常飲食中可使用胡椒,能殺除魚肉鱉蕈等食物的毒性。選用胡椒時,應選擇內無皺殼的,功效更強。研磨時,最好使用石槽。
蓽澄茄是胡語,陽面生長的稱為胡椒,陰面生長的稱為蓽澄茄。其功效與胡椒相似,特別擅長助益脾胃,溫補腎臟和膀胱的寒氣,治療心腹突然疼痛以及染髮等症。使用前應去除柄部和皺皮,以酒浸泡蒸半日,再細細搗碎。
蜀椒,
蜀椒辛熱散風寒,齒目膚頑腸澼安,咳嘔瘧疽並癥結,壯陽縮便達下關,子名椒目專滲水,秦椒止痛逐風癱。
出四川,謂之蜀椒,皮紅肉厚里白,氣味濃烈;出關陝,謂之秦椒,色黃黑,味短,不及蜀椒。有小毒。浮也,陽中陽也。能發汗散風寒,除六腑沉寒,傷寒時疫亦用之;治齒痛目翳淚出,骨節皮膚死肌痹痛,腰腳不遂,腸澼下痢水瀉;止咳逆咳嗽,嘔吐,溫瘧,黃疸,水腫;破癥結宿食,心腹冷痛;壯陽療陰汗,縮小便,澀遺精。東垣曰:川椒達下是也。
兼治產後宿血諸疾,下乳汁,殺蟲魚毒,鬼疰蠱毒,乃溫脾胃與腎,開腠理,通關益氣,通血之劑也。調食蒸雞豚,味佳。多服令氣乏氣喘,十月食椒,損心多忘。丹溪云:服椒者無不被其毒,以其久久火自膀胱起也。凡使,去目及閉口者,酒拌濕蒸兩時久,取出入甕陰乾,勿令見風,或微炒出汗,乘熱入竹筒中,以杵舂去附紅黃殼。杏仁為使。
白話文:
蜀椒
蜀椒性辛熱,具有散風寒的功效。它可以治療齒痛、目翳、皮膚頑疾、腸澼不止等症狀,也能緩解咳嗽、嘔吐、瘧疾、疽瘡、癥結、心腹冷痛等病症。此外,蜀椒還有壯陽、縮小便、達下關(即通利小便)等功效。椒目(即花椒的種子)則專治水腫。秦椒則以止痛、逐風癱為長。
蜀椒產於四川,故名蜀椒,其皮紅肉厚,內里白,氣味濃烈。而產於關陝一帶的則稱為秦椒,色澤黃黑,味道較淡,不及蜀椒。蜀椒性溫,帶有小毒。
蜀椒性陽,具有發汗、散風寒、除六腑寒氣的功效,因此可用於治療傷寒、時疫等疾病。它還能治療齒痛、目翳、淚出不止、骨節痹痛、皮膚死肌、腰腿無力、腸澼、水瀉等症狀。此外,蜀椒也能止咳、止嘔、溫瘧、治黃疸、水腫、破癥結、消宿食、溫暖心腹、壯陽、治陰汗、縮小便、止遺精等。東垣醫家認為,蜀椒具有通利小便的功效。
蜀椒還能治療產後宿血、促進乳汁分泌,以及殺蟲、解魚毒、鬼毒、蠱毒等。蜀椒性溫,可以溫脾胃和腎,開通毛孔,通利關竅,益氣通血。
蜀椒可以搭配食物一起食用,例如蒸雞肉或豬肉,味道鮮美。但食用過多會導致氣虛、氣喘。十月忌食蜀椒,否則會損傷心臟,容易健忘。丹溪醫家指出,長期食用蜀椒會導致膀胱積熱,引起中毒。
使用蜀椒時,應去除椒目和閉口的椒粒,然後用酒拌濕,蒸兩次,取出置於甕中陰乾,避免見風,或者微炒至出汗,趁熱放入竹筒中,用杵舂去紅黃色的外殼。杏仁是蜀椒的配伍藥。
畏款冬花、雄黃、附子、防風。椒目,味苦、辛,有小毒。主十二水腫,脹滿水蠱。利小便及膀胱急,治盜汗。此藥止行滲道,不行穀道,所以能下水最速。入藥微炒,不宜久服。椒葉,熱,無毒。治奔豚伏梁氣及內外腎釣痛,霍亂轉筋,和艾及蔥搗爛,醋湯拌罨。秦椒,味辛、苦,生溫熟寒,有毒。
治與川椒大同,主腹中寒痛,風邪痿痹,喉痹。通婦人月經,利五臟。服食當用蜀椒,畏惡製法同。
韭菜,
韭菜辛溫性最急,溫中又除胃客熱,中風中惡腹心疼,消瘀破積止便血,根同搗汁利膈胸,子主精寒多夢泄。
白話文:
款冬花、雄黃、附子、防風,這些藥材都忌諱使用椒目。椒目,味苦辛,帶有微毒。主要用於治療十二種水腫、腹脹積水、水蠱等病症。它能利尿、緩解膀胱急迫,並能治療盜汗。椒目只會從滲透的途徑排出體外,不會經過消化道,所以能快速消水。入藥時需要微炒,不宜長期服用。
椒葉性熱,無毒。可以治療奔豚氣、伏梁氣、內外腎臟疼痛、霍亂轉筋等病症。將椒葉與艾草、蔥搗碎,用醋湯調勻敷於患處。
秦椒味辛苦,生則溫熱,熟則寒涼,有毒。它與川椒的功效相似,主要用於治療腹部寒痛、風邪痿痹、喉嚨閉塞等病症。也能通經活血,利五臟。食用時應使用蜀椒,忌諱事項與製法與川椒相同。
韭菜辛溫,性質急烈,既能溫中,又能消除胃中熱邪。可以治療中風、中惡、腹部疼痛、瘀血積聚、便血等病症。韭菜根搗碎取汁,能治療膈胸積滯。韭菜子可以治療精寒、多夢、遺精等病症。
韭,久也,一種而復生也。味辛帶微酸,無毒。溫中,除心腹痼冷作痛,又除胃中客熱,中風失音,及中惡腹心急痛如刺,俱搗汁飲之。善消胸膈間瘀血凝滯,痃癖冷痛,止尿血瀉血及卒下痢。《衍義》云: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令人乏氣;冬食動痰,令人吐水;五月及酒後尤不可食。孔子謂不時不食者,正謂此輩。
未出土者為韭黃,食之滯氣。凡好食韭者,多神昏目暗,入藥搗汁,冬月用根,搗時臭於蔥薤。養生者忌之,又不可與蜜同食。子,主陽衰精冷,夢泄白濁,暖腰膝,壯陽道。入藥微炒。單韭子散:治夢泄失精。炒為末,酒下二錢,效。花主動風,根主養髮。
白話文:
韭菜,生命力強,一年四季都能生長。味道辛辣帶微酸,無毒性。溫暖脾胃,能緩解心腹寒痛,也能去除胃熱,治療中風失音,以及腹痛如刺的急症,這些症狀都可以用韭菜汁來治療。韭菜還能消除胸膈間的瘀血,改善冷痛,止血止瀉。不過,春天吃韭菜香味濃郁,夏天吃韭菜則有臭味,容易讓人乏力;冬天吃韭菜容易生痰,讓人吐口水;五月以及酒後更不適合吃韭菜。孔子說「不時不食」,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尚未出土的韭菜叫做韭黃,吃太多容易脹氣。喜歡吃韭菜的人,大多神志不清,眼睛昏花。入藥時要搗汁,冬季用根,搗碎時比蔥和薤更臭。注重養生的人要忌食,也不可與蜂蜜同食。韭菜子能補陽氣,治療陽氣衰退、精冷、遺精、白濁、腰膝酸軟、陽痿等症狀。入藥時要微炒。單獨服用韭菜子散可以治療遺精。將韭菜子炒成粉末,用酒送服兩錢,效果顯著。韭菜花容易引起風邪,韭菜根則能滋養頭髮。
白芥菜,
白芥菜辛散冷氣,子利胸膈止翻胃,痰生膜外面皮黃,腫毒諸癰膽調敷。
芥味辛辣,有剛介之性,青、紫、白三種。白芥甚辛美,氣溫,無毒。能發汗,散腹中冷氣作痛。其子微炒,研碎入藥。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臟。止夜多小便。丹溪云:痰在皮裡膜外,非此不能達。又治走注風毒疼痛,如遊風腫毒諸癰,為末,豬膽汁調敷,日三易之。
兼辟邪魅、射工、鬼疰,氣發無常,撲損瘀血。紫芥,作虀食之甚美,入藥不及白者力大。青芥極辣,通鼻,溫中,除腎寒邪氣,心痛,腰痛,風痹,利九竅,三芥子,葉大同,多食俱動風氣,有便血痔疾者忌之。
白話文:
白芥菜(白芥)
白芥菜性辛散,味寒,可以驅散體內寒氣。它的種子可以治療胸膈痰阻、翻胃嘔吐,以及痰液凝結成膜、面色發黃等症狀。對於腫毒、癰疽等病症,可以用白芥子研末,配合豬膽汁外敷,每日換藥三次。
白芥味辛辣,性剛烈,分為青、紫、白三種。其中白芥辛辣味美,性溫,無毒。它可以發汗,散解腹中寒氣所致的疼痛。白芥子微炒後研磨成粉,可以入藥,治療胸膈痰阻、止住翻胃吐食,緩解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色發黃等症狀,並能安五臟,止夜尿頻。丹溪先生說:“痰停在皮膜之間,非白芥子莫能及也。”白芥子還能治療因風邪入侵引起的疼痛,如遊走性風痛、腫毒、癰疽等,將白芥子研末,配合豬膽汁外敷,每日換藥三次。
白芥還能辟邪魅、治射工(中箭)傷、驅鬼氣,以及氣發無常、跌打瘀血等病症。紫芥味道鮮美,可以當作菜餚食用,但入藥效力不如白芥。青芥味最辣,可以通鼻,溫中,驅除腎寒邪氣,治療心痛、腰痛、風痺等症,並能通利九竅。三種芥子的葉子都很大,但食用過多會動風氣,患有便血或痔瘡者忌食。
萊菔,
萊菔辛甘氣亦平,溫中消食去痰凝,汁潤肺消並咳血,下氣多餐反澀榮,子吐風痰寬喘脹,倒壁推牆不順情。
性能制來麰面毒,故名。俗云溫菘,又云蘿蔔,無毒。大者肉堅,蒸食煮食,能消穀,去胸膈痰凝氣滯;小者白脆,生啖或搗汁飲之,止消渴,寬中甚驗。又治肺痿吐血,咳嗽勞瘦,和羊肉、鯽魚煮食之妙。總為調脾潤肺之劑,故丹溪云:屬土而有金與水。本草雖言下氣最速,但熟食則辛散味去而甘緩獨存,反滯膈停飲,澀榮衛,令人發白早。
白話文:
萊菔(蘿蔔)
萊菔的味道辛甘,性平,溫和脾胃,消食化積,去除痰凝。它的汁液可以潤肺止咳,並能治癒咳血。它還有助於降氣,但如果吃得太多,反而會使腸胃乾燥,影響營養吸收。萊菔的籽可以化解風痰,舒緩喘脹,改善胸悶、呼吸不順暢等症狀。
