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25)
內集·卷二 (125)
1. 米穀部
髮腳氣、腸風、痰喘諸疾。惟破血殺毒,闢山嵐寒氣,療打撲傷則尤妙也。
醋,
醋斂咽瘡消癰腫,治疸散水破食癥,產後血暈堪熏鼻,燒酒肉毒吐如傾。
醋,措也,能措五味以適中也。味酸,無毒。主斂咽瘡,消癰腫,治黃疸,散水氣,消食,破癥塊堅積。治婦人血氣心痛及產後血虛發暈,用炭燒紅,投入醋中,令鼻中常得醋氣為佳,酸益血故也。過食燒酒、菜魚肉毒成病者,即飲醋一杯吐之。兼治傷損金瘡,殺邪毒。摩雄黃塗蜂蠆,取其收而不散也。
多食損顏色,傷肌臟,損齒及筋骨,不益男子。有米醋、麥醋、棗醋,入藥多用米醋,穀氣全也。陳久者佳。但南方炒米為醋,最釅。入藥須以一分醋,二分水和之方可。江北造醋,用晚米一斗為飯,青蒿罯三日出黃,每飯一碗,冷水二碗,燒酒麴四兩,入甕封固,一七後用柳木棍每早攪之。四十九日後,去渣煮熟,其醋不甚釅,初甚苦,故謂苦酒。
醬,
醬味鹹酸雖冷利,將和五臟有名義,除熱止煩解藥傷,火燒蜂蠆痛掣指。
醬,將也。將和五味,以安五臟,故聖人不得不食。以豆作陳久者良。無毒。除熱止煩滿,殺百藥、湯火灼毒,及一切蛇蟲、蜂蠆、魚肉、蔬菌毒發,小兒無辜。又有肉醬、魚醬,皆呼為醯,不入藥用。榆仁醬亦辛美,殺諸蟲,利大小便,心腹惡氣,不宜多食。蕪荑醬,功力強於榆醬,多食落髮,孕婦合雀食,令兒面黑。
飴糖,
飴糖甘溫補肺虛,止渴消痰咳自除,溫胃進食更消瘀,脹嘔濕熱休含諸。
以糯米煮粥,候冷入麥芽,澄清者再熬如琥珀紫色。軟者謂之膠飴,建中湯多用之。其牽白凝強者謂之飴糖,不入藥用。諸米皆可作飴,惟糯米者佳。無毒,入足太陰經。補虛乏,潤肺止渴,消痰止嗽,斂汗;又補中氣,健脾胃,進飲食;去留血,止吐血,又打損瘀血,熬焦和酒服之,能下惡血:骨鯁喉中及誤吞錢環,服之便出。惟中滿及嘔吐忌之。
丹溪云:屬土而成於火,大發濕中之熱。《衍義》謂動脾風,是言其末也。
砂糖,
砂糖經煉性亦溫,心肺大腸虛熱論,助胃和中止煩渴,食過生蟲損齒根。
此即甘蔗汁煎煉成者。味甘,無毒。潤心肺,去心肺大腸熱,助脾和中,消煩止渴。小兒多食生蟯蟲,消肌損齒髮疳䘌。丹溪云:生胃之火,損齒之因也。非土製水,乃熱土生火熱也。又云:甘生濕,濕生火也。食棗多者,齒病齲,亦此意也。中滿家不宜用,以甘故也。又與鯽魚同食成疳蟲;與葵同食生流澼;與筍同食,筍不消成癥,身重不能行也。
乳糖,出浙中,用砂糖、牛乳相和煎,煉成塊,可作餅,黃色,又謂之捻糖,易消化。味甘,寒,性冷利,無毒。主心腹熱脹、口渴,明目,治目中熱膜。又和棗肉、巨勝子為丸,每食後含化一兩丸,潤肺氣,助五臟津。
白話文:
米穀部
頭髮、腳氣、腸風、痰喘等疾病,都能治療。尤其對於破血殺毒、去除山嵐寒氣、治療跌打損傷,效果更佳。
