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28)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128)

1. 菜部

俱搗汁飲之,取其滑而泄滯氣也。又能除水氣,溫中散結,去寒熱,安魂益氣,宜心歸腎,續筋力,利病人。藥芝也,養生家常食之。煮羹、作韲、炒食並得。惟生食引涎唾,若合牛肉食成瘕疾。單方:治金創瘡敗,諸瘡中風,寒水作腫,生搗熱塗之。與蜜同搗塗火瘡,效。

菘菜,

菘菜味甘溫無毒,通利腸胃解酒宿,更止熱嗽除胸煩,中虛冷人不可服。

主通利腸胃,解酒渴,消食下氣,治瘴氣,止熱嗽,除胸中煩,殺魚腥,和羊肉甚美。中虛者食之過多發冷病,惟生薑可解。有熱者可常食之。又葉曬令半乾,次早取入壇內,以熱飯飲浸之,三日後則酸如醋,謂之虀水。入藥可吐痰涎;和五味作湯食,益脾胃,解面毒、酒毒。

莧實,

莧實甘寒入血分,能除寒熱利二便,散肝風熱青盲翳,葉補陰氣益產前。

言其莖、葉皆高大可見,故字從見,指事也。或云其子去翳膜,眼有所見也。莧有六種,惟白莧入藥,無毒。丹溪云:下血而又入血分,且善走,散寒熱,利大小便,性寒滑故也。治肝風客熱、青盲赤瞎、白翳黑花,為末,每夜茶下方寸匕;又殺蛔蟲,益氣益精。葉,補陰分氣虛,除熱通九竅。

多食動氣,令人煩悶,冷中損腹。若與鱉同食,生鱉瘕。又素難產者,取莧和馬齒莧臨月常食,令滑胎易產。赤莧,莖純紫,味辛,寒,無毒。主赤痢,氣痢,射工砂蝨蟲毒。

馬齒莧,

馬齒莧味酸大寒,散血涼肝退翳漫,止渴利便攻赤痢,風熱癰瘡搗汁餐。

形如馬齒,兼治馬疥,故名。無毒。能涼肝血,治目盲白翳,退寒熱,止煩渴,破癥瘕,殺蟲,利大小便,治大人血痢,小兒疳痢,產後血痢。又治諸淋,腳氣,心腹脹滿,頭面浮腫,反胃。治三十六種風結瘡,七十二等癰腫毒。生搗汁,服一碗,即下所積惡物細蟲,外又煎膏塗之。

此藥雖寒滑,能行血調氣,肥腸,亦美劑也。燒灰和陳醋渣,先灸疔腫以封,即根出。馬汗毒瘡有蟲,內服外敷。凡使,勿用大葉者,當用葉小節間有水銀者,每干之十斤中,得水銀八兩者佳。然至難燥,當捶碎曬兩三日即干。入藥去莖節。子,主青盲目翳。明目,除邪氣,去寒熱。

為末,每一錢煮蔥、豉、五味粥和食之,效。

萵苣根,

萵苣根寒治骨蒸,更醫二痢面黃凝,疔腫用汁莖中取,欲治蛇傷葉止疼。

苣,大也。莖葉大而味苦,又名苦苣,即野苣也。人家常食者為白苣。江外嶺南吳人無白苣,常植野苣以供廚饌,無毒。根主骨蒸,赤白痢,並煮服之,更除面目及舌下黃,又折取莖中白汁,敷疔腫出根,取汁滴癰上立潰碎。莖葉,蛇觸之則目盲、故敷蛇咬有驗。今人種為菜,生食之開胃強力,利五臟,調十二經脈,多食輕身少睡。

白話文:

[菜部]

各種蔬菜搗碎取汁飲用,可以潤滑腸道,排除阻塞的氣體。還能去除水腫,溫暖中焦,散結消腫,去除寒熱,安神益氣,滋養心腎,增強筋骨力量,對病人有益。這些都是藥食同源的佳品,養生之人常食用。可以煮湯、做成醬、炒著吃都很好。但是生吃會引起唾液分泌過多,如果與牛肉一起吃,會導致瘕疾(腹部腫塊)。單方:治療金屬外傷導致的潰爛、各種瘡瘍、中風、寒水引起的腫脹,可以將蔬菜搗碎後加熱敷用。與蜂蜜一起搗碎敷在火傷上,效果很好。

