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62)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162)

1. 氣(郁同)

杏仁粥,治上氣喘嗽。用杏仁去皮尖二兩,研爛,或加豬肺,和粳米三合煮粥食之。

桃仁粥,治上氣咳嗽及冷心氣痛,和米煮粥食之。

蘿蔔子粥,治氣喘用子三合,和糯米煮粥食之。

紫蘇子粥,治腳氣毒悶,身體不任,行履不便,下一切痰氣及冷心氣痛,明目,利小便。用蘇子搗汁,和粳米煮粥食之。

麻子仁粥,治腳氣痹弱,煩悶吐逆,不下食。用麻子一斤取汁,和粳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

蓽茇粥,治冷氣。蓽茇末二合,胡椒一分,和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

豬腰粥,治腳氣煩痹緩弱,行履不能。用豬腰一對,粳米四合,蔥白半握和煮粥,臨熟入椒、鹽、薑、豉,空心食之。

豬肪湯,治上氣喘嗽,身體壯熱,口乾渴燥,用豬肪膏一斤,切碎入沸湯中煮,臨熟入鹽、豉調和食之。

豬胰酒,治上氣喘急,坐臥不安,用豬胰三具細切,青州棗三十枚,以好酒三升浸,春夏一二日,秋冬三五日,密封,以布絞汁,空心溫酒,任性漸服。

玄胰散,治膜外氣及氣塊,用豬胰切片炙熱,蘸玄胡索末食之。

平鯽丸,治隔氣不食。用大鯽魚一個,去腸留膦,以大蒜去皮切片,填魚腹內,濕紙包,黃泥固濟,慢火煨熟,去鱗骨,入平胃散末,杵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翻雞湯,治轉食,用翻翅雞一隻,煮熟去骨,入人參、當歸、鹽末各五錢,再煮取食,或為丸服亦好。

白話文:

  • 杏仁粥:可以治療上氣喘嗽。使用去皮尖的杏仁二兩,磨碎後,可加入豬肺,與三合的粳米一同煮粥食用。

  • 桃仁粥:可以治療上氣咳嗽以及冷心氣痛,與米一起煮粥食用。

  • 蘿蔔子粥:可以治療氣喘,使用三合的蘿蔔子,與糯米煮粥食用。

  • 紫蘇子粥:可以治療腳氣毒悶,身體不適,行走不便,能下一切痰氣以及冷心氣痛,並有明目,利小便的效果。使用紫蘇子搗汁,與粳米煮粥食用。

  • 麻子仁粥:可以治療腳氣痹弱,煩悶吐逆,食慾不佳。使用一斤的麻子榨汁,與四合的粳米煮粥,在空腹時食用。

  • 蓖茇粥:可以治療冷氣,使用二合的蓽茇粉末,一分的胡椒,與四合的米煮粥,在空腹時食用。

  • 豬腰粥:可以治療腳氣煩痹緩弱,行走困難。使用一對豬腰,四合的粳米,與蔥白一同煮粥,快熟時加入椒、鹽、薑、豆豉,在空腹時食用。

  • 豬肪湯:可以治療上氣喘嗽,身體發燒,口乾渴燥。使用一斤的豬脂肪,切碎放入沸水中煮,快熟時加入鹽、豆豉調味食用。

  • 豬胰酒:可以治療上氣喘急,坐立不安。使用三個豬胰細切,三十枚青州棗,以好酒浸泡,春夏一二天,秋冬三五天,密封後以布絞汁,空腹溫酒,酌量逐漸服用。

  • 玄胰散:可以治療膜外氣以及氣塊。使用豬胰切片烤熱,蘸玄胡索末食用。

  • 平鯽丸:可以治療無法進食。使用一條大鯽魚,去除腸留下鱗,以大蒜去皮切片,填充魚腹內,濕紙包裹,黃泥固定,慢火煨熟,去除鱗骨,加入平胃散粉末,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三十粒,空腹以米飲吞服。

  • 翻雞湯:可以治療轉食。使用一隻翻翅雞,煮熟去骨,加入人參、當歸、鹽末各五錢,再次煮熟食用,或者製成丸子服用也可以。

2.

