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31)
內集·卷二 (131)
1. 菜部
竹筍,
竹筍化痰更利水,爽胃利膈消渴止,冷證腳氣人休餐,乾者難化滯脾土,地筍即是澤蘭根,吐衄血病堪作主。
味甘,無毒。下氣,消痰,利水,爽胃氣,利膈化熱,止消渴,益氣,可常食。惟有冷證、動氣、腳氣人不可食。新者稍可食,陳者難化不益脾。昔有小兒食干筍噎喉中,喘急瞑目,似慢驚,以巴豆藥吐出乃愈。諸筍皆發冷血及氣,惟苦竹筍不發痰,主不睡,去面目舌上熱黃,止渴除熱,解酒毒,明目健人,利水道,理風熱腳氣,取蒸煮食之。地筍,甘溫,無毒。
利九竅,通血脈,止吐血、衄血,治產後心腹痛,一切血證食之,肥白人。蒲筍,即棕筍也。甘寒,無毒。去熱燥,利小便。蘆筍,即蘆根也。茭筍,即菰根也。俱見前卷。
菌,
菌味甘芳性本溫,開胃止瀉悅神魂,木耳涼血故止血,石耳清心養胃元。
菌有五色,種則一類,俗呼為菇。芳者呼為蕈菇,不芳者呼為荒菇。生滑乾澀。有地生者,有木生者,或又名木雞。有土壤糞灰中,或竹林虛坯處夏雨後盡生,此及濕熱相感而成。多食發濕熱,少食其氣芳香,悅神開胃。其味稍澀,能止瀉止吐。冬間及春初無毒,夏秋有毒,為蛇過也,誤中脹悶欲死者,急與甘草湯或黑豆煮汁飲解之。
又楓樹上菌食之,令人笑不止,地漿水解之,亦解諸菌毒。木耳,性冷,無毒,涼血,止腸澼下血,勿與小兒食,不能克化。石耳,甘,寒,無毒。清心養胃,止血。蘑菇,甘,平,無毒。河南產者佳。可食,無甚益損。
芋,園圃蒔者佳。味辛,平,有毒。主寬腸胃,充肌膚,滑口,令人肥曰,產後煮食破宿血,去死肌。汁,止血、渴,和魚煮甚下氣,調中補虛,治煩止渴。多食動宿冷,滯氣困脾,虛勞無力。煮汁浴身上浮風,及洗膩衣白如玉。葉,冷,無毒。除煩止瀉,療妊孕心煩迷悶,胎動不安。又鹽搗敷蛇蟲咬,箭毒並癰瘡腫毒止痛。梗,擦蜂螫甚效。野芋,生溪澗,非人所種,根葉相似。有大毒。入口殺人,飲地漿、糞汁解之。其根醋摩敷蟲瘡疥癬。
蕨,葉似老蕨,根如紫草。粉,味甘,寒,滑。土之津也,最難克化。脾土盛者服之,則脾氣愈盛。五臟有補,解暴熱,利水道。胃弱者服之,氣壅經絡筋骨間,冷中腹脹,令人腳弱不能行,消陽事,眼暗鼻塞,發落多睡。其嫩莖山間人作菇食之。昔有獵土折食一枝,心中淡淡成疾,後吐一小蛇,漸幹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薇,生水傍,葉似萍。味甘,寒,無毒。久食不飢,調中潤大小腸,利水道,下浮腫。
甜瓜,甘,寒,有毒。多食令人陰下濕癢,生瘡,動宿冷病,發虛熱破腹,腳手無力;少食除煩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間壅塞氣,兼主口鼻瘡。《衍義》云:貧士暑月多食避暑,至深秋作痢難治,為其損陽氣故也。葉,治人無發,搗汁塗之即生。子,止女子月經太過。去油,為末,水調服之。野甜瓜,又名馬剝兒。味酸,似家甜瓜,治噎膈有功。
白話文:
[菜部]
