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48)
內集·卷二 (148)
1. 禽部
黃雌鳴,
黃雌雞甘酸助陽,止泄止精暖小腸,更消水澼並水腫,肋骨又治兒瘦黃。
性平,無毒。補精,助陽氣,補益五臟,續絕傷,止腸澼、泄利,止泄精、小便不禁。又和赤豆同煮爛並汁食之,主腹中水癖水腫。其肋骨主小兒羸瘦、食不生肌。
雞子,
雞子甘平除煩熱,淡煮卻痰益氣血,蠟煎治痢酒治風,白療目赤火燒裂,殼能出汗磨翳睛,衣止久嗽敷瘡癤。
生絞入藥,除煩熱及孕婦天行熱疾狂走。豁開淡煮,大能卻痰潤聲,養胃,益心血,止驚。和蠟炒,止久泄疳痢。和黑豆入酒服,治癇痓、賊風、麻痹。黃,熬油和粉敷頭瘡。卵白,微寒。療目赤、火燒瘡,除心下伏熱,止煩滿,咳逆,小兒下泄,婦人產難,胞衣不出。醋漬一宿,療黃疸。
多食動心氣,和蔥食氣短,和鱉食損人。又不可合獺肉、蒜、李同食。卵殼,細研磨障翳。又傷寒勞復,炒黃為末,熱湯下,汗出即愈,卵中白皮,名鳳凰衣。主久嗽結氣,得麻黃,紫菀和服之,立已。小兒頭身諸瘡,燒灰豬脂調敷。
白鵝肉,
白鵝肉冷全無毒,解熱止渴煮湯服,膏潤肌膚灌耳聾,毛燒灰治噎氣促,蒼鵝有毒發瘡膿,水毒射工效更速。
鵝,自鳴聲也。有蒼白二種。白鵝肉,解五臟熱,止渴,煮汁飲之。多食令人霍亂,發痼疾,惟丹石人相宜。膏,微寒。潤肌膚,療手足皸裂。卒耳聾,以膏灌之。毛,燒灰,主噎及小兒驚癇極者。蒼鵝肉,冷,發瘡膿。毛,主水毒、射工,又飲其血及塗身。屎,可敷蛇蟲咬毒。
陳藏器云:白鵝不食蟲,主渴為勝;蒼鵝食蟲,主射工為勝,卵,溫。補中益氣,補五臟。食多傷胃滯氣,發痼疾。
白鴨,
白鴨肉寒補勞虛,和臟利水熱風祛,屎消蓄熱並瘀痢,卵冷能令背悶拘,野鴨補中消食毒,專治小瘡遍體軀。
鴨,鴨自呼名也。或曰可押,故謂之鴨。有家、野二種。家鴨肉,味甘,無毒。補虛,和臟腑,利水道,療風虛寒熱,消熱毒,止驚癇,解丹毒,止痢血。屎,主散蓄熱、熱毒、瘀痢,解結縛,殺石藥、金銀、鐵毒,為末,水調服之。熱毒、瘡腫並蚯蚓咬,和雞卵白敷之。卵,微寒,治心腹胸膈熱,多食發冷氣,令背膊悶。
小兒食腳軟,惟鹽淹者稍可。血,主解諸毒,野葛毒,刺項中熱血飲之。頭,主水腫,通利小便,煮服之。凡鴨,白毛烏骨者為上;黃雌鴨最補;綠頭、青頭鴨佳;黑鴨滑中,發冷痢、腳氣。凡鴨,老者佳,嫩者有毒。肉與卵同鱉食害人。野鴨,名鶩。性涼,無毒。肉,主補中益氣,補虛助力,和胃氣,大益病人。
消食,利水道,熱毒,去風氣及惡瘡癤腫,殺臟腹一切蟲。又身上諸小熱瘡,多年不可者,多食即瘥。九月後、立春前食之絕勝家鴨。雖寒,不動氣。但不可與木耳、胡桃、豆豉同食。肪,甘。主風虛寒熱水腫。一種小者名刀鴨,味最重。食之更補虛。又一種名油鴨,其味更佳。
白話文:
[禽部]
黃雌雞:性味甘酸,溫和無毒,具有助陽、止瀉止精、溫暖小腸的功效,還能治療水腫、浮腫,其肋骨還能治療小兒瘦弱發黃。能補精益氣,滋補五臟,治療外傷,止瀉、止精、尿失禁。與赤豆同煮食用,可治療腹水、水腫。雞肋骨能治療小兒消瘦、營養不良。