萊菔可以解酒毒,因此得名。民間稱它為溫菘或蘿蔔,無毒。大的萊菔肉質堅實,蒸食或煮食可以幫助消化,去除胸膈痰凝、氣滯。小的萊菔潔白脆嫩,可以生吃,也可以搗汁飲用,可以止渴,效果顯著。它還可以治療肺痿吐血、咳嗽勞瘦等病症,與羊肉、鯽魚一起煮食效果更佳。總之,萊菔是調脾潤肺的佳品。丹溪先生說:「萊菔屬土,兼具金、水之性。」雖然本草書上說萊菔降氣最快,但如果熟食,辛散之味消散,甘緩之味獨存,反而容易導致胸膈停滯、飲水不化、腸胃乾燥,令人生白髮。
子,吐風痰,治喘嗽膨脹,癥瘕積聚,黃疸;利五臟及大小二便,有推牆倒壁之功;兼治頭痛,明目去風。孕婦水道不通,單為末,燈心湯下。諸癰醋研塗之。入丸散略炒研用。蕪菁,即蘿蔔苗也。和油敷蜘蛛咬,恐毒入內,為末酒下,又治犬咬。一方乳癰初腫,疼痛作寒熱,取根葉入鹽少許搗敷,覺熱易之。
花陰乾為末,空心水調服,治虛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
艾葉,
艾葉苦溫最熱中,霍亂腹心痛有功,殺蟲調血和肝氣,崩漏安胎暖子宮,生汁止痢並吐衄,實主壯陽明目瞳。
白話文:
蕪菁,也就是蘿蔔苗,可以治喘嗽、腹脹、積聚、黃疸,並能通利五臟及大小便,甚至還有推牆倒壁的功效。此外,它還能治頭痛、明目去風。孕婦若水道不通,可將蕪菁研末服用,也能治療諸種癰瘡,只要將蕪菁研末與醋混合塗抹即可。入丸散藥方中,則需略炒研用。
蕪菁的莖葉,可治乳癰初腫、疼痛發熱,只要取其根葉加少許鹽搗敷即可。
蕪菁花陰乾研末,空腹用清水調服,能治眼昏花暗,長期服用可延年益壽,夜晚也能讀書。
艾葉性味苦溫,最擅長溫熱中焦,能治霍亂腹痛,殺蟲調血和肝氣,還能止崩漏、安胎、暖子宮,生汁能止痢並治吐血。艾葉具有壯陽明目的功效。
艾灸百病,有懲創意,令人痛切自治。干熟者性溫,無毒。闢外感風寒,溫胃,止霍亂轉筋,心腹痛,殺蛔蟲,熏痔䘌,利肝滯冷氣作痛,調和血脈。治婦人崩漏帶下,安胎倒產,子死腹中,產後瀉血不止,暖子宮,令人有子。生搗汁,性寒有毒。治赤白痢、吐血、衄血、瀉血及心腹惡氣刺痛、毒發熱氣上衝發狂,或有瘡出血者,端午日日未出時不語採,日乾,陳久良者。《衍義》用艾搗篩去青渣,取白,入硫黃相和為炷,灸穴。
實,主壯陽,助水臟,暖腰膝及子宮,明目,兼療一切鬼邪毒氣。治火眼,用艾燒令煙起,以碗蓋之,候煙上碗成煤,取下用水調化,洗或點,更入黃連尤妙。
白話文:
艾灸可以治療百病,有懲治病邪的效果,讓人深刻感受到自救的重要性。乾燥成熟的艾草性溫,無毒。可以驅散外感風寒,溫暖胃部,止住霍亂引起的抽筋、腹痛,殺死蛔蟲,熏治痔瘡,緩解肝臟因寒氣滯留而引起的疼痛,調節氣血循環。治療婦女崩漏、帶下、安胎、難產、胎死腹中、產後出血不止等問題,溫暖子宮,幫助婦女生育。鮮艾草搗碎取汁,性寒有毒,可以治療赤白痢、吐血、鼻出血、瀉血以及心腹惡氣刺痛、毒熱上衝發狂、瘡瘍出血等病症。端午節當天日出之前,選擇無聲無息的時機採摘艾草,曬乾,陳放久一些的艾草藥效更好。《衍義》中提到,將艾草搗碎過篩,去除青色的雜質,取其白色的部分,加入硫磺混合,製成艾灸條,灸治穴位。
艾草具有壯陽、助益水臟、溫暖腰膝及子宮、明目、驅除一切鬼邪毒氣的功效。治療火眼,可以用艾草燃燒,使其產生煙霧,用碗蓋住,待煙霧凝結成煤,取下用水調和,清洗或點在患處,加入黃連效果更佳。
檳榔,
檳榔辛苦善調中,下氣墜藥殺三蟲,消穀逐水除痰癖,瘧痢腳氣與諸風。
檳榔,男子之稱,故向陽者為檳榔,向陰者為大腹子。無毒。降也,陰也。又云陰中陽也。調中健脾,散滯氣,瀉胸中至高之氣,止嘔吐醋心,逐出寸白蟲,消穀逐水,除痰癖,祛瘴瘧。治痢裡急後重如神,腳氣衝心。治諸風、諸積、諸氣。以其性沉,有若鐵石之重,故能墜降諸藥下行。
閩廣多服之者,蓋以地暖鬱蒸氣多,居民藏之,氣亦上盛,故服此以降之耳。檳榔,白者味辛,多散氣;赤者味苦、澀,殺蟲。生時甚大易爛,用灰汁煮熟焙乾,始堪停久。尖長有紫紋者名檳,力小;圓而矮者名榔,力大。今不復分,但取雞心正穩、中實如錦紋者佳。刀刮去底,細切。
白話文:
檳榔
檳榔,性味辛苦,善於調和脾胃,能下降氣機、驅除寄生蟲,消食化積、利水消痰,治療瘧疾、痢疾、腳氣及各種風邪。
檳榔,古時比喻男子,故陽性者為檳榔,陰性者為大腹子。無毒。性屬陰,又可謂陰中之陽。具有調和脾胃、健脾開胃、散除積滯、瀉除胸中壅滯之氣、止嘔吐反胃、驅除寸白蟲、消食化積、利水消痰、驅除瘴氣瘧疾等功效。治療痢疾時,效果如同神藥,尤其對於痢疾後期裡急後重症狀,療效顯著。亦可治療腳氣衝心、各種風邪、積滯、氣滯等病症。由於其性沉重,如同鐵石般堅硬,因此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
閩廣地區的人們喜愛服用檳榔,這是因為當地氣候溫暖潮濕,導致氣機鬱滯上逆,因此服用檳榔以降氣。檳榔,白色者味辛,多散氣;紅色者味苦澀,擅長殺蟲。生檳榔體積龐大,容易腐爛,需以灰汁煮熟後再焙乾,才能保存較長時間。尖長帶紫紋者名為檳,藥力較小;圓而矮者名為榔,藥力較大。現今不再區分檳榔,只選取雞心狀、穩固飽滿、內部紋理如錦緞般細膩者為佳。使用前,需用刀刮去底部,再細切備用。
急治生用,經火則無力;緩治略炒,或醋煮過。
常山,
常山辛苦除寒熱,逐水消痰瘧可截,善治腹塊並項癭,老弱虛人忌入舌,蜀漆即是常山苗,性同更醫逆氣結。
生常山道中,微寒,有毒。主傷寒、溫瘧寒熱,破胸腹停水水脹,胸中痰結吐逆,凡瘧皆痰與水為之,故截瘧必用此吐痰去水。又治瘧母及腹中積聚邪氣,痞結堅癥,鬼毒蠱疰,項下癭瘤鼠瘻。丹溪云:性暴悍,善驅逐傷氣。老弱虛人及久病忌之。凡使,細實色黃形如雞骨者佳。
生用令人大吐,酒浸一日,蒸熟或炒,或醋浸煮熟,則善化痞而不吐,畏玉札,忌菘菜、蔥。蜀漆,生蜀中,採時莖內有汁如漆,純陽有毒。吐瘧破癥療鬼疰,與常山一同,更治咳逆氣結。入藥用甘草水蒸二次,曬乾。栝蔞、桔梗為使,惡貫眾。
白話文:
常山性寒,有毒,常用於治療傷寒、瘧疾、胸腹積水、痰結、腹塊、癭瘤等。生用常山性烈,容易引起嘔吐,因此多用炒制或醋煮等方法減低其毒性,以達到化痰、消積等目的。常山性峻,老弱虛人及久病者忌用。蜀漆即常山苗,性與常山相同,亦可用於治療瘧疾、咳逆氣結等,但需用甘草水蒸制後再用。
草果,
草果辛溫溫脾胃,消痰止嘔吐酸味,益氣又能消氣膨,瘧母果積真難費。
東垣云:草果仁溫脾胃而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之劑也。益真氣,又消一切冷氣膨脹,化瘧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積,乃其主也。兼闢瘴解瘟。去內外殼取仁,或用麵裹煨熟。
玄胡索,
玄胡索味苦辛溫,理氣腹心腰痛尊,活血調經淋露止,破血專救產余昏。
生胡國。玄,言其色;索,言其苗交紐也。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手足太陰、足厥陰經。善理氣痛及膜外氣塊,止心氣痛及小腸、腎氣、腰暴痛,活精血,調婦人月經,腹中結塊,崩中淋露,又破血及墮落車馬疼痛不止。酒磨或煮服,醋煮亦好。
白話文:
草果
草果性味辛溫,溫脾胃,消痰止嘔吐酸味,益氣又能消氣膨,治瘧疾、母體積聚、食積等症。
東垣(指醫學家李杲)說:草果仁溫脾胃而止嘔吐,是治療脾寒濕寒痰的良藥。它能益真氣,又能消一切冷氣膨脹,化解瘧疾,消宿食。解酒毒、果積,是它的主要功效。此外,它還能辟瘴解瘟。取其內外殼,留仁,或用麵裹煨熟食用。
玄胡索
玄胡索味苦辛溫,能理氣止腹心腰痛,活血調經止淋露,破血專治產後昏迷。
生長於胡國。玄,指其顏色;索,指其苗交纏。無毒。可升可降,屬陰中陽。入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善於理氣止痛,治療膜外氣塊,止心氣痛,以及小腸、腎氣、腰部暴痛。活精血,調婦人月經,治療腹中結塊,崩中淋露,又破血止產後車馬疼痛不止。可酒磨或煮服,醋煮亦好。
五靈脂,
五靈(脂)甘溫治氣刺,止血又能行血脈,善治產後血昏迷,腸風冷痹及疳疫。
色含五彩而有靈,即寒號蟲屎也。無毒。主行諸氣,心腹刺痛。炒熟止崩漏,生用利氣脈,通經閉,行瘀血,善救產後血暈,又治腸風及風次氣血閉,遍身疼痛冷麻,小兒五疳積聚,兼闢疫,除目翳,治吐逆連日不止,婦人小兒方多用之。入肝甚速。出北地,色黑如鐵,生用者酒研飛煉去砂石。熟用者飛後炒令煙起,另研。
鬱金,
鬱金辛苦寒無毒,冷氣脹痛醋磨服,涼心止血破血凝,金瘡用之即生肉。
