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08)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108)

1. 治瘡門

鉛,𠯜也。其柔已甚,故取𠯜意。鉛錫俱稟北方壬癸陰極之精,性濡滑而多陰毒,過服傷人心胃。治發背及諸般癰毒,並金石藥毒。先用酒一斗,入甘草三兩,後溶鉛一斤,投入酒中,如此九次,令病人飲醉即愈。被蛇蠍咬,炙熱熨之,又治傷寒毒氣,翻胃嘔噦,墜痰降氣,鎮心安神。

入藥以鐵銚熔化瀉新瓦上,濾去渣腳二三次,取淨者用。鉛白霜,性極冷,無毒。消痰,止驚悸、煩渴、鼻衄,解酒毒,治室女月水滯澀,心煩恍惚。兼治中風痰實,小兒驚滯藥多用之。取法:以鉛雜水銀十五分之一,合煉作片,置醋甕中密封,經久成霜。鉛灰、取鉛三兩,鐵器熬之,久當有腳如黑灰,取此灰和脂塗癧子上,仍以舊帛貼之,數數去帛拭去惡汁,又貼,如此半月許,亦不痛不作疽,內消為水,雖流過項者亦瘥。

烏鬚髮明目牢齒方:黑鉛半斤,熔化,旋入桑條灰,柳木攪令成砂,為末,每早如常擦牙,後用溫水嗽在碗內,取其水洗眼,治諸般眼疾;髭黃白者,用之皆變黑也。

鉛丹,

鉛丹有毒味辛涼,生肌止血治諸瘡,吐逆顛癇消久積,截瘧鎮驚神氣藏。

炒鉛為丹,其色黃,故又名黃丹。善生肌止痛止血,諸瘡、金瘡、湯火、染須,皆用煎膏或末敷之。主吐逆翻胃,癲癇狂疾,除熱毒臍攣,中惡心腹脹痛,又能消久積,止溫瘧,鎮心安神,去驚狂煩渴。經云:黃丹澀而固氣,收斂神氣以鎮驚也。丹溪云:曾一婦因多子,於月內服黃丹二兩,四肢冰冷強直,不食,時正仲冬,急服附子理中湯數十帖而定。

炒黃丹法:黑鉛一斤,土硫黃、硝石各一兩,先溶鉛成汁,下醋點之,滾沸時下黃一小塊,續下硝少許,沸定再點醋,依前下少許硝、黃,已消沸定黃亦盡,炒為末成丹矣,入藥又炒令色變,細研水飛二遍。

鉛粉,

鉛粉有毒味辛寒,惡瘡狐臭水能幹,消積殺蟲止溺痢,破瘀墮胎亦可餐,諸瘡可用煎膏貼,油十粉四滴成丸。

即今化鉛所作水粉也。其有金色者,名蠟子粉,又名粉錫、定粉、胡粉。丹溪謂:古俗婦人用以容面,不可入藥。今市皆鉛粉,容面、入藥兩用之。治癰腫瘻爛,瘡中出水,湯火,乾溼癬瘡,及股內陰下常濕癢且臭,小兒疳瘡,耳後月蝕,諸狐臭,或干糝,或豬脂、牛脂調敷之。

治積聚不消,去鱉瘕,療小兒疳氣,殺三蟲,止小便利及久痢,逐瘀血搶心,墮胎,和水或雞子白調服。凡使,蒸熟,炒令色變。制硫黃,可為外櫃。煎膏藥法:用真麻油十兩,入鍋內煎至煙起,入頭髮一團,待發化盡,卻入藥煎枯,濾去渣,慢火煎至滴水成珠不散,退火入炒,過鉛粉四兩,百草霜四兩,以桃枝攪勻,提起聽用。凡煎膏,藥一兩,油二兩。

白話文:

治瘡門

鉛,柔軟之物。因其柔軟,故取其柔軟之意。鉛與錫皆屬北方壬癸陰極之精,性情潤滑而帶有陰寒毒性,過量服用會傷及人心胃。用於治療發背及各種癰腫毒瘡,以及金石藥物中毒。先取酒一斗,加入甘草三兩,再將溶化的鉛一斤投入酒中,如此反覆九次,使病人喝醉即可痊癒。被蛇蠍咬傷,可用熱熨法治療;亦可治療傷寒毒氣、嘔吐反胃、痰涎壅塞、氣逆下陷、心神不安等症。

