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54)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154)

1. 蟲魚部

田螺,

田螺無毒性寒過,專治雙眸赤熱多,肉敷熱瘡反胃殼,汁能醒酒渴同科。

主目熱赤痛,取黃連末納其中,良久汁出,用以注目。肉,冷。解熱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瘡腫。多食發寒濕氣、痼疾。碎其肉敷熱瘡。爛白殼,燒為灰,主反胃胃冷,去卒心痛,止失精,消痰,敷下疳,火煅用之。生浸取汁飲之,止消渴,利大小便,除腹中結熱,腳氣上衝,手腳浮腫,解酒過多,喉舌生瘡,壓丹石熱。不可常食。又螺獅、海螺用同。

蟹,

蟹主胸中邪熱結,爪能墮胎破瘀血,殼黃化漆更續筋,消食塗瘡同腳節。

足節屈曲,行則旁橫,每至夏末秋初則解殼,故曰螃蟹。味鹹,寒,有毒。主胸中邪熱,解結散血,養筋益氣,理經脈,利關節,去五臟中煩悶,消食,乃食品中之佳味,最宜人。須是八月一日蟹吃稻芒後方可食,霜後更佳,以前食之有毒,十二月食之傷神。體有風疾人並孕婦不可食。

獨螯獨目,四足六足,兩目相向者,皆有大毒,不可食。誤中者,惟藕蒜汁、冬瓜汁,紫蘇、黑豆豉汁可解之。爪,主墮胞胎,破宿血,止產後血悶腹痛,酒及醋湯煎服。殼中黃及腳中髓,熬為末,納金瘡中,能續斷絕筋骨,其黃能化漆為水,故敷漆瘡及久疽瘡疥。其延骨焙乾,和白蘞等分為末,乳汁調塗小兒頭縫不合。

其螯和犬血燒煙,可以集鼠於庭。大抵蟹類甚多,殼闊多黃者名川,其螯最銳,食之行風氣;扁而大者名蝤蛑,解熱氣及小兒痞氣;其最小者名蟛蜞,食之令人吐利;一螯大一螯小者名擁劍,可供食。余蟹有毒,皆不可食。

石首魚,

石首魚甘下石淋,干之炙食鯗為名,消瓜成水寬膨脹,益氣開胃蓴作羹。

生東海。味甘,無毒。腦中有二石如棋子。主下石淋,燒灰飲之。候乾名鯗魚,炙食之,主消瓜成水及卒腹脹,宿食不消,暴下痢,中惡不解,生食。和蓴菜作羹,開胃益氣。

淡菜,

淡菜甘溫能補陽,虛勞吐血變堪嘗,消食除癥止久痢,婦人崩帶產余良。

生南海。似珠母,一頭尖,中銜少毛。海之菜皆咸,惟此味淡,無毒。形雖不典而甚益人,主益陽事,補五臟虛損,吐血,理腰腳氣,潤毛髮,消食,除腹中冷,破痃癖癥瘕,治產後血結冷痛,崩中帶下,漏下,男子久痢,並宜以五味煮食之。多食令頭悶目暗,可微利即止。

海粉,

海粉無毒氣寒咸,能治熱燥濕頑痰,更療肺脹多咳喘,海石痰火病相兼。

出閩、廣。海粉、海石同種。石,其根也。近有造海粉法,終不如生成為美。海粉,治肺燥,郁脹咳喘。熱痰能降,濕痰能燥,塊痰能軟,頑痰能消,取其咸以軟堅也。止入丸藥,水洗曬乾,另研。又有造成者,湯、丸俱宜。八月取紫口蛤蜊,火煅為末,取黃栝蔞皮、子共搗和為餅,陰乾,次年聽用。

白話文:

[蟲魚部]

田螺:

