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24)
內集·卷二 (124)
1. 米穀部
粱米,
粱米三種粟之類,青黃白味性相似,霍亂泄痢總能除,和中益氣養脾胃,黃去風痹青澀精,白治胃熱多嘔噦。
粱米損地力而少收,故人多種粟而少種粱。穗皆大而毛長,米比粟更壯大。青者襄陽出,黃者西洛出,白者東吳出。作飯味甘而淡,性皆微寒,無毒。惟黃粱得土中氣,故味甘而平。俱養五臟,補脾胃,和中益氣,止霍亂吐利煩渴,利小便,實大腸。黃粱米,治當風臥濕,遇冷所中,成肢體頑痹,小兒面身生瘡如火燒,為末,蜜水調敷。
青粱米,去胃痹熱,健脾,止泄精。醋拌百蒸百曬,可作糗糧。白粱米,除胃虛熱嘔吐,又除胸中客熱,移五臟氣,續筋骨。北人長食之。夏月作粟餐,亦以除熱。
罌粟,
罌粟甘平除風熱,散胸痰滯胃中翻,竹瀝作糜令下食,過服動臟及下元。
其房如罌,其子如粟。無毒。主行風氣,祛逐邪熱,散胸中痰滯,止翻胃及丹石發動不下食。和竹瀝煮作粥,食之極美,然性寒,利大小腸,不宜多食,過食則動膀胱氣耳。
酒,
酒味苦甘辛大熱,大扶肝胃活氣血,破癥行藥辟惡邪,痰火病人宜撙節,糟性溫中宿食消,一切菜蔬毒可殺。
酒,酉也。釀之米曲、酉醉,久而味美也。味辛者,能散,為導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極高之分;味苦者,能下;甘者,居中而緩;淡者,利小便而速下也。陶隱居云: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性熱甚也。大扶肝養脾,厚腸胃,潤皮膚,散胸中鬱氣,活肢體滯血,破癥癖。
行藥勢,引人諸經不止,與附子同。殺百邪惡毒氣,御風寒霧露。昔有三人觸霧晨行,空腹者死,食粥者病,飲酒者健。此酒之辟惡也。《東垣十書》云:醇酒冷飲有三益,一得溫中之寒以養肺,二得寒中之溫以養脾,三則令人不得恣飲,惟好飲及中寒者不可。丹溪云:本草止言其大熱有毒,不言其濕中發熱近於相火,醉後惡寒戰慄可見矣。
其性善升,大傷肺氣,助火生痰,變為諸病。病之淺者,或嘔吐,或自汗,或疼癢,或鼻齄,或衄血,或泄痢,或心脾胃痛,尚可散而出也;病之深者,為消渴,為內疽,為肺痿,為內痔,為鼓脹,為失明,為哮喘,為勞嗽,為癲癇,為痰膈,為吐血,尤有為難名之病。陶隱居云:多飲傷神損壽,不可撙節以衛生乎?諸米酒有毒,酒漿照人無影者不可飲。
合乳汁令人氣結;合牛肉食,令腹內生蟲。酒後不得臥。凡酒忌諸甜物。酒毒,葛花、紅豆解之。酒類甚多,惟糯米麵曲造者,可入藥用。甜糟,味鹹、溫,無毒。主溫中冷氣,消食殺腥,去一切菜蔬毒;藏物不敗,糅物能軟,潤皮膚,調臟腑。三年以下有酒,以物承之,摩風瘙,止嘔噦,御風寒,罯撲損瘀血,浸洗凍瘡及敷蛇蜂叮毒。紅曲酒,大熱,有毒。
白話文:
[米穀部]
粱米
粱米有三種:青、黃、白,其味道和藥性都差不多。都能治療霍亂、泄瀉痢疾,具有和胃、益氣、養護脾胃的功效。黃粱米能治療風濕痹痛,青粱米能收斂精氣,白粱米能治療胃熱、嘔吐、呃逆。