鬱金亦不甚香,但其氣輕揚,能致達酒氣於高遠以降神也。正如龍涎無香,能散諸香之氣耳。古人用以治郁。金,言其色也。純陽。主下氣寬中,心腹冷氣結聚脹痛,溫醋磨服之。涼心止血,破惡血血積,血淋尿血、諸失血亦用之。療金瘡,生肌甚速,兼治馬熱病,女人小兒方多用之。出蜀地。色赤似薑黃,中空如蟬肚者佳。水洗焙,或醋煮。
白話文:
五靈脂
五靈脂味甘性溫,能治氣滯引起的刺痛,止血又能促進血液循環。它擅長治療產後血虛昏迷、腸風冷痺以及疳積疫病。
五靈脂色澤五彩斑斕,所以稱為「五靈」,它其實是寒號蟲的糞便。無毒。主治各種氣滯不通,心腹刺痛。炒熟後可以止崩漏,生用則可以通利氣脈,疏通經閉,行瘀血,善於救治產後血暈,也能治療腸風、風寒氣血閉塞導致的遍身疼痛、麻木,以及小兒五疳積聚,還可以預防瘟疫,消除目翳,治療連日不止的嘔吐。婦人和小孩的藥方中常用它。五靈脂入肝經速度很快。產自北方,顏色黑如鐵,生用時需要用酒研磨,飛煉去除砂石。熟用則需要先飛煉,再炒至冒煙,然後研磨。
鬱金
鬱金味辛苦性寒無毒,可用於治療寒氣引起的腹脹疼痛,醋磨服用。它可以清心止血、化瘀消腫,金瘡用之則能快速生肉。
鬱金雖然沒有很濃的香味,但它的氣味輕揚,能將酒氣擴散到高處,並能降神。這就像龍涎香雖然沒有香味,卻能散發其他香味一樣。古人用鬱金來治療鬱結,因為它顏色金黃,所以稱為「鬱金」。鬱金屬純陽之物。主治降氣寬中,心腹冷氣結聚脹痛,用溫醋磨服。可以清心止血,化解瘀血和血積,治療血淋、尿血以及各種失血症。治金瘡能快速生肌,也能治療馬熱病,婦人和小孩的藥方中常用它。產自蜀地,顏色紅似薑黃,中間空如蟬肚者品質最佳。用清水洗淨後烘乾,或用醋煮。
薑黃,
薑黃氣烈似鬱金,治冷氣脹痛腹心,破血積能通經水,退風熱消癰腫深。
形似生薑而色黃。《日華》云:海南生者名莪朮,江南生者為薑黃。味苦、辛,氣大寒,功力烈於鬱金。治氣為最,冷氣宿食,心腹結積脹痛用之。破惡血、血塊、癥瘕,通月經,產後敗血衝心尤驗。兼除風熱,暴風疼痛;消癰腫,治撲損瘀血。醋炒用。
巴豆,
巴豆大毒味辛熱,主蕩胃中寒積結,氣血痰食水癖消,更通月水排膿血。
出巴蜀,形如豆。一種剛子顆小似棗核兩頭尖者,能殺人。本草云:生溫熟寒。其實熱,毒藥也。惟急治通水穀道,生用去心膜,紙挹去油;緩治消堅磨積,水煮五次,或炒煙盡色黑研用。可以通腸,可以止瀉,世所不知,此雷公說也。主盪滌胃中寒積,癥瘕,痃癖,冷氣血塊,痰癖,宿食,留飲,水腫,宣一切壅滯閉塞,氣痢積瘧,女子月閉,爛胎,惟傷寒熱閉忌用。兼去惡內,排膿消腫,除鬼毒蠱疰,殺蟲魚、斑蝥、蛇虺毒。
白話文:
薑黃
薑黃性味辛辣,氣味強烈,如同鬱金。主治寒氣導致的腹脹疼痛,能破血化瘀,通經活血,尤其對於產後瘀血衝心效果顯著。也能退風熱,消腫痛,治療跌打瘀血。
薑黃外形似生薑,但顏色為黃色。《日華子本草》記載:海南產的薑黃稱為莪朮,江南產的稱為薑黃。其味苦辛,性寒,藥效比鬱金強。最擅長治療寒氣,例如冷氣、宿食、心腹積聚脹痛等症狀。也能破除惡血、血塊、癥瘕,通暢月經。此外,亦可祛風熱,治療暴風疼痛;消散癰腫,治療跌打瘀血。建議醋炒後使用。
巴豆
巴豆性味辛熱,毒性極大。主治胃中寒積、氣血痰食水腫等症狀,能通經活血,排膿化瘀。
巴豆產於巴蜀地區,形狀如豆。其中一種剛子,顆粒小,形狀像棗核,兩頭尖,有劇毒,能致人於死。本草書記載:生巴豆性溫,熟巴豆性寒。其實巴豆性熱,是毒藥。僅在急症時可用其通暢水穀道,生用時要先去心膜,用紙吸去油脂;緩治消堅磨積,則需用水煮五次,或炒至煙盡、顏色變黑後研磨使用。巴豆可以通腸,也可以止瀉,世人多不知曉,這是雷公所說。主治胃中寒積、癥瘕、痃癖、冷氣血塊、痰癖、宿食、留飲、水腫,能宣通一切壅滯閉塞,治療氣痢、積瘧、女子月經閉止、爛胎等症狀。惟獨傷寒熱閉者忌用。此外,還能去內惡,排膿消腫,除鬼毒蠱疰,殺蟲魚、斑蝥、蛇虺毒。
東垣云:斬關奪門之劑。不可輕用,誤中其毒,以黃連、大豆汁解之,芫花為使,惡蘘草,畏大黃、黃連、藜蘆。忌蘆筍、醬豉、冷水,得火良。古枳巴丸:大枳殼兩個去瓤,每個入巴豆一粒在內,線扎,置砂鍋內,以醋浸一宿,煮乾為末,濕紙蘸藥敷根上,痔去,即用生肌散;如日久頑漏,用津液調敷,敗肉自去。或去巴豆,醋糊為丸,梧子大,每十五丸茶清下,治痔漏下血癢痛。
白話文:
東垣指出:這類強效的藥方,如要使用必須謹慎,一旦誤用導致中毒,可以利用黃連和大豆汁來解毒。芫花是這種藥方的主要成分,但要注意它會與蘘草產生相剋作用,同時也畏懼大黃、黃連和藜蘆等其他藥物。
食用此類藥方時,應避免與蘆筍、醬豉以及冷水一同食用,而與火一起烹煮則效果更佳。古籍中有一種稱為「枳巴丸」的藥方,其製作方法為:選用兩顆大枳殼,去除其中的果肉,每個裡頭放入一顆巴豆,再用線縫好,放入砂鍋中浸泡一晚,然後煮至乾燥,研磨成粉末,再用濕紙包裹藥粉,敷在患處,能有效消除痔瘡。若病情持續嚴重,則需用津液調和藥粉,以消除腐爛的組織。如果不用巴豆,可以將藥物拌以醋製成丸狀,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粒,用溫茶水送服,可治療痔漏出血及癢痛的症狀。
以上治中焦寒藥。
菟絲子,
菟絲子甘辛平補衛,腎寒精遺腰腳痹,潤心肺止口渴干,明目去積健脾胃。
其根初生似兔,其苗初生若絲,得他草木則纏繞而上寄,未必專附松也。中春結實,稟中和凝正陽氣,性平,無毒。偏補衛氣,助人筋脈。主腎虛陰莖中寒精自出,遺溺尿血。強陰益精,髓堅筋骨,續絕傷,腰膝痠痛頑麻。潤心肺燥,止口渴舌苦。治肝虛風,明目,小兒頭瘡、疹痘癢塌,痔痛。
益脾胃,進飲食,去寒血為積。令人服健,久肥延年輕身,有子。仙方多有為末單服者,久則氣壅便閉,宜以潤藥解之。若單為丸,則久服無妨。不入湯藥。水淘洗去砂土曬乾,擇去雜子,酒浸二三日,蒸出芽,搗爛如膏為丸;或作餅,曬乾入藥亦好。緊急只用酒炒研末。根行血,可和丹藥。
白話文:
以上治中焦寒藥。
菟絲子
菟絲子味甘辛,性平,具有補益衛氣的功效。
主治:
- 腎寒精遺: 腎陽不足,精氣外泄,導致遺精、尿頻、腰膝酸痛等症狀。
- 腰腳痹: 腎虛導致的腰腿疼痛、麻木。
- 潤心肺: 滋潤心肺,緩解口渴、舌燥。
- 明目: 改善視力模糊。
- 去積健脾胃: 消除脾胃積滯,增進食慾。
藥性解說:
菟絲子根初生時形狀像兔子,嫩芽像絲線,依附其他植物生長,不一定只纏繞松樹。中春時節結實,秉承天地中和之氣,凝集陽氣,性平,無毒。
它主要補益衛氣,有助於人體筋脈。可治療腎虛、陰莖寒涼、精液自溢、遺尿、血尿等。能強壯腎陰,益精填髓,強健筋骨,癒合外傷,緩解腰膝痠痛、麻木。
此外,還能潤燥心肺,止渴,改善舌苦。治療肝虛風症,明目,緩解小兒頭瘡、疹痘瘙癢、瘡瘍潰爛、痔瘡疼痛等。
菟絲子亦能益脾胃,促進飲食消化,去除寒血積滯。常服可強健體質,延年益壽,幫助生育。
藥用方法:
仙方中常單獨使用菟絲子粉末服用,但長期服用容易導致氣機壅滯,排便困難,需要用潤滑藥物解之。若製成丸劑服用,則長期服用無妨。菟絲子不適宜加入湯藥中。
炮製方法:
用水淘洗,去除砂土,曬乾,剔除雜質,用酒浸泡二三日,蒸出嫩芽,搗爛成膏狀,製成丸劑;或做成餅狀,曬乾後入藥。急用時可用酒炒研末。菟絲子根具活血化瘀作用,可與丹藥一起服用。
苗搗汁,塗面瘢神效。
補骨脂,
補骨脂辛大溫燥,腎傷腰痛陰濕瘙,精冷髓敗便溺頻,風虛頑痹尤可靠。
能補骨中脂髓,又名破故紙,因番語呼為婆固脂,即胡韭子也。無毒。主房勞過度,腎經有傷,腰痛,陰囊濕癢,陽衰精冷自流,骨髓傷敗,小便利,腹中冷,易泄;又治風虛冷痹,四肢疼痛及婦人血氣墮胎,兼明耳目。一切勞傷火衰者用之。雷公云:性大燥。酒浸一宿,漉出,用水浸三宿,蒸三時久,日乾,緊急微炒,止泄麵炒,補腎用麻子仁炒。
惡甘草,忌羊肉。
茴香,
白話文:
使用苗的汁液,塗抹在疤痕上,有神奇療效。
補骨脂,其味辛、性溫且燥,對於腎傷所引起的腰痛、陰部潮濕及瘙癢,以及精氣不足、排尿頻繁,或是風邪導致的四肢僵硬、麻木,皆可依靠補骨脂來治療。
補骨脂又稱為破故紙,因為在梵語中被稱為婆固脂,實際上就是胡韭子。它無毒,主要針對房事過度導致的腎經受損、腰痛、陰囊潮濕癢癢、男性功能減弱、排尿頻繁、骨髓受損、腹部寒冷、容易洩瀉等症狀。對於風邪引發的寒痹、四肢疼痛,以及婦女因血氣不調導致的墮胎問題,也能得到緩解。此外,補骨脂還能改善聽力和視力。對於所有勞累過度、火氣衰弱的病症,都可以使用補骨脂。
茴香,對於治療上述的各種病症也有一定的幫助。然而,補骨脂與甘草相沖突,不宜一同使用;同時,服用補骨脂時應避免食用羊肉。