田螺性寒,無毒。主要治療眼睛紅腫疼痛。將黃連粉末放入田螺中,待其流出汁液後,用汁液點眼。田螺肉性寒,可解熱毒,治療酒疸(酒精中毒)、利尿、消腫。但多吃會導致寒濕之氣加重,加劇舊病。田螺肉搗碎後敷在熱瘡上。將田螺殼燒成灰,可治療反胃、胃寒、心痛、遺精、痰多,以及敷治下疳(一種性病)。生田螺浸水取汁飲用,可治療消渴(糖尿病)、利尿通便、消除腹中熱結、腳氣上衝、手腳浮腫,以及解酒、治療喉嚨舌頭生瘡,以及因服用丹藥導致的熱症。但不可經常食用。螺獅、海螺的功效與田螺類似。

蟹:

蟹能治療胸中邪熱積聚。蟹爪可以墮胎,破瘀血。蟹殼中的黃色物質可以製成漆,並能接續筋骨,消食,治療瘡瘍。

螃蟹足部彎曲,行走時橫著走,每年夏末秋初蛻殼。蟹味鹹,性寒,有毒。能治療胸中邪熱,活血化瘀,滋養筋骨,益氣,調理經絡,利關節,消除五臟煩悶,幫助消化。是上佳的食品,最適合人們食用。但必須在農曆八月一日螃蟹吃稻芒之後才能食用,霜降後食用更好,之前食用有毒,十二月食用則傷神。患有風疾的人和孕婦不能食用。

單螯單眼,四足或六足,兩眼相對的螃蟹,都有劇毒,不可食用。誤食者,可用藕汁、蒜汁、冬瓜汁、紫蘇汁、黑豆豉汁解毒。蟹爪能墮胎,破除陳舊血塊,治療產後血瘀腹痛,可用酒或醋湯煎服。蟹殼中的黃色物質和蟹腳中的髓,熬成粉末,放入刀傷中,能接續斷裂的筋骨;蟹殼中的黃色物質可以製成漆,因此可用來治療漆瘡和久治不愈的瘡疥。將蟹的延骨焙乾,研磨成粉末,與白蘞等量混合,用母乳調和後塗抹在嬰兒頭縫閉合不全的地方。

蟹螯和狗血一起燒煙,可以引誘老鼠到庭院中。總體來說,螃蟹種類很多,殼寬、黃多者稱為「川蟹」,其螯最銳利,食用後易患風疾;扁平大者稱為「蝤蛑」,可治療熱氣和小兒痞氣;最小者稱為「蟛蜞」,食用後會嘔吐腹瀉;一隻螯大一隻螯小者稱為「擁劍」,可以食用。其餘螃蟹多有毒,不可食用。

石首魚:

石首魚味甘,性寒,無毒。可以治療石淋(尿路結石)。將石首魚燒成灰服用。曬乾後稱為鯗魚,炙烤後食用,可治療瓜熟蒂落引起的腹水、突然腹脹、宿食不消、暴瀉、中惡(食物中毒)等症狀。生食石首魚,或與蓴菜一起做羹,可以開胃益氣。

淡菜:

淡菜味甘,性溫,能補陽。可以治療虛勞、吐血、久痢、婦女崩漏帶下等症狀。

淡菜產於南海,形似珠母,一头尖,中間有少許絨毛。海菜大多鹹味,唯獨淡菜味淡,無毒。雖然外形不佳,但益處良多。能補益陽氣,治療五臟虛損、吐血、腰腿疼痛、潤澤頭髮、幫助消化、消除腹中寒氣、治療癥瘕(腫塊)、治療產後血瘀冷痛、崩漏帶下、男子久痢等症狀。食用時宜用五味烹飪。多吃會導致頭暈目眩,少量食用即可。

海粉:

海粉性寒,味鹹,無毒。能治療熱燥、濕邪、頑痰、肺脹、咳嗽喘息等症狀。

海粉產於閩廣地區,與海石同類,海石是海粉的根部。現在有人工製造海粉的方法,但終究不如天然的好。海粉能治療肺燥、胸悶、咳嗽喘息。能化解熱痰、燥濕痰、軟化塊痰、消除頑痰,利用其鹹味軟堅散結。通常入丸藥使用,需用水洗淨曬乾後再研磨。人工製造的海粉,可用於湯劑或丸藥。八月採摘紫口蛤蜊,火煅成粉末,與黃栝蔞皮、子搗碎混合成餅,陰乾,次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