阿膠粥,止血,補虛,厚腸胃,兼治胎動不安。用糯米煮粥,臨熟入阿膠末一兩,和勻食之。

桑耳粥,治五痔下血,常煩熱羸瘦。用桑耳二兩,取汁和糯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蘿蔔菜,治酒疾下血,旬日不止,用蘿蔔二十枚,留葉寸余及根,入罐內水炆極爛,以薑、鹽、醋淹,空心食之,立止。

槐茶,治熱風下血,明目,益氣,除邪,止齒疼,利臟腑,順氣。採嫩槐葉蒸熟曬乾,每日煎如茶食。

柏茶,採側柏葉曬乾,煎湯代茶,止血滋陰。

醍醐酒,治鼻衄。蘿蔔自然汁入好酒一半和勻,溫過熱服。

豬胰片,治肺損嗽血、咯血。用煮熟豬胰切片,蘸薏苡末,微空心食之。蓋薏苡能補肺,豬胰引入經絡耳。如肺癰用米飲調服或水煎服。

豬肝脯,治氣虛下痢,瘦乏無力,常服明目,溫中除冷氣,用豬肝一具切片,入醋一升,煮至醋乾,空心食之甚妙。

韭汁,治赤痢。用連白韭菜一大把搗汁,和酒一盞溫飲之,又治心痛,散氣行血故也。

馬齒莧方,治下痢赤白,水穀不度,腹痛。用馬齒莧菜煮熟,入鹽、豉或薑、醋,拌勻食之。

雞子煎,治久瀉、久痢及小兒疳瀉不止,用黃蠟一錢熔化,入雞子一枚,打破於內,拌和炒熟,空心常食。

鴨子煎,治胎前產後痢下赤白,用生薑汁一碗,虛者二碗,入鴨子一枚,打破於內,煎至八分,又入蒲黃三錢,空心調服。

白話文:

【血】

  • 《阿膠粥》:有止血、補虛、增強腸胃功能的效果,同時可以緩解胎動不安。做法是先用糯米煮粥,在快熟時加入一兩的阿膠末,攪勻後食用。

  • 《桑耳粥》:可用來治療痔瘡出血,以及常感到煩熱、體重下降的問題。做法是取二兩的桑耳榨汁,再與三合糯米一同煮粥,空腹食用。

  • 《蘿蔔菜》:對因酗酒而導致的下血癥狀有治療效果,若十天內未停止,可取二十個蘿蔔,保留一寸以上的葉子和根部,放入罐中加水燉煮至極為軟爛,再加入薑、鹽、醋醃漬,空腹食用即可立即止血。

  • 《槐茶》:能治療因熱風引起的下血,並有明目、益氣、驅邪、止牙疼、利臟腑、順氣的功效。做法是採集嫩槐葉,蒸熟曬乾,每日煎煮飲用。

  • 《柏茶》:採集側柏葉曬乾,煎湯代替茶飲,有止血滋陰的作用。

  • 《醍醐酒》:能治療鼻血。將蘿蔔自然榨汁,加入等量的好酒混合均勻,溫熱後飲用。

  • 《豬胰片》:對肺損傷咳嗽出血有療效。做法是將煮熟的豬胰切片,蘸上薏苡粉,空腹食用。因為薏苡能補肺,而豬胰則能引導藥物進入經絡。若肺部有病變,可用水調米飲或水煎服。

  • 《豬肝脯》:能治療氣虛型下痢,以及身體瘦弱乏力的問題。長期服用有助於明目,溫中去除寒氣。做法是將一具豬肝切成薄片,加入一升醋煮至醋乾,空腹食用效果更佳。

  • 《韭汁》:可用來治療紅色痢疾。做法是取一大把連白韭菜搗汁,和一盞酒溫熱飲用,也有治療心痛的效果,因為其能散氣行血。

  • 《馬齒莧方》:能治療下痢紅白交雜,消化不良,以及腹痛。做法是將馬齒莧菜煮熟,加入鹽、豆豉或薑、醋,拌勻後食用。

  • 《雞子煎》:可用來治療長期的腹瀉、下痢,以及兒童因營養不良導致的持續性腹瀉。做法是將一錢的黃蠟融化,打入一個雞蛋,拌和後炒熟,空腹食用。

  • 《鴨子煎》:可用來治療產前產後的下痢紅白交雜。做法是取一碗生薑汁,體虛者需二碗,打入一個鴨蛋,煎至八分熟,再加入三錢的蒲黃,空腹調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