茴香無毒味辛平,助陽開胃止痛疼,冷疝腳氣並霍亂,諸瘻惡癰葉更靈。
又云蘹香者,茴,蘹,聲相近也。助陽者,溫腎與膀胱、小腸。治冷氣㿗疝腫痛及乾溼腳氣。一云本膀胱藥,以其先丙能潤燥,丙與壬合。此藥入手足少陰,太陽,以開上下三經之通道,而回陽散冷,故曰茴香。開胃者,調和胃氣,止嘔吐,定霍亂及瘴瘧,破一切臭氣口氣。
止疼痛者,一切腎冷脾寒,心腹氣痛,肋如刀刺及外肢節疼痛。又治諸瘻漏,生肌止痛,蓋陽氣回而邪自散也。凡使,酒浸一宿,取出炒黃色搗碎。又有一種八角茴香,氣味燥烈,專主腰疼。古方單角茴散,炒為末,酒下二錢,治腰重痛有效。
白話文:
茴香的功效與用法:
茴香,性味辛平,無毒。具有溫腎助陽、開胃止痛、治療寒疝、腳氣、霍亂等功效,對於各種瘻管、惡性癰腫也十分有效。
關於茴香的名字:
“蘹香”與“茴”發音相近,都是指茴香。
助陽功效:
茴香能溫暖腎臟,並滋養膀胱和小腸,用於治療寒氣、疝氣、腫痛、乾濕腳氣等疾病。
茴香入經:
茴香屬於膀胱經藥物,因為其丙火性質能夠潤燥,而丙火與壬水相合。茴香入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和太陽膀胱經,能夠暢通上下三經,散寒回陽,故名“茴香”。
開胃功效:
茴香可以調和胃氣,止嘔吐、定霍亂和瘴瘧,並且可以去除口臭。
止痛功效:
茴香可治療腎寒脾虛、心腹氣痛、肋骨疼痛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狀。也能治療各種瘻管,促進肉芽生長、止痛。這是因為陽氣回升,邪氣自然消散。
用法:
使用茴香時,需用酒浸泡一夜,取出炒至黃色,再搗碎使用。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的氣味燥烈,主要用於治療腰痛。古方中單角茴散,炒研成末,用酒送服二錢,治療腰痛有效。
胡蘆芭,
胡蘆芭熱治腎冷,面青腹脅膨如鯁,膀胱疝痛腎虛寒,壯陽消痰力最猛。
即番蘿葡子也,胡俗呼為蘆芭。味苦,氣大溫。純陽,無毒。得硫黃、附子,治腎虛冷、面色青黑、腹肋脹滿;得茴香、桃仁治膀胱冷、疝氣,甚效;得補骨脂、肉豆蔻,治元臟虛寒易泄;得硫黃、茴香,治陽衰陰痿、冷痰壅上。酒洗微炒用。
吳茱萸,
吳茱萸辛熱毒小,治心腹冷痛如絞,疝痹腸風腳氣攻,霍亂咳逆咽膈飽,食萸性同療水浮,顆粒差大力卻少。
出吳地。可升可降,陽也。震坤合見,其色青綠,氣味俱厚。入足三陰經。療心腹冷氣,冷痰,冷食,癥癖,心腹絞痛難忍,中惡及魚骨入腹刺痛,亦效。又下焦寒濕、疝痛、寒氣,不可缺也。逐風邪,開腠理,除濕滯血冷,遍身痿痹,腰腳軟弱。利大腸壅氣,腸風痔疾,殺腸中三蟲。
白話文:
胡蘆芭
胡蘆芭性熱,可以治療腎臟虛寒引起的症狀,例如面色青白、腹脅脹滿如魚骨卡住,以及膀胱疝氣疼痛等。對於腎虛寒導致的陽痿、消痰等症狀,它也具有顯著的效果。
胡蘆芭又稱為番蘿葡子,胡人稱之為蘆芭。它味道苦,性溫,屬純陽之物,無毒。如果與硫黃、附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腎虛寒、面色青黑、腹肋脹滿等症狀。如果與茴香、桃仁一起使用,則能有效治療膀胱寒冷、疝氣。如果與補骨脂、肉豆蔻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元臟虛寒導致的易泄。如果與硫黃、茴香一起使用,可以治療陽衰陰痿、冷痰壅上。使用時建議用酒洗淨,微炒後食用。
吳茱萸
吳茱萸性辛熱,毒性較小,可以治療心腹冷痛如絞痛,疝氣、腸風、腳氣等,以及霍亂、咳嗽逆氣、咽膈飽滿等症狀。食用的效果與藥用相似,但藥力較強。
吳茱萸產於吳地。它具有升降之性,屬陽性。其色青綠,氣味濃郁,入足三陰經。可以治療心腹冷氣、冷痰、冷食、癥瘕、心腹絞痛難忍、中惡及魚骨入腹刺痛等症狀。對於下焦寒濕、疝氣、寒氣等症狀也具有顯著的效果,不可或缺。此外,它還可以驅除風邪,開通腠理,去除濕滯血冷,治療遍身痿痹、腰腳軟弱等症狀。也能利大腸壅氣,治療腸風痔疾,殺滅腸道寄生蟲。
腳氣衝心,單用和生薑汁飲之,下氣最速。止霍亂轉筋,胸滿,吞酸吐酸,瀉痢。又寒邪所膈,氣不得上下,食則口開目瞪,久則寒中脹滿者,立效。東垣云:咽嗌寒氣,噎寒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不利,一切咳逆寒熱或厥冷並驗。蓋此藥性好上衝胸膈,下則開胃厚腸。兼治產後余血。
虛羸盜汗,或子腸脫出。凡陽衰虛冷者最宜。但多服亦散元氣,腸虛者尤不可單服。凡使,湯浸去苦汁六七遍,然後用鹽水或黃連水炒。蓼實為使。惡丹參、硝石、白堊。畏紫石英。東行根白皮,殺三蟲,寸白、蛔蟲。治喉痹、咳逆、泄注下痢、食不消、女子經產余血,兼治白癬。
白話文:
腳氣衝心,單獨使用薑汁飲,能最快速地去除氣滯。也能止霍亂引起的抽筋、胸悶、吞酸吐酸、腹瀉。還有寒邪阻隔,氣機無法上下流通,吃東西時口張眼瞪,久而久之寒氣在腹中脹滿的,都能立即見效。東垣(指李杲)說:咽喉有寒氣,阻塞不通,胸中冷氣阻塞不通暢,各種咳嗽逆氣、寒熱交加或四肢冰冷,都能驗證有效。因為此藥性善於向上衝擊胸膈,向下則能開胃厚腸。也兼治產後餘血。
虛弱體質盜汗,或是腸子脫出。凡是陽氣衰弱虛寒的人,最適合使用。但是過量服用也會散失元氣,腸胃虛弱的人尤其不能單獨服用。使用時,需要用湯水浸泡去除苦味,重複六七遍,然後用鹽水或黃連水炒製。蓼實是輔助藥材。忌諱與丹參、硝石、白堊同用。畏忌紫石英。東行根的白色外皮,可以殺滅三蟲,如寸白虫、蛔蟲。能治喉嚨阻塞、咳嗽逆氣、泄瀉下痢、消化不良、婦女經產後餘血,也能治療白癬。
南行枝,主大小便卒關格不通,取斷如手第二指中節長,含之即下。食茱萸,處處有之,比吳產者顆差大,經久色黃皮黑,辛熱,無毒。療水腫甚佳,功同吳萸,但力少劣耳。多服沖眼脫髮,六七月食之,傷氣發瘡。
山茱萸,
山茱萸酸澀微濕,補腎強陰固精無,去頭面風除疝瘕,逐痹調經益肝源。
生山中。茱,言色紅;萸,肥潤也。無毒。補腎氣,興陽道,堅長陰莖,添精髓,止遺精及小便利,去頭風骨痛,風氣去來,鼻塞鼻齄,目黃,耳鳴耳聾,面皰面瘡,腸胃風邪亦驗。又除疝瘕,逐寒濕痹,治女子月水不定。本草云:發汗通九竅,去心下寒熱邪氣。本澀劑也,何以能通發耶?蓋諸病皆系下部虛寒,用之補養肝腎,以益其源,則五臟安和,閉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藥輕飄疏通之謂也。酒浸去核,每一斤取皮肉四兩,慢火焙乾。
白話文:
【南行枝】,主要用於治療突然的大小便阻塞和關格不通的情況,取一根長度約為手掌第二指中節長的枝條,含在口中就能幫助排便。食用茱萸,這種植物在各地都有,相比於吳地產的,顆粒稍大一些,經過長期保存後顏色變黃,外皮呈黑色,性辛熱,無毒。對於水腫的治療效果極佳,其功效類似於吳茱萸,只是力量稍微較弱。過量服用可能會導致眼睛乾燥和頭髮掉落,六月和七月食用時,可能會損傷體質,引發傷風和創傷。
【山茱萸】,山茱萸具有酸、澀、微濕的特性,可以補充腎氣,強化陰陽平衡,固定精氣。它能祛除頭面部的風寒,治療疝氣和癥瘕,調節痹症,對肝臟有補益作用。
山茱萸生長在山裡。"茱"指的是紅色的果實,"萸"則指的是肥潤的果實。無毒。它可以補充腎氣,促進男性性功能的提升,使陰莖更堅挺,增加體內的精液。對於遺精和頻尿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消除頭風和骨頭疼痛,緩解風寒引起的身體不適,改善鼻塞和鼻齄問題,治療黃疸和耳鳴耳聾,對臉上的痤瘡和皮膚問題也有一定的療效。此外,它還能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本草》中提到,山茱萸可以發汗通達全身,去除心下部的寒熱邪氣。雖然它是收縮性的藥物,但是為什麼能夠通暢呢?因為各種疾病通常都與下部的虛寒有關,通過補充和養護腎和肝,從而增強其根本,這樣五臟就能夠安和,閉塞的可以暢通,流動的可以停止,這與其他輕飄的藥物的疏通作用是不同的。需要將其浸泡在酒中去核,每斤取皮肉四兩,用慢火烘焙乾燥。
核能滑精,故去之。蓼實為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杜仲,
杜仲辛甘溫無毒,腎虛風冷背腰縮,腳弱陰癢小便遺,強志堅盤精自足。