竹筍能化痰利水,清爽胃腸,消除口渴,但體質虛寒、腳氣病的人不宜食用,乾燥的竹筍難以消化,會損傷脾胃。地筍就是澤蘭根,能治療吐血和鼻出血。竹筍味甘無毒,能下氣、消痰、利水、清爽胃氣、利膈化熱、止渴、益氣,可以經常食用,只是體寒、容易動氣、腳氣的人不能吃。新鮮的竹筍可以少量食用,陳舊的竹筍難以消化,對脾胃不利。以前曾有小孩食用乾竹筍卡住喉嚨,呼吸急促,眼睛緊閉,症狀像慢驚風,用巴豆藥吐出來才痊癒。各種竹筍都可能導致虛寒、出血及氣滯,只有苦竹筍不會導致痰濕,能治療失眠,去除臉上、舌頭上的黃熱,止渴除熱,解酒毒,明目健體,利尿,治療風熱腳氣,需蒸煮後食用。地筍味甘性溫,無毒,能通利九竅、疏通血脈,止吐血、鼻出血,治療產後心腹疼痛及各種出血症,經常食用能使人肥白。蒲筍,就是棕櫚筍,味甘性寒,無毒,能清熱燥,利尿。蘆筍就是蘆葦根,茭筍就是菰根,詳見前卷。
菌類味甘香,性溫,能開胃、止瀉、令人精神愉悅。木耳性涼,能涼血止血。石耳能清心養胃。
菌類有五種顏色,種類卻歸於一類,俗稱菇。香味濃郁的稱為蕈菇,香味不濃郁的稱為荒菇。菌類有滑、乾、澀之分,有地生的,有木生的,木生的也叫木雞。有些菌類生長在土壤、草木灰中,或竹林潮濕的地方,夏雨過後大量生長,這是濕熱相感所致。多吃菌類容易導致濕熱,少吃則能芳香開胃。菌類略帶澀味,能止瀉止吐。冬天和春天初期無毒,夏秋季節有毒,因為蛇類經過,誤食後肚子脹痛,甚至危及生命者,需立即服用甘草湯或黑豆煮的汁液解毒。
楓樹上的菌類食用後會讓人不停地笑,用地漿水可以解毒,也能解其他菌類的毒。木耳性冷,無毒,能涼血,止腸胃出血,但不要給小孩子吃,因為他們消化不了。石耳味甘性寒,無毒,能清心養胃,止血。蘑菇味甘性平,無毒,河南產的最好。可以食用,沒有什麼益處或害處。
芋頭,園圃種植的最好。味辛性平,有毒。能通暢腸胃,滋養肌膚,口感滑潤,讓人肥胖。產後食用能排出宿血,去除壞死的肌肉。芋頭汁能止血止渴,與魚一起煮能下氣、調和脾胃、補虛、治療煩躁口渴。但多吃會導致宿疾復發,氣滯損傷脾胃,導致虛勞無力。將芋頭煮汁塗抹身體能治療浮腫,洗滌油膩衣物,使衣物潔白如玉。芋頭葉性冷,無毒,能清熱止瀉,治療孕婦心煩意亂、胎動不安。用鹽搗碎後敷在蛇蟲咬傷處、箭傷處及癰瘡腫毒處,能止痛。芋頭莖擦拭蜂蜇傷處非常有效。野芋生長在溪澗,非人工種植,根葉與芋頭相似,有大毒,入口致命,用地漿水或糞汁解毒。其根用醋磨碎後敷在蟲瘡疥癬處。
蕨類,葉子像老蕨,根像紫草。蕨粉味甘性寒,口感滑膩,很難消化。脾胃強盛的人服用,脾胃功能會更強盛。能補益五臟,解暑熱,利尿。胃弱的人服用,會導致氣體阻塞經絡筋骨,腹部冷痛脹滿,導致腿腳無力,性功能減退,眼睛昏花,鼻子堵塞,脫髮嗜睡。其嫩莖山區居民當作菇類食用。以前曾有獵人誤食蕨類嫩莖,感到身體不適,後來吐出一條小蛇,漸漸乾枯成蕨類,因此明白蕨類不能生食。薇菜生長在水邊,葉子像浮萍,味甘性寒,無毒。長期食用不飢餓,能調和脾胃,潤腸通便,利尿,消腫。
甜瓜味甘性寒,有毒。多吃會導致陰部濕癢,生瘡,舊病復發,虛熱傷身,手腳無力;少吃能清熱止渴,利尿,通暢三焦壅塞之氣,還能治療口鼻瘡。書中記載:貧窮人家夏天多吃甜瓜避暑,到深秋卻容易患難治的痢疾,因為甜瓜損傷陽氣。甜瓜葉能治療脫髮,搗碎後塗抹即可生髮。甜瓜子能治療女子月經過多,去油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服。野甜瓜,又名馬剝兒,味酸,與家甜瓜相似,能治療噎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