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37)
內集·卷二 (137)
1. 果部
橙大於橘而香,皮厚而皺,氣平無毒。散腸胃惡氣,醒酒消食,去胃中浮風氣,療癭氣,殺魚蟲毒發,虛熱瘰癧。瓤,味酸,多食傷肝氣。又洗去酸汁細切,和鹽蜜煎成膏食之,治噁心,胃中浮風。
橘肉,
橘肉甘者能潤肺,酸者聚痰不足貴,諸柑醒酒渴最佳,臟虛寒人莫貪味。
橘肉甘者,潤肺止渴,開胃寬胸,畏冷者或煨或蒸食之。柑有密陀柑、木柑、黃柑、乳柑、石柑、沙柑、朱橘、乳橘、山橘、金橘之類,大同小異。味皆甘酸而寒。解熱止渴,潤燥生津,多食戀膈生痰,滯肺傷脾,冷中作泄,病者忌之。
櫻桃,
櫻桃甘溫百果先,益脾悅志顏色鮮,止痢澀精扶陽氣,多食發熱吐風涎。
以其形肖桃,故曰櫻桃。三四月初間最先百果而熟,得正陽之氣。無毒。主調中益氣,悅神美志,令人好顏色,止水穀痢、泄精,回陽氣。丹溪云:屬火而有土。性大熱而發濕,多食發虛熱吐痰。舊有熱病、嗽喘及喑風人忌之。葉搗敷蛇毒;絞汁服,防蛇毒內攻。東行根,殺寸白、蛔蟲。
楊梅乾,
楊梅乾酸溫微毒,善止酒嘔消宿食,化痰和臟滌胃腸,刀斧傷時無痕跡。
生者酸甚,聚痰發熱,損齒及筋。干作屑,臨飲酒時服方寸匕,止吐酒,消宿食,化痰,和五臟,盪滌腸胃煩憒惡氣;燒灰服能斷下痢。根皮煎湯,洗惡瘡疥癬,忌生蔥。魯班方:治一切刀斧傷損瘡不合者,用鹽楊梅不拘數,連核杵如泥,捏成餅子,收竹筒中,遇損破即填補之。止血生肌,無瘢痕,絕神。
李子,
李子苦甘治肝病,骨間勞熱須臾淨,核仁消瘀通小腸,根皮止痢奔豚定。
無毒。肝病宜食。去骨節間勞熱,除痼熱,調中。久食令人虛熱,臨水食發痰瘧。又不可與白蜜、雀肉同食。核仁,苦,平,無毒。主僵仆躋,瘀血骨痛內傷,利小腸,下水氣,除腫滿及女子小腹脹滿。入藥泡去皮尖。根白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煩逆氣,奔豚腳氣,熱毒煩躁,女子卒赤白下,男子赤白痢。
去粗皮,炙黃色,水煮服之。花,平。主小兒壯熱痼疾,驚癇,作湯浴之。
榛子,
榛子味甘無毒平,益人氣力健人行,若令多食難飢餓,厚胃寬腸四體輕。
榛,盛也:一云,從秦,生於秦地也。主益氣力,寬腸胃,調中開胃,令人不飢健行,軍行食之以當糧。
榧實,
榧實甘平進飲食,能通榮衛助筋力,五痔三蟲是主方,啖多引火傷肺極。
榧,文木也。《爾雅翼》云:有美實而材光文彩如柏,斐然成章也。無毒。主消穀,令人能食,行榮衛,助筋骨,明目輕身。五痔人常如果食之,愈。東坡詩云:驅除三彭蟲,已我心腹疾。治寸白蟲,日食七顆,七日滿,其蟲皆化為水。兼治蠱毒鬼疰。丹溪云:屬土與金而有火,多啖引火入肺,大腸受傷作泄。
白話文:
果部
橙子比橘子大,而且香味更濃郁,果皮厚且粗糙,性平味甘,無毒。它能排除腸胃中的惡氣,醒酒消食,去除胃中浮風(胃脹氣),治療癭氣(甲狀腺腫大),殺滅魚蟲毒素引起的瘡瘍,以及治療虛熱瘰癧(淋巴結核)。橙子的果肉味酸,多吃會損傷肝氣。如果將橙子洗淨,去掉酸汁,切碎,再加鹽和蜂蜜煎成膏狀服用,可以治療噁心和胃中浮風。