粱米產量低,因此種植的人較少。粱米的穗子都很大,毛很長,米粒比粟米更大更壯實。青粱米產於襄陽,黃粱米產於西洛,白粱米產於東吳。煮成飯後味道甘甜而淡,性微寒,無毒。只有黃粱米因為吸收了土中之氣,所以味道甘甜而性平。各種粱米都能滋養五臟,補益脾胃,和中益氣,治療霍亂、嘔吐、腹瀉、煩渴,促進小便,固澀大腸。黃粱米還能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引起的肢體頑痹,以及小兒面部和身體生瘡如火灼傷等症狀,可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水調和敷用。
青粱米能治療胃熱、胃痹,健脾,止瀉精。用醋拌勻後,反覆蒸曬,可以製成糗糧(一種糧食)。白粱米能治療胃虛熱、嘔吐,也能治療胸中鬱熱,調和五臟之氣,修復筋骨。北方人常吃白粱米。夏天用它做成粥,也能解暑。
罌粟
罌粟味甘性平,能治療風熱,散去胸中痰滯,治療胃中翻騰不適。與竹瀝一起煮成粥,能促進食慾,但服用過量會影響臟腑和下元。
罌粟的果實像罌(一種植物的果實),種子像粟米。無毒。主治風邪,祛除邪熱,散去胸中痰滯,治療胃中翻騰和丹石(指結石)阻礙消化等症狀。與竹瀝一起煮粥食用,味道很好,但性寒,會促進大小便排出,不宜多吃,多吃會影響膀胱。
酒
酒味苦甘辛,性大熱,能大補肝胃,活血化瘀,促進藥物運行,驅除邪惡,但痰火病人應節制飲用。酒糟性溫,能溫中和胃,消食化積,還能殺滅蔬菜中的毒素。
酒,又稱酉,是用米曲釀造的。釀造時間越久,味道越好。酒味辛能散,能引導藥物通行全身;味苦能瀉下;味甘能緩和;味淡能利小便。陶隱居說:海水大寒都能凝固,唯有酒不結冰,可見其性大熱。酒能大補肝腎,養護脾胃,潤澤皮膚,散去胸中鬱結之氣,活血化瘀,破除癥結。
酒能引導藥物運行,貫通全身經絡,與附子藥性相似。酒能殺滅百邪惡毒,抵禦風寒霧露。從前有三人清晨在霧中行走,空腹者死亡,吃粥者生病,而飲酒者卻很健康,這就是酒能辟邪的證明。《東垣十書》說:醇酒冷飲有三益:一是溫暖脾胃,以養護肺氣;二是溫暖脾胃,以養護脾氣;三是能讓人不至於過量飲酒。但嗜酒者和脾胃虛寒者不宜飲用。丹溪先生說:本草只說酒大熱有毒,卻沒說酒在濕熱環境下發熱,類似於相火(人體內一種虛火),醉後惡寒戰慄就是明證。
酒性善於上行,會嚴重損傷肺氣,助長火勢,生痰成疾,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疾病初期,可能出現嘔吐、自汗、疼痛瘙癢、鼻塞、鼻出血、腹瀉、心脾胃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還可能自行消退;但如果病情嚴重,則可能發展為消渴(糖尿病)、內疽(內部腫瘍)、肺痿(肺虛咳嗽)、內痔、鼓脹(腹脹)、失明、哮喘、勞嗽(慢性咳嗽)、癲癇、痰膈(痰阻氣道)、吐血,甚至一些難以命名的疾病。陶隱居說:飲酒過量會損傷精神,減壽,難道不應該節制飲酒以保健康嗎?所有米酒都有一定的毒性,能照見人影的酒漿不能飲用。
酒和乳汁一起飲用會令人氣結(氣滯不通);和牛肉一起吃會導致腹中生蟲。飲酒後不宜臥睡。飲酒忌諱甜食。酒毒可以用葛花、紅豆解毒。酒有很多種類,只有用糯米和麵曲釀造的酒才能入藥。
甜糟味鹹性溫,無毒。能溫中散寒,消食殺腥,去除蔬菜中的毒素,能保存食物,使食物柔軟,潤澤皮膚,調理臟腑。三年以內的陳酒,可以承載物品,摩擦皮膚治風瘙癢,止嘔呃逆,禦寒防風,治療跌撲損傷瘀血,浸洗凍瘡,敷治蛇蟲叮咬。紅曲酒性大熱,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