雞蛋:性味甘平,能清熱除煩。煮熟食用可化痰、益氣血;用蜂蠟煎煮可治療痢疾;用酒煎煮可治療風疾;蛋白可治療目赤、燒傷;蛋殼研磨後可治療眼翳;蛋膜可治療久咳;蛋殼與蛋清敷可治療瘡癤。鮮雞蛋汁可清熱除煩,治療孕婦熱病、神志不清等症狀。煮熟的雞蛋能化痰、潤喉、養胃、益血、安神。與蜂蠟炒制可治療久瀉、疳痢。與黑豆、酒一起服用可治療癲癇、中風、麻痺。雞蛋黃熬油後與藥粉混合敷貼,可治療頭瘡。雞蛋清性微寒,可治療目赤、燒傷、心煩、胃脹、咳嗽、小兒腹瀉、產後出血、胎盤滯留等症狀。用醋浸泡一夜可治療黃疸。雞蛋不宜多吃,以免損傷心氣;與蔥一起食用會氣短;與鱉肉一起食用會傷身;也不可與獺肉、蒜、李子一起食用。蛋殼研磨後可治療眼翳。治療傷寒後體虛,可將蛋殼炒黃研末,用熱水沖服,出汗即愈。雞蛋中的薄膜,名為“鳳凰衣”,主治久咳、氣結,與麻黃、紫菀一起服用療效更佳。小兒頭部及身體的瘡瘍,可用雞蛋殼燒成灰,與豬油調和後敷貼。
白鵝肉:性寒無毒,能清熱解渴。煮湯服用,可滋潤肌膚,治療耳聾。鵝毛燒成灰可治療噎膈、氣喘。灰鵝有毒,會引起瘡瘍膿腫,但其毛可治療水腫、射工(一種眼疾)。鵝會自己鳴叫,有灰鵝和白鵝兩種。白鵝肉能清熱解毒,解渴,煮汁飲用。多吃會引起霍亂,加重舊疾,唯獨服用丹石藥物的人適合食用。鵝油性微寒,能潤澤肌膚,治療手足皴裂;治療突然耳聾,可用鵝油灌耳。鵝毛燒成灰可治療噎膈及小兒驚癇。灰鵝肉性寒,會引起瘡瘍膿腫;鵝毛可治療水腫、射工;飲用灰鵝血或塗抹於身體可治療疾病;鵝糞可敷治蛇蟲咬傷。陳藏器說:白鵝不吃蟲子,善於解渴;灰鵝吃蟲子,善於治療射工。鵝蛋性溫,能補中益氣,滋補五臟,多吃會傷胃、滯氣,加重舊疾。
白鴨:白鴨肉性寒,能補虛勞,和胃利水,祛風除熱。鴨糞能治療積熱、瘀血、痢疾。鴨蛋性寒,多吃會引起背部沉悶、拘緊。野鴨能健脾消食,解毒,專治全身小瘡。鴨會自己叫喚,或說能壓住東西,故名為鴨。有家鴨、野鴨兩種。家鴨肉味甘,無毒,能補虛,和胃理氣,利水,治療風寒濕熱,消腫解毒,安神定驚,解丹毒,止痢。鴨糞能散熱解毒,治療瘀血、痢疾,治療便秘,解毒。治療熱毒、瘡腫、蚯蚓咬傷,可用鴨糞和雞蛋清外敷。鴨蛋性微寒,能治療心腹胸膈熱,多吃會發冷、引起背部沉悶。小兒食用鴨肉腳會軟,只有用鹽醃製過的鴨肉才能食用。鴨血能解毒,治療野葛中毒,治療頸部炎症,可用鴨血飲用。鴨頭能治療水腫,利尿,煮熟服用。白毛烏骨鴨最好;黃雌鴨最滋補;綠頭鴨、青頭鴨也很好;黑鴨會滑腸,易引起腹瀉、腳氣。鴨肉老的比嫩的好,嫩鴨有毒。鴨肉和鴨蛋與鱉肉一起食用會傷身。野鴨,又名鶩,性涼無毒,能補中益氣,補虛強身,和胃理氣,大益病人,消食,利水,解毒,祛風,治療瘡癤腫毒,殺蟲。治療身上的小熱瘡,多年不癒者,多吃野鴨肉即可痊癒。農曆九月後到立春前食用野鴨最好,雖性寒,但不傷氣。但不可與木耳、核桃、豆豉一起食用。鴨油甘甜,能治療風寒濕熱、水腫。一種小的鴨子,名為刀鴨,味道最濃郁,食用能更有效地補虛。還有一種名為油鴨,味道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