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36)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136)

1. 果部

梨果,

梨果食多脾氣傷,金瘡乳婦不宜嘗,寬胸止咳消煩渴,若吐風痰可作漿。

味甘,酸,平,無毒。丹溪云: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謂也。酒病煩渴者宜,多食動脾,令人中寒下利,產婦、金瘡並血虛者戒之。除心肺客熱,煩熱,胸中痞結,咳嗽氣喘,止渴,搗汁作漿服之,吐風痰,治中風失音不語,及傷寒發熱驚狂,利大小便,孕婦臨月食之易產。葉,主霍亂,吐利不止,煮汁飲之。

亦治小兒寒疝腹痛,汗出。樹皮,治瘡癬疥癩甚效。

石榴,

石榴實殼能收痢,更治筋攣腳痛風,花主止血及傷損,根皮可去腹中蟲。

安石,國名,張騫使安石國得其種。丹溪云:榴者,留也。性滯戀膈成痰,病人須戒之。多食傷肺損齒,少食亦能潤咽止渴。有甘酸二種,甘者可食,酸者殼可入藥。實殼,酸,無毒。主澀腸,止赤白痢,收目淚,治漏精及糞前見血。又治筋骨風,腰腳不遂,行步攣急疼痛,陰乾微炒用之。

花,百葉者,主心熱吐血及衄血等,陰乾為末,吹鼻中立止。金瘡、刀斧傷破流血,取半升入石灰一升,為末敷之,少時血斷便瘥。東行根皮,療蛔蟲、寸白蟲,治女子血脈不通、赤白帶下,炙乾濃煎服之。凡使根殼,先漿水浸一宿,微炒,陳久者良。

紅柿

紅柿無毒味甘寒,解酒止渴除胃熱,與蟹同食腸中疼,蒸治小兒秋痢泄,蒂止咳逆聲連連,皮甘益脾和米屑。

柿,朱果也,故有牛心紅珠之稱。日乾者名白柿,火乾者名烏柿,其白柿皮上凝厚者謂之柿霜。紅柿,解酒毒,止口渴,除胃熱。與蟹同食令腹痛大瀉。蒸熱與小兒食,治秋痢。柿蒂,澀。主呃逆嘔噦,單煮服之。一云,凡使,須極小柿蒂,故謂之丁香柿蒂。柿實皮,甘。補脾厚胃澀腸,和米粉蒸糕,與小兒食之妙。

柿干,

柿乾性平潤肺心,化痰止咳又止血,耳聾鼻塞氣可通,建胃厚腸止痢泄,火干稍緩性亦同,服藥欲吐者堪齧。

日乾者性平,療肺痿心熱,化痰止咳,止吐血,潤喉聲。丹溪云:屬金而有土,為陰,有收之義。止血治嗽可為助也。耳聾鼻塞者,乾柿三枚和粳米、豆豉煮粥食之,即通其氣。又健脾厚胃,消瘀澀中,治腸澼不足,止瀉止痢,殺腹中蟲,多食去面皯,及金瘡火瘡生肌止痛。單方:乾柿二斤,用蜜半斤,酥一斤煎之,每日食三五枚,療男婦脾虛肚薄,食不消化。

又產後咳逆氣亂,水煮熱呷之。火乾者性暖,功用大同。服藥口苦欲吐者,食少許立止。一種柿色青,性冷甚於柿。味甘,無毒。主壓石藥發熱,利水解酒熱,去胃熱,止渴潤心肺,除腹臟冷熱。久食寒中,不入藥用,惟油堪作漆。

橙皮,

橙皮味辛甘且芳,能消惡氣滿胃腸,醒酒化食祛風氣,瓤主噁心去汁良。

白話文:

[果部]

梨:吃太多梨會傷脾胃,金瘡患者和產婦不宜食用。梨能寬胸、止咳、消煩解渴,如果吐出風痰,可以將梨打成汁服用。梨味甘酸,性平,無毒。李時珍說:梨,就是「利」的意思,指其能通利下行。酒後煩渴的人適合食用,但吃太多會傷脾胃,讓人腹中寒冷、腹瀉,產婦、金瘡患者以及血虛的人要忌食。梨能消除心肺的客熱、煩熱,治療胸中痞結、咳嗽氣喘,止渴。將梨搗汁服用,可以治療吐風痰、中風失音、傷寒發熱、驚狂,並能利大小便。孕婦臨產前食用,可以幫助順利生產。梨葉主治霍亂、嘔吐腹瀉不止,將其煮汁服用即可。梨也能治療小兒寒疝腹痛、出汗。梨樹皮則能有效治療瘡癬疥癩。