菘菜味道甘甜溫和,無毒,可以通利腸胃,解酒宿醉,還能止咳化痰,去除胸悶。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服用。

主要功效是通利腸胃,解酒止渴,消食降氣,治療瘴氣,止咳化痰,去除胸悶,去除魚腥味,和羊肉一起烹飪味道很好。脾胃虛寒的人如果食用過多會感到寒冷,可以用生薑解救。體熱的人可以經常食用。此外,將葉子曬到半乾,第二天早上放入壇中,用熱米湯浸泡,三天後就會變得像醋一樣酸,稱為虀水。入藥可以止咳化痰;和五種調味品一起煮湯食用,可以健脾胃,解毒。

莧菜的果實味甘性寒,入血分,可以去除寒熱,通利大小便,散去肝風熱邪引起的青盲翳障,葉子可以滋陰益氣,有利於孕婦。

莧菜莖葉高大,所以字從“見”,是象形字。也有人說它的種子可以去除眼膜上的翳障,使人重見光明。莧菜有六種,只有白莧菜入藥,無毒。丹溪先生說:它能活血,又能入血分,而且運行迅速,可以散寒熱,通利大小便,因為它性寒滑的緣故。治療肝風客熱、青盲、赤眼、白翳黑點,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茶水送服;還能殺死蛔蟲,益氣補精。葉子可以補益陰氣,去除虛熱,通達九竅。

食用過多會導致氣機紊亂,令人煩悶,損傷脾胃。如果與鱉一起食用,會導致瘕疾。此外,體質虛弱難產的婦女,可以在臨產前經常食用莧菜和馬齒莧,可以使分娩順利。赤莧菜,莖是紫色的,味辛,性寒,無毒。主治赤痢、氣痢、以及射工砂蝨蟲的毒。

馬齒莧味道酸,性大寒,可以活血、清肝、去翳,止渴、利尿、治療赤痢,治療風熱引起的癰瘡,可以搗碎取汁服用。

形狀像馬齒,也能治療馬癬,所以叫馬齒莧。無毒。可以清熱涼血,治療目盲、白翳,退寒熱,止煩渴,破除癥瘕,殺蟲,通利大小便,治療成人血痢、小兒疳痢、產後血痢。還能治療各種淋症、腳氣、心腹脹滿、頭面浮腫、嘔吐。治療三十六種風引起的皮膚病,七十二種癰腫毒。搗碎取汁服用一碗,可以排出積聚的邪氣和蟲體,還可以煎膏外敷。

這種藥雖然性寒滑,卻能活血調氣,滋養腸道,也是很好的藥物。燒成灰和陳醋渣混合,先灸疔腫然後敷上,可以使腫毒的根部出來。治療馬汗毒瘡引起的蟲症,可以內服外敷。使用時不要用葉子大的,要用葉子小、節間有水銀的,每十斤乾藥中,含水銀八兩的最好。但是它很難乾燥,應該捶碎曬兩三天就乾了。入藥時要去掉莖節。種子可以治療青盲目翳,明目,去除邪氣,去寒熱。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蔥、豉、五味煮成的粥一起服用,效果很好。

萵苣根性寒,可以治療骨蒸,還能治療赤白痢,面色萎黃,以及疔腫,可以取莖中的汁液外敷,治療蛇咬傷可以用葉子止痛。

苣,大的意思。莖葉很大,味道苦,也叫苦苣,就是野苣。人們常吃的叫白苣。長江以南,嶺南,吳地沒有白苣,常種植野苣作為蔬菜,無毒。根可以治療骨蒸,赤白痢,煮熟後服用,還能去除面部和舌下黃色,還可以折取莖中的白色汁液,敷在疔腫上可以使腫毒的根部出來,取汁滴在癰瘡上可以使它迅速潰爛。莖葉,蛇觸碰到會使人眼盲,所以敷在蛇咬傷處有效果。現在人們種植它作為蔬菜,生吃可以開胃增強體力,利五臟,調和十二經脈,多吃可以減輕體重,減少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