昔有人姓杜名仲,用治腰痛而愈,故名。沉而降,陽也。治腎虛冷生風,腰疼背痛,甚則腰脊攣縮,渾身強直,腳膝痠疼不欲踐地,陰下濕癢,小便餘瀝,強志,堅筋骨,益精氣,兼治婦人胎臟不安,產後諸疾。削去粗皮,酥蜜塗炙,或姜汗塗炙,以絲斷為度。惡蛇蛻、玄參。葉嫩時採食之,主風毒腳氣及久積風冷,腸痔下血。
白話文:
核能滑精,因此要把它去除。蓼實可以幫助它。忌用桔梗、防風、防己。
杜仲性味辛甘溫,無毒,可治腎虛風冷,背腰痠痛,腳弱陰癢,小便遺失,增強意志,堅固腰盤,精氣自足。
相傳過去有一位姓杜名仲的人,用此藥治好了腰痛,因此得名。杜仲沉降,屬陽性。主治腎虛風寒,腰痛背痛,嚴重者腰脊攣縮,全身僵硬,腳膝痠痛不想走路,陰部潮濕瘙癢,小便滴瀝不盡,增強意志,堅固筋骨,益精氣,還能治婦人胎臟不安,產後各種疾病。將杜仲粗皮削去,用酥蜜塗抹烤炙,或用薑汁塗抹烤炙,以絲線斷裂為度。忌用蛇蛻、玄參。杜仲葉子在嫩時可食用,主治風毒腳氣,以及久積風寒,腸痔下血。
續斷,
續斷苦辛溫壯陽.止精能令腰腳強,止血調經安胎產,破瘀消癰療折傷。
無毒。主勞傷不足,益氣力,興陽道,止泄精,縮小便。治腰疼腳軟,關節緩急,與桑寄生同功。止血,婦人崩漏帶下,尿血為最。又能宣通經脈,胎前胎動漏血,產後血暈,寒熱難禁,懨懨氣欲絕,單煎一兩,溫服,即驗。一切面黃虛腫、癥結,子宮冷症皆治。破瘀血,消瘡腫癰毒、乳癰瘰癧,折傷撲損、金瘡,乃所主也。
蓋因能止痛生肌續筋骨,故名曰續斷。出川中,皮黃皺,節節斷有煙塵起者佳。酒浸焙。地黃為使。惡雷丸。
白話文:
['續斷'是一種苦味、辛香、溫性的藥材,主要功能是壯陽,可以防止精液流失,增強腰部和腳部的力量。它還能調節經期,安定懷孕和分娩,消除瘀血,治療傷口。這種藥材無毒,主要用於治療勞累導致的體弱,補充氣力,提高性功能,控制排尿頻率,緩解腹瀉。對於腰痛、腳軟、關節疲憊等症狀,它與'桑寄生'有相似的功效。對於出血問題,特別是婦女月經不調、帶下、尿血,效果尤為顯著。此外,它還能暢通經絡,對於妊娠期出血、產後血暈、寒熱難耐、氣息微弱等情況,單獨煎煮後溫服,效果立即顯現。對於面色蒼白、虛腫、癥結、子宮寒冷等症狀,都有治療作用。它能夠消除瘀血,消滅瘡腫、癰毒、乳癢、淋巴結核,治療跌打損傷、金創傷等。由於它具有止痛、生肌、接骨的功效,因此得名'續斷'。這種藥材主要產自四川,皮色黃而有皺紋,節節斷裂時有煙塵升起的品質最佳。通常會將其浸泡在酒中再進行烘焙處理。地黃是它的引導藥物,不能與'雷丸'一同使用。']
萆薢,
萆薢無毒苦甘平,腎冷停水背腰疼,陰痿失溺白濁證,風痹惡瘡多怒情。
萆,卑下也;薢,解也;言性能治下部疾也。主腎虛冷,停蓄宿水,腰痛背強,陰痿失溺,小便混濁,癱瘓軟風,關節老血,寒濕周痹,惡瘡不瘳,腸風痔漏,熱氣傷中,恚怒。兼補水臟,堅筋骨,益精明目。出川中虛軟者佳。酒浸,或鹽水煮焙。干薏苡為使。畏葵根、大黃、柴胡、牡蠣。
烏藥,
烏藥辛溫疏寒疫,腎冷衝心腹及脊,消食寬膨霍亂寧,諸氣諸風諸瘡熄。
色黑,根似烏樟;藥乃治病總名,從草從樂,草部居多,人病則憂,病去則樂也。無毒。入足陽明、少陰經,乃疏氣散寒之劑。治天行寒疫及陰毒傷寒,能發汗回陽立瘥;治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心腹疼痛。《衍義》云:與沉香磨服,治胸膈冷氣甚驗。消宿食,寬膨脹,除黃疸,利小便,止霍亂吐瀉、下痢。
白話文:
萆薢
萆薢性味甘苦,微寒無毒。主治腎虛寒冷、積聚水氣、腰背疼痛、陽痿、小便失禁、白濁、風濕痺痛、惡瘡不愈等症狀。
萆薢,意指能治療下部疾病。其性善於治療腎虛寒,能化解體內積聚的宿水,舒緩腰痛背強,改善陽痿、小便失禁、白濁等症狀。此外,亦能治癒癱瘓、風痺、關節疼痛、寒濕周痹、惡瘡不愈、腸風痔漏、熱氣傷中、怒氣攻心等。同時,萆薢亦能補益腎臟,堅固筋骨,滋補精氣,明目。
產於四川地區,以生長在虛軟土壤中的品質最佳。可用酒浸泡,或以鹽水煮熟焙乾。干薏苡是萆薢的配伍藥物。忌與葵根、大黃、柴胡、牡蠣同用。
烏藥
烏藥性味辛溫,無毒。主治腎寒、心腹及脊椎冷痛、消化不良、腹脹、霍亂、諸氣、諸風、諸瘡等症狀。
烏藥,色黑,根部形似烏樟樹。藥名源於其療效,能治癒各種疾病。其藥性偏於草部,因此草字旁佔據藥名大部分。人病則憂心忡忡,病癒則歡欣雀躍,此乃藥效之象徵。
烏藥入足陽明經和少陰經,能疏散寒氣,溫通氣血。主治天行寒疫、陰毒傷寒,能發汗回陽,迅速止病。亦能治療膀胱腎臟寒冷,寒氣逆襲背部、心腹疼痛等症狀。
《衍義》中記載:將烏藥與沉香磨成粉末服用,可有效治療胸膈寒氣,效果顯著。烏藥亦能消食化積,減緩腹脹,消除黃疸,利尿通便,止霍亂嘔吐、腹瀉、痢疾等症。
得香附,治諸般氣症;入風藥疏一切風;入瘡藥治諸癰癤疥癩。兼治中惡、鬼疰、蠱毒,心腹疼痛,婦人血氣刺痛,小兒腹中諸蟲及貓犬百病。此藥氣勝味薄,無滋益,但取辛散凝滯而已。香附治內,內和而外自釋。烏藥疏散宣通甚於香附,不可多服。嶺南者色褐而堅硬,天台者色白而香軟可愛,但天台出者難得,土產者亦好。
去皮心,略炒。葉及根嫩時採,代茶服,補中益氣,偏止小便滑數。
以上治下焦虛寒藥。
黃精,
黃精無毒味甘平,大補勞傷心肺清,除風濕益牌胃氣,十年專服可長生。
得太陽之精也。補五勞七傷,潤心肺,除風濕,益脾胃,補中益氣,安五臟,耐寒暑,服十年乃可延年不飢。其花勝其實,但難得耳。二月採正精,陰乾入藥,生用。若單服之,先用滾水綽去苦汁,九蒸九曬。但此物與鉤吻相似,誤用殺人。鉤吻即野葛,蔓生,葉頭尖處有兩毛鉤子。黃精如竹葉相對,根如嫩姜,黃色。又偏精不用。
白話文:
香附可以治療各種氣症,加入風藥能疏通一切風寒,加入瘡藥能治療各種癰疽、癤腫、疥瘡和癩病。它還能治療中惡、鬼疰、蠱毒,心腹疼痛,婦女血氣刺痛,小兒腹中各種蟲症以及貓犬百病。香附藥性辛散,味淡,沒有滋補作用,只是利用它的辛散功效來排除凝滯之物。香附治療內病,內部調和後,外部症狀自然消散。烏藥的疏散宣通作用比香附更強,不可過量服用。嶺南產的香附顏色褐色,堅硬;天台產的香附顏色白色,香氣軟糯,十分可愛,但天台產的香附難以取得,本地產的香附也很不錯。
去皮留心,稍微炒一下。葉子和根在嫩的時候採摘,可以當茶喝,補中益氣,特別適合治療小便滑數。
以上都是治療下焦虛寒的藥物。
黃精無毒,味道甘甜,性平,具有大補勞傷、滋養心肺、祛風濕、益脾胃的功效,長期服用十年,可以延年益壽。
黃精是吸收了太陽的精華,可以補五勞七傷,潤養心肺,祛風濕,益脾胃,補中益氣,安五臟,耐寒暑,長期服用十年,可以延年不飢。黃精的花比果實更好,但比較難得到。二月採收黃精的精華部位,陰乾後入藥,生用即可。如果單獨服用黃精,先用滾水焯一下,去掉苦汁,然後進行九蒸九曬。但是,黃精與鉤吻很相似,誤用會致命。鉤吻就是野葛,蔓生,葉子尖端有兩個毛鉤子。黃精和竹葉相對生長,根部像嫩薑,呈黃色。另外,偏精部位不能使用。
蓍實,
蓍實性平酸苦味,開心強志有先知,明目聰耳兼益氣,輕身不老亦不飢。
即蓍草之實,天地間壽考物也。
五芝,
五芝青黃赤白黑,平補五臟應五色,惟有紫芝性更溫,療痔醫聾皆難得。
王者仁慈,則芝生於土,瑞草也。青芝,色如翠羽,味酸平,補肝氣,明目安魂;黃芝,色如紫金,味甘平,益脾氣,治心腹五邪;赤芝,色如珊瑚,味苦平,補心氣,去胸中結滯;白芝,色如截肪,味辛平,益肺氣,治咳逆,通利口鼻;黑芝,色如澤漆,味鹹平,益腎氣,利水道,通九竅;紫芝,味甘溫,保神,益精氣,堅筋骨,悅顏色,利關節,治耳聾,療痔瘡。相傳紫芝最多,非五芝之類。
白話文:
蓍實性平,味道偏酸苦,可以使人心情舒暢,意志堅定,具有預知能力,還能明目聰耳,增強體力,讓人輕身不老,也不易感到飢餓。
蓍實就是蓍草的果實,是天地間長壽的藥物。
五芝分別是青芝、黃芝、赤芝、白芝、黑芝,顏色分別是青、黃、赤、白、黑,可以平補五臟,對應五色。其中紫芝性溫,比其他五芝更溫和,可以治療痔瘡和耳聾,非常難得。
如果國君仁慈,就會有芝草生長在土地上,是一種祥瑞的草藥。青芝顏色如翠羽,味道偏酸,性平,可以補肝氣,明目安魂;黃芝顏色如紫金,味道甘甜,性平,可以益脾氣,治療心腹五邪;赤芝顏色如珊瑚,味道偏苦,性平,可以補心氣,消除胸中結滯;白芝顏色如截肪,味道辛辣,性平,可以益肺氣,治療咳嗽逆氣,通利口鼻;黑芝顏色如澤漆,味道偏鹹,性平,可以益腎氣,利水道,通九竅;紫芝味道甘甜,性溫,可以保神,益精氣,堅筋骨,悅顏色,利關節,治療耳聾,療痔瘡。相傳紫芝數量最多,與其他五芝不同。
但芝自難得,豈能久服輕身不老耶?