醋能斂合咽喉瘡瘍,消散癰腫,治療黃疸,散除水腫,消食,破除癥塊堅積。治療婦女血氣心痛及產後血虛暈厥,可用燒紅的炭投入醋中,讓鼻子經常聞到醋味最好,因為酸味有益於血液。過食燒酒、魚肉等導致中毒的人,可以喝一杯醋來催吐。還能治療外傷金瘡,殺除邪毒。將雄黃研磨後塗抹蜂、蠍的蜇傷,可以起到收斂的作用,防止毒素擴散。
多吃醋會損傷容貌,傷及內臟、牙齒和筋骨,對男性無益。有米醋、麥醋、棗醋,入藥多用米醋,因為米醋保留了穀物的全部營養。陳醋更好。南方用炒米釀醋,醋味最濃。入藥時需將一分醋與二分水混合使用。江北釀醋,用一斗晚稻米做飯,加入青蒿浸泡三日,使其發黃,每碗飯加兩碗冷水,再加四兩燒酒麴,放入甕中密封,七天后用柳木棍每天早晚攪拌。四十九天后,去除渣滓煮熟,這種醋味道不濃,一開始很苦,所以叫苦酒。
醬味道鹹酸,性寒利,但能調和五臟,有益於身體健康,能除熱止煩,解藥物及湯火灼傷的毒性,治療蜂、蠍蜇傷、火燒傷引起的疼痛。
醬,能調和五臟,所以聖人不可不吃。用黃豆釀造的陳醬最好。無毒,能除熱止煩滿,殺除百藥、湯火灼傷的毒性,以及一切蛇蟲、蜂蠆、魚肉、蔬菌中毒,包括小兒無辜中毒。還有肉醬、魚醬,都稱為醯,不入藥用。榆仁醬味道辛辣美味,能殺蟲,通利大小便,治療心腹脹滿,但不可多吃。蕪荑醬功效比榆仁醬強,多吃會脫髮,孕婦食用會使孩子面色發黑。
飴糖甘溫,能補益肺虛,止渴消痰,治療咳嗽,溫胃助消化,消除瘀血,治療脹滿嘔吐、濕熱等症狀。
用糯米煮粥,放涼後加入麥芽,澄清後再熬煮,直到呈琥珀色或紫色。軟的稱為膠飴,建中湯常用它。堅硬的稱為飴糖,不入藥用。各種米都能做飴糖,但糯米最好。無毒,入足太陰經。能補虛乏,潤肺止渴,消痰止咳,斂汗;又能補中氣,健脾胃,促進食慾;能化瘀止血,止吐血,還能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將其熬焦後與酒一起服用,能排出惡血;能治療魚骨卡喉及誤吞錢幣、戒指等異物,服用後即可排出。但脾胃虛弱,以及嘔吐者忌用。
丹溪(朱丹溪)說:飴糖屬土,由火而成,能發散濕熱。 《儒門事親》中說它能祛除脾臟風邪,這是指它的次要功效。
砂糖經過煉製,性溫,能治療心、肺、大腸虛熱,能助脾胃,和中,消煩止渴。但兒童多吃會生蛔蟲,損傷肌肉、牙齒和頭髮,導致疳疾。丹溪說:砂糖能生發胃火,損傷牙齒。它不是土製水,而是熱土生火熱。又說:甘味生濕,濕生火。多吃棗子也會導致牙齒疾病,道理相同。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因為它味甘。並且,砂糖與鯽魚同食會生疳蟲;與葵菜同食會生流涕;與筍同食,筍不易消化,會形成癥塊,身體沉重,行動困難。
乳糖產於浙江,是用砂糖和牛乳混合煎熬,煉製成塊,可以做成餅,呈黃色,也叫捻糖,容易消化。味甘,性寒,能利水。無毒。能治療心腹熱脹、口渴,明目,治療目中熱膜。還能與棗肉、巨勝子一起做成丸藥,飯後含化一兩丸,能潤肺氣,滋養五臟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