石榴:石榴果殼能治療痢疾,還能治療筋攣、腳痛風。石榴花能止血,治療外傷。石榴根皮能驅除腹中蟲。石榴是張騫出使安石國帶回來的。李時珍說:榴,就是「留」的意思,指其性滯,容易停留在胸膈,形成痰濁,病人應該忌食。吃太多石榴會傷肺損齒,少吃則能潤咽止渴。石榴有甘酸兩種,甘甜的可以食用,酸澀的果殼則可以入藥。石榴果殼味酸,無毒,能澀腸、止赤白痢,收斂目淚,治療遺精和糞便帶血。還能治療筋骨風、腰腳不遂、行走困難、肢體攣急疼痛,陰乾微炒後服用。石榴花,尤其是百葉的石榴花,主治心熱吐血、鼻衄等症狀,陰乾研末,吹入鼻中即可止血。對於金瘡、刀斧傷出血,取半升石榴花末和一升石灰末混合敷於傷口,很快就能止血癒合。石榴根皮能治療蛔蟲、寸白蟲,治療婦女血脈不通、赤白帶下,炙乾後濃煎服用。使用石榴根皮或果殼前,需先用漿水浸泡一夜,然後微炒,陳久者效果更好。

柿子:柿子無毒,味甘寒,能解酒止渴、除胃熱。但柿子與螃蟹同食會引起腸胃疼痛。蒸熟的柿子可以治療小兒秋痢腹瀉。柿蒂能止咳逆、聲音嘶啞。柿子皮味甘,能健脾、和胃、澀腸,與米粉一起蒸糕給孩子吃效果很好。柿子又名朱果,有牛心、紅珠等稱呼。曬乾的柿子叫白柿,用火烤乾的叫烏柿,白柿皮上凝結的厚霜叫柿霜。紅柿能解酒毒,止渴,除胃熱,但與螃蟹同食會引起腹痛瀉肚。蒸熱後給孩子吃,能治療秋痢。柿蒂味澀,能治療呃逆、嘔吐,單獨煮熟服用即可。有人說,要用很小的柿蒂,所以稱為「丁香柿蒂」。柿子皮味甘,能補脾、厚胃、澀腸,與米粉一起蒸糕給孩子吃效果很好。

柿餅:柿餅性平,能潤肺、養心、化痰、止咳、止血。能治療耳聾、鼻塞,還能健脾、厚胃、止痢瀉。用火烤乾的柿餅性味稍溫,功效與日曬的柿餅大致相同,服用藥物想吐的人可以吃些柿餅緩解。日曬的柿餅性平,能治療肺痿、心熱,化痰、止咳、止吐血,潤喉嚨。李時珍說:柿子屬金,兼有土性,為陰性,有收斂的功效,止血、治咳都有幫助。耳聾鼻塞的人,可以將三個乾柿與粳米、豆豉一起煮粥食用,就能通暢氣血。還能健脾、厚胃、消瘀、澀腸,治療腸胃虛弱、腹瀉、痢疾,殺滅腹中蟲。吃太多柿餅能使面色紅潤,還能治療金瘡、火瘡,促進傷口癒合、止痛。單方:乾柿二斤,蜂蜜半斤,酥油一斤一起煎煮,每天吃三到五個,能治療男女脾虛、胃弱、消化不良。產後咳嗽、氣逆的人,可以用水煮熱後飲用。火烤乾的柿餅性溫,功效與日曬的柿餅大致相同。服用藥物感到口苦想吐的人,吃一點就能止吐。有一種柿子顏色青綠,性寒比其他柿子更甚,味甘,無毒,能治療服用壓石藥引起的發熱,利水、解酒熱、去胃熱、止渴、潤心肺、除腹中寒熱。但久食會傷脾胃,不宜入藥,只有柿子油可以做漆。

橙皮:橙皮味辛甘芳香,能消解惡氣、治療胃腸脹滿,醒酒、助消化、祛風。橙子果肉能治療噁心,但需去除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