仙茅,
仙茅氣溫味甘辛,補腎興陽益老人,虛勞失溺腳腰痹,散胃冷令食入唇。
葉似茅,服之延年,故稱仙。有毒。主腎虛無子,益陽道,老人失溺,丈夫虛勞,腰腳冷風攣痹不能行,開胃下氣。治心腹冷氣不能食,久服通神強記,助筋骨,益肌膚,長精神,明目。傳云:服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蜀川江湖兩浙有之。葉青如茅,冬枯春發,三月有花如梔子黃,不結實,獨根傍有細根相附,外皮粗褐,內肉黃白。二月八月採根,陰乾,米泔浸去赤汁。
白話文:
但靈芝非常難得,怎麼可能長期服用就能輕身不老呢?仙茅性溫味甘辛,能補腎壯陽、益壽延年,適用於腎虛、虛勞、遺尿、腳腰痺痛、胃寒食慾不振等症狀。仙茅葉子像茅草,服用可延年益壽,所以叫做仙茅。仙茅有毒。主治腎虛不育、壯陽、老人遺尿、男人虛勞、腰腳冷風攣痹不能行走、開胃降氣。可治療心腹冷氣、食慾不振,長期服用能通神明目、增強記憶力、強健筋骨、滋養肌膚、提神醒腦。傳說服用十斤乳石,還不如服用一斤仙茅。仙茅生長在四川、江湖、兩浙等地。葉子青綠色像茅草,冬天枯萎,春天發芽,三月開花,花朵呈黃色,像梔子花,不結果實,根部旁邊有細小的根莖,外皮粗糙褐色,內部肉質黃白色。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陰乾後用米泔水浸泡去除紅色汁液。
忌鐵、牛肉。單方:合五加皮等分煎膏,最益人。
石龍芮,
石龍芮苦平無毒,平腎胃補陰不足,莖冷失精多躁煩,起痹通關和心腹。
處處有之,一叢數莖,莖青紫色,每莖莖葉其芮芮短小多刻。五月採子如葶藶,色黃;二八月採皮,陰乾用。陸生者葉有毛而子銳,主平腎胃氣,補陰不足,莖常冷失精,久服輕身不老,明目潤肌,令人有子;生水中者,葉光而子圓,主風寒濕痹,逐諸風,利關節,治心腹邪氣,煩滿熱燥。大戟使,畏吳茱、蛇蛻。
白話文:
忌吃鐵和牛肉。單方:將五加皮等分煎成膏,對人體最為有益。
石龍芮味苦性平,無毒,能平肝腎、和胃,補陰虛,治療腎虛陽亢導致的遺精、盜汗、心煩、肢體麻木等症狀,還可通經絡,和心腹。
石龍芮生長在各處,一叢有數莖,莖呈青紫色,莖葉密集,葉片短小,刻紋很多。五月採收果實,形狀像葶藶,顏色黃色;二八月採收根皮,陰乾備用。生長在陸地上的石龍芮葉片有毛,果實尖銳,主要作用是平肝腎、和胃氣,補陰虛,治療腎虛陽亢導致的遺精,長期服用可輕身不老,明目潤肌,令人有子;生長在水中的石龍芮葉片光滑,果實圓形,主要作用是治療風寒濕痹,驅逐各種風邪,通利關節,治療心腹邪氣,煩躁、口乾舌燥。石龍芮畏大戟,忌與吳茱萸、蛇蛻同用。
骨碎補,
骨碎補苦溫無毒,破血止血折傷續,勞極骨內血風疼,下虛齒痛耳鳴促。
本名胡孫姜,唐明皇以其主折傷有功,故名。主破血止血,補傷折骨碎,療骨中毒氣,血風疼痛,五勞六極,右手不收,上熱下冷。亦入婦人血氣藥用。兼治下虛齒痛耳鳴及惡瘡蝕爛肉,殺蟲。生樹石上,五月採根,銅刀削去毛,細切,蜜水蒸,曬乾。
淫羊藿,
淫羊藿辛性亦平,補腎助陽壯陰莖,又治冷風筋骨痹,益氣強志消癰形。
羊食之則淫,人食之好為陰陽,故名。俗云仙靈脾。無毒。補腎虛助陽,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小便不利,丈夫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又治一切冷風勞氣,筋骨攣急,偏風手足不遂,四肢皮膚不仁。益氣力,強心志,老人昏耄,中年健忘,消赤癰瘰癧,下部有瘡洗蟲出。
白話文:
【骨碎補】
骨碎補是一種苦味且溫性的草藥,具有破血和止血的作用,對於骨折和損傷能促進痊癒。它對勞累過度、骨頭內的風濕疼痛、虛弱導致的牙齒疼痛和耳鳴等問題有療效。原本稱為胡孫姜,因唐朝的明皇認為它對於治療骨折有功,故此命名。主要用於破血和止血,補強傷骨和骨折,治療因毒素引起的骨頭疼痛,以及五種勞累、六種極度疲勞引致的右手無法收縮、上半身熱、下半身冷的症狀。它也適用於女性的血氣調理。此外,它還能治療下虛導致的牙齒疼痛、耳鳴以及惡性潰爛肉,並具殺蟲效果。生長在樹木和岩石上,五月採集根部,使用銅刀削除毛髮後,細切,再以蜂蜜水蒸煮,然後曬乾。
【淫羊藿】
淫羊藿具有辛味,但性質平和,能補充腎臟的元氣,增加男性性功能,對男性壯陽有幫助。它還能治療寒冷風邪引起的筋骨疼痛,增加體力,強化意志,消除病態形狀。因為羊吃了它會變得淫蕩,人類食用後會對性慾產生影響,因此得名。俗稱仙靈脾,無毒。適用於補充腎虛,治療男性性功能減退、陰痿、傷害、莖部疼痛、小便困難、男性性功能消失、女性性功能消失等問題。它還能治療所有寒冷風邪和勞累引發的症狀,如筋骨緊繃、偏風導致的手腳行動不便、四肢皮膚失去知覺。能增強體力,強化意志,對老年人的頭腦混亂、中年人的記憶喪失有幫助,消除紅色癰癈、瘰癧、下部的瘡口洗出蟲子。
按此興陽之劑,本草云久服無子者,何也?蓋不補真元,徙助虛陽,致動欲火,妄交妄合,精氣不實,宜乎無子也。惟陽衰陰痿,略用以鼓動則可。生漢中不聞水聲者良,夾刀夾去葉四旁花枝,細銼,羊脂拌炒。山藥為使,得酒良。
膃肭臍,
膃肭臍咸熱無毒,療癆屍疰攻心腹,精冷麵黑膝腰疼,補中破癖並血宿。
膃,溫也;肭,內也;臍,劑也,溫內之劑。又水物多以臍交,言其性也。東垣云:療癆瘵,更壯元陽,脾腎虛損極有功也。主鬼氣屍疰,夢與鬼交,鬼魅狐魁及中惡邪氣,心腹作痛,腎衰精冷,陰痿面黑,腰膝痠疼,脾衰臍腹積冷,少氣羸瘦,痞塊痃癖。此藥補中益氣,又兼消導,能破宿血,治驚狂癇疾。
白話文:
"使用調理陽氣的藥方,根據藥典上的記載,長期服用會導致不能生育,這是因為這些藥物並非補充真正的生命能量,而是隻助長了虛假的陽氣,導致慾望之火旺盛,虛妄的交合,使得精氣不足,當然就無法生育。只有在陽氣衰弱,陰部萎靡的情況下,稍微使用一些來激發活力纔可行。
漢中產的生薑最好,將其去皮切片,再用羊脂油拌炒。山藥是這類藥物的輔助藥物,和酒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膃肭臍,這種藥物鹹、熱,無毒,對治療癥瘕、癮屍、心腹疼痛有著很好的效果。膃,代表溫暖;肭,表示內在;臍,則是藥物的意思,這是一種溫暖內在的藥物。東垣認為,它對於治療癥瘕、壯大陽氣、脾腎虛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功效包括治療鬼氣、屍癥、夢中與鬼交、鬼魅、狐狸精等邪氣,心腹疼痛,腎虛精冷,陰部萎縮、面色蒼白,腰膝痠痛,脾虛引起的臍腹積寒、體弱消瘦、痞塊、癥瘕等問題。這種藥物不僅能補中益氣,還具有消化功能,能消除宿血,治療驚悸、狂躁、癲癇等症狀。"
出東海,狀若鹿,長尾,兩足,頭似狗,故名海狗。遇日出,浮於水面,弓矢採之,取其補腎,上有紅紫斑點,兩重薄膜裹其肉核。收密器中,常潤濕如新,取置睡犬傍,犬忽驚跳若狂者真。又嚴冬置盂水浸之,不凍者真。凡使,火燎去毛,酒浸一日,微微火上炙令香,細銼另研用。
如無真者,以黃狗腎三枚可代一枚。
原蠶蛾,
原蠶蛾咸熱強陰,尿血泄精亦可尋,砂治痹風癮疹起,退消疔腫血風侵,紙主諸血口牙病,絲吐消渴不能禁。
原,再也。是第二番蠶,以其敏於生育也。蠶蛾、蠶砂、蠶蛻、蠶紙皆取第二番者佳。蠶蛾雄者,小毒。主強陰道,交接不倦,止泄精尿血,暖水臟,益精壯陽最捷。又治暴風,金瘡,凍瘡,湯火瘡,並減瘡瘢,小兒撮口噤風。凡使,取蛾入蔥管中風乾,去翅足,微炒。屎,名晚蠶砂。
白話文:
海狗,外形像鹿,有長尾巴和兩隻腳,頭像狗,所以叫海狗。牠們在日出時會浮出水面,可以用弓箭捕獲。海狗的腎臟可以補腎,腎臟上帶有紅紫色的斑點,兩層薄膜包裹着肉核。保存海狗腎時要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保持濕潤,就像新的一樣。將海狗腎放在睡覺的狗旁邊,如果狗突然驚跳狂躁,就證明是真品。另外,在嚴冬將海狗腎放在水盂中浸泡,如果水不結冰,也是真品。使用時,先用火燎去毛,再用酒浸泡一天,然後用微火烤至香,切碎研磨使用。如果沒有真品,可以用三枚黃狗腎代替一枚海狗腎。
原蠶蛾,性味咸熱,能補腎壯陽,治療尿血、遺精等症。蠶砂可以治療痹風、癮疹、疔腫,蠶紙可以治療各種出血、口牙病,蠶絲可以治療消渴。
原,指的是第二番蠶,因為牠們繁殖能力強。蠶蛾、蠶砂、蠶蛻、蠶紙都以第二番蠶的品質最好。雄蠶蛾有小毒,可以壯陽,治療交接不倦、遺精尿血,溫暖水臟,補腎壯陽效果最快。還能治療暴風、金瘡、凍瘡、湯火瘡,減輕瘡疤,治小兒口噤風。使用時,將蠶蛾放在蔥管中風乾,去除翅膀和腳,略微炒一下。蠶蛾的糞便,叫做晚蠶砂。
氣溫,無毒。主風痹癮疹,皮膚頑麻,筋骨癱緩,腹宿冷瘀血,腸鳴,熱中消渴,孕婦佩之轉女為男。入藥炒黃色,或炒熱,可熨諸風。蠶蛻,乃眠起時所退皮也。主血風,益婦人,敷疔腫。入藥微炒。蠶蛻紙,謂之蠶連。平,主吐血鼻洪,腸風瀉血,崩中帶下,赤白痢,牙宣牙癰,喉痹口瘡,俱燒灰存性,蜜丸含化,或干敷患處,小兒走馬疳,入麝少許,貼患處。繭殼,繅絲。
味甘平,無毒。口乾消渴者,可用此煎湯探吐,畏吐者細細飲之。此物屬火,有陰之用,能瀉膀胱水中相火,引清氣上朝於口。
蛤蚧,
白話文:
天氣轉涼,氣溫下降,但無毒性。適合治療風濕痺痛、癮疹、皮膚麻木、筋骨癱瘓、腹部積寒瘀血、腸鳴腹瀉、熱病消渴等症狀,孕婦佩戴可以使女胎轉為男胎。入藥時需炒至黃色或炒熱,可用于熨治各種風症。蠶蛻是蠶蟲蛻下的皮,在蠶蟲睡醒後脫落。主治血風病,益補婦女,可敷治疔瘡腫毒。入藥時需微炒。蠶蛻紙,又稱蠶連,性平,主治吐血、鼻出血、腸風瀉血、崩漏帶下、赤白痢、牙齦腫痛、喉痹口瘡等症狀,需燒成灰存性,用蜜丸含化,或直接敷在患處。小兒走馬疳,可加入少量麝香,貼在患處。繭殼是蠶吐絲後留下的殼,味甘平,無毒。口乾消渴者,可用它煎湯探吐,容易嘔吐者可細細飲用。繭殼屬火,但有陰的作用,能瀉去膀胱中的相火,引清氣上達口鼻。
蛤蚧鹹平有小毒,肺虛勞嗽交喘促,壯元陽闢傳屍邪,更通月水下淋瀝。
