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65)
內集·卷二 (165)
1. 諸虛(通用)
八仙茶,粳米、黃粟米、赤小豆、綠豆、黃豆五味炒香熟各一斤,細茶一斤,芝麻五合,小茴二合,花椒、乾薑、白鹽炒各一兩,共為末,外用麥麵炒黃熟,與前藥等分拌勻,隨意加入胡桃肉。棗、松子、瓜仁、白糖之類,瓷罐收貯。每用二三匙,白湯點服。此方乃韓飛霞所著,甚有意味。蓋茶冷不益人,然高賢雅士,文人酒客,未有不喜其爽神,去垢膩而樂飲之者。今兼炒米以養胃氣,椒、姜不致中寒。用者不必全方,但摘二三味可也。惟鹽須斟酌入茶,古云:慎勿將鹽去點茶,分明引賊入人家。
上食治方。或曰:萬病皆從口入,如何食治反安平耶?蓋飲養陽氣,食養陰氣,飲食無過,則入於口,達於脾胃,入於鼻,藏於心肺,氣味相承,陰陽和調,神乃自生。蓋精順五氣以為靈,若食氣相惡則傷其精神;受五味以成禮,若食味不調則傷其形,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常怪人於飲食鮮有得中,其所以然者,起於一點貪心,或貪其補益,或貪其治病,卒致強食脾勞,強飲胃脹,脾傷胃滯而病反加劇,則又大失乎古人立治之本旨。凡冬朝空腹,夏夜飽食,食雜有犯,皆令人疾,衛生者慎之。
白話文:
諸虛(通用)
八仙茶的製作方法是:將粳米、黃粟米、赤小豆、綠豆、黃豆五種穀物炒香後,每種各取一斤;再取細茶一斤、芝麻五合、小茴香二合、花椒、乾薑、白鹽各炒香後磨成粉,每樣一兩;最後用麥麵炒熟磨粉,與之前的藥粉等量混合均勻,再隨意加入核桃肉、棗子、松子、瓜子仁、白糖等。用瓷罐保存。每次服用二三匙,用溫水沖服。這個配方是韓飛霞所著,相當有意思。因為冷茶不利於身體健康,但高雅的文人雅士和嗜酒之人,卻都喜歡茶的清爽解膩,因此經常飲用。此方加入炒米以養護胃氣,花椒、乾薑則能避免飲茶導致寒症。使用時不必全部使用所有材料,選擇二三種即可。但鹽的用量需謹慎,古人云:「慎勿將鹽去點茶,分明引賊入人家。」 意指鹽的用量需控制,過量有害。
以上是飲食養生的方法。有人會問:萬病皆從口入,為什麼飲食調理反而能使人安康呢?這是因為飲水可以滋養陽氣,飲食可以滋養陰氣。飲食不過度,就能夠通過脾胃吸收營養,通過鼻腔吸收氣息,儲存在心肺,氣味相合,陰陽調和,精神自然就會好起來。精氣順暢才能使人靈活,如果飲食不當就會損傷精神;飲食需五味調和,才能使形體健康,如果飲食不調和則會損傷身體。陰盛則陽氣受損,陽盛則陰氣受損,人們經常在飲食上很難做到適中,原因就在於一點貪心,或貪圖補益,或貪圖治病,結果導致脾胃勞累,胃脹難受,脾胃受損,病情反而加重,這就違背了古人治病的根本原則。凡是冬天早晨空腹,夏天晚上吃太飽,或者飲食不規律,都會導致疾病,注重養生的人應當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