入藥時,需用鐵銚熔化,將其傾瀉於新瓦片上,過濾掉渣滓二三次,取其淨者使用。鉛白霜,性極寒涼,無毒。可消痰,止驚悸、煩渴、鼻出血,解酒毒,治療女子月經閉塞、心煩意亂等症。也可用於治療中風痰阻、小兒驚癇等症,多用於藥物之中。製備方法:將鉛與水銀按十五比一比例混合,煉製成片,放入醋甕中密封,久之則生成霜。鉛灰,取鉛三兩,用鐵器熬煉,久之則有黑色灰燼生成,取此灰燼與油脂混合塗抹於瘡瘍上,再用舊布覆蓋,經常更換紗布並擦拭掉污穢汁液,如此持續半月左右,則疼痛消失,癰疽不生,內部膿液自行消散,即使膿液流至頸部也能痊癒。

烏鬚髮明目牢齒方:取黑鉛半斤熔化,旋即加入桑樹枝灰和柳木灰,攪拌使其成砂狀,研磨成粉末。每天早晨用此粉末擦拭牙齒,然後用溫水漱口,取漱口水洗眼,可治療各種眼疾;鬍鬚髮黃變白者,使用此方可使其變黑。

鉛丹

鉛丹味辛涼性寒,有毒。具有生肌止血、治療各種瘡瘍、緩解嘔吐、癲癇、消除宿疾、治療瘧疾、鎮驚安神等功效。

炒鉛製成鉛丹,色澤黃亮,故又稱黃丹。善於生肌止痛、止血,可用於治療各種瘡瘍、刀傷、燙傷、染髮等。主治嘔吐、反胃、癲癇、狂疾、熱毒、臍攣、中惡腹痛等症,還能消除宿疾、治療瘧疾、鎮靜安神、去除驚狂煩渴。經書記載:黃丹具有收斂固氣、收斂神氣以鎮驚之功效。丹溪先生記載:曾有一婦女因生育子女過多,在月經期內服用黃丹二兩,導致四肢冰冷僵硬,不思飲食,正值仲冬時節,緊急服用附子理中湯數十劑才得以痊癒。

炒黃丹法:取黑鉛一斤,土硫黃、硝石各一兩,先將鉛熔化成汁,滴入醋,待沸騰時加入少許黃丹,再加入少許硝石,沸騰後再滴入醋,依次加入少許硝石和黃丹,直至沸騰停止,黃丹也完全溶解,然後炒成粉末即為鉛丹。入藥前需再次炒制,使其顏色改變,再細研磨,水飛二遍。

鉛粉

鉛粉味辛寒,有毒。可治療惡瘡、狐臭、水腫、消積、殺蟲、止瀉痢、破瘀、墮胎等症。各種瘡瘍均可用其煎膏外敷,也可製成丸藥服用(油十份,鉛粉四份)。

即現代所製鉛粉。金色者,名蠟子粉,又名粉錫、定粉、胡粉。丹溪先生說:古代婦人用它美容,不可入藥。現在市面上大多是鉛粉,可美容也可入藥。用於治療癰腫、潰瘍、瘡瘍流水、燙傷、乾濕癬瘡、以及陰部瘙癢帶臭、小兒疳瘡、耳後濕疹、狐臭等症,可單用,或與豬油、牛油調和外敷。

用於治療積聚不消、消除癥瘕、治療小兒疳氣、殺蟲、止小便頻數及久痢、驅除瘀血、墮胎等,可用水或雞蛋清調服。使用前需蒸熟,炒至顏色改變。可與硫黃合用,外用於瘡瘍。煎膏藥法:取真麻油十兩,放入鍋中煎至冒煙,加入一團頭髮,待頭髮化盡,再加入藥物煎至枯竭,過濾去渣,用小火煎至滴水成珠而不散,離火後加入炒好的鉛粉四兩、百草霜四兩,用桃枝攪拌均勻,即可使用。一般煎膏的藥材與油的比例為一比二。