生城牆或大樹間,首若蛤蟆,背有細鱗,長四五寸,尾與身等,形如大守宮,雌雄相隨,常自呼其名曰蛤蚧。最護惜其尾,或見人慾取之,自齧斷其尾。凡採者,須設法存其尾則力全。補肺虛勞嗽有功。治久嗽不愈,肺間積虛熱,久則成瘡,故嗽出膿血,曉夕不止,喉中氣塞,胸膈噎痛,上氣喘急,闢傳屍邪氣鬼物,壯元陽,通月經,利水道,下石淋。去頭足,酒洗去鱗鬣內不淨,酥炙用。
雄者口大身小,雌者口尖身大,入藥亦須兩用,或男用雌,女用雄。口含少許,奔走不喘者真。
白話文:
蛤蚧的中醫解說:
蛤蚧,味鹹性平,略帶小毒。其功效為:
- 補肺虛,治勞嗽,止咳喘: 適合肺虛體弱、久咳不癒、痰多氣喘者。
- 壯元陽,闢屍邪: 能增強人體陽氣,抵禦疫病和邪氣。
- 通月水,利水道: 可治療月經不調、尿道不通、淋病等症狀。
蛤蚧常見於城牆或大樹之間,外形似蛤蟆,背部有細鱗,身長四五寸,尾巴與身體等長,形似大守宮。雌雄相伴,常會發出「蛤蚧」的叫聲。牠們非常珍惜自己的尾巴,一旦被人想要取走,便會自斷尾巴逃生。因此,捕捉蛤蚧時,應盡量保留其尾巴,才能保持藥效。
蛤蚧主要用於治療肺虛勞嗽,尤其適合久咳不愈、肺部虛熱,甚至出現膿血咳出、夜間咳嗽不止、喉嚨阻塞、胸悶氣喘等症狀者。同時,蛤蚧還能驅除屍邪和鬼物,增強元陽之氣,通調月經,利尿通淋。
使用蛤蚧時,需去除頭尾,用酒洗淨鱗片和內部雜物,然後用酥油烤製。
辨別雌雄: 雄性蛤蚧口大身小,雌性蛤蚧口尖身大,入藥時應兼顧雌雄。一般來說,男子用雌性蛤蚧,女子用雄性蛤蚧。
真品辨別: 若蛤蚧口中含少量東西,奔走而不喘息,則為真品。
桑上螵蛸,
桑上螵蛸能補腎,專攻遺溺及遺精,白濁疝瘕皆可用,炮熟免令瀉病生。
螳螂逢木便產一枚,出子百數,惟產於桑木上,得桑之津氣者為佳。味鹹甘,氣平,無毒。主五臟虛損,腎衰陰痿,夢寐失精,或漏精自出,遺溺白濁,及孕婦小便不禁,不可缺也。久服養神氣,益精生子,又主女子傷中疝瘕,血閉腰痛,通五淋,利水道。熱水浸淘七遍,焙乾,炮令黃色,免令作瀉,或略蒸過用亦好。
畏旋覆花,得龍骨療泄精。綠桑螺,似蝸牛,黃小。雨後好緣桑葉,主脫肛,燒末以豬脂和敷,脫肛立縮。
白話文:
【桑上螵蛸】
桑上螵蛸能補腎,專攻遺溺及遺精,白濁疝瘕皆可用,炮熟免令瀉病生。
【螳螂】 遇到樹木就會產下一枚,產量上百個,只在桑樹上產卵,得到桑樹的津液與氣息的為最佳。它味鹹甘,氣息平和,無毒。主要用於治療五臟虛弱、腎功能衰退、男性性功能減退、夢中失精或自行排精、尿失禁等問題。對於懷孕女性的小便頻密也有很好的幫助。長期服用可以養護精神氣質,增加精氣,還能幫助女性調理腹內疝癥、血塊、腰痛,通暢尿路,利尿。使用熱水浸泡七次後,再烘乾,並炒至呈黃色,以免造成腹瀉,或者輕微蒸煮後使用效果也很好。
畏懼【旋覆花】,與【龍骨】一起使用可治療遺精問題。綠色的桑螺,類似【蝸牛】,大小黃小。雨後喜歡攀爬【桑葉】,對於脫肛有很好的療效,可以將其燒成粉末,再與豬油混合敷用,可使脫肛立刻收縮。
伏翼,
伏翼味鹹平無毒,主兒鬾病明眼目,止久嗽又通五淋,常服延壽無憂辱,夜明砂辛寒治疳,更療癧瘡子死腹。
即蝙蝠也。夜直庚申乃伏翼。善服氣能壽,主小兒鬾病。取血滴目,令人夜視有精光。止久嗽上氣,治五淋,利水道,久服令人喜樂,媚好無憂,延壽,兼治金瘡出血,內瘻。立夏後採山谷及古屋間者陰乾,重一斤色白倒懸者佳。先拭去肉上毛及腸肚嘴腳,然後用酒浸一宿取出,以堇精自然汁塗之,炙令焦乾。
莧實,雲實為使。夜明砂,又名天鼠屎,無毒。小兒無辜疳,熬搗為末,拌飯吃。治瘰癧,略炒,為末,茶調服。子死腹中,燒灰酒下。兼治面黑麵癱,皮膚洗洗時痛,腹中血氣,破寒熱積聚,除驚悸五瘧。
白話文:
伏翼(蝙蝠)
伏翼,味道鹹,性平,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小兒驚癇,明目,止久咳,並能通利五淋。常服可延年益壽,無憂無慮。
夜明砂(又名天鼠屎)性辛寒,無毒。可治小兒疳積,以及瘰癧、子死腹中(胎死腹中)等病症。
伏翼就是蝙蝠,在庚申日夜晚出現的蝙蝠,稱為伏翼。善於服氣的人能長壽,伏翼可治療小兒驚癇。取其血滴入眼中,可使人夜視清晰。伏翼還能止久咳上氣,治五淋,利水道。長期服用可令人喜悅,容貌美麗,無憂無慮,延年益壽。此外,還可治療金瘡出血、內瘻。
立夏後,在山谷或古屋間採集伏翼,陰乾,重量一斤,顏色白且倒懸的品質最佳。先將其毛髮、腸肚、嘴腳等部位清理乾淨,然後用酒浸泡一夜取出,再用堇菜汁塗抹,炙烤至焦乾。
莧實、雲實可作為伏翼的輔助藥材。
夜明砂,又名天鼠屎,無毒。用於治療小兒無辜疳積,可將其熬搗成末,拌飯食用。治療瘰癧,可略炒成末,用茶水調服。對於子死腹中,可將其燒成灰,用酒送服。此外,夜明砂還可以治療面黑面癱、皮膚洗漱時疼痛、腹中血氣、破除寒熱積聚、除驚悸五瘧等疾病。
石英,
白石英味甘辛溫,止咳暖胸住渴煩,療肺痿癰除諸痹,利水強陰定魄魂。
石色白而有英華。無毒。暖胸膈者,胸膈久寒也。兼治風寒濕痹,利小便,補五臟。大如指長二三寸,六面如削,白徹光亮者上。有五色,惟白,紫二石入藥。火煅醋淬七次,水飛用。
紫石英,
紫石英甘辛氣溫,溫胃補心益下元,專救婦人絕產育,風寒病入子宮存。
色紫無毒。入手少陰、足厥陰經。除胃中久寒,溫中,生養肺氣,主咳逆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補心氣虛,安魂魄,定驚悸、風癇、瘛瘲,填下焦,補元氣不足,輕身延年。又治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兼治癰腫等毒,醋淬為末,生薑、米醋煎敷之。火煅醋淬七次,細研水飛用。
白話文:
石英
石英,味甘辛溫,能止咳、暖胸、止渴除煩,治療肺痿、癰瘡、各種痺症,利水、強陰、定魄魂。
石英顏色潔白,光彩奪目,無毒。暖胸膈者,乃因胸膈久寒之故。亦可治療風寒濕痺,利小便,補益五臟。以長度約二三寸,六面如削,潔白光亮者為上品。石英有五種顏色,但僅白、紫色可入藥。需經火煅醋淬七次,水飛後使用。
紫石英
紫石英,味甘辛氣溫,能溫胃、補心、益下元,專治婦人絕產不育,以及風寒病入子宮者。
紫石英顏色為紫色,無毒。入少陰、足厥陰經。可除胃中久寒,溫中,生養肺氣,主治咳逆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補益心氣虛弱,安魂定魄,治療驚悸、風癇、瘛瘲,填補下焦,補益元氣不足,輕身延年。亦可治療女子風寒滯留子宮導致絕孕,十年不孕之症。兼治癰腫等毒,可將紫石英醋淬研末,以生薑、米醋煎敷患處。需經火煅醋淬七次,細研水飛後使用。
長石為使。畏扁青、附子,忌鮀甲、黃連、麥句姜。得參、苓、芍藥,共療心中結氣,得天雄、菖蒲,共療霍亂。
磁石,
磁石鹹寒能吸鐵,起痹開聾通關節,益腎壯陽補絕傷,散核消癰除煩熱。
磁,慈也。吸鐵聯屬,若慈母戀兒也。無毒。主周痹(凡痹隨血脈上下。不能左右去者為周痹)及風濕肢節中痛酸,身強,筋骨不利。又治耳聾目昏,通關節,養腎臟,壯陽道,止白濁,補絕傷,令人有子;散頸核鼠瘻,咽痛,除滿煩大熱及小兒驚癇,消腫毒,醋調敷疔腫立驗,小兒誤吞鐵針銅錢,取棗核大鑽孔,線穿令吞,針自出。能懸吸針虛連三四者佳。
白話文:
長石性寒,忌與扁青、附子同用,也不可與鮀甲、黃連、麥句姜搭配。若與人參、茯苓、芍藥搭配,可治療心中結氣;若與天雄、菖蒲搭配,可治療霍亂。
磁石味鹹性寒,能吸鐵,可治痺症、耳聾、關節不通,還能補腎壯陽,治療絕傷,散結消癰,消除煩熱。
磁,意為慈愛。它能吸鐵,就如同慈母愛子一般。磁石無毒,主治周痹(周痹是指痺症沿著血脈上下移動,無法左右轉動的病症),以及風濕引起的肢節疼痛酸楚、身體強壯但筋骨不靈活的症狀。還能治耳聾目昏,通暢關節,滋養腎臟,壯陽道,止白濁,補絕傷,使人有子;此外,也能散頸部腫塊、鼠瘻(一種皮膚病)、咽喉疼痛,消除滿煩大熱,治療小兒驚癇,消腫毒。醋調磁石敷在疔瘡腫毒上,效果很快。小兒誤吞鐵針或銅錢,可取一顆棗核大小的磁石鑽個孔,用線穿起來讓孩子吞下去,針或銅錢就會被吸出來。磁石吸力強,能懸空吸住針或其他物品,連續吸住三、四個物件的磁石品質最好。
火煅醋淬九次,細研水飛或煉汁飲之,但久服必有大患。柴胡為使。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殺鐵毒。
陽起石,
陽起石鹹溫無毒,治男陰痿最有功,主女瘕癥腹內痛,止崩漏下暖子宮。
生陽起山。性善升,能助人陽氣。主男子下虛陽衰乏,陰痿不起,莖頭寒,陰下濕癢臭汗,暖腰膝;治女人子臟中血瘕癥結,寒熱腹痛,月水不定,崩中帶下,子宮久冷無子;兼治冷濕痹風,消水腫,久服令人有子。形如狼牙,色白明瑩者佳。火煅醋淬七次,細研水飛用。桑螵蛸為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畏菟絲子,忌羊血。
白話文:
火煅醋淬九次,細研後用水飛或煉汁飲用,長期服用會有嚴重的副作用。柴胡是主要的藥物。
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殺鐵毒。
陽起石,
陽起石具有鹹、溫、無毒的特性,對男性性功能萎縮有著顯著的療效。對於女性來說,它能治療腹部的腫塊和疼痛,以及止住月經過多和下體出血,並可以暖和子宮。
生長在陽起山。它的性質適合提升,能幫助補充人體的陽氣。適用於男性下部虛弱、性功能減退、生殖器寒冷、下體潮濕、異味、出汗的情況,可以暖和腰膝;對於女性,能治療子宮內的血塊、癥瘕,寒熱腹痛,月經不規律,月經過多,子宮長期寒冷而導致不孕;還能治療冷濕的風寒,消散水腫,長期服用可以讓人懷孕。形狀類似狼牙,白色明亮光潔的為上品。經過火煅醋淬七次,細研後用水飛使用。桑螵蛸是主要的調理藥物。
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畏菟絲子,忌羊血。
石鐘乳,
石鐘乳甘溫性悍,補肺治咳氣逆亂,腎陽衰竭腳弱疼,下乳通關須煉煅。