橘子的果肉,甘甜者能滋潤肺部,酸味者則容易導致痰多,其價值不高。各種柑橘中,醒酒解渴的效果最好,但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橘子果肉甘甜的,能潤肺止渴,開胃寬胸。畏寒的人可以將其煨熟或蒸熟後食用。柑橘有很多種類,例如密陀柑、木柑、黃柑、乳柑、石柑、沙柑、朱橘、乳橘、山橘、金橘等等,雖然種類繁多,但其特性大體相同,都帶有甘酸味且性寒。它們具有解熱止渴、潤燥生津的功效,但多吃容易導致痰多、堵塞心胸、損傷肺脾,甚至出現腹瀉等症狀,因此有病的人不宜多食。
櫻桃味甘性溫,是百果中最早成熟的水果,具有益脾、悅志、美容養顏的功效,還能止痢、固精、溫補陽氣。但多吃容易引起發熱、嘔吐、流涎等症狀。
櫻桃因形狀像桃子而得名,是百果中最早成熟的,吸收了初春的陽氣,無毒。它主要功能是調和脾胃、益氣、安神、美容,還能治療水瀉、遺精,以及回補陽氣。但其性大熱,容易生濕,多吃會引起虛熱、嘔吐痰涎。患有舊熱病、咳嗽喘息、喑啞等症狀的人不宜食用。櫻桃葉搗碎敷在蛇傷處,或絞汁服用,可以預防蛇毒內攻;根莖則能殺死蛔蟲和寸白蟲。
楊梅乾味酸性溫,略帶小毒,善於止酒後嘔吐,消除宿食,化痰、調和五臟、清潔腸胃。用於刀傷斧傷,能使傷口癒合而不留疤痕。
新鮮楊梅酸味太重,容易導致痰多、發熱,並損傷牙齒和筋脈。將楊梅曬乾研成粉末,在飲酒前服用少許,可以止酒後嘔吐,消除宿食,化痰,調和五臟,清潔腸胃中的惡氣;將其燒成灰服用,可以治療下痢。楊梅根皮煎湯可以清洗惡瘡疥癬,但忌與生蔥同用。據魯班方記載,治療一切刀斧傷口無法癒合的情況,可用鹽和楊梅(不限數量),連核搗成泥狀,捏成餅狀,用竹筒保存,遇傷口破損即填補,能止血生肌,不留疤痕,效果奇佳。
李子味苦甘,能治療肝病,能去除骨骼關節的勞熱,李子核仁能活血化瘀,通利小腸;李子根皮則能止痢,治療奔豚氣短。
李子無毒,適合肝病患者食用,可以去除骨節勞熱,去除頑固的內熱,調和脾胃。但久食容易導致虛熱,臨水飲用容易引起痰瘧。同時不可與蜂蜜、麻雀肉一起食用。李子核仁味苦性平,無毒,能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骨痛、內傷,通利小腸,去除水腫,以及治療婦女小腹脹滿。入藥時需先泡水去除外皮尖端。李子根白皮性寒,能治療消渴、心煩、逆氣、奔豚、腳氣、熱毒煩躁,以及婦女赤白帶下、男子赤白痢疾等。需去除粗皮,炙烤至黃色,用水煎服。李子花性平,能治療小兒壯熱、頑疾、驚癇,可用其煎湯沐浴。
榛子味甘,無毒,性平,能增強體力,使人行走有力。但多吃容易產生飽腹感,難以飢餓。
榛子,盛產之意;也有人說,榛子源於秦地。它能益氣強身,寬腸胃,調和脾胃,使人不容易飢餓,行走有力,軍隊行軍時常食用它作為糧食。
榧子味甘性平,能促進食慾,通暢氣血,增強筋骨力量,治療痔瘡和腸道寄生蟲。但多吃會助火傷肺。
榧子,指一種紋理美麗的木材。《爾雅翼》記載:榧子擁有美麗的果實和紋理光澤的木材,如同柏樹般美麗。它無毒,能促進食慾,使人能吃,促進氣血運行,增強筋骨,明目輕身。患有痔瘡的人經常食用榧子,能起到治療效果。蘇軾詩中也提到,榧子能驅除寄生蟲,治療腹中疾病。治療寸白蟲,每日食用七顆,七日後,蟲子就會化為水。同時也能治療蠱毒和鬼疰。但其性屬土金而兼有火性,多吃會助火傷肺,導致大腸受損而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