石鍾靈氣,滴下津液如乳。東垣云:鍾乳粉補肺氣,兼療腎虛。主寒嗽咳逆上氣,出聲音,補虛損,益精澀精,強陰壯陽,下焦傷竭,腳弱疼冷,無子精清者,可入補藥中兼服之。又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丹溪云:此慓悍之劑,可用於暫而不可久。唐時惑於方士服食長生之說,柳子厚又從而述美之,習以成俗,迨宋及今。
且《唐本》注云:多服發濕,不煉服之令人淋,況石藥氣偏,不間冷熱有毒,鍾乳又偏之甚者。經曰石鐘乳之氣悍,可不信諸!生少室山谷及道州江華縣,明白光潤輕鬆,色如煉硝石者佳。
白話文:
石鐘乳
石鐘乳味甘性溫,性情剛烈,具有補肺、治療咳嗽、氣逆、腎陽衰竭、腿腳無力疼痛等功效。想要促進乳汁分泌,需經過煉製煅燒才能使用。
石鐘乳的靈氣,滴落下來的津液像乳汁一樣。東垣先生說:石鐘乳粉可以補肺氣,同時治療腎虛。主治寒咳、咳嗽上氣、聲音嘶啞、虛損、益精固精、壯陽補腎、下焦虛損、腿腳無力疼痛、無子精液稀薄等症狀,可作為補藥的輔助藥物服用。此外,石鐘乳還能通暢全身經絡,利通九竅,促進乳汁分泌。丹溪先生說:石鐘乳屬於性情剛烈之藥,可以暫時服用,但不可長期服用。唐朝時期,人們迷信方士服食長生的說法,柳宗元又借此美化石鐘乳,使之流傳成俗,一直延續至今。
而且,《唐本草》注釋中說:過量服用石鐘乳會發濕,未經煉製服用則容易導致小便淋漓不盡。況且,石藥氣性偏寒,不分寒熱,都有一定的毒性,石鐘乳的毒性尤為嚴重。經書上說,石鐘乳的氣性剛烈,不可不信!石鐘乳生長在少室山谷和道州江華縣,質地堅硬光潤,色澤像煉硝石一樣的品質最好。
凡修,半斤用沉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香、白茅香各一兩,以水煮一伏時,然後用甘草、紫背天葵汁各二兩,再煮一伏時取出,慢火焙乾,細研篩過,卻入乳缽中,研三日夜勿歇,然後用水飛。澄了日乾,再研二萬遍,點末臂上便入肉,不見為度。蛇床子為使。惡牡丹、磁石、牡蒙,畏黃石脂。
以上治虛寒通用。
殷孽,即鍾乳根,盤結如姜。味辛,溫,無毒。主爛傷瘀血,泄痢寒熱、鼠瘻、癥瘕結氣、腳冷疼弱,下乳汁。惡防己,畏術。
白話文:
用沉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香、白茅香各一兩,用水煮一伏時,再加入甘草、紫背天葵汁各二兩,繼續煮一伏時取出,用小火烘乾,磨成細粉過篩,放入乳缽中研磨三日夜不停,再用水飛揚,沉澱後晾乾,再次研磨兩萬遍,直到粉末細緻如塵,可塗抹在手臂上,瞬間滲入皮膚。蛇床子是輔藥。忌與牡丹、磁石、牡蒙同用,也怕黃石脂。此藥方適用於虛寒體質。
殷孽,又稱鍾乳根,形狀像薑,味道辛辣溫熱,無毒。主治爛傷、瘀血、泄瀉寒熱、鼠瘻、癥瘕結氣、腳冷疼痛無力、乳汁不通。忌與防己同用,也怕術。
孔公孽,即殷孳床,色青黃,中有孔。味辛溫,無毒。主傷食不化欲眠,腰冷膝痹,毒氣,瘕結邪氣,出聲音,利九竅,下乳汁。治惡瘡疽、瘻痔、男子陰瘡、女子陰蝕。木蘭為使,惡細辛,忌羊血。此二孽止可浸酒及煮服,不入丸、散。
白堊,即畫工所用白土也。味苦、辛,溫,無毒。主女子寒熱癥瘕,子宮冷,月閉陰腫,漏下無子,澀腸止痢及痔瘻泄精,水臟冷,鼻洪吐血。久服傷五臟,令人羸瘦。火煅研,鹽湯飛過,浪干,免澀結人腸。
白話文:
孔公孽,也就是殷孳床,顏色青黃,中間有孔。味道辛辣溫熱,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食物積滯不消化想睡覺、腰部冰冷、膝關節疼痛、毒氣、腹內腫塊邪氣、發出聲音、通暢九竅、促進乳汁分泌。也可以治療惡性瘡瘍、癰疽、瘻管痔瘡、男性陰部瘡瘍、女性陰部潰爛。木蘭可以作為輔助藥物,忌諱與細辛同用,也忌諱與羊血一起食用。孔公孽只能浸酒或煮著服用,不能製成丸劑或散劑。
白堊,就是畫家所用的白土。味道苦辛,溫熱,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女性寒熱症狀、腹內腫塊、子宮冰冷、月經閉止、陰部腫脹、陰道分泌物異常、不孕、收斂腸道止瀉、治療痔瘡瘻管、精液流失、腎臟冰冷、鼻出血。長期服用會傷害五臟,導致人體消瘦。可以先用火燒烤研磨,再用鹽水煮沸過濾,晒乾,以免過於乾燥而堵塞腸道。
鵝管石,形如鵝管,色白,味甘平,無毒。專主肺寒久嗽,痰氣壅膈,兼治疳瘡。煅研。
鉤吻,得太陰之精,食之鉤入喉吻。味辛、溫,大毒。主中惡風,咳逆上氣,水腫癥積,除腳膝痹痛、四肢拘攣,殺兒疰蠱毒,金瘡乳痓,惡瘡疥蟲,殺鳥獸。誤中其毒,以桂心,蔥葉沸湯解之,忌冷水。搗自然汁入膏中用,勿誤餌之。
女菀,味辛,溫,無毒。主風寒洗洗,霍亂泄痢腸鳴,療肺傷咳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滿驚癇,寒熱百疾。
王孫,味苦平,無毒。療百疾,補虛益氣。主五臟邪氣,寒濕痹,四肢痠疼膝冷,痢疾,金瘡破血,生肌止痛。
白話文:
鵝管石,形狀像鵝的管子,顏色是白色的,味道甘甜平淡,沒有毒。專門治療肺寒久咳,痰氣堵塞胸膈,還可以治療疳瘡。需要煅燒研磨成粉末使用。
鉤吻,吸收了太陰之氣,吃下去會像鉤子一樣卡在喉嚨和嘴巴裡。味道辛辣,性溫,毒性很大。可以治療中惡風寒,咳嗽逆氣上涌,水腫,癥積,去除腳膝痺痛、四肢拘攣,殺死小兒疰蠱毒,金瘡乳痓,惡瘡疥蟲,也能殺死鳥獸。如果誤食了鉤吻,要用桂心和蔥葉煮沸水解毒,忌用冷水。可以將鉤吻搗成汁液加入膏藥中使用,不可誤食。
女菀,味道辛辣,性溫,沒有毒。可以治療風寒發熱,霍亂泄瀉腸鳴,治療肺部受傷引起的咳嗽逆氣、出汗,久寒積聚在膀胱,支滿驚癇,寒熱百疾。
王孫,味道苦,性平,沒有毒。可以治療百種疾病,補虛益氣。主治五臟邪氣,寒濕痺痛,四肢酸痛膝蓋冰冷,痢疾,金瘡破血,生肌止痛。
合歡,花,上半白,下半肉紅,散垂如絲,樹似梧桐,枝柔葉繁,互相交結,每一風來,輒似解了不相牽綴,樹之階庭,使人不忿。其葉至夜而合,故又謂之夜合花。味平,無毒。主安五臟,利心志,耐風寒,令人歡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丹溪云:合歡屬土,而有水與金,補陰之有捷功也。兼治磕損疼痛。皮主肺癰唾膿,心胸甲錯,又能殺蟲,續筋骨。煎膏消癰腫,葉汁可洗衣垢。
白棘,味辛、寒,無毒。然有鉤直二種,直者主虛損陰痿,精自出,補腎氣,益精髓,止尿血;鉤者主心腹痛,喉痹,癰疽痔漏,瘡腫潰膿,止痛,決刺結。或煮,或燒滅存性用。
白話文:
合歡的花,上半部是白色,下半部是肉紅色,花瓣散開下垂,像絲線一樣。樹木的外形像梧桐,枝條柔軟,葉子茂密,相互交錯。每當風吹來,它們便像解開了束縛一樣,互相分離。樹木生長在庭院中,讓人看了很不愉快。它的葉子到晚上就合攏起來,所以又稱為「夜合花」。合歡的味道平和,沒有毒性。它可以安五臟,使人心志安定,抵抗風寒,讓人感到快樂無憂,長期服用可以輕身明目。丹溪說:合歡屬土,但兼具水和金的特性,具有快速補陰的功效。合歡還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疼痛。合歡樹皮可以治療肺癰,吐膿,心胸鬱結,還能殺蟲,接續筋骨。將合歡樹皮煎成膏,可以消腫,葉子的汁液可以洗衣服上的污垢。
白棘的味道辛辣,性寒,沒有毒性。但是,白棘有鉤直兩種。直白棘主治虛損,陰痿,精液自溢,可以補腎氣,益精髓,止尿血;鉤白棘主治心腹疼痛,喉嚨發炎,癰疽,痔瘡,瘡腫潰膿,止痛,能化解刺結。可以用白棘煮水,或者燒成灰燼,保留藥性後使用。
藥實根,味辛、溫,無毒。主寒濕邪氣,諸痹疼酸,續絕傷,補骨髓。子主破血、止痢,消腫,除蠱疰、蛇毒。
甘松香,味甘,溫,無毒。主冷氣,卒心腹痛,脹滿,下氣。兼治面黑風疳,齒䘌,野雞痔。用合諸香,得白芷、附子良。
又有三柰,性味頗同,入諸香藥料,鮮入丸、散。
紫稍花,按本草,龍與鹿遊於水邊,遺瀝黏著木枝如蒲槌狀,色微青灰,味甘、性溫。主陽衰陰痿。
樗雞,生樗木上。形類蠶蛾,但頭足微黑。翅有一重灰色,一重深紅,五色俱,腹大者佳。又名紅娘子。味苦,平,小毒。主陰痿益精,補中下氣,強志輕身,生子好色;又治心腹邪氣,腰痛,行瘀血血閉。不可近目。七月採,曬乾,微炒。
白話文:
藥實根,味道辛香,性溫和,無毒。主要用於治療寒濕邪氣,各種關節炎疼痛和酸楚,恢復傷口,滋養骨骼。其子則有破血、止痢,消腫,清除蠱毒、蛇毒的功效。
甘松香,味道甘甜,性溫和,無毒。主要用於緩解冷氣,突然的心腹疼痛,腹部脹滿,促進消化。還能治療臉部黑斑、風疹、牙齦炎症,以及野雞痔等症狀。與白芷、附子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還有三奈,性質和味道與甘松香相仿,常被加入各種香料中,鮮少直接製成丸劑或散劑。
紫稍花,根據草本記載,龍與鹿在水邊遊玩時,留下的黏液附著在樹枝上,形狀像蒲槌,顏色略帶青灰色,味道甘甜,性溫和。主要用於調理陽虛陰弱的症狀。
樗雞,生長在樗木上,形態類似蠶蛾,但頭和腳微帶黑色。翅膀有一層灰色,一層深紅色,五種顏色皆有,腹部大的更好。又名紅娘子。味道苦,性平,帶微毒。主要用於治療陰痿,增強精氣,調和中焦,提升精神,助人保持青春活力,有助生育,對於心腹邪氣、腰痛、瘀血和血塊等有療效。不能靠近眼睛。在七月採收,曬乾後輕微炒熟。
蜻蜒,六足四翼,青色大眼者良。余色及纏腰有綠者不用。微寒,無毒。主強陰止精,壯陽暖水臟。去翅足,微炒。一云即青娘子。
以上治虛寒雜用。
白話文:
"蜻蜓,具有六隻腳和四對翅膀,身體呈青色且擁有大眼睛的品種為佳。顏色不為青色或是腰部帶有綠色的品種則不宜使用。性質微寒,無毒害。主要功效是強化男性性功能、防止精液流失,增強男性性能力並暖化膀胱。去除翅膀和腳,稍作炒制。亦有人認為此物即是青娘子。
以上適用於治療虛寒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